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 仲夏折騰夜

■劉先昌  時序入夏,眷村低矮的房舍,屋內燠熱如蒸籠。住戶都搬了板凳坐在門口,手持大蒲扇和鵝毛扇不時揮動,驅走蚊蟲,煽來涼風。愉悅的是,忙完了家事,一天就只有這個時光能與鄰居聊扯,東家長、西家短,無傷大雅的抒發藏不住的話語,直到夜涼、身體能適應室溫,這才進入屋裡。  這段納涼時光,也是孩童無憂夜。暑假本就沒有太多課業,吃完飯後,家裡待不住,邀朋引伴一同嬉戲。那是沒有玩具的年代;就算有玩具,多半也是自己製作,像竹刀、巴拉槍、線軸車子,紙糊風箏、手帕降落傘、「穿繩瓶蓋」嗡嗡響的不知名玩具……;至於彈橡皮筋、打彈珠、鬥圓牌、橄欖核也隨興轉換,只要有人帶頭立刻群起跟隨,樂趣自在其中。  不玩自製玩具,那就玩玩遊戲吧!「1、2、3」木頭人、雙腳跳剪刀石頭布,腰力扯繩、騎馬搶寶,跳馬划拳、沒有人不玩得笑聲大起,大汗淋漓。但是玩得最多的還是躲貓貓。趁著暗夜,做鬼的伏牆數到十,遊伴已借夜色、屋舍、竹籬躲藏起來,做鬼的人可大費腦筋,不僅眼力要好,腿力要夠,還須反應要快,才能比衝過來的人更早奔回「家」,找到下一個「替死鬼」。  也就是在玩躲貓貓時,闖出了禍。那晚眾人划好拳,輸的人伏牆數數,一溜煙的大夥全消失了。我竄到十步外陳家院子,門虛掩著看不到外頭動靜,有一汽油桶靠竹籬笆擺放,我想爬到高處觀望,借著一樹叉就蹬上去;在還沒站穩那一刻,左腳猛的插進了腐銹桶面,痛得我大叫一聲,扶著籬笆上沿,艱難的抽出小腿,跌在地上,片刻後一拐一拐拐的走回家去。  那是民國50年,舊眷舍尚未改建之前;屋舍窄小,燈光昏暗。我用手按著疼痛小腿,感覺黏濕的血汨汨流出,不敢吭聲怕被大人罵。正好十七歲的大哥進屋,聽到我抽噓聲又手捂著腿,他低下身一看,忙驚叫大人,背起我就往外跑。走出了村子,朝建國二村旁診療所而去。不久,家人也趕到了。院子乘涼的醫師及原住民大媽護佐,忙把我攙扶進去。檢查傷口後,作一連串清洗、消毒措施,我看到護佐已在燒水消毒器具。  疼的實在無法忍受,但腦子還清楚;最讓我驚駭的是,軍醫對爸媽說診所沒有止痛藥;年約七歲的我,也清楚沒有麻醉縫合會是怎樣滋味,立刻沒有了英雄氣概,扯開喉嚨哭號。也不知大人怎麼商量的,只記得四個人按住了我,醫生狠心的將針線穿過我腿上皮肉,大概也沒多久時間,應該是痛昏過去,在無力抵抗情況下,傷口縫合手術完成。  口渴醒來時,已是夜半在家裡床上,媽媽在一旁陪著我。飲罷水後又昏昏睡去,再醒來時已日放光明,躺也躺不住,掙扎起身後,看到床頭備妥兩隻撐拐,就這麼一蹦一跳的出了臥房。休養期間,家人照護不歇,因為受傷不輕,也省了挨罵挨打這一程序。但一個月後逐漸休養妥當,一頓長罵還是沒能躲掉。我重回陳家院子,那個從未看清的油桶早已搬離,害我想來個「思苦憶痛」也沒了對象。  退伍後在中學教書,放學換上短褲與學生三對三鬥牛,他們看到我腿上長條疤痕,免不了好奇詢問。這時候我編了故事:「唉!你們看老師當年在外島當職業軍人容易嗎?半夜水鬼摸上來,矇面持利刃一刀劈下,幸虧老師年輕機靈,雙手抓住持刀的手,往左一帶,避開了兇險,但仍刺進了左小腿。嗯,這一刀疤就是這麼一回事!」聽得他們一楞一楞,我想起喜劇中一條「無傷大雅的吹噓矇騙」理論。  眷村搬遷後八年,一次轉去大華老家回顧。老四號村子已被軍備局鐵皮封住,上面有「禁止侵佔」警告標語。我開車繞到大華國小旁下車,眼見叢莽竄生,光線幽暗,一棟廢屋座立。費力撥開樹叢,踩著亂藤野草走進屋內。進門是掛號室,兩塊沒有清除「視病猶親、視疾如友」、「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標語落寞掛在壁上。診所現在看來實在太小,居然也隔出掛號、葯房、內外科、手術室。我回頭望望門前小院,想起 53年前就在這裡,白面瘦小軍醫,大媽護佐,在仲夏之夜悠閒乘涼之際,突被急診進來的頑皮小孩,折騰了大半個夜;我很想知道,當年手辣心善醫生,以及那位面容和善護佐,他們如今安在?

Read More

<社論>陳水扁目無法紀,蔡政府也可目無法紀?

 保外就醫的陳水扁前總統八日出席台灣國募款餐會,他不但違反保外就醫規定上台致詞,還語帶挑釁的「要求」法務部矯正署「來抓啊!不要逼我選總統!」陳水扁在二O一五年一月五日獲准保外就醫之後,不但屢次違規,而且越來越不把保外就醫的「四不原則」放在眼裡。令人不解的是,尚屬身繫刑責的陳水扁已公然目無法紀,蔡政府對此卻視而不見,這豈不也是目無法紀?  陳水扁擔任總統期間,因涉及若干弊案而遭到判刑定讞入獄服刑,後經醫療小組評估,陳水扁處於「進行性神經功能退化」狀態,若病情控制不好,有致死疑慮,法務部遂基於人道立場及相關法規,於二O一五月一月五日核准陳水扁保外就醫。由於陳水扁動見觀瞻,法務部也規定了保外就醫的陳水扁「不能參與選舉活動」、「不能參與政治活動」、「不能接受媒體採訪」、「不可參與顯然與疾病無關的活動」的「四不原則」。  陳水扁保外就醫初期,儘管曾在公開場合露臉,但基本上仍保持低調。但是,在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後,陳水扁彷如解脫枷鎖,言行尺度逐漸逼近法務部所設定的紅線,而且猛打「擦邊球」挑戰法紀約束性。  例如,二O一七年五月,阿扁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當時台中監獄要求陳水扁「不進入會場」、「不上台」、「不演講」、「不談及政治」、「不接受媒體採訪」;阿扁雖未公開發表談話,但以影音方式「上台」致詞,當時即已引發爭議。對於陳水扁的此次行為,中監認為已違反「不談及政治」的限制,要求阿扁「勿逾越相關規定,以免自誤」。  之後,陳水扁又在未經申請核准的情況之下,於二O一八年一月北上參加李登輝前總統壽宴,中監則以嚴厲語氣要求陳水扁「切勿一再自誤」;二O一八年三月,陳水扁參加其子陳致中造勢活動時,更上台送菜頭,儘管中監第三度認定陳水扁違規,但陳水扁早已不把中監放在眼裡。  令人納悶的是,儘管陳水扁已將蔡政府「視為無物」,但蔡政府不僅對阿扁持續沒轍,甚至還放寬對陳水扁的言行限制標準。去年九月,日本《產經新聞》在頭版刊登該媒體與陳水扁的對談,陳水扁主張台灣應強力舉行公投獨立,向全世界傳達台灣的聲音。豈料,中監竟認定陳水扁並非主動接受採訪,因此不做處置;法務部次長張斗輝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甚至表示不清楚「四不原則」。在蔡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之下,陳水扁當然肆無忌憚!  八日陳水扁出席台灣國募款餐會時,更是既上台講話、又高談政治,甚至揶揄中監「再加五不、六不、天龍八部(不)也沒關係」。持平而論,以陳水扁近兩、三年在公開活動中的健康狀況、言行舉止,早已逾越《保外醫治受刑人管理規則》相關規定,中監可根據此一規則報請法務部廢止其保外醫治許可,但中監卻捨此而不為,任令陳水扁糟蹋中監、糟蹋法務部、糟蹋法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儘管陳水扁仍有若干涉貪案件仍在偵查、司法審理中,但蔡英文仍可以總統身分特赦陳水扁;再儘管陳水扁尚待審理的案件仍不確定是否將有刑責,但民進黨籍立委蔡易餘等人早已連署提出《赦免法》修正草案,此案通過之後亦可為陳水扁解套,但蔡政府卻坐擁立院多數席次而不為,台灣民眾也因此只能繼續看著陳水扁目無法紀。  陳水扁保外就醫已展延十八次,請問蔡政府,還應該讓陳水扁再展延下去嗎?

Read More

<社論>郭董若參選,國民黨選情勢必更加險峻

 明年初的總統大選尚未正式開打,但藍綠政黨早已全台走透透固樁。尋求連任的蔡英文總統當然不放過任何批評對手的機會,而且連她以前比較少去的宮廟都納入競選行程,顯見此次選戰之激烈程度。  國民黨雖於去年底地方選舉獲勝,也已產生總統提名人,但目前卻面臨分裂危機,因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鴻海集團前總裁郭台銘都可能獨立參選,成為此次總統大選的最大變數。郭台銘在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透露,他目前「朝參選方向準備」,雖然郭陣營表示這是日本媒體的解讀,但頻頻傳出他將於中秋連假宣布退黨並正式參選。不論最後決定為何,郭的動向確實牽動藍營整體選戰佈局,也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  從藍綠整合角度來看,蔡英文集黨政力量擊退賴清德之後,綠營已無明顯挑戰者足夠產生威脅,讓她能好整以暇地等待其他陣營對手。更重要的是,民進黨藉執政之便,毫不掩飾地大舉啟動各項產業補助及社福支出,像是秋冬旅遊及育兒津貼,不顧國家財政是否健全,反正一切後果是由下一代承擔。為了勝選,國家財政並不是蔡政府考量的重點。  反觀藍營,由於國民黨初選留下的紛擾不斷,使得韓國瑜聲勢下跌不少,讓支持者更加憂慮選舉成敗;因為團結的國民黨已不見得能打敗無退路的民進黨,更何況是一盤散沙!倘若郭或王某一人加入賽局,國民黨選情勢必更加險峻。  郭陣營雖做了多次涵蓋面廣的民調,也對郭董從三人賽局中勝出抱持樂觀態度,因此暗中接觸藍營人士的傳聞不斷。基於維持與郭王的深厚交情,國民黨遲遲不願正面撕破臉,想方設法地呼喚回頭,希望他們能顧全大局、共同為中華民國及藍營存續奮戰,只是效果有限。  雖然從民調解讀,郭台銘有一搏的機會,但是選舉結果往往不是冰冷數字能忠實地呈現出來。從選舉現實層面來分析,自二OOO年以後的總統大選,不論是藍綠對決或三腳督賽局,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從未拿過低於四成選票,縱使在陳水扁家族貪腐醜聞不斷、兩岸瀕於攤牌的二OO八年大選裡,謝長廷仍能斬獲近四成二的選票,可見得在全國性大選中,綠營基本盤應以四成起算才正確,蔡英文在現有民調的支持度都算偏低,若加計近期兩岸關係僵持不下,再加上香港「反送中」運動所激起的「恐共」效應,蔡英文的得票率應會再增加幾個百分點。  在這樣已對藍營不利的選舉大環境下,國民黨只能爭取不到六成的選票,倘若出現分裂而導致票源瓜分,縱使郭台銘有把握比韓國瑜更能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其總票數恐難與蔡英文相抗衡。雙雙落敗的結果,不僅郭成了韓國瑜陣營尋找敗選原因的合理藉口,郭本人更將失去四年後再度挑戰大位的正當性。相信上述這些結果,應該不是縱橫商場數十年的郭董想看到,更是藍營選民無法忍受的。  郭台銘會在國民黨初選屈居第二的原因很多,主因應該是他在韓國瑜聲勢上揚時才宣布參選,起步太晚已錯失造勢良機。然而,郭董對中華民國的忠誠之心及對國民黨的支持,都讓藍營支持者及中間選民感動不已。  面對此次總統大選,藍綠都有樂觀期待,也各自有焦慮之處。在民進黨傾全黨之力保衛政權的情況下,國民黨實在沒有分裂的本錢!為了中華民國的生存及國民黨的存續,支持者都希望國民黨能儘快展現團結氣勢,讓選舉回歸正常的政黨競爭,才有保衛中華民國的機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 花蓮夜未眠

■貓吟  太魯閣號的進站聲響起,一道流影從前方看速閃過,一排數字隨慢慢停下的列車,在我眼前變得清晰,那是我車票上寫的號碼,是我要搭乘的車次。  走上停妥的列車,尋找自己的座位號碼,將行李放妥後,舒適的坐下等待旅行啟程。  一位阿桑來到我旁邊的位置,使出渾身解數想將行李丟上架,我起身相助,讓彼此的旅程從出發前,便顯輕鬆與愉悅。  行車的路上,我與隔壁坐的阿桑交談,她受住在花蓮的朋友之邀,前去花蓮旅遊,我亦是受故友之邀,前往花蓮旅遊。  如此的巧遇,令人格外欣喜,也為這段花蓮旅行,還未到目的地,就留下一段美好回憶。  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聽阿桑說著她的事情,她們是一起參加慈濟活動認識的朋友,一群人十幾位姊妹,要到花蓮去找那位花蓮姊妹接受她的招待,阿桑因為與醫生有約,所以無法跟姊妹們一道,所以才獨自一人搭車前往。  我原先還有一位友人要同行,但她因故無法前往,所以我便隻身一人前去花蓮赴約。  又是一段巧合般地相似遭遇。而這件事情,也讓兩人原本的孤獨搭車之旅,變得不在孤獨。  抵達花蓮車站,我與阿桑道別,她要留在車站等朋友來接她,我則向車站附近車行的老闆租了車,驅車前往友人的住所。  老友相見難免需要把酒言歡,只可惜我倆都不喜喝酒,一杯當地人開的茶店裡的茶,取代酒也是恰恰好的溫度。  談盡前次離別後所發生的往事,我倆付錢離開店內,夜色已經壟罩在這座留有農村純樸氣息的城市上空。  我們驅車到小吃店,品嘗吾友最愛的家鄉味,與老闆娘開心閒話家常,和在店內玩甩的小朋友嬉戲,聽著隔壁桌一位老先生信手拈來的一首二胡曲,在這部過一小時的用餐時間中,體驗城中的鄉村情。  夜又更深,純樸的城市進入夢鄉,但我倆依舊沒有睡,只是拿著一杯熱騰騰的咖啡,坐在友人家陽台上,靜靜看著明月在夜空悠閒漫步,享受著花蓮夜未眠的浪漫。

Read More

<中華副刊> 螢火

 詩:曾湘綾 攝影:王俊智 那夜,當月亮  閉上眼睛  有顆珊瑚,瞬間  在礁岩深處  發光  像夢中的螢火  一閃,一閃  亮晶晶  照亮千萬年來  無人聞問  寂寞的海洋

Read More

牠:第二章吸金9100萬美元

 中央社/洛杉磯8日綜合外電報導  事實再次證明「被嚇破膽」有一定票房魅力。北美院線聯盟今天初步估計,改編自史蒂芬‧金暢銷小說的「牠:第二章」週末在北美海撈9100萬美元。  「牠:第二章」3天進帳雖低於原版「牠」2017年首映的1.23億美元,但據美國娛樂業界週刊「綜藝」報導,兩部片如今已成為影史上首映成績第一和第二的恐怖片。  「牠:第二章」也是華納兄弟亟需的一勝。華納兄弟這個夏天推出的「地獄廚房」、「哥吉拉II怪獸之王」和「殺戮戰警2」表現都不甚理想。  海外方面,「牠:第二章」有穩健的9400萬美元成績,首映在全球有1.85億美元進帳。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數據,儘管「牠:第二章」大獲全勝,美國境內票房收入仍較去年跌了超過6%。所幸2019年最後4個月即將推出多部強片,包括「舞孃騙很大」、「小丑」、「冰雪奇緣2」和「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  這個週末跌至亞軍、收入落後冠軍片一大截的是獅門出品、傑瑞德巴特勒主演的政治驚悚片「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票房600萬美元。  排名第3的是同樣下跌一個位置的環球喜劇片「好小男孩」,有540萬美元表現。  迪士尼更新版的「獅子王」同樣下滑一個名次,來到第4,收入420萬美元。上映第8週的「獅子王」續航力仍很足,至今全球進帳超過16億美元。  排名第5的是索尼的「戰勝自我」,票房380萬美元。  這個週末排名第6到第10的電影依序為:「玩命關頭:特別行動」370萬美元;「花生醬獵鷹號」230萬美元;「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230萬美元;「弒婚遊戲」220萬美元;「朵拉與失落的黃金城」220萬美元。

Read More

<中華副刊> <漫走南方>香港之戀

■郭漢辰  我年少時,什麼都沒有,只迷戀文學和電影。  孤單的時候常帶著卡繆的書,一起到戲院,把書放在旁邊的位置,讓卡繆陪著我看電影。影片裡的繽紛多彩,照映我蒼白的年輕,彌補我青春的輕狂。  那時愛看香港新浪潮的電影,徐克、許鞍華、章國明還有後期的王家衛,都陪伴我度過了寂寞少年時光。對於香港,我產生了莫名的情愫,彷彿與香港談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戀愛。  只是過了二三十年,如今香港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比任何電影都還要精彩。  香港是個奇特的地方,被清朝割讓給英國,後來在1997年又回歸中國的懷抱。其實,不少港片或多或少觸及這個敏感的情結,像是王家衛電影裡經常出現的一個數字2046,就是香港經過一國兩制五十年之後,最終要納入中國統治的系統。  當然,香港電影裡經常出現的大排檔、黑社會、上上下下的電扶梯,還有那迷人的港式飲茶,都透過電影讓我走進了既虛擬又實際的香港社會。  如今歲月悠悠,許多影片裡的鏡頭,迄今仍深深刻印在記憶裡。像是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章國明的「邊緣人」,還有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許鞍華的「瘋劫」以及徐克的「黃飛鴻」系列作品,都是我最愛的港片之一。可以說港片啟蒙我對電影的關注,誘惑我走入廣大的電影天地。  後來真正的踏上香港的土地,那美好的想像卻逐漸退去,彈丸之地的島嶼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狹小巷弄如同迷宮一般傳來繞去,五彩霓虹亮起了香港的繁華。  香港人腳步飛快但是他們的臉,很少露出笑容,彷彿藏起真心,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與我想像的香港有所不同。原來想像與現實,隔著好幾重山的距離。  對於香港的記憶,惟一剩下的只有好吃的飲茶和小巧點心。其他的都是瞬間幻動竹的光影。原來大都市有她的孤單和無耐。愈是繁華處,愈有她美麗背後的滄涼。  從年少時代愛上電影裡的香港,到有一天走入香港的人潮,這一份香港之戀,還是不曾改變過,畢竟我也曾被她的文化所魅惑。  如今看著電視裡的香港,人潮占據街頭,每隔幾天就有大規模的示威,對於香港的未來,我同樣憂心忡忡,只祈求這小島的未來能平安順暢,人民不再恐懼,大步地走出自己的道路。

Read More

<中華副刊> 太湖南緣--憶與南懷瑾大師的一面之緣

■楊錦郁  如今想來,我人生第一次的禪坐經驗是從太湖學堂開始的,那一次的因緣很特別。 2009年春,某天,我忽然接到一位在政論圈小有名氣的女性友人來電,邀我一起前往上海附近的太湖大學堂看南懷瑾老師。  我從年輕便耳聞南師大名,也讀過些他在老古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但覺他的學識龐雜淵博,不過在我識得他的名聲時,他已遠走海外多年,後來偶爾在報章上讀到他的軼事,感覺上就像縹緲的傳奇。如今一聽竟然有機會去拜訪他,心情振奮,當下在電話裡連聲答應這位友人。  在她的邀約下,我們四個女生結伴,在周末搭乘直飛上海的班機抵達浦東機場,她在當地的一位台商朋友接機後,載著我們直奔位在吳江的太湖大學堂。通報之後,大門開啟,我們的車子緩緩駛進,我的視線餘光掃到黑色門牆旁,有幾個人各自鵠立不動,一問之下,台商朋友才說,這些人都是由各地前來,他們竟日等候在外,是為了等待一見南老師的機會,只是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大湖學堂占地約三百畝,臨太湖畔種植成排筆直的水松,兼具自然防風與美感,廣闊的校園裡由一條水泥道路環繞著幾棟主建築。我們的車子停在主樓前,領隊女友人稱為「哥哥」,也是南老師的親近弟子李先生已在等候,李先生在台灣擁有知名的事業,是跟隨南老師多年的老弟子。他帶我們進入主樓,先是到三樓的圖書館參觀,這間圖書館可說是南老師個人的書房,裡面有數十萬冊的藏書,書目涵蓋文史哲、政治、經濟、科技、文學藝術、傳統醫學,光是占據數個大書櫃的套書就有「四庫全書」、「大藏經」、「道藏」等,書種之繁複,讓人嘆為觀止,也只能走馬看花式的隨處瀏覽。然後我們經二樓下到一樓,二樓是南老師的起居空間,一樓則是他工作的場所,就像一個開放的編輯中心,南老師和他的弟子以及太湖學堂的工作人員都在這裡工作。我們幾個人輕聲的穿過其間,但突如其來的闖入,免不了引來些注意。南老師起身親切的跟我們打招呼,年過90的他,身著灰色長衫,臉帶笑意,目光炯炯,看來是個可威可親的長者,他要李先生好好招待我們,並叮嚀等會到餐廳共進晚餐。  我們放下行李後,即準備到餐廳去,太湖學堂的晚餐在六點準時開始,五點五十分開始進餐廳,晚餐在學堂裡格外重要,因為南老師會來和大家一起吃飯,開飯前還會敲鐘提醒。我們進入餐廳時,看到擺了三大桌,當南老師準時出現時,客人間洋溢著微微的歡喜之情。李先生幫著招呼入座,圍著南老師而坐的賓客中有大學校長、隱士、北大學生,國外來的學人等等,而我們四個女生,則在席中被南老師介紹是來自台灣的「仙女」。  南老師對我們很親切,他特別談起鄭成功當年在台灣的軼事,又提到沈葆楨的一些作為,談興甚佳的他順口誦出沈葆楨題台南延平郡王祠的一副對聯,聯子很長,但南老師流暢念出,上聯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下聯是「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陷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後來才知道南老師從年輕就博聞強記,記憶力尤其驚人。  除了談台灣,他還談歷史、養生,信口捻來都是學問,談笑間自自在在,同餐者都聽得津津有味。我們一時興起,嚷著要跟南老師照相,卻不知為了保護南老師的視力,彼時,老師身邊的親近弟子一概謝絕客人拍照要求,何況夜間得開閃光燈。但當下南老師說好,於是在李先生等人的默許下,我因此有一張和南老師單獨的合照,照片中我挨著他,一起坐在餐桌前,兩人的臉上都掛著淺淺的笑容。  餐畢,開始每天固定的教學,南老師結束茶餘飯後,說聲「上課了」,於是賓客和學生們主動易位,我們幾個人往後座移動,待在餐廳裡旁聽,那天晚上上的是《達摩多羅禪經》,由弟子報告〈修行勝道住分第四〉。南老師專注聽著,並給予適時的提點,從七點上到九點多,當日課程告一段落後,大家也不急著走開。這時,廚房已準備好消夜的點心,方才晚餐的白饅頭切片炸過,佐以煉乳,十分好吃,還有其他的麵食小點,大家暖胃之後,才陸續起身回房。  清明時節江南多雨,夜裡的太湖學堂被雨霧籠罩,有著氤氳的詩意。細雨霏霏,走在樓與樓之間的迴廊,倍感一種出塵的靜謐。我們幾個人不捨如此美好夜色,相偕在學堂裡散一會兒步,待回到主樓,見南老師已在他的辦公室裡繼續工作著。南老師是個夜貓,慣常工作到天明才就寢,我們不約地躡手躡腳的穿過他的旁邊回房去。  隔晨,太湖學堂仍是春雨綿綿,早餐後,我們信步到了湖畔,學堂兩面臨太湖,自成一天然的地理屏障及獨擁的湖光山色,走了一大圈,來到主樓旁的禪堂,李先生領著我們輕聲進入,這裡的一樓大堂和二樓禪堂鎮日都有人在禪修,禪堂裡燈光幽微,ㄇ字型的禪席上錯落幾位凝神打坐的居士。為免打擾,我們只匆匆推門看了一眼。  李先生帶我們到另一間禪室,建議不如來一座禪。到太湖學堂來坐禪,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機,我們立即在榻榻米上坐下,各自調整坐姿。我從來沒接受過正式的禪修指導,只能依著之前瑜伽課所學的打坐方式坐定,並聽從李先生的指引:「念頭來就讓它來,念頭去就讓它去,就像天空的雲朵來來去去,先觀自己呼吸的出入。」我聽從他的引導,感覺涼風從窗櫺穿透,空氣十分清爽……有一會兒,我就在清清爽爽的座中,直到李先生敲磬的聲音響起,我有點訝異自己初次禪坐就有不錯的經驗,想來這應該歸於太湖學堂的氣場吧。  李先生一定是不想我們入寶山空回,於是出了禪堂,他又帶著我們去見一位長住在學堂裡的出家比丘尼,請他為我們開示。法師知道我們只是短暫停留,便指導我們持準提咒,他解釋說,這是最短的咒,但利益很大。我們跟著他學習咒語。當我們告辭之際,法師猶殷殷叮囑我們至少要先持此咒一百萬遍,如此才能打下學佛的底子,然後又送我們每人一個計數器。  中午過後,我們準備離開時,看到晏起的南老師又精神奕奕的坐在辦公桌前。對我而言,眼前這個出入儒釋道,會通醫術武藝,曾與一代佛門宗師袁煥仙在四川靈岩寺參禪論學的長者,他平生太多的前塵事蹟,都似一則則不太真實的傳奇,如今傳奇中的主角就鮮活的在我眼前。92歲的南老師,背微駝,個子似乎變小了,但只要他出現,就像個小巨人般,攫取所有人的目光。  我們行將上車離開太湖學堂時,我轉頭回望南老師的背影,心裡隱隱明白,這是我們的「一期一會」。  2012年農曆八月十四日,95歲高齡的南老師在太湖學堂圓寂。報上登了這則消息,但沒有太多的新聞。  多年來,有時不經意看到自己和南老師在太湖學堂的合照,照片中兩人並肩盈盈的淺笑,感覺此生能夠和南老師有一面之緣,也彌足珍貴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 拾鞋

■紫水晶  走在路上,一台機車騎過,一個水瓶落了下來,機車騎士煞了車,停下車來,一個綁著辦子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前來撿走水瓶。  這一幕令我想起我小時候,那時的我還是個小女孩,坐在父親的機車後座,除了死命地抓著手把,除此之外,我還得集中精神在我的兩隻腳上,因為我穿著一雙過重、過大的不合腳拖鞋,我得極力撐住,也才不會令我的鞋掉了,就算要掉也得撐到停等紅燈的時候,要不我可能就找不回它了。  好在,途中雖然掉了兩次,一下左腳,一下右腳,但父親都有察覺到,他拾起拖鞋,默默幫我穿上,沒有責罵,沒有不耐,似乎知道我在匆忙與急切中,在追逐著父親的背影中,穿到了一雙不合腳的拖鞋。  有的女人總盼望著,自己能像《仙履奇緣》的仙杜瑞拉的劇情一樣,遺落了玻璃鞋,並希望王子能憑著這個信物,順利地找到自己,並以此期許自己能快些找到屬於自己的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我倒是覺得與其挖空心思,想著怎麼遇見那虛無飄渺的真命天子,倒不如把心思花在珍惜身邊的人與眼前人上頭,要知道最早耐心幫我們拾鞋、穿鞋的,通常都是父母不然就是爺奶,比起浪漫的愛情,親情更溫暖在心。

Read More

楊凡《繼園臺七號》拿最佳劇本獎

 中央社/威尼斯7日綜合外電報導  第76屆威尼斯影展今天閉幕,美國影片「小丑」奪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軍官與間諜」獲得次高獎項評審團大獎。  以下是本屆影展主要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獅獎:「小丑」,美國。  評審團大獎: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軍官與間諜」,法國/波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瑞典導演羅伊安德森執導電影「關於無盡」,瑞典。  最佳女演員獎:法國女星愛莉安艾絲柯莉德主演「世界的勝利」(暫譯),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義大利男星路卡馬林內利主演「馬丁伊登」,義大利。  最佳劇本獎:動畫電影「繼園臺七號」導演楊凡,香港。  評審團特別獎:義大利導演法蘭科馬雷斯卡執導的諷刺紀錄片「黑手黨不像以前那樣」(暫譯),義大利。  最佳新演員獎:「嬰兒牙齒」(暫譯)演員托比瓦勒斯,澳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