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超營養學分 下月開課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將推出「高流系:超營養學分」 系列講座課程,邀請金曲獎項頂尖師資陳建騏等人打頭陣。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11月將推出「高流系:超營養學分」系列講座課程;本次登場講師群含金量超高,齊聚金曲獎項頂尖師資,除了HUSH、葛大為、陳建騏、黃子軒及昊恩等金曲得主外,更邀請到藍祖蔚及焦元溥等重量級講師,帶領聽眾從電影到音樂,古典到流行,從不同面向與觀點切入,介紹具台灣本土特色之音樂知識學分。 由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李欣芸親手操刀的「超營養學分」系列講座,邀集7位重磅講師陣容,以多元的人文觀點,聆聽來自島嶼的多元聲音與本土音樂;11/9首先登場的是榮獲今年32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HUSH、《最佳作詞人獎》葛大為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陳建騏三位得主,看他們如何從生命中,找到創作的聲響,進而創作出一首首動人金曲;語言的多元,也造就了精彩萬分的音樂作品,長期以來在音樂產業大放異彩的語系創作,也逐漸成為趨勢。 11/16也將邀請到音樂多聲道金曲得主黃子軒及昊恩,分享他們各自的語系創作中,是如何用音樂探索自我的返鄉之旅;11/26更將邀請到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首任董事長藍祖蔚,從他專業的知識領域中,用最多元的分享方式,以配樂大師史擷詠為楔子,帶領大家搭上時光機,從影視音樂為出發點,來一場音樂的時代旅程。 11/30則是專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析古典音樂的焦元溥,無論是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甚至是技巧解析,都難不倒他,將在本次超營養學分中,帶來屬於台灣的古典音樂分享。

Read More

房思瑜龍舟掌鼓 奪冠

房思瑜在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負責掌鼓,與團隊成功拿下女子組冠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房思瑜健美形象深植人心,10日更在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負責掌鼓,與團隊成功拿下女子組冠軍,開心透露事前有向隊長江宏傑討教訣竅,果然奏效,開心期待明年下場一起划龍舟。 尤其這次參加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賽前進行密集訓練,每天4點起床、9點上床睡覺,「平常早起都覺得痛苦,只有去爬山或是海邊不會賴床,現在又多了一個划龍舟。」她透露比完《全明星》後肩膀拉傷,為了可以參加划龍舟比賽,這3個月以來都勤做復健。 房思瑜龍舟比賽 掌鼓勇奪冠軍 儘管一開始參加練習的時候,還因為龍舟太重,不小心撞破膝蓋、屁股瘀青,但房思瑜說,划龍舟很吃肌耐力跟意志力,讓她學到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個很高強度的運動,就算受傷還是無法澆熄她對龍舟的熱愛。 在這次的龍舟競賽中,房思瑜擔任鼓手,要在船頭打鼓、調控整個團隊的節奏,她向曾在《全明星》龍舟比賽中擔任過鼓手的江宏傑討教,用精神喊話不斷激勵全舟衝刺。 成功拿下冠軍後,房思瑜興奮表示:「上船後,感覺像是回到《全明星》比賽時,更賣力到將喉嚨喊破,之後也會將這種熱血的精神延續到生活中」,同時許願:「希望明年還能參加龍舟比賽,而且不僅是擔任鼓手,是與隊員們一起划」。

Read More

走過十年,樹一直都在 陳志遠紀念音樂會 潘越雲壓軸

陳志遠紀念音樂會,潘越雲獻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行音樂大師陳志遠逝世十週年,《走過十年,樹一直都在》陳志遠紀念音樂會10日晚間返回故鄉桃園,潘越雲、金智娟、趙詠華、姚可傑、魏嘉瑩等人用歌聲懷念,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宣布,明年將籌拍陳志遠紀錄片及音樂劇。 陳志遠紀念音樂會由金鐘主持人馬世芳擔任引言,久未露面的東方快車合唱團主唱姚可傑攜手桃漾之星余政勳獻唱組曲「紅紅青春敲呀敲」及「永遠不回頭」。 趙詠華接著以甜美嗓音重新詮釋「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最後一夜」等女人心事情歌,令人沈醉。 娃娃金智娟以原唱歌手及陳夫人高中密友的身分登場,她特別準備了「就在今夜」、「留不住的故事」及「台北的天空」,每一首歌都喚起台下歌迷回憶,一起唱和,為音樂會掀起另一波高潮。 吉他教父黃中岳與大樂團一連演奏「心痛的感覺」、「一剪梅」、「心情」等5首經典名曲,讓現場觀眾回味無窮。 壓軸登場的天后潘越雲,悠揚唱起「天天天藍」、「浮生千山路」、「相思已是不曾閒」三首招牌金曲,婉約動人的歌聲盤旋縈繞。潘越雲表示,陳志遠為她寫的每一首歌曲,「都像是穿透我的內心世界,我們以前雖然很少碰面,但他懂我的聲音,能唱到陳老師作品是歌手莫大的幸運。」 桃園市長鄭文燦當眾宣布,明年將籌拍陳志遠紀錄片,並希望繼鳳飛飛音樂劇後,也能製作陳志遠音樂劇,讓台下的陳志遠遺孀陳若葵女士瞬間感動落淚。

Read More

黃金寶琪CP 颱風天出外景

民視八點檔《黃金歲月》,謝京穎跟潘柏希颱風天出外景。 謝京穎發抖著開車 劇組安全考量改在騎樓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謝京穎跟潘柏希在民視八點檔《黃金歲月》中,因為同上一間醫學院而產生情愫,悄悄成了「寶琪CP」,兩人11日在颱風天出外景,讓謝京穎因在風雨中發抖著開車,劇組為安全起見,也把外景改到騎樓。 謝京穎跟潘柏希成了「寶琪CP」,兩人遇到圓規颱風的暴風圈影響,一起出外景,謝京穎表示,知道有颱風所以提早出門,只是清晨光是走出家門就被強風嚇到,一路膽戰心驚的開車,尤其沿路都沒有路燈,加上整台車都在晃動,「真的是發著抖在開車」後來接到劇組的關心電話,要她慢慢地開車不要著急。 潘柏希表示,颱風天工作,大家一到公司都先關心彼此,而劇組也把外景改到騎樓,只是風真的太大,辛苦髮型師,要一直把被吹亂的頭髮梳理好。 還好日前王彩樺、謝京穎跟潘柏希在外景拍攝時,恰巧飾演小天寶的童星劉杰叡,帶蛋糕來探班。王彩樺表示,小天寶要過3歲生日,但很想念大家,一直吵著媽媽,剛好她的班跟潘柏希、謝京穎一起,就揪大家一起慶生,也留下大天寶跟小天寶合體的照片! 王彩樺表示,能夠一起拍戲就是緣份,而且跟小寶貝拍戲相處了一個多月,真的是很棒的回憶,也送上生日紅包要給小天寶平安長大。 「大天寶」潘柏希說,看過小天寶的演出片段,真的很有記憶點,到現在還有觀眾會留言「小天寶那麼可愛,為什麼長大會劈腿」,爆笑的留言也讓他哭笑不得。 童星劉杰叡的媽媽表示,因為小時候的戲殺青之後,小天寶每天都在問怎麼現在都沒有拍戲,很想念大家,童言童語的讓大家笑翻。一旁的謝京穎則表示之前有看到他的演出,真的很不賴,如果劇情有發展,也歡迎他來演天寶跟香琪的小孩。

Read More

告別俗女2 導演給嘉玲媽的一封信

戲劇「俗女養成記2」10日大結局,導演嚴藝文在臉書向謝盈萱飾演的陳嘉玲(左)告別,並留下10點當母親的貼心提醒。(華視、CATCHPLAY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俗女養成記2」昨晚大結局,劇中主角陳嘉玲喜迎女兒成為母親,也為全劇畫下句點。導演嚴藝文今天以「愛你的乾媽」身分,在臉書寫下給陳嘉玲的一封信與10點貼心提醒。 嚴藝文首先恭喜陳嘉玲成為「母親」,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勇敢的選擇。「妳要開始『養成』一個新的生命。關於女兒『養成』方面,容我給妳一些貼心提醒,要聽不聽,妳自己決定。」 嚴藝文說,如果女兒是「俗女」,請不要用「淑女」的教養方式去折磨她,也折磨自己;再者要告訴女兒每天吃飽睡好非常重要;第3則是讓女兒養一隻狗或貓,或任何寵物都行,教她何謂無私的付出。 第4則是當女兒覺得自己不夠漂亮、苗條時,甩她一巴掌,然後帶她去照鏡子,教她欣賞自己的獨特;第5是當女兒在放空發呆或傻笑時,不要打擾她;第6點是不要再跟「嘉玲阿嬤」月英阿祖「手爆釋迦」一樣,讓她對性這件事有陰影,教她如何保護自己比較重要。 第7是告訴女兒理想伴侶的唯一標準是「一個可以讓她做自己的人,不管那個人是男是女」;第8是當她沮喪失落或傷心哭泣時,陪在她身邊就好,不需要說太多「鼓勵」的話語。 最終兩點分別是,鄭重告訴女兒「有錢,有愛,有健康」,一輩子至少要擁有一項;另一點則是讓她明白「人生很短也很長,可以跌倒,可以犯錯,但是不可以耍賴或白爛。」 「俗女養成記2」從8月8日開播迄今共10集,前9集頻頻寫下收視紀錄,蟬聯9個週日全時段收視冠軍,甚至一度拿下週末全國收視第一,10日播出的最終回,讓許多網友依依不捨。 嚴藝文在文末寫道,「說了2季(陳嘉玲)的人生故事,要跟妳告別了,我不確定是暫時的或是永遠的……」、讓不少藝人不捨地回應。劇中客串警察的新科視后鍾欣凌說:「我我我,昨天跟陳嘉玲說拜拜時有些惆悵」;客串「嘉玲阿公」好友「勇伯」的洪都拉斯也寫道:「真心誠意,讓人不捨結束」;許多網友則感謝「俗女2」這幾個月的陪伴,有人更笑言,「我也要這樣養成我女兒,謝謝俗女帶給我們的一切美好」。

Read More

〈李仙得是馬前卒?還是代罪羔羊?〉8-4

  賈忠偉 李先得與日本~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李仙得的建言給日本政府很大刺激,影響所及也埋下了日後佔領臺灣的種子;當然對於這段歷史,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日本利用了李仙得的番地無主論與眾多征台規劃與建議來掩蓋其對外侵略的野心,李仙得在整個事件當中,只不過是個配角而已。其實對於日本人來說,臺灣並不是個陌生的地方,早在1593年(明萬曆二十一年,文祿二年)豐臣秀吉在發動征韓之役時,就曾經派出原田孫七郎赴菲律賓向佔據那裡的西班牙總督勸貢,同時還命令他在回程時經過臺灣要勸導島上的「高山國王」向日本進貢,但是因為當時的臺灣並無國家組織而不得其門而入。該文書現藏於加賀(現在的石川縣南部地區)前田家之尊經閣文庫內。而德川家康在統一日本之後,也在1609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日本慶長十四年)派九州肥前蕃主基督教大名--有馬晴信出兵佔領臺灣北部港口,德川家康除要有馬要仔細調查臺灣的物產外,並懷柔臺灣原住民,希望藉此增進中日兩國之貿易,只不過,有馬的兵船才一登陸臺灣,便遭受原住民的激烈抵抗,使得有馬損失慘重,最後只抓了幾名原住民回日本交差。 (中央社,資料照) 1616年德川家康再度命令長崎代官(市長)村山等安率兵3,000,分乘13艘兵艦,大舉進攻臺灣,一樣也遭到原住民的強烈抵抗,之後又被明朝福建參將沈有容(1557~1628)率兵夾擊,因此不得不退兵。後來日本實施鎖國政策,除少數領有朱印狀的貿易船可以出海外做生意外,其他人則是嚴格禁止出海,因此日本侵擾臺灣或是中國沿海的行動暫告一個段落。直到1627至1632年日本浪人濱田彌兵衛才再度因商業糾紛而逕至進入臺南挾持了荷蘭派駐臺灣的第三任長官彼得‧奴易茲(Pieter Nuyts,1598~1655)及其兒子到日本關押,同時日本政府又封閉荷蘭在平戶之商館及船舶,造成荷蘭損失慘重。荷蘭為了挽回與日本的貿易利益,後經雙方協商,在巴達維亞的荷蘭總督下令改派漢斯.普特曼斯(Hans Putmans,?~1656)為第四任臺灣長官,並將彼得‧奴易茲撤職並引渡至日本監禁,到1632年時荷蘭人在日本的貿易才獲得恢復,彼得‧奴易茲則是監禁4年後於1636年才被釋放,但返回巴達維亞後又受到審判,直到1637年被解除所有職務後才得以返回荷蘭。另外有一半日本血統的鄭成功在據台之後,曾經試圖向德川幕府求援的故事,經過流傳與渲染,讓臺灣不屬於中國領土的觀念逐漸在日本生根。(註三十四 ) 當然不管如何,李仙得的這些建議,的確又再度提醒與影響了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事後證明日本後來的所有中國與亞洲侵略政策,幾乎都是「依循」李仙得的建議而制訂的,這正是二十世紀前半日本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源頭。只是李仙得也清楚的知道當時日本才剛剛開始明治維新,國力未豐,因此貿然出兵恐引發中日大戰,對日本並不利,因此建議日本以保護琉球難民做題目,展開對中「欺騙外交」,取得出兵臺灣的藉口,這樣不但可以避免日本與中國正式決裂,也可以紓解日本國內不斷升高的征韓壓力。因此日後日軍征台時,就帶來許多文化打手來充當隨軍記者,除了詳細記錄戰爭經過之外,也刻意將臺灣原住民塑造成野蠻未開化的恐怖兇手,藉此凝聚與搧動日本人的愛國情緒,才真正化解了因「征韓論」所引發的「佐賀之亂」後更大的內戰危機。(註三十五 )當時李仙得的主要建議大致如下: (一)中國的政教不及臺灣這塊番地:最重的是「番人」也相當仇視漢人,此次琉球船民被害,實因其外貌與中國人類似,致為生番誤會才會被殺。另外中國國力薄弱,根本無法有效統治番地,日本人應學西方列強,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盟主,併吞亞洲許多尚未開發的野蠻之地,以帶頭抵擋歐美列強入侵亞洲; (二)日本要隨時備戰──以戰逼和:日本與中國交涉時,應派軍艦巡弋中國南海,甚至進佔澎湖,另外在長崎或是琉球應事先預留足夠兵力,以預防雙方談判破裂,中國拒絕日本之要求,應即刻出兵攻佔──雞籠、滬尾(淡水)、打狗…臺灣府,甚至佔領全臺灣,如中國仍拒絕談和,日本則進軍廈門,逼中國坐上談判桌; (三)武裝殖民:日軍應在台灣南部社寮設立大本營,一方面安撫當地漢人和較為友善的番人,另一方面攻擊兇殘的牡丹社,最後進佔臺灣南部所有番地。所以後來日軍隨軍帶領了五百名工匠以及一百八十二種植物和各式農具,就是要準備攻佔台灣之後,武裝殖民之用; (四)日本應該以外交談判為主,並輔以軍事手段,當然最高招就是:兵不血刃的達成目標。日本出兵臺灣,可能會導致與中國全面決裂,依當時日本的實力來看並非上策。但若依照《萬國公法》商請清政府保護遇難本國船民,清政府未能辦到,日本自行設法保護,乃理所當然。 (五)李先得認為以當時中國的國力,根本無力保有臺灣,臺灣遲早會落入其他列強的手中,日本位於亞洲,比歐洲列強容易下手,因此日本應該積極爭取台灣。 佐賀之亂慰靈碑-維基百科 最初李仙得對副島甚至樂觀的指出,由於臺灣防衛力量薄弱,估計只需出兵兩千便可輕易佔領臺灣。日本外務省遂在當年11月以「臺灣番地事務局」准二等官、每年銀洋12,000元的高薪--特聘李仙得為征台的外務省顧問,按敕任官待遇,這地位僅次於指揮官西鄉從道,李仙得就此在日本長住了下來,並且申請歸化日本籍,從此李仙得為日本規劃詳細的出兵、殖民計畫,雙方甚至約定事成之後由李仙得出任臺灣輔導都督(副都督)。(註三十六 )除李先得之外,日本還透過李仙得招募許多美國現役與退役軍官,作為日軍侵台的軍事先鋒與間諜;如美國海軍少校沙勒(D.Cassel)就奉命帶領先頭部隊到中國從事外交宣傳--也順道通知與監視清政府對於日本的征台行動的反應、美國陸軍中尉瓦生(James R.Wanson)擔任日軍的工兵指揮、而英國人布朗(Brown)則幫助日軍做海案測量與燈塔建設工作、長住廈門的洋行醫師曼遜(Dr .Patrick Manson)來擔任翻譯工作…,這些人也同時帶領與訓練大批日軍間諜到中國沿海各省和臺灣做詳細調查,20年後的甲午戰爭,許多主要參戰的日本軍人如--海軍大臣西鄉從道、海軍軍令部長又擔任首屆臺灣總督的樺山資紀以及第一任民政長官水野遵等人,都是當時由李仙得一手訓練的侵略先鋒。而這些事先勘查的情報訓練,影響日本相當深遠,對於未來日本--不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事侵略或是大戰之後的商業侵略,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當然在利誘之下,許多「漢奸」也被收買擔任日軍內應,以保障日本的軍事行動的順利。也因此在出兵前夕的1874年4月10日,日本天皇還特別召見李仙得、克沙勒(Douglas Cassel)、布朗(Brown)…等人,分別賜予絲綢,日本天皇還另外特賜李仙得一柄象徵榮譽的日本軍刀,並且在4月13日將他的職位提升到與日本特派全權公使同等,目的除了是感謝李仙得對日本的貢獻之外,最重要的是以這些榮耀來讓李仙得竭盡所能的為日本奪取臺灣來賣命。(註三十七 )李仙得之所以這樣做,有人說他是不滿清政府的腐敗,再加上美國政府不重視他所提出有關經略臺灣的相關建議,因此他轉向投靠日本。但實際卻脫不開美國政府的影子,也就是說這些都與美國當時的亞洲政策有關,早在1853年准將派里(Commodore Matthew C. Perry,1794~1858)到日本叩關之後(即黑船事件),美國就一直極力協助日本邁向現代化,美國人打的算盤是──幫助日本現代化並藉機操控日本,之後可以由日本在亞洲從事「代理人戰爭」,幫助美國占領朝鮮和臺灣(以後在東北的「日俄戰爭」也是如此),這樣美國不但可以避免直接與英、法等列強國在亞洲對抗,同時還可以藉日本來維護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同時也可以讓日本和中國永遠「敵對」狀態,如此東亞便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美國不但可以混水摸魚、甚至可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註三十八 )     附註: 註三十四: 參見──藤井志津枝(傅琪貽) :《近代中日關係使源起》(金禾出版社),p55。 註三十五: 參見──藤井志津枝(傅琪貽) :《近代中日關係使源起》(金禾出版社),p71、101。 註三十六: 參見── (Ⅰ)李理、趙國輝:《李仙得與日本第一次侵臺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p102~103。 (Ⅱ)藤井志津枝(傅琪貽) :《近代中日關係使源起》(金禾出版社),p102。 註三十七: 參見──藤井志津枝(傅琪貽) :《近代中日關係使源起》(金禾出版社),p105。 註三十八: 參見──尹章義:《美國的擴張主義與臺灣的命運~160年來美臺關係的回顧(一)》(歷史月刊/第112~113期/2006.04.20~30)。 另外早在德朗在與副島見面時,除向副島介紹李仙得其人外,還教唆說:美國無意佔有他國的土地,但是我們樂意見到我友邦擁有並拓殖他國的土地。有關這次臺灣事件,若貴國將有所盤算時,我雖能力有限,但願為提供拙見。他並進言:臺灣氣候條件適宜,且為膏腴之地,盛產米、砂糖等,還有礦山多處。當地海港良好,對外國人來說,是極為便利之場所。據說外國人之中亦有覬覦該地者。該地雖為清國管轄,但由於其政令不行,故先占者可先得。他提出處理臺灣事件時必須考慮的三個問題:第一,是否要立即派遣問罪之師?第二,是否要與土著交涉,訂定今後之管理方式,當我國人民及琉球人抵達時不再施暴?第三,若認為屬於國家統治權事宜,是否要向其政府交涉要求其處理?同時,德朗還向副島允諾:若貴國派船到臺灣,我方軍艦有該處之海岸地圖等,願為提供。 參見──李理、趙國輝:《李仙得與日本第一次侵臺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p102。

Read More

拍孟婆客棧 唐美雲笑稱得戲癌

「孟婆客棧」即將開播,唐美雲(右)與方馨分別飾演客棧老闆和廚娘,常有鬥嘴橋段。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打造《孟婆客棧》,唐美雲砸上億資金,後製時還一度為此停工,如今順利將上檔,讓她也笑喻彷彿得到了「戲癌」,拍到好的戲就希望全心全力完成。 《孟婆客棧》改編自2018年唐美雲歌仔戲團同名舞台劇作品,由總製作人唐美雲與蔡振南、方馨,方宥心、張書宇、許富凱等人主演。唐美雲斥資上億元打造,改以「歌舞情境喜劇」新型態,採現代手法描述奈何橋畔的孟婆客棧裡,往來過客在轉世時如何為記憶羈絆。 唐美雲表示,這次打破傳統戲曲作法,把台灣傳統內容,加入現代價值觀和科技,不但要讓觀眾感受視覺震撼,每個單元都擁有超強彩蛋演員,其中新科金鐘影后鍾欣凌也參與特別演出。希望年輕朋友可以透過這齣戲認識台灣在地文化。 對於《孟婆客棧》即將正式播出,唐美雲直呼:「實在是太可怕了!」她指出:「沒想到後製需要更多心力和金錢,雖然我演過電影、戲劇和舞台劇,當過戲劇製作人,但這樣的戲劇是第一次!」她形容彷彿得到了「戲癌」。 《孟婆客棧》將於17日起每週日晚上8點公視台語台播出,中華電信MOD17日上架,民視無線台將於11月8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6點半播出。

Read More

炎亞綸邀韓國音樂鬼才ZELO合作

韓國音樂鬼才ZELO接受炎亞綸訪問,期待與理念相同但又音樂風格不同的音樂人合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鐘新科主持人炎亞綸自創立訪問節目《IconiA》,訪問海外知名藝人,這週訪問韓國全能音樂鬼才ZELO,除了暢談音樂正能量,也藉機邀約創作合作。 ZELO在16歲時以團體B.A.P出道,當時年紀最小是團隊中的老么,卻以Rapper、舞蹈能力為團隊擔當,更具歌唱及創作才能,嘻哈音樂鬼才形象深植人心。也因身高直逼188公分,在團體B.A.P時期被稱作「巨嬰寶寶」,因外型俊俏也曾榮獲「最吸引韓國人的明星」美譽。 ZELO自從單飛後,音樂充滿能量不間斷,即將在15日過26歲生日的他,特為炎亞綸的節目帶來最新單曲《Back On The Road》,並分享這首歌曲是自己獨立闖盪歌壇後,感受到許多辛苦與困難,但希望帶給歌迷正能量,也想以音樂鼓勵粉絲激勵自我而創作。 炎亞綸在自己主持的節目《IconiA》中,訪問許多海外知名藝人。 炎亞綸也對於ZELO的全才音樂能量非常驚艷,詢問ZELO是否想挑戰英文或中文音樂,藉機邀約創作合作,讓ZELO笑著回說:「為了能讓更多歌迷能聽到我的音樂會好好努力!也很期待與理念相同但又音樂風格不同的音樂人合作,可激盪出不同的音樂作品!」還不忘逗趣的做出接電話手勢,向炎亞綸喊話:「想快點合作,要記得聯絡我唷~」

Read More

和陳漢典拍吻戲 李亦捷虧他飢渴

李亦捷和呂晉宇出席未來影集《2049》記者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未來影集《2049》描寫人類在2049年面對更多科技與人性的考驗,《幸福話術》單元8日釋出預告,曝光李亦捷和陳漢典這對「失和夫婦」面臨的問題,「越南小鮮肉」呂晉宇企圖趁虛而入奪走李亦捷的心。 《幸福話術》探討人類在未來如何透過科技進行更有效的溝通,李亦捷在劇中為了和老公陳漢典有良好的溝通,決定偷偷使用「讀心科技」,透過機器判斷對方情緒、想聽的話再做回應。李亦捷與越南鮮肉呂晉宇8日出席茶敘時表示,演出使用「讀心科技」情節時並不容易,因為只能憑空想像畫面,還要用兩種情緒背下雙倍的台詞,「一種是原本自己想說的話,另一種則是生澀的說出機器給的台詞。」 李亦捷和陳漢典在片中有吻戲鏡頭,被問到陳漢典的吻技,她笑虧:「他感覺很像飢渴很久,卯起來吻!」接著又解釋:「是因為我跟他感情很好,我才敢這樣講啦!」她透露,兩人雖然是因為這部戲才認識,但一見如故、彼此很有默契,拍攝的時候也能理解彼此,讓對方保持在舒服的狀態。她也讚陳漢典私下像「大哥哥」,在片場會逗大家笑,好相處又成熟,在待人處事上也有許多可以學習之處。 呂晉宇在越南是當紅人氣明星,製作人湯昇榮說,劇組原本去年要飛到越南取景拍攝,但因為疫情爆發,一直無法取得越南簽證,最後只好請呂晉宇來台拍攝,把越南場景改成在清境農場拍攝,讓大夥大呼可惜。呂晉宇去年來台,已在台待了一年多,他直呼很想家,「雖然在台灣不錯,但越南生活很愜意。」

Read More

艾成、王瞳夫妻合體唱跳 冒粉紅泡泡

艾成、王瞳夫妻檔上《明星許願池》挑戰國標舞、唱情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艾成、王瞳夫妻檔上《明星許願池》挑戰國標舞、唱情歌,竟讓艾成緊張到發抖,但也直呼幸福。 由孫協志、王仁甫主持的《明星許願池》,本週請到王瞳、艾成及季芹、王仁甫兩組甜蜜夫妻大方分享私下生活之外,更是首次在節目上合體唱跳,讓兩對夫妻直呼:「實在太逼人」,更坦言緊張到失眠睡不著覺。  艾成跟王瞳夫妻首次在節目上牽手唱情歌,讓王瞳直呼真的好緊張,因為艾成是歌唱比賽冠軍出道,王瞳則是從小就被講唱歌難聽,所以心裡一直很有陰影。艾成則替愛妻緩頰表示,王瞳相當認真,晚上常常會在家裡練唱。 不過,艾成也爆料,某次在家陪王瞳練唱,戴上了專業的監聽耳機,後來耳朵實在受不了,默默地尋找音質比較不好的耳機,被王瞳發現後難過地流下眼淚,並質問他:「你是不是承受不住了?」話雖如此,大家還是相當認同王瞳的歌藝進步神速!  到了挑戰國標舞時,艾成相當緊張甚至看似發抖,坦言出道20年來第一次感到如此徬徨,從接通告以來根本沒睡好,常常半夜3點起床練習舞步。但為了能夠圓老婆能跟他一起跳國標舞的夢,還是硬著頭皮接下通告,雖然每次練完舞的回家路上感到相當疲累,但看到王瞳的笑臉則覺得相當幸福。 在正式錄影時,艾成幾乎完美完成舞步,只是在兩人相望時,王瞳冷不防的親了他一下,害他瞬間昏頭差點忘了舞步,甜蜜的粉紅泡泡圍繞在他們周遭,讓大家直呼好幸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