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健檢揪出腦動脈瘤 血流導向裝置成功拆彈

陳國瑋醫師呼籲,腦動脈瘤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同時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圖/陳國瑋提供)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名七十多歲女患者,年輕時忙於工作、三餐不正常,老年除了三高之外,也罹患嚴重的頸動脈狹窄。應開始享福的她,在某次例行健康檢查發現腦部長了兩顆動脈瘤。由於患者年事已高、且固定服用抗凝血劑治療頸動脈狹窄,若要進行手術,風險實在太大。在醫師的建議下,患者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血流導向裝置治療腦動脈瘤,術後持續門診追蹤,患者恢復良好也能重拾退休人生。 腦動脈瘤如同一顆無聲炸彈 三高、40歲以上女性需注意 收治上述患者的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陳國瑋醫師說明,腦動脈瘤成因複雜,隨著年紀漸長,血流衝擊腦血管壁,導致血管壁退化變脆弱,長久下來退化的血管壁可能如氣球般脹大,形成所謂的腦動脈瘤,使病患處於與不定時炸彈為伍的風險中。腦動脈瘤好發於女性,高危險族群包括40歲以上女性、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有腦動脈瘤家族史者。 血流導向裝置突破治療瓶頸 為患者拆彈解危 動脈瘤以傳統開顱手術與血管內介入治療為主要的兩種方式。陳國瑋醫師進一步說明,開顱手術是以手術顯微鏡為輔助,用血管夾夾閉動脈瘤瘤口,以阻斷血流防止動脈瘤變大。血管內介入治療則可利用金屬線圈填充動脈瘤空腔,來防止血流繼續流入,降低動脈瘤破裂的風險;現在也有新式「血流導向裝置」,除了達到阻斷血流的效果,亦可降低傳統手術或一般導管栓塞手術的風險。陳醫師也補充,介入治療的傷口小、術後復原快,可依據患者動脈瘤所在的位置、形狀,以及動脈瘤跟周邊血管的位置來選擇適合的處置方式。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定期健檢有助預防 陳醫師也呼籲,腦動脈瘤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同時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此外,他也提到動脈瘤不一定都會破裂,需視動脈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形狀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手術,高風險者才會建議手術治療腦動脈瘤。

Read More

衣服換季收納怎麼洗?專家:首重除菌防黴

知名車隊集團旗下洗衣品牌,正式與全台四大超商合作,超過12,000家服務據點提供消費者24H便利洗衣服務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你多久洗一次衣服?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常累積到周末才一次洗,生活大管家家事達人建議,提高洗衣頻率,可以降低衣服上汗漬殘留度,害蟲繁衍的機會越低,尤其在疫情期間,更能減少病毒沾染。這件逃不過的家務事,現在有更方便的選擇,不用動手洗、不用等、不用晾衣服還可以喝咖啡。知名大車隊集團旗下衣服清潔品牌,擴大服務結合超商,提供24H送洗服務,即日起至10/30,送洗享折扣優惠,取衣再送中杯熱拿鐵一杯! 分類洗滌延長衣服壽命 收納前務必清洗徹底 「衣物清潔」為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天面對生活不同的情景替換的衣物非常多,一回到家看見堆得滿滿的洗衣籃,只想全丟洗衣機。生活大管家家事達人建議衣物要分類洗滌,而有些民眾對於自身衣物清潔的需求非常重視,建議別再通通丟洗衣機,減少衣服壽命。 不過家事達人也分享,衣物放置不洗,除了孳生細菌之外,汗漬殘留在衣服纖維中越久越難洗,就容易產生洗完後仍有汗臭味的情況。建議衣物進行收納前,應該先除菌防黴,若清洗和收納方式不當,可能因溼氣重而沾染黴菌塵螨,進而導致過敏,盡量提高洗衣頻率,便是解決關鍵。 換季收納最怕泛黃 高溫消毒除螨最安心 尤其時節步入秋季,不少人開始準備換季,每季收納衣服時,便衍伸出汗漬與泛黃的問題。家事達人表示,收納前徹底將衣物纖維深處殘留的污垢與汗漬洗淨,害蟲繁衍的機會更能降低。但在家中要分類清洗、高溫殺菌,對很多上班族來說是個大工程,因此不少人會選擇將衣物送洗。 就有知名大車隊集團旗下衣服清潔品牌,擴大服務結合四大超商,提供24H送洗服務,全台超過12,000家門市皆可收件取衣,上班超商買早餐順便送洗衣物,收到簡訊通知下班再取衣,省時又便利。品牌業者表示,全程採用高規格的洗滌流程,每件衣物的洗滌流程都透明化,嚴格把關場內洗滌SOP,不僅以高溫殺菌洗去髒汙塵蟎;洗後烘衣,以60度熱度且每次40分鐘以上時程烘乾衣物,而無法使用滾筒捲動烘乾的特殊衣物,則透過高溫吊掛搖擺式烘乾;衣物烘乾後,均需通過三道高溫消毒除螨流程後再進行整燙,讓黴菌塵蟎無所遁形。 超商送洗超便利 上班送、下班取 除了全台超商24H送洗服務之外,還有到府收送、企業制服、服務業布巾都有服務。超過2,000坪科技化的洗滌工廠,採用天然洗劑環保愛地球,政府認證合格洗程,提供洗滌履歷讓洗衣安心有保障。 知名大車隊集團旗下衣服清潔品牌,慶祝開啟超商通路服務及服務據點超過12,000家,舉辦「好洗月」活動,即日起至10月30日止送洗衣服中只要包含洋裝或外套品項,整袋85折,取衣再送中杯熱拿鐵乙杯。

Read More

科技取代人類?北醫轉型智慧醫療 反讓人才升級

除了「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iTPass健康醫療區塊鏈應用服務」也是重點發展項目之一,民眾只要在手機上下載APP,並透過智能合約進行線上簽約,建立個人健康數位身份並加密,可安全完整存取病歷紀錄、影像檢查及健檢資訊。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近年以科技結合醫療,進行「智慧醫療」的轉型革命。新冠肺炎、少子化及高齡社會衝擊,引出病患照護、醫護量能的大量需求,北醫近年積極轉型Smart Hospital(智慧醫院),卻掀起話題,「科技將取代人類?醫院人力漸漸縮編?」院長邱仲峯強調:「不是人被淘汰,是人被升級。」科技可取代繁瑣的初階工作,讓專業人才進行高階工作,不過台灣仍面臨資金與人才不足的窘境,需靠政府支持,以及產業與醫界的整合,才能真正實現智慧醫療的願望。 智慧醫療成「全能管家」 降低人力、物力、國家成本 北醫近年在智慧醫療成果不少,成為醫病間的墊腳石。例如「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是將所有加護病房患者資訊,即時整合拋轉至資訊面板上,一目瞭然,讓醫護人員每月節省了800小時的抄寫時間、每位病患平均處置時間更少了30%,成為「全能管家」。 除了「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iTPass健康醫療區塊鏈應用服務」也是重點發展項目之一,民眾只要在手機上下載APP,並透過智能合約進行線上簽約,建立個人健康數位身份並加密,可安全完整存取病歷紀錄、影像檢查及健檢資訊。近期還加入TPMI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提供民眾個人基因檢測報告,掌握個人基因資訊,邱仲峯認為,「病患不用大老遠來醫院看報告,我們直接把報告發給你,可減少人力、物力甚至是國家成本。」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要有效降低醫護染疫風險,也發展「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將移動式醫療車置於病床邊,兼具生理量測、遠端視訊等多重功能,患者的血壓、體溫等資訊每分鐘上傳至護理站電子白板,一旦有異常會即時示警,醫護人員不再需要反覆穿脫防護衣、也不需要進出病房增加接觸機會,邱仲峯補充,「病床也加裝感應器,可遠端偵測病人擅離或跌倒風險」。另外,防疫平台上紀錄的生理數值,也會在電子白板上轉化爲趨勢分析,可掌握病情變化。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 癌症智慧醫療系統成本高、發展難 應用於「教育」為上策 邱仲峯院長本身是腫瘤治療的專家,談到癌症在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的佈局,他坦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挑戰,全世界發展癌症體系有兩大主流,一是病情判讀、二是病人追蹤計畫,過去院內曾使用知名國際大廠研發的智慧系統來協助腫瘤的判讀,其精準度高達9成,程度相當於醫師用肉眼與經驗判斷,但這套系統「只租不賣」,大大增加成本,而台灣健保也不同意,因此大多數醫院為此出資的意願不大,寧可按照以往由醫師自行判讀。 另一主流,則是每位醫師必須照顧許多患者,因此針對病情的追蹤計畫,發展完善的個案管理系統。邱仲峯表示,「全世界都在發展這種管理系統,但在本土有困難。」因為相較國外每間醫院都有共同的管理架構,因此系統可以健全發展,但在台每個醫院體系架構都不同,發展受阻。 面臨負擔高額成本以及難以發展的窘境,邱仲峯表示,或許智慧系統可應用於「教育」,雖然先進國家的腫瘤科醫師都很具水平,但對經驗不足的年輕醫師來說,系統可以協助做判斷分析、提供大量資訊,訓練醫師能力更加到位。 需靠政府挹注資金、人才 才有大躍進的可能 不只是癌症治療,所有疾病運用智慧醫療已成全世界趨勢,台灣的科技業、醫療技術領先全球,因此海外產業選擇進駐台灣,例如國際大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在台打造「未來醫療實驗室」,透過物聯網整合醫療,以病患為中心、以疾病旅程為場域流程設計的診療一體化商業創新模式,並推動智慧健康產業,深化國際鏈結。 邱仲峯表示,在台灣智慧醫療進展是Smart Hospital(智慧醫院),但在美國是提倡成為AI Hospital(人工智慧醫院),不只是做好標準初階工作,更具有判斷決策與新創能力,例如皮膚病診斷,可利用AI蒐集大量皮膚病灶影像資料,進行比對分析,做出快速、精準的診斷。 雖然產業和醫界近年攜手合作,效果還是有限,邱仲峯認為「台灣要完全進到AI Hospital沒這麼簡單,必須要有人才與大量資金挹注。」例如資訊人員開發軟體時,需要醫師一起合作,但兩者畢竟是不同領域,各自需求、溝通有落差,但以海外教育制度而言,學生發展多元,可同時擁有醫學院、工學院雙學歷,但台灣人大多專一於某領域,國內又沒有足夠經費培植人才,雖然政府近年積極推出各項平台連結產業與醫界,但如果政府能真正挹注資金和人才,往後才能大躍進,從Smart Hospital進入到真正的AI Hospital。

Read More

孩子吐藥需補吃嗎?藥師解惑

兒童用藥錯誤的發生率為成人的三倍,主要與劑量錯誤有關。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孩子是爸媽心中的寶貝,若是小孩不舒服或生病,家長與其他照顧者一定會很擔憂!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巧丹藥師針對兒童用藥安全常見疑慮一一解惑。 兒童用藥錯誤 多與劑量服用錯誤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用藥安全報告指出,兒童用藥錯誤的發生率為成人的三倍,主要與劑量錯誤有關。「兒童不是縮小的大人」,由於兒童器官發育尚未成熟,代謝藥品的能力與成人不同,因此,用藥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 兒童專用製劑 餵藥器來輔助給藥 所謂的「兒童專用製劑」,多為兒童親善口味,劑型設計方便兒童吞服,且常搭配量具或餵藥器來輔助給藥,協助家長在餵藥上更便利、更容易掌握劑量。若醫師處方每次服用½或¼錠時,建議購買切藥器,並於服藥前將藥品切割,取得正確劑量;給藥時,可以用湯匙將切割後的藥錠壓碎,再泡溫水服用。 藥品磨粉安定性差 剩藥不可再服 藥品隨著保存環境不同,可能會影響效期,進而影響藥效,尤其是藥品磨粉後,安定性會變差,因此,未用完的藥品不建議下次再服用。此外,每次的病情不一定相同,若服用上次沒吃完的藥品,不僅無法對症下藥,還可能延誤病情,甚至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孩子吐藥立即補服 不確定因素應向藥師詢問 孩子吐藥時有所聞,若服藥後馬上嘔吐,原則上可立即補服相同藥品;若是服藥後半小時以上才嘔吐,則不需再補服;假如不確定是否應該補服藥品,可致電諮詢醫師或藥師。 此外,藥品磨粉確實比較苦,必要時可嘗試加少許糖漿掩蓋味道;若是服藥的順從性不佳,可請教醫師能否開立兒童專用製劑,減少小朋友排斥服藥。

Read More

性交疼痛原是子宮肌瘤在作怪 中醫改善肌瘤還您性福

造成性交疼痛的原因很多,要一一排除與鑑別診斷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42歲婦女與丈夫從事性行為時常有不適與疼痛感,平時伴隨有頻尿且偶爾下體會散發出難聞異味,因而與丈夫發生摩擦、導致婚姻不順遂,於西醫婦產科內診時,檢查陰道中竟有一顆兩公分肌瘤從子宮頸跑出來,婦產科醫師建議開刀切除。她害怕開刀轉往中醫診所就診,經過下腹部針上艾灸與電針相互搭配,並服用中藥調理改變子宮環境,平均每星期回診一至兩次,治療期間頻尿以及下體散發異味的症狀漸漸減少,經由中醫針灸酌加中藥調理約2個月後,性交疼痛的狀況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肌瘤症狀攸關生長位置 大小並非手術決策點 周宗翰中醫師說子宮肌瘤在女性非常常見,症狀通常與肌瘤所長的位置有關係。長在子宮內層,靠近子宮腔的肌瘤特別容易有出血症狀;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症狀較少或是根本沒有任何感覺,極少數女性肌瘤會從子宮頸跑出來塞在陰道,甚至跑到陰道外面,這樣的狀況就有可能造成所謂的性交疼痛。據統計,40 至50 歲女性罹患良性子宮肌瘤比率最高,可達50%至77%之多,在臨床上子宮肌瘤絕不是以它的大小來決定是否需要開刀,而是以症狀決定,手術可以將其當作最後手段,其實還有許多替代性的療法性的療法可有效的減輕患者病症。 子宮環境未改善 手術切除後仍易復發 周宗翰醫師表示,良性肌瘤在一般人的認知中,認為是常吃冰冷的食物造成,但是中醫講求辯證論治,在每一種病症的基礎下都要先區分寒熱,觀察此患者下體常常散發難聞氣味加上喜食烤辣炸等溫燥食物,其肌瘤是屬於子宮濕熱導致的子宮肌瘤。周宗翰醫師說中醫的強項在於改變身體的環境,子宮的環境如果讓肌瘤容易生長,不管開幾次刀都一樣會復發,臨床上復發的時間快則半年,慢則兩年,子宮就像土壤一樣,不要讓肌瘤繼續復發,應該是要改變土壤環境讓肌瘤不適合在這個環境下長大,進一步讓肌瘤慢慢自己萎縮,而不是琢磨專注在拿掉肌瘤上面,中醫針灸與中藥調理,可以改善身體的氣血循環,通調身體的水分代謝,進而使因肌瘤壓迫膀胱導致的頻尿或是其他症狀獲得減輕。 性交疼痛原因多 找對病因中醫改善 周宗翰中醫師也表示性行為應該是愉悅的,不應該會疼痛,造成性交疼痛的原因很多,要一一排除與鑑別診斷,包含停經婦女因女性荷爾蒙減少而導致陰道萎縮、前戲過短導致陰道缺少潤滑液、因緊張焦慮所產生的陰道痙攣、陰道黴菌、細菌感染發炎、骨盆腔發炎、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皰疹或菜花等性病也會導致。其實只要找對病因,多數性交疼痛都可藉由中醫方式治療。常有女性的私處較脆弱,在治療期間若是擔心性行為發生時會有疼痛的現象,可將潤滑液塗在陰道內或外陰部,幫助潤滑降低因摩擦所引發的不適,或是採取「女上男下」的姿勢,由女方控制深淺與力道也有助改善疼痛。 私密處有異味 勿自行用清潔劑灌洗 周宗翰醫師表示此患者治療前,私密處常有腥臭味的狀況,同樣的也是陰道的環境出了問題,陰道常常反覆的細菌感染,問題出在陰道的酸鹼值與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也有關係,陰道在正常情形下是弱酸性(PH=4.5之下),當女性自行以熱水或以肥皂、清潔液清洗私密處時,雖能因短暫刺激減低搔癢感,由於水或是清潔劑沖洗時反而會改變陰道PH值,反而造成不好的細菌或黴菌更加滋長,讓陰道感染情形更加嚴重。除了中藥調理外,民眾也可以自行使用水稀釋天然檸檬汁,比例檸檬汁與水約為1:4來坐浴改變陰道的環境,原則上以沒有刺激感為主,也可多做骨盆運動,下腹部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子宮的血液循環,對於肌瘤的治療也有幫助。 周宗翰醫師說,改善子宮與陰道的疾病,中醫最主要還是以改變的環境,還有增強自身的免疫機能,使陰道的防禦功能增加為主,飲食方面也可以喝點低糖或是減糖的優酪乳、天然的蔓越莓預防感染,還有避開一些較涼性的食物如瓜類(西瓜、哈密瓜等)、白菜、白蘿蔔等,涼性食物會阻礙子宮的血液循環,導致氣血循環不暢而產生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等病變。如果一旦白帶色變成黃綠色、或是有搔癢等感染症狀,則應連帶避食辛辣烤炸等刺激性食物,並尋求醫師協助。

Read More

健走搭配「它」可消除蝴蝶袖、護膝、改善駝背

使用健走杖可讓身體挺起來,用手的力量,幫助挺胸,也會幫助增加全身肌群力量、心肺耐力,比一般的健走強度又再更高一些,訓練效率也會更好,消耗更多能量跟熱量。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般健走時,只會動到下半身,效果有限,現今在北歐國家,流行使用「健走杖」,可幫助動到全身肌肉、達到全身鍛鍊的效果,物理治療師楊子欣表示,「平常走路不太會動到手部,但有健走杖可鍛鍊到三頭肌,也就是蝴蝶袖,還可以改善駝背、抬頭挺胸,並增加心肺耐力,透過健走杖讓健走變成『全身性運動』,消耗熱量更大,提升健走效率。」 健走杖、手杖、登山杖差異在哪? 楊子欣表示,「手杖」指的就是一般老人使用的拐杖,至於「健走杖」、「登山杖」之間的差異,健走杖在於使用者一定要用「兩支健走杖」才能進行,登山杖只需要一或兩支即可。 就字面上而言,登山杖顧名思義是爬山時才用得到,健走杖則是用來健走,楊子欣強調,健走杖的設計是屬於「鍛鍊」的工具,而登山杖是用於「支撐」的工具。健走時加上兩根健走杖的輔助,可以消耗更多熱量,然而登山時很多坡度,路比較難走,因此登山杖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忙支撐,而非強健體魄。楊子欣補充,不過健走杖也可以充當登山杖,但登山杖並不適合運用於健走。 而在材質方面,健走杖通常是碳纖維,重量較輕;登山杖通常是鋁合金,比較穩定、重量較重。健走杖的設計大多是一體成型,而近年慢慢改為兩節式,方便攜帶,健走杖走路效率比較好,是透過手的力量多面向傳導,造成反作用力,因此身體使出的力量比較不會流失。登山杖的設計大多是三節式的,是為讓登山客攜帶方便、直接置放在背包。 另外,健走杖上有一條腕帶,可以緊緊包住手部,楊子欣表示,「因健走的時候,手是需要放開的,為了不要讓健走杖在手放開的時候跑掉,這可以將健走杖固定在手上。」 保護膝蓋、改善駝背、增心肺耐力 使用健走杖大幅提升健走的效率,可降低膝關節的負荷,因為一般走路、健走時,都是使用「下肢」做運動,而沒有手的幫忙,會增加膝關節負荷,使用健走杖可以再加乘「手的力量」,使膝關節負荷不會這麼大,尤其走一些有坡度的道路,很適合用健走杖。 楊子欣說,健走杖讓手可以輔助出力,也可以改善身體姿勢,因為健走杖是以雙手各拿取一支,使身體兩側維持平衡,不會讓身體在走路的時候是歪斜的。若只拿一邊拐杖,可能容易讓身體會歪一邊。使用健走杖也可讓身體挺起來,用手的力量,幫助挺胸,也會幫助增加全身肌群力量、心肺耐力,比一般的健走強度又再更高一些,訓練效率也會更好,消耗更多能量跟熱量。 楊子欣 物理治療師 經歷: 國家高考物理治療師 美國ACE-CPT私人運動教練認證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體適能健身C級指導員 美國FMS level 1功能性動作評估認證 芬蘭ONWF「北歐式健走領導員」銅質會員 芬蘭HUR高階培訓課程結業

Read More

〈李仙得是馬前卒?還是代罪羔羊?〉8-6

關屋敏子-維基百科 賈忠偉 李先得的外孫女~關屋敏子,意外捲入日本最大的俄國間諜案 李仙得身後除妻子池田絲之外,還留有一對子女,由於當時日本並不承認與外國人的婚姻,因此兒子一出生之後就送給明治初期著名的歌舞伎大師──十四代目市村羽左衛門(1847~1893年)為養子,最初取名為:市村録太郎,之後繼承其養父家業與名字成為:十五代目市村羽左衛門(1874~1945)。女兒名「愛」,長大後嫁給實業家關屋祐之介,而二十世紀20至30年代在日本相當出名有的女高音關屋敏子(Sekia Tosiko,1904~1941)就是李仙得的外孫女,關屋敏子從4歲就開始學習古琴和日本傳統舞蹈,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當她還是東京女高師附小3年級的學生時,就曾為昭和天皇的皇后--香淳皇后(良子,1903~2000)獻唱過。後來拜在日本著名女歌劇家三浦環(Miura Tamaki,1884~1946;三浦環曾經在歌舞劇《蝴蝶夫人》中扮演的蝴蝶夫人)門下學聲樂。1914年(大正三年)她用義大利語演唱,被《都新聞》盛讚為「天才音樂少女」,更形容她是青出於藍。1927年(昭和二年),關屋敏子從東京音樂學校(現東京藝大音樂系前身)退學,隻身前往義大利學習聲樂,在那裏她僅用1個月就學會了《茶花女》等歌劇。畢業後,巡迴在歐美日各大劇場演唱歌劇,被當地報紙譽為「日本誕生的天才音樂家」。1928年,關屋敏子拿到世界最早創設音樂學位的--博羅尼亞大學的學位,同時也是日本人第一次獲得該校所頒與的音樂學位,博羅尼亞大學位於義大利博羅尼亞市,創設於1088年,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在中世紀時期,也是歐洲重要的學術中心。如今,它是義大利規模第二大的大專院校,在校註冊學生人數超過10萬人。之後,關屋敏子又考入斯加拉劇院,擔綱演出《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門》、《費加羅的婚禮》、《弄臣》…等世界五大歌劇。 李仙得的兒子--市川羽左衛門(1874~1945) 1934年,關屋敏子在日本東京的歌舞伎座演出日本式歌劇《阿夏狂亂》,轟動了日本的歌舞劇迷,因此獲得『國寶』的稱呼。1937年,當時33歲的關屋敏子在母親的安排下,與原幕府將軍家的劍道教師柳生子爵的弟弟柳生五郎結婚,雖然柳生五郎是入贅關屋家,但婚後因兩人對於家庭的關念相差太遠--柳生五郎希望關屋敏子放棄音樂成為一個純正的家庭主婦,但關屋敏子仍想繼續重事音樂工作,因此4年後兩人協議離婚。 1941年11月22日晚,她應邀請在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畢業生歡送會上演唱。在參加完東京大學的歡送會當晚深夜(23日零時30分),關屋敏子服安眠藥自盡,得年37歲。對於關屋突然服下大量安眠藥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因為離婚後,生活寂寞再加上連日的熬夜作曲,工作過度所導致的心力憔悴所致,而她的妹妹喜美子也證實說,演唱會當天她唱完預定的歌曲後卻得到稀稀落落的掌聲,並沒有要求她再唱,由於當時正是日本軍國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軍國浪潮對西方文化的排斥,日本聽眾對歐洲音樂的冷漠,讓她感到自己藝術生命可能走上盡頭,再加上連日作曲的疲憊,旁人的冷言冷語與不再要求重唱的失落……情緒低潮可能就是這些使她下了自殺的決心。(註四十八 )但令外一種說法,更讓人匪夷所思,有傳說她疑似捲入德國《法蘭克福日報》駐日本東京特派記者佐爾格的蘇聯紅軍間諜網事件中,該間諜網於1941年10月被破獲,到1942年7月底,總共有39人被逮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日本著名文藝評論家與身兼近衛首相的秘書和囑托(顧問)的尾崎秀實(Hotsumi Ozakaki,1901~1944),而這就是有名的「佐爾格事件」。(註四十九 ) 關屋敏子與臺灣音樂才女林氏好 另外在日據時期臺灣相當有名的女高音及流行音樂才女林氏好,就曾經於1935年6月成為關屋敏子的入室弟子,後來關屋敏子自殺身亡之後,由關屋敏子的師妹原信子繼續指導。林氏好在日據時期的姓名為「林是好」,1907年出生臺南市,畢業於臺南女子公學校,後來考進教員養成講習所,畢業之後,成為臺南末廣公學校(臺南第三公學校、今臺南進學國小)的音樂老師,同時也因為興趣業餘時在臺南管絃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手,後來又進入臺南第二幼稚園(現址目前為:臺南市赤崁里活動中心--臺南市公園路127號附近)擔任幼教老師。她一直跟臺南神學院英國籍吳牧師娘及義大利籍聲樂家莎樂可莉學習鋼琴、聲樂,音樂造詣頗佳,後來在1935年6月隻身前往日本,拜入關屋敏子的門下學聲樂。在日本學習期間,她必須一邊學習、一邊演唱,如此才有辦法賺錢接濟在臺灣的家人。 林氏好(前排左三)的恩師日本著名歌手關屋敏子(前排中)訪台留影 林氏好不但歌藝好,也相當熱衷政治運動,他的夫婿就是成立「臺灣民眾黨」的靈魂人物之ㄧ的盧丙丁(1901~1935,筆名守民),「臺灣民眾黨」於1927年(日治時期昭和二年)6月27日不顧日本總督府的反對在臺中東華名產會社召開「臺灣民眾黨」創立協議會,同年7月10日在臺中聚英樓召開「臺灣民眾黨」成立大會,「臺灣民眾黨」是臺灣人成立的第一個政黨,當天總計有代表62人參加,主要組成人物有:蔣渭水、蔡式穀、李應章、林獻堂、蔡培火、謝春木、彭華英、黃周、黃旺成、盧丙丁…等人。「臺灣民眾黨」的三大綱要為:「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廢社會之缺陷」。成立之初盧丙丁負責宣傳部及社會部的工作,並擔任臺灣工友總聯盟的中央委員。「臺灣民眾黨」曾提出市街庄議會由諮詢改為議決機關、議員由官選改為民選等要求,也曾因反對臺灣總督府的鴉片吸食特許政策而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因而得罪了日本總督府,盧丙丁也因此被捕入獄,不久後被釋放。1931年2月,被臺灣總督府以反日本、反政府,並有阻害內(內地,指的是日本)台融合等之由,除了禁止「臺灣民眾黨」繼續活動外,還強制其立即解散,主要幹部如蔣渭水和盧丙丁等十餘人也遭拘捕,旋於翌日釋放,為避免遭日本特高的毒手,盧丙丁不久後就偷渡至廈門避難,於1935年於廈門病逝。當時原本擔任臺南市第二幼稚園保母的林氏好也因此受到牽連而被迫辭職。之後她曾發起組織臺南婦女青年會、加入由臺南女詩人組成之香英吟社、也在臺灣新民報舉辦的臺灣州、市議員的模擬選舉中,被選為臺南市議員。1932年林氏好以一曲《紅鶯之鳴》走紅,之後進入古倫美亞(コロムビア;Columbia)及太平唱片公司擔任專屬歌手,陸續灌了《琴韻》(廖漢臣詞、鄧雨賢曲)、《怪紳士》(李臨秋詞、王雲峰曲)、《月夜愁》(周添旺詞、鄧雨賢曲)、《咱臺灣》(蔡培火詞曲)等暢銷唱片,而最出名的則是由馬偕博士採譜的平埔族歌謠,後由名作曲家鄧雨賢編曲、周添旺填詞的《月夜愁》,即是由林氏好在1933年首唱,後來才風靡全台,而後來的「望春風」、「雨夜花」主唱人純純(本名:劉清香),即是她所訓練的歌星,而純純也是由古倫美亞唱片培訓的第一代臺灣女藝人。 前面提過林氏好是在1935年到日本學藝並成為關屋敏子的入室弟子,當時她的夫婿盧丙丁就是因為組織「臺灣民眾黨」因此被捕入獄後失蹤,林氏好也被迫辭去工作,為了維持家計,林氏好只得專心於歌唱事業的發展,之後她也將家人陸陸續續的接到日本居住,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林氏好一家人不得已滯留日本。1944年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國勢已大不如前,投降只是時間的問題,林氏好擔心自己臺灣人的身分在此時會帶來麻煩,於是帶著一家人前往東北偽滿洲國新京市(長春)居住,同時轉任新京交響樂團的專屬歌手。1945年8月日本投降,林氏好和家人加入國府的三民主義青年團之--長春、瀋陽、遼寧支團,巡迴東北各地表演勞軍,同時也賺取生活費。後來國共內戰愈來愈激烈,林氏好一家終於在1946年回到了臺灣,因為有了國府開的勞軍證明書,讓她們在返家的路上省去不少麻煩。回到臺灣之後,家族還是從事演藝工作,並巡迴各地演出,慢慢的她將表演的重任將給大媳婦林香芸羽,林氏好轉而退居幕後,成為家族歌舞表演事業「南星歌舞團」的負責人,1954年林氏好遷往北投定居,1961年林氏好發現舌頭上有個腫瘤,開刀之後切片檢驗出為惡性腫瘤,後以傳統草藥治療,並減低工作量,腫瘤居然意外消失而痊癒。1991年林氏好因罹患多種糖尿病併發症病逝於淡水馬偕醫院,享年87歲。(註五十 )而這是後話。 林氏好 附註: 註四十八: 關屋敏子自殺後留有一封遺書,遺書上寫著:「讓櫻花一樣馨香的名字永不消逝的時刻,就在我38歲的今朝。先於二老而去,這是不孝。但這只是普通人敏子個人的角度,為了不辜負國寶之盛名,保住千萬年的榮譽和祖先之聲譽而去死,作為一個藝術家難道不是高尚優美值得敬佩的嗎?」--因此幾乎可以下斷言,關屋敏子自殺的根本原因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保持自己藝術生命的青春,為自己的藝術青春定格。 參見──日文《維基百科》之【関屋敏子】(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96%A2%E5%B1%8B%E6%95%8F%E5%AD%90)。 註四十九: 佐爾格與尾崎秀實被捕後,日本東京警視廳特高課立刻展開收網作業,陸續在1942年6月於杭州逮捕中西功、在南京逮捕西里龍夫、在北京逮捕尾崎莊太郎以及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擔任情報科長的白井行幸等人。7月底,在上海逮捕了鄭文道和倪志璞。在南京逮捕了紀綱(原名李德生,為潘漢年主持的中共「上海情報站」之「南京情報組」共諜)、汪錦元、陳一峰等人。 紀綱、陳一峰、汪錦元三人被逮捕之後,被日本政府判處無期徒刑。到1943年7月應汪偽政府的要求,將三人押解回南京的老虎橋監獄服刑。但隨著國際戰局的變化,日本人在1945年5月,下令釋放紀綱,讓他擔任日軍與新四軍和談的「牽線」工作。 參見── (Ⅰ)謝幼田:《中共壯大之謎》(明鏡出版社)。 (Ⅱ)遠藤譽:《毛澤東勾結日軍的真相:來自日諜的回憶與檔案》(明鏡出版社 )。 (Ⅲ)中文《維基百科》之【潘漢年】(https://zh.wikipedia.org/wiki/潘汉年)。 (Ⅳ)賈忠偉:《佐爾格的情報網改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註五十: 參見──《早期台灣音樂界奇女子~林氏好》 (folkartist2.e-lib.nctu.edu.tw/collection/Egret/shi_hao/about7.html)。 不過在陳慧勻博士所寫的:《太陽旗下離別詩~臺灣第一女高音林氏好與盧丙丁》一文中,對於盧丙丁的去向則有不同的記載──「…當時的她(林氏好)並不知曉,在幾個月以後,盧丙丁將被日本殖民政府的警察單位拘補並被送入當時治療漢生病(俗稱痲瘋病)的樂生療養院,然後在1936年1月再度被押送出境至廈門,至終老再也無人知其去向。」 而陳耀昌教授所寫的小說紀實歷史小說──《島之曦》(遠流出版社),就是演繹盧丙丁與林氏好兩人的愛情故事。

Read More

結婚多年膝下無子 竟是子宮內膜瘜肉惹禍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35歲的何小姐結婚三年一直苦求無子,本以為是經期混亂加上經血異常導致不孕,一直想自然受孕的她,試過各式求子偏方卻依然毫無音訊,歷經幾次流產後,何小姐開始懷疑是不是自體免疫出現問題,最後在家人與先生的勸說下至醫院接受詳細檢查。經抽血超音波及子宮鏡檢查後,發現有子宮內膜內有大大小小七、八個超過0.5公分的瘜肉,最大的直徑還超過1公分,可能是造成胚胎不易著床而導致流產的原因,在醫師建議下進行冷刀子宮鏡治療,何小姐成功懷上寶寶。 子宮內膜瘜肉症狀不明顯 嚴重則可導致流產及不孕 收治個案的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瘜肉是附著於子宮內膜上的粘膜組織,據統計20至50歲的婦女,有一成半以上都有子宮內膜瘜肉的問題,在不孕症的患者更高達三成以上有子宮內膜瘜肉的問題,若沒有造成身體不適,只要定期追蹤檢查即可;若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宮內膜瘜肉大於0.5公分,就會建議患者移除瘜肉,因為不僅會造成子宮內膜收縮及出血、阻礙精蟲活動,也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局部發炎反應。另外,瘜肉會分泌一種醣蛋白賀爾蒙Glycodelin,會影響子宮內膜HOXA10 and HOXA11基因的表現,抑制胚胎著床,還會佔據胚胎著床空間導致流產,因此切除瘜肉對於備孕媽媽來說,無論未來是要自然受孕或人工生殖都是有幫助的。 子宮內膜瘜肉手術選擇多 應選擇適合治療方式 李世明醫師說明,經檢查發現患者或是備孕媽媽們有子宮內膜瘜肉時,臨床上通常會給予手術建議,分別為月經規則術、子宮內膜搔刮術、子宮鏡等。月經規則術是一種以軟管吸除瘜肉的手術;子宮內膜搔刮術是一種以刮匙來清除瘜肉,但這兩種方式在清除瘜肉的同時,都較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的傷害,且不易清除乾淨,現今大多以子宮鏡手術進行瘜肉移除,近來有冷刀子宮鏡的出現,在手術切除瘜肉同時能將碎片吸出體外,確保手術視野清晰,且操作容易、手術時間短,因無熱效應傷害也大幅減少內膜破壞及沾黏的風險,對於有懷孕計畫的女性是一大福音。 定期至醫院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遠離不孕症 李世明醫師提醒,女性若有經期異常出血、經期混亂、或不容易懷孕等問題,應及早至醫院接受檢查,若發現有子宮內膜瘜肉,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目前都有相當好的門診手術來切除治療,患者都可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能早日成為好孕媽媽。 李世明醫師提醒,女性若有經期異常出血、經期混亂、或不容易懷孕等問題,應及早至醫院接受檢查。

Read More

陰道問題三情境 維密雷射是首選

現代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陳依婷醫師指出,產後漏尿的問題的確尷尬,不過是可以改善的。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針對女性陰道環境的困擾,過去多以傳統口服荷爾蒙或陰道塞劑為主,然而現階段已有陰道雷射,透過熱能作用原理,使組織再生並恢復以往的健康狀態,成為私密處治療的新趨勢。對於私密處的困擾,從年輕女性到更年期婦女,各個階段都會遇到自己的問題。 反覆發炎真困擾,雷射治療不再癢 (案例)Amy是個25歲的職場新鮮人,因公司規定要穿著套裝和絲襪上班,長期下來,不愛喝水的她,因此常有私密處搔癢的問題。經過幾次的口服藥治療,發炎的症狀還是反覆出現。Amy跟男友同居,加上租房空間不大,內衣褲曬在室內居多,復發的情況因而更加頻繁。經過同事介紹以維密雷射治療,現已痊癒,Amy十分滿意,決定將其列入未來固定保養項目。 台中醫美診所陳依婷醫師指出,陰道是弱酸性的環境,在天氣潮濕過熱的狀況下,容易發炎,如果陰道環境平衡不好,還是會再感染,而一旦發生感染,就容易有第二次感染。除了造成分泌物增加、外陰部紅腫,還會連帶引起泌尿道感染、小便疼痛、性交疼痛等困擾。 陳依婷醫師解釋,維密雷射是使用精準的10600nm波長雷射,可以針對陰道黏膜層來治療,並刺激膠原新生、微血管增長、提升陰道彈性與免疫力,自然就可以對抗常發炎的私密處問題,有效維護女性私密處的健康,打造出女孩們由內而外的健康狀態。 產後漏尿尷尬,雷射增生膠原蛋白 (案例)35歲的雙寶媽小魚,很明顯的發現生完第二胎後,出現了難以啟齒的漏尿問題。有時候跟朋友聚餐,或是逛街逛得正開心,只要突然打了一個噴嚏,下面就是一大片尿濕,好幾次她尷尬得要命,也因此憂鬱了很久。直到有一天,跟同為媽媽的朋友相聚,說了產後漏尿的狀況,想不到幾位二寶媽也有類似情況,其中一位朋友直言去打了「維密雷射」後就好多了。小魚馬上到診所預約療程,希望能恢復正常生活。 現代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陳依婷醫師指出,產後漏尿的問題的確尷尬,不過是可以改善的。產後出現漏尿,多因女性生產時,為了讓胎兒通過產道,骨盆產生擴張和拉扯,造成尿道附近的神經或組織受到擴張作用被壓迫,包括韌帶肌肉被扯傷、甚至斷裂。 此外,產後媽咪除了漏尿問題,生完孩子後的「緊密度」也有差,有夫妻會覺得這對於床笫之間有困擾,陳依婷醫師建議透過雷射改善緊緻度與密合度的問題,恢復夫妻的親密關係,因為維密雷射屬二氧化碳飛梭雷射,能較精準的傳遞能量到陰道表面黏膜組織,刺激膠原蛋白及血管的增生,進而讓黏膜變厚跟恢復彈性,如此一來,陰道環境的緊緻度變好,收縮度也將跟著改善。 更年期婦女乾癢,治療後恢復青春 (案例)王太太停經後就開始覺得陰部乾澀,甚至與先生同房時都因為不舒服而中止。剛開始找婦科醫師治療時,醫生開了含有雌激素的藥物,但她怕長期服用會有癌症增加的風險,一直不敢按時服用,因而治療無效。後來聽了同齡的姊妹推薦,母親節去做了維密雷射治療,現在沒有乾澀問題也不癢,效果很滿意。 陳依婷醫師解釋,因為荷爾蒙變化,更年期的婦女,產生陰道黏膜變薄的影響,只要稍微悶熱就會引發感染,所以透過藥品或保養品的治療是有限的,雖可以改善感染或是陰道壁弱化的問題,但並非每個更年期婦女的體質都適合用藥。陳依婷醫師指出,維密雷射的能量可精準控制,且有效治療黏膜層,不會傷害肌肉層,治療中是安全的,相對早期手術治療,獲得效果更好。 陳依婷醫師強調,陰道乾澀、行房疼痛是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困擾,但她們大多隱忍不言也不接受治療,或是自行購買塞劑甚至誤信偏方,反而會造成情況惡化。如果透過雷射技術改善私密處的緊緻及潤澤度,更年期婦女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陳依婷醫師補充說明,維密雷射治療無需麻醉,施打過程有些許溫熱感,治療的次數和強度需依照個人情形而定,臨床上仍是需要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Read More

新冠疫苗打了沒? 預防之道首重提升肝功能!

由諸多研究可發現,肝臟健康彌足珍貴!尤其是體質虛弱的人要特別留意小心,在施打疫苗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反應。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部分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肝臟酵素會增加,肝功能指數升高,顯示肝臟會有暫時性破壞,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病人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目前雖有施打疫苗來防範重症,但是因為不良反應使不少人卻步。中醫師李深浦則認為,防範感染新冠肺炎,除了施打新冠疫苗之外,預防之道還看重提升肝功能! 肝病患染疫恐生重病 疫苗接種更重要 對於肝功能不佳者而言,根據加拿大多倫多肝病中心專家所提出的建議,舉凡是患有B肝、C肝、脂肪肝、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正在等待肝移植、或是已經接受肝移植的病人,顯示施打新冠疫苗是安全及有效的,對於有肝硬化和有脂肪肝的患者,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則極有可能發生重症;因此,疫苗接種和保護尤為重要。 新冠疫苗不良反應頻傳 心驚驚裹足不前 然而,由於新冠疫苗施打後的不良反應頻傳,包括扎針處局部疼痛、頭痛、喉嚨痛、全身痠痛,發燒、疲乏、頭疼、噁心、畏寒;隨著接種普及,罕見副作用如血栓、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開始增多,甚至也傳出有人施打後發生猝死事件,雖尚未證實相關,仍有不少人因此心驚且裹足不前!李醫師強調,疫苗的副作用因人而異,若平常把肝臟養好,慢性疾病也定期檢查追踨,就不用太擔心。 ▲中醫師李深浦 施打新冠疫苗無不良反應 李深浦歸功於養肝 由諸多研究可發現,肝臟健康彌足珍貴!尤其是體質虛弱的人要特別留意小心,在施打疫苗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反應。中醫師李深浦則是以其本身經驗指出,由於平常有在服用養肝中藥,在國內施打AZ疫苗,停留十五分鐘後回家,傷口不會痛,也沒有什麼不良反應;之後去美國接種輝瑞疫苗,有出現痠痛,因為要去夏威夷,又打了第三劑輝瑞疫苗,也沒有什麼特別感覺。 養肝+感冒解毒藥 確診工程師恢復正常 中醫師李深浦進一步指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感染多半是症狀治療,必要時,也會給予氧氣筒加壓氧;有位在瑞典工作的工程師跟他分享,因平常有服用養肝藥物保健,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時,在服用藥物後,症狀減輕很多。這些平時注重養肝的人陸續跟他分享,在施打疫苗後都沒有太大的不良反應,這是養肝丸之父李深浦中醫師很大的安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