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板清太慢 案場罰900萬

本報綜合報導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二十一日到桃園市考察光電板處理設施及技術。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太陽能光電板部分案場因颱風毀損,僅剩一案場清運緩慢,累計已重罰九百萬元。 朝野立委上午在彭啟明、環境部次長沈志修陪同下,除聽取簡報最新風災受損太陽能光電板處理進度,也前往廠區參觀東鋐國際光電以先進技術處理回收光電板。 立委做出五點決議,包括九月五日前移除所有遺留在嘉義滯洪池的破損太陽能板;環境部兩週內制定現行回收處理機制宣導計畫,並加速向經濟部介接目前各縣市中已列管光電板,於兩個月內加強列管對象後續排出追蹤及處理機制;針對小型一般民用光電板,研擬後續管理作法,兩個月內向衛環委員會提出報告;環境部應推廣先進光電板處理技術,相關報告兩週內提交衛環委員會。 彭啟明指出,這次因極端風災造成災損總數約十三點五萬片,目前僅一案場被環境部累計開罰九百萬元,後續也持續要求業者提出清理計畫,希望在一個月內解決完畢。

Read More

盧秀燕請假衝刺反惡霸

台中市長盧秀燕昨日上午在大肚區登車幫顏寬恒車掃,向民眾請託反罷免。(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徐義雄、劉晴文、彭新茹∕台中報導 七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二十三日投票,台中市長盧秀燕二十一日請假投入輔選,呼籲別掉以輕心,守護認真的好立委。 盧秀燕上午前往台中大肚區,陪同立委顏寬恒車掃反罷;下午則到豐原區陪同立委江啟臣車隊掃街。傍晚到立委楊瓊瓔大雅區服務處,與立委邱鎮軍、鄭正鈐以及前立委鄭麗文等人為楊瓊瓔加油打氣;隨後,盧秀燕與邱鎮軍、楊瓊瓔等人,一同登上車隊掃街。 盧秀燕說,這些立委用一生與青春守護城市,罷免沒有正當理由。美國關稅重創台灣產業,南部的災後復建工作進行緩慢,希望中央政府對於產業可能面臨經濟風暴、災後復建工作應該更用心,不是還在搞大罷免。 台中市長盧秀燕陪同立委顏寬恒掃街指出,外有美國關稅壓力,內有南部風災的災後重建工作,賴清德總統與民進黨全黨仍執意進行大罷免,讓罷免失去正當性。(記者陳金龍攝) 此外,盧秀燕說,國家能源失衡,把所有核電廠關掉的話,其他電廠就要幫忙分攤;不要說中火,連南部的興達電廠已經除役「都還拿出來燒」,且還沒有通知高雄市長陳其邁。核電廠如果全部關掉,其他縣市電廠勢必分擔更多發電任務、台中要燒更多的煤,中部縣市民眾都要用肺發電,這是有連帶關係,呼籲支持核三延役。 立法院長韓國瑜(中)赴南投力挺立委游顥(右),並陪同至寺廟祭拜祈福。(游顥服務處提供) 立法院長韓國瑜上午則到南投竹山陪同立委游顥車隊掃街;接著到埔里與立委馬文君掃街,南投縣長許淑華、盧秀燕到場力挺。 另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陪同立委羅明才在新北市新店區車掃,兩人齊喊「八二三,不同意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也陪同立委林思銘在新竹縣竹北車掃最後衝刺。

Read More

宣傳公投 黃國昌投票日快閃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八二三將進行第二波大罷免、重啟核三公投投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二十一日說,依照現行的法制,公投跟選舉罷免不一樣,公投當天可以宣傳,民眾黨將在八二三規劃一連串的快閃行動。 黃國昌上午車隊掃街催票,號召所有已經返鄉的青年學子記得出門投票。 至於具體行動的內容,黃國昌說,既然是快閃的活動,接下來青年部、文宣部會透過網路宣傳的方式,透過從南到北的大串連,提醒所有的台灣公民,特別是十八歲以上的年輕人都要記得出來投票。 另外,黃國昌接受《日經亞洲》專訪,主張重啟核三是合理選項。他表示「核能發電成本約每度一點五元,遠低於再生能源,甚至比燃煤與天然氣更便宜,為何要放棄如此穩定又經濟的電力來源?」 黃國昌也提到,這場公投至少應能讓台灣保留一座戰略上必要的核電廠,同時促使民進黨政府重新思考台灣是否應該繼續走非核路線。

Read More

〈社論〉用完全反對大罷免終結非正常民主!

賴清德總統以「雜質」暗喻「非我族類」,這種狹隘的心態根本與民主包容精神背道而馳。(中央社,資料照) 民進黨處心積慮推動的大罷免,已在七月二十六日遭逢二十四+一的大失敗;但民進黨仍不死心,繼續極力催動第二波七位國民黨立委大罷免,八月二十三日就要見真章。持平而論,即使民進黨和罷團在史無前例的大罷免連署階段取得三十一比零的絕對優勢,但由於完全不具正當性,才會嘗到七二六大失敗;對於八二三的七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投票,選民仍應以維護優質民主的初衷,用完全反對大罷免來終結非正常民主! 就民主政治與中華民國憲法規範而言,選民的確應該擁有罷免不稱職民選公職人員的權利;但是,民進黨和罷團相互呼應、連袂鼓吹的大罷免,則是他們滿懷仇恨的產物,罷免對象也不限於不稱職的立委,而是無差別罷免所有國民黨立委,毫無正當性可言。甚至,民進黨和罷團在整個大罷免的過程中,還動輒以抹紅手段撕裂社會,賴清德總統更以「雜質」暗喻「非我族類」,這種狹隘的心態根本與民主包容精神背道而馳。 話說從頭,朝小野大並非民主政治的非常態,幾乎每個民主國家都出現過朝小野大的局面;但舉世的「小朝」都會試圖與「大野」謀求順利施政的策略,這些策略包括組成聯合政府、法案協商等等。唯獨去年賴清德當選總統、民進黨失去國會獨大之後,新國會就任不滿一個月、賴清德尚未就任總統,民進黨就醞釀大罷免,簡直把當時剛剛結束的立委選舉當作兒戲,甚至是以不信任選民的心態推動大罷免。七二六選民集體向大罷免說不,就是選民對民進黨的反撲! 其次,綠營、罷團及其側翼為了惡鬥在野黨,將全台灣人民的福祉拋諸腦後,將朝野協商當作杯葛工具,更一反常態地「當家鬧事」,動輒以釋憲、覆議等激烈手段抵制在野黨通過的法案,甚至對在野黨扣上中共在地協力者、中共滲透台灣等等紅帽,然而,這些紅帽又毫無任何證據,僅憑綠營一張嘴。質言之,民進黨施政無半項、抹紅最在行,早已引發選民質疑與反感。七二六選民已嚴重警告民進黨,但民進黨至今卻仍執迷不悟,選民還須在八二三再次搖醒民進黨。 民進黨發動這個全世界絕無僅有、針對所有在野黨區域立委的大罷免,根本違反民主常態,這不僅七二六反對大罷免的選民挺身而出投下不同意票,民進黨內賴清德的前輩們也看不下去。陳水扁說「尊重不同意見,聽進少數聲音,才是民主真正的內涵」,呂秀蓮感嘆大罷免「不是國家之福」,謝長廷認為大罷免是「惡的循環」。賴清德、柯建銘等等現在民進黨內的領導階層聽到這些黨內前輩的話了嗎?反省過了嗎? 附帶一提,大罷免不是民進黨唯一的反民主行徑,八二三要投下的另一張票-公投選票,也見證民進黨是如何翻雲覆雨玩弄屬於全民直接民主的公投:要求公投綁大選的是民進黨,修法讓公投與大選脫鉤的也是民進黨;要求降低公投成案門檻的是民進黨,中選會在毫無法律授權之下駁回公投案的也是民進黨。民主是普世價值,但是到了民進黨手中,卻成了一黨弄權的工具。 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民進黨確實扮演過相當重要的推手角色;但歷經蔡英文和賴清德兩位總統,民進黨掌握中央執政權九年多,民進黨專搞惡鬥、獨攬大權的心態畢露無遺,大罷免更將濫用民主推向新的高峰。選民只能靠自己手上的一張張選票,終結民進黨的非正常民主!

Read More

川蒲聯手賣烏 學者憂炮製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右)繞過烏克蘭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左)直接談判,美學者憂心川普採類似手法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達成「大而美協議」處理台灣問題。(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學者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這次繞過烏克蘭與俄羅斯總統蒲亭直接談判;難保日後不會採類似手法,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達成「大而美協議」處理台灣問題。 美國譚普大學日本分校政治系教授布朗指出,川普十五日在阿拉斯加與蒲亭峰會,迎合蒲亭且不挺烏克蘭,不僅對歐洲不利,也對其東亞盟友構成隱憂。 川普對俄方提出的領土提議表示支持,等於逼烏克蘭讓出更多土地換取停火;如果基輔同意,所獲補償是美國將參與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也就是說尚未達成停火前,基輔就被要求作出龐大的領土讓步,換來的卻是一紙空洞的安全承諾。 布朗表示,川普為促成俄烏止戰所做出的表現,對歐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對台日韓等東亞盟友釋出警訊。 其一是川普紅毯迎接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蒲亭。透過結束孤立蒲亭,川普傳達的訊息是:軍事侵略並非禁忌。即便發動入侵,美國在暫緩一陣後依然會對發動入侵者平等待之。 其次,布朗指川普竟願意於沒有任何烏克蘭代表在場的情況下,與蒲亭討論烏克蘭的領土交易,反映川普偏好「雅爾達」式的協議。令人擔憂的是,既然川普已繞過烏克蘭直接與蒲亭談判,未來也不無可能對北京採取相同手法,與習近平達成「大而美」的協議處理台灣問題。 此外,布朗指川普對世界知之甚少,缺乏有聲望的顧問;加上易受奉承,甚至渴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北京必然會研究莫斯科與川普打交道的例子,試圖利用同樣的弱點從美國手中在東亞拿好處。 布朗呼籲,東亞盟友必須加緊努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透過提升自身軍事能力並發展獨立於華府之外的安全合作。

Read More

藍委:國防預算應買有效武器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國防預算部分共計編列九千四百九十五億元,比去年增加一千七百六十八億,占GDP達百分之三點三二,較去年增加零點五個百分點。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表示,他支持強化國防,「但要把買垃圾武器的錢,集中拿來買對保護台灣有效的武器」,不是錢的多少,而是該不該花。 吳宗憲說,一直以來不太願意用錢的數字思考對錯,他思考的一定是該花或不該花。對於國家預算,他的想法就是每一筆拿出來,一筆一筆加以審核,不懂的地方就會請教專業或專屬的委員會其他委員想法。 就像有人說救災要花多少錢,他從來不覺得多少錢是重點,而是這個錢該不該花,不該花的錢一塊錢都不要花,該花的錢則一億元也該花。他幫人民看緊荷包,相信人民的想法也一樣,國家該花的就要大膽花,不該花的一毛錢都不要浪費。 吳宗憲提到,國防極度重要,對於上次國防預算遇到非常多的政客不停造謠。但上次審核的是史上最高的國防預算,刪除比例也是史上最低,但從總統到各部會首長、名嘴、政客都在造謠,說國民黨阻擋國防的預算,還有人跑去跟美國參眾議員亂講,讓他們產生誤會,質疑國民黨保衛國家的決心。 吳宗憲強調,堅強的國防最重要,要把買垃圾武器的錢,集中拿來買對保護台灣有效的武器;如果拿納稅錢買沒有用的武器,當然要為國人看守荷包。不是說不該花錢,而是把錢花在真正對國家有利,能夠有效保衛這塊土地的國防武器。他非常支持強化我國國防。

Read More

藍批賴政府厚賊薄民 白轟踐踏立院

記者王超群、陳柏翰∕台北報導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未編列「軍人待遇調整」及「警消退休條例」兩項支出。國民黨立委二十一日批評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厚賊薄民」;民眾黨立委則痛批此舉不僅是對立法院職權的踐踏,更是對憲政體制的嚴重挑戰。 行政院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卻未編列「軍人待遇調整」及「警消退休條例」等兩項已由立法院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義務性支出。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行政院在預算中大幅增加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經費,卻對基層官兵冷漠以對,形同「厚賊薄民」,恐令軍警消心寒。立委許宇甄也指出,行政院無視法律拘束力,卓榮泰「知法玩法」;賴清德對外呼籲企業協助軍人享優惠,政府本身卻不肯在預算上落實照顧;與此同時,綠能採購經費「編好編滿」,讓財團得利。立委徐巧芯則質疑,政府「有錢買武器卻沒錢照顧軍人,要誰為你賣命?」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指出,行政院違背法律規範,一旦成為慣例將導致憲政體制失衡,讓行政權擴權,未來得以逕行恣意解釋、挑選是否執行立法院通過的法律,不顧國會的立法和監督,嚴重破壞憲政運作與權力分立制度。

Read More

國防新增軍購特別預算1176億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二十一日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方面,包括明年將新增加的特別預算一千一百七十六億元,外界關切是否就是國防部將提出的軍購特別預算?國防部主計局長謝其賢中將表示,國防部提出的《防衛韌性特別條例》,八日已送進行政院審查,包含先前的《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預計編列一千一百億元,海巡署則編列約七十六億元。 針對一千一百七十六億元的特別預算,謝其賢說,包含三個特別預算,除了海巡署特別預算七十六億元,剩下一千一百億是國防部所編的國土安全韌性特別預算、防衛韌性特別預算。其中,防衛韌性特別預算已在八日送行政院,目前正在審查中。 另外,謝其賢強調,防衛韌性特別條例還在審查、尚未定案,最快近期就可拍板;至於國土安全韌性預算則因行政院剛送出特別條例修正案,修正通過後才會再送特別預算。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這項尚未公布的軍購特別預算,可能包含潛艦國造後續艦預算、對美採購無人機,以及採購國造無人艇、無人機,外界推測將對美採購的E─2D預警機、M109A7自走砲也涵蓋在內。針對需要編列特別預算軍購的原因,也希望能比照「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增加國內採購的比例,帶動國內經濟成長。

Read More

明年撥補勞保基金1200億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預計明年撥補勞保基金一千二百億元,將是政府第七度透過預算挹注,累積達五千一百七十億元。 行政院會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暨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其中,在勞保基金部分,政府將比照今年同樣挹注勞保基金一千二百億元。 為穩定勞保財務,政府從民國一0九年開始數度透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撥補勞保,從一0九年二百億元、一一0年二百二十億元、一一一年三百億元、一一二年四百五十億元、去年一千二百億元到今年一千二百億元,合計三千五百七十億元。 另外,政府一一二年也透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分三年撥補勞保基金,一一二至今年各撥補一百億元;今年初政院更透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將撥補勞保基金一千億元。 若合併計算總預算案及特別條例撥補,政府七年合計撥補勞保基金五千一百七十億元,穩定勞保基金水位。根據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今年六月底數據,勞保基金規模為一兆一千七千二十九億元。

Read More

羽球國手李洋接部長?賴總統宣布運動部9月9日掛牌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4)21日在台北出席成都世運會中華代表團返國餐會表示,運動部將於9月9日正式掛牌。(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二十一日在總統府接見二0二五年成都世界運動會代表團,肯定選手為國爭光,讓世界看見台灣。他指出,運動部將在九月九日國民體育日掛牌成立。 對於外傳奧運羽球男雙金牌得主李洋將接任部長。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行政團隊有任何異動、調整都會適時說明。 此次世運會代表團共派出一百二十位選手、三十名教練,參加十四項運動種類,奪得五金六銀四銅,創境外最高成績;女子拔河隊更完成史無前例的六連霸。 賴清德表示,運動部將於九月九日國民體育日正式成立,並設立全民運動署及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明年更將投入超過二百億的預算來推動體育運動。 透過提升組織位階、挹注更多資源與跨領域專業,以三大目標為核心:一是推動全民運動,讓國人從運動中獲得健康與成就感;二是培育競技運動,協助選手追求卓越、實現夢想;三是扶植運動產業,打造運動成為連結世界的重要橋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