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避孕植入劑:給予女性更多自主權的長效避孕新選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吳珮如主任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現代女性正面臨著多重角色和豐富人生選擇的時代。在這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環境中,生育決定和時機的選擇對每位女性及其家庭來說都至關重要。無論你是正在專注學業的學生、忙碌的職場女性,還是照顧孩子的新手媽媽,長效可逆避孕方式(LARC)都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相較於傳統的避孕方式,LARC不僅效果持久,而且在移除後能迅速恢復生育能力,免去了每天可能遺忘服藥的煩惱。台灣最近引進的手臂避孕植入劑為女性帶來了一個突破性的新選擇。這個如火柴棒大小的小小植入劑,可以在非慣用手的皮下植入,無需經過子宮,就能提供長達三年且成功率超過99.9%的避孕效果。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吳珮如主任分享了她的觀點:「在面對少子化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重視每個女性選擇適合自己生育時機的權利。找到合適的避孕方式可以幫助你避免計劃外的懷孕,讓生活節奏更加從容。」她鼓勵所有育齡女性探索自己的人生藍圖,了解最適合自己需求的避孕方法。 吳主任進一步解釋道:「對於暫時沒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手臂避孕植入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與需要每天服用的口服避孕藥相比,它植入一次可以提供三年的避孕效果,大大降低了因遺忘服藥而導致的避孕失敗風險。而且,相較於子宮內避孕器,它也不會有因移位掉出或因出血量較大造成排出的問題。」 簡單、方便、可逆:三年99.9%的避孕保護 手臂避孕植入劑的植入過程快速簡單,經過門診醫師的評估後,只需約30秒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當你決定要懷孕時,這個裝置可以輕鬆移除,而且生育能力能夠迅速恢復。吳主任表示:「從決定暫不生育到準備當媽媽,這個過渡期可以變得非常輕鬆自在。」 對於正在哺乳的媽媽們來說,手臂避孕植入劑也是一個安全且不影響哺乳的選擇。與可能抑制乳汁分泌的口服避孕藥不同,手臂避孕植入劑的黃體素成分不會影響哺乳。吳主任分享了一個案例:「有位從國外回台生產的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決定生產後立即使用這種避孕選擇。她擔心在忙於照顧孩子時可能忘記服藥,因此選擇了這個長效且對哺乳無影響的方式。」 此外,相較於傳統的子宮內避孕器(IUD),手臂避孕植入劑不僅提供了更好的長效避孕效果,還避免了可能在子宮內引發的感染和不適。特別是在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下,許多女性反映傳統IUD容易導致子宮腔發炎或感染,而避孕植入劑植入於手臂,大大降低了這些風險。 ▲建議民眾可與醫師共同討論,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案   考量個人的生育計畫,選擇彈性又方便的避孕方式 吳珮如主任提醒,在選擇使用手臂避孕植入劑之前,一定要由專業醫師進行全面的健康評估。雖然這種方法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但植入後仍可能會對月經周期產生一些影響,例如少數女性可能會經歷經血量減少的情況。不過,這是由於黃體素的正常反應,通常不會影響健康或避孕效果。 手臂避孕植入劑在美國已經上市多年,鄰近台灣也有許多國家使用,這個避孕選擇為台灣女性提供了更多元化和便利的避孕選擇。無論你是想調整生育間隔、近期不考慮生育,或是已經擁有理想的家庭規模,這種長效避孕方法都可能成為你的理想選擇。 真正的女性主導避孕,意味著你能夠充分了解各種避孕選擇,並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選擇最適合的方法。有了這樣的自主權,你就能更自信地規劃人生,追求夢想,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記住,選擇權在你手中,而專業的醫療團隊隨時準備為你提供支持和建議。

Read More

25歲膠原蛋白開始流失?男生也加入抗老?電波、音波差別一次看

要達到緊緻細膩的肌膚和自然的輪廓線條,黃依倫醫師表示,關鍵在於維持肌膚的彈性和膠原蛋白,電波與音波就能夠幫助膠原蛋白增生,改善鬆弛與下垂,讓肌膚恢復緊緻。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黃嫊雰報導 醫美不再是女生的專利!現代人生活腳步加快,保養意識也逐漸提高,希望追求一年比一年更亮麗。尤其韓劇熱潮席捲亞洲,劇中男女主角的凍齡外貌更是讓人十分嚮往。醫美診所黃依倫醫師就表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男性重視肌膚的保養及維持,也開始加入醫美施作的行列。面對琳瑯滿目的儀器和療程,黃依倫醫師指出,電音波拉提屬於非侵入式療程,恢復期又短,因而成為對抗衰老的熱門項目。 25歲膠原蛋白就會開始流失!醫美呈年輕化趨勢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們的臉上也慢慢開始浮現歲月的痕跡。黃依倫醫師就指出,人在25歲之後臉上的肌肉和骨骼脂肪,尤其是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加快,造成皮膚失去彈性、鬆弛下垂,紋路也跟著越來越明顯,最常遇到就是蘋果肌下移、嘴邊肉下垂、法令紋變深、魚尾紋和抬頭紋明顯等老化問題。受到戲劇的影響,人們也希望能像韓劇演員一樣永保凍齡美貌,想要改善上述老化問題,詢問的年齡層也有越來越低的趨勢。 要達到緊緻細膩的肌膚和自然的輪廓線條,黃依倫醫師表示,關鍵在於維持肌膚的彈性和膠原蛋白,電波與音波就能夠幫助膠原蛋白增生,改善鬆弛與下垂,讓肌膚恢復緊緻。 電波、音波差別在哪?雙管齊下對抗衰老 電波及音波皆為非侵入式的醫美療程,因此大多數人較能接受,那麼電波和音波究竟有什麼差別呢?黃依倫醫師說明,電波跟音波的治療原理都是透過熱能刺激膠原蛋白的增生,至於怎麼選擇,還是要看個人的肌膚狀況來決定。黃醫師進一步說明,臉部下垂較為嚴重的人較適合音波療程,因為音波是聚焦式的加熱,可深入筋膜層達到拉提的效果;若皮膚較為鬆弛,則會以電波療程為主,雖然與音波相比,電波是作用於較淺層的皮膚,但由於是整層式的加熱,能量傳導範圍更廣,可以改善表層細紋,促進膠原蛋白增生的效果也更為全面。 黃依倫醫師也強調,皮膚的老化不可能只有鬆弛或下垂,往往兩者會同時發生,醫師建議以海芙音波搭配鳳凰電波,做到全面層次的拉提改善。黃醫師表示,電音雙波施打順序也沒有固定的先後之分,要看肌膚的鬆弛或下垂嚴重程度、對疼痛度的反應、在意的膚況問題等來決定,醫師也會根據施作狀況隨時調整。 每年一次大保養、半年一次小保養 維持緊緻拉提效果 另外,黃依倫醫師指出,視個人老化程度的不同,所需要的電音波條數跟能量也會有所不同,若期待改善的幅度較大,自然需要的條數跟發數就更多。由於施作電音波後大約要三個月效果才會漸漸出現,因此醫師建議每年可以安排一次條數足夠的大保養,中間半年穿插一次條數相對較少的小保養,以「少量多餐」的保養方式,維持緊緻拉提的效果。 黃醫師也提到,年輕人下垂鬆弛程度如果沒有很嚴重,一年做一次大保養其實已經足夠;至於較年長,若鬆弛程度明顯,則建議可以提高保養的頻率。此外,考量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因此施作的次數和頻率,也要看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配合,醫師會根據每位諮詢者的條件,調整每一次施作的間隔時間。 男女需求大不同!女生愛小臉 男生求自然 隨著社會對外在形象的重視不斷提升,加上人們對醫美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不只女性,男性也開始對醫美產生興趣。黃依倫醫師觀察到,近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前來接受電音波的療程,而男性與女性的訴求大有不同。有別於女生多著重於緊實肌膚,期待打造小臉效果,男生則不希望肌膚過度緊緻,而是偏好清晰俐落的輪廓線條,追求自然的外貌。 坊間仿冒品多 醫提2指標判斷儀器真偽 現在市面上出現許多電音波儀器的仿冒品,黃依倫醫師提醒,原廠的儀器跟探頭都會附有鐳射標籤,也有QRcode可以掃描,民眾一定要認明這些判定的指標。黃醫師也指出,正規儀器所使用的探頭都會是現場拆封或有防偽機制,若是使用回收再用的探頭,放熱過程不穩定,容易有灼傷的風險,請民眾務必要注意使用的儀器是不是合法合規。

Read More

波波爭議引恐慌?蒼藍鴿揭露3關鍵選醫不踩雷

蒼藍鴿與陳鉉(左)、李萌(右)兩位牙醫師談到民眾在挑選醫師需要注意的重點。(圖/蒼藍鴿提供)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期台灣「波波醫師」爭議持續延燒,甚至有網友整理出「波蘭醫師一覽表」供民眾參考,但醫師的專業遠不僅靠學歷證明。面對各種資訊,如何辨別醫師是否「有料」,成為民眾最關心的問題。知名醫師YouTuber 蒼藍鴿(吳其穎醫師)日前在Podcast節目中邀請悅庭牙醫診所的李萌與陳鉉兩位牙醫師,針對這一話題分享見解,並提供3大重點,幫助民眾避免醫療踩雷。 網路資訊真假難辨、AI來攪局?醫師教你看這幾項「難做假」 許多人在就醫前會透過網路搜尋評價,或透過親友推薦來了解醫師。然而,面對真假參半的資訊,該如何判斷專業?李萌醫師指出,牙醫領域的材料、術式以與技術不斷革新,若醫師沒有持續進修學習,將難以跟上技術的發展。他建議民眾可參考醫師是否擁有進修證書、講師經驗,或是在作品上是否獲得同業醫師的認可,這些都是可信的專業指標。 此外,蒼藍鴿也提到,診所若能提供詳細的治療過程,以及術前與術後的真實案例照片,能幫助患者直觀了解醫師的專業水平,提高選擇時的信心。 陳鉉醫師則比喻,醫師的技術不像鋼琴家或廚師,能直接從作品中聽出/看出優劣。他舉例,在前牙美學治療中,患者多關心的是「吃東西會不會不適」、「清潔的便利性」以及「有沒有美觀」,這些需求對大多數醫師來說相對容易達成。 然而,像「修磨的角度是否精準」或「笑容弧度是否完美」才是考驗醫師技術的關鍵。若民眾對治療成效有更高要求,選擇醫師時就需要更加謹慎。因此他也強調,醫師是否受到同業的專業認可,也是判斷醫師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另外,陳鉉醫師也分享日前參與國外研討會的經驗。他在簡報中故意插入由AI生成的術後照片,與真實案例混雜展示,結果竟然只有少數醫師能準確分辨出真偽,可見科技的進步也讓辨識假訊息的挑戰更加嚴峻,呼籲民眾在選擇醫師時更需多方面求證。 技術與安全如何衡量?3指標解讀低價醫療的風險  價位往往是患者考量的首要條件,然而低價醫療可能伴隨較高的風險代價。陳鉉醫師指出,醫療服務除了醫師技術之外,「安全性」與「售後服務」更是重要的衡量標準,也是影響價位的重點因素。他以植牙為例,植體的廠牌多、價差大,每款植體背後的臨床實驗數據規模、材質、品牌歷史都不同,建議患者選擇通過國際機構實驗認證的植體,品質較有保障,也降低未來可能失敗需要修補、重做的風險。 在「售後服務」方面,陳鉉醫師強調,醫療成功率並非100%,患者在術後是否能獲得醫師的長期照顧,攸關醫療服務的整體體驗。一旦術後出現問題卻找不到主治醫師協助,將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困擾。因此,選擇能提供完善售後服務的醫療團隊,既是對自身健康的保障,也是一種對醫療品質的基本要求。 最後,他也提醒民眾可以善用「第二意見」。台灣醫療資源豐富,若對醫師的建議有疑慮,不妨多諮詢兩、三位醫師,綜合評估後再決定治療的方案,能有效的降低醫療風險。

Read More

「糖胖症」恐增加死亡風險!醫:及早減重 糖尿病有逆轉可能

台灣有超過8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部主任莊海華(中)和台北秀傳醫院減重門診主治醫師陳君琳(左)皆呼籲糖尿病患者要及早關注減重問題。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世界肥胖聯合會預測,到2035年全球將有近半數人口面臨過重和肥胖問題。國內研究也顯示18歲以上的成人有50.3%過重及肥胖,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率更是每年分別增加4.1%和5%。肥胖不僅是慢性病,更與多種疾病有關,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部主任莊海華醫師就指出,若是糖尿病合併肥胖,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甚至加劇患者的死亡風險。 莊海華醫師指出,在台灣有超過8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與一般體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胖症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的風險比值要高出1.3倍,死亡風險更是增加2.6倍,呼籲患者要提高警惕。 只減1公斤也有用!減重15%有望逆轉糖尿病 肥胖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性更高,使血糖更難控制。莊海華醫師指出,糖胖症患者若能有效減重,就算只減1公斤,糖化血色素便會下降0.1%,當減重達到原體重5%時,即可開始改善疾病;減重10%則有機會降低藥量和共病風險,而達到15%更有可能逆轉糖尿病。 對於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因為仍有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若及早介入治療並成功減重至一定比例,就有逆轉糖尿病的可能。至於罹患糖尿病已有一段時間的患者,只要妥善控制血糖與體重,並配合適當的飲食和運動,長期而言仍有機會減低藥物劑量或顆數,甚至能夠停藥,僅需定期回診追蹤。 減重只看體重數不夠 這「2指標」也很重要 台北秀傳醫院減重門診主治醫師陳君琳提醒,減重只追求體重下降,可能減去的只是肌肉或水份,而體內脂肪過多對人體也會帶來威脅。人體的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分布於四肢、胸部、臀部和腹部,內臟脂肪則主要堆積在腹部,其中內臟脂肪與發炎、動脈硬化、三高等的發生密切相關。由於內臟脂肪會造成腹部突出,因此藉由腰圍的大小,即能反映內臟脂肪的多寡。 陳君琳醫師進一步指出,國人除了面對過重和肥胖問題,體脂率、腰圍也大幅超標,根據國內調查報告顯示,19歲以上的成人有超過8成的男性和超過9成的女性面對體脂肪過高的問題,4成7的男性和超過5成的女性腰圍過大,提醒民眾在減重的同時,也要加上減少內臟脂肪和腰圍為目標,提升減重的效益。 自行減重成效不佳?醫:導入藥物治療可協助 然而,莊海華醫師指出,透過調整生活方式的減重成效通常並不理想,僅能達到約3至4公斤的體重降幅與適度的血糖降低。美國消化系醫學會就建議,若患者改變生活習慣仍無法達到有效的體重管理,應使用具減重效果的藥物來協助長期體重控制。 腸泌素藥物GLP-1 RA原先為一種人體既有的荷爾蒙-GLP-1腸泌素(incretin),可調節血糖、降低食慾,後續被研發成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藥物,也有針劑和口服等不同劑型。陳君琳醫師就指出,GLP-1 RA透過藥物機轉,可增加飽腹感、延緩胃排空,減少餐後脂肪顆粒的釋放、降低血液脂肪水平,更可直接作用於脂肪組織,減少脂肪合成和內臟脂肪厚度,協助患者達到減重效果。 配合醫囑服藥、改變生活習慣 雙管齊下控制體重 莊海華醫師指出,由於GLP-1 RA有抑制食慾的作用,部分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出現想吐的症狀,但透過控制服用劑量,從低劑量開始服用,有必要的話再往高劑量增加,能有效減少副作用的發生,提醒患者要配合醫囑,勿自行購買藥物服用。莊醫師也呼籲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是要維持生活習慣的改善,減重成功的機率才會提高。 另外,坊間常將GLP-1 RA俗稱為「瘦瘦針」、「瘦瘦筆」,但治療糖尿病與肥胖症的GLP-1 RA為不同藥物,若以「瘦瘦筆」統稱,可能導致民眾誤解藥物的用途;若將糖尿病用藥移作為減重用途,屬於非適應症之用法,使用者也無法獲得如藥害救濟等保障,請民眾應多加留意。

Read More

縮短腫瘤替身培養時間 國衛院研發「癌組織工廠」助抗癌!

「癌組織工廠」具三維培養優勢,縮短體外培養時間。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目前臨床癌症治療方法不斷發展,依據個人病情差異所發展出的個人化醫療更是引人注目,其中體外培養腫瘤替身更是不可或缺的技術。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董國忠副研究員研究團隊研發新穎體外三維癌細胞培養技術,新材質之多孔性骨支架與癌細胞具有良好相容性,並合併數個骨微環境開發出「癌組織工廠」,縮短體外培養形成腫瘤組織的時間,此研究成果已於2022年發表於國際重要期刊,並申請專利保護,2024年8月起已開放接受「測試藥物腫瘤組織學體外評估」委託服務。 二維細胞培養與體內環境差異大 現有三維培養生長緩慢 現有的細胞培養方法是將人體細胞取出後培養於二維培養皿中,細胞平行貼附於培養皿底部單層生長,彼此間接觸貧乏,不僅缺乏大量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更少了細胞在人體內的組織特性,與體內環境差異很大,使細胞實驗時無法準確評估在體內的狀態。 現有的「體外三維培養癌細胞技術」分為支架法、非支架法、微流道法與磁珠法等四種,其中以支架法的穩定性和實際應用性較好,它利用組織工程原理,將癌細胞培養於多孔性的支撐物孔洞內,於動態環境下長時間培養,缺點是細胞形態較不規則且生長緩慢,並產生大量胞外物質,結合成較大的軟性組織。 「癌組織工廠」具三維培養優勢 縮短體外培養時間 研究團隊以磷酸鈣與明膠製作成多孔性骨支架,與癌細胞具有良好相容性,與生物反應器結合用於癌細胞的三維培養。利用此骨微環境可促進癌細胞形成富含細胞外基質的腫瘤組織,包括骨蛋白、骨鈣、基質硬度等。運用於體外培養胰臟癌腫瘤組織,並以核磁共振影像獲得腫瘤完整的三維影像,證實14天培養成功獲得0.6公分的腫瘤組織。 此次研發的培養技術特色在縮短形成腫瘤組織所需的時間,且可獲得直徑約1公分的大尺寸腫瘤組織,此系統產生之人造腫瘤具有高密度胞外基質,可呈現藥物在腫瘤內的浸潤現象,有利於在體外更真實模擬腫瘤在活體內的狀態,可望縮短細胞測試與動物試驗的落差。

Read More

桃園其實很好玩 觀旅局長周柏吟曝CP值超高

《桃園電子報》專訪桃園市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政府每年舉辦許多活動,為了讓活動進行更順利、讓更多民眾參與,市長張善政上任後成立了觀光會報,整合各局處資源。《桃園電子報》專訪了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他特別提到桃園觀光會報、城際旅遊等,以及這兩年來觀旅局重要施政。 對於桃園市府有定期召開觀光會報,周柏吟表示,觀光會報功能就像是燈會、大龍門、珍珠海岸計畫等,都不是觀旅局可以獨立完成的,很多問題是需要跨局處甚至是要做資源整合的,觀光會報就是來協助解局這問題,或是丟出一個觀光議題大家共同來解決,比如說,觀光的動脈是交通,交通的期程、調動、安排等,很多是在城市發展的結構面,這些專業性不是在觀旅局規劃,跟整個區域各公所、各局處如捷運工程局、捷運公司、交通局等都會有關係,整體討論下來如果只有觀旅局難免會有不足,或是整體活動共同的推廣的整合,觀旅局可以給一些意見,因為其他局處也會辦些活動,要怎麼往前走,提早整合往共同解決問題的方向去走,想辦法走出一條路這是觀光會報的目的,但觀光會報也不是萬能,目前在觀光會報討論的問題都相當的難,但至少要邁出步伐,大家開始共同討論才有可能找到解方。 大龍門鱻漫跑嘉年華系列活動-火影忍者疾風傳熱血路跑。(圖/觀旅局提供)   在城際旅遊方面,周柏吟表示,身為桃園人應該知道桃園的魅力很多,會覺得桃園不好逛是結構的問題,過往大家不太懂怎麼去宣傳這個城市,桃園有很多年輕人從外縣市移入,導致一些歷史、文化記憶和他們所看到的點跟需求不一樣,所以觀旅局規劃的都市廊道、海邊廊道、大龍門、北橫廊道,就是想要重新定位。 中壢老街溪。(圖/翻攝自桃園觀光導覽網)   周柏吟表示,外國客這兩年在觀旅局努力對外宣傳下,來客數變多,他們覺得桃園的CP值滿高的,住宿比較便宜而且水準不低,提供的服務是蠻好的,不管往南或往北,其實桃園是很好的節點,而且現在對於一日生活圈來講,桃園搭乘運具也算方便,因此外國客很多留宿在桃園,來桃園旅遊人數是大幅提高,觀旅局會持續努力。觀旅局現在創造的旅遊環境和模式不是過去長期大家所熟悉的,所以是很多人不知道,而不是不好玩,很多觀旅局推薦給海外年輕人的活動,他們來參與後,都很希望再來桃園認識這個地方。

Read More

歷史與當代創意共舞 中原大學攜手桃園文化局展現航空城深耕成果

中原大學聯合文化局日前盛大舉辦「2024航空城文史調查駐地工作站成果展」。(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大學聯合桃園市文化局日前於大園區橫山書法藝術館前廣場,盛大舉辦「2024航空城文史調查駐地工作站成果展」,吸引近百位文史愛好者參與,共同見證航空城的歷史與當代創意的交織。此次展覽以三年來在航空城場域內的深耕成果為主軸,聚焦於文化保存、地方特色與永續發展,展現多方合作的豐碩成果。 活動在大園國小的銅管及熱舞表演中熱鬧開場,由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及中原大學永續治理辦公室主任李明彥引領參觀,呈現中原大學USR計畫、駐地工作站、尖山考古館及文化局等四大團隊的歷年成果。展區還介紹了大園區菓林國小、大園國小及竹圍國小的特色課程與學生成果,以及大海社區發展協會的DIY相框創作,展現地方教育與社區資源的深度連結。 此次展覽以三年來在航空城場域內的深耕成果為主軸。(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該校長期與文化局合作,借重地方政府的資源與力量,推動歷史資產的深度保存。李明彥說,七年來的基礎耕耘,不僅與社區、地方緊密結合,也成為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永續經營的最佳實踐案例。「靜態成果展」以影像記錄寒暑期營隊及各項文化保溫活動,帶領民眾走入即將被拆遷的社區,感受這片土地的故事與變遷。另外,中原大學USR團隊今年5月更發起《大海憶生展》,以影像喚起人們對大海社區與航空城發展的記憶。 中原大學永續治理辦公室指出,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是特邀金漫獎得主、日本知名漫畫家NOBI璋舉行《UFO飛行士》新書發表會。這部作品以「黑貓中隊空軍史」為主題,結合1960年代台海局勢與神祕科幻元素,透過主角陳華生的故事,帶領讀者探索台灣空軍史上最神秘的一頁。NOBI璋在活動中分享創作歷程,並期許未來能促成更多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意發展,為歷史與藝術的融合注入嶄新的生機。 中原大學也談到,DIY燈籠彩繪課程則為活動增添了趣味性,現場創作的作品將於2025年桃園燈會駐地工作站衛星展區展出,延續文化創意的熱度。「2024航空城文史調查駐地工作站成果展」以豐富多元的形式,串聯過往與未來,讓文化記憶與城市發展相輔相成,共同譜寫航空城與中原大學的新篇章。

Read More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積極推動補助計畫 助力企業轉型、培育人才

桃竹苗分署企業透過在職訓練補助資源2年內成功協助至少1134家企業,辦理近2萬門課程,訓練15萬人次。(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透過「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訓練補助實施計畫」等多項企業在職訓練補助資源,2年內成功協助至少1134家企業,辦理近2萬門課程,訓練15萬人次。 桃竹苗分署提到,位於新竹湖口的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結晶矽太陽能電池、模組製造及發電廠系統建置,透過桃竹苗分署「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以及專業顧問深度輔導,推動數位轉型與員工職能提升,成功建構關鍵人才培育系統,並大力推行AI人工智慧、淨零碳排及綠能科技等課程,同時提升產線自動化效能,有效降低員工離職率,今(113)年度更榮獲「2024國家人才發展獎-傑出個案獎」的肯定。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在疫後經濟復甦的當下,企業迎來更大的挑戰,具有專精技能的員工,是企業穩定成長並邁向永續發展關鍵力。透過政府的訓練補助資源,積極培育員工來提升整體競爭力,才能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進而達成勞工、企業、政府三贏的局面,桃竹苗分署除提供各項訓練經費補助外,還透過由專業顧問組合輔導團提供到場輔導,歡迎企業單位多加利用。 桃竹苗分署說明,明年度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訓練補助實施計畫等六大在職訓練補助計畫於今年12月1日起開始受理申請,最高補助350萬元,並預計明年1月下旬起在桃竹苗地區辦理各計畫推動說明會,也歡迎事業單位踴躍參加及提出申請,詳情可至補助企業辦理員工訓練計畫網站及桃竹苗企業人力資源服務網查詢,或撥打專線03-485-5368分機1906~1913。

Read More

三竹資訊攜手肯驛國際 全球禮賓導入68666簡碼防詐

肯驛國際執行長黃中村(左)與三竹資訊董事長邱宏哲合影。(圖/三竹資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傅聖仁 在現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的時代,消費者經常面臨垃圾簡訊充斥與詐騙訊息威脅的雙重困擾。然而,當涉及重要的訂單資訊、接送安排或行前提醒時,簡訊卻可能因為垃圾訊息過多而被忽略,甚至誤刪,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與企業服務效率的降低。 為解決此問題,三竹資訊聯合三大電信業推出「商用簡訊簡碼」服務,具有獨特且無法被篡改的特性,且每個簡碼僅提供給單一企業使用,這有助於提高訊息的可信度和辨識度,讓消費者能快速辨識來自企業的合法訊息,大幅降低詐騙風險。 肯驛國際是目前除了金融壽險業外,首家使用商用簡訊簡碼(68666)的服務業者,服務內容涵蓋銀行VIP權益加值服務與信用卡點數兌換平台服務。肯驛國際執行長黃中村表示,過去使用長碼簡訊發送給客戶時,客戶經常很難從一堆垃圾訊息中,找到肯驛國際發送的服務簡訊,甚至有客戶收到簡訊時,誤以為是詐騙簡訊,而將訂單提醒內容刪除,造成服務上的困擾,所幸現在與三竹資訊攜手合作,使用商用簡訊簡碼後,確實幫助提升簡訊送達率,也幫助客戶免於受困於詐騙中。 肯驛國際深化一條龍服務 提升市場滲透率 肯驛國際每年服務超過200萬名VIP客戶,在禮賓服務附加權益、行銷活動、點數兌換平台及白金秘書服務等領域的市場滲透率超過八成。黃中村指出,公司運用IoT技術,將訂單資訊透過智慧票券結合所有相關服務,包括全球機票、機場接送、貴賓室、禮遇通關、飯店預約、漫遊Wi-Fi/SIM卡及行李運送等,並透過簡訊精準傳遞給消費者。這種一站式服務模式讓消費者僅需透過手機即可全面掌握所有訂單相關資訊,大幅提高便利性。 除了金融壽險業外,肯驛國際是首家使用商用簡訊簡碼(68666)的服務業者。(圖/三竹資訊提供)   企業攜手防詐 共同承擔社會責任 黃中村強調:「在社會大眾飽受詐騙威脅的當下,企業必須承擔更多防詐、防偽的社會責任。」三竹資訊推出的商用簡訊簡碼具備易於辨識、防止號碼被竄改等功能,能有效發揮防偽與防詐作用,協助消費者從大量簡訊中快速找到正確且重要的資訊。 此外,肯驛國際在消費者隱私保護方面亦不遺餘力,不僅取得ISO 27001資安認證、ISO 27701個資認證及PCI DSS支付安全認證,還攜手三竹資訊合作推動簡碼簡訊服務,進一步降低詐騙集團偽冒公司名義進行詐騙的風險。 三竹資訊與電信業者合作 打造簡碼查詢機制 據悉,三竹資訊未來將攜手電信公司建立簡碼查詢機制,讓消費者能輕鬆透過網路查證簡碼所代表的公司與行號。此舉不僅增強了消費者對合法簡訊的信任,也吸引更多企業加入使用商用簡訊簡碼服務,共同防堵詐騙案件的發生。 隨著商用簡訊簡碼服務的推廣與應用,相信未來將有更多企業採用此創新解決方案,不僅提升服務效率,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心的數位體驗。

Read More

峻泰興實業捐贈救護車 當桃消蘆竹分隊最強後盾

峻泰興實業董事長廖炳超捐贈蘆竹分隊救護車。(圖/蘆竹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消防局蘆竹分隊今(2)日獲捐贈新式救護車一輛,由消防局長龔永信代表受贈。長年居住於蘆竹地區的捐贈者峻泰興實業董事長廖炳超,感念蘆竹是他的第二故鄉,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精神,同時因母親於人生最後階段亦是由蘆竹分隊出勤協助,深感消防人員於勤務繁忙之中仍能提供每位市民專業且有條不紊的處置與關懷,因此捐贈救護車1輛給消防局,將小愛化作大愛,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消防救護工作並回饋鄉里。而這也是廖炳超捐贈的第二台救護車,為紀念其父母,故以其名各一字為代表命名為「榮春2號」,也期望「榮春3號」能很快誕生。 蘆竹分隊提及,廖炳超此次捐贈蘆竹分隊的救護車,新式外觀如車頭鏡像119字樣,可讓前方車輛第一時間察覺,進而禮讓救護車;另車身的巴騰堡格紋設計,在一般車燈照射下,能維持視線500公尺內清晰可見的高辨識度,廖炳超也期望每位參與救護的弟兄,都能在「榮春2號」庇護下,出入平安。此次除了捐贈救護車1台外,也捐贈1台可攜式高階監護電擊器,此設備具備呼吸速率、血壓、心律及血氧量測功能,同時整合了AED、12導程心電圖、CPR反饋、手動電擊器等多項功能,為桃園市注入了救護新戰力。 龔永信表示,隨著桃園市人口大量移入以及機場捷運的發展,此次受捐贈救護車的蘆竹分隊轄內亦有國道1號以及桃園國際機場,為桃園重要交通樞紐,周遭人口密集,救護案件數量繁多且種類多樣化,感謝廖炳超長期關心桃園市救護量能不足的問題,不遺餘力挹注緊急救護資源,消防局將持續邁進,積極充實各項救護裝備,辦理各式救護訓練,使軟硬體實力同步提升,獲配新式救護車,期許消防人員能如虎添翼,挽救更多寶貴的性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