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ECFA不但應該持續,更要強化

 鄧岱賢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昨在接受立委質詢時坦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整體而言對我方有利,希望持續下去。由此可知,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與大陸都有好處,不但要持續,更應該要強化。  自從一九八七年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經過三十二年的交流合作,當前中國大陸已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二大進口地區、第一大外匯順差來源、同時也是台商對外投資與國人出外旅遊最多的地區,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合作非常密切。  首先,從人民往來的角度來分析,兩岸人民往來可增加相互瞭解與情感、化解彼此誤解、同時也增進彼此利益。在中國國民黨執政的八年期間,大陸觀光客來台超過一千萬人次,為台灣帶來為數可觀的觀光收益,包括旅遊業、交通業、餐飲業、伴手禮業,甚至計程車業都因此而受惠。  其次,從貿易的角度來分析,近年來中國大陸與香港占台灣出口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每年為台灣創造超過七百億美元的外貿順差,累計超過七千億美元,超過台灣整體的外匯存底,為經濟發展增添無限動能。台灣必須思考如何讓中國大陸與香港持續成為台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市場。  過去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於二0一0年六月二十九日簽署ECFA,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生效後,台灣有五百三十九項出口中國大陸免關稅與享有通關便捷的權利,有效促進台灣這些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現在連民進黨政府主管兩岸事務的官員都承認「ECFA整體而言對我方有利,希望持續下去」。  第三,從投資的角度來分析,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迄今大陸台商赴大陸投資已經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若再加上台商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轉投資,其金額絕對不僅於此,台商赴大陸促進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奠定台灣在全球商品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也增加了台灣幹部的雇用。  兩岸經貿往來對台灣經濟成長貢獻卓著,大陸台商更是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紐帶,政府實有必要維繫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讓台灣能善用大陸經濟成長的動能,成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助力;讓台商能有完善的經營環境,能繼續開創事業規模。  眾所皆知,中國大陸在二0一0年與「東南亞國協」(ASEAN)簽署之「自由貿易協議」(FTA)生效實施,「東南亞國協」出口中國大陸之產品百分之九十享有零關稅優惠,其餘百分之十之產品平均關稅僅有百分之零點一,這些優惠條件促使東南亞國協出口中國大陸產品之數量及金額大增,也大幅吸引外商前往東南亞國協投資興業,以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  而中國大陸也將與日本與韓國簽署FTA,若其內容和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簽署FTA之內容相當,那將對台灣出口大陸之產品造成極大的壓力,特別是台灣與韓國出口大陸的產品超過百分之七十重疊,如果韓國出口大陸產品能享零關稅與通關便捷的優惠,而台灣出口大陸產品要面對平均百分之八點九的關稅,可以想見,台灣出口大陸產品的競爭壓力有多大,因此,兩岸強化經濟合作刻不容緩。  誠摯希望,台灣方面能遵守WTO規範,在做好充份準備後,逐步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讓被禁止進口的大陸一千四百項工業產品與八百三十項農產品能分期、分項目逐年解禁開放。同時也希望兩岸要儘速完成ECFA後續的「服務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強化兩岸經濟合作。  總而言之,在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時代,兩岸早應放棄相互猜忌、相互防範的思維,朝相互開放、相互合作的道路邁進。ECFA是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不但應該持續,更要強化,為雙方經貿開創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作者為原海基會經貿處處長,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

<中華學園>學習路上的甘苦談

 高雄市路竹國中2年9班  ◎蘇冠丞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是老生常談的話語,但在學習的世界裡卻是真諦,永不放棄的努力往前,就有機會成功而遇到了挫折,一旦妥協了,就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所以學習的過程本質上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有時會予人意想不到的劇情出現呢!  學習比登天還辛苦呀!無拘無束的自由,被學習剝奪;多宏遠的夢想,被學習取代;無負擔的快樂,因學習而變質了!對我而言,現今的學習不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科目及夢想,只能默默的當個雙面人,並化身成超級鋼鐵人,來應付這些被設定的科目,假日時得翻著「老舊」的教科書,出門旅行也要把它帶在身上,就像「它是多麼的『愛』我」,每分每秒都要黏著我,不讓我有私人的放鬆時間。  至於學習最「幸福」的時候,該是領獎學金吧!五十、一百、兩百、五百不斷的存進銀行或「小豬」或錢包,而每當頒發「飼料」時,老師叫到:蘇、冠、丞這三個字,快樂不斷的湧上心頭,有次頒獎時連榮獲四個獎,飼料滿載而歸,我想在學習世界裡沒有比因努力付出而有成果,且領學金最令人雀躍的一件事了!  學習有甘也有苦,認真學習就有甘甜的果實可以大啖,相反地不認真學習,就會因時代的進步而被淘汰,更何況有些事,只能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才能享受到樂趣呀!

Read More

<中華學園>拒絕平庸

台南市家齊高中3年1班 ◎陳品亦  美國青年提摩西‧費里斯小時有閱讀障礙,高中西班牙文被當,但他拒絕平庸,勇於嘗試,不停在生命中奮鬥,最後,成就了自我的事業。提摩西‧費里斯曾言:「人生最大的風險不在於失敗,而是過著舒適卻平庸的生活。」其意就在於,若我們勇於嘗試挑戰,雖不能避免失敗的可能,但過程將會把自己磨練得更加強壯,進而收穫夢想的果實。然而,倘若只甘於畫地自限,庸碌而無所做為,終將如一隻井底之蛙,無法看見海闊天空的世界。  就如同考生填志願一般,我們的人生也有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前者即是努力追求,但仍不一定能達標的夢想;後者則是力所能及,但相對平庸的選擇。人們常因討厭辛苦,懼怕失敗,進而安於現狀並不再努力,如此一來,固然免去了許多的勞心勞力,可那曾經在心中燃燒的夢想,便被自己親手用一抔抔的土埋葬了。的確,選擇怎樣的生活是個人的權利,無人能加以干涉,可不願嘗試便屈就於平庸,此舉著實使生命的價值蕩然無存。  以現今社會為例,「小確幸」一詞風靡全台,人們變得容易因吃一塊蛋糕,或是打一場手遊而滿足,甚至以能抓住這樣微小的幸福而自豪,然而在沉溺小確幸的背後,人們沒意識到的危機是其大志向的流失。小確幸的平庸,遠遠比追逐理想生活來得舒服又安逸,但它就像一場馬拉松的休息站,充斥著美味的食物和涼風,停駐於此不再往前,確實輕鬆快樂,不需再次揮汗如雨,可自己永久錯失的,將是衝過終點線時,那股逐夢而踏實的成就。  一塊璞玉,不經打磨礪,終究不能成為閃閃發亮的玉石,只能徒然被埋沒。人亦如此,拒絕平庸,勇敢朝向自己的夢想闖蕩打拚,才是成就人生,無愧於心的不二法門。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一段美好的時光

 台南市德光高中2年6班  ◎陳家鈺  我……好想回去……好想回到……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  那天翻開國中畢冊,看見排球比賽得到第二名而興奮的對鏡頭歡呼的我們,我好懷念。  國二升國三時的暑輔,學校舉辦了班際排球比賽。當時的我們,居然連一球都發不過網子,每次打,不是出界,就是揮空。情況糟糕到連體育老師也為我們感到擔心。然而對於這種情況,班上卻完全沒有人嘆氣,更沒有人為此說出任何負面的話,反倒當天立即決定要集訓的日子,一刻也不敢怠惰。有人說我們努力過頭,有人說我們在短時間是不可能有所改變,更有人很輕蔑的說我們連第一場比賽都打不贏。但這種酸言酸語,絲毫沒有減少我們的努力和積極。日復一日,比賽日期到了,靠著積極、勤奮不懈的努力,記分板上的數字說了話。「恭喜你們晉級了!」裁判在離開前和我們班說。我們居然真的晉級了!班上傳來好大一聲的歡呼,甚至有人開心到跳起舞來。「這是個好的開始,今天大家一定要好好休息,不准做任何激烈運動,要顧好自己的雙手,繼續為明天的比賽努力!」貼心的班長在放學前叮嚀大家。  接連下來的比賽,我們都很順利的晉級下一場。我們的「順利」,不單靠場上隊友默契的專注,場外的同學更是用尖叫和歡呼聲帶動氣勢。然而下場後的球員並沒有立即前去喝水,反倒先幫下一組打氣,增加大家的信心。甚至還有人專注連飲料的瓶蓋也忘記旋上,眼睛盯著排球的動向,嘴裡更是一直唸:「穩住穩住,我們可以的!超棒!」即使我們的球技無法打出響亮的殺球聲,班上那股團結的力量,強大的氣勢卻是讓對方的發球員嚇到手抖。連全校眾所皆知的排球高手也抵擋不了我們釋放出來的「壓力」。  最後,我們拿下了亞軍。雖然並非最好,但這個「奇蹟」讓為我們擔心的體育老師覺得不可思議。即使已成了回不去的時光,大家依然記得那些一起大喊口號、一起努力把球打過網、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日子。那股龐大的團結氣勢所帶來的勝利也讓許多師長和學生嘖嘖稱奇。然而現在的我,似乎漸漸忘卻了「團結」的感覺。現在,對大家而言,學業是最重要的,因此班上的團結動力也就沒有和國中一樣如此龐大嚇人。國中畢業後,大家分道揚鑣,那股團結的引力也變得像一塊衰弱的磁鐵,吸引力越來越弱,大家的心也就因而散了。那些輝煌的日子真的很令人懷念,也真希望擁有一台倒轉機,帶我回到那段美好的時光。

Read More

<中華學園>何必怕批評

 彰化市中山國小4年5班  ◎謝宜宸  當我們面對批評,第一個直接反應常常是:憤怒、沒信心、想哭、討厭批評的人……等,很少人能夠處之泰然,鎮定面對批評,這是人之常情。  我的數學能力一向不好,常常有同學對我說:「妳考太差了吧!如果是我,一定可以得到一百分。」我常常會想:「為什麼同學說的話都那麼尖銳?為什麼不能以溫暖的話語來代替刻薄語句?」有時候轉念一想,批評也可以當作進步、成長的動力。  後來,為了不想再次受到批評,每次上數學課時我都認真聽課,回家努力做練習題,不會的用心思考,再到學校問老師,在我的勤奮苦練下,日積月累,數學能力越來越進步。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下一次月考中,我本來以為難如登天的數學竟然變得易如反掌,輕輕鬆鬆就拿到了滿分,讓大家都跌破了眼鏡。我把批評轉為動力,努力向上,最後得到讚美,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當遇到批評時,要用心審視,如果有成長的空間,要聞過則喜,努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如果只是惡意的指謫謾罵,可以一笑置之、處之泰然,批評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Read More

<中華學園>阿嬤愛心腳踏車

 台南市佳里國小5年9班  ◎徐睿昱  有一天,我從學校考完試回家,看見阿嬤站在門口,帶著神秘的微笑問我:「乖孫啊!你這次考試考第幾名啊?」我驕傲的說:「我考第一名喔!」阿嬤說:「那你跟我來。」  阿嬤帶我到了庭院,我看見一台金光閃閃,上面還綁著蝴蝶結的腳踏車,我眼睛一亮直喊好帥的車喔!阿嬤轉頭和藹的對我說:「這次考試你考得很好,這是阿嬤送給你的禮物。」 這台腳踏車的車身是特別炫的藍色,我為了能夠騎得更遠、更快,拜託媽媽幫我換成比較大的輪胎,且為了讓腳踏車更帥,我還在腳踏車的後輪加裝了類似火箭筒的裝飾。  以前每天放學後都覺得無所事事,現在感覺不一樣了,我放學後都會騎著它在社區裡趴趴走。每一次生氣時,總會騎著它去外面到處亂逛,而在騎車的途中,彷彿會聽到它在安慰我說:「該消氣了,別再生氣了!」每次騎完車後心情便會緩和下來。  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和它共同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不浪費阿嬤的心意。

Read More

<中華學園>月

 台南市建興國中1年7班  ◎林睿愈  有人說月是白玉盤,有人說月是玉鉤,那是因為隨著日期的不同,月也會有形狀的差別。「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真是說得太好了,在你覺得人生已跌落谷底,希望就如同天上那一彎殘月,只剩一抹微弱光芒時,別自暴自棄,只要持續努力,等待你的正是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月正如命運,有圓有缺,有起亦有落。  月亮也像個努力不懈並且不輕易放棄的人,在被烏雲掩住的時候,不會滅去光芒,等待烏雲過去,人們又再次看到它的光。月正如鬥士,鍥而不捨。  月總會避開刺眼的太陽,在大地被黑夜籠罩後,為人們帶來柔和光芒。太陽的光芒雖強,卻比不上月亮使人們感受到的舒適。才智雖出眾,過於搶眼仍無法受到歡迎。月正如謙虛之人,功成不居。  月兒靜靜的看著人們睡著,月兒輕輕的為花草鋪上露珠串成的棉被,月兒默默的伴著人們甜美的夢鄉。月在暗地裡守護著人們卻又不求回報,呵護著希望,呵護著安全。月正如慈母,無微不至的愛護。

Read More

<中華學園>讀書的苦與樂

 高雄市成功國小5年仁班  ◎陳萱妃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確實有苦也有樂。  「數學練習卷測驗、英文完成兩張學習單、社會好好背」這是考試前各科老師的口頭禪,要怎樣才能在考試中穩操勝券?我有時真想擁有一支林良的神筆,在稿紙上盡情的揮霍,有時又想挑燈夜戰,為課業專心打拚。  讀書確實很苦,不僅要面對如山似的高大課業;在教室還要面對如虎威嚴的導師;回到家後,還要戰戰兢兢的將考卷一一稟報給母親大人,考試就彷彿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樣,備戰時不僅要背著如一百斤石子的大背包,還要提著如武士刀的便當盒,小心翼翼的,一步又一步的準備踏上戰場──教室,那過程既苦又澀。  當我們經過艱難推理,最後解出一道難題時,會感到成就感;當我們在學習成績表現優異時,會感到由衷的喜悅;當我們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順利解決實際問題時,一定會樂在其中。這,就是讀書的樂趣。  俗話說:「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學習中的苦與樂,想要掌握真知識、真本領,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對於學習來說,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與樂是對立的,理解這一點,就能夠正確的對待學習中的苦,不會被暫時的困難打倒,從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恆,為獲得學習中的『甜上甜』而艱苦奮鬥,才能享受到勝利者無限的幸福和歡樂。

Read More

<中華副刊>緣

■右翼三幽  是風,吹散我的思緒  沉寂三年的無厘頭概念  一時之間  釋放,餘留  無怨無悔的修練  是雨,淋濕我的腦容量  一千餘日的寂晨餘暉  傾刻之間  放下,僅存  心無罣礙的揮別  是人,激起我向善的正能量  八千時辰的靜思錄  默念之間  昇華,轉化  緣起緣滅的偈語

Read More

<中華副刊>人生三境界     

■黃棟洲  記得多年前接任一個外派工作,公司所賃住所環境清幽,附近有小河穿市區而過,河旁綠樹成蔭,水聲潺潺。下班後,夕陽正好,常到河邊散步。河上有橋,對岸是公務機關及學校,有天偶然見一群學童,過橋而歸,邊走邊嘻戲玩耍,何等活潑可愛。看眼前匆匆的夕陽,輕柔晚風,天真爛漫的童顏,宛如一幅美麗圖畫,一天的緊張疲勞爽然消逝。  此情此景令我想起外派期間認識的一位工程教授。初次到他的辨公室拜訪,教授親切多禮,並以好茶待客,彼此相談甚歡,使我稍解他鄉之愁。偶然抬頭,見牆上懸有一幅字。內容是: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依消得人憔悴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當時依稀記得第三句話出自南宋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但卻不明白這三句話與工程的關係。幾經猶豫,最後還是請教授解釋。  教授說:「這三句話出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王國維分別引用宋代文人晏殊,柳永及辛棄疾的詞談人生的三個境界。他說要做大事者首先獨自在浩瀚人海中尋找方向,再繼之以廢寢忘食的努力,最終發現人生的答案早己在身邊,只是常被自己忽略而己,而研究工作通常也須要經過這三個境界。」  回想平生,早年也頗思奮發,數十年來奔忙於紅塵中,人生第一及第二境界早己煙消雲散,尚不知第三境界何在。猛然想起多年前河畔散步的一幕,那自然天真的童顏及暮色中的夕陽晚風,不正是王國維所講的人生第三境界嗎?如此情境,身邊俯拾即有。  回首前塵,看眼前光景,滄海揚塵處,誦幾句<青玉案>以慰平生憾事,覺得此刻人生終究與內心相映,漸悟王國維所講的人生三境界豈是做大事者所獨有,即使市井百姓的人生也應如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