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 展現一代宗師風範

台灣創價學會副理事長長洪玉柱(前排左起)、前國美館館長黃才郎、國美館館長廖仁義、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文化部長李永得、藝術家廖修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名譽教授王秀雄、鄭善禧、總統府前資政廖了以、前文化部長洪孟啟等貴賓合影。(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灣美術院與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合辦「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即日起至九月二十一日在博愛藝廊盛大展出,於三日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永得、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前文化部長洪孟啟等出席與會。 李永得特別在出席「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開場後即趕來開幕儀式時表示,廖修平教授在專業影響力之外,更發揮其社會影響力,是國家重要的珍寶,除藝術成就深受國內外肯定,作品獲得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國際知名美術館典藏。 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表示,對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原創性,本次展覽完整地呈現廖教授的創意及創作理念,讓他對台灣美術史的貢獻能夠被看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推崇廖修平教授不只是台灣現代版畫之父,還是台灣藝術的教父級人物。這次帶來的作品不只有大家熟知的版畫,還有平時較少看到的油畫創作,歡迎社會大眾把握機會前來欣賞。 廖修平教授表示,因為小時候住在台北萬華龍山寺附近,對廟宇祭儀與台灣民俗有深刻情感,深深影響到他的創作。在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進修時,指導教授看到他從台灣帶去祭祀神明的紙錢,大感新奇之餘還向他索取留作紀念,讓他印象格外深刻,於是更大膽的將台灣民俗文化中的紙錢符碼融入在作品中,也就是「符號系列」。 國父紀念館表示,廖修平教授被台灣美術界譽為「台灣現代版畫之父」,同時是國際間識別度、能見度極高的藝術家。本次在國父紀念館共展出八十四件作品,不僅回顧廖修平教授年輕時期到成熟期的經典創作,更展出近二年精彩新作,展現出其充沛的藝術創造力。

Read More

草草戲劇節9/24、25嘉縣表演藝術中心開演

二0二二草草戲劇節二日舉行記者會。(記者張翔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草草戲劇節受到文化部肯定而成為嘉義縣重要的文化節慶活動,今年邁入第十四屆,眾多粉絲引頸期盼將於九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開演,二日於表藝中心舉行記者會,縣長翁章梁也親自到場支持。草草戲劇節歷年均於春天舉行,但今年因疫情延期至九月辦理,延續「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的初衷及小草堅韌精神。 今年度主題融合時下流行顏文字,期盼疫情的苦悶隨風消散,並透過顏文字將風速度感巧妙呈現,無聲字元符號是「口罩下表情與螢幕前動作」的寫照,更表達出疫情時代對網路的依賴,讓年輕族群更有感。 草草戲劇節今年活動內容包括「展、學、演、市集」,除了藝術創作展覽、市集、各式講作及工作坊之外,本活動最大特色為精采多元戶外藝文演出,活動二天演出突破百場,包括音樂、舞蹈、戲劇、馬戲及跨域創作等演出,透過不間斷、多元展演,以沈浸方式引導大家感受草草戲劇節。 草草戲劇節是個經過整理,具有起承轉合,如同在翻一本大型的故事書的策展,阮劇團長汪兆謙說,第十四屆的草草戲劇節是很特別的一年,首次因為疫情延期至初秋舉辦,過去草草常會讓人覺得是一群年輕人搞的活動,但走到第十四年,草草不只是年輕人,而是來自嘉義各界、全民共享的嘉年華,草草裡有精彩的市集、社區的故事、藝術家創意的展現;今年展區也邀請藝術家加入,重新做整體規劃;他熱情邀請,要看嘉義的特色、在地故事,你一定要來草草。 不同於往年,今年特別將活動能量自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外擴,自九月十一至二十三日止,於民雄大士爺廟、一樂酒家、呷飽麥、民雄國小,舉辦前導活動,透過表演、工作坊、講座及影片賞析的方式,擴大民眾參與,並為正式活動暖身。

Read More

雲林藝術宅急便下鄉巡演 讓表演藝術更貼近民眾

雲林藝術宅急便下鄉巡演十鄉鎮啟動,讓表演藝術更貼近民眾。(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縣府為讓表演藝術更貼近民眾,規劃共計十場次的「藝術宅急便-下鄉巡演」,二日縣長張麗善、文觀處長陳璧君、議員賴淑娞等人,舉行活動啟動暨宣傳,邀請鄉親闔家前往觀賞。原定九月三日北港糖廠廣場-明華園演出,因颱風怕影響演出及觀賞品質延期至十月廿三日舉行。 張麗善表示,活動計畫將文化藝術帶進鄰里的概念,提升偏鄉藝文資源與生活藝術品味,十場次(鄉鎮)巡演,分別為斗南鎮、麥寮鄉、褒忠鄉、北港鎮、二崙鄉、水林鄉、台西鄉、莿桐鄉、大埤鄉、口湖鄉等,邀請優秀台灣團隊及傑出演藝團隊、傑出表演工作者,將文化藝術帶進鄰里,平衡城鄉藝文資源,讓表演藝術能接觸到更多民眾。 陳璧君說,十場次的「藝術宅急便」邀請重量級、國家級、國際級表演團體及個人,透過兒童戲劇、歌仔戲、打擊樂、布袋戲、馬戲雜耍、管弦樂、國樂、搖滾音樂等各種不同形式表演展現雲林,讓大家貼近欣賞最優質的藝術饗宴;九月三日晚間七點,原安排於北港糖廠對面廣場-明華園戲劇總團精彩演出,因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考量觀賞品質將延期至十月廿三日登場。 雲林藝術宅急便下鄉巡演十鄉鎮啟動,讓表演藝術更貼近民眾。(記者陳正芬攝) 演出資訊有二崙鄉九月四日晚上七點,在二崙夜市-廖文和布袋蝶、雲火INFERNO火舞團。水林鄉九月十八日晚上七點,在通天府-台北青年管樂、蔦松藝術高中、Dancelife。大埤鄉九月廿四日晚上七點,在大埤公所前廣場-小丑默劇團、泡泡奇蹟。莿桐鄉十月十五日晚上七點,在莿桐夜市-創造焦點馬戲、森森不息街頭劇場。臺西鄉十月廿三日晚上七點,臺西國小-小青蛙兒童劇團、捌樓小吉他。口湖鄉十一月十三日晚上七點,在福安宮-采風樂坊、林品中Danny精彩演出。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活動當天場內全面禁止飲食,並請全程配戴口罩,如有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者,請在家休息,不要到公眾場所。

Read More

時報金像獎增設獎項,歡迎IP商品、印刷品、包裝設計等角逐大獎

44屆時報金像獎設計類-銀獎/來嗑藝術季!/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朱銘美術館/電通國華股份有限公司(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郭懷文報導 中華新聞雲參與協辦的「時報金像獎」今年邁入第45年,是華人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獎項。為鼓勵廣告設計創意的全面性發展,特將視覺設計類擴大新增為四大項目──「印刷設計」、「識別系統」、「創意商品」、「商化設計」,誠邀廣告行業和設計領域的人士,報名參加。 44屆時報金像獎設計類-銅獎/無限制服UNI-FORM/Vogue/臺灣奧美集團(圖:主辦單位提供) 視覺設計在各行各業應用廣範,今年時報金像奬將「視覺設計類」區分四大項目來分開評選給於金、銀、佳作及入圍奬項。在「印刷設計」項以海報、雜誌、報紙、宣傳手冊、圖書以及包裝的編排與設計的印刷品都能參與此項;「識別系統」項則含VI、IP以及吉祥物的設計等;「創意商品」項含觀光景點、展館以及IP的延伸商品;「商化設計」項含商業空間之招牌、POP展示、櫥窗、陳列、互動裝置等。若作品符合兩項目,皆可同時報名。舉例,假如在設計商化空間時,同時推出同名的IP商品,即可同時報名「創意商品項」及「商化設計項」;不同項目皆分開評審,可增加獲獎機會。 近年來有很多好的IP設計、還有個想在國際拿大獎的包裝設計、以及各種有趣的互動裝置等,都歡迎來報名參加 44屆時報金像獎設計類-佳作/《城市印象大麥克》裝置藝術展/麥當勞/李奧貝納(圖:主辦單位提供) 第45屆時報金像獎截止日期延至9月20日,今年度共有六大類35個類。分為平面類、影片類、行銷類、音頻類、視覺設計類及技術類。期待業界人士共赴此場盛事、共創佳績,詳細參賽辦法請參閱時報金像獎官方網站:http://jxj.timesawards.com.tw

Read More

《品味城市》特展 藝術家鄭開翔「繪」19幅街屋

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左)、藝術家鄭開翔(右)分享《品味城市》街屋畫作。(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即使只是一塊招牌、一處騎樓、一台摩托車,都有它獨特的樣貌,藝術家鄭開翔以速寫、水彩、插畫等繪畫技法來記錄生活,一日起在戎舘推出《品味城市》特展,展出十九幅街屋畫作,包括旭峰號、桑原商店及民權路街屋等台南知名老建築。 戎舘原為日治時期老戲院,早期與宮古座、世界館、大舞台,併稱台南四大戲院。一九二八年因經營不善,被宮古座併購;因建築老舊,一九三四年於田町(中正路、國華街口)重建,稱為新戎舘,為歐式水泥磚造二層樓建築。 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表示,戎舘老建築內除了提供美食、休憩空間,更開闢藝文空間,延續過往並賦予建物新生命力,再造街區新繁榮。鄭開翔《品味城市》特展有十九幅街屋畫作,其中十三幅作品座落於台南,還有以小吃、懷舊小物為主題的五十張明信片。 平時喜歡以速寫、水彩、插畫等繪畫技法來記錄生活的藝術家鄭開翔,感嘆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鮮少放慢腳步感受生活周遭之美,透過畫作傳達「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之態度,呼籲人們多觀察、紀錄自我生活。 鄭開翔說,「堆疊、凌亂的城市紋理,雖不一定是典型的美,但其中蘊藏著濃厚的生活感與居住的痕跡,有著屬於我們獨特的台灣味!」當我們發現城市的趣味,也許就可以用更溫柔的心重新認識城市。

Read More

鳳飛飛傳記今上架 黃子佼預購300本送親友

《掌聲想起‧鳳飛飛》實體書籍上架。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掌聲想起‧鳳飛飛》未發書先轟動,連5天空降預購榜第1;黃子佼也預購300多本分送親友當成中秋獻禮,讓鳳迷跟親友非常開心。鳳飛飛的兒子趙彣霖越洋致謝,「再一次感受到媽媽的力量」。 《掌聲想起‧鳳飛飛》新書8月24日起開放預購,隨即一連5天空降博客來預購榜冠軍及金石堂即時榜冠軍;鳳迷跟親友也感念跟鳳姊的情緣,再一次因此書而再度連結、凝聚起大家的情感,也讓累積10年的思念略有紓解的出口。 日前在新書記者會擔任主持人的「資深鳳迷」黃子佼也自掏腰包訂購300多本,當成今年中秋節禮物送親朋好友,「不能只有我看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還在書側腰提筆寫著:「一年容易又秋天是嗎?而每到中秋月圓花好,我總會想起一首老歌─鳳飛飛月朦朧鳥朦朧,…這一年世界依然朦朧,似是而非的撲朔迷離,但有時朦朧反而更美。」。  趙彣霖也透過台灣「鳳飛飛慈善基金會」致意,「再一次感受到媽媽的力量」,並表示:「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在媽媽手上一定都能迎刃而解,現在沒有媽媽的陪伴,自己無法跟媽媽的毅力相比,連仿效都達不到,不過從小媽媽給予自己的教育,每每在遇到困難與障礙時,都能拿出面對的勇氣。」  《掌聲想起‧鳳飛飛》是第一本走訪鳳飛飛25位親友的著作,擺脫傳記式的刻板,跳脫電視螢幕與舞台的視角,讓大家看見立體的鳳飛飛。9月1日起實體書籍上架。

Read More

吳青峰&孫燕姿合唱新歌〈醉鬼阿Q〉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燕姿計畫」真的來了!吳青峰曾於2020年個人演唱會《太空備忘記》,使用「燕姿計畫」做為蘇打綠合體的代號,當時還祭出500萬元的保密條款,如今「燕姿計畫」代號成真,成為吳青峰與孫燕姿合作新歌〈醉鬼阿Q〉的計畫。 一直視燕姿為偶像的青峰,準備新專輯《馬拉美的星期二》期間,一直覺得〈醉鬼阿Q〉這首創作裡聽到燕姿的歌聲,於是鼓起勇氣邀約,沒想到燕姿一口答應,讓青峰覺得自己簡直是一步登天,直接寫歌並且合唱,不但讓他感動表示「已醉」且「已跪」,網友們也紛紛直呼:「青峰追星成功!」、「果然人定勝天!」 此次合作的保密工作也是滴水不漏,包括青峰本人都需簽署保密條款,青峰更是以「麻辣鍋」當作孫燕姿的暱稱,只因兩人討論音樂期間,燕姿跟青峰說:「我真的好想吃麻辣鍋!」 孫燕姿與吳青峰31日不僅釋出20秒MV預告,也正式宣布合作新歌名為〈醉鬼阿Q〉。日昨分別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二人合拍影片,對白中的「好想找人喝一杯」、「等不及了嗎」笑翻眾網友。

Read More

〈中華文薈〉現代水墨勾勒時代精神 宋炳慧以西方技巧碰撞東方美學

宋炳慧 自述/揮墨創作近47年 從高中時期以及學院洗鍊至今已創作近47年,期間不曾間斷過,舉凡山水、花鳥、走獸及各體書法皆醉心著墨,不斷求新、求變,希望能表現富有現代精神及個人的特色,因本人除了水墨之外,平時喜愛到處水彩寫生、外師造化,體會大自然的生命力,並將西方的技巧融入東方美學、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交相應用豐富了傳統水墨畫的不足。 幽然入夢 山水/台灣山川為主軸 在古畫品錄中,南齊謝赫六法談到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尤其是在氣韻生動方面,是指作品中刻劃的形象具有一種生動的氣度韻致,顯得有生命力。山水畫在學生時代除了老師們教授傳統山水筆法,從樹、石、水流、瀑布、山到雲霧之外,如臨摹故宮歷代的山水作品來體驗山水畫的精隨,46多年以來創作近千百幅,從傳統走向現代,在不斷的寫生當中更是融合了西方繪畫技法,從構圖到筆法再到具體的呈現每每夜深人靜時都思考如何突破,除了寫生體驗之外更融入個人的觀點,內容大都是本土台灣鄉土山川為主,尤其是瀑布、水底石更是我創造的主軸,光影中的變化亦是我創造的一部分,畫中添加大量的渲染來表現氣韻生動的感覺,讓現代水墨畫更具時代的精神。 峽谷清秋 花鳥/融入山水不獨秀 在花鳥作品方面,從宋朝時期文人畫的崛起,折枝花鳥畫的構圖表現就一直延續至今,如給後世奠定了花鳥的審美意境標準。除了基本的四君子,到各類的花類無不加以練習及揣摩,到最後卻鍾愛陽明山的繡球花,近年來更是創作數十幅以繡球花為主題的作品,別人畫花鳥都是單獨以折枝花繪來表現,我卻鍾愛整體花圃,這樣更可以表現出氣勢及氛圍,順便也將山水融合花鳥在畫面上一起呈現,兩兩加在一起讓花鳥畫不再是單一的花鳥畫,在畫面上顯得更有看頭,豐富了花鳥畫的面貌。 淡水天元宮 走獸/平凡中的不平凡 舉凡蟲鳴鳥獸方面,大部分都是在畫中點景居多,在我的畫裡多次將梅花鹿和山水結合,或者將梅花鹿單獨用擬人畫來呈現,如賞櫻圖及情意濃兩幅作品。在大型走獸我較喜愛老虎和獅子,別人畫老虎喜愛猛虎下山威風凜凜的氣勢,我卻喜愛幼虎那種很萌、很可愛的表情,不同的題材總是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讓看似平凡的作品表現出不平凡的感受。 峽谷柔情 未來展望/創新與時俱進 這幾十年畫了上千幅的作品,總是不斷的練習與精進,思考如何在傳統中注入新的元素、新的不同表現技法及題材,我知道這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在後現代表現主義之下,我看到很多優秀的畫家們傑出的表現及風格,畫不再只是單一的繪畫,它們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周遭的人事物只要用心去觀察都是最好的創作題材、俯拾皆宜,繡球花與水底石也會成為我創作的兩大主軸,不斷創新讓現代水墨畫更具時代的精神。 啼鳥雲山靜、落花流水香      宋炳慧/簡介      學習階段: 宋炳慧字修野,1959年出生於嘉義縣朴子市,高中時期水墨受恩師吳梅嶺啟蒙,於1978年考上國立藝專美術科開啟了藝術生涯,期間師承了喻仲林、陳丹誠、歐豪年、邵幼軒、鄧雪峰、蘇峰男等教授薰陶,學然後知不足再於1998年考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在職進修班,又再受羅振賢、蔡友、黃才松等老師們的指導影響。 溪流清音紓情懷 工作與展覽: 畢業後,開始專心於水墨創作與教學,除了在黎明科技大學兼任美術老師之外更成立個人工作室-樂融畫室,教授水墨、書法、素描、油畫等,20餘年來不間斷地創作,除了在國內展覽外,國外像是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加拿大也聯展上百次,並於2017年在典化藝術中心舉辦首次個展、2020年在台北市藝文推廣處舉辦個展、2021年在信華公益畫廊舉辦個展、2021年底在行天宮玄空圖書館舉辦個展、2022年初在內湖公民會館舉辦個展,至目前共舉辦五次個展,獲得無數好評。 滿圃生香蝶自來 獲獎與典藏: 累積46年來的繪畫生涯,共畫出上千件的作品,舉凡山水、花鳥、人物、走獸與各體書法皆醉心揣摩,期間作品也多次參加比賽,曾獲全國青年書畫創作社會組第二名、第四十八屆全省美展入選、亞細亞水墨大賞獲日本讀賣新聞賞、第二屆溫世仁全國寫生比賽優選、桃源美展入選、第四屆康堤藝術金賞等等,也於2016~2019年多次參與兩岸藝術交流,並獲大陸官方收藏。國內作品也深受藏家們的喜愛並被廣泛地收藏著。

Read More

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巡迴展 上百幅畫、手稿讓人如沐春風

蕭如松百歲冥誕,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推出「松色經行-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巡迴展」,即日起至9月30日在美術館展出。(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今年適逢蕭如松百歲冥誕,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推出「松色經行-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巡迴展」,在新竹、台中巡迴展出,即日起至九月底在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十二月九日至明年四月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登場,展出經公部門、藝廊、收藏家、蕭如松門生等提供的百餘幅畫作、手稿、書信和文物,並推出系列工作坊、研討會、音樂會、美術比賽等活動。 蕭如松老師的學生劉達治(北市東湖國中退休教師)特地重現蕭老師當年的書法教學範本,供民眾欣賞大師之教學法。(記者彭新茹攝) 縣長楊文科表示,二0二二百年蕭如松系列活動結合各類形式的藝術表現,透過展覽、藝術推廣等活動感念蕭如松對於臺灣美術之創作、美術教育等貢獻回顧,並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發表論文,進行理論與實務的互相輝映,喚起社會大眾對於美術水彩的重視,歡迎全台喜愛藝術、喜歡蕭如松美學的鄉親,共襄盛舉系列藝術活動。 此為蕭如松老師送給學生劉達治的素描作品,其景緻為竹東上坪老街的田園風光。(記者彭新茹攝) 策展人陳昭賢說,過去蕭如松較大型的展覽大部分是在台北、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今年經過長久的規劃與準備,及多次拜訪、說服,從國美館、收藏家、蕭如松的多位學生手上借到蕭如松老師的作品,珍貴的文寶、書信、明信片,在展覽中一併展出。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九月十七日「向大師致敬,蕭如松紀念音樂會」,民眾可至美術館服務台領取門票,每人至多提供二張入場券。文化局提醒參觀民眾,展覽請勿拍照及攝影,以免觸犯著作權法規定,研討會、美感藝術工作坊、及專題演講等活動請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官網報名。

Read More

決勝的揮拍殺青 五虎將好交情

民視《決勝的揮拍》殺青,5虎將感情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決勝的揮拍》殺青了!「五虎將」謝佳見、程予希、王瞳、吳東諺、沈建宏戲裡戲外展現好交情,相約繼續揮拍。 民視與馬來西亞Astro歡喜台的台慶偶像劇《決勝的揮拍》,從6月12日開鏡後,終於在日前完成殺青戲,29日特別進民視攝影棚拍攝主視覺照,5人在拍攝主視覺現場你一言我一句的,展現十足的好交情,5人也約好自己除了劇組辦的殺青酒之外,還要私下去大吃一頓,慰勞近期特訓的成果。 從訓練到拍攝,歷經2個半月的時間,謝佳見說,「五虎將」的好感情,是不會有殺青的一天,很開心這一個夏天有四個超強夥伴一起奮鬥,殺青後也想要開始好好練羽球。 王瞳透露,「五虎將」的封號由來,是因為5人在今年虎年的夏天遇見,大家合作起來都一見如故,默契十足。對她來說《決勝的揮拍》的殺青不是一個結束,而是生命中另一個章節的開始。 《決勝的揮拍》預計在11月5日起,每週六晚間10點於民視無線台播出;馬來西亞Astro歡喜台是11月6日起,每週日晚間9點30分播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