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臉當特色! 葉全真獻韓國直播處女秀

葉全真臭臉當特色,韓國開起直播處女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葉全真這次在韓國直播處女秀首次亮相,沒想到卻是被小延當鞋模特兒用,氣到當場左右腳穿錯,讓網友笑到不行,果然一姐現身效果十足。  葉全真從今年2月前往韓國直播開始始終不露臉,還被笑說總經理當助理用,更因一張韓國街頭扛貨照,被網友稱為苦力女神。但葉全真與主播小延12月7日到11日前往韓國首爾直播,因為原定的主播小沛另有工作在身,為了代班,葉全真終於首次在韓國直播中亮相。  葉全真表示,自己以往很少上直播,就是曾經有朋友跟她說她的臉太臭不夠親切,介紹商品會買不下去,「尤其公司還有位超級親切的某知名主播」,讓她盡可能不上直播。  直到為了推廣新創的韓系潮流代購粉絲團「K.OL粉領歐膩」,葉全真與小延在台灣直播過兩次,也讓她覺得臉臭也是種特色,決定豁出去在直播上做自己,才讓她點頭同意這次韓國行與小延搭檔。  小延難得可以跟葉全真搭檔,身為主Key的她,竟把握機會使喚葉全真,任意更動兩人直播前就決定輪流試穿靴子的順序,把大部分的鞋子都丟給腿型超美的葉全真試穿,直接把她當鞋模用,害得葉全真氣到當場左右腳穿錯,讓網友笑到不行。  此外,這次韓國直播行恰好遇到冷氣團通過,當地氣溫最低是零下4度,讓超怕冷的葉全真凍到手腳末端有點麻痺,更慘的是,因為要賣衣服,負責擔任模特兒的葉全真要一直換穿衣服,不能穿發熱衣,讓她聽了超崩潰。

Read More

<校園廣角>成大X漁民 提升籠具養殖效益

成大濱海USR團隊協助漁民提升牡蠣產業競爭力。(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七股潟湖沙洲面積變少直接影響牡蠣養殖漁民生計,成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台南濱海地區環境變遷調適計畫IMPACT」團隊成員的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副教授張懿,將此議題導入碩士班氣候變遷與海洋環境保護課程,帶領學生探討牡蠣產業面臨的挑戰,並綜整各方建議,歸納採用單體牡蠣做為傳統蚵串養殖的改善策略,讓牡蠣開心住套房,並提升牡蠣產業競爭力。  單體牡蠣養殖是指牡蠣群體成長至可採收階段(約八公分),將每一個體單獨分離後,再以容器承裝後再行蓄養,使其生長空間不被侷限,提高牡蠣單一個體之生長速率,且單體牡蠣可提升售價,彌補產量減少的經濟損失。  張懿指出,傳統蚵串養殖必須同一季節全面採收,否則個體過大將自蚵串脫落而損失,然而集中採收卻容易造成供過於求而影響售價,因此,單體牡蠣養殖可讓漁民依照市場需求採收,而達到自我產銷調節,減少供銷失衡問題。再者,單體養殖讓牡蠣成長空間充足,相較傳統方式成長快速,因此可蓄養大體型個體牡蠣而提升牡蠣產業競爭力。  成大IMPACT計畫團隊從一0七年四月至今,於北門蘆竹溝與當地養殖漁民合作,在北門潟湖內實地操作單體牡蠣養殖。前期實驗結果確立單體牡蠣成長速率較傳統方式提高一成,若以市售生蠔價格計算,可提升百分之十四的經濟收益。研究團體兩年來持續與在地漁民合作,融合漁民作業需求與專家建議,將單體牡蠣養殖設施進行四次修改,不斷提升養殖籠具效益並確立最佳養殖策略。  張懿表示,在合作的過程中,研究團隊不僅與漁民建立互信互助合作關係,也達到促進傳統產業提升競爭力,展現大學對在地居民社會影響力,充分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精神。未來研究團隊仍將持續與當地漁民進合作,希望有機會吸引更多青年投入牡蠣產業,讓大家在台南的土地上持續深耕、永續經營。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只有「名」花苦幽獨

 文、圖/敖古仁  艷紫荊,常綠喬木,近觀遠眺都極端類似羊蹄甲,聽說於1967年已經引進栽培,所以現在的我有些懷疑,童年時夾進筆記本當成書籤的那些落葉,究竟是艷紫荊,羊蹄甲,甚或是同樣讓人混淆的洋紫荊?如今,已經有不少文章教人分辨此三者的異同,因此心想,我這些年拍攝的紅花大多是艷紫荊。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童年時見過的樹木應該還是羊蹄甲。印象中,那時的樹只長葉,不常開花。  艷紫荊的出世來自於大自然的偶然。  首先,讓我們穿越一下吧。百年前的某一天,洋紫荊(港人稱為紅花羊蹄甲)的花粉就那麼巧,飄落羊蹄甲(港人稱為宮粉羊蹄甲)雌蕊的柱頭,因此孕育了一株不能結子的雜交新種。本來,依照天地不仁的法則,這株新生於港島銅鑼灣的小樹,可能經歷天摧地折無法長大,也可能順利完成生命的循環,自然老死,但是因為不孕,無法生養下一代,因此不為人知,自然消逝於天地之間,彷彿她從來不曾存在過。但就是那麼湊巧,又一個偶然,在1880年 一位法國神父發現她,將她移回修道院,再經由種種無性繁殖的方法讓她在港島開枝散葉,又再漂洋過海,風行世界,終於位登港花之尊。  但是,當初命名這株新生的花樹時,為何不就叫什麼什麼的羊蹄甲,而偏偏要稱之為洋紫荊呢(來到我們這裡即是艷紫荊)?於是就在1997年回歸後,當中共訂定「香港基本法」時,將洋紫荊簡稱為「紫荊花」,並且通行於所有的文宣。於是,當我們認識艷紫荊這朵美麗的花時又多了一層新的混淆。  事實上,中國古來就有一朵同科不同屬,不同於洋紫荊,或是艷紫荊的「紫荊花」。  南朝吳鈞的「續齊諧記」記載:「京兆田真三人分財,堂前有紫荊花,葉茂異,共議破為三分,明截之。爾夕,樹即枯死,真見之,驚謂弟曰:花本同株,當分折枯悴,況人兄弟孔懷,而少離異,是不如樹也。」於是,「不復解樹,樹應聲,遂更青翠,華色繁美。兄弟相感,更合財產,遂成純孝之門。」因為紫荊花有此特殊的感應,從此,她有了兄弟之花的隱喻。  晉人陸機以「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的詩句舒解兄弟別離之苦。由此可見,晉唐時紫荊花已經入植於庭園中,而成兄弟和睦的象徵。  我想,當初命名洋紫荊時如果將她取名為「洋」羊蹄甲,或是另創新名,是不是比較容易指名正確的花樹?  「名」是一個美麗的漢字,他的字形在甲骨文裡是「夕」與「口」合成的會意,歷經後來種種漢字的流變始終不易,以至於今。就字的本義來說,有人這麼認為,「名」字是指路人夜行,不見彼此,所以自呼其名以資辨識;另外還可以用一個比較浪漫的畫面來解釋這個字,即日落月昇時,家人出口招喚出外的人。  「名」字的意義,不論是來自「說文解字」的解釋,「自命」,或是指名他人或物事,總之都是正名的過程。名正言順,人事物從此有了存在感,可以存續在人們的記憶或是語文記錄中。正名如此重要,所以古籍中特別指明,「黃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財」。正名,不僅是命名的過程,並且同時確立物我,彼此的關係,由此奠定儒家思想中「倫理」的基礎,於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因此家齊,國治,而後天下平。  然而,兄弟鬩牆家庭不睦的事情自古皆有,輕則反目,動刀動槍亦非罕見,所求者何,除去名利二字,或者還有那分想要掙脫彼此,追求自由的渴望吧。  近一年習字,經常臨寫元代鮮于樞的「蘇軾海棠詩卷」,其中開頭的一句,「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特別讓我感慨。我不明白,為什麼異族入主中國後,最終總是融進「文化中國」的懷抱,而成延續歷史道統的一環?我相信,「文化中國」的憑藉絕對不是武力,而是超乎其上的另一股神奇魔力。  這些日子以來,兩岸三地實在不平靜,思前想後總覺得和那朵花,以及那個字有些關係。如果沒有人強迫,艷紫荊會為自己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我想,或許還是艷紫荊吧,畢竟那是已經深印在記憶裡的名字,夢裡都難忘記。

Read More

佛跳牆BJ肆低溫開唱 嗨翻粉絲

金曲獎最佳樂團「佛跳牆」《BJ肆》演唱會嗨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大陸冷氣團來襲的低溫下,金曲獎最佳樂團「佛跳牆」(Buddha Jump)7日晚盛大舉行《BJ肆》演唱會,嗨翻上千粉絲興奮莫名。  金曲樂團「佛跳牆」樂團發行睽違5年的第四號音樂作品《BJ肆》,6位團員鼓手千千、吉他手宣銘、吉他手君豪、鍵盤手牙牙、貝斯手奧迪和主唱阿妮齊聚開唱,演唱會別出心裁,用3段VCR串起全場,首段是開場影片,笑談團員一路以來的成長和進步,不但在作品上更成熟,身材也更「成長」,甚至已為人父母。  第二段VCR則是錄音時團員間的互虧、練肖話,6個人6種個性,但能自在玩音樂、融合在一起,又能說笑吵鬧,團員笑稱彼此是「Fun mate」,連排排坐在沙發上有人不小心放屁,也可以一笑置之,互虧對方,玩得很開心。  第三段VCR也披露了小朋友錄音的精彩過程,讓全場觀眾看得直呼:「太可愛!」「卡哇伊!」「想抱抱奶娃!」「已融化~」等。  此外,在《BJ肆》有個隱藏版彩蛋曲目-《關你屁事-迷你版》,將3位來探班的佛跳牆第二代的「奶音」收進了歌曲《關你屁事》當中,最後演變成佛跳牆第二代「BJ Jr.」即興發揮輪番上場,成為這首歌的意外插曲,還越玩越大、最後玩出了一個隱藏曲目《關你屁事-迷你版》,成為最讓粉絲驚喜的彩蛋。

Read More

<校園廣角>崑大3社聯合音樂會 激盪火花

崑大歌弦、吉他、熱音跨社團合作聯合音樂會,學生透過不同樂器與演奏風格交流,相互激盪出風味獨特的火花,high翻全場。(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歌弦、吉他、熱音社團跨社合作,舉辦「三社豆花」聯合音樂會,社員各展才藝,包括歌弦社的民歌式演唱、吉他社溫潤舒服的曲風,加上熱音社節奏感強烈的歌曲,三個社團透過不同樂器與演奏風格交流,相互激盪出風味獨特的火花,high翻全場。  音樂會主持人由社團幹部擔綱,首先由吉他社員帶來獨立流行音樂雙人組合「棉花糖」的經典歌曲〈再見王子〉作為開場,木吉他和木箱鼓演奏出輕鬆愜意的曲調,讓人彷彿在草原上踩著歡快的步伐跳躍著;擔任歌弦社長的視傳系大二生林耘繹演唱組合樂團「F.I.R.飛兒樂團」的〈自由之歌〉,字字句句觸動人心,藉著這首歌告訴大家,在往夢想前進的路途中可能會恐懼,但勇敢踏出那一步就能找到自由的真諦。  一首歌的時間後,林耘繹再與吉他社長視傳系大二生林后毅一同帶來「F.I.R.飛兒樂團」的〈星火〉,帶領大家回到青澀懵懂的青春,學生時期的青少年們在遇到愛情時,眼中只有對方的那份單純心情,從音樂體會到只有熱烈愛過後才懂得那份溫度。  熱音社長視傳系大三生蘇川閔與社員們作為活動的壓軸表演,利用電吉他與爵士鼓呈現出與前面表演的不同韻味,演唱龐克樂團「巨大的轟鳴(Gigantic Roar)」的〈你是豬排〉,節奏感十足的演奏與主唱唱進靈魂的吶喊聲,讓聽眾們都站起來跟著節奏舞動,帶來最後的高潮。  歌弦、吉他、熱音社第二次舉辦聯合音樂會,社團間相互合作,透過不同的樂器與演奏風格相互激盪生出獨特的「三社豆花」,各個社團成員也在課業之餘勤加練習,才能成就動人的演出。活動中穿插遊戲時間與觀眾一同互動,讓活動現場熱情不間斷,也為大家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社論>泰簽風波顯示新南向政策實質作用不大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舉行記者會,指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使得泰國簽證更難辦。(中央社) 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日前宣布,泰國簽證新制延後至明年三月實施。由於我國給泰國免簽,但泰國卻要求國人附財力證明,而且諸多刁難,明顯不對等,非但引起旅遊業強烈反彈,也反映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根本就發揮不了實際作用,遭到新南向國家歧視待遇時,居然未能替台灣討回公平待遇。  蔡英文總統在二O一六年上台以來,先後對許多新南向國家提供免簽證待遇,但給予台灣遊客免簽待遇的國家,至今只有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而這些國家都是在馬英九執政時代就已給予台灣免簽待遇。換言之,民進黨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並沒有使台灣人民在新南向國家中得到新的免簽待遇。  這還不打緊,若干新南向國家不僅不投桃報李,反而還得寸進尺,而我方卻為新南向而忍氣吞聲。以泰國為例,去年八月二十八日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宣布,泰國簽證自十月起團簽委外辦理的「代辦費」加收四百七十元,儘管在台灣旅遊業者強烈抵制下,最後被迫取消,但當時竟有我方官員私毫不顧台灣民眾權益,認為提高赴泰簽證費用,會使台灣赴泰旅客人數減少,有助於改善觀光赤字,對台灣反而是利多。  這次泰國辦事處要求,台灣人申請簽證需要透過電子簽證先上網登錄,散客需提供財力證明,團客則由旅行社擔保,不僅程序繁複,對台灣旅客也極不尊重。泰辦事先並未跟我外交部充分溝通,嗣後網路流傳泰辦有意撤回,面對我外交部查證,泰辦仍然堅稱沒有變更,卻在我外交部舉行記者會後,公告延遲相關規定至明年三月一日實施。此一過程顯示我外交部始終被蒙在鼓裡,一直在狀況外。  令人氣憤的是,泰國政府從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到今年一月十三日,針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二十一個國家和地區遊客免收落地簽證費措施,隨後三度延長到明年四月三十日,以吸引更多遊客,刺激經濟成長。這表示泰國並不是不給其他國家或地區旅客優惠待遇,而是對我國「另眼相看」。這對力推新南向的蔡政府不僅是無情的諷刺,更是公然打臉。  悲哀的是,當旅遊業者要求外交部「硬起來」的時候,外交部卻只以「是否要撤除給予泰方免簽作為反制,未來將由行政院做通盤檢討」回應;我駐泰代表童振源雖表示「將持續讓泰方了解台灣民眾的關切與不滿」,也未向泰方更進一步強硬交涉。  外交部更強調「台灣給予泰國免簽試辦主要考量增加觀光客數量、強化產業、文化及教育交流,隨意取消,也可能影響到台灣的利益」,這種說詞完全沒有顧及相互對等原則,怎不叫人痛心疾首?  更重要的是,不僅簽證部份受到不平等待遇,新南向政策所帶來的副作用,也使台灣受到很大影響。舉例來說,台灣向泰國及其他新南向國家單向提供免簽待遇後,泰國來台的非法勞工和賣淫人數,急劇增加,已形成嚴重治安漏洞。  至去年底為止,外勞犯罪雖不超過全體外勞數量的百分之一,但已占台灣外籍人士犯罪數量的近三分之二,其中泰勞就占相當比例;而且行蹤不明的外勞,泰勞就累計逼近二萬人,占所有行蹤不明外勞人數的第四位。另外,二O一五年查獲來台賣淫的泰國籍女子只有三人,二O一六年增加到十八人,二O一七年更達三O九人,查獲人數激增,但其他國家卻無明顯增加趨勢。這些數據顯示,新南向政策對台灣的負面衝擊不容忽視,泰簽風波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Read More

<中華學園>堅韌的蜘蛛網

 ◎陳宗岳  台南市寶仁國小3年仁班

Read More

<中華副刊>手作情話

 文﹕吳坤峰 繪圖﹕吳郭魚  一回頭,小五的阿魚就硬生生把脖子扭了。  有人回頭百媚生,令人愛戀。而阿魚卻將自己搞得錯頸傷筋,肩頸間頓時沒了大半自由,脖子往右移無障礙,但若膽敢稍靠左肩,一種說不出口的痛隨侍襲來,毫不手軟,在心口上椎心敲打。所以阿魚學乖了,男兒氣長,何需爭一時呢?頭歪避走,待筋傷消了火,他日回來依舊是個好男。  傷筋消火,是我們老祖宗醫術的強項。阿魚住家附近的菜市,有間隱身在中藥材行裡的國術館,之前阿男與兒子阿魚扭傷都在此醫治,成效頗好。中藥行的位置面臨菜市大街,店內擺設,傳統中藥行樣貌,置藥材的百櫃牆靠山,抓藥平台的半身長櫃,外觀瞧不出有一丁點國術館的痕跡。若不是熟門熟路,或注意到店門口二邊國術館的提示「一邊佇立了一尊金漆穴位銅人;另一邊牆柱上高掛銅人標誌藥布圖形的小招牌」,很難發現這中藥行裡還開掛國術館。老闆經營中藥材買賣,更是身懷筋骨整復的師傅。  午后時分,阿男帶著阿魚來到這中藥行,見店口門戶大開,店內沒有半個人,店內時光彷彿靜止不再向前。阿男放聲叫人,時空再次流動,老老闆從店後走了出來,明白他們的來意,旋即查看阿魚脖子狀況,按壓確認傷位,不過見阿魚脖頸滲著汗水,髮根泛汗珠,直言藥膏布敷不住,而收手。只好等晚上,氣溫較為涼爽再來。當晚老老闆幫阿魚左手邊的脖子,貼上了青草藥布。  次日晚上,阿魚的阿母帶他去換藥,變成由小老闆敷藥。回家後,阿魚跟阿男說,小老闆敷藥叫人緊張。看他握住鏝刀挖取墨綠藥膏,在剪裁好的厚布上,用力塗佈,來回呼嘯,自己心情也跟著不安,不像昨天阿公(老老闆)的手勢那般從容。  阿魚似乎讀懂了阿公手裡的話語,一種給人生活裡的安心與撫慰。一如行板的曲調般,優雅而沉穩。  小老闆整好藥布,敷貼上阿魚的脖子,站立一旁的老老闆忽向阿魚說「你好帥」。阿魚臉上漾起笑容,推出他的大姆指,給老老闆一個讚。這是阿魚式的另類表達方式,嘴皮上的謝意,不經意流轉成他手中的溫暖。  老老闆會心地說:「汝這个囡仔逐乖。」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下雨天真有趣

 ◎鄭景睿  台南市永福國小2年2班

Read More

重返暖暖拍攝地 梁靜茹為校慶生

基隆市暖暖國小7日歡度120週年校慶,13年前曾到校拍攝「暖暖」歌曲MV的歌手梁靜茹(後左2)應邀出席,現場獻唱「暖暖」為校慶生。 (讀者提供) 中央社/宜蘭縣7日電  基隆市暖暖國小今天歡度120週年校慶,13年前曾到校拍攝「暖暖」歌曲MV的歌手梁靜茹獲邀到場,獻唱「暖暖」為校慶生,讓她感動欲哭。  梁靜茹曾在13年前到暖暖國小及暖暖車站拍攝「暖暖」歌曲MV;直至今日,這首歌曲成為暖暖國小的「地下校歌」,不少學生或校友都能琅琅上口。  暖暖國小表示,日前籌辦120週年校慶時,學校老師突發奇想,計劃邀請唱紅「暖暖」的梁靜茹到學校唱這首「地下校歌」。經聯絡後,想不到她的經紀公司當場答應。  今天天氣濕冷,梁靜茹上午現身校慶活動時,依約與全校師生一起合唱「暖暖」及生日快樂歌,大家共同歡唱,讓氣氛都沸騰「暖暖」起來,基隆市長林右昌也到場一起合唱。  梁靜茹說,回想起13年前拍攝「暖暖」MV時與當地學生的互動,覺得很感動;今天回到暖暖國小獻唱,整個氛圍讓她感動快哭出來。  梁靜茹婚變,媒體關心她的近況。梁靜茹說,最近不錯,謝謝外界關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