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錄!8歲童星奪柏林影后

A年僅8歲的西班牙童星蘇菲亞奧蒂羅以作品「兩萬種蜜蜂」勇奪銀熊獎最佳主演,刷新柏林影展最年輕得主紀錄,奧蒂羅上台領獎喜極而泣。(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第73屆柏林影展在台灣時間26日閉幕,年僅8歲的西班牙童星蘇菲亞奧蒂羅以競賽片「兩萬種蜜蜂」中,尋求自我認同的跨性別女孩勇奪銀熊獎最佳主演,刷新影展最年輕獲獎者紀錄;金熊獎最佳影片由「堅定不移」拿下,講述法國一間療養院的紀錄片。 此屆柏林影展最大亮點,出現史上最年輕、8歲的西班牙童星奪下最佳主角銀熊獎。「兩萬種蜜蜂」是38歲西班牙導演伊斯蒂巴利斯的首部長片,講述一名出生就與眾不同、擁有男性生殖特徵的女孩「可可」,到底要成為男孩或女孩,一直讓她舉棋不定。全片以孩童視角探索性別認同議題,藉世上有超過2萬種蜜蜂,譬喻性別的多樣多姿與包容。 主演童星蘇菲亞奧蒂羅過往完全沒有演出經驗,是導演從500名女孩中海選出來。當奧蒂羅聽到本屆柏林影展評審團主席克莉絲汀史都華宣布她獲得影帝影后獎合併後的「最佳主演獎」,奧蒂羅含著淚水頻頻感謝陪審團、電影團隊,和她的父母、兄弟、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她說:「我爸爸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我媽媽瘋狂地愛他。」童言童語引發現場開懷笑聲。她的大方大器,也為藝術殿堂注入活力,讓現場所有電影人眼睛一亮。 而最大獎,最佳影片金熊獎頒給法國紀錄片「堅定不移」,記錄一家位在塞納河上的精神療養院,該院收留患有精神障礙成人,最終擊敗以日本311大地震為故事背景的新海誠新作「鈴芽之旅」,抱回柏林影展最高榮譽。

Read More

寒流下水 王瞳與黃文星猛顫抖

王瞳、黃文星頂著7度寒流下水,兩人凍得直發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8點檔災難專門戶」再度發威!王瞳頂著7度寒流下水,一口氣泡了4小時的海水,即使穿上潛水防寒衣,還是和黃文星凍到直發抖。 民視8點檔《市井豪門》劇情高潮起伏,王瞳、黃文星、李又汝等人在寒流來襲7度到基隆海港出外景,劇中害王瞳落海的李又汝表示,這一場戲她實在很內疚,因為劇中看到王瞳跟黃文星很要好,竟然吃醋就一手把王瞳推下海裡,只能在開拍前對她擁抱呼呼。 王瞳表示,她很怕自己做不好,尤其落海後的她,還要沉到海裡等待救援,對於不可控制的天象及海浪,讓她一度擔憂,好在劇組除了有潛水教練及救生員坐鎮。拍攝過程中,王瞳也盡量避免上下岸的溫差,所以乾脆就抓著救生圈在海裡等待拍攝,一共泡了4小時的海水。 王瞳笑說,她幾乎拍每部八點檔必落海,所以不擔心下水,在劇中要展開即刻救援的黃文星表示,這一場戲真的很難詮釋,加上天氣實在太冷了,就算穿潛水衣禦寒,還是呈現失溫的狀態。

Read More

艾怡良飆唱功 宣布明年攻蛋

艾怡良台北開唱,一身搖滾火辣裝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唱作天后」艾怡良一開年就先後在台中、台北開唱,邀請黃偉晉擔任特別嘉賓,並宣布2024攻蛋。 「2023 艾怡良RUN AMOK!」演唱會在台北Legacy舉行,艾怡良一身搖滾火辣裝扮,為大家帶來個性魅力的自選歌單,在唱完 〈滅了我〉之後,一句「我要你橫行的像你自己,把你想要丟的東西都丟出來,但不要丟手機喔。」讓台下觀眾們就愛她感性又風趣的獨特魅力。 演唱會上,艾怡良邀請黃偉晉擔任特別嘉賓,兩人雖有共同好友,但卻素未謀面,一直都很欣賞怡良的黃偉晉在收到邀請時,心裡頭驚呼連連:「怎麼會是我?!」 兩人合唱〈早晚〉也正是黃偉晉的愛歌;艾怡良則讚嘆黃偉晉好會唱,根本是被主持耽誤的歌手!而艾怡良一身火辣裝扮,讓黃偉晉趕緊把內搭換成洞洞裝,更開玩笑說怡良把情趣內衣穿上台,艾怡良回應道,「衣服是偏情趣,但很貴。」第一次見面就同台演出的兩人,不但默契十足,妙語如珠更逗樂全場。 在節目近尾聲,艾怡良感謝歌迷來聽演唱會,一句「2023只有這次都市女生的專場演出了。」引起眾人一陣譁然,此時她緊接著說:「那麼,2024有人要跟我去小巨蛋嗎?」台下掌聲滿滿、歡呼雷動,為演唱會掀起最高潮,也讓大家開始期待明年和艾怡良一起攻蛋!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新山玉被稱為蘇玉的由來

黃榮興 作者介紹:黃榮興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監事亦為臉書「中華古玩論壇」管理員,平日熱心協助社員解答古玩相關疑問,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圖一 紅山文化 玉鶚正面(沐蘭齋謝方收藏) 剛玩古玉時,有位玉商前輩拿一件花片教我,用台語說:「這是蘇啊。」 我問前輩怎麼分辨? 前輩說:「蘇啊玉比較軟。」 圖二 紅山文化 玉鶚背面(沐蘭齋謝方收藏) 當時前輩傳遞給我的資訊,他口中的「蘇」是指酥軟的「酥」、而不是蘇州的「蘇」。後來我自己看書找資料,才了解台語講「酥啊」或「酥啊玉」是指產地在中國東北的岫岩玉。而中文其實是寫蘇州的「蘇」,而不是一些玩玉的人因為這種玉料的質地較和闐玉軟,自己想像成酥軟的「酥」。 為什麼主要產地在遼寧省岫岩縣,並以產地命名的「岫岩玉」會被稱為「蘇玉」呢? 圖三 明代 玉花片(香港馮啟文收藏) 蘇州從明清時期就是玉雕重鎮,大名鼎鼎的陸子岡就是明代蘇州人。「蘇州工」、「蘇作」都被用來稱讚蘇州手工藝術的精緻風格,現代亦有用「蘇玉」統稱蘇州製作的玉雕,但是將岫岩玉稱為「蘇玉」,這個名稱同樣和蘇州玉雕有關。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就有岫岩玉雕,那時候當然沒有「蘇玉」這個玉料名詞,就連「岫岩玉」也同樣是個新名詞。民國初以前的玉器書籍上也沒這兩種稱呼。王素存在「玩玉瑣談」書中寫:「東北玉,即我國東北部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所產之玉,昔為北狄所居,因稱狄玉。」 圖四 明代 觀音玉片(筆者自藏) 王素存先生大約是清末民國初出生,幼時家居南京,跟隨其父鑑賞古玉,「眼見各種玉器,耳聞諸客論說」長而亦愛玉器。王先生移居台灣後在光華商場販售字畫(牯嶺街舊書店藝蘭書屋主人),這本書是1979年出版,應能代表當時台灣古玩圈的一些見解,可見「岫岩玉」或「蘇玉」這兩個名詞流行是這之後的事了。 為什麼會有「蘇玉」這個名詞的出現?在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官網「蘇州製玉三十年」這篇文章裡有透露一些訊息: 圖五 清代 玉鈕扣(閆恒蛟收藏) 「蘇州所用的玉材,在清道光之前多用新疆和闐產的白玉,產品有磐、如意爐、瓶以及麻姑、壽星、觀音等陳設品,也有珮、環、簪、鐲以及挖花玉片之類。同治以後,緬甸的翡翠大量輸入,更豐富了玉器的品種,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還遠銷歐美、澳洲及南洋等地。光緒末年,和闐玉中斷,遂改為東北產的新山玉材,產品以平面挖花的玉片為主,然後批給上海嵌在家具、首飾上。」 東北產的新山玉材就是指岫岩玉。從上面這段文字可以得知,蘇州玉雕原料從以和闐玉為主轉而以岫岩玉為主,是清朝末年就開始的事。蘇州生產的花片主要用在鑲嵌上,例如上世紀80年代初期大陸經濟改革開放後,台灣市場常可見到鑲嵌玉石雕的插屏、掛屏、屏風、玉石盆景等現代工藝品,其中鑲嵌的玉質薄片絕大多數是岫岩玉,應該都是蘇州生產的。 圖六 清代 蓮鴨巧雕(蔡耀興收藏) 為什麼說這些花片都是蘇州生產,別的玉器廠不會生產嗎?我掌握的資訊有限,當然不能排除其它玉器廠也有生產岫岩玉花片的可能,但「蘇州製玉三十年」這文章有提到「計畫經濟」這個名詞。 「解放初,已陷入困境的琢玉工匠只能依靠政府的組織才能解決原料、加工、銷售等問題。 60年代以後的計劃經濟高度發展時期,玉器生產完全陷入了“計劃”的控制之中。當時90%的玉器是外銷,多數產品由外貿公司定點生產,或由外貿公司定點採購,甚至帶材料上門加工。不僅如此,80-90%的原料也是按輕工部下達的計劃採購,不足的10-20%可向滬、京等地配額多的工廠購買。從原料到銷路的控制,使企業只要按質按量完成指標,基本上不需要競爭。」 圖七 清代 盆花玉片與玉珠(和闐玉三連環) (蔡耀興收藏) 「其次,計劃經濟可以保證企業生存,但難以促進企業推出精品。玉雕行業的用料高低與產品檔次是正相關的。根據配額,蘇州玉雕廠每年耗費85噸玉材,其中不到10噸是高檔材料,多數用岫玉這樣的低檔材料,產品的檔次自然不會太高,品種也較單調。為迎合國外市場的需求,這一時期的玉器品種主要是立雕擺件,包括爐瓶、仕女人物、花鳥、走獸,其他還有與首飾盒配套的用於出口的鏤雕花片,年產達數十萬件。 80年代後期因為出口需求的降低,花片逐漸減少。」 從這兩段可以看出那個時期的計劃經濟是從「原料取得」到「生產銷售」都受到官方的安排與控管,各玉雕廠產品有區隔,彼此不存在競爭關係,而蘇州玉器廠被分派的任務就是專門做花片的廠。 圖八 清代 玉花片(筆者自藏) 文中所述該時期蘇州玉器廠年產數十萬件以岫岩玉為主的玉器,並且高達九成外銷。這麼龐大的數量散到國外市場上,岫岩玉與和闐玉的差別自然會受到關注,那麼市場又怎麼稱呼這種與和闐玉不同的玉料呢?我認為應該是因為這些玉器是來至於蘇州,下游商人和消費者不瞭解玉料產地之下,就以成品來源為名,將蘇州來的玉器就成為「蘇玉」,以示與和闐玉的差別。 另外參考一篇文章,前蘇州玉雕廠廠長黃鶴鐘在「玉雕工具怎麼演變的」文裡裡介紹一位玉雕老藝人:「十幾歲時,他(郁伯榮老師傅)就在金門外朱家莊學做玉器了,老闆叫邵金生(其子後為合作社的創辦人),工廠有五六十工人,主要生產“凡貨”,亦稱“河南莊”,以新山玉為主要材料,產品多為碗、杯、手鐲等。  」 圖九 1940年代 薄胎條紋碗 首都博物館藏(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玉器卷) 依文中所述的時間推算,這位郁老師傅是1920年生,文中顯示30年代一些蘇州玉雕廠就已經以岫岩玉為主要材料,這和「蘇州製玉三十年」另一段敘述:「光緒末年,和闐玉中斷,遂改為東北產的新山玉材」是吻合的。 在蘇州玉雕廠成立之前,蘇州玉雕業經歷數十年的慘淡時光,那時是以「新山玉」或者如王素存寫的「東北玉」來稱呼岫岩玉,特別是現在的玉雕書籍上依然很多都採用「新山玉」這個名稱。現今蘇州玉雕界會用「蘇玉」來形容蘇州玉雕工藝,但不會用「蘇玉」來形容岫岩玉。 圖十 1950年代 兄妹開荒 首都博物館藏(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玉器卷) 在兩岸隔離的那個時代,人、貨都禁止往來,香港是台灣人購買「匪貨」的最主要管道,台灣人對大陸情況陌生,「蘇玉」個詞應該也是台灣人到香港人進貨,從香港人口中了解產品來至於蘇州,才產生「蘇玉」這個新名詞,而「岫岩玉」是後來資訊流通,了解這種玉料產地後才有的稱呼。 台語「蘇」和「酥」同音,加上岫岩玉硬度比和闐玉低,台語講「酥啊玉」有些人翻成中文字才會把這種質地寫成是「酥玉」。 圖十一 1994年 廣州南方玉雕廠(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玉器卷) 附上一些古今岫岩玉雕的照片,供參考。不管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還是現代,都能見到岫岩玉雕的身影,也用本文幫「蘇玉」正名。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6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黃韻玲直言怕張雨生 瑪莎策展被封土地公

「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策展統籌王耀邦(左起)、音樂總監瑪莎、文本統籌陳德政(右起)、數位統籌王宗欣等人與北流董事長黃韻玲(中)對談,分享策展甘苦談及心目中的張雨生。(北流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想你到月球」紀念張雨生特展策展團隊王耀邦(格子)、瑪莎等人與北流董事長黃韻玲對談心中的張雨生。格子笑說,瑪莎身兼展覽土地公,靠瑪莎「疏通」音樂版權。 北流21日舉辦「期待想你到月球」對談,邀請策展統籌王耀邦、音樂總監瑪莎、文本統籌陳德政、數位統籌王宗欣與北流董事長黃韻玲對談,分享策展甘苦談與心目中的張雨生。 黃韻玲表示,張雨生雖已離開20多年,仍有很多人討論他的音樂,影響力持續擴散,「將重要的音樂史料記錄下來成為重要的養分,這是我們的使命。」黃韻玲回憶,以前很害怕見到張雨生,因為每次見面都會被關心有沒有看書和創作。 瑪莎表示,因為之前沒有向公部門提案經驗,「第一次報告時心想:我是五月天欸,竟然需要在這裡報告。」逗得全場哄堂大笑。對於瑪莎的角色,王耀邦則打趣說瑪莎身兼「展覽土地公」,因為要負責跟唱片公司「疏通」展覽播放的歌曲版權。 王耀邦也說,瑪莎建議展覽中「雨生的河」展區將抽象的音樂以視覺畫呈現,觀展人也可以透過動畫了解張雨生的歌曲編排結構,「當初聽到瑪莎這個想法,我就知道這展覽要虧錢了。」團隊最後花了許多力氣演算每個音軌的呈現方式,獲得許多好評,被稱讚真的能感受每個音軌的細節。 「想你到月球 張雨生特展」28日結束;北流3月11日、12日舉辦「我期待 張雨生演唱會 致敬25」,由音樂人陳子鴻&政大YEAH樂團、陶晶瑩、陳綺貞、韋禮安、9m88、夜貓組、告五人、TRASH、U:NUS、小男孩樂團等人共同致敬張雨生,也將重現張雨生生前唯一音樂劇創作《吻我吧娜娜》經典片段。

Read More

蔡旻佑看展 盼寶哥入夢教戲

蔡旻佑觀看「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特展「朝聖兼做功課,希望看展後可以夢到寶哥請益演技。(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即將在果陀劇場《淡水小鎮》演出和張雨生同角色的蔡旻佑,觀看「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特展「朝聖兼做功課」。他說,展中看到當年張雨生演出《淡水小鎮》的節目單和報導,張雨生說最緊張的一場戲是要吃冰跟女主角告白的橋段,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一段戲,「竟然跟寶哥有著跨時代的默契」。 蔡旻佑表示,希望看展後可以夢到寶哥,想問他當年詮釋陳少威時在想什麼,看能不能請益一下演技? 蔡旻佑回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張雨生的歌是〈我期待〉,因為學校的畢業典禮聽到嚎啕大哭;被問到最想翻唱寶哥哪一首歌?蔡旻佑說自己最想挑戰〈帶我去月球〉,和這次特展的「太空人」意象主題不謀而合。 在特展中有一段張雨生談到演出《淡水小鎮》的心得寫著,「很多朋友常懷疑的問我,是不是因為唱片賣不好,所以接演舞台劇?我演戲一方面為了興趣,一方面更為了證明我做得到。」這段話讓蔡旻佑非常有感觸,「其實我跟當年寶哥的心境很像,很多人也會覺得我是不是在做音樂上遇到了瓶頸才會來演舞台劇,但就像寶哥說的,我是認真喜歡表演工作才會來演戲,所以這段話對我現階段是很大的鼓勵和力量」。

Read More

國樂結合馬戲 魔幻時空大稻埕衛武營首演

台灣國樂團《魔幻時空大稻埕》25、26日在高雄衛武營全台首演。(高雄衛武營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將大稻埕往日風華再現的台灣國樂團作品《魔幻時空大稻埕》,由知名導演黎煥雄執導,指揮江靖波率領台灣國樂團,前太陽馬戲團表演者陳星合集結6位傑出的馬戲藝術家,呈獻與眾不同的全新國樂面貌,打造一齣對時間無窮想像的嶄新音樂劇場,訂25、26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鄒求強表示,今年從具有豐富文化資產的『大稻埕』出發,首度以國樂融入新馬戲,集結台灣馬戲各路技藝高超的英雄好漢與台灣國樂團共同演出,鎔鑄傳統文化藝術與當代表演形式跨域創新。 《魔幻時空大稻埕》導演黎煥雄表示,大稻埕是非常迷人的歷史場域,有很多未被發掘的想像,這次挑選3個主軸,茶葉作為市街興盛的代表,北管音樂陣頭之於城隍廟的熱鬧,東西方交錯的符號如巴洛克建築等。 《魔幻時空大稻埕》音樂製作共邀請3位作曲家王乙聿、櫻井弘二、巨彥博,3人各以其專長的傳統音樂、跨文化素材、尖端遊戲音樂等風格,融入各年代場景的生活聲響,為《魔幻時空大稻埕》譜寫出獨一無二的嶄新配樂。

Read More

蘇打綠阿福當製作人 雄鷹邀在地樂團共創隊歌

台鋼雄鷹啟動隊歌計畫與蘇打綠阿福共創主題曲,圖為阿福趁空了解球員對音樂的喜好。(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鋼雄鷹職業棒球隊再次強接地氣,挑戰制式職棒球隊主題曲產出模式,廣邀高雄在地青年樂團自我推薦,特別邀請台灣天團〈蘇打綠〉樂團的團長阿福擔任製作人,將與入選的團隊一同打造專屬台鋼雄鷹的主題歌曲。 阿福為了這個史無前例的隊歌創作計畫,才剛結束蘇打綠於台北小巨蛋池堂影夜演唱會,立即前往高雄澄清湖棒球場拜訪總教練洪一中、領隊劉東洋了解主題隊歌期待的製作方向。 本身是棒球迷的阿福,在政大就讀時曾加入棒球隊,在澄清湖球場看見眾多雄鷹年輕球員正在訓練的過程,激發了他許多的想法。 台鋼雄鷹職業棒球隊隊歌創作計畫即日起啟動,邀請高雄在地的青年樂團共同參與,預計徵選5組團隊進行歌曲共創,樂團自我推薦資格及須提供資料可上「台鋼雄鷹 TSG HAWKS」粉絲專頁貼文查詢,自我推薦時程至3月31日止,入選團隊將於4月對外公布。

Read More

為了吃口飯 林心如鋸竹大崩潰

楊謹華(左起)、林心如、江宜蓉、郭雪芙參加實境節目《光露營就很忙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TVBS實境露營節目《光露營就很忙了》4月即將播出,首支前導23日大公開,林心如為實境秀崩潰,擔心沒飯吃,還與小姐們鋸竹鋸到懷疑人生,眾人苦喊「再也不吃竹筒飯」。 首次以戲劇衍伸的露營實境節目《光露營就很忙了》首支節目前導預告,將帶領觀眾們逃離繁囂的都市生活,隨著節目可以看到台灣美景,及總製作人林心如率領《華燈初上》卡司群楊謹華、郭雪芙、謝欣穎、劉品言、謝瓊煖、江宜蓉,走出「光」酒店褪去華服,療癒的露營野外求生生活。 姐姐們在露營過程中,因為需要用餐與製竹燈任務,謝瓊煖與江宜蓉親自遠赴山上砍竹,林心如與小姐們為了做竹筒飯,鋸竹子鋸到懷疑人生,「竹子有大有小,有一次的竹子特別大,一刀一刀去鋸出竹筒,真的很難,但又得做不然沒飯吃。」 實境節目《光露營就很忙了》首支前導23日大公開,林心如與江宜蓉合力鋸竹子。 楊謹華、郭雪芙則是帶著越鋸越苦的表情,楊謹華笑說不想再看到竹筒飯,郭雪芙坦言當下心情是吃個飯,真不簡單。江宜蓉談起上山採竹子的過程:「是全新的體驗,竹林非常漂亮,是很窄的小道,像是去探險,蠻好玩。」謝瓊煖則透露自己很喜歡去砍竹子,因為可以再去探索周遭的環境。

Read More

華語歌手第一人 周杰倫進IFPI全球10大暢銷榜

「最偉大的作品」成績斐然 與泰勒絲、BTS等人同進榜 周杰倫榮登2022年「全球十大暢銷藝人榜」,華語歌手第一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周杰倫睽違6年推出華語專輯「最偉大的作品」成績斐然,一舉榮登IFPI(國際唱片協會) 2022年「全球十大暢銷藝人榜」,成為華語歌手第一,讓得知喜訊的他直說:「很開心我的音樂被全世界更多人聽到!華流加油!」 周杰倫與泰勒斯、BTS、Bad Bunny、SEVENTEEN、紅髮艾德…等藝人一同進入前十大榜單,這個榜單的評選綜合了CD銷售量、黑膠銷售量、數位專輯銷售量,以及各音樂串流平台的點擊量等多方成績,能進入「IFPI 全球十大暢銷藝人榜」可說是相當不容易。 周杰倫是這個榜單有史以來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華語歌手。 周杰倫在榜單中排名第9,是該榜單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語歌手!IFPI的官方社群平台上,特別介紹周杰倫是「King of Mandopop」,並提及周杰倫的入榜,要歸功於他在華語音樂圈中屹立不搖的受歡迎程度。IFPI首席執行長Frances Moore表示,很高興看到今年的全球暢銷藝人排行榜有來自許多不同地區的藝人上榜,反映了當今樂迷喜好的音樂越來越多樣化。 周杰倫「嘉年華」巡迴演唱會也持續在世界各地舉行,繼馬來西亞演唱會後,3月4日將在澳洲雪梨開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