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哲躍大銀幕 扮暖男送早餐

校園愛情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周興哲、李沐挑大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創作新天王周興哲首度躍上大銀幕,在校園愛情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中演出電影中送了一整年早餐的暖男學長,合作搭檔李沐坦承,對早餐的心動比對周興哲心動還難,因為周興哲很帥很容易就心動了。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是2015年轟動Dcard的真實愛情故事,一段因早餐而展開的青澀初戀,在成功的小說化之後,改編成電影躍上大銀幕。由《16個夏天》的金獎編劇杜政哲改編劇本並執導,亞洲創作新天王周興哲將首度躍上大銀幕,演出電影中送了一整年早餐的暖男學長,再加上金鐘獎最佳新人李沐、新生代帥哥宋柏緯及輔大校花何思靜共同演出。 周興哲對於首次大銀幕演出非常重視,早已與其他演員一起上表演課程多時,導演杜政哲覺得他的演出進步很快,表演自然。 校園愛情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周興哲、李沐挑大梁。 除了演出,周興哲更將為電影創作主題曲,多元的表現讓人高度期待。而金鐘獎最佳新人李沐則是演出誤打誤撞吃了一整年免費早餐的吃貨學妹,被稱為怪物新人的她拋開過往邊緣少女的模樣,演出視「吃」為人生第一要務的可愛女孩。 周興哲說,以前會為了分數送吃的給老師,送給女生倒是沒有,更表示以前有被學弟妹說很暖。也坦承會做一些浪漫的事情,浪漫是來自於出其不意,曾經送過最浪漫的禮物是對方喜歡的包包。但因為被喜歡的校花拒絕,就開啟了後續寫情歌之路,還爆料說,那校花後來還私訊是不是為她寫的歌,周興哲帥氣回應:「你想太多!」

Read More

17歲的天空集資修復 重現台首次同志遊行

台灣首部同志喜劇電影《17歲的天空》由演員楊祐寧(左)、Duncan(右)主演。  (三和娛樂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2004年上映的台灣首部同志喜劇電影《17歲的天空》,展開群眾集資修復計畫,片中不只拍下台灣首次同志大遊行的畫面,當時流行景點也留影片中,期盼修復完成,讓觀眾重新回味。 《17歲的天空》由陳映蓉執導,楊祐寧、Duncan、金勤等人演出,描述年少初戀的悸動、對自我與外界的探索,楊祐寧也憑藉此片拿下第41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 片中記錄下2003年台灣首次舉辦同志大遊行的畫面,在相對保守的年代,電影就已拍下性平意識高漲的畫面,編劇傅睿邨表示,「那時候的台北,我們隱約感覺有可能成為亞洲的彩虹首都。」2019年5月17日,台灣果然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 不只同志大遊行畫面,片中也拍下當時的流行景點,包含同志酒吧Funky和Fresh、西門町圓環、中正紀念堂、冰淇淋博物館、天母也趣咖啡廳等,都能在電影中重新追憶。 這次「17歲的天空」發起群眾集資數位修復和大銀幕重獻,第一階段目標籌募500萬元進行電影修復升級,第二階段則希望募集300萬元作為發行重映資金。

Read More

李權洋拍有時 記錄人生轉變

李權洋(右)執導的公視紀實片《有時》24日舉辦首映會,導演陳懷恩(左起)、演員陸弈靜、公視總經理徐秋華、李權洋的女兒、妻子出席。    (公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導演李權洋花2年拍攝公視紀實片《有時》,記錄父親驟逝及女兒出生的生活轉變。今天舉辦首映會,演員陸弈靜及導演陳懷恩現身送上祝福。 片中記錄女兒誕生畫面並非意料之內。李權洋表示,因為當時的女友正好懷孕,考慮到自己也是青年,這些經歷也是其他青年可能面臨的問題,於是選擇從自己的生活出發。 李權洋片中大篇幅拍下妻子的孕程,他表示,拍攝過程會經歷內心拉扯,平淡的生活代表妻子與女兒都平安,但後期畫面因為妻子飽受「孕疹」癢感難耐出現戲劇性轉折,也許增添起伏,但也讓他不捨妻子辛苦。 李權洋表示,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妻子的生產過程,他說:「從沒想過,產房是美麗的地方且意外的寧靜,每個時刻都像凝結了一般。」因為妻子來不及施打無痛分娩,生產時必須忍受劇痛才將女兒生出來,當下除了給予支持與鼓勵,李權洋也更體會女人生產的艱辛。 李權洋提到,因為拍攝《有時》,回家的時間變多,也讓家人相處時光增加,這是非常珍貴的禮物。他也認為因為作品讓他有機會好好向父親告別,希望觀眾能意識到珍惜當下。

Read More

樂天女孩艾璐出寫真 勉弱勢兒逐夢

樂天女孩艾璐AIRU出版全新寫真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Rakuten Girls樂天女孩」艾璐AIRU在24日出版全新寫真書《YOU ARE MY 艾》,找來攝影師劉曉天、音樂製作人GN跨刀製作,希望藉作品從零到有的過程,鼓勵紅心字會的弱勢家庭兒童勇敢逐夢,堅持永不放棄的概念。 艾璐AIRU目前為中華職棒樂天Rakuten Girls啦啦隊成員,出生棒壘世家,哥哥李杜軒也是職棒球員,她國中畢業後就前往日本求學,也曾在日本擔任模特兒工作,2017年瞞著家人報名LamiGirls選秀會,從數百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即便當時在日商銀行有份相當穩定的職位,也毅然辭去工作,專心在熱愛的表演工作上。 樂天女孩艾璐AIRU出版全新寫真書。 艾璐Airu表示,出版寫真書《YOU ARE MY 艾》就是希望能把現在的自己做個記錄,負責拍攝的攝影師劉曉天是研究所同學,當時兩人就想要一起合作拍攝一些作品,只是後來因為要寫論文,就沒有繼續下去;直到去年發行寫真年曆時,心裡就想說,這時候應該可以來拍攝一本寫真,我們又重新燃起當初原本想要實踐的計畫。 艾璐Airu也特別化身紅心字會的逐夢大使,希望號召民眾,讓紅心字會的小朋友們,有穩定的三餐、就學,能夠有做夢的權利,在逐夢的道路上,實踐他們的夢想。

Read More

溫翠蘋女兒劇戲新秀 導演讚閃亮之星

溫翠蘋女兒溫心舞從美國休學返台,加入戲劇《日蝕遊戲》演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受疫情影響,溫翠蘋女兒溫心舞從美國休學返台,加入戲劇《日蝕遊戲》演出家教老師,角色激似「上流戰爭」閩雪娥,被導演誇讚是未來之星, 今年19歲的溫心舞Issa,因為從小在美國長大,也進入紐約藝術大學就讀表演藝術系,但去年美國COVID-19疫情嚴重,媽媽溫翠蘋就請她先休學,回台灣陪伴家人。 熱愛表演的溫心舞,也利用在台灣的空檔,爭取試鏡的機會,順利加入民視社會寫實劇《日蝕遊戲》演出,她說本來很擔心自己外文的口音太重,剛好角色是從美國留學回來教英文的家教老師,讓她大讚根本就是「本色演出」。 溫翠蘋女兒溫心舞從美國休學返台,加入戲劇《日蝕遊戲》演出。 儘管拍攝過程不小心脫口而出劇本以外的英文台詞,卻獲導演張智昇誇讚這樣更貼近角色了,尤其成熟穩重的她,看不出來是第一次演戲,戲劇表現不俗,是未來的閃亮之星。 溫心舞說,這一次加入戲劇演出,媽媽給了很多鼓勵,拍攝之前還陪她一起研讀劇本,給戲劇初登場的她,非常大的信心。 溫心舞表示自己雖然中文不好,但讀完《日蝕遊戲》的劇本後,自己也是被震懾到,期待戲劇播出的時候。最新金鐘社會寫實劇《日蝕遊戲》未上映就先轟動,勢必掀起一波追劇熱潮。

Read More

明華園戲劇總團推鄭芝龍傳奇 展現世紀磅礡海戰

明華園總團推出《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由戲曲小生孫翠鳳(右)飾演一代梟雄鄭芝龍。   (傳藝中心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明華園戲劇總團新戲《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由當家小生孫翠鳳領銜演出,除了充滿機關變景與華麗特技的海戰場面外,觀眾也將從劇情中感受「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殘酷人性辨證。 明華園總團團長陳勝福表示,受傳藝中心之邀製作台灣戲曲藝術節旗艦節目,劇團不計成本,將軍艦與火燒船場景搬上舞台,還加碼找來特技團隊,透過繩索系統從觀眾席兩側2樓及3樓包廂擺盪到舞台上大開殺戒,讓觀眾感受強烈視覺震撼。 導演黃致凱表示,鄭芝龍在歷史上極具爭議,為求利益不斷見風轉舵。過去少有戲劇作品以鄭芝龍為主角,這次將從海洋視角見證台灣昔時躍上世界舞台的關鍵時刻。 孫翠鳳詮釋一代梟雄鄭芝龍,陳勝在以反派丑角詮釋大海盜顏思齊,當家小旦鄭雅升飾演個性剛烈女海賊李好;新生代青年軍李郁真、陳昭婷、陳子豪等也都將披掛上陣。

Read More

融合古早工法再創新 曾淑嬋『透光絞胎』作品絢麗空靈

曾淑嬋首創之絞胎透光藝術作品,讓人更驚艷其技法和色彩之質樸又繽紛。(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璀璨永恆/曾淑嬋『絞胎』陶藝創作展」即日起至四月二日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展出,曾淑嬋自學的「絞胎」陶作工藝作品,讓民眾認識來自宋朝之古早工法「絞胎」創作的巧妙過程,每件作品全台只有一件,相當值得民眾前來認識和欣賞。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曾淑嬋老師在陶藝創作至今二十多年,最初只當作生活中的休閒,後來曾淑嬋把從事多年設計經驗融入創作,深研絞胎工藝,配合美學構圖配色,獨創崁胎與透光絞胎技法,除了與絞胎具有顏色、圖形、一體成形之外,作品更有層次變化,作品除了賞心悅目,更完全呈現既古典又現代的陶藝精品。 2020 紅灰嵌胎錐型瓶 20.5cm × 17cm 瓷土 / 色釉,絞胎作品特點係所見作品裡的圖案,裡、中、外都是同一塊泥,也在同一個位置上。(記者彭新茹攝) 曾淑嬋表示,「絞胎」這種陶藝早在宋朝即有,但當時的作品僅限於用不同泥色組合製作的,屬於混泥。而目前在兩岸三地與市面上所見,很多不能稱之為絞胎,正確的絞胎特點是,所見作品裡的圖案,裡、中、外都是同一塊泥,也在同一個位置上。她本身係臺南家專美工科畢業,因此其創作之絞胎作品加入應用現代的顏料配方,讓作品增加前所未有的繽粉與絢麗。 曾淑嬋說,這種陶藝創作有別於其他陶藝工法,從瓷土與顏料配色揉練、水分的控制、圖案線條規劃與手工修坯,耗費較長的時間外,必須具備相當的毅力與耐心,最近更進階研究崁胎與透光的作品,溫度燒製攝氏一千二百一十度,成功率只有三成,最後之成品,燈光可穿透作品,呈現另一種空靈的藝術感。

Read More

嘉義穹頂國際影展 夏于喬代言

二0二一嘉義穹頂國際影展嘉年華邀請夏于喬(左四)為活動代言人。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朴子市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將於4月1日至7日舉辦2021嘉義穹頂國際影展嘉年華一知動生活,嘉義縣政府23日舉行宣傳記者會,邀請藝人夏于喬擔任活動代言人、鄒族藝術家莊羽萱現場演唱活動主題曲,傳達活動「愛與分享」的策展理念。 身為活動代言人夏于喬介紹起與嘉義的緣分,她說「我是半個嘉義人」,媽媽是六腳鄉人,每逢過年總會跟著家人回到外公外婆家,想起嘉義最懷念的滋味是外婆親手的料理;縣長翁章梁回說,下回要帶他去品嘗嘉義在地小吃,喚起夏于喬童年中對於嘉義的美好回憶。 笑稱自己是「影癡」的夏于喬分享,自己分享非常喜愛看電影,不論是紀錄片、藝術片、商業片各類型電影都非常喜歡,因此非常期待能在帳篷中以360度欣賞穹頂影展,更推薦全台民眾把握難得機會,一起帶著親友來嘉義參加影展嘉年華。 翁章梁介紹,近年科技藝術百花齊放,給予藝術欣賞全新的美感體驗,本次邀請長年投入科藝領域、近年深耕阿里山青年扶植的國際策展人高培樺策畫,讓嘉義民眾不用跑到外縣市,可近距離觀賞國際級穹頂影展,結合嘉義縣特色,有駐村創作、茶席演繹,邀請全台民眾以五感體驗感受嘉義人文氣息。 嘉年華為嘉義縣政府主辦,由國際策展人高培樺策劃,以「360穹頂國際藝術影展」為主題,邀請來自十四個國家,十七部世界知名穹頂藝術家作品參展,打造台灣第一個國際級穹頂影展,讓觀眾來嘉來 嘉享受空前驚艷的浸入式視覺感官饗宴。

Read More

我願意3視后入列 柯淑勤霸氣演床戲

邪教犯罪影集《我願意》繼公布炎亞綸與姚淳耀(中)雙男主角卡司後,再網羅柯淑勤、高慧君(右)、吳奕蓉右為難左)等3位金鐘視后加入演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繼公布炎亞綸與姚淳耀雙男主角卡司後,邪教犯罪影集《我願意》23日再宣布網羅柯淑勤、高慧君、吳奕蓉等3位金鐘視后加入演出,其中高慧君、吳奕蓉都被教主姚淳耀洗腦誤入邪教,遭柯淑勤飾演正派檢察官,循線追捕。 姚淳耀與吳奕蓉是去年新科金鐘視帝與視后,此次連袂出演《我願意》,飾演清潔人員的吳奕蓉透露,盼社會底層對於生命中的渴求與掙扎,能夠透過戲劇被同理、被看見,也期許自己能夠盡力接近、碰觸。更認為,姚淳耀是非常友善與謙虛的演員,反而期待戲裡黑化的他。 高慧君直呼戲外感覺姚淳耀是內斂害羞的人,但戲中角色卻是充滿道理跟正向引導魅力的導師,期待在劇裡與他的對戲火花。 姚淳耀認為,吳奕蓉在劇中想藉由加入心靈成長團體忘卻家中龐大的經濟與生活壓力,而高慧君在戲裡是學校輔導老師,原本應該給人溫暖和愛,但卻面臨婚姻失敗、兒女叛逆,自己正是最缺乏愛的人,因此分別利用兩人痛點,在他們倆最低潮時,給予愛和關懷。 有趣的是,柯淑勤飾演的檢察官得在龐大的謎團中,逐漸抽絲剝繭找到姚淳耀犯罪真相,她透露自己平時就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有助於角色在面臨案情膠著時洞察細微的線索。 此外,柯淑勤打趣說,戲裡有肆無忌憚的大膽床戲是吸引自己接演最大主因,問及擔心尺度?她拿出金鐘視后之氣勢直喊:「編劇好敢!我更敢!」期待該場戲的拍攝。  

Read More

等了12年 高流掛門牌「真愛路1號」

在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見證下,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由高雄市副市長史哲23日掛上「真愛路1號」門牌。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歷經12年的等待,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流)海音館訂3月27日第一次開放民眾入場的「高流Play!」滿載測試演出;23日在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見證下,由高雄市副市長史哲率領文化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工作團隊,掛上高流地址「真愛路1號」門牌,正式宣布高流海音館「掛牌」進入啟用倒數階段。 回憶整個奮戰爭取高流的過程,副市長史哲表示,高流曾發生在中央定址後不到一年,2008年即被交通部以影響高雄港發展為由函文反對興建;當時由陳菊市長率領市府局處首長在高雄港畔靜坐抗議,也有在地藝文團體及民眾聲援,最後同意在加入海洋文化推廣的功能及異動興建地點下,拍板定案。 高流董事長暨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表示,特別感謝行政院及文化部的支持,同意增加高流的建設經費15.06億元,讓軟硬體總預算調整至69.56億元,讓高流的硬體設備能夠更加完善,符合現下的音樂展演需求。 高流執行長李欣芸表示,27日「高流Play!」海音館滿載測試演出,15日開放索票,3,000張票在1分鐘內全數索取完畢,顯見民眾對高流殷切的期待,當天將配合現場檢視小組,從觀眾面、動線面等進行全盤檢視;待滿載測試過依小組意見進行一段時間仔細的調校後,海音館便即將全面啟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