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輪騎乘挑戰 兩天踩過160Km

永仁高中「永輪國境之南騎乘挑戰」活動,包括永仁、隨行的灣中師生團隊,兩天完成單騎一百六十公里的壯舉。  (永仁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仁高中在高中部各科教學研究會共同激盪下,利用寒假為學生規劃多元的學藝活動,其中「永輪國境之南騎乘挑戰」活動,包括隨行的大灣高中師長、學生共約四十人,以兩天時間挑戰從永仁高中至墾丁的遠距騎乘,完成兩天單騎一百六十公里的壯舉。  永仁高中永輪國境之南騎乘挑戰活動,成功大學教授董旭英及大灣高中師生十一人亦共襄盛舉。十九日第一天一早由校長供慶在及成大董旭英領騎,隨行協助安全維護的永仁師長, 陪伴高、國中部學生廿七人,從永仁浩浩蕩蕩出發,騎到潮州高中並與該校進行校際交流。第二天繼續南下,在終點鵝鑾鼻燈塔前合影,挑戰兩天完成騎乘一百六十公里的體、耐力考驗。 洪慶在表示,這項活動已連續辦四年,以培養學生具備積極學習態度及養成多元知能,希望透過這項活動能讓學生走出戶外,體驗台灣不同民俗風情。感謝潮中接待及安排校際交流,也感謝成大董旭英及灣中師生團隊的隨行,讓活動圓滿成功。  為讓活動更具知性及響應環保,活動第一天還安排到台南黃金海岸進行淨灘活動;第二天安排至屏東海生館教育中心,參訪水族館、標本室及溼地。成大董旭英表示,連續兩年參加活動,觀察到永仁的學生面對艱辛的騎乘路段,能等待落後同學,互相幫助鼓勵,讓他很感動,更感謝永仁讓他隨行這一場優質的活動。 此次活動所用腳踏車是向捷安特租借,並安排保母車隨行,維護車隊安全,活動終了,同學都很欣喜共同完成的壯舉,參與活動的師長也肯定同學們賣力的表現。

Read More

蘇逸捷 助數百中高齡續留職場

南就業中心就服員蘇逸捷(右),六年來運用職務再設計方案,營造友善工作環境,協助近四百名中高齡民眾續留職場,延續其工作生命。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七十五年次、身形高挑的台南就業中心就服員蘇逸捷,六年來運用職務再設計方案,營造友善工作環境,協助九十家廠商提出申請,讓近四百名中高齡民眾續留職場,延續其工作生命。去年蘇逸捷因此獲頒模範勞工,因其長相神似藝人隋棠,人美心更美贏得讚賞。  蘇逸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待過電信門市客服人員。多年前因緣際會進入台南就業中心,專責職務再設計相關業務。其工作性質需要拜訪廠商、訪視服務民眾,喜歡與人互動的她做起來得心應手。  蘇逸捷透露,家裡開工廠,能體會中高齡勞工的辛勞,也更有同理心了解他們的需求。許多中高齡勞工都是家庭主要的經濟支柱,且能力、經驗俱佳。只要企業主願意多給機會,營造友善工作環境,中高齡勞工就有更多揮灑空間。  日揚科技副總楊鴻津表示,公司透過職務再設計方案,改善工作環境、提供輔具給中高齡勞工使用,不僅減輕工作負擔,也提高工作效能,和往年相較,整體營運績效成長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指出,職務再設計方案主要目的是協助排除中高齡勞工因老化過程導致體能下降造成的工作障礙或不順暢。包含改善工作設備、提供就業輔具、調整工作方法及流程等,每一案最高可獲十萬元補助。

Read More

女團R18 Girls偕網紅做公益

女子團體「R18 Girls」呼籲民眾響應公益零錢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辭歲不忘送暖,全新女子團體「R18 Girls」20日首度公開亮相,攜手網紅、直播主寫春聯獻愛心,呼籲民眾響應公益零錢捐活動,幫助弱勢家庭、孩童遠離貧窮、翻轉夢想。  趁著春節前夕,「R18 Girls」麗絲、金淩、孫甯也偕同知名YouTuber「在不瘋狂就等死」游否希、巴巴烙、唐婷婷、本燙,及寫真網紅「甜心幫」安希、星野優、郭鬼鬼及「超正實況主」李花聯手擔任紅心字會公益大使,與弱勢家庭兒童,透過寫春聯一起迎接好年。  「R18 Girls」以公益活動首次公開面對媒體,擔任女神隊長的麗絲表示:R18的英文字母R代表「Reborn」,意味著放下過往的束縛與枷鎖,回到初衷,重新出發,而這個出發就是以愛為出發點。  麗絲過去就已是紅心字會公益活動的常客,曾出過兩張個人的寫真唱跳單曲,加盟新東家後,重新組成女團,找來團員活力擔當的金淩以及歌唱主力孫甯,一起來為公益站台。活動現場,麗絲也捐出與粉絲聚會活動的盈餘3600元,並透露,R18未來預計有發行單曲寫真的計畫,也將籌備時尚類的網路節目,也會和師姐林采緹一起合作主持。  YouTuber「在不瘋狂就等死」游否希號召民眾透過愛心零錢捐與發票捐,一起來解決許多弱勢家庭的困境與危機。巴巴烙則說,小小零錢真的可以幫助到弱勢家庭的孩童,遠離貧窮、健康成長。唐婷婷也期許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能付出的人,就是有福氣的人。  紅心字會秘書長李顯文表示,今年受到選舉及大環境不景氣,愛心資源分散等因素,導致年菜募集狀況不如預期,期望社會大眾能夠透過零錢捐勸募,幫助弱勢家庭的兒童及少年在就住、就學、就醫等基本生活需求,陪伴其度過難關,進而減少、預防社會問題或不幸事件之發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從心所欲 送豬迎鼠

 ■王岫  春節快到了,一年春盡一年春,天曉不因鐘鼓動,歲月就是這樣,悄悄又過了一年。過年了,我們要送別豬年,迎向鼠年。街頭上,原本已快褪色的標語和圖樣,如「豬事如意」、「妙語如豬」、「金璧豬連」…等等吉祥話語,有些商家已提早偷豬換鼠了,便成如「樂不思鼠」、「心有所鼠」、「眾望所鼠」、「有情人終成眷鼠」…等等,中國文字的有趣和靈活應用,在每年過年前的街頭巷弄標語,最能顯現出來了。  值此送豬迎鼠之際,回顧豬年,有悲有喜。悲的是我最敬敬的大學老師兼多年職場長官的前國立中央圖書館館長王振鵠教授、我的弟弟錫明,還有有中、小學同學多年的錦安兄,都在這年之中逝世了,雖然不捨也哀傷,但總得坦然面對「本無來去,應緣而已」的情誼離去。  喜的是我家多迎來一位豬寶寶--Q寶,到過年時就半歲了。她的媽媽,也是我的二女兒,也是屬豬的。到36歲才生小孩,也終於讓我鬆一口氣了。現在年輕人,結婚、生育皆遲,甚至於有不婚的,這有許多社會和經濟因素,現在做父母的也都不敢置喙一詞。不過,我們迎接鼠年的年前家族聚餐,又多了一個成員了,如今連同大女兒兩個唸小學的男外孫,全家族已是九口一家了。  還有不悲不喜的事。我在華副曾投稿過<也算陪父親出國>一文,文中提到為慶祝父親七十大壽而出書的事;沒想到歲月如梭,過了豬年,來到鼠年,照台灣虛歲算法,我也是成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老翁了。小時候,從不敢想能活到七十歲,當時課本上的岳飛、文天祥等古人,都只活到三、四十幾歲而已呢,沒想到歲月一滾動,自己竟已渾渾噩噩要邁入七十,卻一事少成的人。唯一可堪安慰的還是孔夫子說的,晚年能從心所欲,讀讀閒書,寫寫文章,而生活又規律而不逾矩吧!  「從心所欲,不逾矩」,表示你有「從心所欲」的豁達,但大致也不逾越規矩。以過年來說,咱家也遵守過年要全家團圓聚餐的習俗,但女兒們教書工作繁忙,又已出嫁了,有遠方的婆家要回,有婆家的習俗要遵守,因此要在自己的娘家聚餐,不太容易。因此,老妻總在年假前一個星期左右,就找間餐聽,聚聚餐,就算過年了。這些年來,年味日淡,不管年前、年後有聚餐,家族見個面,就算過了一個年了。  一般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我從母親那裡,學習到體貼的一面。姊姊結婚,是嫁到大家族,又是長媳,過年侍奉公婆、小叔;年初二,一大堆小姑回娘家,又得忙著煮一大家族的團員菜,自己都沒得回娘家呢!母親體諒姊姊心中的苦,年初二總買個年貨禮物,派我為「欽差大使」,去親家那邊,寒暄一下,表示有迎接姊姊回家了,然後姊姊繼續留在婆家奮鬥,到年初五或六,才能回娘家。  這種現象,在最近上演的韓國片《82年出生的金智英》裡,也見得到。金智英和先生過年回婆家,忙過幾天,正想回家休息了,沒想到小姑一家人回婆家了,婆婆就叫金智英繼續下廚,洗手做羹湯。疲累又早患有育兒憂鬱症的金智英,終於心情崩潰了,變了一個人似的,講出了心中的話,眾人才知她生病了。  我和老妻,應該是全台灣最好的親家或岳父母之一了。女兒結婚時,未要求甚麼聘金或禮俗,也盡量配合親家那邊的習俗或習慣。過年時,更沒有要求女兒一定要初二回娘家。過年前聚餐過了,老大回高雄婆家過個五、六天年假,大遠路,你總不能叫她年初二搭高鐵先回台北吃頓飯再回高雄吧?老二嫁到宜蘭,婆家鄉土習俗頗多,也都隨意她幾時要再來台北娘家走走。即使過完年,要忙開學之事了,沒時間回來了,也沒關係呀,反正,年已過了。  我總想起父親以前說過:「過年快,過月慢」;的確,年假只不過五、六天,何必為一些過時的年俗傷腦筋呢。父、母親良善、溫和,處處為人著想,但因彼時親戚眾多,過年時總有一些三姑、六婆會派晚輩來家拜年、走春的,因此他們過年期間總不敢外出,困居家中準備隨時接待客人。他們年紀大時,我勸他們自己也要出去走走,因為後來的年輕人,已習慣過年出國或出去旅遊,不會再來向長輩拜年了。  我和老妻,過年只有兩老,但也不會像父母親繭居在家中,總趁春光良好,出去街巷或郊山走走。今年,從豬年到鼠年,好像生肖又一個輪迴開始了,我們的春節,依然是先到信義路一小佛寺參拜,為家族全員祈福一番,然後還是隨心走走,悠然過我們的晚「年」!

Read More

費德瑞直落3 輕鬆過關

費德瑞 中央社/墨爾本20日綜合外電報導  瑞士網球天王費德瑞(見上圖,路透)今天在澳洲公開賽首輪旗開得勝,擊敗世界排名75的美國選手強生,輕鬆挺進第二輪,將力拚他生涯第21座大滿貫冠軍。  費德瑞在墨爾本拉佛球場以6比3、6比2、6比2直落三,僅花了1小時22分鐘時間,無懈可擊地淘汰強生。  費德瑞下一輪將對上法國選手哈利斯或是塞爾維亞選手卡拉吉諾維奇。  他在賽後表示:「我感覺很好。我真的很努力訓練,就如以往一樣,很高興我在(季後)沒有受到任何(傷勢)挫折。」  今年38歲的不老天王費德瑞,因為想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所以未參與有如澳網熱身賽的世界職業網球協會盃。  由於缺乏比賽練習,費德瑞賽前宣稱他對今年首場大滿貫澳網期望不高。不過,費德瑞仍是具有競爭力的老將,去年他曾拿下4座男單冠軍。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菜之王東北大白菜

 文、繪圖/陳皮梅  我喜歡大白菜,是受到我老婆的影響,她東北人,一到冬天就開始醃製一大缸酸白菜,還非得東北大白菜不可。根據她的說法,東北大白菜與台灣的大白菜品種不同,東北大白菜更沒台灣的大白菜脆甜,但要回味東北過年時才吃的那道經典靈魂的殺豬菜,裡面就一定是東北大白菜醃製的酸白菜才夠風味,因為它與殺豬菜裡的血腸,和五花肉更能融合出東北的酸味。  因此,吃量大且多的一鍋豪邁大方殺豬菜裡的酸白菜是很過癮的。  生活上很小器的大畫家齊白石除善於畫蝦外,也喜歡畫大白菜。  所以,大陸流行一個關於小器的齊白石想學山陰王羲之寫《黃庭,也就是道德經》換白鵝佳話的故事:有一天,彼時正是北平大風揚沙天,齊白石坐在畫室裡,忽然外面傳來吆喝賣大白菜的聲音。這下子他坐不住了,隨而靈機一動,他心想:「我何不畫一張大白菜去換大白菜,那也不失為一段文人佳話呀!」於是他走出門,只見鐵柵屋外有一個北方漢子的脖子上抻著老長的筋,正守著一車大白菜吆喝。這時,賣菜漢子見到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個白鬍子老頭,戴著一副小圓框眼鏡,正看著他一車大白菜出神,還露出十分想吃的垂涎模樣。這賣菜漢子見來了客人便忙著招呼說:「老先生,您要秤幾斤?我給您多秤一點。」  齊白石老先生從身上摸出一張卷紙,說道:「我拿這畫的大白菜,換你一大白菜,你可肯麼?」那漢子一聽,立刻勃然大怒說道:「我如不是看您一大把歲數了,我就一腳窩死你!這大大風揚沙天的有這樣消遣人的嗎?您倒想得美!拿一張畫的假大白菜,要換我一車子的真大白菜!」這漢子的一頓咆哮,弄得齊白石老先生摸不著南北,只好挾著畫灰溜溜地走了,他從鐵柵屋的大門側身鑽進去後留下一句話:「唉,真是有辱斯文啊!」  齊白石還曾在一幅大白菜的畫中提到:「牡丹為花之魁,荔枝為果之龍,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可看出他喜愛大白菜也為貧賤的大白菜抱不平。  據考證,世界上栽種大白菜最早出現在中國,在距今約7000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裡,就曾出土了甕藏的大白菜種子。大作家魯迅早期作品裡,也曾描寫過「膠菜」,指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山東大白菜;因為膠東半島所產的大白菜品質最好,故稱「膠菜」。山東人誇說的「泰山三寶」,其中第一寶即為大白菜。魯迅遷居北京後,在他小說裡出現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點綴了北京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風景。過去在北方如此,在東北更是壯觀,因為一到秋季大家就在東北黑土上大片大片栽種,等到收成後的東北大白菜不僅到處是堆成小金字塔販賣。這種被東北人稱為「百財」的老百姓貧賤尋常大白菜,不但因營養豐富而滋養無數老百姓,又有聚財、招財、發財、百財聚來的含意,所以在過年過節時更是東北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旅居北京時,最愛那物美價廉的北方大白菜,寒冬時一大顆就兩塊錢人民幣左右,有人一買就是一大麻袋,扛回家醃泡菜。我獨自一人在家時,卻喜歡拿來炒,配上木耳與紅蘿蔔,就能簡單料理出可口甜美的菜色了,所以我去菜市場時,那一顆顆飽滿結實的大白菜簡直讓我愛不釋手,有時看見路邊馬車拉著一車壘得高高滿滿卻廉價卑微的大白菜,在寒風或下雪的馬路邊,那瑟瑟發抖的瘦馬與一臉滄桑吆喝的賣菜漢子,這樣的情景往往讓我不由自主地多買一顆。回到了台北,一遇過年,老婆就會端出她老家那道有東北大白菜醃出酸酸酸白菜的殺豬菜,讓我大快朵頤。  有時生活的簡單,就像一顆顆大白菜,即便洗淨生吃,也幸福。

Read More

國衛院研究 肺癌轉移 琥珀酸扮關鍵角色

國家衛生研究院耗時5年找出癌細胞生長、轉移重要關鍵「琥珀酸」,初步發現可有效篩檢初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時發展出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抗體,20日由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呈欽(左)、研究團隊成員吳京穎博士(右)說明。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衛院研究團隊首度發現,琥珀酸在腫瘤微環境中扮演助長腫瘤生長與轉移關鍵角色,可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疾病預防與臨床診斷的生物標記,這項研究成果為全球首度發現,可望提供癌症治療在臨床策略與新藥研發帶來新方向。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呈欽20日發表研究成果表示,帶領吳京穎博士後研究員等研究團隊,利用人類癌細胞株及腫瘤小鼠模型進行研究,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琥珀酸到腫瘤微環境當中,並透過活化癌細胞膜上的琥珀酸受體,將免疫巨噬細胞極化成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進而助長腫瘤生長與轉移。  研究進一步分析,將癌細胞與巨噬細胞共同培養之後發現,受琥珀酸誘導極化的巨噬細胞,具有助長癌細胞遷移的能力;同時在注射琥珀酸的腫瘤老鼠模型中,亦發現琥珀酸會增加腫瘤圍環境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而且癌細胞轉移的現象也更為明顯。  同時,研究團隊與三軍總醫院醫師黃才旺及許育瑞團隊共同合作,進行臨床數據分析,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檢體,比較肺癌患者與健康民眾的血中琥珀酸濃度,發現肺癌病人具有較高的血中琥珀酸濃度,比起正常人高出1.8倍,透過AUROC統計分析方法,亦顯示血中琥珀酸與肺癌生長發展具有高度鑑別度,代表血中琥珀酸濃度將可作為診斷肺癌發展進程的生物分子標記。  這項研究成果為全球首度發現,血中琥珀酸可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疾病預防與臨床診斷的生物標記,可望提供癌症治療在臨床策略與新藥研發帶來新方向。研究成果於今年1月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Molecular Cell》。  郭呈欽表示,透過解開琥珀酸在腫瘤微環境的關鍵機制,有助於未來開發癌症醫療的生物標記檢測套組以及抗癌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目前研究團隊已發展出抗琥珀酸單株抗體,並在腫瘤老鼠實驗中證實,抗琥珀酸單株抗體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生成及癌細胞的轉移,進而提高腫瘤老鼠的存活率。目前研究成果正在申請美國臨時專利,相信未來將能為國內開發癌症藥物與醫療策略帶來新方向。

Read More

美國演員工會獎 寄生上流獲最佳卡司

南韓電影「寄生上流」勇奪美國演員工會獎最大獎最佳電影卡司。 (路透) 中央社/洛杉磯19日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電影「寄生上流」今天勇奪美國演員工會獎最大獎最佳電影卡司,驚豔四座,歷史性的勝利讓這部黑色喜劇贏得奧斯卡呼聲水漲船高。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寄生上流」贏得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這是美國演員工會獎26年歷史首度有外語片贏得電影類最佳卡司獎。  「寄生上流」演員李善均開玩笑說:「我有點汗顏,感覺我們現在像是好萊塢寄生蟲。」 「小丑」主角瓦昆菲尼克斯贏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獎。 (路透) 導演奉俊昊在後台表示,沒人能預料到2月9日奧斯卡頒獎典禮可能發生的狀況。他透過翻譯人員坦言:「確實氣勢愈來愈強,我們一起競逐獎項。而今天發生的一切,真正重要的是這些演員獲得同行認同是今年最佳卡司。」  「寄生上流」獲得奧斯卡6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剪輯、藝術指導和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  這部電影融合喜劇和驚悚元素,描述一個貧窮家庭靠著詐欺攀上有錢人家的故事,探討不斷擴大的階級鴻溝。「寄生上流」演員宋康昊今天在頒獎台上說:「雖然片名是『寄生上流』,但我認為這部片是關於共存,關於我們能如何一起生活。」 芮妮齊薇格在傳記電影「茱蒂」詮釋傳奇巨星茱蒂嘉蘭,拿下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路透) 「寄生上流」今天打敗的勁敵包括「從前,有個好萊塢」、「愛爾蘭人」、「重磅腥聞」及「兔嘲男孩」。  「小丑」主角瓦昆菲尼克斯先前才獲封金球獎影帝,今天又贏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獎。  他說:「我是站在我最喜歡的演員希斯萊傑肩膀上。」希斯萊傑生前曾在2008年「黑暗騎士」飾演小丑一角,並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芮妮齊薇格則在傳記電影「茱蒂」詮釋傳奇巨星茱蒂嘉蘭,她今天拿下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獎,並讚揚演藝圈中「非凡的姊妹們」。 老牌影星勞勃狄尼洛贏得終身成就獎。 (路透) 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獎得主,則分別是「從前,有個好萊塢」男星布萊德彼特和「婚姻故事」女星蘿拉鄧。  布萊德彼特打趣地說:「老實說,這角色很難演,這個人嗑藥、愛脫上衣又與老婆處不好。」布萊德彼特還說這要超多內心戲,挑戰很大。他說這番話時台下笑成一片,前妻珍妮佛安妮斯頓就坐在觀眾席,攝影鏡頭隨即拍向她。  老牌影星勞勃狄尼洛贏得終身成就獎,他致詞時還暗諷美國總統川普「濫權」。

Read More

長興國小鼓隊台北圓山飯店演出

長興國小鼓隊到台北圓山大飯店演出。 (校方提供)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仁德區長興國小鼓隊成立十多年,在師生的努力下,打出好成績,昨天再應邀到台北圓山大飯店參加賀年演出,精彩的擊鼓技巧再度獲得滿堂采,也讓學生提前過個歡樂的春節。  長興國小鼓隊成立於民國九十年,歷年參與學生音樂及傳統藝術等各項比賽屢獲佳績,並多次獲市府教育局及各公司邀請擔任活動與典禮開幕表演,擊鼓隊十多年來已成為長興國小知名的特色團隊。  去年鼓隊應邀在台南市立棒球場職棒開賽典禮中演出,美妙樂音獲得現場觀眾熱烈喝采,也打響知名度,最近台北圓山大飯店配合金鼠迎春的年節活動,舉辦音樂演出,也邀請長興鼓隊到飯店宮廷式的大廳進行賀年演出,因機會難得,學生們接獲邀請後就積極準備,熟練掌握每個演出的環節,學生形容練到「閉著眼睛都會打了」。  長興鼓隊學生昨天由校長呂志忠率領北上圓山大飯店,在大廳演出拿手的《龍馳九霄》和《鳳邑埤塘》兩首曲目,獲得不少掌聲,隨後在安可曲再演出《天地人》曲目,再度掌聲不斷,讓學生十分開心。  呂志忠表示,長興鼓隊去年在市立棒球場表演時,熟練的技巧獲觀眾激賞,而有這次圓山大飯店的表演,能有機會到不同的場合演出,對學生是種考驗,也為平日的練習做驗收。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簽名

 ■林佳樺  我的教學課程很密集,下課十分鐘要解答學生問題、如廁、洗手、喝水,總忘記在教學日誌和自編講義上簽名。  於是當學藝股長遞來本週閱讀講義〈花都開好了導讀〉時,我隨意地寫個符號。她抗議我彷彿把講義當符紙,隨意地揮舞:「老師,你都不尊重自己的名字和苦心自編的教材,和你同姓的老師那麼多,你要簽全名。」  「這叫藝術字,藝術家都不拘小節。」  學藝股長提及同學及一些老師看不懂我的字:「老師,你要求我們作文字跡工整,總說字是門面,但你做的和說的都不一樣。」年僅十七歲的她,口氣像極了我那古稀之年的父親,剎時,心中湧起的是不悅,平息一會兒,想著平時與學藝股長相處點滴,她的赤誠之言,使我不得不正視簽名這回事。  幼稚園時,父親盯著我習寫名字,教國文的他,要求筆畫的橫撇豎勾,絲毫不能馬虎,要依照他規定的握筆姿勢及筆畫順序。紙張被他擦到破損,仍是不滿意我的字,書桌前充滿他的怒吼、我的哭泣。日日被逼著寫名字,寫了長長、近百頁的日子,在父親長期嚴厲的督導下,我漸漸練就了工整簽名,寫出了他期望的樣子,把不馴壓在個性最底層。  升上大學,脫離父母管教,我的簽名又狂野起來,好不容易捱過了偽裝工整的歲月,如今寫字,全憑心來決定,我藉由贏回一點昔日失去的自主權而沾沾自喜。  前天,學藝股長傳送照片,我原本自豪的草書,竟被某老師用粗紅筆打了個問號,我臉上閃過一絲羞報。這週準備閱讀講義時,翻開作家《花都開好了》一書的扉頁,見到作者清秀工整的字跡。想起前年年底,作者在永樂座舉辦新書發表會,我們排隊等候簽書,作者簽名速度極慢,永樂座空間狹仄,讀者們排的長串隊伍拖到門外,我們低聲聊天,站的姿態都很鬆,門外的我們擠成曲尺型,不知情的路人好奇地以為是哪家名餐廳。  我們緩緩前進,作家一點也不慌張,走著自己的旋律。輪到我時,作家拿出自備黑筆,微笑直視我,詢問名字,接著先在白紙上寫一遍,確認無誤後,才謹慎地在書上簽名、題字,他的筆如刀,一字一畫用心刻著,虔誠恭謹,彷彿雕鏤一株植物,字跡清秀端正,和他的形貌相似。  簽好後,我正要伸手,作家儒雅地說等等,口中呵著氣,輕輕吹乾筆跡,細心地闔上書頁,交還給我,口中連連道謝,那是一種珍視作品與讀者的情感厚度。我因為右手腕扭傷,書沒拿穩,幸好他的手仍牢牢地持著,等我接穩,手才放開,同時語氣柔和地說:「祝福妳,花都開好了。」我拿著自購的書,卻彷彿收到珍貴的禮物。  排在我之後,有位書迷,右腳踝裹著繃帶,一瘸一拐地走著,作家關心地問候對方,兩人愉快地交流,接著作家認真地在書上簽名。那溫暖的問候,對傷者也是有療效吧。  我想,作者看待自己的書,有如孕育已久的孩子降生在世間,小心叮護地將孩子交到別人手上,然後在內頁用心刻上自己專屬的印記。  今天,學藝股長要我簽名時,我柔聲詢問考試準備如何?最近身體還好嗎?在對方驚訝的神情中,我在講義上一筆一畫,工整地寫下自己的全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