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兔兔粉絲互動延後

台灣連友公司成立於2019年6月,負責LINE FRIENDS角色相關授權以及在台灣的形象管理,團隊成員被視為「熊大兔兔經紀人」。左起為LINE FRIENDS台灣連友團隊負責人李受珍、LINE FRIENDS台灣連友團隊資深行銷經理歐孟欣。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不少展演與藝文活動遭取消,LINE FRIENDS角色曝光機會也被連累。熊大兔兔經紀人近期露面時感嘆,受疫情影響,原本規劃上半年將舉辦盛大的粉絲互動活動因此延後。  台灣連友公司成立於2019年6月,負責LINE FRIENDS角色相關授權以及在台灣的形象管理,團隊成員被視為「熊大兔兔經紀人」。LINE FRIENDS在韓國、香港、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台灣等6個國家設有營運據點,員工數約300人。  LINE FRIENDS台灣連友團隊資深行銷經理歐孟欣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熊大、兔兔等角色的知名度非常高,就像藝人一樣,需要管理形象,也需要仔細評估每個合作項目。今年上半年本來規劃一些比較盛大的活動,卻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而延後,等疫情較緩和後,會評估尋找更好的時機舉辦。  歐孟欣透露,今年規劃的活動將走向虛實整合(Online-to-Offline),與粉絲互動方式會更全面、更創新,不管粉絲是否在台北都能參與活動。  她也表示,台灣主流IP包括迪士尼、三麗鷗、LINE FRIENDS等,會有一些共同的原則,無論授權或品牌聯名,都希望帶來正面影響。對粉絲來說,會想看到IP做出來的東西能符合他們期望。  LINE FRIENDS台灣連友團隊負責人李受珍指出,韓國總公司很尊重且支持台灣團隊,因為在地團隊最了解市場,但畢竟是跨國公司,也需要多溝通。最近受疫情影響,台灣團隊已減少出差,改採視訊會議。  李受珍觀察,台灣消費者很喜歡IP(智慧財產權),很多廠商想跟IP合作,對IP授權方來說是很好的環境,也是蠻大的挑戰,因為需要好好管理IP的形象。隨著業務範圍越來越多元,成立不到1年的台灣連友公司應該會增加人力,但沒有具體目標。

Read More

<校園廣角>老鷹築巢老榕 安業最好生態教育

安業國小的老榕樹鳳頭蒼鷹現蹤,成為最好的生態教材。 (記者林相如攝) 山區的學校看見老鷹不稀奇,但平地學校有老鷹常駐並築巢,就相當罕見了!麻豆區安業國小老榕樹就有鳳頭蒼鷹築巢,每年榕樹結果時節都會在校園出現,至今已近二十年,校方也利用此一機會進行生態教育,讓鳳頭蒼鷹成為學生的好朋友,相當難得。  安業國小校長陳宏吉表示,校內可見鳳頭蒼鷹已歷經好幾任校長,且每年三月與六月榕樹結果的季節,更是鳳頭蒼鷹必會出現的季節,研判可能是榕樹結果吸引不少小鳥前來覓食,大群的小鳥聚集,因而也吸引鳳頭蒼鷹前來覓食,雖然過一段時間鳳頭蒼鷹都會飛走,但每年固定的季節還是會回來,師生都可見到,也因此安業國小已成為鳳頭蒼鷹第二個家。  由於校園內鳳頭蒼鷹難得一見,只要鳳頭蒼鷹一出現,老師都把握難得一見的機會,帶學生到榕樹下進行生態教育的課程,除了以說故事的方式,向學生介紹鳳頭蒼鷹的成長與生活情形之外,也藉此講解食物鏈的情況,說明榕樹引來昆蟲、小鳥,最後引來食物鏈頂端的鳳頭蒼鷹,由於有實際的畫面可以看,比課本更加生動,學生理解也相當快速,可說是非常好的戶外生態教育課本。  陳宏吉也說,透過鳳頭蒼鷹帶來的生態教育課程,也能灌輸學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藉此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環境的習慣,也因此鳳頭蒼鷹在安業國小繁衍好幾代,也替學校與學生帶來豐富的自然教育課程,並因此與師生成為好朋友。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都會公園光影之美 虎山學童驚艷

虎山實小的孩子採訪義大利影子大師法布吉歐.康納利,雙方互動愉快。 (記者林偉民攝) 奇美博物館邀請義大利影子大師法布吉歐.康納利,到台南都會公園展出戶外作品《此刻.永恆》,透過陽光照射的不同角度,產生光影之美,博物館附近的虎山實小學童早在藝術家創作之際,就曾前往採訪藝術家,以孩子的角度認識藝術家和作品,也為大師的藝術氣息傾倒。  布吉歐.康納利的《此刻.永恆》,設在都會公園荷花池畔的建築牆上,透過太陽的軌跡在壁面描繪出影子,上午會出現「Forever(永遠)」及一隻飛舞的蝴蝶,下午則出現「Just(只是)now(現在)」,藉此呈現時光流逝中「瞬間的永恆之美」。  虎山實小校長林勇成表示,近年學校和鄰近的奇美博物館合作密切,除學期固定的奇美日,探訪館內展覽,也發展「小小修復師」等美感體驗課程,這次應奇美博物館邀約,讓孩子與影子大師法布吉歐.康納利面對面,以孩子的角度訪問大師這次戶外策展的種種想法。  有機會採訪大師,孩子們興奮不已,老師先引導大家上網收集大師的資訊,再依孩子的專長分成攝影組、採訪組及伴手禮組,大家分頭準備,孩子們也具巧思,到達現場前先以手風琴、口風琴搭配小提琴演奏美妙音樂,吸引大師注意,露出期待表情。  採訪過程中,孩子們提出各式問題,藝術家的回應就像陽光一樣熱情大方,對自己的創作理念侃侃而談,讓大家對大師有更深一層認識,最後送上各式禮物,讓大師驚喜之餘也當場品嘗香草布丁,展現率真的一面,也讓孩子如沐春風,對藝術也有更深層體會。 (記者林偉民)

Read More

鄭仲茵搞烏龍 陪女兒入學竟丟包

鄭仲茵請假陪女開學,卻把女兒丟在早餐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鄭仲茵特地請假陪女兒小一開學,卻把她丟在早餐店,只好抱著女兒一直跟她說對不起。  鄭仲茵上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分享自己欲速則不達,吃緊弄破碗的故事。鄭仲茵原本是特地請假,只為了參加女兒小學一年級的開學第一天,當天還先陪女兒吃早餐,沒想到卻搞了大烏龍。  鄭仲茵說,女兒小時候是請在台南的阿嬤幫忙帶大,就在女兒要進國小一年級就讀時,因為覺得這是女兒人生中重要的一個階段,當時還在拍on檔戲的她,請經紀人幫忙跟劇組請假,拍戲拍到清晨,然後搭當天第一班高鐵趕到台南,就為了陪女兒去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  鄭仲茵一回到台南後,馬上幫女兒穿好衣服、拿好東西就要去學校,路上覺得時間還來得及,決定陪女兒吃個早餐就去學校,母女點好早餐後,鄭仲茵就接到經紀人電話說雖然有跟劇組請假,但是因為劇組的問題,變成她還是得下午就回到台北拍戲。  一邊跟經紀人通電話的鄭仲茵,邊講邊看到女兒已經快吃完了,就催著女兒趕快走,上車後還邊繼續跟經紀人講電話邊開往學校,等到了學校門口後,剛好鄭仲茵也講完電話,就問女兒準備下車了,沒想到,轉頭一看後座竟然空空如也,讓她當場嚇傻冷汗直冒。  就在鄭仲茵要打電話給爸媽時電話響起,原來是女兒告訴早餐店幫忙打電話,鄭仲茵趕緊趕回早餐店,就被早餐店老闆娘唸說「太誇張,女兒還沒上車車子就開走」讓鄭仲茵真的很不好意思,當下有點想哭,因為本來是想參與女兒重要的一天,沒想到卻搞了這麼大烏龍,讓鄭仲茵只好抱著女兒一直跟她說對不起。

Read More

<校園廣角>月牙灣沙灘 漁光學童尋寶

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學童將撿到的貝殼拿給老師鑑定。(記者施春瑛攝) 貝殼是自然生物中僅次於昆蟲的大群,是地球上第二大群的動物,億載國小漁光分校日前邀請國家級講師陳志鵬到校分享自己蒐集多年的「蟹貝殼類」珍寶,引發學童濃厚興趣,漁光分校主任張瑾玥特別規劃跨領域主題式課程,再請陳志鵬老師領軍帶領全校師生前往月牙灣沙灘實地尋寶。  漁光分校師生一行人從學校穿越天然濱海植物林間,抵達目的地月牙灣,小朋友們腳踩沙灘,相繼拾起貝殼仔細研究,一年級學生楊可風請陳志鵬老師鑑定貝殼,陳志鵬也細心地以專業角度端看學童們撿拾的每一顆貝殼,耐心為學童解說。  張瑾玥說,整個月牙灣就是漁光的行動學堂,學童們撿拾到的大部分都是蚵殼、馬蚵蛤、歪簾蛤、魁蛤科、錐螺、藤壺,也有幾位心細眼尖的學生發現到奇特的貝殼,如台灣巖螺、蜑螺以及好幾個需要志鵬老師上網確認正確學名。對於學童們撿拾的珍稀貝殼,她打算將其整理後,標示上學童的姓名,長期展示在漁光的海洋資源中心。  張瑾玥表示,美麗的月牙灣沙灘也喚起漁光學童主動發起淨灘活動,雖然貝殼數量遠超過海洋廢棄物,但孩子們盼望能赤腳奔跑在潔白安全的沙灘,期能讓魚群自在優游在透澈藍海的念頭化為生活減塑行動。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提前回歸 追殺夏娃第3季更黑暗

茱迪康默及吳珊卓搭檔「追殺夏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在歐美影集一片延期停拍的慘況之下,外媒盛讚「影集界最殺雙女主」的茱迪康默與吳珊卓搭檔主演的《追殺夏娃》,正式宣布提早2週播出,提前回歸,愛奇藝台灣站13日與北美同步跟播,以解劇迷之渴。  《追殺夏娃》第3季首波預告中,揭露薇拉內爾(茱迪康默飾演)穿著一身碎花藍色長裙,在巴賽隆納的華屋裡高聲歌唱,對朋友說:「我發現前女友死了之後我過得更開心了。」但夏娃似乎沒有因為那一槍斃命,而是躲在某處當起廚子,霧裡看花的劇情發展,引發網友熱議,高度好奇本季走向。  《追殺夏娃》第3季的回歸帶著強大蛻變,與第1季邪惡機智的貓抓老鼠,或是第2季角色艱難的磨合過渡截然不同,第3季更黑暗、殘酷,並且在許多層次上更加成熟。  《追殺夏娃》第3季由《驚嚇陰屍路》蘇珊希思科特接下主編位置,直指這將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季,視覺與劇情推進相當暴力直觀,毫不手下留情。  美豔女殺手薇拉內爾充滿藝術性的謀殺手法,是《追殺夏娃》的標誌象徵,難以想像的殺戮、渲染極濃的殘忍行動,還有令人料想不到的死亡。  《追殺夏娃》第3季,即將於4月13日起每週一早上10點愛奇藝台灣站全網獨播。

Read More

新營藝術季 布袋戲偶戴口罩秀RAP

「2020新營藝術季」開幕活動邀請「蘇俊穎木偶劇團」帶來「羅傑的奇幻之旅」,團長蘇俊穎(右二)以幽默風趣的口白,宣導防疫觀念。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2020新營藝術季」11日起至5月底登場,台南市文化局將開幕活動安排在戶外的新營文化中心廣場,邀請蘇俊穎木偶劇團帶來「羅傑奇幻之旅」,為推廣防疫觀念,讓布袋戲偶戴上口罩,在演出前應景來上一段台語版的「防疫RAP」,提醒民眾做好防疫措施,幽默風趣的對白,讓民眾有感。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使得新營藝術季主辦單位台南市文化局在內容安排上煞費苦心,經再三評估後,有多場演出取消或延期,原本攜手在地市集品牌打造的「夜鹿市集」,也因擔心人潮過於聚集決定取消;開幕活動是在戶外廣場舉行,仍決定照常演出。  開幕活動邀請「蘇俊穎木偶劇團」帶來「羅傑的奇幻之旅」,結合哈利波特和台灣布袋戲,以中西合壁方式,描述3個魔法學校的學生一起冒險犯難,拯救校長的故事,此創新布袋戲、聲光效果佳,整部戲在7年級生團長蘇俊穎生動又充滿「氣口」的口白搭配下,讓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為推廣防疫觀念,蘇俊穎安排讓布袋戲偶戴上口罩,在演出前為觀眾來上一段台語版「防疫RAP」,提醒大家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配戴口罩,勤洗手以及酒精消毒等防護措施,布袋戲偶幽默風趣甚至有點誇張的口白,讓人看了發出會心微笑。  文化局長葉澤山說,因疫情不少演出都取消或延期,但看到歐洲民眾即使待在家,仍用音樂、歌唱、模仿名畫等方式自娛娛人,更能感受藝術對生活的重要性,台灣防疫超前部署,民眾仍能自由外出正常生活,大家更應該珍惜,也別忘重視文化藝術。  民治文化中心科長楊馥菱表示,今年新營藝術季,再度以「銀齡風潮、在地主張」為主題,製作「新營、快到了2」劇場節目,也邀請驫舞劇場的銀齡舞蹈工作坊成員,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自由步─當我盡情搖擺」,此外由新秀策展人楊佳璇策畫的「老友記─長者養成須知」展覽,邀請5組與樂齡長者議題相關的藝術作品,展期至5月底;原本規劃的銀齡講座與影展,因應疫情決定延期,將在下半年擇期辦理,民眾可上新營文化中心的臉書粉絲團掌握最新資訊。

Read More

<中華學園>騎著毛毛蟲

 嘉義縣太平國小六年甲班  ◎張冠淳  這學期老師答應要帶我們到基隆戶外教育,而行程中我最期待的就是到深澳騎鐵道自行車,光想到可以騎在依山傍海的鐵道上就讓我興奮得睡不著覺。  一到自行車乘車處,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輛輛五彩繽紛圓滾滾的車箱,我心中暗暗祈禱可以讓我選到我最想要的「馬卡龍粉紅色」,沒多久一輛粉紅色車箱就出現在我眼前,我迫不及待的趕緊上車。  我用輕快的節奏緩緩踏著踏板,往前一看一輛輛的圓型車箱,串在一起就好像一條「馬卡龍毛毛蟲」,頓時讓我笑了出來,因為我們一行人正騎著毛毛蟲快樂的往前進!

Read More

台日藝術展開幕茶會 視訊交流

屏東青商會與日本備前青商會11日起在屏東演武場舉辦台日藝術交流展,因武漢肺炎疫情,台日藝術家改以視訊在開幕茶會中互動。(屏東文化處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屏東縣11日電  屏東青商會與日本備前青商會,今天起在屏東演武場舉辦台日藝術交流展,因武漢肺炎疫情,日本藝術家等相關人員無法到台灣,台日藝術家改以視訊在開幕茶會中互動。  台日藝術交流展4月11~19日在屏東市演武場舉行,共有日本備前燒藝術家小橋俊允、森敏彰及台灣藝術家楊三二、林壽山、黃宏茂等人60件作品展出。  日本藝術家作品以備前燒為主,台灣則有木工、金屬、石雕、鐵雕等,今天的開幕茶會,日本藝術家森敏彰以視訊和台灣的藝術家及貴賓打招呼,除了說明日本備前燒作品及歷史淵源外,也說,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不能來台灣,覺得相當可惜,期待疫情過後能見面交流。

Read More

<中華副刊>葉石濤先生與我

 葉石濤與潘元石同為台南師範學院(今國立臺南大學)畢業生。(2019年繪製) 文、繪圖/潘元石  我與葉石濤先生好像從未晤面,也確實從未有人介紹認識,所以我們是算陌生人。  為何我要撰寫這篇葉石濤先生與我的動機,那是由我2015年從奇美博物館退休,在家裡撰述回憶錄時,參閱了許多文獻、學者撰著,和耆老的口述中獲悉葉石濤在府城生涯中,有不謀而合的機運和居住咫尺,雖近卻無法接觸,令我悵望嘆息。  葉石濤在1925年出生於台南市白金町,在1943年19歲時日治台南州立二中畢業。他受過完整的中學教育,日文根基紮實博雅。  我在1936年也在台南出生,葉石濤大我有11歲之多,我僅受到公學校二年級上學期,日本就結束台灣的統治,日文程度剛啟蒙的階段,僅記得五十音和簡單日常用語而已。葉石濤在談述日治求學的生涯過程中,啟示了我對日本辭學的宗旨和導向概括的認識,同時也提供豐富的資源與見識。  葉石濤一生從事於文學的創作,而我也一直從事於藝術教育與行政的工作,同屬於藝術領域的範疇,但葉石濤年紀較長,學術根基紮實,見聞頗廣,加上個人高上的涵養,甚至遭受坎坷潦倒的人生歷練,所述的生活點滴,句句扣緊我心,而激起無限的思索、感應冤屈。  葉石濤畢業於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今臺南一中)(2019年繪製) 1、末廣公學校時代  葉石濤小學就讀末廣公學校(光復後改稱為進學國小),三年級時學校擴張得很快,容納不下,所以就搬到墓地開闢的新校舍裡去。新校區佔地頗大,校舍巍峨堂皇,很有一番氣派。葉石濤在末廣公學校六年級畢業後,成績優異考取台南州立二中學(光復後改稱為國立臺南第一中學)時他14歲。這新學校校舍設備完善,學風優異鼎盛,是學生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民國36年我從鄉下,遷回台南市也就讀進學國小,時正六年級上學期,學校為了學生能考取台南一中,課外留成績優異學生進行課外補習,我由於輟學過久,加上整天空思幻想在塗鴉,成績排行「中下等」。  對班上四名考取第一中學的同學除祝賀恭喜之外,並具有強烈羨慕之情,同時更加對葉石濤先生考取進這所優異的學校深表感服與表率。  2、萬福庵時代  1943年我就讀公學校一年級時,舉家搬到萬福庵廟旁,隔年1944年葉石濤二十歲時,葉家大厝原在白金町遭受日本政府以作為防空空地為由徵收拆除遷居到萬福庵旁租屋居住,離我家僅咫尺之隔。據葉石濤所述萬福庵是府城最隱密寧靜的一個角落,有一所非常寧靜經日不見人影的廟宇─萬福庵。租住在萬福庵附近約一年的日子裡是我家最落魄的時期也是葉石濤心境低潮憂鬱的時期。  反之,我居住在萬福庵正值7歲童年的黃金時期,也是我最得意快樂的時期,迄今縈繞在腦海裡永難忘懷。午後常到無人看管的萬福庵神桌上,取回手掌大的木雕孫悟空在家裡與弟弟做為演布袋戲的玩具,而樂得不疲,幾乎所有三十餘尊的小孫悟空都被我們倆兄弟擺玩過,或在廟前大榕樹旁與鄰居小朋友玩捉迷藏,而不知天高地厚世局的動盪,整天天真浪漫地玩耍過活著。  3、施家古厝  施家古厝府城人稱叫「陳進士宅」。我住在萬福庵的時候,記得鄰近有高牆圍繞,經日靜悄悄,大門深鎖的大古厝,不見人影。  有次和弟弟玩小皮球,擲投中皮球掉入圍牆裡,不得其門要回自認丟掉算了,玩紙飛機也是一樣。在這裡居住一年半後,由於將面臨空襲而疏散到鄉下避難,也因此對施家古厝也淡忘了。  後來在葉石濤所談述的施家大厝文學作品裡,有詳盡的描述,而勾引我對施家古厝的迷漫。好奇甚至有了呼籲保存與維護的建議和行動。  葉石濤在萬福庵巷子租了一間二樓木造房安頓下來,在這裡居住時,陽光被擋住透不進來,加上房子窄狹又沒有廁所,要借用鄰家花園中的廁所使用,極為不便,最後不得不搬家,住進施家古厝裡。  葉石濤筆下的施家古厝,即是「陳世興古厝」。該古厝創建年代推估可上溯到1750年(乾隆15年),為台南歷史悠久的古宅之一。陳家是個書香世家,裡面有好大的院子,青苔密生的牆壁上爬滿了曇花,還有植含笑花、桂花、茉莉花、玉蘭花和梔子花。依照四季別,依次開花。滿庭子裡花香撲鼻,真是人間的仙境。  民國69年我應聘為台南市文獻委員,曾勘察我兒童時期最喜把玩孫悟空的住處萬福庵,以及一直所迷惑的陳世興古厝,這時我才首次正式進入古厝裡細心勘察。  古厝建築體因年代悠久,缺乏妥善的管理,維護和修繕,已毀損嚴重,甚至有部分傾倒之虞。所幸庭園仍維持古貌,遺韻尚存。曾在勘察報告中,特別強調需要搶修之詞,並列入古蹟保存之建議。  民國104年市府已指定陳宅為市定古蹟,並已編列修復經費,正式開工修復。預計110年竣工,將回復原來古厝真面貌,相信葉石濤在天之靈必定也樂於聽聞的。  4、嶺後街時代  葉石濤住進陳世興古厝裡約一年後,全家搬到嶺後街新居。  1951年(民國40年)9月,葉石濤將家裡僅存的三甲旱田出售,於原西門町宮古座戲院後頭巷子裡(葉石濤稱為蝸牛巷)購買了一間二樓三房的舊瓦屋居住。這裡是葉石濤在台南最後的住所,也是1953年不幸遭台灣省保安司令部以「知匪不報」為由被逮捕之處,時他29歲。  這一年我正在台南師範學校二年級,18歲。隔年南師畢業到台南盲聾學校任教,負責美術科目專任教師,對於白色恐怖事件毫無概念,當然也不知道葉石濤含冤被捕之事件。  1959年我23歲時,因讀法律的弟弟不幸故亡,在父親極度悲傷,而為了安慰父親的痛情,我毅然放棄我所喜愛的美術,決心改習法律,並準備投考司法官檢定考試。  為了準備考試,由原來住在永福路一段的住處,遷租到同永福路二段81巷嶺後街,我所租居處是一棟木造兩層樓,後來才知道斜對面正巧是葉石濤曾經的住處。這時葉石濤已搬遷到仁德鄉保安村文賢國小任教的學校近鄰定居。事隔六年,我竟然巧合搬遷到葉石濤曾經居住過的蝸牛巷為鄰居,實感不可思議,冥冥中我們之間似有一份情緣相扣緊住著。  三年後中於通過考取考試院司法官高等檢定考試及格,正做最後的衝刺準備,父親終於開口說了,你還是從事你喜歡的藝術工作,人生才過得充實愉快。唉!一針見血,感謝父親的金玉良言,這時我決定搬遷回到永福路原來的居處,而了結這件與父親的諾言。  5、省立台南師範專科時代  1692年台南師範學校奉令改制為台南師範專科學校,按照教育廳的規定,所有舊制的師範生必需回校補修學分。時我26歲,我依照規定辦理入學,這次我未選擇藝能課程,而選修特殊教育課程,以符合我所從事的特殊教育身分,修習時間為兩年,而獲得專科學校的教育程度。  葉石濤1965年41歲,被保送到台南師範專科學校特殊科就讀,辭去文賢國小教職。隔年1966年7月畢業被分發到宜蘭山區的冷溪部落任教。  1987年7月台南師範專科學校奉令升格改制為台南師範學院,隔年選出第一屆傑出校友,對獲選的校友鼓勵很大。  1989年我因為指導聽覺障礙生,其美術作品曾獲得國際上的比賽成績亮麗,鼓勵聽障生自信心的提昇啟迪很大,而肯定自己的實力,被獲選為第二屆傑出校友。隔年1990年葉石濤在文學上的造詣,深受文壇界的推崇尊敬而獲選第三屆傑出校友。  當我獲得此項資料,內心無比的興奮,能與葉石濤成為師專的校友,並同獲得傑出校友,實感與有榮焉,沾光很大。  6、左營(舊城)憶舊  1967年葉石濤從宜蘭調任到高雄縣甲園國小任教,時已43歲。甲園國小為於左營(舊城),從此葉石濤一直居住在舊城到84歲病逝。  1973年我已37歲,父母催促我要成家,經大姐的介紹與任職於左營報關行的白秀華小姐認識,後來結為夫妻。在交往的時期白小姐很真誠地帶我到左營舊區大街小巷穿梭,到吳抄手飯店用餐,到市場品嚐海鮮,也到蓮花池潭水泥浮橋上散步緣定終生。在我的親身體驗中,覺得舊城區的建築風貌,人民的生活勤儉、樸實無華,樂於天命悠閒生活步調,誠如台南府城的翻板與景象。個人覺得葉石濤如獲重寶,重溫年輕時的境域,而安然繼續文學創作的生涯,孜孜於文學美學的營造,直到生命結束為止。  個人今日已邁入85歲暮年了,葉石濤生命結束的年限。除了長期坐姿不良接受三次脊椎骨手術,現行走稍為遲緩外,一切身體狀況良好,頭腦並為遲呆現象。在這一刻值千金的時刻,個人很重視自己的生命,仔細規劃所要做的方向,繼續執起畫筆,秉承葉石濤對過去生活點滴的記憶,營造成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效法。這篇拙文是對這位從未晤面而陌生學長聊表心思,並對他深表崇敬之意。去年8月18日我到葉石濤紀念館參加旅日作家許旭蓮談「親愛的台南」演講後,在陳列廳裡目睹葉石濤生前所坐的藤椅、書桌、臥房的木床、鬧鐘和收音機,突然恍惚有人伸手說:「來坐唷!」無非是葉石濤本人的顯現,舉頭四望,牆角上懸掛一幅由陳國進先生所繪製「帶微笑的葉石濤」肖像,鞠躬說謝謝葉石濤學長你的好意。時閉館的鐘聲已響起,外面雨絲仍不斷,依依不捨而離開,緩緩向回家的路途行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