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週年高雄藝術博覽會 駁二藝術特區登場

高雄藝術博覽會即日起登場,帶來亞洲與跨太平洋藝術精粹作品,深度形塑最獨特亦是南台灣最盛大的藝博會。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迄今屆滿十週年的高雄藝術博覽會,即日起在駁二藝術特區登場,這屆聚焦「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台」,包括中國、菲律賓、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美國等國藝廊應邀參展,帶來亞洲與跨太平洋藝術精粹作品,深度形塑最獨特亦是南台灣最盛大的藝博會。 高雄藝博主辦單位指出,睽違兩年台灣迎來疫情解禁,使得二0二二年高藝博會有多間日本、韓國藝廊參與,帶來上百位風格多元且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和作品。這次高雄藝博選擇以展板方式呈現,不僅能看到許多大幅且獨特的作品,更吸引不少國內精萃藝廊共襄盛舉。 值得一提,這屆高雄藝博會特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研究所聯合主辦「ART & LOVE 百寶圖公益特展」,同步盛大登場,由高師大李錦明教授及策展人易思辰共同策劃,邀請高師大美術系暨研究所歷屆畢業及在學的大學、研究所藝術家,共計三十一位參展,參與義賣作品逾一百二十件。 李錦明提到,策劃百寶圖要提供小號的作品,其實不容易,三十一位藝術家是滿載的狀態,特別感謝高雄藝博會主辦單位,讓高師大藝術家們有此機會,能用藝術為社會做出貢獻。南高雄家扶中心代表賴曼綺特授證張學孔、李錦明和易思辰,並由超模冠軍簡菀妘獻花,感謝他們支持公益行善。

Read More

《加油喜事》周曉涵樂婚享

《加油喜事》周曉涵結婚開場樂無比。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TVBS全新八點檔大戲《加油喜事》將於12月上檔,11日舉辦卡司發布會,首次曝光精彩片花,為戲披過4、5次婚紗的周曉涵,提到過往每次穿婚紗,不是在大結局,就是被逃婚,笑說:「《加油喜事》第一集就是婚禮,開場很美,還有,我終於結成婚了!」 《加油喜事》周曉涵樂終於結成婚 《加油喜事》囊括新生代演員群周曉涵、周孝安、鄒承恩、楊晴、臧芮軒、劉育仁等人,劇中,周曉涵、周孝安婚姻大事遭到雙方母親大人陳亞蘭、王彩樺的極力反對。因此,楊晴、臧芮軒、鄒承恩、劉育仁在現場特別準備兩顆愛情鎖,希望這對新人能緊緊鎖住愛情和姻緣,成功突破兩位媽媽的防守。 提及和新科視帝陳亞蘭合作,周曉涵說,兩人第一次見面是9月開鏡,當天陳亞蘭一襲黑裝,氣勢驚人,坦言內心有點害怕,實際接觸後,才發現對方相當可愛,尤其是拿到金鐘視帝後,周曉涵都暱稱婆婆,甜蜜氛圍羨煞眾人。

Read More

藝術進區前進楠西、龍崎

如果兒童劇團演出《愛漂亮的烏鴉》 藝術進區節目本週前進楠西區、龍崎區!邀請如果兒童劇團帶來《愛漂亮的烏鴉》。(文化局提供) 二0二二藝術進區本週前進楠西區、龍崎區!十二日晚間七時、十三日下午三時三十分,由國內知名的如果兒童劇團,分別於楠西北極殿、龍崎文衡殿演出,帶來大小朋友喜愛的《愛漂亮的烏鴉》,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愛漂亮的烏鴉》描述森林裡住著各式各樣的小鳥,他們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專長,某日,森林大王決定舉辦鳥界選美大賽,只要選中,以後就是鳥中之王。所有鳥兒都細心照顧他們的羽毛,期待能大放光彩,成為鳥中之王,然烏鴉卻悶悶不樂,因全身黑黑的,不可能被選上;來到鳥類洗澡池子,看到浮在水面上其他小鳥洗完澡後掉下來的羽毛,烏鴉決定打造全新自己,並為自己取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小鳳」,到底誰才會是選美大賽的冠軍呢? 為鼓勵民眾長期支持藝術進區活動,藝術進區也首次使用線上會員系統,每場開放一百至三百名觀眾,演出前事先使用TixFun系統進行索票,現場即可使用QRCode兌換小禮物。為更貼近民眾需求,首度推出親子共讀節目手冊,將節目內容透過深入淺出介紹、可愛的插畫風格,讓家長或老師與孩子們以輕鬆自在的心情進行共讀,是一本富有表演藝術教育意義的節目手冊,值得收藏。 文化局表示,藝術進區節目精彩可期,如想更了解節目訊息,請鎖定藝術進區粉絲頁:https://reurl.cc/kE1xaG,即可獲得最即時的節目動態,邀請市民八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二十日一同來感受戶外表演活動的魅力!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Read More

康康偕張秀卿聯手主持《康康鄉卿秀》

康康偕張秀卿聯手主持《康康鄉卿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同月同日生的雙子座藝人康康、張秀卿,終於首度聯手主持信吉衛視新節目《康康鄉卿秀》,比唱功、比口才,重現當年張菲《龍兄虎弟》歌中劇喜趣熱鬧氣氛。 康康跟張秀卿曾經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中,聯手擔任頒獎人,創造高收視率,在信吉衛視總經理紀博文撮合下,2人 首度合作新節目。 康康表示,許多觀眾跟他反應,很懷念張菲《龍兄虎弟》、《歡樂100點》歌中劇單元,因此在新節目中,創造出《好康蛋蛋麵》單元,每集邀大來賓一起表演歌中劇。 曾經自導自演《十萬伙急》康康,編導《好康蛋蛋麵》歌中劇駕輕就熟,他編的劇情,讓來賓王彩樺、陳隨意、沈文程、曾心梅、吳敏、謝雷等人,錄影時笑翻天。 首集大來賓洪榮宏、張瀞芸夫妻檔,賣力搞笑演出,平時有偶包的洪榮宏,跟康康一起表演綜藝摔,張秀卿跟張瀞芸比拚模仿鄧麗君大賽,十分有看頭。 張秀卿表示,《MUCH金點秀》停播後,很高興跟康康主持《康康鄉卿秀》,可以好好發揮唱功在節目中飆歌。但也自己爆料笑說,跟小12歲的老公王國贊婚姻幸福,雖然「做人」未成功,仍不影響感情,只是王國贊的身高、長相,跟蔡昌憲神似,很多人以為他再婚蔡昌憲。 《康康鄉卿秀》將於11月13日起, 週日晚上6點,在 信吉衛視(全台定頻82台)首播。

Read More

韓娛CJ集團砸1.5億 3部影集預2023年推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韓國娛樂龍頭CJ ENM積極進軍華語市場,10日公布斥資1.5億台幣打造心理犯罪驚悚劇集《深網》、科幻愛情喜劇《火星上的維納斯》、靈異愛情劇集《味盡緣》等三部影集,也將與中影、大川大立、文策院合作,製作一部以海島文化為背景的影集,預計明年下半年在金門拍攝。 繼愛情喜劇《媽,別鬧了!》攻占Neflix點閱冠軍、邪教犯罪影集《我願意》成HamiVideo影劇館年度點閱冠軍,CJ ENM集團旗下CJ ENM Hong Kong (香港)再度打造三部華語影集,溫昇豪、曹佑寧與莫允雯三位主要演員10日會師舉辦見面會,並公布前導預告,受到現場媒體以及各家串流平台貴賓注目。 溫昇豪、曹佑寧與莫允雯對於與CJ ENM集團合作,異口同聲表示很榮耀,溫昇豪說:「CJ ENM出品的《寄身上流》在奧斯卡榮獲多項大獎,這對亞洲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鼓舞與殊榮。」曹佑寧也說:「與CJ ENM HK 合作拍攝《火星上的維納斯》,不論是在劇本上、團隊上,場景上,都非常的創新且多元。」莫允雯則難忘到新加坡拍戲經驗,透露從小在多重語言與多重文化的美國環境長大,因此在同樣也是多語種文化的新加坡工作,不止溝通上很自在,生活上也很舒服,「最重要的是團隊的專業度讓我迫不及待想再次回來新加坡拍攝。」 CJ ENM HK資深副總裁汪建偉指出,CJ ENM在全球市場的考量下,積極投入華語及其他語言內容,擴大製作知識,與在地人才合作。包括《深網》、《火星上的維納斯》、《味盡緣》預計在2023年推出,相信會吸引全球觀眾矚目。」 此外,CJ ENM HK也將與中影、大川大立、文策院合作,製作一部以海島文化為背景的影集,預計明年下半年在金門拍攝,由CJ ENM提供IP,大川大立和CJ ENM HK 共同製作,希望透過CJ ENM HK在戲劇製作的專長和國際行銷通路,讓全世界都能看見台灣和金門的美好風景和人文底蘊。

Read More

〈中華文薈〉煙一般飄渺,浪一般雄勁——石秀淨名,禪者與詩人

石秀淨名著作。 文‧圖/郭瀅瀅    陳建宇/簡介    陳建宇,筆名石秀淨名。一九五九年生,雲林縣人。自幼為追尋生命的答案,惶惶不可終日,雖僅高中肄業,已遍閱儒釋道三家經典與西方哲學,喜歡寫詩。文學著作有《陳建宇詩集》、《問津》、《一絲天真可以換取》,禪修著作有《步步人生步步禪》、《麗江到瀘沽湖畔的八堂課》、《牽騎心牛》、《原味覺醒》、《道上的智慧金塊》等,現為「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常務監事、《人間魚詩生活誌》副社長,也是「中華民國人生禪學會」創會會長。 石秀淨名。 〈十隻鳥〉 鳥一 無極的聆聽者 死亡,葉子離枝? 鳥二 空中 不確定的 心 鳥三 飛翔是主 至少接近 主 許是一種祈禱? 鳥四 跟著死亡 飛 鳥五 天羅之 地網之 風乾之 雨淋之 鳥六 不擔心 明天的糧食 鳥七 內在之聲,淡 淡出鳥來 一種光之飛翔 鳥八 鳥飛過 直覺 反射 天空著 黃昏 黎明 鳥九 飛翔是創造之一 絕非需求之一 飛翔乃純粹之美 卻不是善之匱乏 準此 鳥 還想還要 能想能要什麼嗎? 鳥十 以色見 以音聲求 貧無棲息之地 另外,有一種癖好 我不告訴你 〈愛十一行〉 我回來了!愛 在妳平靜的心裡 凝視,合一,當我們,成為我 誰引光明入身,彩虹是空是色 就這樣現起,摺一隻紙船緩緩 從童年那端,誰是我?無聲的 在妳微笑的,心裡飄來…… 帶著妳,妳的一些徵兆時光的 賊,韻味,主的日子妳不停的 側身步入,在每一變化當我們 凝視,合一,成為我……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一股凜然而靜定的氣息,彷彿始終能以清明的姿態行走於生命的道路,不受外在的擾動。來自雲林縣北港鎮、生於1959年的石秀淨名(本名陳建宇),是一位有過6000弟子的禪師,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詩人,曾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文藝獎章」等獎項,現為「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常務監事、《人間魚詩生活誌》副社長,也是「中華民國人生禪學會」創會會長。 在戒嚴時代下成長的他,世界對他而言曾龐大而具壓迫性,外在的一切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掌控與主宰著。在對世界充滿困惑下,他埋首於書海,吞食與反芻每一個字,渴望能在字裡行間找到生命的答案。文學,從此進入了他的生命,滋養了他年少卻早熟而蒼白的心靈。寫詩的天賦,也在其中萌芽。 煙與浪,是寫詩的起點 就讀北港高中時,他以當時最盛行的體裁「散文」,寫下自己的對生活的感知,並在末端附上「歌詞」,名為〈煙與浪〉。雖然內容是關於有一天能學會作曲的幻想,而回顧起來,卻也描寫出了自年少就深植於心中的生命觀:「一個人的生命要像煙般飄渺,而他的行動力應該像浪一般雄勁。」他將散文連同「歌詞」投稿校刊,沒想到校刊刪除了散文,只刊出了〈煙與浪〉,並編排在「新詩」的欄目裡。在對「新詩」仍缺乏認識的當時,新詩的大門卻主動為他敞開,他熱衷投入創作,並以「煙浪」為筆名,持續發表散文與新詩,也成為校刊的主編與社長。 不被文字豢養, 走進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 在文學創作上,他如一顆明亮而獨自發光的星,而他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不僅曾在課堂上舉手發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因而被老師認為不敬、被記了大過以外,高三那年,他許多科目的成績不及格,也拒絕在填鴨式的教育下背誦答案補考。在同學紛紛為畢業而慶賀或升學的當時,他「選擇被留級」,最後沒有拿到高中文憑,從此,生存對他而言,是比別人艱難的考驗。沒有高中學歷的他,先後當過皮料的搬運工、藥廠的基層工人、佛教出版社的最低職務等。而看似貧瘠的土壤,卻也是鍛鍊心靈力量的沃土,不僅讓曾經抱持虛無主義、「想在路邊當街友」的他扎根於腳下的世界,也深化了內心對生命的體悟。他持續寫詩,即使年紀輕輕就在詩壇成名,卻不願被文字豢養,並走入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上,研讀佛經、道藏、佛藏、東西方哲學,於1990年創立了「人生禪」,將禪的智慧與自身對真理的體會,教導學生落實於現代生活。 〈十隻鳥〉: 對真理不同面向的體悟 在學生眼裡,他是一位嚴厲而直截,具洞悉力又充滿創造力的心靈導師,彷彿只要一被他具穿透力的目光掃過,內心的秘密便無所遁形。而融合在他生命氣質裡的,是感性與浪漫,他年少的詩作經常帶有抒情性、反映了對「美」的追尋與嚮往;青年時的他,則以宏大的生命觀、本質觀為底蘊,並以〈十隻鳥〉一詩,獲兩大報其一之文學新詩獎優勝、獲頒首獎外的最高獎金,與詩人冰心詩作一同刊出。他對名利始終淡泊,頒獎的確切單位也不記得了,而問他至今創作過最喜歡,若能選擇一首流傳於後世的詩,他選擇的仍是那首三十歲左右寫成的〈十隻鳥〉:「直到今天,我仍然沒有辦法改動它任何一個字。那是我一直以來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在一定程度裡,我認為我掌握了某種可能性,某一種『知道』,例如對禪的體會、對心性的體會,所寫出來的」、「我的生命終於不會是自甘其小,被這個世界、被別人宰制、在不平等的關係裡受苦,我解除我心中的苦難與『這個世界大於我』的那種欺壓性,所寫出來的一首詩」,〈十隻鳥〉裡的每一隻鳥,都是他對真理某一個面向的深刻體悟。 生命的真相, 不在結構與脈絡裡 而如今,他更是放下了過往追尋的美學包袱,讀他的詩作,總會感覺詩人在創作時的率性與奔放,詩行裡展現了當下的隨機性與偶然性,且經常沒有固定的章法與形式,一如禪的真諦,一切始終不在定局與框架之內,而在念頭的流動間,便照見了存在的本質。除了詩,石秀淨名也寫小說,而詩揭發了存在的內核,小說則是反映存在的表象,兩者都指向了深邃的形上意義與永恆本體,即使在流暢與成熟的筆觸下窺見了詩人生命的厚度與歲月的痕跡,卻也映現出了一顆最為純粹、潔淨的心。而作為一個禪者與詩人,他悟出了感知一切的心,既存在於當下的片刻,又無所不在並超越了時間,因而他經常打破線性的敘事結構,畢竟,生命的真相不在有限的時間性裡:「結構與脈絡,讓人離開了生命的當下。」 在時代的變革下, 做出必要的行動 透視了生命本質與現象虛無的他,生活上也彷彿逆行於時代,身上幾乎沒有資本主義的影子,經常是穿著同一件單薄的外套、同一雙古舊的鞋子、拎著同一個因買書而被贈予的帆布袋。除了維繫生存所需外,書本是他唯一的消費。當問到對於網路科技時代下的資訊碎片化、圖像的閱讀多於文字,現代詩因為網路詩社興起所面臨的危機,他是否感傷?他說:「我比較在意科技的方便,所形塑出的生命淺薄化,人類心智無法深廣的集體走向與結局。」然而他不停留在個人性的無奈感受裡,「與其哀傷,不如做出必要的行動」,在視覺圖像盛行的當前,他便在人間魚詩社提倡「詩電影」的拍攝,為詩尋找另一種被認識的途徑:「生命是枯燥乏味的,創作再創作,我認為很有趣,為什麼不行?」詩人如他,禪者如他,面對外在世界與認知模式的重複性,總以遊戲而打破常規的心,顛覆規範並開拓新的可能。 「我來了,我走了」 走過與跨越了曾經蒼白而受苦的歲月,自谷底翻飛的他,也為顛沛的生命樣態發聲,曾以〈L說〉一詩描寫原住民被殖民與被城市窄化,離開了源頭的流離失所:「我到處死掉∕如一枚一枚黃葉,落下∕如下水道的老鼠,一隻」、「有個字∕浮現在意識之海,而我∕一再抵達短暫的,生命∕有個字∕而我勢必∕勢必不再抵達」。而詩作當中,竟也使用了年少寫詩的起點——煙與浪的意象:「是你或者我∕一切究竟是煙是浪∕那個起初,有過的∕筆名,曾經遺忘」。也許過往歲月是不在日常意識可及處的殘影,在詩人創作的當下仍不時以半透明的姿態現形,隱隱地攪動著思緒,而即使擁有對生命超越性的體認,寬廣的心也能與貧弱的生命、失根的心靈共振著,不論它們來自於過往的自我或現在的他者,一切都融合於生命的無形與有形向度中。一如問起他若想寫下一句話留給世界,會是什麼?他說:「我來了,我走了,煙與浪。煙般飄渺,浪般雄勁。我存在了,我行動了,我消失了。」詩人彷彿廣闊而深邃的海,雄勁地拍打靜止的礁岩,所濺起的浪花,就是他的詩句,在靈光升起的當下又歸於無,回到轉瞬間便消逝而融於無形的,一抹煙。

Read More

温貞菱林予晞女女戀 好友變老妻

微科幻影集「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系列單元「沙之書」9日舉辦特映會,編劇馬千代(左起)、導演徐麗雯、演員林予晞、張絡扉、温貞菱及瑞瑪.席丹出席。 (公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9日電 微科幻影集「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系列單元「沙之書」今天舉辦特映會,私底下是好友的林予晞和温貞菱,首次合作就飾演交往多年伴侶,讓温貞菱笑說是很自然的「老妻老妻」。 「沙之書」由導演徐麗雯執導,找來林予晞、温貞菱、瑞瑪.席丹主演,細膩處理伴侶關係,探討大數據預言下是否仍相信命中注定。 林予晞和温貞菱劇中飾演交往4年、結婚8年、育有1女的伴侶,兩人相約白頭,林予晞卻遇到半路殺出、讓她一見鍾情的瑞瑪.席丹;林予晞也開玩笑說劇名應該改成「渣之書」。今天主演群3人現場相遇,正宮温貞菱忍不住吐槽林予晞與外遇對象瑞瑪.席丹,「怎麼可以在老婆面前這樣」。 温貞菱和林予晞私下是認識多年好友,首次合作就飾演伴侶,温貞菱笑說感覺很像「老妻老妻」。導演徐麗雯稱讚,兩人因為有真實的共同回憶,演起來特別有層次;瑞瑪.席丹的角色則需要自由且不同的美學選擇,「而且對手是温温,需要很強大、很不一樣的人,才能讓她(林予晞)外遇」。

Read More

暮拉先知乍現展 推出藝術品NFT

「毛毛」將藥包改為隨身包,藥局名稱為「快樂」,一改生病的苦痛。(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NFT是近年來火紅的投資話題,這股風潮也吹至藝術界。位於中西區國華街的暮拉多元藝術空間,即日起推出「先知乍現」展並搭配推出台南首檔藝術品NFT,邀請台、日共六位不同領域藝術家,透過媒材寓意、身體動勢及遊戲場ING等三大面向切入,提供民眾欣賞藝術作品時,更豐富的想像空間。 暮拉整合資源,搭配目前正夯的區塊鏈技術,透過輕鬆方式,讓民眾體驗如何收藏NFT藝術品,限量推出一千份彩蛋,只要民眾在展覽期間完成任務,即有機會成為NFT藝術品藏家。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結合實體展,推出台南首檔藝術品NFT。 (記者林雪娟攝) 六位展出的藝術家,各有所長,來自日本的水谷篤司,將角材集結,刻出近似山形的起伏,以抽象視覺展現其生命經驗;夏愛華運用台灣少見的生漆創作,在層層堆疊上漆過程中,配合氣候、質地變化,展現細膩色調和肌理層次。建築背景的許唐瑋,透過連續圖像,呈現「生物體」連動想像。 蔡宜儒透過東方水墨筆觸展現西方次文化動畫元素,旋轉馬車、鹹蛋超人,透過戲劇敘事,隱藏其幽默心境;出生於網路普及後世代的「毛毛」,推出動畫、魔法陣等,角色有的討喜,有的無厘頭,一款藥包的隨身包,藥局名稱竟是「快樂」;此次的策展人黃建樺,擅長數位影像,經由影像符號編碼與動物劇場排演,作品呈現蒙太奇意象,此次作品,也和病毒、疫情等時事相關。 暮拉此次除實體展,也同步整合新世代創作型態,展期並推出兩場工作坊,包括漆板岩彩和「超時空魔術師」,該場為親子場,看心愛的玩具和廢材如何相融,詳洽官網。

Read More

國軍文藝金像獎美展 得獎作品龍華科大展出

國軍第五十五屆文藝金像獎巡迴美展於龍華科大盛大揭幕,貴賓共同剪綵。(龍華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龍華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國軍第五十五屆文藝金像獎美術類得獎作品巡迴美展」,由陸軍第三地區支援指揮部指揮官巫建輝少將、政戰主任莊沼渠上校、龍華科大葛自祥校長、林如貞行政副校長、人文暨設計學院葉茉俐院長共同剪綵,期望龍華學子藉由欣賞獲獎的精彩美術作品,充實藝文涵養,更從中深刻體會國軍保家衛國的傳承與榮耀。 巫建輝表示,「國軍文藝金像獎」擁有悠久歷史,不僅是孕育軍中文藝的搖籃,逾半世紀以來更培養出許多優秀國軍藝文創作人才,對響應政府文化政策,形塑社會正向風氣,功不可沒。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國軍文藝金像獎」逐漸從軍方展覽來到社會各界巡迴展出,作品類型變得更加多元豐富,學校積極與國軍合作,提供藝文中心空間,展出攝影、國畫、龍華科大師生欣賞國軍第五十五屆文藝金像獎巡迴美展作品,飽覽豐盛藝文饗宴。 行政副校長林如貞指出,國軍官兵訓練有素,在展場布置作業時即充分感受到官兵的蓬勃朝氣與活力,值得龍華學子學習效法。尤其下個月即將迎來龍華科大五十三周年校慶,學校很榮幸透過藝文活動與國軍合作交流,並藉由國軍文藝金像獎得獎作品,為校慶活動增添豐美的藝文氣息。 林如貞同時鼓勵全校師生於展覽期間踴躍駐足欣賞,期望龍華學子不僅能夠欣賞精彩藝文作品,體會國軍的傳承與榮耀,以及夙夜匪懈、保國衛民、救災與防疫先鋒的辛勤付出,達到凝聚國人的愛國心與全民國防教育目的,進而支持國軍,做國軍的堅實後盾。

Read More

《阿嬤的歌本2.0》十八首經典歌曲 找回心中的感動

《阿嬤的歌本二.○》將於十一月十二、十三日在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獲《國藝會Taiwan Top》肯定的新古典室內樂團,近年來在藝術總監陳欣宜的帶領下,積極將豐厚的臺灣元素以創新的語彙,開展音樂劇場新美學。經典製作《音樂舞台劇-阿嬤的歌本》已完成多場巡演,日前推出《阿嬤的歌本二.○》將於十一月十二、十三日在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 新古典室內樂團除受《國藝會Taiwan Top》肯定外,更曾受邀於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幕週及「二○一九衛武營開幕週年強檔節目演出,且該樂團作品雙項入圍《WSD 二○二二世界劇場設計展》深獲好評。 《阿嬤的歌本二.○》以許逸聖的原創劇本,經由導演吳維緯重新改編,邀請劇場設計翹楚王奕盛擔任影像和舞台設計打造全新版本,邀集留奧女高音連筱筠、留奧男中音陳集安、音樂劇演員蔡恩霖.撒基努、劇場演員陳盈達等參與演出,透過新古典室內樂團現場演奏、紀實影片及新媒體元素,將這齣具有臺灣懷舊素材,內含四個希臘神話寓意的作品有了嶄新的詮釋。 全劇以一本阿嬤遺留下來的歌謠筆記本為發展主軸,跟著劇中記錄片導演孫子小顧的腳步,一同訪談老巷弄裡的長輩們,進而發現阿嬤年輕時一段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劇情溫馨感人又笑中帶淚,透過一首首經典動人的國台語歌曲,包括《四季紅》、《滿山春色》、《青春嶺》、《思慕的人》、《小城故事》、《千言萬語》、《給我一個吻》、《不了情》等動人老歌,進而感受臺灣人情細膩溫暖的獨特風情。 《阿嬤的歌本二.○》將於十一月十二日晚間七時三十分及十一月十三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在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相關購票資訊可至OPENTIX購票系統查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