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櫻小咪 列歌仔戲人間國寶

纏花藝師陳惠美。 (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8日電  文化部公告6名新科人間國寶,包括歌仔戲保存者王仁心(藝名王金櫻)與陳鳳桂(藝名小咪),刺繡保存者劉千韶、緙絲保存者黃蘭葉、纏花保存者陳惠美,傳統木雕保存者陳啟村。  文化部今天發新聞稿公布6名新科人間國寶,刺繡、緙絲、纏花分別經文化部108年傳統工藝審議會審議通過,登錄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項目,並認定刺繡保存者劉千韶、緙絲保存者黃蘭葉、纏花保存者陳惠美。 歌仔戲藝師王仁心(藝名王金櫻)。 (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此次同時公告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傳統木雕」新增認定保存者陳啟村、「歌仔戲」新增認定保存者王仁心(藝名王金櫻)與陳鳳桂(藝名小咪)。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目前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共計13項、18名保存者;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共計18項、24名保存者。她感謝人間國寶藝師們長期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推動的傳習計畫,以「師徒制」方式傳承無形文化資產,讓各界更認識與珍惜台灣文化瑰寶,文化部也將持續努力推動各項無形文資傳承工作。 歌仔戲藝師陳鳳桂(藝名小咪)。 (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歌仔戲項目於98年公告登錄,這次新增認定保存者王金櫻為國內歌仔戲旦角代表性資深演員,參與內台、賣藥團、廣播、電視、劇場等不同階段歌仔戲的發展歷程,嗓音唱腔甜美圓潤,形塑人物生動鮮活,後續在教學傳承、提攜後進更是不遺餘力。  小咪的歌仔戲戲路寬廣多元,扮演生、旦、丑等角色均能完美詮釋、揮灑自如,具有「一人千面」的劇藝本事,更成功型塑生旦丑等不同角色行當的舞台人物,形神兼具,鮮活生動,極具代表性。 緙絲藝師黃蘭葉。(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刺繡是台灣女紅文化的代表性技藝,被廣泛應用於服飾與日常生活。劉千韶已有40多年的刺繡經歷,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刺繡工藝的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作品多次得獎與受邀展覽,足以作為台灣日式刺繡的文化傳承代表。  緙絲工藝歷史悠久,最晚起源於公元7世紀中葉。1970年代日本工資高漲,為降低成本與市場需求,來台尋求代工機會。此舉正使西陣織立足台灣,也復甦了古代緙絲在台的生命力。黃蘭葉長達40多年的職業生涯,熟知西陣織的綴織技法,由材料採集、染色、織、繡,完整體現緙絲的各項工序,她的緙絲作品典雅莊重、質感細膩,屢獲大獎肯定。 刺繡藝師劉千韶。 (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纏花工藝結合剪、纏、捻、繡等技巧,是台灣常民生活中與生命禮俗密切相關的傳統工藝,陳惠美師承謝陳愛玉的閩南春仔花技法,早期製作手法、式樣屬於台灣北部風格,後又融合客家纏花、金門吉花的系統,創造出屬於個人風格的纏花藝術創作,也建構台灣纏花的基本教學內容與分級基準。  傳統木雕項目於100年公告登錄,這次新增認定保存者陳啟村,以傳統木雕技法為基礎並吸納現代素描、雕塑與美學理論,以精湛刀工表現人物表情、衣紋與姿態,融合東西方的學習方式,自傳統而延展轉化,作品呈現傳統與現代交融。

Read More

<社論>言論自由是民主的根基,千萬不容摧殘!

法務部、刑事警察局強調查辦假訊息案是依法偵辦,但國民黨打鬼軍團總團長周錫瑋抨擊是在打壓言論自由。(中央社,資料照片) 在選戰火花四射之際,抨擊警調查辦網路「假訊息」的聲浪也更加激烈,遭到查辦者對此表示憤慨、畏懼,若干遭查辦者已獲法院裁定不罰,警調單位則強調一切都是依法偵辦。近幾年來,有關單位以《社會秩序維護法》查辦「散佈謠言」的案例激增,但也挨批為箝制言論自由。由於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根基,台灣的每一份子都應加以細心呵護,切勿讓言論自由蒙受摧殘。  言論自由,是民主國家當中每一個公民的基本權利;在民主國家當中,透過各種意見的傳達、表述、評論,民選政府才能更貼近民意、讓政策形成更加周延。因此,《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明定,「人人有權享受主張、發表意見的自由」;在民主國家當中也以憲法、法律保障言論自由,如《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一條即規定「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其用意為避免政府部門濫權審查。  然而,言論自由亦有其分際,其基礎應為「言論責任」。為規範「言論責任」,目前我國的《刑法》、《性侵害犯罪防制法》、《兒童福利法》等法律定有公然侮辱、誹謗、網路色情、恐嚇等罪刑,不當與不法的言論可課以刑事、民事責任;前年年底,行政院通過多項法律修正案,儼然將「打擊假訊息」列為當急要務。  由於不當「打擊假訊息」恐傷言論自由,但「假訊息」也可能違法而損及他人權益,因此司法單位在審判相關案件時即須緊握分寸。中研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許家馨,分析二OOO年至二O一O年高等法院對刑事誹謗罪的一千一百六十三個判決、民事名譽侵權案的四百七十一個判決,發現在二OO六年之後,刑事案件者判決趨向「寬鬆」,民事案件者判決趨向「嚴格」。造成此一趨勢的原因之一,在於刑事的誹謗罪責重,容易引發「寒蟬效應」,進而戕害言論自由的監督政府功能。  但是,近幾年來政府相關單位以《社會秩序維護法》查辦「散佈謠言」的案例卻呈激增;據統計,二OO九年至一六年合計為一百零七件,但去年一年即達一百二十三件,二O一八年也達五十九件。此外,尚有案件並非以違反社維法遭到查辦;例如,去年九月全國農業金庫因網民散佈立委高金素梅的質詢影片,而以《農業金融法》提告七十人。根據調查局說明,遭查辦的案件還涉及違反《災害防救法》、《食品衛生管理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等。許多台灣民眾至今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法律都可查辦「假訊息」。  警調單位固然強調是依法偵辦,但法院對於假訊息案是否確屬違法,卻有不同見解。  例如,台大教授蘇宏達案,法院認為蘇宏達乃經理性判斷而評論,且「難以認定使聽聞者產生畏懼、恐慌等負面心理,達到影響公共安寧的程度」;何姓男子在臉書張貼「巴拉刈是劇毒致癌農藥」案,新北地院認為何男張貼的文章「內容並非憑空捏造」;蔡姓女子引用高金質詢發表評論,法官認為蔡女「對政策不滿,不足使觀看者產生畏懼或恐慌」。這些案例都顯示,法院與警 調單位在認知方面出現極大落差,而這種落差正是外界擔憂蔡政府箝制言論自由的重要原因。  持平而論,政府與人民所擁有的力量極不對等,縱使檢警認為是依法偵辦,但對於遭查辦的民眾而言則可能是難以承受的重;尤其事關言論自由之事,更是茲事體大。人民固然不能違法濫用言論自由,政府部門更應謹慎從事,切莫讓台灣民主倒退了!

Read More

周興哲新輯上線 粉絲好驚喜

創作新天王周興哲(Eric)7日數位上線全新專輯《小時候的我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創作新天王周興哲(Eric)7日數位上線全新專輯《小時候的我們》,讓粉絲一次聽好聽滿,相當驚喜又滿足。  周興哲日前耶誕節上線的《終於了解自由Deluxe Edition》數位專輯,讓小興星們以為就是先前公布的新專輯,但前幾天又開始在社群網站倒數,讓鐵粉以為是新單曲《小時候的我們》的宣傳,沒想到竟是11首新歌的正專輯,讓小興星們開心不已。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張《小時候的我們》全新專輯是周興哲首次親自擔任A&R的角色,不假手外人定位整張專輯的概念與形象,從詞、曲、編曲到製作無一不全面參與,這些在音樂上持續的嘗試與突破,都充分展現Eric在音樂上不設限的野心。繼數位專輯上線,實體專輯也預計農曆年後發行。  周興哲2019年初發行《終於了解自由》至今剛好1年,365天當中,居然能孵出20首好歌的產量,發行兩張專輯,創作力之豐,真的只有周興哲能超越周興哲。  周興哲《小時候的我們》MV赴L.A.拍攝,大隊開拔到荒漠拍攝,在路上就接到沙塵暴手機警報,保母車還被吹偏移了好幾下,還險被大草球襲擊,幸好司機躲得快,沒有釀成災難,導演團隊也在飛沙走石中完成拍攝,一行人轉往市區取景,進入洛杉磯一家酒吧拍攝時,老外竟也跟著哼唱,讓MV拍攝意外成了美國歌友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突尼西亞海邊的駱駝

 詩、攝影/上官蘭蘭  啊!突尼西亞鶴島的海天多麼蔚藍  牠的名字叫Michael Jackson  背上的扶手掛著I love you紅色字樣  會唱歌  還會獻吻  Michael Jackson  給我唱首歌吧  哞……  你的歌聲在我的笑聲裡流淌  真像那沙漠的甘泉  Michael Jackson  給我一個吻好嗎  我的心有時跟冬天的撒哈拉離得好近  你的吻想必跟火焰一樣  然後 你還會說話  你說 給我一點東西作為交換  我爽快地掏出十第納爾  你的笑容彷彿歌頌著我的大方  回頭我告訴你忘了騎在你背上照相  你說 還要再付一點點  原來你可不是個三個月才吃喝一次的駱駝  啊 突尼西亞的海風可真清涼  今天我就甘願化為一根麥草  被你的貪婪一口吞下

Read More

劉奕兒扮記者訪國手 展功夫底子

藝人劉奕兒展現跆拳道基本功。 (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東京奧運進入倒數200天,運動品牌7日發表復刻經典鞋與服飾系列商品,擔任應援大使的藝人劉奕兒則化身記者,訪問奧運跆拳國手及田徑選手,一圓記者夢;她還展現跆拳道基本功。  包括跆拳道好手黃鈺仁、蘇柏亞,田徑選手鄭博宇、魏泰陞、陳彩娟和楊睿萱,一同出席發表會,他們還當起模特兒走秀,直呼「很特別的經驗」。  由於父親是跆拳道教練,劉奕兒從小耳濡目染,也學習一身好跆拳,雖然沒有從事運動相關項目,但她原希望當體育記者,最後反而走進演藝圈當藝人,昨日她還化身記者訪問奧運跆拳國手及田徑選手,一圓記者夢;更在現場展現跆拳的基本功。  黃鈺仁、蘇柏亞等好手也特別上妝,雖是第一次走秀時,但氣勢非凡,表情十分到位,黃鈺仁笑說:「其實蠻好玩的,而且擺好姿勢讓大家拍照,很特別。」兩人還與藝人劉奕兒在走秀時搭配,結合跆拳道的踢腿動作。

Read More

登紅白 蕭煌奇獻新歌 艾怡良動感開唱

台視《2020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12日在台北小巨蛋登場,蕭煌奇(上)與艾怡良(下)受邀參加。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視《2020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將於12日在台北小巨蛋登場,蕭煌奇與艾怡良也受邀參加演出。對於紅白表演曲目,蕭煌奇透露會帶來新專輯作品;艾怡良也將用動感的聲線帶給觀眾「熱鬧」除夕夜。  去年一整年馬不停蹄忙著舞台劇巡演,緊接著推出「候鳥」專輯,不停挑戰自己的蕭煌奇更在2019年末舉辦《人生劇場放映中》巡迴演唱會,2020年也將繼續為新台語專輯做準備。 台視《2020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12日在台北小巨蛋登場,蕭煌奇(上)與艾怡良(下)受邀參加。 連續兩年陪伴《紅白》觀眾一起共度除夕的蕭煌奇開心表示,跟大家在小巨蛋過年很歡樂,會帶來新專輯作品跟大家分享。至於春節期間則會好好陪伴媽媽,因為過年後就要跟國外歌手同台演唱百老匯名曲,「這是從沒有過的演唱經驗,現在正全力準備中希望可以好好表現。」  有著清亮又具強大爆發嗓音的艾怡良,將不同以往在《紅白》多演唱抒情歌曲的形式,挑選節奏性強烈的音樂,要用動感的聲線帶給觀眾「熱鬧」除夕夜,艾怡良期待表示:「今年會有不同的呈現,不僅會演唱自己的歌,還將西洋天后-蕾哈娜的歌做組曲改編,希望帶給大家全新的感受。」

Read More

戲劇新生代群星 聯手做公益

戲劇男星卞慶華、陳廷軒、吳承洋、陸正希聯手呼籲民眾響應零錢捐活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戲劇新生代男星卞慶華、陳廷軒、吳承洋、陸正希愛心不落人後,聯手呼籲民眾響應零錢捐活動,幫助弱勢家庭、孩童遠離貧窮、翻轉夢想。  四度參與紅心字會公益活動,卞慶華表示,看到紅心字會為弱勢家庭及小朋友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敬佩,這次揪陳廷軒、吳承洋、陸正希一起聯手做公益,就是希望「Hi-Love一塊,發現愛」。  吳承洋也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能力付出的人,就算是有福氣的人;所以懂得知福惜福還能夠分享福氣,一定會得到更大的福報。  還是學生的陳廷軒則坦承,扣掉學費之後,真的口袋有點緊,但是即使剩下零錢,還是會願意投到便利商店的零錢箱裡,因為這些很小的零錢,累積起來就是很大的愛心了。陸正希也說,不要小看自己所捐助的這些零錢,真的可以幫助到弱勢家庭的孩童,遠離貧窮、健康成長。  卞慶華、陳廷軒、吳承洋、陸正希也還準備了壓歲錢及新年福袋,帶領弱勢小朋友一起許下新年願望,提早讓孩子們感受過年的氣氛。  紅心字會秘書長李顯文表示,期望透過零錢捐勸募,幫助弱勢家庭的兒童及少年在就住、就學、就醫等基本生活需求,陪伴其渡過難關,進而減少、預防社會問題或不幸事件之發生。  紅心字會公益大使卞慶華、陳廷軒、吳承洋、陸正希也齊聲呼籲,15日起到全台萊爾富門市響應零錢捐,幫助弱勢家庭及孩童三餐不挨餓,可以健康成長,快樂上學,迎向美好未來。

Read More

防流感 白家綺攜子亮相打疫苗

藝人白家綺8個月兒子「斗宅」6日首度亮相,赴疾管署接種流感疫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藝人白家綺8個月兒子「斗宅」6日首度亮相,赴疾管署接種流感疫苗,以行動挺防疫,呼籲民「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  白家綺的小兒子「斗宅」現身疾管署「全員聯合抗流感.守護一家子健康」記者會,看到鎂光燈鏡頭仍露出迷人笑容,融化大家的心。在接種疫苗時嚎啕大哭3秒,白家綺說,平常打針兒子都很淡定,「今天算哭最久,效果十足。」還給兒子的表現給了100分,直誇「斗宅是一條漢子」。  白家綺表示,很重視「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因為去年老公吳東諺得了兩次流感,一次是在她懷孕中,一次是斗宅出生後,這兩次的經驗都讓吳東諺非常不舒服。  因此,白家綺對兒子接種疫苗時程都很注意,她也提醒家長們,如果幼兒太小,還無法施打疫苗,那就爸爸、媽媽等大人去接種疫苗,用群體保護幼兒。  吳東諺表示,兒子在家都很乖,「很好帶!」唯一就是肚子餓的時候,會哭一下。讓白家綺聞言笑說,就跟媽媽一樣,無法忍受肚子餓。倒是小「斗宅」看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還最愛咬爸爸的拖鞋,讓吳東諺哭笑不得,直呼兒子真的太可愛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松風嶺的背包

 文、攝影/王強  就這樣堅定地,拱著背脊,彎折出向山徑謙卑致敬的姿態,傾聽溫柔的喘吁,滴淌驕傲的汗水,我背著重裝往南湖大山緩緩而行。  當我抵達山徑指標八公里的松風嶺,卸下背包,躺在鋪地似錦的松林中聆聽松濤悠揚,明確感受重量釋放後湧現一股酣暢淋漓,酒到微醉,飄飄欲仙的感覺。  十九公斤的背包壓在肩頭上,微脹在雙踝上,隨著海拔高度遞增,重量在心頭等比級數的聚累,堅毅的我與疲軟的我在山徑上拉扯抗衡;我像一隻老邁的駑馬以緩慢的時間換取空間的十駕,強韌的體力或許是跋山涉水主觀的必要條件,功在不舍的期許才是克竟全功的客觀因素,縱難超越騏驥之一躍,終將匹儔於左右。  背包怡然自得坐落林間,輕喘換取短暫的氣定神閒,看著,聽著,嗅著,伸出手撫摸遠處連亙起伏的層巒疊嶂,長路迢遠在身後迂迴伸展,山巒深處看不清山的全貌,唯有走出密林,立於山巔,除卻心中沉重的勞攘,天高地闊,清風朗月,絢麗多彩的山容就豁然眼前。  繁複多貌的樹種隨著海拔遞昇,呈現綠波潮湧,層次分明的變化,置身高敞楙茂的鐵杉林中,登山者的足跡踏入海拔三千餘公尺的雲霧帶,體感溫度較平地降低了十餘度,惱人的酷熱拋諸身後,迎面而來的是足以齋心滌慮的裊裊山風。  偶有登山者從似有人聲看卻無的濃蔭深處走出,短暫寒喧,探曉來處,多為深夜至破曉時刻遠從南湖山屋,披星載月,晝夜兼程歸返;首度南湖行,難以體會此趟山旅會是如何一個關山迢遞,一折一磨的凌厲況味;爾後始知,南湖以降,蟠蟠蜿蜿,步履維艱的漫漫長路,動搖了大多數登山者的肉體與心志,莫怪乎行至於此,寓目交會的是一張張苦澀焦灼,疲憊不堪的臉。  蒼鬱的枝葉背後,穹蒼隨著身影晃動在稀疏交錯的枝葉間投射如澄藍如乳白如金黃如虛似幻的天光襯景,山風浪潮似的裹捲出拔地參天的樹影斑斕,在沉鬱蒼灰的軀幹上彈奏出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聲色與情致兼具的動人樂曲,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刻意放慢一眛躁急的行腳,走出鐵杉林沉毅雄渾,樸拙內斂的幽隱,饒富禪境的玉山圓柏已延頸在望。  數以百計,各形各態的玉山圓柏躍動眼前,相襯著藍天,烘托著雲霧,無數登山客以視覺以相機留下圖像記憶,佔據所有視線,令人目不暇接;玉山圓柏在五岩峰蔚然成林,各據嶔崎,有時煢煢然獨立於險峻岩壁之上,山風過處,枝葉飄颺,有如一片綠色飛霧,姿態令人震撼,總讓登山者注視良久,如果不讓相機與腦海的記憶卡裡佔有一席之地就枉費了走此一遭。  後行者超越了我,肩負數十公斤的山屋補給協作超越了我,五岩峰的長路將盡,我站在南湖圈谷之巔,沒有急急趕赴的躁動,緩緩徐行遠眺南湖大山閃爍皎然的落日餘暉,遙想山屋裡,簇擁的微熱體溫與縷縷炊煙。  落日自身後迤邐穿照,孤獨的身影在嶙峋猙獰的岩壁上游移浮沉,倒影出如夢似幻的錯覺,雲霧自萬仞深淵如漲潮的海水升湧而至,天地瞬間蒼茫一片,陽光穿透雲霧,繞射在水滴與水滴溫柔的碰撞之間,光譜浮泛在雲霧裡輕緩地揉搓成圓,我的陰影在圓的中心與天地悠悠同步打轉,形成了所謂的「觀音圈」,我的喜悅只維持短暫的數分鐘,終是明白,此無關菩薩顯露真容,無關是否帶來好運,無關於是否神跡降臨,而是單純的光學現象,寧可相信,此乃不急不徐的隨興緩行,賜給我的因緣巧遇。  五岩峰綿延巉峭的盡頭是圈谷之巔,我以鷹揚虎視,萬里之望的姿態鳥瞰波路壯闊,一派雄渾的景色,猝然而至的雷雨挾帶冰雹自雲端傾瀉,雨水飛濺如注,土石滾滾滔滔,雲霧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瀰漫,冷冽砭骨的強風將冰雹吹落宛若翾風迴雪,圈谷頓時雪白一片,濕透的雙腳,踩踏著碎石順勢沈降,登山杖窘無立錐之地,我背著沉重的背包如跛鱉衝著土石流的浪濤,看見自己驟然陡落,猛烈傾斜的身影。  抵達南湖山屋時暮色降臨,微弱的夕照在南湖大山山頂閃著詭秘森冷的寒光,我在南湖山屋前開闊地紮了營,無數曾經在此紮營者將營地踩踏得殷實而平整,帳篷與天幕舒舒展展的鋪設,四周掩映叢叢蔟蔟的高寒林木,繁星點點,弦月彎彎,星光與月光柔柔壓著樹杪,山風吹拂搖擺的縫隙中爭相穿照燐燐閃跳的火光;瞬間降臨的寒意將汗水收斂,懶勁緩緩湧現,營地裡的漫步變成極其徐緩的挪移,遠山環繞為牆帷,幽亮的星空為頂蓋,所有屬於人的感覺被收服在大自然的掌控中,無以言傳的寂靜更勝於寂然無聲的寧靜,捧著酒杯,此刻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意識矇矓飄然在尺短營帳下的山水之間。  清晨三時許,離破曉尚有二個多時辰,輕輕爬出睡袋,競競翼翼收整背包,躡手躡腳走出營帳,抖擻起精神,啟程前往南湖大山;我緊跟著十餘位的登山團體,保持視界內互不驚擾的距離;山徑的清晨,步調是緩慢的,暗夜中亦步亦趨跟隨,不時傳來「一、二、三、四……十六」的報數聲,冷冽的空氣裡,此起彼落的喘息聲顯得特別的清脆渾亮,「十七」悄然滑至嘴邊,如果不經意脫口而出就是出人意表的弦外之音了。  往南湖大山前進的規律脈動偶有遏然停止的時候,鞋帶鬆脫、調整背包,或腳程暫時跟不上的片刻,隊伍就會停下等候,而我也在此時得到舒緩筋骨的機會,等到脫鉤的環節再度扣上重歸成一條完整的鎖鍊,隊伍又安安靜靜的向前邁進,絕不讓隊員有落單獨行,自陷危境的機會。  寂靜空曠,一團漆黑的山徑上,「報數」給人一種氣定神安的感覺,每個人在隊伍中被賦予了安全符號,符號有時會隨著位置序號改變,但自始至終被包裹在一個扎實穩當的安全氣囊裡,無論何時,不會被遺棄,無論何時,會有人關切彼此的臉色與腳程變化,痛苦的吟哼能立即被疑問,領隊得以理性決定前進、歇息或撤退,讓自己對團體有信心,伙伴與伙伴之間,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聯連。  登山,讓我認識了何謂謙卑,學習在大自然主導的天候與地形之前,看清楚自己的量小力微,我觀察來來去去的登山團體,有商業掛帥,只圖眼前之利,漠視隊員安全者;有隨興拼湊,走馬看花,嬉闖山林者;有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者;有危而不持,顛而不扶者;亦有擱置小我,把自己當作團體大我的一部份而非自私追尋自我滿足者,山徑有時讓人心曠神怡,有時卻猙獰可怕,真心誠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與默契是引領登山者穿過風雨、度過寒冷、涉過湍流,勇往直前,安全歸返的保證。  南湖大山登頂最後盈尺之路,山勢崔嵬,危石陡立,千丈的陡峭,萬尺的巍峨緊緊挨著腳邊,曦光乍現,篩透雲霧,溫暖均勻地灑瀉在臉上,十六人的登山隊伍輕柔不稍停佇的在岩脊上魚貫攀行,我仰望著,登頂在即,興奮莫名,不禁脫口,安全報數「十七」。  五年前開始攀登百岳,嚐試將山林見聞如實記載,山林觸動我源源不絕的靈感,雖離字字珠玉尚有距離,期煮字療饑亦難有所成,然心靈的收穫遠遠超過實質所得,片言隻字的堆疊如攀登山徑的過程,等到年老體衰的一天,等到江淹夢筆的一日,或許就是放下登山杖,擱置筆桿,拄起拐杖,撐起暮景殘光的身軀,遙想山中歲月的時候。  靜默地在心中為曾經走過的路,攀登過的群山點名,為自己的餘年,安安穩穩的「報數」。

Read More

<中華副刊>眺望窗外

 文:唐潤鈿 繪圖:周密  一天女兒密密來了伊妹兒報告她的好消息,說她的一幅畫「眺望窗外」,被「藝術鑄造中心」入選,要參與「舒適與歡樂」的展覽。她畫的是她的同事的背影,站在落地窗前眺望窗外的美景。她傳送了畫以及主辦單位來函通知恭賀入選的喜訊,告訴我有關這次畫展公開徵畫的主旨和經過。  她的作品「眺望窗外」是主辦單位從150件作品中進行挑選,是選中的53件作品之一,將和來自美國16個州和一位台灣的藝術家們一起參展。不過,在開幕酒會上,展覽經理威爾芬(Kaitlin Wilfing)說,因為寄件不便,台灣畫家沒有一起參展。  關於這張畫的創作過程,女兒說其實也是她的構圖試驗,在新購買的大畫紙上琢磨水彩畫的新局面,她認為用更大的畫筆作畫,頗有揮灑的快意。畫紙(Arches)16×20吋。畫中人是同事好友慧玲,她的美麗背影好似帶領觀者一起眺望窗外,共享心曠神怡的好天氣。  這是為了歡迎2020新年的到來,以及熱烈歡迎新的未來十年,密蘇里州的聖查爾斯的「藝術鑄造中心」特別於去(2019)年的12月下旬至今(2020)年1月24日舉行「舒適與歡樂」的展覽。  前天女兒送上「舒適與歡樂」展覽的鏈接,點一下他的英文名字Mimi C. Huang, 就可以看到他的其他水彩畫作。這是主辦單位特別列上所有參展藝術家的頁面,並包括有關展覽的訊息http://www.foundryartcentre.org/comfort-and-joy  我看著畫中主人翁的幽雅背影,恬靜地眺望著窗外的大自然,我好喜愛那情景。而那背影畫得好美,好生動!  這是女兒第一次參加甄選展覽,我也高興的分享她的喜樂,她的意料之外的欣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