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館暗藏春色 越南籍女子頂樓躲藏險象環生

女子為躲避警方查緝,驚慌逃至5樓頂樓,踩著鐵皮屋頂藏身柱子後方。(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為維護社會治安,桃園警察分局加強掃蕩違法色情行業,針對轄內涉及黃賭毒的不法場所展開強力查緝。經專案小組盤點發現,戴姓男子於桃園區民權路經營的兩家養生館皆曾涉及色情案件,警方隨即與景福派出所、同安派出所組成調查小組,進行監控與蒐證,確認業者以養生館為掩護,實際上招攬東南亞籍女子於館內從事性交易。 業者以養生館為掩護,實際上招攬東南亞籍女子於館內從事性交易。(圖/讀者提供) 警方掌握確切證據後,昨(11)日17時許持搜索票前往查緝,在A館查獲1名越南籍女子,B館則查獲4名越南籍女子。其間,B館一名女子為躲避警方查緝,驚慌逃至5樓頂樓,踩著鐵皮屋頂藏身柱子後方,距離屋簷僅一步之遙,險象環生。員警見狀立即安撫對方情緒,成功勸說她回到屋內,避免憾事發生。 業者以養生館為掩護,實際上招攬東南亞籍女子於館內從事性交易。(圖/讀者提供) 全案訊問後,涉案女子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移請裁處,戴姓負責人則依《刑法》妨害風化罪函送偵辦。桃園分局長王智民強調,警方將持續強力掃蕩不法色情業者,以實際行動維護市民安全,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桃園農業局率青農赴日取經 推進智慧農業技術

桃園市農業局率領桃市青農聯誼會參訪日本東京食品展。(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台日友好再下一城,桃園市農業局8日率領桃市青農聯誼會前進日本,拜訪姊妹市茨城縣筑波未來市,進行稻米、草莓、番茄等農業交流,推進智慧農業技術;此外亦參訪昨(11)日盛大揭幕的日本東京食品展,及世界營運規模最大魚市豊洲市場,拓展國際視野,將世界經驗帶回台灣。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桃園發展智慧農業要打「國際盃」,此行到筑波未來市的重點,要透過不斷學習以及技術交流,可望提升桃園農產品質更上一層,帶動農產新經濟。而日本筑波未來市是「越光米」重要產地;農業局特別帶領青農赴日取經,在國內也聘請專家指導農友稻米的烘乾、包裝等各項技術,預計將參加年底由筑波未來市舉辦的全國性第27屆「米・食味分析鑑定大賽:國際大會in筑波未來市」,希望將桃園優質米推向國際舞台。 桃園市農業局率領桃市青農聯誼會赴日本交流。(圖/農業局提供) 陳冠義說,除了稻米之外,桃園也有不少草莓農場,這次也特別深入當地農園,了解如何結合智慧農業來種植草莓以及番茄,藉以提升果物的外觀、甜度及口感。而昨日盛大開幕的「2025日本東京食品展」也是參訪重點之一,桃園特產東方美人茶、桃映紅茶、桃園優質米等在地農產品,也躍上全球前三大專業食品展舞台,深受國際人士好評。 農業局補充,筑波未來市市長小田川浩,日前率隊參訪2025台灣燈會,驚艷桃園科技發展外,也對「桃園好農市集」、桃園在地農產品留下深刻印象,期望進一步深化兩市友好關係,持續在各方精進領域交流,共創雙贏。

Read More

總獎金150萬元!桃園鐵玫瑰熱音賞報名開跑

2025桃園鐵玫瑰熱音賞總獎金高達150萬元,並為決賽入圍者規劃「鐵玫瑰明日之星培訓計畫」。(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2)日上午前往桃園展演中心,出席「2025桃園鐵玫瑰熱音賞」徵件記者會。張善政表示,鐵玫瑰熱音賞不限曲風、人數及國籍,鼓勵多元風格創作,讓每位音樂人都能發揮自己的獨特魅力,此屆報名時間至4月28日止,邀請海內外熱愛音樂創作的年輕朋友踴躍參與這場音樂盛會,開啟屬於自己的音樂之路,市府也將持續全力支持,讓鐵玫瑰熱音賞在台灣及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張善政指出,桃園鐵玫瑰熱音賞旨在發掘並培育新生代音樂創作人才,為音樂人打造展現自我的舞台,自101年創辦至今已邁入第13屆,去(113)年共有來自台灣等共9個國家地區、268組參賽團隊報名,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桃園鐵玫瑰熱音賞已由桃園在地音樂活動發展為具國際影響力的音樂賽事。 去年共有來自台灣等共9個國家地區、268組參賽團隊報名,創下歷史新高。(圖/市府提供) 張善政強調,這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讓音樂人累積經驗、拓展未來發展機會的重要舞台。參賽者不僅要自己作詞、作曲,還要親自演奏,展現全面的音樂實力;市府也將邀請專業導師為決賽入圍者提供輔導,並媒合演出機會,讓他們的音樂夢想得以實現。 今日活動由2024校園組大賞獎獲獎團隊「東部壞男孩」的表演揭開序幕,張善政表示,他們精彩的演出展現了極高的音樂水準與創作實力,不僅凸顯桃園鐵玫瑰熱音賞多年來累積的成果,更讓人期待今年的參賽者能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 文化局表示,2025桃園鐵玫瑰熱音賞總獎金高達150萬元,並為決賽入圍者規劃「鐵玫瑰明日之星培訓計畫」,由金獎導師團隊進行一對一指導,協助音樂人針對不同風格精進創作,同時推薦展演機會,打造完整的登台之路。2025桃園鐵玫瑰熱音賞報名及相關資訊可至活動官網查詢。 文化局指出,市府將於6月規劃六場座談講唱會,邀請資深音樂人、知名歌手及歷屆得獎者對談,探討音樂產業趨勢、創作經驗與台灣音樂的國際發展,讓一般民眾能夠深入了解音樂創作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投入音樂領域,持續推動桃園成為音樂創作重鎮。

Read More

開南大學深耕杏壇25載 校友共襄盛舉見證輝煌里程碑

開南大學於今日舉行創校25周年校慶。(圖/開南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開南大學於今(12)日舉行創校25周年校慶。活動以「Kainan Together!Better Forever!」為主題核心,象徵開南大學在桃園的教育耕耘,迎向未來,攜手前進的堅定信念。 回顧開南大學的歷史,學校於2000年3月16日獲教育部核准成立,並於2006年正式更名為大學。作為開南中學百年精神的延續,開南大學以「至誠、卓越、自由、豪邁」的價值觀為根基,不斷提升學術與社會影響力,成為桃園地區高等教育的重鎮。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首先由友好的清華高中獅鼓隊,以震撼的演出揭開慶祝序幕,象徵開南大學的活力與無限未來。隨後,開大的競技啦啦隊、日本與越南學生會們輪番登場,慶祝學校生日快樂,為活動增添青春氣息與多元色彩。 開大的競技啦啦隊、日本與越南學生會們輪番登場,慶祝學校生日快樂。(圖/開南大學提供) 榮譽董事長葉哲正表示,開南大學立校25年,相對於開南中學母校108年歷史來說,是一個活力年輕的教育單位,近年在國際化的優秀成績,日本與越南學生人數居高教第一,大家要繼續努力加油。前校長林玥秀也致詞祝賀學校生日快樂,永續成功。 校長周守民說,開大這一年表現亮眼,從推動ESG碳盤查技術支援社會;AI影像培力USR計畫展現非凡競爭力;棒球隊勇奪全國大專第一級的季軍,體壇發光;而教育部深耕計畫報告出色,期望能更有斬獲。面對另一個25年,學校也推動「250股東召募計畫」,邀請社會企業與校友認捐募款,共創開南大學的輝煌未來。 校方特別頒發了傑出校友獎,表彰7位優秀校友,包括來自資訊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張瑛真、空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李志偉、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陳俐臻與蘇西岳、國際物流與運輸管理學系碩士班的丁毓齡、國際企業學系進修學士班的洪振豐,以及法律學系大學部的郭承豪。這些畢業校友在教育、航空、企業與公益領域皆有卓越表現,充分展現了開南精神。 開幕典禮的壓軸環節為切蛋糕慶生儀式,全場齊聲祝賀開南大學生日快樂,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隨後,與會貴賓和校友移步會場外,4位傑出校友,包括第1屆法律學系碩士專班梁定國、第4屆資訊傳播系孫芮涵、第10屆應用日語系林皋立、第12屆觀光餐飲系黃俊貿,共同捐贈並認養了大門口圓環處的羅漢松。在周守民與行政團隊一同揭牌下,這棵樹象徵校友與母校之間的情誼永存,校友們並期許學弟妹如松般堅韌茁壯,母校基業長青,共同為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留下難忘記憶。

Read More

擺脫收假症候群憂鬱 經顱磁刺激(rTMS)的療法幫大忙

林皇利醫師上「健康搞飛機」節目分享臨床治療經驗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擺脫憂鬱,醫生推建三妙招 生活中的壓力來源百百款,氣候的變化,溫度的降低,日照的減少、甚至是假期的結束,都有可能讓人產生憂鬱,許多人所面臨到假期結束,會開始出現如情緒低落、身體不適、失眠等「收假症候群」的症狀。知名診所醫師林皇利表示,「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的狀況,而這些壓力或是憂鬱的感覺,主要來自於自身對於外界不可控的事物產生擔憂」,想要遠離憂鬱或「收假症候群」,可以從下面三個方向著手: 與其擔心這些不可控的東西,不如專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例如自己的作息、飲食、運動等等,讓自己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累積身邊無形的資產,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讓身邊的朋友幫忙傾聽、消化自己的身心壓力。 經顱磁刺激療法,活化腦區新療法 林醫師也進一步說明,「這些憂鬱的情緒或壓力就統計上而言,一周內通常可以恢復。如果憂鬱的情緒超過兩個禮拜還沒有辦法改善,就有需要找專業的醫生了解」,治療的方式除了一般常見的藥物治療之外,還可以採用「經顱磁刺激(rTMS)的療法」。所謂經顱磁刺激(rTMS)的療法,是一種物理性的治療,將非侵入式的刺激線圈,放置在特定部位的頭皮上連續且規律的重覆性刺激,以神經調節的方式活化腦部的狀態,讓失調的腦神經細胞獲得調控,讓患者對於情緒的掌控、思考、決斷能夠活化起來,進而減少憂鬱。 「經顱磁刺激(rTMS)的療法」其原理來自於「以變動的磁場,在我們腦部中產生感應的電流」,讓患掌管情緒、思考決斷的腦區獲得明顯的改善,這項治療方式除了讓患者多了一個藥物之外的選擇,也特別適用於對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希望減少藥物使用量的患者。醫師也可視個案的狀況,將rTMS療法搭配不同的治療方式來處理,達到1+1>2的效果,另外,目前rTMS也正在進行其他領域如中風復健或語言復健治療的研究。 勇於就醫求助,回復身心健康 林皇利醫師提到,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口正快速增長,過去台灣的憂鬱症盛行率僅在2%到5%之間,主要是大家對於「去身心科就診,處理自己身心的問題,某種程度呈現著一種汙名化的狀態」,也不太願意主動描述自己有憂鬱的狀態。不過,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願意就醫並尋求幫助,讓自己回復到健康的身心狀態。  

Read More

如何從抗拒到接受洗腎?2位病友親述透析治療心路歷程 幫助腎友重拾人生

病友分享自己從抗拒到接受洗腎的過程,希望藉此鼓勵腎友接受治療並重新掌握人生節奏。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許多腎友在聽到醫師建議洗腎後,第一時間都會感到相當抗拒,甚至不願意面對而一再拖延透析治療,或尋求偏方治療。病友林小姐、陳小姐親自分享自己從抗拒到接受洗腎的過程,希望藉此鼓勵腎友接受治療並重新掌握人生節奏。 林小姐以為中邪嘗試民俗療法 不聽醫師提醒抗拒洗腎 47歲林小姐是抗拒洗腎的典型病友,在18歲那年她因為嚴重腹瀉前往急診就醫,意外發現自己腎功能異常。林小姐表示,自己當時甚至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腎臟病,平時也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以為意。 即使每年健康檢查都顯示腎功能異常,林小姐仍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2年後因為檢查發現自己的肌酸酐超過正常人的5倍,才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歷經多家醫院診斷,最後經台北榮總醫師診斷確定為「慢性腎臟病」,但在尚未確定診斷前,林小姐的家人以為她是中邪「煞到」,因此還嘗試了民俗療法。 雖然,後續林小姐配合醫囑規律服藥、回診追蹤,但隨著時間推移,腎功能逐漸下降,醫師不斷提醒「洗腎時間快到了」,但林小姐坦言自己當時真的相當抗拒,其實醫師早就提醒了,但她就是一直不想聽,直到43歲因嚴重頭暈、眼睛腫脹睜不開送急診,才接受醫師建議洗腎。 由於林小姐熱愛工作,希望能持續上班不想接受一週三次、一次四小時的血液透析,因此選擇腹膜透析,洗腎至今已經4年,雖然一度在家休養,但目前已經重返職場,甚至在去年完成出國旅遊的心願。 林小姐表示,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洗腎這件事,但之後發現其實生活還是可以繼續,透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並不是全部,洗腎不代表人生就此結束,還是可以去看看世界,維持現有的生活。同時,她也鼓勵病友「我們都可以活得很精彩!」 陳小姐初期不輕鬆、公司不諒解 但漸漸找到人生節奏 而46歲陳小姐是一名資深旅遊領隊,由於心臟不適進行詳細檢查,原本以為只是心臟問題,沒想到竟是腎臟嚴重受損影響到了心臟功能,導致心臟衰竭。確診後陳小姐的病況急轉直下必須緊急洗腎。 當時陳小姐的狀況已經危及生命,如果再拖延幾天可能就會沒命,但當她一聽到要洗腎,內心仍是充滿了抗拒。陳小姐表示,當下第一個念頭是「工作該怎麼辦」,想到自己可能無法再帶團就更加憂心。 不過由於事關生命,陳小姐還是先進行血液透析穩定病況。後續當她了解到洗腎其實不只有血液透析,還有腹膜透析可以讓她不用長時間待在醫院,而且能夠自己帶著藥水旅行時,經過醫療團隊的詳細說明與指導後,陳小姐才下定決心接受腹膜透析。 但剛開始透析並不輕鬆,陳小姐需要學習如何在家操作,確保消毒無誤,並適應體內的變化,而且還要面對職場難關。陳小姐提到,公司對她的病情其實並不理解,甚至在她住院時,要求她負擔部分機票改票的費用。 陳小姐表示,當時真的很失望,覺得業界對於領隊缺乏基本的尊重。不過她也沒有因此放棄,而是積極尋找能讓自己發揮專業、同時兼顧健康的新工作模式。現在,陳小姐已經適應透析生活,並逐漸找到新的人生節奏。 陳小姐鼓勵其他正在面臨相同抉擇的病友,雖然剛開始真的會覺得天崩地裂,但別害怕,現在的醫療技術很好,只要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方式,人生還是可以繼續,洗腎不代表人生結束,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還是能過上有品質的生活。同時,她也希望社會能對洗腎病人多一點理解,旅遊業能改善對領隊與導遊的待遇,讓更多人願意留在這個行業。

Read More

WHO決議M痘持續列為「公衛緊急事件」 並提供8項M痘臨時建議

由於M痘疫情仍在全球多個國家持續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第三次緊急委員會後宣布,全球M痘疫情還是繼續維持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全球M痘疫情仍持續中,國內上週(2月26日至3月3日)也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第三次緊急委員會後宣布,全球M痘疫情還是繼續維持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國內新增1例M痘境外移入 30歲男於泰國感染 上週國內新增1例M痘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這名個案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沒有M痘疫苗的接種紀錄,感染國家為泰國。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今(2025)年3月3日國內已累計455例M痘確定病例,分別為426例本土、29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今年共累計2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病例。李佳琳副主任表示,整個發病趨勢目前是呈現一個零星散發的情形。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多個國家也持續傳出M痘確定病例。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截至2月28日全球已累計約7,920例M痘病例,其中2月全球就新增了約3,120例個案,主要發生在非洲,另外也有亞洲國家,包括澳洲、中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香港、越南、紐西蘭等國都持續有報告零星疫情。 M痘持續為公衛緊急事件 WHO公布8項修訂版臨時建議 M痘疫情自2022年5月爆發以來,經過全球各國努力控制下於2023年逐漸趨緩,但是到了2024年下半年疫情又再度回升,其中又以非洲、美洲、歐洲地區的上升趨勢較為明顯。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台灣時間去(2024)年8月15日凌晨正式宣布,將M痘疫情提升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而今年2月25日WHO再次召開會議討論,不過由於M痘疫情仍在全球多個國家持續傳播,特別是在高風險族群及部分疫情熱點地區,因此經專家討論後確認目前國際M痘疫情仍符合PHEIC標準,將持續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李佳琳副主任提到,在會議中WHO也討論了所有發生M痘傳播疫情的國家應遵循的相關臨時建議,並於2月27日公布修訂版M痘臨時建議指引,內容包括以下8項措施: 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緊急協作 加強監測與通報 提供患者完善臨床照護 建立跨國(境)合作 推動疫苗接種 保全社區強化風險溝通 提升國家防治經費與治理效能 持續研究與發展 疾管署表示,未來將會持續密切關注WHO最新建議,監測M痘疫情並提供疫苗接種服務,以降低社區傳播風險,同時也呼籲民眾若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的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同時也要留意自己或他人症狀,以減少暴露的風險。

Read More

桃市圖紅梅分館攜手楊梅國中 《聖誕摘金句》閱讀特展盛大登場

桃市圖紅梅分館與楊梅國中合作,即日起至3/30止於紅梅分館2樓大廳展出《聖誕摘金句》閱讀特展。(圖/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立圖書館今(114)年持續深耕楊梅區,積極媒合周邊學校,為擴大楊梅在地學子創意展示場域,楊梅區紅梅分館採購大型展板,與楊梅國中合作,即日起至3月30日止於紅梅分館2樓大廳展出《聖誕摘金句》閱讀特展,現場更有最佳金句票選活動,市圖歡迎大家踴躍參與為學生加油鼓勵,選出你心目中的最佳金句。 市圖表示,紅梅分館自去年起即與楊梅國中合作辦理《楊梅國中–跌入書洞》,以趣味圖文編排介紹文字起源、六書變化及《LINE裡見真章 / 網紅李白發文了! 》,以詩仙李白古詩穿越現代用LINE發文為梗等閱讀設計展,共吸引了2萬895參觀人次,獲得當地民眾熱烈迴響,圖推教師王湘佩表示,收到許多讀者的問卷回饋,「覺得非常驚豔!太有趣的結合!老師很有創意學生更有才,真正的穿越梗,超級無敵威!」讓師生們備受鼓舞。今年再次與紅梅分館攜手合作,特別規劃《聖誕摘金句》閱讀特展,透過每年聖誕佳節的歡樂氛圍中,師生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金句徵選活動,讓閱讀成為節日的一部分。透過「一人一書一卡,聖誕摘金句」,學生走進圖書館翻閱書籍,摘錄充滿正能量的佳句,並動手設計自己獨一無二的金句卡與書本來一場美好邂逅。 學生走進圖書館翻閱書籍,摘錄充滿正能量的佳句。(圖/市圖提供) 市圖館長施照輝於今(11)日拜會楊梅國中校長蘇美珍,致贈感謝狀予校長及老師王湘佩,感謝校長及老師在繁忙校務之餘推廣閱讀圖支持書館與學校密切合作,延伸校園閱讀場域,未來除定期辦理閱讀設計展外,並提供行動書車駐點服務等,嘉惠在地師生。 學生動手設計自己獨一無二的金句卡與書本來一場美好邂逅。(圖/市圖提供) 施照輝表示,市圖致力推廣閱讀,提升市民閱讀力,重視南北桃園閱讀資源之平衡,而楊梅區位處桃園南區,更是種下閱讀種子的重要區域。歷年來積極與學校媒合,邀請鄰近學校參與選書會議,共同討論學子適齡書單及需求,並透過明日閱讀計畫將班級書箱及行動書車深入校園,為語文教育扎根共同努力。 桃市圖紅梅分館去年與楊梅國中合作辦理《楊梅國中–跌入書洞》,以趣味圖文編排介紹文字起源、六書變化及《LINE裡見真章 / 網紅李白發文了! 》。(圖/市圖提供) 市圖提到,楊梅分館今年上半年除與楊梅國中合作辦理閱讀設計展外,更推出多達37場次「楊梅閱讀心饗宴系列活動」,暑假及下半年亦將安排精彩有趣的閱讀活動課程;4月13日下午2時在楊梅故事園區20講堂,邀請到《看不見的台灣》導演林明謙及亞洲唯一擁有西醫及美國自然醫學雙醫師執照的醫師林子平,以深刻動人的《交換禮物》紀錄片為主軸,分別以導演、醫師的角度探索疾病,將「癌症」轉化為啟發人心的生命禮物雙座談交流會,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更多活動詳情可至市圖官網、臉書、IG查詢,或電洽03-2866168了解。

Read More

備戰世壯運!桃消山腳分隊前進高爾夫球場 強化火災應變能力

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5月揭開序幕,此次世壯運場館參賽及工作人員眾多。(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5月揭開序幕,此次世壯運場館參賽及工作人員眾多。為迎接盛大國際賽事,桃園市消防局第三大隊山腳分隊於今(11)日與台北高爾夫球場聯合辦理大型搶救演練,旨在提升場所面對突發災害的應變處置能力,確保能迅速有效地應對緊急狀況,並保障參賽選手、工作人員及觀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次演練重點在於提升場所自衛消防編組應變能力,演練情境模擬運動場館內突發火警,大量火煙迅速蔓延,現場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立即啟動自衛消防編組,執行通報、初期滅火及引導疏散等工作,並與到場的消防人員緊密配合,迅速執行救援與滅火行動。 山腳分隊長葉昱旗表示,高爾夫球場占地遼闊、地形複雜,加上國際賽事將迎來不同國家的參賽選手,因此火災搶救與避難引導措施必須更加全面。此次搶救演練除了提升賽場的緊急應變能力,強化場所自衛消防編組能力,以利災害發生時,所有參賽選手及觀眾皆能獲得最即時、適當的協助,並保障賽事平安進行。 山腳分隊於今日與台北高爾夫球場聯合辦理大型搶救演練。(圖/消防局提供)

Read More

龍華科大人設學院與知名品牌合作 時裝設計作品獲國際大獎肯定

龍華科大人設學院協助產業,Oriental Wind東方美學時裝設計獲IDA銀獎。(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人文暨設計學院積極推動產學深度鏈結,並在多個領域取得豐碩成果。近期,知名時尚品牌「SILZENCE Style」與亞洲高端精品鋁門窗品牌「風光Ai窗 Artificer Intelligence Window」(AIW),推出以東方美學為核心的時裝設計系列「Oriental Wind」,由人設學院師生協助美學設計,成功榮獲2024年美國國際設計大獎(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IDA)時裝類銀獎。此次獲獎不僅是對該系列設計創意與實踐的高度認可,也再次證明龍華科大在人文設計領域與產業合作中的領先地位。 龍華科大介紹,「Oriental Wind」設計理念是由「SILZENCE Style」與「AIW」兩大品牌共同打造,將東方美學精髓與現代創新設計完美結合。該系列的服裝設計以窗框結構為靈感,創造出層次分明質感與細膩的詩意圖案,並運用當代設計手法重新詮釋東方文化的深邃內涵。設計作品中的每一件服裝,都精心考慮自然元素與文化符號的融合,透過精緻的工藝呈現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Oriental Wind設計理念,將東方美學精髓與現代創新設計完美結合。(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表示,「Oriental Wind」服裝設計突顯東方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氣質,還巧妙地融入當代設計語言,從而達到傳統與現代的和諧交融。無論是服裝的選材,或是設計的結構,都體現出「SILZENCE Style」與「AIW」在創新設計上的卓越遠見。 Oriental Wind系列服裝設計以窗框結構為靈感,創造出層次分明質感與細膩的詩意圖案。(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人設學院院長葉茉俐表示,此次「Oriental Wind」系列榮獲國際時尚設計類—時裝銀獎,充分肯定該設計理念與作品的價值。IDA國際設計大獎是來自美國的權威設計獎項,致力於發掘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以及時尚設計領域的新興人才,是設計界無論是新銳設計師還是資深設計師爭相參與的國際競賽平台。自創立以來,該獎項每年吸引來自數十個國家的頂尖設計師,競爭激烈,最終只有少數優秀作品能夠脫穎而出,無疑是設計界的最高榮譽之一。 Oriental Wind設計精心考慮自然元素與文化符號的融合,透過精緻工藝呈現出強烈視覺衝擊力。(圖/龍華科大提供) 葉茉俐說,「我們一直強調設計教育應該與時俱進,並與產業需求接軌。這次的合作讓學生不僅學到設計技術,還深入了解如何將設計理念落實到實際產品中,並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她強調,設計教育除了是技術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創意思維和文化理解的培養,這也是龍華科大人設學院的教學理念。 龍華科大提到,該校人文暨設計學院自創校以來,一直以推動學術與產業合作為己任,積極鼓勵師生參與業界實踐,並透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此次「Oriental Wind」時裝設計系列成功獲獎,正是學院與產業界緊密合作的成果展現。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指出,人設學院與業界的合作有目共睹,學院在校內外建立強大的產學合作網絡,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寶貴經驗,促使學術研究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形成良性互動的生態系統。這樣的協同效應讓人設學院在業界的影響力益發深遠,並為學子國際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未來能夠學以致用,在職場上綻放光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