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教育研修團訪南一中

台日教育交流研修團訪南一中,參觀文物館收藏的稀有錢幣。(南一中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來自日本的教育交流研修團一行約三十人訪問台南一中。除了研討台灣高中生的社會參與,也參觀南一中校史館、文物館、博物館學師生舉辦的石器文物特展。 台日教育交流研修團此次係應市府觀旅局邀請,來台參與台南四00史蹟、慶典活動。同時走訪安平古堡、台南市立博物館、延平郡王祠、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林百貨等景點。 為了歡迎遠道來訪的國際友人,南一中特別安排一系列研修活動。公民與社會科老師郭復齊以「台灣高中學生的社會參與」為題,分享台灣高中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關懷國際議題等現況。 南一中校長廖財固、圖書館主任謝承霖則帶領參訪團參觀校史館、文物館,介紹南一中在歷史、創新中持續推進的教育使命。發現電影「臥虎藏龍」簽名海報時,日方成員驚喜透露,非常喜歡臥虎藏龍,沒想到國際大導演李安竟然是南一中校友。 台日教育交流研修團成員包括東海大學山形高校、九里學園、水戶第一高校、長野高校、修猷館高校、宇土高校、開新高校等七所學校校長。帝京大學、日本大學、一橋大學等校教授。還有京都府觀光室專員、兵庫縣國際交流協會專員、多所學校教頭、教諭、教員。

Read More

從Formosa航向東亞Ⅴ 成大台灣學成果展 再現李旦傳奇

成功大學台灣學計畫,從Formosa航向東亞V成果展十日開幕。(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台灣學計畫,透過師生多元創作,帶領民眾認識台灣本土與海外傳播的歷史脈絡。從Formosa航向東亞Ⅴ成果展十日開幕,展期至十二日,展出地點在成大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 「Formosa偎海e所在-從Formosa航向東亞Ⅴ」成果展,由成大人社中心主任楊政達、歷史系副教授李啟彰、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藝術中心研究策畫組長陳佳彬共同策劃執行。今年更結合數位科技,展現創新突破與跨領域成果。 楊政達表示,台灣學計畫執行五年,運用科技將歷史文本加以轉譯,再結合遊戲設計展出,希望更多人理解台灣文化。李啟彰指出,此次成果展加入沈浸式掛圖及互動桌遊,述說東亞貿易巨頭李旦傳奇的一生。 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其中「海商風雲:十七世紀東亞港口巡航」,帶領玩家穿越回到十七世紀的東亞,模擬跨國貿易挑戰。「逐風而行:十七世紀海上貿易致富之道尋寶桌遊」,以探險為題材,邀玩家深入探索東亞寶藏與機遇。「冒險吧!少年:再現李旦傳奇一生」line遊戲,則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李旦一天的貿易行程,感受當年海上貿易魅力及面對的風險。 陳佳彬強調,此次展出結合真人與3D建模,利用虛擬實境、互動式多媒體等數位技術,提供更加豐富的觀展體驗。

Read More

南台USR計畫 青銀共創成果亮眼

南台科大「南台人佇遮」USR×SDGs計畫聯合成果展,聚焦青銀共創等議題,透過互動遊戲、手作體驗、影片播放,展現USR團隊豐碩成果。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南台人佇遮」USR×SDGs一一三年度USR計畫聯合成果展,聚焦於青銀共創、文化傳承、綠色能源等議題,各團隊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與民眾互動。透過互動遊戲、手作體驗、影片播放等多元方式,展現學校USR團隊一年來的豐碩成果。 USR聯合成果展「青銀共創計畫」團隊邀請社區長輩帶領民眾體驗水苔球植栽,並透過療癒樂器空靈鼓,促進青銀世代交流;「文化底蘊計畫」團隊以「玩轉大富翁」遊戲,帶領民眾認識五條港文化,並透過扇子DIY,推廣花燈課程「點亮左鎮計畫」團隊則以生動活潑的教具,讓民眾深入了解左鎮的化石與惡地風土;「藏碳蘊漁計畫」團隊更展示了風力發電機,讓民眾親身體驗綠色能源的魅力。 除靜態展覽,跨樂尬陣計畫團隊更在美術館跨域展演廳帶來精彩的音樂定目劇,結合西港在地陣頭、王船等傳統文化元素,讓民眾感受在地文化的獨特魅力。

Read More

國際文化日 後壁高中異國美食飄香

後壁高中舉辦國際文化日,展示異國美食與特色攤位。(學校提供)   記者翁聖權∕後壁報導 後壁高中日前結合社區與大專資源舉辦國際文化日,共展示了八個異國美食與特色攤位,讓學生學會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的價值,活動深富意義與特色。 後壁高中指出,這項國際文化日活動共擺出台灣、美國、日本、法國、南韓、、越南、印尼及香港等地的異國美食與特色攤位,除邀請該校法語老師梁承恩神父、越南語老師范映如、烹飪社團老師魏慧禎外,也邀請社區毅昇文教企業社何毅、黃玉婷老師,社區媽媽印籍莎莉、米軒壽司陳璽任老師和嘉南藥理科大老師以及兩名與外籍生一起擺攤,讓參與師生與異國代表一起互動體驗與品嘗特色料理,了解與欣賞異國文化。 後壁高中教務處團隊強調,國際文化日活動由該校一年舉辦一次,結合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雙語課程計畫與大手牽小手計畫經費,除校內現有的外籍師資外,也結合社區與鄰近大專資源,引進外籍師生一起來擺攤。

Read More

性別大小事短影音徵選獲獎作品揭曉

家庭生活中的性別大小事短影音徵選活動,大專院校及社會組優等作品《蒨女幽魂》。(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家庭教育中心辦理家庭生活中的性別大小事短影音徵選活動,期許透過時下流行的短影音作品,吸引更多人關注性別議題。 南市家庭教育中心指出,國小組優等作品《拒絕歧視》,安排男生穿女裝清潔女廁情節,幽默演繹性別平等議題。強調尊重每個人選擇認同身份的自由,反對性別歧視,傳遞平等包容理念。 大專院校及社會組優等作品《蒨女幽魂》,個人參賽者許恆綺設計古裝情境、幽默互動,展現性別平等。作品結合傳統與現代、寓教於樂。 國小組甲等作品《I don’t like my home》,以動畫方式描述性平大小事,透過討論建立正確性別平等觀,贏得評審青睞。

Read More

學術交流 嘉藥與瑪布亞大學簽MOU

嘉南藥理大學校長錢紀銘(左二)與菲律賓瑪布亞大學執行副校長(右二)代表進行簽署合作備忘錄。(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與菲律賓瑪布亞大學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邁入第十三年的合作。簽約儀式由嘉南藥理大學校長錢紀銘與瑪布亞大學執行副校長 Dr. Bonifacio T. Doma, Jr.代表進行簽署,未來兩校將在學術交流、研究計畫及交換學生等多方面合作。 瑪布亞大學成立於一九二五年,是菲律賓著名的高等教育機構,以工程、資訊技術及建築等專業聞名,為菲律賓培育了大量優秀工程技術人才。該校一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教育並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合作,與多所國際學校都有著密切交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瑪布亞大學助理副校長 Dr. Delia B. Senoro 多年前曾赴嘉南藥理大學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嘉藥校長錢紀銘教授正是她當時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之一。這次簽署儀式上,師生多年後再度重逢,場面溫馨感人。隨著雙方目前在各自學校擔任行政職務,兩校的合作也從學術交流擴展至校務經驗共享,促進了更深層次的交流。 嘉藥校長錢紀銘表示,這次與瑪布亞大學的合作,象徵嘉藥在國際學術交流上更進一步。

Read More

商總與行政院長座談 聚焦金融財稅淨零9大面向建言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全國商業總會十日舉行二0二四行政院長與商業領袖座談會,商總今年聚焦金融財稅、淨零排放及環境永續、人力資源及勞資關係、觀光旅遊、交通運輸、健康醫療、產業發展、電價及其他綜合議題等九大面向,其中商總呼籲政府調降一般金融營業稅率,特定業務如綠色債券盼降至百分之一。 此外,適逢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即日起正式生效,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這是一件好事,也希望盡快促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以解決關稅問題。 許舒博致詞表示,服務業是台灣經濟活動的主體,更是穩定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就業人口約七百萬人,占總就業人數逾六成,扮演穩定就業關鍵角色。二0二三年全台賦稅收入高達三點四兆元,其中工商企業繳稅超過二兆元,約占總稅收百分之五十九以上。 關於座談會討論議題,許舒博表示,將與行政院團隊反映包括金融財稅、淨零排放及環境永續、人力資源及勞資關係、觀光旅遊、交通運輸、健康醫療、產業發展、電價及其他綜合議題等九大面向,涵蓋八十個行業,共六十三項提案。 在淨零轉型方面,商總規劃建立服務業的碳盤查輔導機制,希望爭取政府補助支持,協助企業建立基本碳盤查能力。 此外,商總也建議,分階段降低金融營業稅稅率,一般金融營業稅稅率從百分之五降至百分之三,特定業務如綠色債券及再保險業務進一步降至百分之一,以支持金融科技創新和永續發展。 今年十月電價調整,關於觀光旅館業電費調漲,商總呼籲政府體恤業者困境給予凍漲,或讓短期住宿業(行業別代碼五五一)電價調幅與其他住宿服務業(行業別代碼五五九)百分之七漲幅相同。

Read More

杜絕非法棄置廢棄物 近10年環保犯罪移送2500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近期傳出非法傾倒營建廢棄物問題,環境部十日指出,將持續檢警環結盟、源頭管理及建置AI智慧圍籬等方式,杜絕非法棄置,精準揪出違規行為。據統計,近十年環保犯罪,已移送二千五百案、法辦七千六百四十四人。 環境部表示,媒體報導西濱快速公路及中南部地區,非法傾倒營建廢棄物嚴重。對此,除透過檢警環結盟強力打擊環保犯罪,並持續透過遠端智慧執法及廢棄物源頭管理,以杜絕非法棄置廢棄物情事發生。 環境部指出,環境管理署積極推動檢警環結盟聯合查緝環保犯罪,經統計自民國一0四年起至今,已移送案件二千五百件,法辦七千六百四十四人,查扣機具數計九百五十八部。 其中,查獲包含如「假再利用,真廢棄」大規模棄置廢材於農漁塭案、一條龍不法棄土產業鏈案、新竹縣寶山鄉某企業社非法掩埋營建廢棄物案,以及跨縣市廢酸液棄置等重大案件。 為強化源頭管理,環境部與內政部攜手合作,針對營建產出物流向管理,於今年三月起,營建工地廢棄物清理計畫書應檢具營建剩餘土石方流向契約書或收容同意文件,作為路上攔查車輛時判視使用,在向地方建管單位請領使用執照前,須檢具營建廢棄物流向證明文件。 此外,環境部已建置「營建及裝修廢棄物流向管理平台」,推動裝潢修繕廢棄物申報作業法制化。 環境部也說,近年來推出智慧圍籬系統,結合車輛辨識技術,具備即時監控功能,以有效辨識和追蹤可疑車輛。今年八月函報行政院,提出「強化全國廢棄物流向遠端數位管理智慧決策計畫」,爭取經費四年共新台幣二十三點五億元,擴大布建車牌辨識及e-Tag系統共二千二百處,整合政府跨單位既有資源,形成更密集智慧圍籬網絡。

Read More

北區願景工作坊 推動長照3.0

北區公所推動長照三點零成立願景工作坊,四十位成員參加共識會議一起集思廣義。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市北區老人人口占百分之十九,因應老人化社會來臨,北區公所舉辦為期三天的「台南市北區地方創生計畫二點零」願景工作坊,由區公所偕同北區里長、社區發展協會、鎮北坊廟宇及移居青年等四十人組成地方創生團隊,一起集思廣益如何在兩年後落實長照三點零目標。 北區區長潘寶淑表示,北區「願景工作坊」邀請甫退休的東區區長、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顏能通董事擔任計畫顧問兼心靈導師,並於六日實地參訪長照二點零成功案例的嘉義中埔隆興多功能長照服務園區,以了解如何建構全區五星級無障礙照顧環境,並引進日本高齡友善適老家具、輔具及「團體家屋」。 以實踐街老屋改造的南無南漫生活實驗基地邀請長者走出家裡,到基地參與植療活動。(記者陳俊文攝)   10日是最後一天的共識會議,邀請九位平均年齡僅二十來歲年輕人成立的地方創生夥伴「南無南漫」生活實驗基地實驗,分享心得,並盤點地方資源及凝聚共識。 「南無南漫」生活實驗基地九位創生夥之一的李立丞,曾在公視擔任節目企劃,他表示,想要發揮自己所長紀錄台南在地生活故事,九位工作夥伴中,有的是護理師、有的是專業講師,甚至還有精油按摩師、紋身工作者,都想要返鄉為台南市做一些事。 李立丞強調,想要防止老人失智,只有一句話:想辨法讓家中的長者走出來,走入社會和別人交流,那怕只是泡茶聊天。設於實踐街小巷弄內的南無南漫生活實驗基地每個月固定開十二堂課,邀請青、老共學,有些課程帶有療癒效果,比如編織、植物療癒等。 潘寶淑指出,他前往南無南漫參訪時發現這間以廢棄老屋改造的團體家屋,主事者都是年輕人,甚表驚訝,所開課程即使收費,但老人報名踴躍,對防止老人失智起到作用,這種成功案例可以做為公所未來爭取經費設立護老生活基地的參考。

Read More

分享收養家庭故事 以愛相伴渡過青春期風暴新書發表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十日舉行新書「以愛相伴渡過青春期風暴」分享會,期望協助養父母或收養家庭在親子教養等議題上,獲得更多支持與經驗傳承。(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十日在綉溪安平飯店舉行新書「以愛相伴渡過青春期風暴」分享會,該書首刷後將分送各地方政府、收出養機構及社政網絡單位。 善牧基金會表示,該書透過收出養社工、專業心理師團隊與收養家庭故事分享,將廿年收養實務與專業知識匯集成書,期望協助養父母或收養家庭在親子教養、身世告知之間以及青春期孩子自我認同議題上,獲得更多支持與經驗傳承。 該書從被收養孩子的角度出發,共有七大章節,除了提供分齡分階段身世告知的原則、技巧,書中也羅列協助養父母辨別對於青少年階段的教養衝突是否和身世告知有關等迷思的方法。 分享會邀請作者團隊談及創作過程,與會人士都說惟愛完成一切,只要孩子能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語言和情緒記憶的累積中,感覺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就有成長茁壯的力量。 善牧發現,近十五年來,雖然收養人面對身世告知的態度已明顯逐步開放,但實務經驗中仍舊遇到有些父母在收養多年後,仍未準備好進行身世告知。 善牧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碧琪說,翻找坊間有關身世告知議題的書籍,卻少見以青少年被收養人及其養父母為主角的叢書,因此匯集、編制一本與家有青少年收養家庭、與身世告知議題相關的親職書冊,提供收養人參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