〈中華學園〉生命的滋味

台南一中一年八班 ◎柳宜廷 如果人生是一頓中餐,每一道菜都會是人生大事,因每道菜的味道都代表著生命不同的滋味。甜的、苦的、辣的……,每一口味道不只訴說著當下的心情與感受,亦隱藏著精彩的故事待人發掘。 「苦」是生命的墊腳石,俗話說:「吃苦當吃補。」孫敬要先忍受懸梁刺股的折磨與堅持,才能在科舉上考上進士,當上官員,擁有功名利祿。要是當初不能忍受那樣的苦,也就沒有後來的甜;如同沒有度過暴風雨,就看不到以後的彩虹。 生命的「甜」固然好,但是只能夠當苦後的獎勵,鼓勵我們繼續勇往直前,如果常沉溺於「甜」,就會如吳王夫差一樣,一直沉浸在安逸平穩的生活當中,在品嘗生命甜處的過程中,忽略了四周隱藏的危險,最後敗在安逸之中。 「辣」是一種特別的感覺,辣其實是痛覺,但是被麻痺的當下,很過癮,只是麻醉的感覺一消失,烏邦托會化為虛無,就會感到無比的痛苦,如同飲酒一樣,只是暫時逃離事實,最後該面對的還是逃不過,所以可以適量的食「辣」,但絕不可過量。 生命的滋味可能是甜的、苦的,甚至是辣的,但是絕對不能沒味道,嘗試調出各種獨一無二的味道,符合自己的品味與需求,並且納入自己的人生觀,試著遵循它,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滋味。

Read More

〈中華學園〉時間的奧義

台南市後甲國中三年十班 ◎蘇鈺涵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流逝,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有時快得讓你覺得過眼雲煙,有時慢得使你焦躁不已,時間的消逝,常令人們扼腕嘆息。 升國三的暑假,剛開始我立志努力讀書,但是後來想「反正還很久才開學,之後再寫。」作業就一拖再拖,而我早上畫圖、看小說,下午追動漫,生活過得好不愜意,完全將課業置於腦後,吞噬了本應努力學習、寫作業和讀書的暑假,讓假期變得十分空虛。 等到最後兩個禮拜,才驚覺自己在過往的四十幾天,作業絲亳未動,帶回來的一本本講義也都還沒看,白白讓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了,但是看著時間「還有」兩週,如此「長」的時間,儘管大腦不斷提醒我要注意開學到來的腳步,但我仍置若罔聞,小瞧了時間如海嘯般快速將我吞噬的恐怖。 直到倒數兩天就要開學了,我才瞿然吃驚,我沉溺於玩樂,不斷想著逃避讀書的方法和藉口,每天手機、平板不離身的我,天真的認為時間是十分充足的、緩慢的,以為還有許久,便大肆揮霍,面對迫在眉睫的開學,承受著正急速減少的時間,承擔著以前浪費時間的反噬。 之後,我從早到晚補著作業,彌補漠視時間的後果,心境既焦急又煎熬,如今我深深明白,必須及早規劃時間的運用,才能得到燦爛充實的人生。

Read More

〈中華學園〉看日出

台南市寶仁國小二年義班 ◎呂玟靚 公雞喔喔啼 小鳥啾啾叫 太陽對我微微笑 是黃澄澄的蛋黃 白雲繞山轉圈圈 是蓬鬆鬆的蛋白 擺在高高的山上 好像美味的早餐 害我肚子咕嚕咕嚕叫 好想張開大口吃掉

Read More

〈中華學園〉露營

台南市海佃國小四年四班 ◎呂妍歆  

Read More

〈中華學園〉美麗的葉子

台南市新南國小四年一班 ◎林雨葇

Read More

〈中華學園〉假日不耍廢

台南市永康國小五年十四班 ◎吳芳宇 放假的日子總是快樂、放鬆,又充滿期待。每當放假時,我會去圖書館看書,幫媽媽做家事,偶爾也會去補習,生活過得多采多姿。 假日時,我最喜歡去台南市立總圖書館看小說。當媽媽答應我可以去圖書館時,我總是興奮的像個要去遊樂園玩的孩子一樣,心裡充滿了歡樂。在所有書籍中,我最喜歡的是托爾金的《魔戒》。每次拿到這本書後,我會找個安靜舒適的小角落坐下,便沉浸在那幻想的世界中,與主角一起冒險、挑戰自我。 假日裡,我有時也會溫習功課和幫忙做家事。看到自己整理後煥然一新的書桌,總有滿滿的成就感。我還會幫媽媽洗碗,看到媽媽的笑容聽到她的讚美,做家事的疲勞也就瞬間消失了。至於溫習功課,我一直不想讓父母對我的期望落空,因此非常努力學習,幸好考試都能取得好成績,媽媽也不吝惜地給我讚美,這讓我覺得努力沒有白費,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平日要上課、補習和考試,因此,必須珍惜每分每秒,假日不耍廢,讓生活過得更加充實、美好。

Read More

〈中華學園〉遺忘

台南女中一年十一班 ◎林羿嫺 在我生命的旅程中,我遺忘太多東西,由小時候留在教室中至今未能取回的橡皮擦到和家人一同出遊的回憶。有些時候,要經由家人口中才可勉強拼湊出不規則的記憶,我總是在他們問起時含糊的回應一句「不記得了」。而我不知道的是,一句「不記得了」,竟可以草率帶過時間和記憶,甚至是他人的一生。 有一回是我父母提起的,「妳知道嗎?妳在小一時曾和班上一個叫什麼蕎的女孩子很好,還曾去山中的野溪遊玩。」他們說。我在腦中不斷的回想,拼湊,卻只能勾勒出那條溪大約的樣子,和她的暱稱「蕎蕎」,我依稀記得生命中有段時光曾重複播放著這兩個字,不過我卻遺忘了她的模樣,就像成為了野溪的一部分,蕎的名字也是,它們晃盪著波光流出了我的回憶,連著那座山,那條小溪,那年夏天,都早已隨著溪水流進了無盡的山潤,我早已無法順著蜿蜒的溪畔追溯記憶的源頭。 「妳不記得了嗎?」「對。」我呢喃著,她的身體融進了我記憶中的溪,那片翠絲的樹林中,有一些格外清晰透明的溪,蕎化成水波,在我的記憶中只泛起陣陣漣漪。我思考著這段友情的開始和結束,但就像是溪一樣,看似淵遠流長而無限交織延伸,卻不再回頭。我遺忘了和她的相遇和離別,也許遺忘就是我對這條溪最完整的記憶,在我回憶中依舊綻放白花的小溪流露出一種我看不懂的情緒,伴著鳥鳴的潺潺水聲喚不起我更深的記憶,我將時間和蕎都遭留在了那片山林,我再也尋不到她了,專屬於我和她的記憶被浸入溪中,透過時光的折射,記憶成了我不認得的碎片,散落在我腦中的每個角落。最後,我放棄尋找,對自己腦海中未完成的拼圖感到無奈,只得讓我們的交會停留在那年盛夏的那片山林。 我對「遺忘」一直看得很平淡,在曾祖父問著「妳是誰?」的那天,我只是告訴他答案,但我了解他不可能再次記起,只能無奈的不斷循環著問與答。記起和遺忘本來就像四季更迭一樣,每一年,每一日,我都在不停的記得和忘去。在高一新生訓練的某一日,我望見一個同學的背包上掛著「蕎」字的木製吊飾,但轉眼間,她又消失在人群中,就和那年夏天的那條溪一樣,短暫停留,卻永不回頭。

Read More

農地開發光電快篩表明年出爐

本報綜合報導 為紓解光電開發的農地變更爭議,並精進程序審查效率,經濟部與農業部合作研擬「快篩表」,明定不適合開發區位,避免重複審查導致資源浪費,預計明年完成後發函給地方政府參考。 近年綠能開發程序繁瑣也產生弊端,導致地方公務員不敢審查,確實拖累光電申設進度。為使光電整體申設程序更精進,近期行政院指示未來綠能開發朝「公對公」模式進行,先由中央跨部會負起與地方政府協商溝通的責任,協商有共識後,再開放業者投資。 經濟部能源署據此重新訂定規範,第一波是十二月六日修正「電業登記規則」,明定業者辦理地方說明會的時機點往前挪,同時為盼解決目前各縣市審查標準不一問題,也擬定地方政府核發光電發電設施同意函檢核表,檢核項目包含說明會規劃。 官員指出,這項修正關鍵在於,未來地方說明會將成為審查要件,預期可減少地方民意反彈。 地方回饋方面,官員透露,近期也會修訂「電力開發協助金運用與監督管理辦法」,規範光電補助型電協金須有一半用在光電發電設施座落的行政區和村里。 此外,農地變更爭議頻傳,官員透露,經濟部將與農業部合作,針對農地變更、農業容許(漁電共生、農電共生)審查祭出「快篩」機制。 官員解釋,近期研究他國案例後,發現日本農電共生審查速度較快,是因有將不能設置區位明確列出來,經過與農業部討論,目前已初步針對農地變更不合理樣態擬定快篩表,確認必要性和區位合理性,包含需符合太陽光電政策目標、由能源主管機關函文支持,並經台電確定有足夠併網點。 官員表示,快篩表類似指引,預計明年全部完成後,發函給地方政府參考,盼免除重複審查、時間資源浪費問題,進而促進光電申設效率。

Read More

境外空汙影響 高屏空品恐亮紅燈

受境外空污影響,十四日北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空氣品質逐漸轉差,從台北市北投山區眺望,遠景能見度明顯較差。(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受到大陸冷氣團南下,環境風場為東北風影響,東北風挾帶境外汙染物影響台灣及離島地區,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汙染物容易累積;雲嘉南地區因風速增強引發地表揚塵現象,局部地區汙染物濃度稍高。十四日多個空品測站一度亮出「紅色警示」。 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報顯示,十五日大陸冷氣團影響,環境風場為東北風,東北風挾帶微量境外汙染物影響台灣及離島地區,影響情況視降雨情形及上游濃度累積而有所變化,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汙染物易累積;彰化至雲嘉南沿海地區因風速較強,易引發地表揚塵現象影響空氣品質及能見度。 中部局部地區短時間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民眾出門留意空氣品質,受境外空汙影響,今天北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空氣品質逐漸轉差,監測顯示,早上九時北部已有多個測站亮橘燈,主要汙染物為細懸浮微粒(PM2.5)。 根據空氣品質預報,北部、雲嘉南、高屏地區及馬祖、金門的空氣品質將會達到「橘色提醒」等級,提醒民眾外出留意做好防護。由於北部、雲嘉南、高屏地區空氣品質達預警初級,台電公司也依據供電情況預擬今天減排計畫,包含台中電廠、協和電廠、興達電廠及麥寮電廠等都執行減排。

Read More

小屋頂光電獎勵明年開跑

本報綜合報導 經濟部小屋頂光電獎勵計畫明年開跑,能源署表示,單一縣市一年規劃八千萬元補助額度,可獎勵廿四MW的小屋頂光電,預計明年三月開放地方政府提交未來兩年設置潛力與補助額度需求計畫,初步盤點設置潛力最高集中在直轄市。 行政院會通過「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自明年起至一一七年止,屋頂面積一千平方公尺以下的私有建築物若設置太陽光電,每瓩(KW)獎勵新台幣三千元,每案最高卅萬元,每年獎勵三百MW,四年估計將有十二萬戶受惠,地方政府可加碼獎勵。 該計畫總經費四十點八億元,每年十點二億元,由經濟部撥款,地方政府執行。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月中將邀集內政部、地方政府舉辦說明會,並訂定審查作業要點,預計明年三月開放地方縣市提交未來兩年(一一四、一一五年)計畫,內容包含設置量潛力與補助申請額度需求,再由經濟部統一審查並核定各地方政府額度。 官員指出,根據初步盤點,設置潛力最高主要集中直轄市,包含台北、桃園、台中、高雄、新北市,目前單一縣市一年規劃八千萬元補助額度,可獎勵廿四MW裝置容量的小屋頂光電,若地方盤點潛能更多也可提報實際需求;若首年經費有剩餘,也開放縣市再次申請。 能源署補充,目前小屋頂太陽光電設置成本,每瓩在五點五萬元到六萬元之間,這項計畫是提供成本補貼,實際獎勵金需視個案差異。部分縣市本來就有補助太陽光電設置,此次希望透過中央預算挹注,共同推動淨零政策。 針對太陽光電設置成效及未來目標,據經濟部資料,今年太陽光電累積設置已達十三點八二GW(百萬瓩),其中屋頂型達八點七六GW,後續階段性目標為太陽光電在一一五年達廿GW,預計一一九年擴大設置、穩健發展,累積目標達卅一GW。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