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藍白綠惡鬥 現代水墨畫家方草以創作表達「藝」見

現代水墨畫家方草以創作表達對藍白綠惡鬥的「藝」見。(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年近七旬的藝術家方草,以「現代國畫」的立足點,融入禪門「萬法唯心造」的理路,進一步呈現出「心包萬有」的藝術觀,即日起在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舉辦「萬法唯心如現」方草藝術展,作品中對於當下台灣政法亂相、黨派惡鬥等現象,以愛深責切的心懷,透過創作表達獨特的「藝」見。 方草指出,早在八世紀,唐代畫家張璪就已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曠世畫訣;九百年後,石濤的畫語錄上更有所突破,石濤上人提到,「太古無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一畫之法,乃自我立。至人無法、無法而法,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方草認為,「至法無法、到我自有法」需歷禪宗的見道明心才能契會、非腦意識可以探知的。因此,在經歷神州大陸藝術行腳多年後,豁然覺悟到「中國水墨乃壯老年的心眼藝術、西洋繪畫則是青壯年的肉眼藝術」意涵,從一位知名的水彩大家漸漸轉身為一位現代水墨畫家。 方草此次展覽的九成作品均是去年所創作,他表示,近年世界人禍戰爭未熄、兩岸局勢緊張,而國內黨派惡鬥、民粹迷茫,讓他更有感而發,以愛深責切的心懷,透過作品的發想與理論批評,展現他對近期生命的藝術創思。值得一提的是,方草在多件作品中附有創作詩偈,觀眾透過詩偈的拈題,不難看出方草悲憫的菩薩情懷,像是〈金剛怒目〉所展現破邪顯正的批判力道,〈魔道當世〉意指禍國殃民;〈世紀人禍〉盡顯難民哀嚎;〈彼岸與此岸〉則凸顯遙遠的光明與殘破的家園,方草也強調,以生為漢唐子孫為榮,更以藝術表現他身處台灣孤島的想望與對世界的關懷,期與有緣人共勉。

Read More

大S病逝…走過5情史2婚姻

  徐熙媛新年期間與家人赴日遊玩,因流感併發肺炎離世,享年48歲。圖為2006年大S在金馬獎星光大道留影。(檔案照片/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台版「流星花園」杉菜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日本,享年48歲,讓粉絲心痛不已,她的5段情史和兩段婚姻,好不容易與真愛具俊曄相守,卻不到3年就就被病魔帶走,令人不勝唏噓。 大S在17歲時跟妹妹小S(徐熙娣)組成女子團體S.O.S出道,並以歌曲「十分鐘的戀愛」一炮而紅,再以ASOS轉戰主持界,兩人主持電視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娛樂百分百」,雖然長相甜美,不過說話辛辣又搞怪,奠定獨特的主持風格。 藝人大S徐熙媛(後中)和言承旭(後左)、周渝民(後右)、吳建豪(前右)、朱孝天(前左)曾合作演出經典劇集「流星花園」,獲知大S病逝,言承旭悲痛哀悼,願她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煩擾、歲月靜好。(華視提供/中央社) 被譽為「美容大王」的大S在高中時期,曾與黑人陳建州交往7年,後來分手仍是好友;到了2000年,則與當時韓國人氣偶像具俊曄,祕密交往1年;2001年與演出《流星花園》的藍正龍交往4年;後又與周渝民交往2年多仍分手收場。 大S前夫汪小菲3日搭機飛抵桃園機場,走出候機室時神情哀傷。(中央社) 2010大S結識汪小菲,僅見面5次就閃婚,育有1子1女。2021大S因汪小菲婚內出軌離婚。大汪離婚後,與舊愛具俊曄復合,並於2022年2月8日登記結婚,也讓日韓演藝圈再添一段浪漫佳話。 當時具俊曄表示,「已經錯過太久的時間不能再浪費了,所以我提議結婚,熙媛也終於接受了。」大S也發文回應,「人生無常,我珍惜當下的幸福。」這段相隔多年又復合的愛情掀起熱烈討論,「20年不變的電話號碼」也成為流行話題。 徐熙媛的死訊稍早傳出後,因為太過震驚,許多網友質疑是否為假新聞,但小S與具俊曄接連證實這個遺憾的消息。具俊曄稍早向韓媒坦言自己狀態很不好。 汪小菲昨天下午從泰國飛抵台灣,他指出,「求你們多說她一些好話,(她)永遠是我的家人」。 大S猝逝,當年和她在「流星花園」合作的言承旭直言很謝謝遇見大S,願她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煩擾,歲月靜好;黃曉明等藝人都表達難過,林志玲透過經紀人表示惋惜,會永遠記得大S的美好;黑人與范瑋琪夫婦則說:「我們會永遠記得她。」

Read More

蔡秀樓陶藝刺繡水墨畫 一次展出

蔡秀樓提供近二百件作品參展。(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區公所、學甲藝文推進會舉辦的「蔡秀樓水墨畫暨陶藝、刺繡展」,現正於學甲藝文展示館展出,蔡秀樓提供近二百件作品與民眾交流,展出時間到六日止。 學甲區長張明寶指出,出生南投縣埔里的蔡秀樓,從小跟著母親學習刺繡、花藝等,被高中美術老師陳松發掘,鼓勵參加比賽屢創佳績。婚後隨同夫婿陳炳宏定居學甲,因熱愛繪畫繼續學畫,先後跟隨花鳥畫老師黃明賢、山水畫老師李春祈學習,主攻花鳥山水景物,透過畫筆揮動色彩,多次參加聯展。 學甲藝文推進會理事長吳進來表示,蔡秀樓提供四十八幅水墨畫、一百一十七件陶藝及十八件刺繡展出,儘管年逾六旬,仍在長榮大學就讀,積極學習態度令人敬佩。蔡秀樓曾在新營文化中心、麻豆文化館、學甲藝文展示館辦理個展,在藝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蔡秀樓說,為能讓創作更多元,攻讀長榮大學鑽研陶藝,精進藝術技巧,將水墨、花鳥畫融入陶藝,或以樹葉拓印在自製陶土,經上釉燒製成陶藝作品,雖然過程繁瑣且艱辛,但所有付出都值得,希望透過個展與喜愛藝術的民眾交流。 蔡秀樓個展與學甲數位機位中心執行長曾文聰合作,以QR Code語音導覽,民眾透過語音解說了解作品的意涵。展期到二月六日止,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展出。

Read More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成為台灣第一部ESG永續音樂劇

果陀劇場提供熱愛舞台劇的觀眾們綠色觀戲體驗,《三個傻瓜》成為台灣第一部ESG永續音樂劇。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2025果陀劇場年度音樂劇《三個傻瓜》,不僅創下全世界首舉,獲得台灣獨步《三個傻瓜》全球授權音樂劇改編,也將發展這部作品為台灣第一部ESG永續音樂劇,特別是針對環境保護中減少碳排放項目上,劇組跟台灣首間永續百貨House of Story Wear 合作,結合環保與時尚的方式,為本劇主演們打造主視覺造型,主演們穿著由零廢棄時尚品牌Story Wear用回收牛仔布料再造設計的服飾,整體視覺與造型和諧,也為這齣音樂劇增添不少時尚品味。 《三個傻瓜》改編自享譽國際的同名印度經典電影,這齣在金氏世界紀錄印度史上的票房冠軍電影,30多個國家接續上演,共創1億3000萬美元票房佳績,激勵全世界追求自我,從中理解教育真諦。 去年底轟動開賣後造成熱烈回響,近日劇組啟動主視覺拍攝工作,主演群包含李霈瑜(大霈)、楊奇煜、聶雲、蔡昌憲、陳大天、張郁婕以及竺定誼進棚拍攝。 果陀劇場行銷公關總監顧乃玠表示,之前劇場在ESG的部份,大多數都是以專案的方式協助企業關心利害關係人,此次落實循環經濟,讓主演們穿著零廢商品拍攝主視覺,只是劇場前進ESG的一小步。 服裝設計沈斻老師更是大力支持果陀劇場文化ESG的理念,並表示「演員正式演出的服裝,也將採用改造劇團舊戲服的方式,希望透過《三個傻瓜》這部作品,以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核心理念,打造果陀劇場為永續經營的表演戲劇品牌,提供熱愛舞台劇的觀眾們一個綠色觀戲體驗。」 《三個傻瓜》世界首演從台灣開始,由楊奇煜、李霈瑜(大霈)、蔡昌憲、竺定誼、陳大天、張郁婕,以及特別主演聶雲率音樂劇菁英們全新歌舞熱力展現,帶你找回自己的原廠設定;《三個傻瓜》巡迴場次 : 5/2 -5/4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5/17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5/30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6/14-15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Read More

《讀者》雜誌2月號出版了

《讀者》雜誌2月號焦點「追根溯源的邏輯鬼才」談的是馬斯克的故事。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讀者》雜誌2月號出版了,本期「追根溯源的邏輯鬼才」談的是馬斯克的故事。馬斯克驚人的成就不用贅述。文章指,馬斯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他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他不去想「做不到」,而是想「怎樣才能做到」,因為他已經看清了事情的本源,他所要做的不過是調整表象而已,所以往往能突破別人遇到的困難問題。 「成功面試規則」文章引述黑石公司一名人事主管談面試新人的經驗,他認為新人在面試時應注意的事項,包括要準時、真實坦率、有自信、保持好奇心等。 集教育家、文學家、作家、翻譯家的林語堂大師,遇到任何挫折或不如意的事,他都「快樂地活下去」,並以此勸告親友。林語堂認為,在這塵世中的人一律是演員,既然是一場戲,不妨瀟灑一點,悠閒一點,舒服一點。生活最大的樂趣,就是蜷縮著身體躺在床上。對於人生,要用不在乎的態度在乎地生活,要快樂。 行銷世界的《讀者》摘文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作家和媒體,具兼容並蓄的多元題材和國際視野,頗獲好評、典藏與推薦。每本80元,在大型書店和網路書店販售。訂閱一年12期960元加贈一期,函附20元回郵,免費試閱《讀者》精選期刊一本,2024年合訂本全套12期900元,加贈鑰匙環,送完為止。。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2段27號3樓之5,諮詢電話:02-27540090。 另,歡慶《讀者》在台發行15週年合訂本限量優惠,凡訂購2024、2023及2022年任兩套合訂本合購優惠價NT$1500 (預購從速 售完為止)。

Read More

蕭秉治、家家、蕭煌奇唱K歌

家家(右起)、蕭煌奇、蕭秉治嗨唱KTV熱門排行榜歌曲。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文化總會籌辦「2025 WE ARE我們的除夕夜」春節節目,推出全新主題「全家歡聚KTV」,在錄製節目前透過網路開放民眾投票,票選符合個人心境的熱門歌曲。節目中,蕭秉治、家家及蕭煌奇接力演唱〈天黑請閉眼〉、〈今天妳要嫁給我〉、〈掉了〉、〈愛情限時批〉、〈我很好騙〉等KTV熱門排行榜歌曲,還共同嗨唱〈眉飛色舞〉。 蕭秉治說,首次獲邀參與WE ARE非常興奮,他最喜歡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還有家家的〈我沒資格〉;若要推薦自己的一首歌送給節目觀眾,他會選〈我對你的愛沒有盡頭〉,傳達除夕夜溫馨有愛的氛圍。 家家則說,此次合作組合令她感到「很新鮮」,過去各自都合作過,但3人組合演出是首次。她其實很少去KTV,每次去KTV,朋友往往都會點她的歌要她唱給大家聽,像是〈家家酒〉就是必唱曲目,讓她開玩笑說「有上班的感覺」。在自己的作品中,她會想挑選〈House Party〉給節目觀眾,讓圍爐成家裡的派對。

Read More

春節賀歲片 甜茶尬玄彬

玄彬新片《哈爾濱》。 (網銀國際影視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今年大銀幕雖沒有賀歲國片,不過仍有「甜茶」堤摩西夏勒梅主演《巴布狄倫》和玄彬的《哈爾濱》陪大家過新年;若不想出門,串流的《黑函情報戰2》、《暗夜情報員2》等都是好選擇。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由提摩西夏勒梅主演,講述美國歌手暨詩人巴布狄倫從19歲開始改變音樂歷史的人生故事。 韓國男神玄彬主演的《哈爾濱》,劇情圍繞在韓國獨立運動家安重根與同袍的革命故事,由他跟李棟旭、朴正民、全余贇、趙祐鎮、朴勳等人主演。玄彬曾透露,要飾演擁有抱持為國犧牲決心的歷史人物壓力很大,甚至自我懷疑是否能做到。 若要在家追劇,Netflix上有影集《暗夜情報員2》、《黑函情報戰2》等新劇,以及去年的經典台劇《影后》、《鹽水大飯店》、《正港分局》等。 Disney+新春則有韓國影后金憓秀主演偵查劇《揭密最前線》,以及經典美劇《陰屍路》外傳《陰屍路:生存者》、艾美獎得主斯特林布朗與詹姆斯馬斯登主演的《極樂凶間》等。

Read More

蕭秉治、家家、蕭煌奇唱K歌

家家(右起)、蕭煌奇、蕭秉治嗨唱KTV熱門排行榜歌曲。(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文化總會籌辦「2025 WE ARE我們的除夕夜」春節節目,推出全新主題「全家歡聚KTV」,在錄製節目前透過網路開放民眾投票,票選符合個人心境的熱門歌曲。節目中,蕭秉治、家家及蕭煌奇接力演唱〈天黑請閉眼〉、〈今天妳要嫁給我〉、〈掉了〉、〈愛情限時批〉、〈我很好騙〉等KTV熱門排行榜歌曲,還共同嗨唱〈眉飛色舞〉。 蕭秉治說,首次獲邀參與WE ARE非常興奮,他最喜歡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還有家家的〈我沒資格〉;若要推薦自己的一首歌送給節目觀眾,他會選〈我對你的愛沒有盡頭〉,傳達除夕夜溫馨有愛的氛圍。 家家則說,此次合作組合令她感到「很新鮮」,過去各自都合作過,但3人組合演出是首次。她其實很少去KTV,每次去KTV,朋友往往都會點她的歌要她唱給大家聽,像是〈家家酒〉就是必唱曲目,讓她開玩笑說「有上班的感覺」。在自己的作品中,她會想挑選〈House Party〉給節目觀眾,讓圍爐成家裡的派對。

Read More

春節賀歲片 甜茶尬玄彬

玄彬新片《哈爾濱》。(網銀國際影視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今年大銀幕雖沒有賀歲國片,不過仍有「甜茶」堤摩西夏勒梅主演《巴布狄倫》和玄彬的《哈爾濱》陪大家過新年;若不想出門,串流的《黑函情報戰2》、《暗夜情報員2》等都是好選擇。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由提摩西夏勒梅主演,講述美國歌手暨詩人巴布狄倫從19歲開始改變音樂歷史的人生故事。 韓國男神玄彬主演的《哈爾濱》,劇情圍繞在韓國獨立運動家安重根與同袍的革命故事,由他跟李棟旭、朴正民、全余贇、趙祐鎮、朴勳等人主演。玄彬曾透露,要飾演擁有抱持為國犧牲決心的歷史人物壓力很大,甚至自我懷疑是否能做到。 若要在家追劇,Netflix上有影集《暗夜情報員2》、《黑函情報戰2》等新劇,以及去年的經典台劇《影后》、《鹽水大飯店》、《正港分局》等。 Disney+新春則有韓國影后金憓秀主演偵查劇《揭密最前線》,以及經典美劇《陰屍路》外傳《陰屍路:生存者》、艾美獎得主斯特林布朗與詹姆斯馬斯登主演的《極樂凶間》等。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照路尋味 看見地方物產文史

美學館出版「旅行書」 循著味覺記憶前行 台南生活美學館出版《照路尋味—邁向地方創生》一書,展現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的能量。(記者林雪娟攝) 走一趟南部飲食文化之旅!在你品嘗一方風土、養育一方人的在地美食之際,不妨也實地走一趟知性與美味的豐盛之旅。台南生活美學館將數年來深耕地方營造和地方創生的歷程,出版《照路尋味—邁向地方創生》一書,除將這些表現優異的團隊喝采,也希望社區們能因地方創生,步上永續發展道路。 《照路尋味—邁向地方創生》以「旅行書」概念,呈現高雄旗山、台南學甲、嘉義朴子東石、澎湖鼎灣大池、金門古崗精彩的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社區,邀請讀者按圖索驥、實地踏訪,走一趟社區知性與美味的豐盛之旅,希望透過多元視角,讓大家看見南部地方物產文史脈絡、特色飲食、地方創生歷程及成果;金門部分,更附上遊程及特色食譜,搭配詳細圖說及手繪插畫,再現充滿特色的人文樣貌與常民飲食記憶。 美學館長黃瓊瑩表示,在協助社區營造過程,鼓勵社區盤點地方飲食文化脈絡及結合飲食文化來推動地方創生,風土下孕育出來的在地美食,背後有更多隱藏版的故事,希望所有人找路、尋味,來一趟充滿知性和美味之旅。 總編輯吳瑪悧指出,美學館以飲食文化為基底,藉此引領地方創生之路,各地風土條件截然不同,在「民以食為天」下,飲食連結的不只是如何餵飽肚子,更連結地方記憶和情感、工藝與美學、風土與聚落紋理,循著味覺記憶前行,除探訪歷史之味,跟著味道走,透過舌尖,深入地方風采,或可重新編織地方魅力。 書中介紹高雄旗山的「台青蕉」,可說是南部社造、地方創生標竿,原欲拆除的旗山車站在年輕人站出來保衛,得以保留,他們透過音樂吶喊,另一個身分則是青蕉農,為曾經的香蕉王國,實驗新的經濟模式;擁有知名的民俗祭儀文化和重要虱目魚養殖區,透過在地達人以雲端傳播便利性,將學甲打造成「維基小鎮」,透過數位導覽,穿梭移動,猶如在品味在地總鋪師的流水席。 朴子溪孕育嘉南平原,形塑地方特有的飲食文化,在地青年以流域概念連結,共推地方文化力量,讓人了解地方從大航海時代邁向文明的蛻變;最能讓人感受海洋文化的離島澎湖,位於湖西鄉的鼎灣社區,由藝術家提供自宅為「藝動基地」,希望在地的宗教與百草文化,由村長帶領村民,開啟地方創生,發揚光大。而走訪另一端西嶼大池村,以社區報方式,記錄地方傳統工藝、經營空間,和藝術鏈結,成為青年返鄉定錨點。 另一個離島金門,從晉朝就開始移民,飲食和習俗最能彰顯金門風土和受地緣政治影響特殊性,在旱地上,因歷史因緣,揉合出金門豐富的味與道。美學館歡迎民眾購書,帶書實際走訪,親身感受最真實的社區風景百味!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