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身競爭力!桃竹苗分署多元職訓課程助你「升級」

為滿足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桃竹苗分署開設八大職類課程。(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隨著科技興起與就業市場需求瞬息萬變,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注重提升自我的職業技能,力求在職場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在這樣的趨勢下,職業訓練是提升個人競爭力和適應職場需求的重要途徑;勞動部桃竹苗分署於今(114)年度將開辦115門職訓班,提供2980個訓練名額,課程涵蓋AI人工智慧應用、Python程式設計、CERO機械繪圖、智慧製造AI軸控實務、空間圖資管理等新興領域。即日起開放報名,歡迎有意轉職或進修專業技能的失、待業民眾踴躍參訓。 為滿足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桃竹苗分署開設八大職類課程,涵蓋機械設計、觀光休閒、機電服務、資訊服務、建築設計、創意設計、能源服務及物流服務等領域,提供學員多元的職業發展選擇;資訊類課程幫助學員掌握各類語言編程、雲端網管及網絡安全技術,緊跟科技潮流;機械加工課程則深入教授精密機械製造實務;智慧節能水電及冷凍空調課程,則專注於冷凍空調與室內配線等實務技術,培養節能專業人才;機電職類課程帶領學員掌握機電整合及可程式控制技術,可在自動化生產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桃竹苗分署每年都會開設各項職業訓練課程,今年度更增設多個新班。(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提到,還有旅宿從業人員實務課程,幫助學員投入旅宿業,成為專業房務人員;服裝製作課程,讓您學習服飾創意設計實務與縫製打版技巧;多媒體剪輯與視覺設計課程,培養學員具備創意與設計實作能力;室內裝潢與木工製作設計課程,幫助學員成為建築實作專才;其他課程還包含民宿經營、伴手禮製作、生成式科技應用、西式輕食飲料製作、直播社群網拍、時尚美髮及養生足體等,透過移地及產學合作模式辦理,協助學員提升專業技能,實現穩定就業的目標。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為因應國家政策及產業發展趨勢,分署每年都會開設各項職業訓練課程,今年度更增設多個新班,邀請產業專業講師及經理人親自授課,藉由豐富的實務經驗與分享,幫助學員順利銜接職場。例如「室內裝修工程實務班」的AutoCAD授課講師林信賢,擁有建築師執照及超過17年以上的營建業實戰經驗,將能為學員帶來深具價值的實務知識和技能。 賴家仁強調,歡迎15歲以上的失業或待業民眾報名參訓,除了可享免費訓練外,訓練期間,符合中高齡、獨力負擔家計、二度就業婦女或依社會救助法列冊輔導的街友等特殊對象,還可申請訓練津貼。此外,遠道受訓的學員可提供住宿服務;課程結束後,還將輔導學員就業。即日起開放報名,課程相關資訊可上台灣就業通網站找課程或桃竹苗分署網站查詢及報名,或撥打03-485-5368轉分機1602-1641自辦訓練科洽詢。  

Read More

桃園分署新年首波拍賣會1/7開跑 透天厝、貨車等你競標

桃園分署今年1月份「123聯合拍賣會」即將於7日當天隆重登場。(圖/桃園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今(114)年1月份「123 聯合拍賣會」即將於7日當天隆重登場。當日將分別進行車輛及不動產拍賣,不動產拍賣兼採通訊投標及現場投標方式進行;車輛拍賣則需由應買人到場喊價競標,竭誠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屆時踴躍到場投標搶好康,為嶄新的一年搏得好彩頭,相關應買條件及資訊請詳閱桃園分署拍賣公告。 桃園分署提到,拍賣會當日上午10時起,將在桃園市桃園區富國路100號進行車輛拍賣,此次拍賣之車輛共兩部,第1部為2018年份的KIA卡旺藍色小貨車,車況維持得相當不錯,且車齡仍低,絕對是您事業上的最佳幫手,此次為第2次拍賣,出價僅需前次拍賣底價之一半即可拍定;第2部是1輛 2009年份的灰色中華三菱Outlander自用小客貨車,外觀簡約大方,內部寬敞舒適,不但具有代步之功能,亦可兼顧家庭載貨的需求,此次將進行第4輪第2次拍賣,僅需達到前次拍賣底價之一半即可得標,已低於中古車行情甚多,只要您來就有機會以超低破盤價開回家,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此次低價入手的機會。 拍賣會當日下午14時30分起,將在桃園分署拍賣室進行不動產拍賣。(圖/桃園分署提供) 桃園分署說明,拍賣會當日下午14時30分起,將在桃園分署拍賣室進行不動產拍賣。此次拍賣的物件相當多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蘆竹區福祿一街的「卡布奇諾社區」一樓房屋附車位,位於優質住宅區,屋齡約18年,附近有超商及公園等生活機能,距南崁國中、南崁高中僅約400公尺到600多公尺不等,此次為第一次拍賣;另有一位於龜山市區含增建5層樓的透天厝,具有公設比低,不受鄰居干擾等優點;以及位於龍潭市區的電梯大樓,因為兩戶打通,使用空間大,自住投資兩相宜,此次均是進行第2次或第3次拍賣,經過一至兩次減價後,底價已明顯低於市場行情,有興趣的民眾可把握逢低買進的好時機。 桃園分署強調,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土地為稀有財,具有較佳之抗通膨性,絕對是投資理財的首選。此次除位於中壢市區的多筆道路用地持分;此外尚有位於桃園八德、大溪之農牧用地持分及位於復興區之4筆持份完整之原住民保留地等等,均進行特別變賣程序後之減價拍賣,底價已降至最低,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桃園分署官網「拍賣公告」專區瞭解各個不動產拍賣物件的詳細狀況。此次不動產拍賣兼採通訊投標,有意投標的民眾可至桃園分署網站免費下載通訊投標相關文件,在規定期限內寄到指定之郵局信箱即可。 桃園分署補充,該分署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下午三時均定期舉辦「123 聯合拍賣活動」,歡迎民眾踴躍應買,更多拍賣資訊,請參閱桃園分署官網及臉書訊息。

Read More

秋冬肌膚保養不能只「補水」!醫師授護膚祕訣減少乾癢問題

在天氣乾燥寒冷的情況下,如果只幫肌膚補水其實保濕力是不夠的,而且可能會有越補越乾的現象。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秋冬季節到來,肌膚龜裂、乾癢問題也隨之而來。皮膚科診所醫師徐常捷提醒,注意「清潔」、「保濕」是秋冬肌膚保養的關鍵,在保濕的部分,除了補水之外,事實上也需要塗抹護膚油、保養油等油類產品於皮膚上才能將水分留在肌膚裡。 不過,市面上護膚產品這麼多種,要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使用油類產品又擔心阻塞毛孔,但不抹保濕力不夠該怎麼辦呢?徐常捷醫師分享秋冬肌膚保養小撇步,幫助民眾有效對抗季節變化帶來的皮膚困擾! 秋冬保養注意清潔、保濕 只「補水」保濕力可能不夠 天氣逐漸變冷,皮膚皮脂腺的分泌也會隨之減少,徐常捷醫師表示,氣溫每降1度,出油程度就會減少約10%,而且天氣乾燥,水分也容易揮發,因此秋冬季節民眾比較容易會有缺脂性皮膚炎、冬季癢等情形,導致肌膚脫屑、乾癢等症狀,而有酒糟肌的民眾泛紅、敏感等問題也會變得比較嚴重。 所以秋冬季節「清潔」、「保濕」需要做些改變。在清潔的部分,徐常捷醫師提醒,民眾應避免過度清潔,不要使用過多的清潔劑,同時也要注意水溫,因為秋冬寒冷,民眾洗澡、洗臉時水溫常常會因此提高,這時會洗掉更多的油脂。 而在保濕的部分,就是要塗抹適合的保濕護膚產品來加強保濕。徐常捷醫師表示,一般保濕護膚產品可分為水狀產品(如:化妝水等)、油水混合的乳狀產品(如:乳液、乳霜)以及油類產品(如:護膚油、油性精華等),這其實就像穿衣服一樣,有內搭的衣服、外穿的T恤以及能禦寒的外套,可以依不同的情況來做搭配。 在天氣乾燥寒冷的情況下,如果只幫肌膚補水其實保濕力是不夠的,而且可能會有越補越乾的現象。徐常捷醫師提到,秋冬很乾有些人會一直抹化妝水,以為這樣能保濕,但水狀產品事實上只有短暫性的補水或二度清潔的作用,並沒辦法留住水分,它就像洗手一樣會暫時覺得手沒那麼乾,但等到水分揮發後就會覺得手變得更乾,所以必須塗抹油類產品才能修復皮膚並把水分留住。 混合肌、油肌不能用保養油? 敏感肌怕過敏怎麼辦? 不過使用油類產品時總是會擔心太油、阻塞毛孔,尤其混合肌、油肌常會覺得自己不該使用油類產品,但又怕保濕力不夠,另外也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屬於敏感肌,不知道到底適不適合使用油類產品。 對此,徐常捷醫師表示,其實不論膚質,只要發現皮膚有緊繃、脫屑、泛紅等情形就是肌膚太乾的徵兆,這時都應檢視自己的保養品,看看是否有油類的護膚產品,並根據不同部位的出油情況來搭配使用。 而油脂的種類又有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等不同來源,徐常捷醫師提到,一般來說動物油(如:馬油、綿羊油)非常滋潤保濕,但是比較容易引起身體的敏感反應,過敏機會會比較高,而植物油、礦物油相對來說比較不會過敏,一些比較好的油類產品會將不同油脂巧妙調配,保留住各個油脂的優點來避開民眾所擔心的問題。 像南非保養油就結合了植物油、礦物油的優點,塗抹後好吸收、不油膩又能達到保濕鎖水的效果。而且徐常捷醫師表示,以礦物油、植物油為來源的油類產品相對減敏、穩定、安全,孕婦及敏感族群等在使用上也較為安心,因此會建議這些族群選擇以礦物油或植物油為來源的油類產品。 徐常捷醫師分享,過去在診間曾遇過有位懷孕媽媽相當擔心自己皮膚會有妊娠紋的問題,詢問醫師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妊娠紋的產生,因此醫師便推薦她在孕期期間塗抹護膚油,產後這名媽媽腹部幾乎沒有妊娠紋,令她相當高興。 醫曝保養油塗抹黃金時機 授使用秘訣不怕阻塞毛孔 使用保養油、護膚油等油類產品,可以幫助淡化細紋,減緩肌膚龜裂、乾癢等問題。徐常捷醫師指出,塗抹的最佳黃金時機就是洗完臉、洗完澡身上還有濕氣及熱氣的時候,這時毛孔張開有助於吸收,而且在有水分的狀態下塗抹能減少油膩感,此外油會浮在水上,當毛孔底下有水時油會浮在表面,就不太需要擔心會有阻塞毛孔的問題。 因此如果要塗抹其他的保養品,也應先塗抹有水性成分的保養品,再塗抹油類產品。而油類產品的用量也不需要像液狀產品那麼多,徐常捷醫師建議,應少量、分層、多次塗抹,視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部位調整,更能避免民眾擔心的油膩、保濕力不夠等問題。

Read More

今年流感死亡數創十年新高 流感徵兆一燒二痛三疲倦 察覺應盡速就醫

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在上呼吸道上皮細胞內開始複製,整個過程可長達60小時,其中前48小時是病毒複製的高峰期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自今(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16日累計327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累積69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最高。專家提醒,流感與普通感冒症狀相似但威脅更大,家有學童的父母需留意警示信號「一燒二痛三疲倦」,發現徵兆應儘早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症狀相似卻不同!一燒二痛三疲倦是警示訊號 小兒感染科專家林筱琪醫師指出,學校是流感病毒傳播的高風險環境,因密閉空間與低通風條件,容易導致群聚感染。「一個孩子感染,全班甚至老師都可能中招」,她提醒,若出現高燒(超過38度)、肌肉或關節疼痛,以及極度疲倦等徵兆,應儘速就醫,並使用抗病毒藥物來降低重症風險。 發現流感徵兆48小時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應盡早就醫 林筱琪醫師進一步說明,流感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在上呼吸道上皮細胞內開始複製,整個過程可長達60小時,其中前48小時是病毒複製的高峰期,因此,治療的關鍵在於及時阻斷病毒複製,在流感症狀開始後48小時內投以抗病毒藥物治療最佳,能有效緩解症狀,大幅降低重症風險。 目前的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有兩種機轉,一種是抑制已複製好的病毒,避免進一步擴散;另一種則是直接阻止病毒的複製。隨著治療策略的進步,現今抗病毒藥物選擇多樣且成熟,患者可依病情需求與實際情況,和醫師共同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 傳統的口服藥物需要每日服用兩次,連續五天方可完成療程;吸入型藥物同樣需要連續使用五天,但對於年幼或不熟悉吸入技術的患者,不僅可能影響劑量的準確性,也需要更多的協助;注射型藥物單次靜脈施打即可完成療程,較常用於急診、無法自行服藥的患者。近年來,體積較小的單次口服新型抗病毒藥物成為治療新選擇,一天就能完成療程且容易吞嚥,如腸胃不適等副作用發生率也較低,為患者帶來較友善且方便的治療體驗。 林筱琪醫師表示:「小朋友通常害怕打針、不願意吃藥,讓許多家長擔心可能會傳染給家中其他成員,尤其是幼童、長者或重要經濟支柱,有時還會擔心孩子因病影響重要行程,無法及時恢復健康。在這種情況下,新型口服藥物成為更友善的選擇,既能快速完成療程,也能降低治療帶來的不適與壓力。」目前,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已核准用於五歲以上的患者,特別適合不擅吞嚥或藥物順從性低的兒童族群,與需要盡快恢復回到職場的忙碌上班族。 林筱琪醫師提醒,當流感來襲,及早就醫並使用抗病毒藥物是關鍵。對於有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尤其是幼童、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預防性投藥。當然,日常防護措施也不可忽視,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這些小動作便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Read More

基北北桃跨域守護生活品質 合作平台聚焦噪音車管制

基北北桃環保交流合作平台第7次會議,昨(30)日由基隆市環保局主辦。(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基北北桃環保交流合作平台第7次會議,昨(30)日由基隆市環保局主辦,此次會議四市環保局針對桃園市倡導「靜桃專案」噪音車輛部分進行廣泛討論,將聯合爭取中央修法針對噪音車管制手段及成效進行深度交流,另因應明(114)年施行的噪音管制新規定,共同宣誓針對違規改裝排氣管車輛進行聯合大執法。 桃園市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靜桃專案自去年6月開始啟動以來,基北北桃四市均一起響應加入噪音車輛的攔查行列,也因此發覺部分噪音管制法的規定有所不足,於是此次會議針對加嚴第5至6期車原地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訂定夜間機動車輛管制標準、提高裁處金額以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針對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等議題均有討論,針對如何訂定標準後四市將聯合向中央建議修法,並函請交通部、環境部修法進行源頭管制,並於四市交界進行聯合執法。 此次會議四市環保局針對桃園市倡導「靜桃專案」噪音車輛部分進行廣泛討論。(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到,桃園市執行靜桃專案,為有效遏止改裝噪音車的問題,在副市長蘇俊賓於行政院院會倡議下,促進中央排氣管改裝源頭管理法規修訂,環境部及交通部已分別訂定「機動車輛替換用消音系統認證管理規範」及修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源頭管制非法改裝排氣管車輛,基北北桃四市環保局今年度亦配合環境部協助車主進行噪音檢測及進行排氣管變更登記作業,噪音車輛陳情案件顯著下降。 環保局接著指出,明年1月起,機車排氣管改裝將列入檢驗項目,若車主未使用經認證的排氣管,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1項1款處以900至1800元的罰款。基北北桃四市於會議中達成共識,決定共同參與稽查使用未經監理機關變更登記改裝排氣管的行動,四市決議於寒假前辦理排氣管改造噪音聯合稽查。 環保局說明,基北北桃環保交流平台自成立以來,已針對多層面議題進展開深入討論,環保局強調,四市環保局已取得密切的合作共識及交流經驗,希冀透過跨域橫向交流不間斷,打破縣市藩籬,持續共創美好一日北台生活圈,攜手打拼維護基北北桃市民生活品質。  

Read More

科技執法再升級 桃園元旦起再增設29處

桃園市警察局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新增29處科技執法。(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桃園市警察局於明(114)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新增29處科技執法,其中包括27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及2處區間平均速率自動偵測照相系統設備。設置地點均為高發事故路口,除每處多功能科技執法均裝置測速照相功能之外,並依據肇事因素,規劃加裝闖紅燈丶不停讓行人等取締功能,以防制重大交通違規、交通事故發生及維護行人通行安全,根據統計,建置科技執法路口形同無形警力全時段執法,事故發生平均會減少10%以上,目標是提升桃園市用路安全,邁向「零違規、零事故」的願景。 警方表示,科技執法的違規舉發流程相當嚴謹,設備偵測到違規後,相關畫面會傳送至後端平台,由專業員警審核確認事證無誤後才進行舉發,如日前在桃園區成功路二段與三民路口往東方向,一輛白色自小客車因禮讓救護車通行,駛入機慢車停等區,被設備偵測違規,經員警後台審核影片時,主動發現民眾駕駛自小客車禮讓救護車的事實,立即排除該案件,避免不必要的爭議,確保執法準確,並能兼顧情理法。 此次啟用科技執法設備,不僅提升執法效率,更強調「合情、合理、合法」原則。(圖/警方提供)   此外對於輕微且未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違規情形,交警大隊長李維振表示,一律遵循交通部及內政部所訂「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12條施以勸導審核認定原則」,視個案違規情形審慎判斷是否採取勸導不舉發,並持續加強科技執法審核標準的一致性與正確性。 李維振呼籲,此次啟用科技執法設備,不僅提升執法效率,更強調「合情、合理、合法」原則。另為了讓民眾熟悉新增科技執法設備位置,自今年12月1日起開始宣導,除原本每個方向一面告示牌外,再新增「預計啟用執法告示牌面」告示牌,並將設備位置公佈於交警大隊官方網站與社群媒體,方便民眾查詢。以盡力保障用路人的權益,同時改善交通秩序,降低交通事故,讓桃園成為更安全的城市。

Read More

身後事不求人!桃園環保葬意願登記元旦上路

民政局「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預訂明(114)年1月1日正式上路。(圖/民政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桃園市民政局「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預訂明(114)年1月1日正式上路,讓市民能夠依據個人意願提前規劃身後事,體現對生命最後尊重與自主權。 民政局長劉思遠表示,「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服務是希望市民能夠自主規劃身後事,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同時推廣環保葬,讓生命的最終歸宿能夠回歸自然。民政局積極推動樹葬及海葬,目前在楊梅、蘆竹、龍潭及大園區示範公墓設置樹葬區,每月舉辦1場樹葬,並於每年5月舉行聯合海葬。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民眾選擇以環保葬的方式,處理身後事。(圖/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指出,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民眾選擇以環保葬的方式,處理身後事。以樹葬為例,桃園市102年首次推動時,服務案件僅有71件,今年截至11月,樹葬服務件數達到1527件,12年間成長逾18倍;聯合海葬17年間亦服務422位先行者完成海葬心願。 民政局說明,「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完全免費,有網路申請及臨櫃登記2種方式可選擇,市民可透過「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的網路平台線上登記;或由本人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前往桃園區或中壢區殯葬服務中心辦理臨櫃登記,相關資訊可上網查詢。

Read More

百年媽祖廟內部整修 簡征潭為慈護宮迎來新氣象

桃園慈護宮主委簡征潭。(圖/陳毅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今(113)年9月20日,桃園慈護宮新任主任委員簡征潭上任,由於簡征潭已是桃園另外一間百年老廟「桃園景福宮」的主委,初上任便引起不少話題。 事實上對於慈護宮,簡征潭並非「外人」,因為這裡跟景福宮一樣,同樣是他從小拜到大的廟宇。父親簡聰慧先生更曾在慈護宮擔任多屆主委,簡征潭跟隨父親的腳步也在多年後承擔重責大任,當選慈護宮主委,蔚為佳話。 神像褪去厚重的神衣,保留百年鎮殿媽祖原貌。(圖/陳毅攝) 簡征潭說,這次能接任主委,要感謝所有的委員、信徒代表、地方長輩們的支持,大家都希望他以大廟景福宮的經驗來服務,他也秉持父親的精神,要為廣大的媽祖信徒來服務,讓所有的市民都得到庇佑。 慈護宮委請專業團隊清洗內部神龕,燈光也一併更新,帶來新氣象。(圖/陳毅攝) 初上任,簡征潭花了不少時間在廟內外走動,觀察到慈護宮因歷史已超過百年,雖然過去曾整修數次,但已經過五十年沒有整修,廟內電線老舊,為避免有電線走火等風險,目前正在進行電線汰換工程,還需要一段時間。 桃園慈護宮是桃園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圖/陳毅攝) 簡征潭分享,正殿因為香火鼎盛,被香煙燻黑,已請專業團隊清洗,讓大家能看到慈護宮的建築、雕塑、匾額之美;燈光也由白光換成黃光,可以省下不少電費。最大的創舉當屬「減爐」作業,配合市政府政策,響應環保,經過擲筊請示媽祖後,並在道長主持下,將原有八個爐,減為目前的二個,分別是天公爐及主爐,雖然各殿沒有設香爐,信眾仍然可以到各殿參拜,相信心誠則靈,仍然可以得到庇佑。 神像部分,因為早期慈護宮跟許多友宮來往,請了許多友宮媽祖分靈,但是數量有三十幾尊,都安放在內殿,結果反而慈護宮開基的媽祖神像都被遮住。為了讓信眾可以參拜慈護宮開基媽祖,也避免對友宮神明不敬,經擲筊請示媽祖,目前已將友宮分靈的媽祖神像放置在正殿內部及月老殿一側供奉。神像的頭冠很老舊,有不少灰塵,又因早年雕刻的神像,都已有將衣服雕刻上,再額外穿神衣反而看不到雕工,因此都將厚重的神衣褪去,神像也經過清洗。 簡征潭說,剛上任幾個月而已,廟內還有許多整修工程進行中,包含服務台的建立、之前的辦公室也已移到旁邊的大樓,桌子撤除數張,讓信眾參拜的動線更好,這些都是經過管委會開會同意的。上任不過數個月,新任主委簡征潭帶領管委會、義工團隊進行整修工程,已在網路上引起討論,期待在明年過年前後陸續完成。

Read More

國際女性影展進校園 龍華科大學子觀影探討多元議題

導演朱韻恬在線上與龍華師生分享影片創作理念、拍攝製作等心路歷程。(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諮商輔導暨職涯發展中心與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合作,日前舉辦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電影賞析,播放《邊境戀人絮語》及《初始之地》兩部電影,吸引許多對國家與族群、生命議題、親密關係、性別多元意識與性別友善等議題有興趣的同學一同參與觀影。電影播畢並有映後座談,邀請《初始之地》導演朱韻恬在線上與龍華師生分享影片創作理念、拍攝製作等心路歷程。 龍華科大指出,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由台灣女性影像學會辦理,自1993年舉辦迄今,為現今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議題性影展,亦是亞洲繼印度、東京、香港等地,最早出現的女性影展之一,影展旨在推廣女性創作者或女性視角為主的影像創作,透過電影映演及相關活動建構國際交流平台,並為國內觀眾引介具時代意義、性別思潮的優秀外片及國片,拓展性別之於影像的當代意義。 龍華科大日前舉辦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電影賞析,播放《邊境戀人絮語》及《初始之地》兩部電影。(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提到,《邊境戀人絮語》是波蘭紀錄片導演娜塔莉亞・康尼亞茲Natalia KONIARZ創作。該片旨在激發觀眾對於所身處的世界的反思,拍攝風格結合觀察式鏡頭和詩意元素,將人類悲劇與日常軼事相互交融。影片描述黑暗中戀人彼此凝視呢喃,他們踏上一趟安地斯山脈單車公路之旅。經歷嚴峻天氣考驗,也躲過持槍軍人的盤問,穿越冰川山嶺,跨越邊疆。長達一年半的旅程,男人在電話一頭嘗試理解遠方離異雙親的想法,重新思考「家」的意義,人與人的親密連結何在,何處是家,流浪的愛人又何以為家。《邊境戀人絮語》沉著緩靜的鏡頭語言烘托地景的變化,轉換在愛人相互凝視的搖晃特寫臉容,以及長時遠景風景間,一幀幀令人屏息的明信片,戀人之間的拍與被拍,在在凝煉著對自我成長,以及情感羈絆的深層體悟。 龍華科大也說明,《初始之地》則是由現居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朱韻恬所創作。朱韻恬在映後座談與龍華師生分享,該片描述25歲的主角Rianne有著台灣與奈及利亞血統,他一出生就被送養到荷蘭,在成長過程中對週遭環境總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疏離感。總是思考著,哪裡是家。她帶著這份疑惑,回到在台灣的家。朱韻恬的鏡頭紀錄了Rianne回台灣與親生母親見面,踏上自我追尋之旅的過程。 朱韻恬說,首次接觸拍攝Rianne時很放不開,在鏡頭上顯現出一種不確定感。當時Rianne內心有許多私密的話想與親生母親分享但不知道如何實踐。在荷蘭拍攝時,導演也曾記錄下情感豐富的Rianne與親生母親視訊時常流淚,有時卻因語言隔閡導致雙方欲言又止。母語非中文的Rianne曾請導演幫忙寫信給母親,想要讓母親更認識自己。當時因疫情期間規定,許多戶外畫面被攝者都必須戴口罩,雖然影響了畫面的美感,口罩卻無意間影射了母女之間情感的隔閡。透過朱韻恬剖析,也讓龍華師生一同深入這趟親情旅程的創作與核心。 龍華科大諮商中心主任黃斐馨表示,該中心辦理各類心理衛生推廣、生命議題、親密關係、性別多元意識與性別友善、人際關係、生涯規劃等主題輔導活動,提升教職員工生性別平等觀念及心衛相關知能,強化學生對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多元意識及與性或性別有關專業倫理的認識,建立師生對不同性別的相互尊重,期能實現性別平等目標。

Read More

部桃新屋分院打造兒童圖書角 優化親子就醫體驗

部桃新屋分院聯評中心自今年成立以來,持續努力優化醫療服務。(圖/部桃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聯評中心自今(113)年成立以來,持續努力優化醫療服務,近日更以親子友善為目標,針對就醫環境進行多項改造,致力於打造貼心的醫療體驗,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前來,共享舒適安全的就醫時光。 部桃提到,為了讓孩子們在候診期間能擁有愉快的體驗,分院特別在候診區增設了兒童圖書角,精心挑選多本寓教於樂的繪本,讓小朋友在閱讀中放鬆心情。同時,還推出了專為孩子設計的兒童視角就醫繪本,透過生動的圖文介紹看病流程,有效減輕孩子的陌生感與壓力,讓家長們倍感安心。 為了讓孩子們在候診期間能擁有愉快的體驗,分院特別在候診區增設了兒童圖書角。(圖/部桃提供) 新屋分院職能治療師陳仕芸表示,除了軟性服務的提升,也針對硬體環境進行全面升級,包括完善廁所安全防護設施、改造候診空間,並添置專為兒童設計的候診椅,讓整體環境更符合親子需求,營造安心與溫馨兼具的就醫氛圍。 此次親子友善環境的改造,得到了桃園市南崁女獅子會會長林嘉萱及金嘉美家具行邱子芸女士的大力支持。她們慷慨捐贈兒童圖書角的書櫃、桌椅及兒童候診椅,為空間注入更多溫暖與愛心,成為新屋分院改善服務的重要推動力。 部桃新屋分院復健科主任羅惠郁指出,未來該分院將持續整合多方資源,進一步優化醫療環境,打造更友善、更安心的就醫空間,讓每位前來就診的家長與孩子都能感受到溫暖的關懷,成為守護健康的堅實後盾。新屋分院不僅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更以有溫度的細節感動人心,讓醫療場所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診療空間,而是充滿愛與關懷的健康守護園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