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口琴樂團巡演 開放索票

《逆光》二○二二天狼星口琴樂團年度巡演,將於十一月二十日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逆光》天狼星口琴樂團年度巡演,將於十一月二十日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樂團聚焦於口琴重奏與多種音樂元素的融合,向各地民眾分享天狼星口琴樂團的音樂蛻變。 天狼星口琴樂團為口琴樂界國際知名團隊,二○一七年世界口琴大賽冠軍得主。樂團曾擔任二○一三及二○二一年世界口琴大賽評審、演出嘉賓與講座,並於二○二二年獲選為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多年來活躍於亞太地區的韓國首爾國際口琴節、亞太口琴節與世界性的德國世界口琴節等活動,並深耕台灣各地巡迴演出與口琴教學。 十一月二十日在基隆演出的《逆光》天狼星口琴樂團巡演,是該樂團今年度最後一場巡演活動。天狼星口琴樂團表示,巡演音樂會以《逆光》為名,希望新的年度能和大家一起往光明康莊處走去,在各方面早日重拾往日榮景。此次演奏會可自由索票入場,索票地點可至基隆市表演藝術官網查詢。

Read More

不是書店,而是小型雜誌博物館|薄霧書店

DFUN http://www.dfunmag.com.tw 專題|為什麼實體書店應該繼續存在? 「薄霧」,諧音「博物」,不只是書店,也是一家小型雜誌博物館。焦點是以設計、生活風格為主題的各式雜誌期刊。這些雜誌不對外販售,僅提供室內閱覽。空間備有舒適的長桌椅、Wi-Fi、插座、掃描列印用事務機,並提供飲品。可以在這裡書寫、辦公、翻讀雜誌一整天,享有高品質的靜謐與品味環境。店主蔡南昇是知名的裝幀設計師,開設的書店特別著重店內空間質感,光線調控在明亮與幽暗之間的微妙帶,空間美學則介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舒適感與美感間,猶帶點神祕氛圍。 蔡南昇,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畢,平面設計師跟五隻貓,朋友常稱呼為貓叔。現為一瞬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及科科文股份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自2016年起創辦薄霧書店至今,期間策劃並發起設計與書籍活動,持續推廣設計與閱讀。圖為薄霧書店整面的雜誌書牆。 「雜誌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與代表」—— 蔡南昇 五十年的日本雜誌時空膠囊 坐落在公館商圈不起眼的大樓裡,外頭沒有招牌或是顯眼的標示,如果不是走進大樓裡,想必很多人會和薄霧書店擦身而過,然而薄霧書店收藏了許多書籍、日本雜誌,其中不乏許多絕版雜誌,這些都是創辦人蔡南昇的雜誌收藏。書架上滿滿都是日本雜誌半世紀以來的精華,對於喜愛看日本雜誌的讀者,在台灣還能看見這些早已絕跡的雜誌,想必是既雀躍又興奮吧!對比許多新潮的書店以販售新書為目的,稱呼薄霧書店是一間雜誌博物館,可是一點也不為過。 問到為何要將工作室的部分空間延伸出來做為薄霧書店,他說:「我接案子、做設計已經做了一、二十年了,每天的作息固定,只能一直面對著電腦。我想試一點別的事情, 因為我心裡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它們可能會是一些實驗性想法,或是群眾與出版社做互動,但如果都在電腦前,我可能就沒有辦法去實現。當初有了這個空間,就想幫這裡設定一個主題,因為書跟我本身的工作有緊密關係,我也希望這裡的風格能跟別的書店不一樣,而且相關產業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在思考要如何在書店這個場所發展出新的方向或功能,所以我也想說,趁這個機會做一點實驗。比方說,我們不以賣書為主,而是像圖書館的形式,所以我就決定展示絕版雜誌這個主題。」 薄霧書店收藏的雜誌有一個特色都是日本五十年內、各個時期指標性的雜誌。「我去收集過來,數量蠻多的,不像有些店是某個雜誌收個半年、一年的,我這邊一收就是十多年,有好幾百本,可能除了收藏家以外,很少在外面書店看到這麼多種類的收藏,加上圖書館不收這類東西,所以我覺得這是這邊的特色。」 「我挑選的標準有兩個,一個就是很有自己想法的總編輯, 這些總編輯可能在那個時代提出了一些嶄新的主張,或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此時蔡南昇拿起了書架上的《生活手帖》 和我們舉例,「這本《生活手帖》是一九七零年出刊的,這個雜誌是二戰後創立的雜誌,總編輯是花森安治,那時日本的大環境生活貧窮窘困,他們有感於當時物質生活很不好,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沒有什麼精神。花森安治決定以這本雜誌內容來為當時低迷的日本大眾進行鼓舞與打氣。上面教了很多生活的知識、烹飪、或是一些舊物的利用,這個也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在那之後,《生活手帖》引起了一種廣泛的風潮,每期都會鎖定一個新的主題,提出嚴謹又客觀的意見, 讀者看了這本雜誌,會感到這些內容是可以信任的,也間接讓日本的民生製造廠商受到刺激,提升了生產的產品品質。」蔡南昇進一步提到:「雜誌必須呼應當時的需求,總編輯也會藉著雜誌告訴大家說,現在我們的社會應該要走上的方向。總編輯就好像是一座燈塔,指引大家說我們該怎麼走,他們有這樣一個社會責任在。」 共用工作室的桌面。 雜誌編輯是時代方向的燈塔 他特別舉了其中一本日本雜誌《アイデア idea 雜誌》,談論關於雜誌編輯所需的專業能力與技術。「這個是我很喜歡的設計類雜誌, 它厲害的地方就是這本雜誌不計較成本,用到非常多不同種類的紙,甚至包含其他的設加工,如果你是印刷相關的從業者,就會知道這些東西成本都非常昂貴。假如是其他一般的雜誌,就不會這麼麻煩。它同時也具有情報蒐集的能力,比方有一個主題, 雜誌裡面就會滿滿充斥著和這個主題有關連的圖片,這種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要真正深入去編輯時,就會發現非常困難,因為要找某個人有名的東西很簡單,但要找到某人某時期做過的某件事情, 就需要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去挖掘那些微小的線索,所以《アイデア idea 雜誌》也像日本設計界的聖經,因為它會去做很多深入研究與分析 ,告訴大家日本設計的過去與未來是什麼模樣。」 自 2016 年開始,薄霧書店也邁入了第五年,因為不以銷售為主,蔡南昇認為比起一般獨立書店會遇到的銷售問題,在薄霧書店遇到的問題,會是影響更深的關鍵問題「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都是進去逛逛要買書,如果沒有產生消費動機就會離開。但我們可能就要一直跟進來的人說明我們不以販售書籍為主,所以才會需要有低消,我們常常要跟別人宣傳或是溝通,薄霧書店不像是一般的書店。除此之外也同時要規劃不同的活動,所以我們活動很多。」 他和我們提到薄霧書店另外一個特色是將知識具體化「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要吸取知識的方法有太多種了,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知識可以獲得,但在我看來,這些知識還滿碎片,缺乏系統性的整理,有些事情是需要很長篇幅才能把事情講完的,我覺得這是用 Google、影音很難獲得的閱讀體驗。」繼續把閱讀體驗完整傳達給別人,是這個時代要努力的事情。如今,已經有太多事情來瓜分看書的注意力,「我覺得這是時代的必然性,要去挑戰好像是螳螂擋車,那不如換一個方向,那麼我們能不能把書裡的知識提取出來,變成是一個現場展演,現場可以跟大家做一個書裡沒有辦法提供的深層分享,像這裡有很多的工作坊或是講座, 我們提供一個場所、一個機會給講者和參加群眾,除了閱讀外,還能更深入的交流,那些交流是看書不一定能夠獲得的, 也是知識具體化。 「我覺得未來的人大概會持續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仍然喜歡閱讀,他們會繼續專心埋首於一本又一本的紙本書裡,這樣的人可能數量會越來越少,不再是過去的主流;而另外一類的人,只熱衷於在數位媒體上搜尋情報交換,我們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提升他們對於閱讀、 或更深層次知識的興趣。我覺得這個時代還能夠提昇大家對於知識的好奇就已經足夠了,不一定需要逼著大家去看書。」 蔡南昇這麼說到。 我們問到會不會擔心書消失?「我覺得不會,像我剛剛提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長篇幅、長時間,才能有完整系統地把知識說完,所以這種事情我還滿樂觀的。」

Read More

龍千玉新歌接地氣 談神奇夢境

龍千玉出新專輯,斜槓保養品事業也得意,好心情讓她年齡倒退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龍千玉出新輯《夢中的思念》,斜槓保養品事業也得意,讓她因好心情而年齡倒退嚕,穿上少女裝特小碼,變身帥氣妹,讓人驚艷! 龍千玉將在11月16日推出新專輯《夢中的思念》,專輯同名新歌為民視八點戲劇「市井豪門」片尾曲,新歌曲風濃郁,旋律簡單朗朗上口,才剛推出即獲粉絲烈回響,龍千玉開心表示,這幾年的歌曲都走清淡路線,不少粉絲都留言很想念過往的重口味,因此新歌好唱接地氣。 龍千玉透露,在夢境中許多事都會美夢成真,當初想尋找一間透天厝,某晚做夢看到一間靠近湖水與公園的美宅,隔幾天竟看到夢中的熟悉景色,無意中看到張貼的售屋廣告,立即聯絡仲介陪同看屋,室內格局幾乎跟夢境的美宅一樣,後來也很順利的成交。 妙的是,入住後,龍千玉同年即推出「心掛意無路用」等專輯,連著5張專輯大賣。

Read More

豐滿羽翼,展翅而飛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81期 撰文/丁于恩(臺南女中) 人生有夢最美,夢想如百花爭艷的花園般,具有斑斕的色彩和蓬勃的生命力;如行走在沙漠中,旅人對水源的渴望,即便摔得粉身碎骨,撞得頭破血流,夢想仍是我捨不得放手的美好。 每個人小時候皆有一篇作文--我的夢想,夢想不論大小,少不了的是對未來的期望,「我想......」輕易脫口而出,但能堅守初心的又有幾人?羽翼未豐下,我們需要做些什麼?答案必然是「栽培自己」。而我夢想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導孩子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 教育工作者是建立孩子是非觀、性格養成的關鍵,因此行為舉止和處世態度皆要注意。平時我養成正確是非觀,不因任何事或人而模糊其中的界線,內心時時保有一把尺,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活中保有樂觀、正向的態度,微笑面對每件事,即會發現難關不再是困住自己的囚籠,而是助自己登天的天梯。在吸收新知後,覆盤並內化成自己的養分,參考老師的教學模式,研究出自己特色的教導方式,期望實踐後接納他人的反饋,一步步優化到極致。 全球化後,國與國的界線越加模糊,地球村概念的出現讓我們知道培養國際觀顯得無比重要,除了每日關注國際事件和全球議題,並參與「飢餓三十」和「寫信馬拉松」等活動,以充實自己。假訊息在臺灣甚囂塵上,不斷精進媒體識讀能力,杜絕假消息是目前就讀高中的我能自我訓練的課題。 多元增進能力、擴展視野走出臺灣、不停檢視自我即是我面對夢想的態度,心懷有夢不可笑,可笑的是永遠跨不出去的雙腳,可謂「行動上的矮人」。然而種子在有目的施肥、不間斷的灌溉下,必成長至參天大樹,使你與夢相觸,相信在豐滿羽翼之下,終能展翅高飛。

Read More

傾聽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81期 撰文/蔡炫綺(港明高中國中部) 生活猶如車水馬龍的大路口,停駐在繁華喧鬧的城市一隅,不論黑夜或白天總是人來人往,看似可有可無、微不足道,卻承載了通勤族心中的疲倦不堪,承載了學生眼前氤氳繚繞的氣息,更承載了數以萬計人事無常的結局。就像一位充滿耐心的聆聽者一般,給予心靈上前所未有的暢快淋漓,帶領人們奔向極樂世界。 多少人在長年累月中汲汲營營,過度的追求完美,過度的在意物質,過度的在乎利益,卻未意識到這些豐功偉業,是犧牲了陪伴家人剩下的,是犧牲了身心健康僅存的。正值及笄之年的我,對於生活中的一切似懂非懂,對於未來充滿了迷惘,每天在兵荒馬亂的課業中穿梭,焦頭爛額,一如案前堆疊欲坍方的書山,卻又不曾看見任何顯著成效,也對於前方的路途更加迷惘。亨利福特曾說:「如果你不思考未來,你便不會有未來。」就像生活一樣,沒有聚精會神的傾聽,將一無所有。 後來我放慢了步伐,在課餘時間,全神貫注於生活,傾聽世界萬物奧妙無窮的美好。傾聽清透的河川,雨季時湍急忙碌的吶喊,晴天時輕快活潑的歌聲,彷彿是提醒著我,在馬不停蹄之餘,也要像太陽一樣燦爛的笑著;傾聽古老的樹林,夏季時蟲鳴鳥叫的歡愉,秋季時金黃的落葉緩緩飄落的聲息,猶如叮囑著我,聚焦在他人之餘,也須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傾聽人類,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比起傾聽環境,傾聽人類的力量更是需要一點一滴累積。過去,我總是以為只要把自己的想法,一字不漏的描述,別人就足以理解。古人曾說:「只願說而不願聽,是貪婪的一種形式。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願意傾聽的人。」沒有適當的交流,我這種莽魯的做法,不僅會引發理解錯誤的情況,更會造成他人的困擾。 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後來不論是和父母日常談話,跟同學交流課業,和老師討論題目,我不再總是一味的說,而是仔細的「聽」,雖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環,卻體現了教養,展現了素質,不僅如此,傾聽就像海綿,從中汲取別人的經驗與教訓,能使人生道路上少走點崎嶇不平的彎路。 奔波於節奏飛快,不停與時間賽跑的現代社會中,多數人總是將雙眼投射在猶如一望無際的大海一般,令人崇尚的計畫及目標,彷彿上一刻經過了、錯過了,過眼雲煙便不再具有任何價值。然而多少徒留的遺憾正是因為漠不關心而導致的呢?有些人,一輩子只能遇到一個,有些事,一輩子只會遇到一次,既然如此,何不仔細聆聽呢?

Read More

申多恩有專業老公助攻豪門家鬥戲

申多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申多恩在《秘密的女人》劇中演室內設計師超上手,原來老公就是室內設計師,她說,之前演戲都得先去就角色的背景專業學習,這一檔戲都不用刻意去學,因為老公平常就教她很多了! 由申多恩、徐道營、李在煌、金海仁主演的《秘密的女人》,緯來戲劇台將於16日晚間9點推出,劇中,申多恩飾演新銳室內設計師,原本要與父親合開公司,但父親突然身亡、弟弟也陷入昏迷,當她發覺這一切都與泰延集團有關,決定靠近集團的長子,成為他的未婚妻進豪門追查,卻發現她之前深愛的男人竟是集團的次子,而曾經背叛過她的閨蜜也在這個家,她該如何面對一切? 申多恩說,《秘密的女人》劇情麻辣,是一部豪門家鬥戲,描述相愛與需要的人為了復仇與慾望發生的危險鬥爭;她說演這部戲時一直提醒自己要把劇情真實理解後,用自己的方式來演出,如果演員無法感同身受劇情,觀眾更是無法認同,直呼能演出《秘密的女人》過足戲癮! 比起演戲,結婚6年以後,今年才升格當新手媽媽的她大嘆,生活比演戲的狀況難多了,不但把重心放在兒子身上,IG上都是曬兒子的可愛照片,申多恩的育兒小物也成了粉絲詢問的重點,紛紛問他那些東西是哪買的,申多恩說,育兒的過程很開心,即使頭髮被扯掉了還是樂此不疲。

Read More

勿忘心中良善-吳俊德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81期 採訪報導/《南市青年》編輯室 細心揹起躺在床上的老人,熟練將老人安置在輪椅上,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這是吳俊德的日常,也是他一生的志業。他投身照顧行列近八年,付出專業做好每一件事,以同理心對待弱勢長者,即使沒有血緣關係,卻讓長者有「至親」的感覺。 心適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吳俊德,專長是照顧他人,興趣也是照顧他人,而弱勢老人是很需要被照顧的族群,因此他曾在專門照顧老人的基金會服務約五年,後來自己創立機構,把專長及理念更進一步落實在社區及家戶。 吳俊德外表是個樂觀開朗的大男孩,臉上堆滿笑容,被他照顧過的長者總是被他逗得很開心,對他念念不忘,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孫看待。 「哎唷!乖孫仔你來看我了哦!」一位阿嬤溫暖的手順勢滑過他的臉,吳俊德回憶說,那是寒流來的冬天,阿嬤的手是一股暖流,流入心中,那一幕讓他印象深刻,至今無法忘懷。 吳說,走入社區陪伴長者這份工作,一做也快八年了,很多人問他為什麼想做這一行?老人固執又難溝通,又愛把家裡用的髒髒臭臭的,他左思右想卻找不到一個正確答案,自忖:「可能因為自己成長背景的關係吧!」 吳俊德有段辛酸的青少年,他曾眼見爸爸在工作時又要照顧老邁或生病的家人,相當辛苦,爸爸相繼照顧阿公、阿嬤還有罹癌的媽媽。阿公因大腸癌進出醫院,阿嬤則是小病不斷,媽媽因乳癌進行化療。 他回憶說,那時家中大小責任落在爸爸身上,姊姊則擔起了媽媽的角色,需要幫忙打理家務,當時的他還是國中生,曾輪著到醫院照顧媽媽。媽媽很愛美,化療後伴隨的嘔吐、掉髮、乳房的切除,都讓媽媽歷經了不少苦頭。 媽媽尚未罹癌前,常需要到美髮廳去燙一下她的「半屏山」,有次媽媽騎車載他,遇上一場暴雨,媽媽還要坐在後座的他,雙手拿著風箏保護她的半瓶山。 吳俊德回憶媽媽,雖是笑著說話,眼裡卻泛著一絲淚光。 他說,媽媽雖然罹癌,仍和爸爸一起做成衣家庭代工,雖然體弱沒力氣,也堅持自己煮飯,罹癌的媽媽依然堅強守護這個家。 媽媽病情惡化的那天剛好是中秋節,吳俊德一家人就在醫院渡過了那一夜… 吳俊德國中到高中時期,是失去最多親人的時後,阿公、阿嬤、媽媽、外公、外婆相繼離世,看著爸爸在家人與工作間蠟蠋兩頭燒,長大後更能體會這份照顧的辛苦。 走過青少年時期的辛酸歲月,他畢業後投身照顧行列,更進一步到大學研讀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學習照顧技巧、營養學並修讀社工學分,讓被照顧者的心理及身體能更加舒適。 「即使嚐盡黑暗,勿忘心中良善。」是吳俊德的座右銘,上天給了他許多考驗,或許是為了磨練他成為一個更堅強的人,進而幫助老人們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增添色彩。 從事這份工作,或許也是為了回憶媽媽,拼湊與媽媽之間的美好回憶;也或許,是為了彌補無法再為媽媽盡孝的遺憾。但無論如何,他相信,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天上的媽媽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

Read More

陳聖頌舉辦《再序.虛實之間》抽象繪畫個展

從事抽象繪畫的陳聖頌舉辦《再序.虛實之間》個展,歡迎前往參觀。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幾乎一輩子都在從事抽象繪畫的陳聖頌,今年獲頒第三屆「蕭勤創作獎」─由蕭勤親自推薦審核之「蕭勤獎」,且延續著年初於台南藝非凡美術館所舉辦之個展《虛實之間》,訂十九日至明年一月十三日於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再序.虛實之間》延續系列新作之個展。 陳聖頌1954年生於臺灣雲林北港,1976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西畫組,期間受席德進影響深遠,畢業後隨即向李仲生習畫直到1982年,隔年前往義大利,1988年畢業於羅馬藝術學院繪畫系,經歷旅居羅馬十三年的藝術生涯,從身處的環境提煉出具豪情奔放的南歐印象。 1996年回臺灣後,陳聖頌在創作上曾經歷著潛沉與掙扎,卻也是個契機讓他重新認識這片土地,就在這些過程中淬煉出對臺灣更堅定的情感,在虛實之間表現出他心之所向的風景。 而「虛實之間」是如今將屆七十歲從心所欲的陳聖頌,在年歲的漸長與心境更深沈的提煉裡,將繪畫回歸到最原生性的狀態中去實踐他對本土的熱愛,而畫面的延展性放鬆,更滲透著深遠的氣息,也可以說,虛與實是人生經歷累積至今之實,才得以蛻變幻化之虛,成就另一境界的探討。

Read More

「台中拍」獲選作品出爐 《周處除三害》、《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勝出

一種態度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周處除三害。(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公布今年度「台中拍」獎勵電影事業獲選作品,由一種態度電影公司製作《周處除三害》以及三視多媒體網路公司製作《車頂上的玄天上帝》,獲得此屆評審委員好評,各給予二五0萬元獎勵金。 市府新聞局表示,「台中拍」自107年起開辦以來,歷屆投資獎勵作品,無論在得獎或票房有亮眼成績,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辦理「台中拍—獎勵電影事業計畫」,藉由獎勵金挹注,鼓勵具市場潛力的國內優秀電影製作案。 今年度徵件作品,含一般組及動畫組共計18件,顯示國內影視業界豐沛的創作能量,不乏製作成熟及票房市場看好的作品,初、複審會議過程中,評審委員們來回討論及投票,最終在獲得一致決議,一般組《周處除三害》與《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勝出。 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表示,獲111年「台中拍」劇情長片獎勵的《周處除三害》及《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已完成拍攝並進入後製階段,兩部作品選擇台中做為重要場景的拍攝地、呈現台中市多元文化面貌,可望在上映後達到行銷宣傳台中的效果;《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先聲奪人入選今年威尼斯影展創投市場展,成為全球獲選的 27 部長片之一,搶先在國際曝光打響知名度。 新聞局說明,台中拍自107年起公開徵件,首屆獎勵作品為《返校》,全台票房大賣新台幣2.6億元,居當年度國片票房冠軍,獲得金馬獎五項大獎肯定;108年獲選動畫組作品《廢棄之城》,榮獲第57屆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第23屆台北電影節傑出技術獎,國際上得到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動畫首獎;108年一般組作品《一家子兒咕咕叫》獲選2022年台北金馬獎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2位)、最佳新演員等13項大獎。

Read More

李玖哲 A-Lin 金馬獻唱

金曲歌王李玖哲(左)及歌手A-Lin(右)受邀將在金馬獎頒獎典禮擔任表演嘉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第5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日(週六)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隆重登場,14日公布表演嘉賓,天生歌姬A-Lin與金曲歌王李玖哲將登台表演,為金馬盛宴畫龍點睛。 嗓音高亢細膩的A-Lin曾以《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主題曲〈有一種悲傷〉入圍第56屆最佳原創歌曲,也曾在金馬舞台表演過。近年有愈來愈多講述原住民故事的電影躍上大銀幕,身為阿美族的A-Lin對於能夠再次擔任表演嘉賓並且以母語演唱,感到興奮又感恩。 雖然心裡難免緊張,但A-Lin已準備好當天演唱第52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太陽的孩子》的〈不要放棄〉以及〈ROMADIW 一起來唱歌〉。 剛完成演唱會行程的金曲歌王李玖哲,深具穿透力的歌聲備受歌迷喜愛。接獲金馬典禮表演邀請時,驚訝地表示從沒想過可以參加金馬獎,感到十分榮幸!當知道要為「追思逝世影人紀念」獻唱,更期許自己當天的狀態與表現要更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