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跨世代生活美學 高雄「內惟藝術中心」成網美景點

內惟藝術中心打造有策展、有咖啡香的全新觀賞設計新體驗。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嶄新的高雄文化地標「內惟藝術中心」鄰近最美輕軌「龍貓隧道」,自十一月試營運以來吸引眾多在地居民與各地旅客湧入;短短六天破萬人參觀,引來文青網紅拍照打卡,搶先開箱這座強調跨界、輕鬆、清新的絕美新景點。 文化局表示,內惟藝術中心以「觀賞設計」作為策畫核心,場域結合跨域策展、當代影廳、設計選物與輕食餐飲等元素,打造跨世代的生活美學新體驗,歡迎民眾多多預約,入「內」來坐。 市長陳其邁指出,內惟藝術中心大門轉向面向內惟舊部落,意在向內惟居民致敬,在內惟藝術中心裡,他看見很多藝術家巧思將內惟地區過去豐沛的人文歷史呈現在民眾眼前,形塑出高雄以人為本的人性關懷,也是一座真正的市民文化休閒場域。 副市長史哲表示,內惟藝術中心是一個以平權為理念,迎向社區的新形態藝術中心,透過跨領域、跨世代、跨族群的精神來翻轉美術館園區各種可能性,實現沒有藩籬與邊界的藝術體驗。 文化局長王文翠說明,內惟藝術中心推出展覽《解惟‧解圍》,以「策展設計」、「與空間對話」、「社區對話」等三個核心概念組成。

Read More

在稻田裡開一間小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

DFUN http://www.dfunmag.com.tw 為什麼實體書店應該繼續存在? 從桃園的中壢火車站招了一輛計程車出發,沿路上經過擁擠熱鬧的中壢市區,道路一旁站立著各式各樣的樓房,隨著路程的行進漸漸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一手拿著手機搜尋 Google 定位,一邊看著周圍的道路狀況比對,那是一個連在地人都不太容易找到的地方。隨著我們越接近地位點,馬路也越來越狹窄,到最後只剩下一條單行道。路面也從原先平整的柏油馬路,變成有些起伏的泥土地。司機疑惑地看著眼前:「這裡真的會有店家嗎?」口頭上雖然繼續鼓勵他往前走,但是內心裡確實也懷抱著相同的不安。 在我們轉彎繞過一片樹林後,「晴耕雨讀」的招牌終於出現在面前。一整片開闊的視野映入眼簾,綠油油的稻田以及合院式的木屋出現在眼前。這樣的環境,實在很難讓人與一般街道上的書店聯想在一起。 「晴耕雨讀小書院」是間佇立在龍潭稻田間的獨立書店,結合書香與茶香打造複合式空間,店內販賣新書、二手書、獨立刊物與明信片等,也販售一種生活態度。因嚮往三國時代諸葛亮躬耕南陽之理想,店主在田野間打造一座世外桃源之地,晴雨皆自適暢快。 ▍「用閱讀書本的方式,來閱讀我的店吧。」——洪毓穗 連鎖書店的消失,獨立書店的興起 無論是獨立書店或是連鎖書店(總稱為實體書店),如今都面臨著書市萎縮的市場現實。以國內連鎖書店龍頭誠品作為觀察指標來看,除了前幾年熄燈號的敦南誠品,包含目前全台灣唯一一間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信義誠品也因為與統一的租約談不攏,而被迫面臨關店遷移的窘境。雖然這兩年的疫情確實是衝擊實體店面的主要理由,然而早在疫情爆發前,實體書店的營業額持續下降、營業目標數字年年下修也是一直以來的現實。另外一方面,電商銷售的營業數目卻是年年增長,除了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仰賴網路與電子載體以外,疫情也加速了這個新興生態的發展。 那麼,從誠品持續關店的態勢來看,難道實體書店真的已經缺乏市場機會了嗎?實體書店的類型眾多,也不見得每一間都為人所熟知。如果只是從連鎖書店來觀察整體書市的狀況,必然不會是完整的樣貌。雖然許多出版業裡面的人常常感嘆自己是處在夕陽產業的末班車,但是卻仍然有不少人前仆後繼地繼續耕耘這一畝田。事實上,每年仍然都會有一兩間新的實體書店開設,而這些人過去的背景也不全然與出版社有直接的關係,他們皆因著對閱讀的喜愛,而在經歷了一個過程的生命歷練後,一一選擇將自己的喜愛付諸實行,在各個縣市的角落點亮了新的書店招牌。其中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的「晴耕雨讀」就是其中之一。 入門後的吧台區。 晴天工作,雨天讀書 洪毓穗大學主修企管系,過去曾經在行銷公司擔任企劃。這樣的背景雖然看似與書籍出版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閱讀對她來說一直都是生活裡的重要養分。在出社會工作幾年後,她感覺自己並不想要持續過著這樣子的生活,正好先生也是同樣喜歡閱讀的人。於是雙方終於下定決心,回到先生在桃園龍潭的老家附近尋找適合的地點,以「晴耕雨讀」作為店名,開起了一間小書院。「晴耕雨讀」是客家人的傳統祖訓,也是諸葛亮躬耕南陽時的生活寫照。意指「晴天工作,雨天讀書」,這是順應自然環境的生活節奏,也是洪毓穗和先生開設書店的經營理念。書店成立的第一年,先生仍然持續原本的工作,讓洪毓穗試著獨自經營看看。結果意想不到受到市場的熱烈回應,於是先生也辭去了工作專心加入經營。 抵達「晴耕雨讀」的招牌後,映入眼前的是一棟傳統合院式的建築。木製的小門與圍籬就像是在電影魔戒裡哈比人袋底洞一樣,精緻而小巧。推開木門後,是綠色草皮的大庭院,以及用石頭鋪成的小徑。還沒有進到店裡,光是入口的這些空間意向就讓人如此心情上如此喜悅,精神上已經被眼前的景象充滿而轉換。合院由三種傳統建材組成,紅磚為主要牆體,屋頂則是傳統瓦片鋪設而成,而門窗皆為木製框架。光是看著這些自然材質,就讓人內心湧現一種踏實感。 外面的環境已經是如此怡人,實際進入店裡又是另外一個情境。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個碩大的吧台空間,幾張適合小朋友尺度的舒適桌椅安置在周圍,一個小女孩坐在那裡正專注埋首於學校的作業,門口張貼著一張醒目的標註特別強調店內禁止拍照。洪毓穗解釋,那是因為過去曾經有客人把書店當成拍照打卡的景點,也沒有尊重在同一個空間其他閱讀人的感受,為了讓來這裡的人都能專注在閱讀上,所以才有了這一條規定。 內部空間共分成三個區域。首先進入門口的地方可以稱之為「客廳」,在這裡有吧台桌以及沿著窗戶設立的邊桌座椅,這裡的書籍主要販售生活主題為主要類型,另外還包含洪毓穗精心挑選的獨立刊物、獨立音樂與一些文創商品。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也販售著他們獨自發行的書籍。第一年的時候他們嘗試把書店經營所撰寫的日誌收集成冊,結果意外賣出了二刷的好成績。所以決定每年固定出版這些日誌內容作為店裡的特色,如今也已邁入第八個年頭了。 接著往更裡面的地方走,則會來到第二個空間,這裡由兩面書牆圍繞,以文學類與兒童繪本的書籍類別為主。通過這裡之後往更深處探訪第三個空間,視野突然被打開了。一整排的落地窗,將外面遼闊的田園景觀收納進來,與田野如此地貼近,讓人似乎往前一躍能立刻踏入田埂中,幾乎可以聞到芳香的稻草味充滿著整個屋子,背後貼著牆面的書牆則為二手書區。這裡同時也是洪毓穗自己最喜歡的空間,當稍感疲憊時,就會來這裡坐著待一陣子,看看眼前綠油油的田野。 第二閱讀空間的文學與繪本。 閱讀是理解、參透事物與對象的能力 洪毓穗坦言,自己並不像那些傳統開設書店的人或出版社編輯,用很嚴肅的態度在看待閱讀或開書店這件事。喜歡閱讀的心情,讓她也喜歡與人分享交流。她認為一間書店的經營不等於純粹銷售書籍,如果從很實際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帶來的銷售額絕對是遠高於店面販售的。所以單靠銷售書籍來維持書店營運已經行不通。因為有這個清晰的認知,她對書店的經營就與其他連鎖類型書店截然不同。也許跟以前在行銷公司做企劃有關,她從一開始就不限定只靠書籍販售為生,而是藉由實體活動企劃、餐飲提供、發行自己的獨立刊物等等各種方式來經營這個空間。 獨角獸計畫的發起人李惠貞曾提到:「閱讀不只是唸書,看一部電影、聆聽一首曲子也是閱讀。」這句話意味著,閱讀事實上是一種理解、參透事物與對象的能力。洪毓穗在「晴耕雨讀」中則是徹底實踐了這件事情。她把紙本的閱讀經驗擴散為全方位的知覺體驗,從店名與招牌設計、地點的選擇、室內空間的形式、選書的類別與作家、音樂類型的選擇與運用、活動課程企劃等等彙整為「晴耕雨讀」的具體概念,以實體書店為載體而被呈現了。在「晴耕雨讀」這裡,閱讀的不只是一本書,而是閱讀洪毓穗與她的先生,閱讀他們咀嚼過往人生輸出的環境,每一個細節的營造都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沿著窗戶布置的座椅區。 擁有開闊田園景觀的二手書區。  

Read More

俗女2插曲補拿金鐘 小民開心到詞窮

「俗女2」插曲「蚵仔麵線」獲得金鐘獎戲劇類主題歌曲獎,詞曲創作者姚小民(右)、演唱人琳誼(左)樂得吃麵線慶祝。 (三立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8日電 第57屆金鐘獎戲劇類主題歌曲獎原得主「良辰吉時」主題曲,因不符原創資格遭撤獎,改由「俗女養成記2」插曲「蚵仔麵線」獲獎,今天舉辦頒獎儀式,讓旺福樂團的小民開心到詞窮。 主辦單位宣布「蚵仔麵線」得獎理由,為「歌詞與旋律以及主唱的音色、簡單的編曲,正是女主角在戲中的內心變化。」今天詞曲創作者「旺福」姚小民、演唱人琳誼從原典禮頒獎人侯志堅、孫盛希手上獲獎,心情也相當激動。 旺福樂團成軍24年,多次入圍金曲獎卻從未獲獎,主唱姚小民今年以作詞作曲人身分,獲得金鐘獎無疑是一大鼓勵,近期又再拿下金音獎最佳樂團,得獎運特別好。 小民笑言無法形容這種喜悅,難得詞窮,不知該如何說心情。他也曾當過評審,知道得獎也是要看運氣,能入圍都很困難。至於會不會打給「良辰吉時」主題曲I Promise創作人許常德,小民說:「再過一陣子吧!」

Read More

前警政署副署長警界儒將蔡俊章 於中華大學藝文中心展覽

前警政署副署長警界儒將蔡俊章博士即日起於中華大學藝文中心展覽,其猛虎作品代表著警界守護民眾安全的信心。(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前警政署副署長警界儒將蔡俊章博士,攜手水墨畫藝術家江正吉、陶藝藝術家卓柏成和硬筆書法家林世三,即日起於中華大學藝文中心聯合展出,展期至11/25,展覽主題為「硬筆?水墨?陶藝四聯展」,展出內容包括水墨畫、書法字畫、陶藝、硬筆書法創作等各類藝術作品,歡迎民眾前往欣賞藝術之美,更係疫後最好的紓壓方式。 新竹市警察局表示,前長官係被譽為警界儒將,蔡俊章博士擅長蝦、蟹小品,有別於大山、大水,在其忙碌的警界生活中,更適合於繁忙勤務的零碎時間取得平衡,其所創作的蔡氏墨蝦,更是傳神,充份展現蝦子的活靈活現,更看到蝦子生命的多樣性。長官退休後的作品,加入了猛虎精神和大山大水畫作,鼓舞同仁如何在高壓工作環境,適時紓壓,為工作注入更多活力,會鼓勵同仁,在選舉繁重的勤務,休假時不妨看看長官的作品,從其作品體悟更多人生哲理,為工作找到新的切入點,守護市民更好的生活環境。 中華大學表示,這次聯展係希望為學校藝文中心增添亮點,帶來一場豐富的藝術盛典。參加聯展的藝術家,江正吉自台北市立景美女中美術教師退休後,縱情於藝術創作,擔任講師,陸續舉辦個展、聯展,作品深獲好評;蔡俊章博士為前警政署副署長,有?警界儒將?、?博士畫家?美稱,退休後畫筆未曾停歇,常於國內、外舉辦個展,並且得獎無數,享譽藝壇;卓柏成於林葆家老師學習釉藥與陶思,獲得納為正式嫡傳弟子,潛心陶瓷創作,首創獨特流派,謂為陶藝名家;林世三則師承書法家郭群峰,習書十餘年,喜好書法、硬筆書法隸書、行書、草書,硬筆書法創作別具個人特色。

Read More

金馬59頒獎嘉賓 請來是枝裕和、黑木瞳

坎城金棕櫚獎導演是枝裕和(左)和日本奧斯卡影后黑木瞳(右)將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金馬執委會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7日電 第5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9日登場,今天公布頒獎嘉賓,包含坎城金棕櫚獎導演是枝裕和、本屆評審團主席許鞍華、日本女星黑木瞳,演員許光漢、劉冠廷、陳柏霖也將出席。 金馬執委會今天透過新聞稿揭曉本屆典禮頒獎人陣容,除了金馬主席李屏賓、香港導演許鞍華外,享譽國際的日本影人是枝裕和與黑木瞳特地來台擔任金馬電影大師課的重量級講師,也將出席金馬獎頒獎。 金馬影帝后張震與桂綸鎂擔任本屆評審之際,也準備把獎座頒給得獎者;上屆影后賈靜雯將重返金馬舞台點亮星空。 每年帝后寶座競爭激烈,創下20次入圍紀錄的張艾嘉,才風光領完國家文藝獎,為了金馬獎將再度返台;已有3座最佳男配角獎的黃秋生、首度入圍的金鐘得主游安順,以及4度闖關金馬的張孝全,問鼎寶座也同時將頒發獎座。 另外,首次角逐最佳新導演的柯震東、新作不斷的金鐘得主陳柏霖、2座金馬男配角得主劉冠廷,將推出大銀幕作品「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許光漢,「罪後真相」表現讓人耳目一新的陳昊森,加上第2次入圍男配角的李淳等人,也將匯聚魅力閃耀金馬盛會。 「終身成就獎」部分,則由金馬最佳新導演黃信堯獻獎給恩師張照堂,演而優則導的梁修身則獻獎給合作過「秋蓮」的攝影師賴成英。「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由導演趙德胤將獎座頒給已逝的爆破指導陳銘澤家人。 第5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9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網路直播則由MyVideo影音獨家播出,LINE TODAY共同轉播,其餘地區皆可透過金馬與台視YouTube同步觀賞。

Read More

11月慶生精彩強檔電影連映 電影館邀市民同歡20週年

11月慶生精彩強檔電影連映,電影館邀市民同歡20週年,圖為《流麻溝十五號》劇照。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電影館迎來11月慶生月,以及「內惟藝術中心─內惟戲院」開放試營運,特選強檔精彩節目於雙場館聯合放映,歡慶電影館20歲生日。 高雄市電影館說,熱門院線電影包括雄影售票秒殺完售、令人感受至深的台片《流麻溝十五號》;澳門影像新勢力導演孔慶輝《海鷗來過的房間》;描寫因BL漫畫結識美好忘年之交的日片《春心萌動的老屋緣廊》;入選威尼斯「正式競賽」、金馬奇幻影展的《大尉叛逃記》等。 電影館招牌兒童電影「長短腳電影院」則播映「孤單癒見你─世界兒童動畫短片輯」、「四季夢幻島-世界兒童動畫短片輯」。 另外,更特別為試營運中的內惟戲院選映「今敏:造夢魔術師」,以及台灣文學作家系列紀錄片「台灣文學作家紀實」內惟限定雙影展。好片連播,敬邀市民朋友做伙相約觀影。 館方說,11月規劃的影展包括「雙重經典:傑克德米」,《秋水伊人》、《柳媚花嬌》兩部經典歌舞片同映,帶影迷重新追憶法國新浪潮,「楊凡:芳華虛度影展」選映楊凡導演生涯重要電影,包括《流金歲月》、《美少年之戀》等六部經典作品。

Read More

飛天舞集創團10週年 推創新跨界大型舞劇「絲路未央」

飛天舞集創團十週年推出創新跨界大型舞劇「絲路未央」,挑戰台灣少見的表演型式。 (飛天舞集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目前唯一致力於推廣敦煌舞、中國古典舞的專業舞團─飛天舞集,在創團10週年之際,挑戰製作跨領域的創新敦煌舞風格大型舞劇「絲路未央」,重金打造全新製作以創新敦煌舞為主調編創戲劇,搭配光雕影像穿越時空,並邀請西塔琴現場演奏、扯鈴雜技融入劇情,訂13日14:30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出。 該劇以「絲路」為題,以「愛與覺醒」為核心思想,希望能在疫情、戰爭期間傳達愛無國界、無種族、無條件之別,希望藉由樂舞藝術為媒介,點亮大家心中的光與愛,療癒人心、懷抱希望,讓愛不停歇。 飛天舞集創團十週年推出創新跨界大型舞劇「絲路未央」,挑戰台灣少見的表演型式。 (飛天舞集提供) 特別的是,劇情藉由五行元素「土、火、水、木、金」,來表現生物演化、人類文明進化的不同歷程,透過陰陽能量的消長平衡,引發衍生出欲望、衝突、學習、調解、包容等輪迴的過程。每一幕都有不同特色的舞蹈、不同藝術形式的呈現。從大自然生氣蓬勃的有機呈現、原始儀式陣法的跳動、唯美的天女之舞,乃至盛世澎湃的胡旋舞、典雅大氣的宮廷舞,鋪陳了不同的時空背景,展現了不同階段的課題挑戰,幾度前世今生輪迴,兼具精采的舞蹈藝術和豐富的戲劇層次。 飛天舞集再次特別邀請知名導演林竹君,以及知名光雕藝術家徐志銘一同製作,且還集結了知名西塔琴音樂家吳欣澤、扯鈴表演藝術家卓家宏合作跨界演出。

Read More

木村扮信長遊行 46萬人朝聖

木村拓哉扮演織田信長騎馬遊行,吸引約46萬人爭睹。(圖取材自InchokiTimes推特) 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知名藝人木村拓哉今天扮演戰國大名「織田信長」騎馬遊行,為岐阜市當地活動帶來最高潮,光是今天就吸引約46萬人慕名而來,警方投入最大規模警力戒備讓活動平安落幕。 岐阜市政府主辦的「岐阜信長祭典」過去兩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停辦,今年是時隔3年再度舉行。受到韓國首爾梨泰院日前發生嚴重踩踏事件影響,岐阜縣警方這兩天都在祭典會場附近部署大批警力嚴陣以待。 這場祭典從1957年開始舉辦,過去由岐阜市出身的演員伊藤英明扮演織田信長,在2009年兩天創下50萬人的最多紀錄,今年一舉被木村以62萬人大幅改寫。 今年祭典重頭戲是今天下午登場的「信長公騎馬武者行列」遊行,扮演織田信長的木村跟扮演家臣的伊藤一同在「金華橋通」約1公里區間騎馬遊行。 由於馬路兩旁空間有限,市府規劃的觀看空間只能容納約1萬5000人,所以事前公告採抽籤方式決定,沒想到竟然有高達96萬多人報名,人數足足超過岐阜市人口的兩倍。 木村跟伊藤今天下午1時30分左右騎馬現身,在「金華橋通」遊行約30分鐘,圍觀民眾歡聲雷動,爭相拿出智慧型手機拍照。 岐阜縣警方為防止發生人群中有人相繼跌倒引發「群眾雪崩」意外,一度在JR岐阜站前封鎖部分樓梯,並在車站內派出警力宣導民眾不要站在樓梯或電扶梯上不動,還派出站在車頂上引導散場民眾勿爭先恐後的「DJ警察」等,總計動員約500名警力。

Read More

洄瀾美展開幕暨「洄瀾獎」頒獎由二ENTER貳進獲得

花蓮縣文化局舉辦「二0二二洄瀾美展」開幕暨頒獎典禮。(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二0二二洄瀾美展」昨日於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舉辦開幕暨頒獎典禮,本屆洄瀾獎得主由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二ENTER貳進」的《擬山行》獲得。 今年洄瀾美展除了我國參賽者外,亦有來自中國、香港、澳門、日本、美國及德國等各地藝術家報名,共計一百四十五件作品,評選出十三件進入複審,再由十三件作品之創作者進行展出計畫簡報,從中評選出六件作品進入決審並為展出作品,由該六件作品共同角逐獎金新台幣五十萬元之最高殊榮─「洄瀾獎」。 入選本屆展出並角逐首獎之六件作品為:二ENTER貳進《擬山行》、江凱群《豐田玉和參與者》、呂玫慧《尋找東方夏威夷》、林俊遑《鉛筆測試 傳訊》、柯頌葳《人關祭解》及劉曉蕙《白晝之眠》。 在眾多參賽者經過各階段評選後,今年的洄瀾美展最高殊榮─洄瀾獎由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二ENTER貳進」獲得,該團體是由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劉吉榮所組成,其為網路程式運算影像,反思科技形塑的虛擬世界及真實世界實體地景兩個面向的真實,將花蓮峽谷地景進行「數位寫生」,形構出一種集結地景、符碼、數位資訊之虛擬風景,並以真實世界的環境資料,如風速、雨量、地震規模等,控制虛擬世界中相對應的參數,使虛擬影像產生如真實世界般不可預測之視覺變化。 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勁毅表示,洄瀾美展從地方到國際,今年共有來自七國一百四十五件參賽作品,參賽作品型態豐富多樣,入選及洄瀾獎作品更是具有創新及多元的藝術觀點,歡迎民眾即日起至十二月四日蒞臨現場觀展,體驗藝術家們透過各種藝術媒材來詮釋各種議題及想法。也希望藉由洄瀾美展的舉辦,能夠更厚植花蓮文化底蘊,拓展花蓮藝術視野!

Read More

南方影展和插畫與動畫三展覽 開幕

南方影展睽違兩年後,再度推出實體展,將展出近六十部影作。(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邁入二十二年的南方影展為台南影像盛事,睽違兩年實體再度正式開幕,此次共安排近六十部電影放映;南藝大學子也在胖地舉辦插畫與動畫展覽《松果體派對》。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南方影展和其他影展截然不同,本身具有十分強韌的核心價值,除提供給獨立製片團隊很好的發表平台,也支持社會弱勢團體,並關注人權、環保等議題。 影展創辦人黃玉珊指出,影展孕育許多新銳導演也培養許多觀眾,並結合產業形式自由且具創意;活動代言人余佩真說,影像作品結合台南在地產業和文化元素,展現獨特性。 影展開幕片《宿舍》由台南在地錄像暨當代藝術家蘇育賢和團對共同完成,十月份甫獲得DMZ韓國國際紀錄片影展短片競賽首獎,在台灣為首映,展現在台移工處境,影展至十三日,共五十九部作品,放映場次五十場,並舉辦映後座談。 南藝大學子則在南門路的胖地舉辦由八位學子一起策劃的插畫與動畫展覽《松果體派對》。學子表示,「松果體」產生靈性與第六感源頭,又有第三隻眼之稱,創作即是以其內觀自我內在和虛無世界並加以描繪,喚醒觀眾的松果體,猶如一起在腦內開啟精彩派對。 展場布置一顆大腦,大腦下方連結神經至創作者作品,如入圍渥太華國際動畫影展《你只在乎你在乎的》、金穗獎最佳學生動畫片《坐椅上的人》、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看無風景》及高雄電影節的《不詳的一方》等,展期至二十日於中西區南門路二十一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