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天梯

 ■朱佩蘭  近日無意間有機會拜讀了王壽南教授的新書《天梯》,從第一眼就深深受吸引,巴不得立刻攀登書封那座直達藍空的天梯,到達我嚮往的天主以及天使所在的天上樂園去。  無形天梯在我心中已存在多年,渴望良久;但一直看不到形蹤,也摸不著。不是我弄錯方向,就是半途遇到分叉點,轉彎而迷失了去路,再不然就是自己意志不夠堅定,半途而廢。  其實吸引我的,並非第一眼封面那座直達藍天的大梯子,而是內容條理分明,詞句簡易深入,一針見血的教誨和提示。因此,我一頭埋入,一邊翻閱家中的聖經及著釋書對照,查考、思索。然後領受、感嘆,佩服不已。  從人類居住生活的地球抬頭仰望,陰天的日子天空灰濛濛的,低低矮矮,彷彿伸手就可觸摸的錯覺,引不起人們的瑕思幻想。而湛藍的天空和飄浮著白雲的藍天,就遼闊如大海洋,一望無邊無際,引發地球上的凡人天馬行空,覺得那上面可能就是創造宇宙萬物的天主,以及可愛的小天使同在,是美麗快樂的人間樂園。  於是我努力探索、尋找,終發現我意念中充滿溫馨和愛的人間樂園,果然存在於基督教的天國,於是我就在一九七七年受洗,正式成為基督教徒。  然而天高地遠,成基督教徒後數十年,我仍在原地踏步,找不到登天之路。基督教裏有一座天梯,既高大又不穩固,高高塑立在遠遠的天邊。天梯上面的天使不時向我招手,我卻心急腳慢,總找不到正確的入口。足可慰是已從無形的心中天梯成為遙遙可見的有形天梯而已。  光陰如梭,如今我已是白髮蒼蒼,視茫茫的遲暮者,對自己的能力不免感到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閱讀《天梯》,突然發現一座穩固高大的天梯近在眼前,一攀登,四平八穩,毫不費力,輕輕鬆鬆,愉快引人走。我發現自己的心中無形天梯彷彿成為有形,從天邊移到眼前,可賀可喜。  如今我的天堂近了,通往天堂之路--天梯,更穩固,容易攀登。我下定決心,要不急不徐,一步步踏穩腳步,走往天上人間樂園。

Read More

<中華副刊><魚露與蠔油>回家的那一天

 ■張蘊之  為借住的房間換上乾淨的床單枕套,我跟外婆告別,拉著三十公斤的行李,撤離香港,回台灣。  天氣很好,機場巴士很快就來。在此之前,我已陸續寄了二十五公斤的行李回台,每天花幾個鐘頭在銀行排隊,把現金提出來。還有一些書籍雜物實在帶不走,只好跟外婆說,下次來清空它們。  但,我實在不知道下次會是什麼時候。  那已經不是我認識的香港,港鐵三不五時封站、停駛,巴士也停駛,人們擠在路上,只能徒步。走在路上,隨時會被警察當作暴民拉去關押四十八小時,四十八小時後能否平安被放出來,沒人知道。催淚彈散發的煙霧不止瀰漫大街,也滲入民宅,外婆就曾經在家裡被催淚煙嗆過。而催淚煙的殘留物黏著在港鐵站、車廂裡,黏著在它侵入的任何地方,難以清除。吸入催淚煙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殘留的物質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該怎麼治療?都沒人知道。  從六月以來,從震驚到憤怒,從憤怒到恐慌,我們的家園,已成煉獄。在街上失蹤的人們,變成一具具屍體,從高樓被扔下,或是在海邊浮起。「下一個可能就是我」,不需要理由,他說你是暴民,你就是暴民,死不足惜,不予調查。  機場巴士在陌生的位置停了下來,距離第一航廈還有不短的路程,更不用說第二航廈。電子廣播說這是最後一站,請乘客下車。我拉著沉重的行李,聽著行李輪子在地上吃力地發出聲響,喀啦喀啦,喀啦喀啦,經過入境層外的公車站,遠遠,看見封鎖線。  出境的旅客被統一引導到入境層的出口外,幾名警員一一盤查身份,需要出示證件和機票,才准許進入航廈。我抬頭看看二樓的離境層,那裡是我之前每次離開香港時走的路,路面平順,有遮陽避雨的天橋,還有舒適的冷氣。然而,此時這一切都與我無關。我只能逆著大斜坡而上,這片斜坡原本的設計是為了讓入境旅客拉行李時更省力,如今卻成為我撤離香港的一道難關。  幸運的是,我還能離開,班機準時啟航。  回首赴港工作之初,我是如何充滿期待、鬥志昂揚;對照現在驚恐倉惶,實在諷刺。在飛機上,我沉沉睡去,彷彿腎上腺素燃燒殆盡。  回到台灣的家,母親說:「回來就好,好好休息。」妹妹將家裡打掃乾淨,讓我可以在此安歇。台灣的平靜彷彿平行時空,我坐在床沿,呆呆地望著久未使用的房間,貓咪一如往昔,咪嗚咪嗚,抱怨我怎麼那麼久都不回家,要我趕快陪她玩。  彷彿一場惡夢,然而,這場惡夢似乎永遠不會結束。我知道自己的精神狀態並不好,無法集中注意力,也無法思考。面對事件,像是得了失語症,腦中無法組織具體的語句,也無法訴說。唯一可以確知的是,我需要休養,需要療癒,需要一個可以安全放心的家園。  此時,我才明白祖輩為什麼終其一生不談那場改變他們生命的戰爭,不談他們苦難的少年時代,也不談逃亡。  你的腦會自動屏蔽那些記憶,想不起來,說不出來。現在,我知道了。

Read More

<社論>民進黨又陷內鬥,再度凸顯權力分贓本質

 藍綠政黨都全力備戰總統大選,但同一天投票的立委選舉也悄悄地升溫。除了各政黨在各縣市陸續提名區域立委,事實上各黨不分區名單的競爭也格外激烈,尤其能否擠進安全名單,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黨內派系林立的民進黨更上演赤裸裸的宮廷內鬥戲,再度凸顯民進黨權力分贓本質。  一般而言,不分區立委通常是各政黨諮商不同領域的重要管道,藉此填補以政治性為主的區域立委的專業度,也是培養執政人才庫以及與社會各方團體溝通的重要橋樑。藍綠兩黨過去都有遭詬病或廣受好評的名單,這也是為何主其事者每四年必須絞盡腦汁的主因,畢竟這也攸關選民是否願意投下政黨票的關鍵。  這次民進黨不分區名單遲未定案,加上外傳立法院長蘇嘉全為了保送親姪進入安全名單,甚至不惜鼓動部分該黨中執委缺席,形成「新潮流VS.非新潮流」的對抗,導致上週會議流會。其親姪、亦是現任立委蘇震清甚至要脅黨中央,若不給他合理交代,就會跳出來參選。現在蘇嘉全夫人還廣發邀請函,準備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屏東縣立委。  蘇家「一門三傑」接連投下震撼彈,讓原先已因屏東區域立委少一席而造成的派系對立更加緊張。只是蔡英文分身的黨主席卓榮泰顯然無法擺平,一場茶壺內風暴正席捲民進黨,逼使蔡英文親自到屏東安撫蘇嘉全。雖然蘇震清已向黨主席道歉,蔡英文及蘇嘉全也轉向低調,但這些都掩不住派系分贓的難看嘴臉。  很明顯,蘇嘉全一家挑釁黨中央造成內訌,就是因為民進黨把長年執政的屏東縣視為綠營禁臠,以為只要贏得黨內初選,就等於能贏得所有選舉,因此根本不把選民放在眼裡。蘇震清雖因明年屏東立委席次減少而自願退讓,但希望進入不分區名單後就全力衝刺二O二二年縣長選舉;倘若連不分區都不保,他自以為勝券在握的縣長寶座也可能被其他派系取代。  現在的民進黨,似已充滿勝選把握,每個人不是兢兢業業地跑選戰,而是挖空心思搶位子,深怕晚一步就落空。蘇嘉全為自己家人向黨中央開砲,無非就是想延續自己的政治香火。此舉原本無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的表現,但把自身利益放在選民之上,其高傲、不可一世的態度,與去年民進黨面對韓國瑜的輕忽模樣,如出一轍!屆時莫怪選民倒打一耙,再次讓民進黨重重摔跤。  蔡英文上任短短三年多以來,整個政府及國營企業就被民進黨各派系占據把持,盤根錯節的惡劣情形與綠營過去痛批的國民黨政府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更糟糕的是,民進黨人爭權奪利的手腕及嘴臉,已經超乎一般民主政治可容忍的極限,但只要一句「愛台灣」,就成了掩護他們吃香喝辣、搶占國家資源的護身符,更在掌握行政及立法兩權的一黨獨大之下,以「民主」之名強行壓縮在野黨的監督。  民進黨這次不分區立委的派系較勁,連自家的副秘書長林飛帆都看不下去,在自己臉書貼文痛批派系欲把持不分區席次安排的明爭暗鬥,認為民進黨若無法跳脫地方派系、職業利益團體或投機政客的糾葛,明年的選情難樂觀。  林飛帆這番話其實是幫黨主席向派系開砲,談不上清流之言,根本不需秘書長羅文嘉在旁緩頰,不然他看到黨內許多難見天日的言行作為,為何不敢嗆聲?當蘇嘉全揭開民進黨派系傾軋的真相時,恐怕不是擔心自己及家人政治生涯告終那麼簡單,同時也反映民進黨對立委選情的焦慮與不安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秋日吃藕

 ■陳年酒  傳說很久以前,古代一個叫歐蓮的姑娘和丈夫生活在一個小村子裡,兩人十分恩愛,不離不棄。一天夜裡,丈夫被官府拉去做兵,一去無回。歐蓮在思念與痛苦之中寫下一首《送別詩》:  水送舟,鞋送泥,飛沙送馬蹄。  筆送墨,弦送音,玉梳送絲青。  枕送眠,月送霞,燭火送香蠟。  珠送淚,帕送腮,離別送愁哀。  悲兮!悲兮!  西送日落東送君,堤水秋池兩依依。  歐蓮寫完這首詩之後就投入深池,結束自己的生命了。上天被歐蓮的癡情所感動,於是讓他們夫妻的靈魂在池水裡相聚,後來他們化作蓮藕,而且為祭奠他們的深刻愛情,蓮藕藕斷絲連,這意味著愛情的偉大,也流露出人們的離別之痛。我不知道這傳說的來源為何,但是這首詩詞卻寫得極好,我喜歡,詩意絲絲入扣,除寫盡人間別離外,更是思念的佳作!至於他們恩愛夫妻是否化為蓮藕,我不知道,但昨天老婆又幫我做了一道涼拌蓮藕,卻讓我想起這哀美的傳說了。  從入秋以來,在菜市場裡我就經常遇見一貴中年漢子賣蓮藕。他是這傳統菜市場中唯一賣蓮藕的人,一地帶著泥巴的蓮藕就擱在鋪上的一塊塑膠布上,他無須叫賣,就吸引不少人就近選購,我每次見到他,都會買上七八節蓮藕。他每週只出現二四六三天,自己有荷塘,因此有一次我請他幫我隨手帶上幾片新鮮的荷葉讓我曬乾泡茶時,這中年漢子曬得又黑又亮的臉露出笑容應聲:那沒問題。當然,我早已成為他的忠實顧客了,幾乎每周都在餐桌上擺放他的蓮藕,而他新鮮的蓮藕也沒讓我們失望,甚至我還猶豫著想向他開口,有機會去他的荷塘去拍幾張照片。這事,我自然不好開口,但吃藕卻是我們夫妻喜歡的餐桌秋日佳品。  我手邊一本清朝袁枚的《隨園食單》,書中說到:「暮春時節,漸有暖意。江南女子三五人,輕衣羅衫,疾步於途,目光如水皆望向一物,曰蜜汁藕是也。蜜汁藕,文火慢熬一個時辰,藕軟微甜,糯香綿滑,乃楊柳岸,清風下,一道極美甜點。」這樣的一道極美甜點蜜汁藕,自然讓人垂涎,我記得小時候在南部老家吃過,後來就不曾品嘗了,朋友說在一些傳統市場或江浙館可以買到。  我也記得在北京曾吃過一道甜品紅糖糯米藕,裡面加入了枸杞和紅棗,再加上紅糖,吃起來偏甜,外觀有著淡淡的粉紅色,就更添視覺的美味了,其中藕的脆度和糯米的軟,結合起來在嘴中軟硬並施,嚼勁中充滿綿密的清香,令人難忘。  我老婆做的這道秋日涼拌藕,是她的私房菜,在藕切片燙熟後用冷水一過,撒上香菜花和蔥花,以及適量調味料如鹽、香油拌勻,再用花椒粒放入燒滾的熱油中,接著將熱油淋上藕片,就將香菜花和蔥花的香味都逼出來了!最後再撒上一點炸花生拌勻就可上桌品嘗了。  老婆做菜也算頂呱呱,在這秋老虎熾盛的日子吃涼拌藕,有點鹹辣很開胃,還有花椒的陪襯,真是口齒留香,嘗起來有獨到的滿足感呢。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雨中即景

 ■郭漢辰  大雨滂沱,將老屋淋得一身濕答答。  從屋內望出去,庭內花樹被雨水擊打得東倒西歪,彷彿再也無法生存。  雨水還把延廊上方的玻璃,當成透明鋼琴,叮叮噹噹地彈起樂曲。  彷彿世界末日就要來臨,再也沒有任何的氣息。  包括我這棟老屋的眷村,擁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在南台灣這樣多雨多風的環境下,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狂風暴雨。原屋主曉風老師就曾和我說過,每當颱風來襲時,整座庭院像是要把狂風帶到天涯海角,大雨更像機槍掃射,沒人可以出面阻擋,全家人害怕得等著風雨過去。  站在屋內的我,確實體會到當年的風狂雨驟,尤其眷舍是用木頭做為主要結構,天地掀起暴風時,聽見老屋吱吱作響,如同老房子全身的老骨頭,就要被拆落成一地。尤其延廊的雨水,形成小型瀑布,嘩啦啦垂流下來,像我臉頰兩旁的淚水,總是因為命運的折騰而無法抑制,  除了大雨之外,狂風是個難纏的巨獸。我們庭院裡有兩棵大樹,一棵大樟樹一棵南洋杉。每當颱風時,兩樹最怕被大風吹倒,壓垮自家或隔壁的房舍,問題就相當嚴重。眷村內的老屋都是歷史指定建築,價值無法估算。  大樹的修剪或者會勘,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大事。像大樟樹之前一度因為樹枝傾向隔壁,只好把多出來的枝幹給剪除。我們也找來樹木專家會勘南洋杉是否生病,如果病菌把大樹根莖中空部位啃吃精光,到時只要一陣風吹來,大樹就會傾倒。  大雨之中,我想到花樹凋零,想到天地滄桑,想到昔日今日,算是雨中心景。  原來風雨吹倒的不止是樹木,最大的力量來自於歲月的風吹雨 打。像是本來住在老屋的一家人,長大之後就各自分飛,漸漸地一家人長大、成家、衰老甚至是死亡。房子成為一家人的句點及象徵,這是再大的風雨也無法形成的命運。  無論如何,等大雨停歇了,一切又重新回到軌道。生命的凋零重生乃是天地運轉的常理,不必要放入過多的煩憂。  我走出屋內,星夜之下的庭院仍一片燦爛。

Read More

指李晶玉詐領健保 壹週刊等判賠50萬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政論節目主持人李晶玉因不滿壹週刊報導指她「詐領健保」等,華視則跟進報導,對兩媒體提告求償。一、二審認定刑事局的新聞稿未提及主播涉案,且週刊、華視未盡合理查證義務,共計應賠償李女五十萬元,並刊登道歉啟事。最高法院昨(二十一)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確定。  民國一0五年三月底發行的壹週刊,以「貴婦詐健保洪曉蕾等女星列清查名單」為標題,內容為「刑事局偵破一件跨國詐領健保費案,主播李晶玉等被警方列為第二波調查對象」等,華視則跟進報導。  李晶玉提告主張,該文為不實報導,無端指她已被列為跨國詐領健保的犯罪嫌疑人,已損害其名譽,對週刊、華視及記者提出連帶求償及要求登報道歉。  法院認為,李晶玉不曾在美國分娩而申請核退健保醫療費,且刑事局在偵破赴美生產詐領健保案的新聞內容中,並未提及有主播、女星涉入,媒體也無法證明警方已將李晶玉列為該案的約談對象,無法提供消息來源,難以證明有盡合理查證義務。  一、二審均判決週刊、華視及記者敗訴,分別應連帶賠償李女三十萬、二十萬元及登報道歉。最高法院昨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確定。

Read More

<中華副刊>棒球魂

 ■王岫  我從小常跟著父親到台中棒球場看民聲杯或金融六大行庫的棒球賽,以前中華日報也曾每年舉辦中華杯棒球賽,有時在台中或台北舉行,我也去看過呢!六十年的看球史,算是資深球迷了。十幾年前,又跟著王建民加入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也開始看MLB的電視實況轉播,似乎又把看球的境界提高了。  老實說,所謂「觀於海者難為水」,看慣MLB的高水準球技,我就比較少看國內的職棒比賽了;這是因為中華職棒只有四隊,對戰組合太少,容易看膩的關係。但正式國際比賽時,我還是熱心支持中華隊,在電視機前為中華隊加油。  最重要的是,我覺得中華職棒因為球團多是中小企業,在行銷方面有點力不從心,讓明星球員難以浮現,展出棒球魂的氣勢。球隊經營方面,也難得有大氣魄的投資和活動,這是較不容易拓展球迷的關係。  但今年中信象隊的彭政閔在九月底宣布退休,球隊為他舉辦的引退賽,倒是規模空前,連前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都來獻花捧場。中職這次精采感人的活動,成功塑造一位棒球員,將人生精華獻給棒球該有的理想和努力,都表達出來了,也給現任或後輩球員一個良好的示範,這就是球員的棒球魂,……棒球的靈魂。  球團經營,要營造能夠激起球迷觸動心靈的棒球魂,才能讓他們經常走入球場。如果到日本職棒球場看看,球迷加油、喝采、歡呼,節奏、聲律都一致又有精神,讓人也極想到球場加入他們。美國職棒亦有各種詳實的紀錄,鼓舞球員努力表現;各種行銷活動還拓展到國外,甚至於聯結到小說、電影故事,在在都能創造話題,吸引更多球迷。  台灣職棒發展30年,除了今年有彭政閔這樣創造了台灣棒球魂的事蹟外,中華職棒聯盟可說走來一路坎坷。我不妨舉2019和2020美國MLB兩大行銷活動,給中華職棒參考。  2019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在明星賽前夕,曾將球迷會津津樂道的兩場洋基、紅襪世仇之戰,在6月29、30日,移境英國倫敦,掀起英國一陣棒球熱潮。  大聯盟近年移境比賽,並非首次,但多數到日本或南美等棒球熱門國家;到棒球沙漠地區的英倫,則是首次,不能不說有推廣棒球到歐陸的作用,期望東京奧運之後,棒球風氣能深耕歐洲國家,讓棒球能續留奧運比賽項目。但最重要的是這是大聯盟為球對所作的宣傳活動,為自己,也為球隊做了推廣工作。  僅管倫敦的基襪大戰是在俗稱「倫敦碗」的倫敦體育場舉行,它也是英超足球隊西漢姆聯隊的主場。足球場臨時修改為棒球場,怎麼看都彆扭,一、三壘界外區特別寬廣,防守球員接到界外球機會大增,不利打者;但中、外野距離卻又是所有大聯盟最短的,對強打如林的基襪兩隊而言,又是打者的天堂。果真,第一戰打來,就炮火連天,兩隊費時近五個鐘頭,打了17比13的高比數,共敲出6隻全壘打,看得觀眾興奮無比。第二戰12比8,也是高比數的全壘打滿天飛,洋基兩戰皆勝。  為了倫敦賽,兩隊也不斷製造話題,球員放話要比較全壘打數、紅襪隊包下豪華客機直飛倫敦…等等,所以儘管球場不理想,看球觀眾卻也爆滿,球迷也譽之為史詩之戰。  這就是職業運動球隊企業行銷和推廣的手段,值得國內中職聯盟和職業球團經營者借鏡。  至於2020年,MLB也將配合一部經典科幻棒球電影《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上映30周年的紀念,將在8月13日於電影中的玉米田,進行史無前例的大聯盟球賽,由電影中的故事主角球隊白襪隊,迎戰客隊洋基隊。  身為棒球迷,我也還記得這部講述8位因放水案而被終身禁賽的球員,卻因男主角凱文柯斯納,在玉米田蓋了棒球場,讓他們的靈魂,得以歸來人間,重新嚐到打棒球的滋味。片中名句,就是凱文柯斯納飾演的農夫所聽到天籟傳來的聲音 :「如果你蓋好了,他們就會來」(If you build it, they will come)。這句話,在台灣也常被引用呢!MLB特別以這句話做為宣傳,將在玉米田重新打造一座臨時的標準球場,費盡功夫,就是宣傳再宣傳,行銷再行銷,據說,這場比賽,已未演先轟動了,預售票早一售而光。  我舉這兩個例子,無非是台灣既將棒球當作國球,也有國內唯一的職業球賽了,就要營造好球員和整體的棒球經營和行銷方式,才能塑造棒球魂、吸引更多球迷,形成真正的棒球文化。

Read More

<中華副刊><細數古裝劇裏那些事>生子風波

■冷語妍  新生命的到來總是令人感到喜悅,然則就像光芒與陰影同在,降生的同時也伴隨著死亡的威脅。在英國影集Victoria就有幕生動地描繪,主角維多利亞女王身分特殊,在得知自己懷有身孕後,尚不及沉浸在即將為人母的喜悅中,兜頭就是一盆冷。大臣一道預防不測奏請立儲的要求,送到女王面前,逼得她不得不正視危機。  嬰兒出生時得面臨極大風險,即便醫療進步的現在,也不敢保證絕對萬無一失。何況缺醫少藥的古代,一朝時乖命蹇,攤上難產這禍事,連帶孕婦一隻腳踏進鬼門關裏。有幸者,如古裝劇《軍師聯盟》司馬夫人張春華,危難關頭得神醫華佗及時救援,總算母子均安產下司馬昭;倘若時運不濟,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女主角盛明蘭生母一般,先是胎兒過大難以生產,一旁再有居心不良的林姨娘火上澆油使了勁添亂,果真一屍兩命,無力回天。  雖然劇情為求戲劇張力,勢必加油添醋做了潤色修飾功夫,然而,無可否認分娩過程確實凶險萬分,是以閩南話俗諺方有「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的說法。  順利挺過生產這關,對於母親而言,基本上可以為保住小命長噓一口氣;至於,對初生嬰兒來說,到底如何,還真不好輕言妄下定論……記得宮廷劇《延禧攻略》,愉貴人苦苦煎熬了大半 夜,終於誕下五阿哥,卻因嬰兒一雙不尋常金黃異色瞳,被等著找碴的大反派高貴妃逮著機會,一聲令下讓人給埋了!  所謂無風不起浪,貴妃她蛇蠍心腸借題發揮興風作浪,也是娘娘有題可借。古時這種生而不養的行徑,時有所聞,典籍中一般稱之為「不舉」,於《三國志》便有相關記載:「瑾才略雖不及弟,而德行尤純。妻死不改娶,有所愛妾,生子不舉,其篤慎皆如此。」蜀丞相諸葛亮胞兄諸葛瑾憂心髮妻亡故後,自己一個疏漏行差踏錯讓孩兒受到委屈,立意不再娶、不舉妾子,將可能危機扼殺在搖籃中。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若不是情非得已,為人父母誰願意捨棄親身骨肉,誰樂意承受割肉剔骨之痛。不難猜想,生子不舉的情形,泰半係甕牖繩樞之家窮得揭不開鍋時,身不由己的下下之策。再有其他因素,《延禧》劇裡孕產異常也算其一,這些反常現象往往被人們視為不祥預兆,惟恐招致災厄刑剋父母,權衡利弊下決定放棄小孩。  被解讀成異常的孕產禁忌,大致涵蓋嬰兒體貌到懷胎期間各方面問題,好比漢代《風俗通義》曾言:「不舉併生三子。俗說:生子至於三,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舉之也。」少見多怪,稀罕的三胞胎亦被納入妖異行列中。雖然,特異招人忌諱,畢竟沒有立即危害,也非人人都能狠下心,仿效得來高貴妃那套殺伐果斷,因此有些人索性將孩子的性命交由天意決定,見宋代《太平御覽》:「諸山夷獠子任七月生,生時必臨水,兒出便投水中,浮則取養,沉乃棄之。」按照苗族習俗,早產兒會被投入水中,藉由沉浮狀況判定扶養與否。  有時,恐懼不一定針對某事物本身,而在於你對它的未知。像那場攪得沸沸揚揚金瞳埋嬰鬧劇,待延請來民間見多識廣的大夫,向皇上妃嬪們釐清其中病理後,便就此輕輕掀過這一節。  幸虧現今這年頭,醫療知識發達,醫學資訊彼此交流、互通有無。諸般稀奇古怪的異象,有理可依,有跡可循,不再視作邪祟,也讓無辜生命少走上冤枉路。

Read More

<社論>總統大選關鍵因素:藍營選票是否歸隊?

 隨著韓國瑜的請假參選,二O二O大選已經正式起跑,雖然最近的民調顯示,蔡英文總統仍然暫時領先,但未來三個月韓國瑜會不會後來居上?誰都不敢斷言。選情是否可能出現轉折?哪些因素會是影響大選的重要變數?當然值得探討。  去年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束,民進黨大敗,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聲勢更達到巔峰,當時民調支持度領先蔡英文將近二十個百分點;到今年五月,韓國瑜仍然領先十個百分點以上;六月十三日,民進黨初選公布民調結果,蔡英文大勝後,賴清德人馬並未強烈反彈,韓國瑜和蔡英文的差距逐漸拉近;七月十五日國民黨公布初選民調結果,韓國瑜大勝,但民調支持度卻每況愈下,七月下旬民調已開始呈現交叉;最近的民調中,蔡英文的支持度反而領先韓國瑜十個百分點以上。  韓國瑜從絕對領先到顯著落後,為時不過五個月。其原因固然錯綜複雜,但初選後遺症無疑是主要關鍵。支持郭台銘與朱立倫的人馬,在初選後並未回流,他們跟激情韓粉的對立,至今沒有化解,以致出現國民黨儘管在政黨支持度仍然領先民進黨,但韓國瑜卻落後蔡英文的弔詭現象。  正因為如此,韓國瑜「逆轉勝」的充分必要條件,就是要成功整合藍營選民,而其指標顯然是郭台銘與朱立倫,尤其是前者。如果郭台銘能夠在選前公開出面支持韓國瑜,不但可以大幅拉抬藍營士氣,促使原先對韓國瑜不滿的「知識藍」與「經濟藍」歸隊,也將激發若干中間選民的投票意願。這些人本來厭惡蔡英文執政,卻對韓國瑜當選沒有信心,一旦郭台銘表態力挺,他們就可能踴躍投票。  可能影響選舉的變數之二,就是未來八十幾天,會不會發生重大弊案或是天災人禍,造成「討厭民進黨」的氛圍再度出現。  過去三次政黨輪替,二OOO年國民黨連戰、蕭萬長搭檔之所以慘敗,宋楚瑜的參選造成國民黨分裂,固然是最主要因素,但是前一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就被許多迷信的中南部選民視為「變天」的前奏;而在李登輝執政下,黑金勾結被民眾厭惡也是重要因素。相對的,二OO八年馬英九的大勝是因為陳水扁貪腐,弊案接連爆發。二O一六年國民黨政績雖然不算太差,但年金改革導致許多軍公教人員對國民黨不滿、「換柱」風波又使許多藍營選民不投票,以致國民黨慘敗。  換言之,只要類似總統專機走私香菸案、陳明文高鐵遺失三百萬疑雲、南方澳斷橋風波、肥貓充斥國營事業等事件未來不斷發生,選民對民進黨的觀感就會越來越差,對蔡英文的信任與支持,自然也會隨之越來越少。特別是倘若爆發集體性貪瀆與腐化的狀況,極有可能會使蔡英文目前的領先優勢,瞬間化為烏有。  另外一個變數是兩岸關係,包括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後續發展。自從今年年初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發表的談話,被綠營扭曲為「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之後,近十個月來蔡英文不斷以「辣台妹」之姿,刻意挑起兩岸對抗,而大陸也採取停止陸客自由行,邦交國與我國斷交也被視為中共對蔡政府的反制,再加上香港反送中遊行,傳出民進黨政府暗中支持,兩岸關係每況愈下。表面看似乎對蔡英文有利,但若民進黨政府操作過度,激起民眾反感,就可能使中間選民集體轉向。  顯而易見,未來選情仍然可能發生變化,韓國瑜能否團結藍營?蔡陣營會不會出現重大失誤?這些因素都可能使選情出現劇變。

Read More

<中華副刊>秋日雅「柿」

■林念慈  秋天是寫詩的季節,紅通通的柿子也是其中一篇,當金風送爽,一顆顆柿果由綠轉紅,飽滿欲滴,彷彿是年節時孩子手提的小燈籠。我愛看它垂掛枝頭,滿園豐收,若取兩顆擺在案上,就是一則祝福:柿柿圓滿,事事如意。  在臺灣,大致上可分為澀柿和甜柿兩類,所謂澀柿,就是果實採收時尚帶澀味,需加工脫澀,才有好滋味;而甜柿就簡單多了,能在樹上自行翻紅脫澀,摘下來依舊汁多味美。不過,我的最愛還是那些罩著白霜的柿餅,切莫害怕,那是果肉乾燥時跟著水分蒸發而出的葡萄糖與果糖,若入藥則稱「柿霜」,讓柿餅多了一層風味,就是紅顏白髮,替它有點惋惜;每年新竹九降風起,就是晒柿餅的大好良機,黃澄澄的柿餅,在棚架上一字排開,靜待風乾,而陽光遍撒……霎時間,我還以為晒的不是柿子,而是幸福。  據說名畫家齊白石先生也是柿子的擁護者,但不是拿來入口,而是拿來入畫;他認為「柿」與「世」、「事」諧音,有吉祥之意,故而藉物隱喻,傳送福分給大家。一幅「事事遇頭」最為奇特,兩顆柿子跟一堆芋頭放在一起,初看不能理解,咀嚼久了才明白,齊老祝願我們事事都有機遇。想來也對,人間世,有太多莫可奈何之事,不求都如意,但總希望日日有盼頭,再拚搏一番,活出自己的精采來。  又是一年,只見「林楓欲老柿將熟,秋在萬山深處紅。」經過了大半年的歲月,似乎又可以慢下腳步,品味獨屬於這個季節的美好,也享受豐收的喜悅。人近不惑,不敢事事都圖,但求生命已經脫去青澀,準備展開豐潤的下一階段,那怕路上有些風霜,也是甜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