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多重宇宙開紅盤 特別場贈海報

奇幻武打動作片《媽的多重宇宙》首週上映獲好評,全台票房破1200萬攻占新片票房冠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奇幻武打動作片《媽的多重宇宙》首週上映獲得好評如潮,顛覆想像的設計又激勵人心的劇情讓不少影迷邊笑邊哭,首週末全台票房破1200萬攻占新片票房冠軍! 《媽的多重宇宙》以美國亞裔家庭的故事為背景,其中飾演楊紫瓊的爸爸吳漢章現年92歲依然神采奕奕,他曾為了推廣國片來台拍攝電影,也曾跟寇特羅素聯手主演《妖魔大鬧唐人街》不少眼尖的資深影迷發現他這次所飾演的「公公」坐在輪椅的戰鬥頗有致敬該片的意味。 縱橫演藝界68年的吳漢章約莫演了500個角色,堪稱為好萊塢最高產量的演員,對表演熱愛又親民幽默的個性擁有好人緣,讓不少後輩為他發起集資,要在好萊塢星光大道幫他摘星,楊紫瓊、朴藍道、鄭肯等演員也都跳出來發動聯署,立刻集資超過5萬元美金,他將在下個月於好萊塢星光大道獲得這份榮耀。 不少影迷也紛紛讚嘆《媽的多重宇宙》精彩的武打戲,其中武術指導由祖籍越南的YouTuber兄弟檔Andy Le跟Brian Le所設計,他們在電影裡跟楊紫瓊有不少對打戲,透過「肛塞」來進行「宇宙搖」以獲得戰鬥技能的橋段笑壞不少人。 Andy笑道,因為自小在學校常被霸凌,因此看到李小龍跟成龍等人在電影裡以一打十,覺得被鼓舞,因此兄弟兩一起走上武術的道路,他們的武打影片被「丹丹導演」上網挖掘,因而被力邀參與製作,因為兩個導演希望在電影裡呈現香港的武術風格。     《媽的多重宇宙》顛覆了英雄片傳統公式,由中年的亞裔婦女擔任主角,整部戲完整呈現亞裔家庭有的語言交錯、文化、思維等,更重要的是精彩劇情也獲得許多人的肯定,日前CNN跟富比士等主流媒體也特別報導,《媽的多重宇宙》絕對是好萊塢電影劃時代的大變革;《媽的多重宇宙》現在全台熱烈上映中,但在大片環伺之下場次廳別有限,許多粉絲紛紛敲碗,發行商台北双喜電影為了回饋影迷的希望,將在29日舉辦MUVIE CINEMAS TITAN巨幕影廳特別場,加碼贈送台裔美籍插畫家詹姆斯簡手繪版電影海報,為回應熱情二刷的影迷,該場憑之前的電影票根將加送神秘小禮物,特別場將於26日中午開賣!

Read More

hito音樂獎如期辦 小豬開場

因COVID-19疫情停辦2年的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將於5月28日重返台北小巨蛋,25日宣布開場表演嘉賓為歌手羅志祥。(Hit Fm聯播網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歌手徐若瑄、周興哲5月台北小巨蛋演唱會相繼喊停,睽違2年再辦的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仍決定如期舉辦,今天更宣布羅志祥將擔任開場嘉賓。 因COVID-19疫情停辦兩年的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先前宣布將於5月28日重返台北小巨蛋,不過在其之前的兩場活動,5月7日「輝葉追夢大使徐若瑄VIVILAND巡迴演唱會」、5月13日到15日的「周興哲Odyssey~旅程-台北小巨蛋演唱會」都已確定取消。 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主辦單位Hit Fm聯播網發布新聞稿表示,「正向看待疫情,面對流感化的挑戰,務必做好相應準備」,目前距離典禮舉辦尚有一個多月,期待疫情往好的方向發展,目前規劃典禮照常舉行,也會同時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要求,落實做好自我防護,也做好即時因應措施的準備。 Hit Fm也揭曉開場表演嘉賓為羅志祥。久未擔任典禮表演嘉賓,羅志祥透過主辦單位表示,心情既期待也緊張,要讓歌迷尖叫聲掀翻台北小巨蛋。他透露:「舞台絕對很special,讓opening炸到最高點,請大家拭目以待。」 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目前典禮已公布將有10組歌手表演,其中包含「九澤CP」陳零九(左)與邱鋒澤(右)。 (Hit Fm聯播網提供/中央社) 包含羅志祥在內,目前典禮已公布將有10組歌手表演,包含Bii畢書盡、Julia吳卓源、「九澤CP」陳零九與邱鋒澤、艾怡良、李玖哲、徐佳瑩、蔡健雅、盧廣仲、魏如萱,Hit Fm也預告將有更多精彩卡司。

Read More

火神特效推手 39歲陳銘澤病逝

「火神的眼淚」特效指導陳銘澤24日因血癌離世。 (圖取自澤影映像電影特效有限公司臉書)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去年以多場驚險救火場面,令觀眾留下深刻難忘印象,幕後精湛爆破特效的推手、39歲特效指導陳銘澤,昨晚卻因血癌離世,劇組不捨,深深悼念。 陳銘澤是台灣知名的影視爆破特效師,師承香港資深特效師池瑞添,曾參與台劇「火神的眼淚」、「一把青」、「斯卡羅」和電影「角頭-浪流連」、「角頭2」、「目擊者」等製作,近年也積極把好萊塢等級爆破技術引進台灣。去年陳銘澤接受專訪時,更熱情分享控火人生的幕後故事,直呼:「火是我兄弟,不會害我的,我已經跟它朝夕相處10多年了」。 不過,由陳銘澤創辦的「澤影映像電影特效有限公司」,今天下午在臉書發出聲明,證實陳銘澤於24日晚上6時2分離世。 澤影映像表示:「阿澤從去年6月發現患有急性白血病(血癌)後,先是做完化療,接著到了10月,在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期間,併發了急性肺炎;在這期間狀況起起伏伏,經過醫生不斷努力搶救,也奇蹟似撐過了4次敗血性休克,直到4月23日發生第5次敗血性休克,歷時了5個月在加護病房的戰鬥,最終不敵病魔,離開了我們。」 澤影映像表示,「阿澤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精神將會永遠留下」,也會貫徹他的使命將公司繼續營運下去,堅持在台灣這塊土地,提供最安全、最專業的影視爆破特效,「也希望能讓在天上的阿澤,看見台灣動作片的興起!」 「火神的眼淚」劇組也在臉書以「永不放棄,勇敢的生命鬥士」稱呼、悼念陳銘澤:「阿澤,因為有你帶領專業的團隊努力,『火神的眼淚』才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拍出那麼多驚險的火場戲,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感謝陳銘澤為「火神的眼淚」的付出。

Read More

知名藝術協會共攜手 詩詞書畫遠聲揚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由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發起舉辦的「端午詩詞藝術節-台灣名家聯合展」,23日起在新北市立圖書館蘆洲集賢藝文中心(新北市蘆洲區集賢路245號7樓展覽室)登場,展期至5月1日;此次畫展主要結合了北部兩大藝文協會共同舉辦,共計全台35位名家、展出作品65幅,作品橫跨書法、詩詞、水墨畫、油畫及彩畫。聯展擇以端午為主軸,主要在於紀念詩人節這個充滿傳統文化藝術氛圍的節日,喚醒大眾熱愛藝術的心性,提前為詩人節暖身。 此次畫展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北市立圖書館、謐院共同主辦;台灣競爭力論壇、新北市藝文協會、新北市李翁月娥議員服務處協辦。在23日上午11點舉辦的開幕茶會中,各領域喜好藝術的民眾冠蓋雲集,場面富含文化氣息。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提供) 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新北市的圖書館提供很多的藝文空間,就是希望能夠傳遞藝術氣息,能夠活絡地方文化。而蘆洲正邁向一個文化藝術氣氛濃厚的地區,此次看到作品,引發了內心想要靜下來創作的動機。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提供) 燿華集團總裁張平沼也表示,特別提早來到蘆洲參加開幕茶會,發現蘆洲地區已經同時具有都市現代化並兼融了地方文化藝文感。藝文活動與創作者們一樣,都是不斷的在進步,而這份進步需要平台宣傳,透過全台藝術家們彼此的合作,共同創作,更顯得珍貴。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提供) 新北市李翁月娥議員辦公室姚助理代表致詞指出,兩個主辦協會都在北部,一個在台北市,一個在新北市,,能夠支持這場聯展是深具意義的,讓全台名畫家們能匯聚到新北市三蘆地區,這是種民間的跨域合作,也代表著三蘆地區的地方藝文特色越來越受到大家注目。 陳琍琍理事長表示,地方藝術創作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更為活絡氣氛。新北市開辦了許多的美學課程,都是各藝文協會的重要文化傳遞的平台,希望政府能持續給予更多支持空間。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提供)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表示,中華詩詞藝術協會首次結合當地藝文協會聯展,藉由全國知名藝術家携手地方型藝術家,打造台灣共同藝術家園,帶動地方藝術文化,是本次端午名家聯展特色;此次藝術聯展參與名家多為全台知名藝術協會代表,有蔡俊章、王阿勉、謝深淵、林象元、江正吉、林世三、陳信佑、陳士侯、王大平、許正益、林宏信、蔡見遙、謝明輝及陳琍琍等35位名家共同參展。展覽期間免費參觀,歡迎喜好藝術的大眾前往觀展。

Read More

【藝元想像】伊日蘊藝 自然而然|黃禹銘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步入位於內湖的伊日藝術計劃,遊走其間,彷彿空間與藝品正窸窣著、鋪展一條漫漫阿拉丁長毯,欲面向觀者娓娓訴說他們之間的故事篇章。以「伊日生活」深耕臺灣的總經理黃禹銘,旗下管理不少品牌如伊日藝術計劃、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一日茶道、伊日美學講堂等,他將對植物、藝術、生活的熱愛,化成所有環繞著生活美學實踐與傳遞的平台。對他來說,藝術的存在如同呼吸自然而然,隨著時間推移、心態與環境的變化,順應感受,貫徹在他所有空間的規劃,注重空間原本的調性與脈絡,設計時便特別保留歷史痕跡再以藝術品點綴,透過藝術品與空間的呼應再賦予嶄新涵義,讓藝術品與空間自然地對話,將話語權交回主角,藝廊本為載體…… ▍「藝廊空間中的作品規劃與安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表達。」 黃禹銘 伊日藝術計劃總監/伊日生活總經理,以「綠色、美學、生活」為理念核心,旗下包含伊日後樂園、伊聖詩芳療生活館、伊日好物、伊日美學講堂等品牌。 起點順從內心之感 規劃空間的起點,先考慮美化空間、藏起老舊的角落、擺設有設計品味的家飾,這些,不是黃禹銘的第一順位。他回想一次印象深刻的規劃空間經驗在《日光大道健康廚坊》,這間店做綠色飲食的路線,當時進入空間,出發點希望空間能跟飲食互相呼應,讓眼前所見都傳遞著自然美學,符合從飲食到空間注重健康自然的核心精神。 日光大道可見到的大量木棧板設計,當初並非規劃時便刻意為之,原來是在因緣際會下,黃禹銘發現有大量的木棧板即將報廢,他覺得很可惜、很浪費,毅然決然將六百片木棧板帶進空間,欲再次循環利用,也符合日光大道的綠色精神,當時他合作多年的設計師王揚恩也不知情,直到棧板都進到空間,他們才討論擺設跟運用,後來也發現木棧板的好處,既方便組合也具有彈性功能,擺在牆上可以輕巧地成為各種尺寸藝術作品、畫作的容身之處,輕易的掛取;堆疊多片可以成為桌子與邊櫃;與植物的擺設也非常呼應且絕配,且木棧板一旦要回收,相對冰冷的金屬媒材,回收效益更符合日光大道的綠意靈魂,他說道,這也仰賴他與王揚恩的多年合作默契,他分享自己對空間的想像,會希望保有並順應空間原來調性,不喜歡太多的設計痕跡,也喜歡不帶前提去體驗空間帶來的感受,因此所有空間的起點會順從自己的內心感受與空間核心調性,才與設計師討論各種不同碰撞、不同的可能性,王揚恩認同他的規律,設計時也偏好運用自然元素,並注重空間的彈性與功能,一直以來也因此培養出他們獨特合作模式。 《日光大道健康廚坊》店內空間 不帶前提碰撞交流 黃禹銘的順應空間精神,恰巧落地在每一個空間設計當中,讓空間具有自己的靈魂,因為看不見太多設計痕跡,便也不會太搶主角的鋒頭,他說:「最好的設計是看不見的。」,跟王揚恩有個溝通默契,不會先帶著對空間的想像或是必須具備的元素進入討論,習慣到了一個空間之後,互相交流當下空間適合留下什麼?反而不是為空間增加設計,而是考慮最大的彈性與功能性、能不能實現自由變化,在不停的想法碰撞後找出核心。他分享,藝術空間最注重彈性,彈性才能包容不同創作、藝術家作品的進入,《伊日藝術計劃》的三層樓中,有四個展覽空間,一樓及頂樓的展覽空間,都能夠包容大尺度性質的作品,一樓採用能夠彈性移動的展牆、頂樓採開放式沒有任何阻隔的天臺,這些看似沒有經過特別規劃,卻都是經過不停的討論交流出的彈性設計。 另外值得一提的,走入《伊日藝術計劃》首先映入眼簾的「奇珍異寶大廳」,他形容這裡是從「博物館」發想,擺設多是黃禹銘個人收藏,擺放位置也有巧思,像是藝術家鳥雕塑,讓牠們佇立在牆架的姿態更加栩栩如生,除此之外,這裡是最能看見藝廊脈絡的角落,牆上斑駁的痕跡,便是空間前身工廠所留下的,為此地添加了幾分韻味,對他來說,不刻意仿舊、保留原生姿態就彷彿看著空間演進的歷史,一如能夠喚起記憶與情感連結的作品,最能引起他收藏作品的欲望。回想當初在找尋合適空間時來到此地,看見有痕跡的空間,似是也連結了藝術本質:「創作的過程就像不斷演進的人生、一部作品的從無到有,都是將自我想法表達的堆疊痕跡。」 《伊日藝術計劃》大廳 《伊日藝術計劃》1F「奇珍藝寶大廳」呼應博物館的前身概念,以大廳後方的常設珍奇櫃,巧妙連結畫廊空間的演進脈絡。 打造呼應自身的藝術空間 黃禹銘讀戲劇系出身、做劇場、做導演,也可以在《伊日藝術計劃》空間窺見端倪。展覽除了一樓與頂樓之外,另外還有兩個展覽空間,一個是地下室,另一個是樓梯間,位於展覽與展覽間的過渡區域,也成為空間展覽的一部份,搭建劇場的經驗,成為這個空間的發想靈感,觀展時也有劇場感體驗。沿著階梯向上,空間迎面而來的是不同色系與作品、以及與腳下踏著木頭板的腳步聲,彷彿正醞釀一部戲的開場演出,每個轉角都有不同驚喜,例如可以看到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 的小樹人作品佇立在樓梯扶手,像是在跟前來的人們打招呼,平子雄一的作品多在探討人類與自然的共生,恰恰呼應了黃禹銘自身與空間自然而為的核心;藝想天開樓梯間每個轉角的顏色與藝術品搭配,可以窺見他對藝術的喜愛與偏好,值得讓觀者一再品嘗箇中奧妙。再往上走到頂樓空間,視野豁然開闊,他分享選址時,這個頂樓擄獲了他的心,四周沒有太多高樓,讓藝廊有種都市中的遺世獨立感,百坪的大平台除了可以容納20 台車的功能之外,最重要是方便各種尺度作品進入,也是在許多藝廊中少見的戶外展區,可以有充足的白天到夜晚的光線變化,為適合作品添上自然色彩。 《伊日藝術計劃》藝想天開樓梯間 《伊日藝術計劃》ROOFTOP 白天美景。 《伊日藝術計劃》ROOFTOP 傍晚美景。 空間是讓藝術主演的舞臺 藝廊是藝術家展示作品的一個平台,是藝術家向大眾傳達想法的媒介,觀眾進入空間,欣賞藝術品的順序與動線本身,就能夠影響觀者所接收的訊息與靈感,怎麼安排藝術品,讓藝術品能夠得到最佳觀賞體驗,便仰賴藝廊主與創作者的溝通橋樑與合作默契,這次談到藝術作品與藝廊之間的融合與平衡,黃禹銘分享:「藝廊空間中作品的規劃與安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表達。」,他們身為藝術空間,大部分採用「白」為背景,是因為白色是中性色,可以使空間調性保持中性,能包容各種藝術作品的呈現,讓藝術品主演它們的戲,不過,適時的配合作品轉換舞臺背景,有時也是必要的,除了他的樓梯展覽空間便是採以綠色為主調,讓作品呈現多了內斂與沉穩的氣涵;也曾經規劃一檔展覽,讓空間同時存在「白盒子」、「灰盒子」的藝術舞臺,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個空間各來自不同藝術家作品的雙展覽,作品產生了驚喜的互相呼應、共鳴與對話;灰盒子的藝術空間,反而能使藝術家的作品顯其神秘魔幻的感受。黃禹銘說到,即使在藝廊空間沒有看見太多設計的痕跡,許多空間也大多都採用白色基調,但看似平凡之中,他認為每一間藝廊都應該保留一些獨特、專屬的巧思,可以與藝術品碰撞出有趣的交流。 《伊日藝術計劃》1F 白色空間。展出: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 《伊日藝術計劃》B1 灰色空間。展出:銀灰塵|陳為榛個展 反求快時代中的慢與穩 現在是潮流迭起、瞬息萬變的「快時代」,藝術也發展出各式各樣數位形式,伊日藝術計劃近期也醞釀著新的藝術空間《伊日後樂園》,這個空間他也與王揚恩設計師經過多次的反覆討論,主要訴求讓潮流與經典能夠互相對話,也期許能夠減少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整體設計風格也許是經典中帶著潮流,並因應新時代人們觀賞習慣的變遷,也可能置入大尺吋的液晶螢幕,結合一些現代虛實整合的手法。在快時代下,他認為追求「慢與穩」反而是一種珍貴的價值,曾說:「在這非常快速的世界,還願意一筆一畫的人最吸引我。」,很多形式跟做法很容易被複製,但人的特質是最獨一無二的,在這個新空間中,將會更注重藝術品與空間、生活的對話,希望可以讓更多新生代的年輕人接觸藝術,從藝術作品上獲得啟發靈感,試著在這樣快時代的潮流中,傳遞藝術創作中「慢與穩」的精隨。 《伊日藝術計劃》外景 與藝術共存生活 蘊藝如此自然 黃禹銘在國外吸收多年的品味與能量,也曾一度追求設計與品牌迷思,而現在他分享空間使用的家飾軟裝已不再一昧追求品牌,更注重事物本身的涵意與功能,更支持著文化的傳遞。尤其因為疫情待在臺灣,透過藝術、生活、植物等等,看見源源不絕的能量生根、看見更多臺灣這個島嶼的故事文化、看見許多透過藝術表達的思考與創作,都讓人深受啟發。 黃禹銘熱愛植物與藝術,在他的住家空間到各家品牌的空間中都可以看見,他分享植物與藝術本身的共同點,都有一種最原始自然的力量、自我表述的姿態、都能為人們帶來療癒的感受,給人自然而然、如沐彼此的感覺,那種作品與自身的交流與記憶,會對生活產生幸福感,置入到空間當中與之共生共存,能讓每天不同的心情,依照不同的光線與氛圍,看見自己不同的情緒變化,你會發覺生活就是如此,每一刻為生活所用心的一切,都像是正在譜下屬於自己人生的藝術,他動容地說著:「有藝術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如《伊日藝術計劃》空間中,所有無為而治的自然存在感,讓藝術作品在空間中自然地具有生氣,彷彿生生不息的能量與對話,黃禹銘就像藝術界的劇場導演,為每一場展覽規劃出最合適的空間舞臺,讓藝術品上演一場場戲劇故事。 《伊日後樂園 BACK_Y 》 伊日藝術計劃 近期新訊 ▌虹の彼方 Over the Rainbow|藝術家聯展 Group Exhibition 協同策展 Co-Curator:林裕軒 Lin Yu Hsuan 參展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福井篤 Atsushi Fukui、福永大介 Daisuke Fukunaga、何彥諺 Ho Yen-Yen、許庭甄 Hsu Ting-Jane、林盈潔 Lin…

Read More

石原聰美喜當媽「孩子比自己重要」

日本女星石原聰美的第1個小孩已出生。(翻攝自Twitter)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35歲的日本女演員石原聰美所屬經紀公司23日宣布,石原的第1個小孩已經出生。石原發表聲明表示,「對第一次有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存在誕生這件事,打從心裡感到幸福」。 日本《每日體育》報導,根據經紀公司官網所示,石原跟小孩產後都很健康,並特別強調「今天(23日)並非小孩的出生日」,小孩應在幾天前就已出生。經紀公司並未公布性別。 石原也透過經紀公司發表感想表示,這一年來真正感受到身旁人士對她的支持;對第一次有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存在誕生這件事,打從心裡感到幸福。 她說,雖然跟至今的步調相比將會有所改變,但接下來仍將樂在工作中,也希望大家能繼續為她加油。

Read More

原民藝人線上祝福 老虎王盃慢壘賽登場

全國原住民慢速壘球錦標賽在高雄市一連舉行兩天。(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111年高雄市「老虎王盃」全國原住民慢速壘球錦標賽,23日起一連2天舉行。原住民藝人Alin、張震嶽、范逸臣等線上祝福,邀請來自全國11縣市共18支原住民壘球隊伍共襄盛舉。 這項由老虎王體育文化運動發展協會主辦的賽事,昨天在大坪頂運動公園舉行,同時有原住民特色市集美食,並發放餐券給參賽隊伍。 開幕典禮由在地原住民文化藝術展演團隊「南島舞集」開場,並邀請原住民歌手演出。主辦單位為在去年原民運奪冠的高雄代表隊老虎王棒壘。

Read More

李崗首次監製舞台劇 時光的手箱7/22國家歌劇院巡演

導演李崗(後中)首次監製舞台劇「時光的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將於7月22日起展開巡演。(時光的手箱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2日電 導演李崗首次監製舞台劇「時光的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雖因COVID-19疫情兩度停演,但今天宣布於7月22日起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並巡演至台北國家戲劇院和台南文化中心。 「時光的手箱」改編作家一青妙的原著「我的箱子」和「日本媽媽的台菜物語」,一青妙在母親去世後看著父親留下的手提箱,拼湊出悲歡離合。今年巡演陣容包含原班陣容大久保麻梨子、楊烈、一青妙、王榆丹、米七偶等,另外加入方文琳、蔭山征彥。 李崗除了將電影概念導入戲中,也與金鐘獎最佳編劇詹傑、導演廖若涵、執行導演蘇洋徵及演員多次討論。他表示,此次以舞台劇講述基隆顏家的故事,「更能跳脫劇情片與紀錄片的框架,打造出劇情流暢、張力十足且雅俗共賞的一部作品。」

Read More

《親愛的亞當》地標揭幕 曾沛慈被胡宇威演技感動

胡宇威、曾沛慈21日合體為新戲《親愛的亞當》地標揭幕造勢。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胡宇威、曾沛慈21日合體為新戲《親愛的亞當》地標揭幕造勢,相繼發布喜訊的兩人為《親愛的亞當》位於八大電視一樓的巨幅海報揭幕,宣告以「基因編輯」為主題,探究人性情感的微類型劇《親愛的亞當》即將與觀眾見面。 人逢喜事精神爽,胡宇威、曾沛慈被問到拍攝《親愛的亞當》是否有讓人「想婚」的魔力?胡宇威透露,拍戲前就籌備求婚,只是要找適當的時機進行,但後來因為工作忙碌,又遇上疫情爆發,就打破了原先的規劃;曾沛慈打趣說,若現在說是因為拍戲的哪個情節而觸動了結婚的念頭,可能會引來另一半反問:「你們是什麼意思?」幽默回應,笑翻眾人。 曾沛慈也強調,拍戲期間,自己有被飾演的「宋品葳」和「任少凡」的感情戲觸動,曾沛慈表示,胡宇威詮釋角色的一些方式,讓她拍戲時很感動,覺得他飾演的「任少凡」這個人真的很好。 相對於劇中角色,胡宇威自認私下缺點很多,特別是常會讓人有壓力或是距離感,「可能有時候剛開始因為不熟,就不會那麼放得開,或者是找不到話題可以溝通。」一旁的曾沛慈笑說胡宇威和熟與不熟的人相處,真的反差蠻大的,「平常大家看到是男神、紳士的樣子,可是他High的時候,笑聲跟姿態都很有趣。」 曾沛慈也透露,胡宇威為戲上山下海,一直以為他什麼都不怕,沒想到當時要拍潛水戲時,真的讓曾經瀕臨溺水的胡宇威非常擔心,但竟也在拍戲過程中一舉克服心魔,現在反倒熱愛潛水,很享受在水平面下的平靜,甚至推薦曾沛慈趕快加入潛水行列。 八大電視原創戲劇《親愛的亞當》預定5月15日起,每週日晚間8點在八大戲劇台全台首播。

Read More

聚餐看別人吃肉 瘦子挑戰21天不吃肉 說到做到

E.SO瘦子身擔任Discovery愛地球大使,號召一件好事救地球,率先挑戰無肉生活21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響應世界地球日,E.SO瘦子身擔任Discovery愛地球大使,號召大眾一件好事救地球,推出「無肉生活21天挑戰」,鼓勵大眾少吃肉,多吃蔬食,為地球減碳。 曾被粉絲譽為「嘻哈思想家」的E.SO瘦子,生性熱愛挑戰,聽聞無肉飲食可以減少地球碳排放的負擔,二話不說在3月就率先開始進行無肉生活21天挑戰,被問到如何準備無肉生活的飲食?E.SO瘦子笑說:「在拍Discovery宣傳片當天,就把拍攝用的蔬菜水果都帶回家,另外又去超市買了很多蔬果塞滿冰箱,還有上網做功課:該怎麼煮、可以吃哪家餐廳,發現其實選擇也蠻多的」還強調其實無肉可以「簡單又好吃!」喜歡戶外的他也說:「我很享受大自然;愛地球、保留地球美好也是為了人類自己、自己愛的人跟後代!」 眼尖的粉絲也觀察到,E.SO瘦子這段期間常在IG限時動態PO出自己無肉生活期間吃的食物,更有粉絲分享蔬食餐廳的選擇,E.SO瘦子笑說:「無肉生活的期間,也開發了很多蔬食餐廳的口袋名單」倒是有一回跟頑童MJ116團員大淵聚餐,但對方竟是約在韓式烤肉店,「當天只能看著大淵在面前大啖烤肉,自己在旁邊乖乖吃沙拉」但也自豪是說到做到的人,不會被外在誘惑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