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郡洋樓設鋼架 民眾看不下去

市區林開郡洋樓有九十年屋齡(圖),上月發生天花板石塊掉落砸到車,屋主委工進行防護,但工法破壞老洋樓美感惹議。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愛一路高架橋邊的「林開郡洋樓」,九十年屋齡,垂暮之年仍佇立港邊,但因年久失修,上個月發生天花板石塊掉落,砸到四輛機車,為免影響公安,市府在現場拉起警戒線,並發出限期改善書;這幾天老洋樓一樓正在整修維護,現代化輕鋼架與老洋樓成強烈對比,民眾覺得破壞美感不如拆掉算了,但文化局希望林家後代進行老宅的保存及再利用。 根據基隆市文化局調查,林開郡洋樓為一九三0年代的建築,由當時礦業鉅子林開郡所興建,距今九十年屋齡,四、五0年代照片中,旭川運河右岸仍可看見洋樓高聳的塔樓,獨樹一格,成為旭川出海的歷史地標。 三層式的「林開郡洋樓」當年仿歐,式巴洛克建築興建,屋頂闢建一座空中庭園,是雨都港口很有特色的老建築物,從樓上窗台可以俯瞰基隆港灣美景、基隆車站、郵局、當時公會堂(今文化中心)盡收眼底。 洋樓曾租給台灣第一位西畫家倪蔣懷,推廣近代美術不遺餘力。倪蔣懷一面作畫,還一面經營煤礦事業,是基隆少數熱心美術的實業家。 市區林開郡洋樓有九十年屋齡,上月發生天花板石塊掉落砸到車,屋主委工進行防護,但工法破壞老洋樓美感惹議(圖)。 (記者王慕慈攝) 國民政府來台後,美軍協防台灣,這棟洋樓曾被承租作為酒吧經營,酒女與大兵的故事,繪聲繪影的傳言,產權複雜,年久失修,後代子孫多散居國外,老房子任其荒廢,反以「恐怖觀光」鬼屋聞名,與嘉義民雄等鬼屋名列十大鬼屋。 今年四月十八日,「林開郡洋樓」發生天花板石塊掉落,砸到四輛機車,市府認定影響公安,拉起封鎖線,要求屋主限期改善,確保周邊用路人車安全。市府都發處使管科代理科長傅俊昇表示,涉及建築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已責請建物所有權人在三十天內做好安全防護設施,六個月內完成改善,否則依法開罰。 這幾天「林開郡洋樓」外牆及騎樓一直在施工,工人搭起輕鋼架,準備再鋪上板子,以免石塊再掉下來。不過,路人經過看見,認為現代化輕鋼架與老洋樓成強烈對比,不好看,乾脆拆掉算了。使管科代理科長傅俊昇也說,輕鋼架搭到騎樓上可能涉及違建,會連繫屋主請他們不要動。 基隆市文化局數次與林家聯繫,希望林家後代能進行老宅的保存及再利用。文化局長陳靜萍說,老屋現況一樓兩側早已出租,雖然現在並不具文化資產身分,但鼓勵林家後人申請文化部正在推動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文化局長陳靜萍說,長遠之道是希望位於市中心精華區的林開郡洋樓能夠打開深鎖的大門,角樓立面要求保存回原來樣貌、重現風華。 近來積極聯繫後,林家後代已表達願委託提出相關申請計畫,此案已被文化部當成指標性案子,近期文化部也會找時間派人進行現場會勘;後續將積極協助並輔導林開郡洋樓申請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修繕。

Read More

最後的浮世繪師……月岡芳年無慘繪 新天地展出

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藝思美學特展開展,現場展出日本最後的浮世繪師月岡芳年的浮世繪作品。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藝思美學特展十五日開展。現場除了師承淺井正代司的日本當代玻璃藝術創作大師安井顯太作品展,也展出最後的浮世繪師月岡芳年浮世繪。搭配國內《涵藝術》關於愛的畫作主題特展,值得細細品味。 安井顯太在日本有「吹製玻璃美術泰斗」的美譽。來自北海道小樽的他,出身於美術世家。從小跟隨日本西洋畫大師須山計一學習油畫,大學時期投身玻璃藝術創作。美術導入吹製玻璃,發展出獨特的玻璃藝術作品。 安井顯太進行玻璃創作時,自然注入敏銳顏色,有別於一般透明元素的工藝設計。作品連續兩次獲IGS國際玻璃造型獎肯定,也是日本藝術最高榮譽殿堂一日展,現代工藝美術玻璃組第一位獲得會員資格的藝術家。 月岡芳年是活躍於日本幕末至明治前期的浮世繪畫師。師從歌川國芳,與河鍋曉齋、落合芳幾、歌川芳藤為師兄弟關係。月岡芳年創作領域甚廣,涵蓋歷史繪、美人畫、役者繪、風俗畫、古典畫、合戰繪等浮世繪主題,表現出獨特的畫風。其多數作品以帶有強烈衝擊性的「無慘繪」著稱。  當日本開始大量採用西方攝影與平版印刷技術,浮世繪的需求不如以往,但月岡芳年創作不輟,更試圖讓浮世繪達到新水平。其門下培養出一大批從事日本畫與西洋畫創作的畫家,因此月岡芳年也被稱為最後的浮世繪師。

Read More

台南藝博首創!改推VR線上展覽

台南藝術博覽會會首創飯店藝博會VR藝術體驗,讓你在家動動指頭,即可欣賞藝術作品。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受到疫情影響,畫作欣賞也邁入新趨勢,今年台南藝術博覽會實體活動不舉辦,但喜愛藝術的朋友不用傷心,台南藝術博覽會首創飯店藝博會VR藝術體驗,推出虛擬實境線上展廳,民眾不出門,也能欣賞美麗的作品。   這項活動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台南大億麗緻酒店共同主辦,今年邁入第八屆,因疫情取消實體展覽,改推全新沉浸式的VR線上藝博,將整座飯店搬到您的眼前,甚至在您的手上盡情展示。   今年總計有四十七家參展,八家為首次參與,近三百件作品展出,特別的是,以往實體展出有時間限制,改為線上後,為二十四小制,讓觀賞者「隨時隨地」都能浸淫在藝術氛圍中。協會指出,線上展示從飯店正門進入,穿越大廳,拾級而上,在每一間獨立的展廳中,感受作品與空間的完美結合,彷彿親臨現場,虛擬實境角度達到七百二十度。  協會指出,與市府配合的新藝獎部分,今年三位藝術家,潘勁、張郁田、張靜雯則分別和加力、水色、索卡三家藝廊合作,其中潘勁為錄像藝術,在虛擬實境展間內播放錄像作品,增添「虛擬中的虛擬」美學思辯。  民眾只要點下喜歡的作品,即可顯示作品細節與資訊,除可享受寧靜且私密的觀賞體驗,同時也能有畫廊優雅的語音導覽,聽覺和視覺欣賞,一步到位。至於收藏交易細節,可經由作品選擇聯絡的代理畫廊,進一步欣賞原作,時間從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免費線上預約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go/VARTTAINAN。

Read More

<中華副刊>陀螺

詩/攝影 林瑞麟 親吻土地 壓垮自己的影子 在傾斜的眼神裡備忘 風靡 在學會摩擦之前 是一塊身世不明的料 被磨成一種姿態 隱匿的圓潤 一枚依賴的受詞 從不曾主動 討論時間 指紋、線索、口述歷史 真相誰屬的問題 推翻瀝乾的那一面 曾經是一棵樹 前身是種子 如同從不渴望關心的 那個遺腹子

Read More

<中華副刊>淡出記憶的醫院

台南空軍醫院,日據時代濟生醫院。 ■蕭文 台南是台灣最早與西方文化接觸的地方,台灣的基督教、西方音樂、西方醫學等,都從台南擴散出去。醫院是社會基本的設施,台南很早就有西醫院。台灣的西醫院最早出現在台南。 1624年至1662年荷蘭人統治台灣,共三十八年,他們在大員興建熱蘭遮城(Zeelandia)作為行政與商業中心,在安平古堡陳列室裡有一個熱蘭遮城模型,標示醫院的位置,《熱蘭遮城日記》記載有醫師,這位醫師的職稱是下席商務員,推測當時的醫師不是專業醫師,他是東印度公司的職員,由於受過醫學訓練,他負責診療業務;推測當時的醫院類似現在的診所,備有少數病床供住院病人使用。《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在普羅民遮城建有病院,普羅民遮城即現在的赤崁樓。同書記載,派醫長菲律布士˙海爾曼(Philips Heijlman)前往廈門為一官的繼母治病,一官為鄭芝龍的天主教名號,鄭芝龍信天主教。同書另一頁記載,免除牧師與疾病慰問師對台灣人執行命令,改由長官命令的政務委員執行(1970:278),牧師與疾病慰問師除了傳教或醫療外,還有其他業務;疾病慰問師是醫療人員。《熱蘭遮城日記》記載,1636年11月24日,獵場監督員Jan Jansz. Van Naer 綽號Leckerbier在赤崁用步槍在野外射倒一位中國人,中國人當場死亡。大員商館議員亞伯拉罕‧戚卡先生和Cienraet Salomonsz以及熱蘭遮城主任外科醫師組成調查委員會,解剖該員,發現他的脾臟有一個大的傷口,周邊有幾個小傷口,因為出血過多休克死亡,這應是台灣第一次解剖,但未留下進一步的資料。 民國七十五年醫療法公布前,醫院與診所沒有明顯的區分。早年有兩家規模較大的醫院,現在已結束營運,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但,這兩家醫院都有機會進入我的生活圈。 張炳楠監修的《台灣省通志》卷三政事志衛生篇記載,「然本省自古以來,向被稱為瘴癘之區。」阮琝錫的《海上見聞錄》記載,「永曆十五年,改赤崁地方為東都。…初至,水土不服,疫病大作,病者十之八九。」台灣的自然環境不佳,傳染病叢生。日軍占領台灣,病死的軍人比戰死的要多,日本體會到,欲治理台灣,首要之務是建立一個健康的環境,所以建立十二所總督府立病院,就是後來的省立醫院,以及下水道系統和自來水系統,改善自然環境。日本殖民時期初期,安平出現鼠疫,日本台灣總督府選擇市郊偏僻的地放設立避病院,而選中台南與安平間,被水圍繞的清朝鎮海營砲壘設立醫院,收容傳染病患,稱避病院,後來改名為濟生醫院,可收容四十六名病患,規模相當大。依據文獻,當時流行鼠疫,1896年,台南有六十三人死亡;1897年,台南廳有四百二十一人死亡,為全台最多;1901年與1904年最烈;1910年以後沒以人死於鼠疫。霍亂,1919年,台南廳有患者一千零三十九人,1920年,地方改制,台南州轄雲嘉南地區,有一千二百八十九人罹病。 1948年,在上海設立空軍第六醫院。同年,更名上海空軍醫院。1949年,政府遷來台灣,軍方向台南市政府商借安平路的濟生醫院,將遷上海空軍醫院遷到安平路更名為台南空軍醫院。1981年6月,軍方取得生產路與大同路口,鄰近台南機場的土地,興建醫療大樓,1983年9月,醫療大樓完工遷入,改名為國軍814醫院,這裡鄰近台南機場跑道,便於運送病患。台南空軍醫院遷移後,這裡交由交通警察大隊作為隊部及拖吊車降保管場。 已多年未去安平,2019年,我騎機車經過民族路三段,這條路通到安平,分為三段,沿途一棟樓房接著一棟樓房,已不見往日的魚塭,一旁的運河還在,已看不到漁船在行駛;過了協進國小,一棟房子接著一棟房子,我覺得快到空軍醫院,怎麼看不到?正在納悶時,瞥見一棟大樓旁有一間紅瓦平房,有點熟又有些許的陌生,建築物前面突出一截遮雨棚,破爛的灰瓦屋頂,幾個木頭支架,木頭支架頂端已掉落,好像剛刮過颱風,這個景象是如此的眼熟,喚起深埋在記憶深處的影像,心底喊著:台南空軍醫院! 這家醫院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時間很短,又很早,我的印象有限。初中時,我急性腸炎,上吐下瀉,晚上爸爸開著軍用小吉普送我到空軍醫院,我第二天下午就和來看我的鄰居羅到運河旁看漁船,第三天與同病房的一位與我差不多年紀的小朋友聊得很愉快,我已忘記聊些甚麼以及他的姓名,第四天上午就出院,那是段愉快的住院時光。以後又來幾次空軍醫院,看爸爸的朋友姚允中,他是空軍醫院的醫師,住在醫院後面的日式宿舍。他醫學院畢業後,為了將日本人趕出中國,投考空軍,成為轟炸機的領航員,這是當時全國民眾團結一心,抵抗日本侵略的最佳例子。在台灣,空軍一聯隊淘汰轟炸機,換裝噴射戰鬥機後,他回到醫師的行業,成為一聯隊的軍醫,後來有機會到空軍醫院當醫師。 這間紅瓦平房沒有這麼短,後面的院區有幾棟日式的宿舍已了無蹤影,院區現在是一棟棟樓房與停車場。現在這個地段不再偏僻,能騰出空地,當然儘量利用,只留下這個門面,似乎有點心不甘情不願,所以懶得整修,就是因為這樣,我還可以認出空軍醫院。一家是中山路天主教崇愛醫院。1957年10月10日,天主教明道會在中山路興建崇愛醫院,1958年7月開幕,醫院有五十張病床,設有內、外、婦產科。我讀小學時,媽媽扁桃腺開刀,住在崇愛醫院,我去醫院探望她,病房整潔,給人良好的印象。有一次經過中山路,看到天主堂旁邊矗立一棟商業大樓,樓下是銀行,樓上是餐廳,心想崇愛醫院會不會在後面,但是這裡的空間並不大,怎末可能?上網查資料才知道,1990年1月25日,天主教崇愛醫院在歷經一段時期的慘淡經營之後,宣佈結束,拆除院舍,出售土地。這家醫院沒留下一點痕跡。在整理一位親戚的遺物時,意外發現一張崇愛醫院的掛號證,原來她在崇愛醫院結束營運前五個月,住進這家醫院,真巧! 這兩間醫院一間是日本殖民時期的傳染病醫院轉為軍醫院,一間是教會醫院,在功成身退之後,從這個社會消失,從留下些許的遺跡中,喚回我久遠的生活回憶。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男主內

■揚歌 隔壁頂克族夫妻在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後,先生辭掉工作,開始過著男主內,女主外的生活。 一天,先生的媽媽來探望孫子,在樓梯口遇見我和妻子,就聊了起來。也不知為什麼,聊著聊著,她突然轉移話題跟我們解釋說其實她兒子有利用網路在幫忙叔叔做網購生意,不是沒有工作,希望我和妻子不要誤會。 這下可真的「誤會」大了,因為我們深刻了解婦女在家照顧孩子長大是一段艱辛的過程,所以一直很佩服她兒子願意辭職在家帶小孩,讓妻子出門上班,打破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陳腐觀念,一點瞧不起她兒子的念頭也沒有。而且說真的,我們也一直認為「男主內」的家庭還真時尚呢。 於是我趕緊以北歐為例,跟她分享了遊北歐時的一點點見聞。 都知道北歐國家社會福利令人稱羨,男女平權觀念也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很多雙薪家庭,夫妻在孩子誕生後,總會有一人請育嬰假,享有跟在職薪水差不多的育兒津貼,生計不受影響。而更令人稱奇的是,請育嬰假的爸爸比比皆是。 比如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那天午後,我們持續看見一些推著娃娃車出門,到咖啡廳聚會的爸爸們,或者看見咖啡廳外面停放著好幾部嬰兒車,裡面有抱著嬰兒與會的爸爸。 圖中這個爸爸就更特別了。或許因住家較遠,他先是開著車過來,停好車後,抱出嬰兒放在提籃內,提著娃娃正前往某處與人會合,準備互換育嬰心得、聊聊父母經,一邊舒緩大半天來的育兒辛勞、順便也來個喝喝咖啡聊是非哩! 聽我這麼一說,鄰居的媽媽終於放下心中大石,帶著微笑跟我們道別。而我們也因為誤會澄清,鬆了一大口氣。

Read More

台北電影獎 下半場 入圍14項

第22屆台北電影節15日公布「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電影「下半場」入圍14項成為大贏家。 (中央社圖取自facebook.com/hblfilm) 中央社/台北15日電 第22屆台北電影節今天公布「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由去年分別獲得最佳男配角獎與最佳新演員獎的演員林鶴軒及蔡嘉茵擔任揭曉嘉賓,電影「下半場」入圍14項成為大贏家。  本次共有331件作品報名,其中劇情片51部,紀錄片49部,短片187部,動畫片44部。  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表示,今年台灣電影的表現比較整齊,「返校」和「下半場」為去年完成電影中製作水準最整齊的片子,其他也有富含個人特色的電影,像是蔡明亮的「日子」、廖克發的「菠蘿蜜」,都展現出藝術工作者個人的風采。  本屆影帝由「下半場」范少勳、「日子」李康生、「返校」曾敬驊、「菠蘿蜜」吳念軒、「親愛的房客」莫子儀共同角逐。  影后則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呂雪鳳、「返校」王淨、「家庭式」游珈瑄、「迷走廣州」張雅玲、「菠蘿蜜」萊拉烏勞(Laila Putli Pagtitahan ULAO)角逐。李亞梅說,最佳女主角獎項上選擇較少,反映出台灣這1、2年的電影產出,較少深刻描寫女性的戲。  此外,最佳男配角入圍者有「下半場」段君豪、「下半場」朱軒洋、「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李英銓、「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戴立忍,以及「第一鮪」游安順。  最佳女配角入圍者則有「女鬼橋」詹宛儒、「江湖無難事」姚以緹、「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吳美和、「殘值」丁寧及「親愛的房客」陳淑芳。  此次最佳新演員堪稱「死亡之組」,由「下半場」朱軒洋、「下半場」范少勳、「主管再見」李曆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陳昊森及「家庭式」游珈瑄競逐。其中朱軒洋、范少勳及游珈瑄分別雙料入圍最佳男配角、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獎。  同樣於今天公布的「國際新導演競賽」,從412部作品中選出12部,將角逐最佳影片、觀眾票選獎、評審團特別獎和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其中2部入選的台灣代表為導演陳永錤「惡之畫」,以及導演林立書「破處」。國際新導演競賽將於6月30日公布得獎名單。  受到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李亞梅表示,決選有4名海外評審仍尚未確定,因還沒到最後決策時間,將於5月25日再公布是否改由台灣影人擔任。  此次初選評審共計16名,複選評審共有9名,包括演員吳慷仁。雙競賽入圍影片將於6月25日起跑的台北電影節放映,頒獎典禮則於7月11日揭曉得獎名單。

Read More

三昧堂木偶團斷炊 文化部補助

嘉義縣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受疫情影響面臨斷炊,行銷總監嚴仁鴻說,文化部補助,暫解燃眉之急。 (中央社) 中央社/嘉義縣15日電  嘉義縣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時常出國宣揚布袋戲文化,但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展演幾乎都取消,木偶團帳戶最慘僅剩400多元,文化部昨天補助3萬6000元,暫解燃眉之急。  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行銷總監嚴仁鴻今天表示,受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團隊今年的展演幾乎全數取消,包括嘉義縣民雄表演藝術中心的公演、新光三越百貨每年巡迴12場的展演,每場新台幣2萬元,以及其它演出機會。  嚴仁鴻指出,團隊的帳戶於今年1月還有23萬多元存款,但受疫情影響,所有演出都延期或停擺,除要應付每月基本開銷外,9月新戲要上檔,需事先製作約12尊新偶,新偶成本部分由團員認領,帳戶存款最慘只剩424元,面臨斷炊。  嚴仁鴻說,4月初向文化部申請藝文團體紓困1.0、金額3萬6000元,文化部已於昨天撥款補助,暫解燃眉之急。  嚴仁鴻表示,因應疫情,團隊目前在民雄表演藝術中心開設「戲偶診療室」,幫戲迷修復戲偶,僅收取材料費,難度較高的修復手續才額外收費,所收取費用作為三昧堂營運基金。

Read More

<社論>蔡政府首任回顧:玩弄政治遠勝政策能力

蔡政府的軍公教年改引發許多抗議。(中央社,資料照片) 蔡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即將畫上句點,回顧過去四年,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蔡政府雖然以抗疫有成作收,但對應起蔡總統四年前就職演說當中宣示的「重大責任」來看,卻幾乎每項都是「沒有完成的答卷」;另一方面,蔡政府又竭盡所能鼓動民粹,讓她贏得連任選舉。總體而言,蔡政府操弄政治的功力,遠勝於執政的能力。  猶記蔡英文發表當選感言時,要求民進黨人「謙卑、謙卑、再謙卑」;五二0就職當天,蔡總統指出,「未來的路並不好走,台灣需要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我的責任就是領導這個新政府」。這些文青式的語彙,的確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然而,她就職之後任用的第一任閣揆林全就組了一個「老藍男」內閣,立刻讓人發覺,原來這麼擅長打選戰的民進黨,竟然毫無執政準備,以至於籌組不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完全執政架勢的內閣;緊接著,蔡政府端出的政策每每朝令夕改,政策「髮夾彎」竟成常態。蔡政府就這麼踉踉蹌蹌地走了四年,即使快到終點時朝野肯定抗疫成績,但紓困又亂成一團,老百姓怨聲載道卻又何奈!  再回頭看看蔡總統四年前的宣示,恐怕會讓人更驚覺四年來竟然恍如「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今不如昔。即以她在就職演說中首先提出的年金改革問題,軍公教年改不但讓街頭抗議無日無之,甚至成為衝擊台灣中長期經濟動能的負面因素。勞保年改毫無進展,導致勞保基金破產年從二0二七年提前到二0二六年。  蔡總統嘴上將勞工稱為「心中最軟的那一塊」,但一個「一例一休」不但讓許多勞工加班費減少,勞工的總工時卻還是全球第四多,甚至有些中小微型企業因此歇業。雖然蔡總統口口聲聲說台灣經濟是二十年來最好,但竟有將近七成的勞工達不到平均薪資水準;四年來二十歲至二十九歲人口失業率,也還是在百分之十九左右;非典型就業人數持續攀升,去年五月更達八十一點九萬人的歷史新高。這種勞工施政成績單,難道蔡總統看得下去?  蔡總統在四年前就職演說還提到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落的問題。但四年來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沒有停下,但是衛福部卻警告八年後恐面臨長照基金收支不平衡的危機。二0一五年台灣新生嬰兒人數為二十一萬三千多人,之後逐年減少,去年只有十七萬七千多人。這顯示,蔡政府在這兩方面不但對策失當,甚至任其惡化!  蔡總統四年前提到「司法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就任後並大張旗鼓地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但是,日前殺警案嫌犯被判無罪,豈不是又激起強烈民憤?這就是「得到人民的信任」嗎?蔡總統四年前提到「財政並不樂觀」,但連同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可望通過的第二期前瞻計畫特別預算,蔡總執政四年特別預算舉債將破兆元,這樣的財政就「令人樂觀」了嗎?  再者,蔡總統不惜以兩岸關係為代價,採取親美友日政策,但美國政府仍不願為我參加WHA提案,日本重新以行政船驅趕台灣漁船。試問,這對台灣是得?還是失?  儘管蔡政府諸多施政讓許多台灣民眾快樂不起來,但蔡政府藉由「轉型正義」之名打壓在野黨,藉由「維護台灣主權」之名挑動仇陸情結,藉由「中華民國台北」之名大打台獨擦邊球,這些政治手段都成了蔡總統獲得連任的法寶。這些豈不都印證,蔡政府玩弄政治的功力,遠勝於執政的能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大齡者的小小江湖

 阿男明白,這巷弄不只是巷弄,它是這群人的江湖,一條靜伏城市底流的江湖。不用刀光血影論斷,要的是耐住性子及一次次等待。文/吳坤峰 圖/吳郭魚  假日,阿男與其內人一起吃早餐,內人見時間尚早,飽飯後提議去散步,阿男應和,那是他們年輕時總能大把做的事,如今各自忙碌,淡薄幸福變得不易,阿男緊握著。  早餐店位於嘉義市市中心一處國宅社區,社區車少,臨路人行道寬闊,長著豔紫荊,紫花搖著綠蔭,走來舒心。不遠處有間鐵皮搭建的小店家,店內不大,六、七坪,卻是嘉義市在地賣蛋捲的排隊名店。每日天空漸白,店門未開,店旁道路中央的安全島上,排隊人龍湧現,蜿蜒盤踞,一隻隻靜臥山頭。  九點將至,靜臥的巨龍有了動靜,爪子張開,等待一紙號碼牌餵食。這令阿男夫妻好奇地加入行列中,想一探究竟。  「你們排這,還有機會排到號碼,等九點過後店裡的人會來發號碼牌。」前方一位大姐見他們生疏,好意指示。  「有號碼就能購買嗎?」阿男抓緊機會問。  「不!」一位熱心老大哥跳了出來,指點江湖一二。  「這裡有四區(四個山頭)。待各區拿到第一次發的號碼牌,各區會有一位代表到店旁抽籤,好決定那一區先購買。等下拿的號碼是這區你排隊的順位。」  三十分鐘過去,阿男夫妻稍明白規則,想抽身時,心已不願,現在離開像剖開好奇的肥肚,把時間成本的心肝取出丟入黑水溝,做白工。  阿男夫妻拿了第一次的號碼,妻子因事離開,又不想放棄投入的時間,就令阿男找小五的兒子阿魚來排隊。  等待第二次的號碼牌,阿男望起一隻隻人龍,眼界所及大都是大齡的婆媽或叔伯。又過了十五分鐘,各人龍代表被店員召喚到店門口旁,聚集抽籤。排隊的眼緊盯抽籤結果。  一位中年男打開籤紙,裂嘴高舉手臂,他食指一字向天劃過等候的眼珠子,男子所代表的山頭的人們,裂嘴驚呼,為取得先行購買權,發出卑微的勝利響聲。阿男明白,這巷弄不只是巷弄,它是這群人的江湖,一條靜伏城市底流的江湖。不用刀光血影論斷,要的是耐住性子及一次次等待。人龍裡的大齡者成了蛋捲產銷線上臨工,依所購蛋捲轉手,換取收購商少少零頭。  而阿男那區抽得第三順位,請教前人推估要再等上四十分鐘才換得購買號碼牌。阿魚來不及上畫畫課了,阿男決定回家戴阿魚,帶阿魚翹課,到街頭排隊上起生存經濟學與社會學,把妻子的那份換取。  十點半終於拿到購買號碼牌,阿魚與阿男討論如何處理等會買到的蛋捲。  一人限購一袋,一袋二包。今日的芝麻蛋捲,店外收購價是一週中第二高,可買半個八十元的排骨便當。阿男想留一袋自己吃,另一袋轉手收購商。阿魚想法不同。  「全部轉賣才對。」阿魚眼神認真。  「那我們不就沒蛋捲可吃。」排如此久的隊,吃不到,阿男心裡得不到補償。  「要吃我們再來排,其它日子只能賺二十元的蛋捲。」阿魚以一種經濟人的口吻道來。   阿男想想也是,就依阿魚所說。父子倆備好號碼,在店門口排隊準備入店購買。一位打扮時尚婦人走近詢問,說是台中來嘉的旅人,朋友託她來此買這島內洪聲的蛋捲名物。她才知沒號碼牌入店買不到今日的手工蛋捲,婦人有點失落,只能到店內購買其它品項。  好不容易,阿男手裡的號碼牌變成手裡的二袋手工蛋捲。阿男一腳才踏出店門口,二眼已在物色那裡有收購商,好換錢。而一旁的阿魚瞧見店內那位台中來的婦人,心裡泛起漣漪,對著阿男說。   「要不要一袋賣給那婦人。」  「為什麼?」阿男問。  「她台中的朋友會不會失望。」阿魚想到婦人與朋友的心情。  「有一袋是你換的,你決定。」阿男說:「原價嗎?」  「對!」  婦人喜出望外地向阿男與阿魚買了一袋蛋捲,與他們道謝道別。父子倆忙了一早上,僅剩一袋手工蛋捲。中年阿男覺得這小江湖的等待,實在浪費生命。才讀小五的阿魚則以不同的生活思索對待蛋捲。  但對這群大齡者,這或許是他們還能行走的江湖,即使只能不斷地等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