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麗邀周定緯合唱 直呼超速配

 創作歌手潘嘉麗(Kelly)再推出最新男女對唱曲《唯一的理由》,找來周定緯(Judy)合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繼年度大熱合唱曲《說散就散》後,創作歌手潘嘉麗(Kelly)再推出最新男女對唱曲《唯一的理由》,找來周定緯(Judy)合作,從外型到聲線,「JK戀」超級速配。  潘嘉麗與周定緯合唱《唯一的理由》浪漫動聽,被譽為最新婚禮對唱情歌,但籌備過程一開始並不順遂,潘嘉麗去年偶然聽見這首由Calum Scott與Leona Lewis合唱的《You Are The Reason》就相當傾心,馬上與公司討論申請翻唱版權,但都未獲批准,經整整一年不放棄申請,終於打動老外的心。  當拿到版權的那一天,潘嘉麗開心到跳了起來,她表示熱愛這首歌曲,是因為歌裡「堅持下去,是因為你從對方感受到的愛超越其餘一切」的正面理念,也因此她打從一開始決定翻唱就希望是合唱版本,「因為像情侶之間的對話,給予彼此承諾的一首歌曲!  想翻唱這首歌的時候,潘嘉麗第一個想到的是周定緯,「他的聲音很溫暖,很適合這首歌!」兩人都對這次的合作滿意,整首歌很有「化學變化」,還打趣說下次合作就可以進階到唱跳。

Read More

金馬影展4X相識 向台語片致敬

 金馬影展「4X相識」8日舉行首映記者會,短片「隨片登台」導演林亞佑(右)以劇中劇重現「大俠梅花鹿」、「天字第一號」,演員黃鐙輝(左起)、管罄、張景嵐都出席記者會。(金馬執委會提供) 中央社/台北9日電  金馬影展「4X相識」邀4名導演拍4支短片向台語片致敬,「隨片登台」以劇中劇重現台語片「大俠梅花鹿」、「天字第一號」,演員張景嵐挑戰動物裝扮飾演狐狸精,並努力學台語。  金馬電影學院今年與公視新創電影、國家電影中心攜手合作,向台語片致敬的「4X相識」短片集。擔任「4X相識」監製的金馬電影學院學務長廖慶松,感謝這回有3方支持拍攝「4X相識」致敬台語片,讓他回憶起兒時看台語電影的快樂時光。  不過廖慶松最大的壓力,反而是要帶領過去沒看過什麼台語片的4名年輕導演,以各自的創意,為老片元素注入新生命,「這些導演很認真補齊空缺的電影經驗,並大膽地提出觀點,相信成果是甜美的」。  「4X相識」短片集中,取材愛情喜劇「三八新娘憨子婿」的「前世情人的情人」,導演梁秀紅特別加入女女的同志情誼,呈現不同時代的愛情觀,也呼應了台灣同志婚姻合法的重要時刻。首次詮釋同志情覺得緊張的演員江沂宸,在看到「另一半」林映唯後就笑說:「完全不擔心,美到不用演就會愛上她。」  導演林世菁則以偽紀錄片手法挑戰「阿嬤的秘密」,以直擊鏡頭揭開致敬作品「丈夫的秘密」複雜的家庭關係,詮釋當年張美瑤劇中角色的資深歌手慕容華,也感謝導演對久未演出的自己給予很大的鼓勵,讓她感到十分安心,並且和片中的孫子張楷奕展開溫情互動。  導演陳定寧在「燒肉粽2019」大膽以因果轉世的輪迴設定父女關係,為新時代女性處境提出新解,讓主演的蔡淑臻展現不同以往的演技樣貌,深入角色的糾結內心。  「隨片登台」導演林亞佑不僅以劇中劇重現「大俠梅花鹿」、「天字第一號」,也重現拍攝時經歷的崩潰過程,讓演出導演一角的黃鐙輝感同身受。演員管罄也感謝這次演出讓她認識當年「鹿小姐」白虹的傳奇經歷,大膽挑戰「狐狸精」裝扮的張景嵐,更為完美表現努力練習台語,呈現道地台味。  「4X相識」昨晚在金馬影展首映,預計2020年1月公視主頻與公視台語台同步推出。

Read More

闖關共患難 小嫻、王仁甫化心結

 小嫻、王仁甫互爆討厭對方,《飢餓遊戲》同隊共患難,最後兩人大和解,王仁甫大讚小嫻專業又敬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小嫻、王仁甫互爆討厭對方,《飢餓遊戲》同隊共患難,最後兩人大和解,王仁甫大讚小嫻專業又敬業。  中視《飢餓遊戲》上週播出三週年新加坡特別企畫,20-44歲平均收視達2,10日接續播出part2,一行人來到新加坡聖淘沙極限運動景點,有三輪斜坡滑車、空中吊橋、高空彈跳等設施,而遊戲關卡免不了要挑戰高空任務,但主持群竟都「軟了」還招認「不行」!  製作單位安排,凡挑戰高空彈跳就能獲得充飢指數25%,小嫻和王仁甫同一隊,平常玩遊戲衝勁十足的王仁甫偏偏就是高空遊戲很難克服心魔,所以小嫻與他互補,自願挑戰高空彈跳,在簽下同意書時,她雖雙唇顫抖,卻又不斷心理建設,「不敢想太多危險的事情,因為你越想危險的事情就會越恐懼,所以只要想著一件事,就是勇敢。」  站在高台跳之前,小嫻大喊著:「我要挑戰我自己,我可以的。」接著就自己跳下,下墜過程她即使倒立,還不忘舉起手上的gopro朝著自己拍,就為了讓節目有畫面,小嫻還說,「顧機器不用顧自己。」這點連王仁甫都稱讚她專業又敬業。  小嫻和王仁甫一起挑戰關卡共患難後,話匣子一開,小嫻坦承,兩人一起做過外景節目《電子情人》,「記得我那時候還超討厭你的。」王仁甫一聽,「我也是耶」小嫻解釋原因,「我那時覺得你講話好直喔,我好走心,我後來就知道你是這樣,因為我不認識你。」王仁甫也回應,「我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當下大家好玩。」兩人多年後才把話講開,小嫻笑著說,「好啦,這樣我們算和好了。」

Read More

<中華學園>開心的長頸鹿 

新竹縣南和國小3年甲班 ◎戴士元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中華學園>小鳥築巢

台南市勝利國小4年1班 ◎楊博鈞

Read More

<中華副刊>躲進莉莉冰果店的幸福時光

文、繪圖/郭桂玲 日光烈焰,孔廟的紅牆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影出炙艷的亮橙,南臺灣的夏日高溫,連孔廟邊成排的綠蔭也滌潤不去燥熱狂襲。  舌是乾燥的,傳導給大腦身軀要往冰店邁進的指令,莉莉水果店的招牌就在前方不遠處灌注了朝向我來吧的磁鐵般引力,摩托車自動被磁吸,往店家邁進、停駐、點一碗紅豆牛奶冰,成了夏日熟悉的日常。  午後,店家通常人多,在地人、觀光客們引頸企盼是共同的身姿。等待冰品上桌的時光,視覺的飽覽就是美妙的開始,我喜歡看這些水果的擺放之姿和色澤,愛文芒果的橘黃漸層、芭樂的青綠、香蕉的黃、西瓜的綠、鳳梨的褐與橘、蘋果的亮紅……組構出好看不已的視覺畫片,豐盈之美。還有擺放在冷凍櫃裡切好的西瓜、鳳梨、香瓜……褪去了果皮的外衣,果肉更散發出吸引人的沁涼聯想早就在心頭染滿一缸涼意,讓人卸下被天氣壟罩的焦躁隱形盔甲,愉悅快意已在舒坐間蔓延。  待紅豆牛奶冰端至桌前,小雪山般的美型讓我以湯匙的鑿礦動作來破壞,只為尋出紅豆躲藏的身影、也為煉乳與焦糖融合的完美序曲,再輔以剉冰微溶的恰當,一起送進嘴中化散。啊!多美好的芳味和沁涼啊,酷熱夏日的小確幸就在這裡實現。  煉乳的甜,也在腦裡化成回憶的引線,勾拉起童年的甜蜜美好。  因為我家小時候也是開冰果店的,夏日被賦予幫忙顧店使命的時光自己剉碗冰來吃就是犒賞自己的必須。那時家裡的招牌冰品是「四果冰」,酸酸甜甜的蜜餞在淺盤裡鋪上美好的底層,打底出幸福感的基礎。我愛的「李鹹」和「烏梅」總是偷渡多放一些,不愛的木瓜簽和楊桃乾則讓它們微量出現,甚至就來個罷免放棄,然後從冰櫃裡拿出大冰塊放到剉冰機上,夾好、按下開始的紅色鍵,快速旋轉的冰塊就發出刷刷、沙刷刷的規律音節,降落如雪花的細冰慢慢在盤裡堆積出迷人的小冰山,再澆灌下媽媽熬煮多時的糖水,後配以我們最愛的煉乳,層層澆灌,一碗犒賞自身的極佳冰品就此顯身。  當甜美沁涼和著蜜餞的酸芳在口齒間化開,這無敵美味滑進胃囊馬上釀出必須一口接一口的歡喜指令,這就是自家開設冰果店的最好回饋。  吃完紅豆牛奶冰起身準備離開,正好聽到有位客人要點蜜豆冰,也把我帶回初識莉莉水果店的高中時代,當年我們總在放學後課後到成大打球或運動,然後一身汗地騎著車到這裡吃碗刀削蜜豆冰,扎實的碎冰咬起來很特別,還有香蕉油的特殊芳氣,是我們最常點的,共吃也成友誼的証明。  蜜豆冰三字成了穿梭時光的鑰匙開啟了青春歲月的記憶門扉。還好府城有老店,莉莉依舊在。真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賞鈴

緩慢的午後,幸福木鈴祝福著每一位旅人。 文、攝影/賴舒亞  今年盛夏,我在忙碌之際撥冗去了一趟東北角,除了回金瓜石的老家,也專程造訪水湳洞的山城美館,決定此回一定要將上次看到的那只木製的幸福風鈴買下,但前提是它必須尚未被售出才行。  去年返鄉,帶你搭乘891金水浪漫號觀光小巴,車短暫停靠水湳洞之際,我只跟你在十三層遺址附近拍照,沒有多餘的時間順便參觀山城美館,實在可惜。  山城美館是往昔的礦區,現今的海角樂園,館內展示的每種文創產品,早期放置碗盤的櫥櫃、手作藝品等皆流露出濃厚的藝術風情,希望有機會可以與你同遊。尤其館內,窗戶旁邊一個大櫃子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木製風鈴,一下子引發了我的注意。  我向來喜歡迎風或拿在手中會發出不同聲音的風鈴,無論是金屬、貝殼,或眼前以木頭製作出來的材質,讓在城市的我彷彿能絲毫不受空間限制,聆聽來自山林跟海洋等地的演奏。記得第一次因公務進到山城美館,目光立刻被其中一個彩繪的木鈴所攫獲,深邃的穹蒼、皎潔的滿月為背景,三兩隻貓咪在夜空下曬月光,瞬間就覺得那樣的構圖畫面頗適合用來贈禮,但當日身上現金不足,山城也沒提款機,信用卡又派不上用場,只得暗自祈盼下次來時它還在。  這回再度遇見同一只木鈴,我當然不假思索趕緊把它買下,正好做為你的生日小禮。湊巧的是,你的名字本身也宛若風鈴般,含有祈願和祝福的意義,或許因此才讓我在看見這個木鈴時除了備感特別,也深受感動,就像你陪在身旁,一起欣賞周遭這些古意盎然的景物。當聽著館長說完木鈴創意的由來,即使過去的採礦歲月距今已迢遙,我還是心疼了起來。  由於曉得採礦人家的辛酸,那艱苦的早年像倒帶般重現眼前。製作木鈴的藝術家即是館長本人,他的父親是金瓜石的礦工,每次只要出門上工,妻子就擔心著,直等到丈夫踏進家門,她高懸的一顆心才能稍微放下。妻子的憂慮礦工看在眼裡,有一天,他隨手撿起一塊小木頭,把它刻成一般風鈴的大小繫在自己腰間,在回家途中,木鈴就會跟著步伐由遠而近發出「叩叩叩」的沉穩響聲,替礦工傳達自己的安心和體貼,讓家人知道他平安歸來。所以在父親離世後,藝術家回想父母的這段故事,便嘗試將裁切後的舊木料挖空,進而發展出不同款式與功用的木鈴,這些創作的木鈴象徵深層的意念,包括喚醒,以及對朋友平安的祝福。  本來就屬意這只木鈴的我,在得知它隱藏的故事後,更決定用它來做為你的生日禮,盼望藉此祝福你的一生平安,歲月靜好。離開前,我送了一本有關礦山的小書給館長,沒想到他竟慷慨的回贈一只木鈴,我驚喜地道過謝,辭別了山城美館。  回到民宿,當天午後的風勁,我將屬於自己的木鈴拿到陽臺,風一吹來,它隨風歌舞,內斂而悅耳地響起叩叩叩的古樸聲音,宛若我提早翻山越嶺傳遞給你的祝福,生日快樂。

Read More

客家妹陳明珠開講 分享尋根故事

廣播金鐘得主陳明珠10日將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開講,和民眾分享她身為客家妹尋根的這條路。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Hakka戲棚最終場邀客家妹開講客家認同!新北市客家事務局10日下午兩點半,邀請廣播金鐘得主陳明珠到客家文化園區跟和民眾「聊聊」客家,分享她身為客家妹尋根的這條路。  陳明珠是苗栗客家人,二0一二年踏入主持界,主持客家電視台《客庄好味道》節目,有著流利的客語及甜美的外型。二0一六年起擔任八大電視台《Gogo講客話》節目主持人,隔年擔綱講客廣播電台《客家妹來打卡》節目主持人。  客家局表示,當天陳明珠的演講主題為《客家妹看客家認同》,近年隨著地方文化開始被重視,有一句話成了一股潮流涵時尚,那就是「越在地就越國際」。越了解自己的根源,當站在世界的大舞台時,能散發出來的光芒就越耀眼,因為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年輕一代的客家人,確實較少能說自己的母語,希望藉由陳明珠分享尋根的故事,可以找回對客家的那份認同。  客家局說,Hakka戲棚活動皆免費入場,10日《客家妹看客家認同》是新北哈客樂園今年最後的壓軸,謝謝民眾一整年的支持與鼓勵,明年園區將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節目,帶給造訪民眾滿滿的歡樂與回憶。

Read More

陳亞蘭長尾巴 楊麗花送上豬腳麵線

陳亞蘭8日長尾巴,楊麗花特地送上豬腳麵線與芝麻湯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適逢8日立冬,又是陳亞蘭8日長尾巴,楊麗花特地送上豬腳麵線與芝麻湯圓,還叮囑多添衣,讓壽星感動落淚。  陳亞蘭生日前夕與楊麗花分享網友看《忠孝節義》反應,聽到有許多子女,陪伴著生病亦又或是中風、失智父母看楊麗花歌仔戲,甚至每日唸她的自傳書給父母聽,還有網友私訊分享,邀請家中有失智父母戲迷,一起看戲過程,讓楊麗花十分感動,直說:「楊麗花歌仔戲牽起每一個家庭的溫暖,為人子女若都能如古代虞舜般孝順,這個社會將更安定祥和。」  陳亞蘭生日,楊麗花特地準備豬腳麵線與芝麻湯圓,「當楊阿姨對我說生日快樂這四個字,還給予我一個溫暖擁抱,我眼眶就泛淚了。」  陳亞蘭在《忠孝節義》第二單元「孝感動天」飾演「虞舜」(重華)一角,8日傍晚開播前,也發起線上生日會直播,在直播中獲收「鵝肉飯」生日禮,只因陳亞蘭與陳怡真上演「人鵝戀」,讓網友紛紛敲碗「重娥CP」何時才能有好結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