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控詐賭 徐乃麟出庭捍衛名譽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藝人徐乃麟與友人楊強蓉先前因賭場糾紛爆發多起爭執,徐因不滿楊女指控他設局詐賭,對她提出妨害名譽告訴。台北地檢署昨(三)日傳訊徐、楊女到庭調查,訊後均獲請回。 楊強蓉透過董姓女友人於民國一0五年間向徐乃麟承租台北市內湖的房子,涉嫌與董女共同經營麻將賭場、抽頭牟利。士林地院上月底審結,依圖利聚眾賭博罪將董女、楊女各判刑六月、得易科罰金。 但楊女日前多次指控徐乃麟知情詐賭,雙方因此互相興訟,徐因不滿楊女指他設局詐賭,對她提告,檢方昨日傳訊兩人到庭調查。徐乃麟抵達地檢署,面對媒體不發一語。 不過,一名自稱與徐乃麟在中國大陸北京投資事業中,遭到詐騙的李姓被害人,不久後也到北檢召開記者會,痛批徐乃麟說謊,並對他提出詐欺告訴。 李女指控,她與台灣大龍蝦公司投資北京的「中弘天下文化交流公司」,徐乃麟擁有大龍蝦公司四成股權的股東,事後中弘天下公司虧損,她不滿徐乃麟的資金沒到位,質疑遭徐及大龍蝦公司詐騙。

Read More

國訓攜手東體 設立東部訓練基地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執行長李文彬3日與台東體中校長林鴻源簽訂東部訓練基地合作協議,未來國家隊移訓除了出國外,還多了一個新選擇。 目前台灣除了高雄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並無其他的訓練基地,國立台東體中則是第1站。李文彬說,國訓中心第2期的整建計畫,也有預算挹注台東體中,幫助修建宿舍與餐廳。 李文彬坦言,選手在國訓中心訓練一段時間後,很多代表隊都會申請移訓,除了轉換心情也順便進行調整,而台東體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體育署長高俊雄透露,台東體中校地約33公頃,靠山面海環境優美,校內的運動訓練設施規劃時,都採用國際標準,不過田徑場與室內體育館鋪面仍須重新整理,接下來會再興建兩面足球場,兼具教學與比賽之用,待這些工程結束後,台東體中的設施將更完善。 林鴻源表示,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以及旅日棒球名將陽岱鋼等人,都是出自台東的體壇好手。林鴻源也透露,過去郭婞淳每每返鄉都會回到母校台東體中訓練,未來他希望國家隊能多到台東移訓,「國手們到台東一定會受到最好的照顧」。

Read More

<社論>管中閔遭處申誡,蔡總統能接受嗎?

台大校長管中閔於今年一月遭監察院以「違法兼職」為由彈劾,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對此案於二日做成判決,管中閔獲申誡處分;管中閔對於這項判決,則以「白璧青蠅」隱喻自己受辱。拔管案演變至今,蔡政府極盡所能、勞師動眾、遍尋理由,卻只能對管中閔施以公務員遭彈劾後的最輕處分,動得這麼厲害的國家機器依舊沒能拔管成功,不知蔡總統能接受嗎? 拔管案起於去年一月五日台大校務會議選出管中閔為台大校長當選人,之後包括教育部、法務部、陸委會、人事總處、台北地檢署、民進黨立委等政府部門與民代都動了起來;該案先是震掉潘文忠、吳茂昆兩位教育部長,及至前教育部長葉俊榮於去年十二月「勉予同意」聘任管為台大校長後,蔡總統更毫不掩飾的表示葉俊榮的決定「讓許多國人感到不解,難以接受」,葉俊榮也因而成為因拔管案而去職的第三位教育部長。 儘管管中閔已於今年一月八日自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手中接獲台大校長聘書,但蔡政府仍不罷手,一月十五日監察院即認定管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經建會主委、國發會主委期間匿名投稿《壹週刊》,「嚴重損害公務紀律及敗壞官箴」,並固定領取稿費,因此予以彈劾。該彈劾案移送公懲會之後,公懲會更破天荒地進行公開審理。套句高雄市長韓國瑜的話:國家機器動得非常的厲害! 蔡政府拔管的起手式,是指控管中閔為台哥大獨董,而台哥大副董蔡明興是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委員,並未利益迴避。但一方面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一再澄清、確認並無違反相關規定;另一方面,在管案之前不久的陽明大學校長遴選案也有類似情形,教育部卻無任何意見。至此,教育部指控的「利益迴避」問題已站不住腳。 接著,民進黨籍立委張廖萬堅於去年一月二十五日指控管中閔涉嫌抄襲張姓研究生論文,但台大早於前年即應教育部要求調查該案,「再次確認本案不宜進行後續立案調查處理」,且經台灣大學自主行動聯盟籌備會調查,事實上是管中閔的論文手稿在先,張姓研究生的論文在後。至此,管中閔抄襲論文的指控又已破功。 去年三月,再傳管中閔在大陸的數間大學「違法兼職」,教育部對此還邀集陸委會、法務部等政府部門召開「管中閔教授赴大陸地區從事學術交流等活動適法性疑義」諮詢會議。但經台大調查,管中閔赴陸皆經申請並獲核准,且管前往大陸都是參加國際會議、一般會議、講學、發表論文演講等,均為一至十三天的短期行程,符合三十天以下規定。至此,管中閔赴陸兼職的指控又搖搖欲墜。 然而,北檢卻也於去年三月以他字案調查管中閔赴陸兼職案,甚至將該案升級至管涉嫌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去年五月北檢又因管中閔涉犯背信罪約談數位台大校長遴選委員,甚至有被約談的遴委形容「比白色恐怖更恐怖」。 儘管北檢強調偵辦的正當性毫無疑義,但面對教育部、民進黨立委、監察院一波波的指控,不難理解為何管中閔會有遭到「深文周納」、「羅織構陷」、「政治追殺」的心情。 根據《公務員懲戒法》,懲戒處分包括免除職務、撤職、剝奪或減少退休(職、伍)金、休職、降級、減俸、罰款、記過、申誡九種,其中以申誡為最輕。儘管管中閔因遭申誡而自比為遭到蒼蠅汙染的白璧,但不知蔡總統對如此的「薄懲」,會不會又認為「讓許多國人感到不解,難以接受」?

Read More

<社論>德國能為二戰罪行道歉,為何日本不能?

歐洲各國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八十週年的活動一日於波蘭的維隆舉行,有四十個國家代表參加。為何選擇在默默無聞的維隆舉行?因為八十年前的九月一日,納粹德國正是在此投下歐洲戰場的第一顆炸彈,揭開二戰序幕,成為人類史上死傷最慘烈的戰爭。 出席的德國總統史坦麥爾致詞時表示:「我向維隆攻擊受害者鞠躬,我向德國暴行下的波蘭受害者鞠躬,我請求你們原諒。」他還說:「身為德國總統,我向你們保證,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想要牢記它,也將會牢記它。我們將承擔我們的歷史加諸於我們的責任。」 波蘭是深受納粹暴行最慘重的國家之一,惡名昭彰的六百萬名猶太人大屠殺當中,一半是波蘭人,另外還有超過五百萬波蘭人喪生,難怪縱使戰爭早已結束、德國也多次對戰爭暴行表達悔悟之意,其總理布蘭特更於一九七O年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波蘭總統杜達在紀念會場仍嚴厲譴責德國納粹攻擊波蘭是「暴行」和「戰爭罪行」,顯見當年的殘酷畫面仍難從心中完全消弭。 正因為德國坦然面對二戰罪行,除了教導下一代不該重蹈覆轍外,更以實際行動向受害國道歉,才能在短短半世紀的時間,不僅重新統一,更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國家,領導歐洲邁向和平共存,讓世人看到德國人面對歷史真心誠意懺悔的一面。 看到德國的反省,不禁令人想到另一個發動殘酷東亞戰爭的日本帝國,其後代政府仍未針對其二戰慘無人道的暴行,正式向亞洲國家道歉或賠償。首相村山富市於一九九五年發表「終戰感言」,提到「我國走了戰爭的道路,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為了避免未來有錯誤,我就謙虛地對待毫無疑問的這一歷史事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村山談話」是日本政府較為貼近道歉的說法,但由於右翼團體在日本政商界勢力龐大,再加上接任的幾位首相都避談這個問題,還惡意修改歷史教科書內容、全面抹滅日本侵略其他國家的真相。這些種種無恥行徑,使得亞洲國家都認為日本政府根本無心面對這段史實,只希望讓時間沖淡一切,正如同對待慰安婦爭議的態度,這才是日本為何難以獲得受害國家原諒的主因。 面對慘絕人寰的亞洲戰場,數千萬人的傷亡,日本至今仍無悔意,部分人甚至還自認是協助亞洲國家從西方殖民者解放出來的「救世主」,故何罪之有?根據最新報導,日本昭和天皇後悔未能阻擋當時的軍部,因此有意在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和約生效時,表達懊悔與不能讓戰事重演的反省之意。可惜這主張被擋下,否則極可能會對歷史產生不同影響。 日本曾帶給中國人民無窮苦難,但台灣卻是對日本最友善的社會,其中有複雜的歷史因素及殖民情結,但至少不該自失尊嚴,尤其部分政治人物的媚日醜態更令人感到羞恥,無怪乎日本從不正眼看待台日關係。台灣無意與日本為敵,不過雙方仍應誠實面對歷史過錯,才能真正化解仇恨。 唐太宗曾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就是期許自己能從朝代興衰中,避免重蹈前人過錯。目前德國與日本都已成為完整的民主國家,但因為兩國面對歷史的態度截然不同,也決定了兩國的國家尊嚴及國際影響力。若日本無法為戰爭罪行真誠道歉,與鄰國關係就不可能有完全改善的一天,亦更將難以承擔領導亞洲的重責大任。

Read More

維他命C可預防感冒? 醫師不認同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當出現喉嚨痛、咳嗽、鼻塞等感冒症狀時,許多民眾會趕緊多補充維他命C,希望藉此來預防感冒或是縮短感冒的病程。但研究指出,維他命C無法有效的預防感冒,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師表示,維他命C並不是藥物,不能預防與改善感冒症狀。 南投醫院家醫科許盛榮醫師表示,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出現流鼻水、鼻塞、打噴嚏、喉嚨痛、疲倦等症狀,依病毒種類不同及每個人體質,表現出的症狀有個別差異。治療的部分多以緩解症狀為主,較無法縮短病程,建議感冒的患者應多喝溫開水、多休息,大部分的患者多在一週後會自行康復。 醫師表示,藥物對於感冒的治療有限,不少民眾習慣餐後搭配數顆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營養,這些保健食品真能讓身體健康嗎?考科藍合作組織曾統整29個研究,統計超過1萬名受試者的結果發現,一般人攝取維他命C是無法預防感冒發生。一項發表於美國內科醫學年刊的研究指出,有多種維他命及保健食品並沒有神效,對於維護心臟健康和延長生命的關聯小。 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表示,維他命C可促進傷口癒合、燒傷復原及增加免疫功能,民眾平時維持正常免疫功能,可防止病毒入侵身體,跟流傳維他命C可以改善感冒症狀或預防感冒是有所不同的。 蔡秀雯說,民眾想補充維他命C,可從天然蔬果攝取維生素即可,芭樂、檸檬、柑橘等都含有維生素C。民眾購買維生素C營養食品則要留意劑量,過量恐有增加結石等風險。院方提醒要預防感冒平時就該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飲食和良好運動習慣,出入公共場所要勤洗手。

Read More

南瀛書法學會會員美學館聯展

▲「書法藝術大觀」台南南瀛書法學會會員聯展即日起至二十九日於台南生活美學館第三展室展出,作品涵括楷、草、隸、篆、行等各體之美,將書法文化藝術呈現大家面前,歡迎各界踴躍參觀。 (林雪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螢幕裡的女兒

■晴萱 老友C約我在咖啡廳碰面,告訴我她的大女兒上星期高中畢業了,我有點驚訝,這個女兒是跟前夫所生,自孩子三個月大之後C就沒再看過她。她面露微笑說:「有一天,我突然想到用FB輸入她的名字搜尋,居然真的找到了。」 C的第一段婚姻只維持短短一兩年就結束。她向來自尊心強甚麼也沒多要求,痛快簽了字簡單收拾行李,抱著孩子就瀟灑離開家門。分手不到一個月,前夫預先搬離舊家,趁她上班時跑到保母家中把孩子抱走,自此不見蹤影。男方社經能力各方面都比才剛出社會的她好太多,官司打來辛苦而且勝算不大。 直到C的母親哀求她:「放手吧!妳還年輕還有機會再婚有小孩,就不要讓我跟爸爸擔心了。」她抱著母親痛哭,因為她知道當初傻傻簽下沒有任何保障自己權益的離婚協議書,讓她以後很難跟自己女兒見面。誰知這一放手,便相隔十多年。 C剛離婚那段期間我與她碰面時,雖然關心這件事後續發展,又怕觸及她的傷心處,最終還是把話吞了下去。只記得一兩次她主動提及,曾透過與前夫共同認識的友人,確認女兒一切安好。C後來離開台北到台中工作開始新的生活,她與前夫各自婚嫁,過去種種似乎早已煙消雲散。 C再婚後數年又生了個女兒,她開心的給我們一群老朋友看照片,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說:「她跟她姊姊小時候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原來她心中始終惦記著與前夫所生的女兒。照片裡的小女嬰清秀可愛,一夥人鬧著說也想看看她大女兒現在的模樣,C收起笑容淡淡回答:「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她了,也沒有她現在的照片。」 歲月匆匆過去,如今透過冰冷的電腦螢幕,終於見到女兒的模樣。襁褓中稚嫩的小女嬰已成長為青春美少女。C默默看著,所有遺憾所有思念只能說給自己聽。「幸好後母對她很好,他們家後來又多個弟弟,從她的PO文看得出來一家人感情很親密。」她的聲音漸漸變得哽咽:「但他們沒讓她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她並不知道還有我這一個親生媽媽。」她轉頭假裝看窗外,眼角泛著淚光。我心底一陣抽痛,說不出任何安慰的話。 C轉回頭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沉默一會兒之後開始聊起生活現況。我們的對話稀稀落落,像點心盤裡吃剩的檸檬派皮。我試著談些其他話題,但她始終心神不寧。感覺得到她內心掙扎,我終於忍不住開口問:「你有想過要告訴她嗎?」 「有,從發現我女兒臉書的第一天,我就想透過訊息告訴她。但是當我越仔細看PO文的內容越明白,過去這些年她其實過得很幸福,如果知道我的存在,知道我跟她爸爸這一段,這樣對現在的她真的好嗎?」身為母親如何忍心搓破謊言,晃動女兒眼前和樂的家庭生活。如果是我,也會做出像C一樣的決定。 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很勉強的想了一句:「也好,如果你太快就告訴她,她說不定馬上把你封鎖,到時你就連從網路要追蹤她的近況也難了。」 她點頭苦笑,喝下殘留杯底已經冷掉的咖啡。

Read More

看「倚天屠龍記」愛上劇中人 SJ金希澈煞到陸星祝緒丹

中央社/首爾2日專電 南韓偶像男團Super Junior成員金希澈1日晚間演出SBS綜藝節目「我們的醜小鴨」時,向朋友透露「我深深愛上了參演中國電視劇『倚天屠龍記』的女演員祝緒丹。」 南韓媒體topstarnews今天報導,在綜藝節目「我們的醜小鴨」中,金希澈向朋友李振鎬講述「倚天屠龍記」的劇情,並透露他深深愛上祝緒丹。 金希澈甚至反問李振鎬:「她(祝緒丹)不是很美嗎?」 報導指出,在電視台攝影棚裡觀看這段影片的金希澈母親向節目主持人申東燁和徐章勳表示:「太幸運啦!金希澈終於有喜歡的人類!過去他就喜愛卡通片的人物,曾從粉絲收到不少印有卡通女孩的枕頭和靠背套」,頓時令攝影棚內其他星媽哄堂大笑。 金希澈口中的祝緒丹,曾演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倚天屠龍記」、「一千零一夜」等作品,雖然祝緒丹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飾演惡女「玄女」,由於美麗的臉蛋,仍受觀眾的喜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再出發

■薰依草 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來訪,剛過不惑之年的她人生閱歷豐富,滿載著酸甜苦澀,娓娓道來身旁親友在鬼門關前與死神拔河的過程。然而,她的陪伴不僅是醫療診間的馬不停蹄,還有協助兄長事業銜接的過關斬將。回顧她這十年的生命轉折,浮雲世態,令我瞠目結舌她的積極與樂觀,以及過人的智慧;她曾多次不解,命運裡為何有這麼多的磨難,時間的考驗,她終究走出坦途。 她說:「活在世上,生命一定都有祂的指示。」說起她接觸信仰的微妙機緣,似乎生命早已寫好劇本。人無法抵抗命運的安排,但可以趨吉避凶,讓自己過得更順心如意。這是她對我的忠告。 透過她為我解開的生命密碼,我終於明白活了大半輩子,一直以來,我都在庸人自擾、杞人憂天、固執己見、缺乏自信裡打轉,把簡單的事複雜化,太過嚴以律己,又喜歡拿放大鏡看別人。其實我的優點並不少,但很容易被別人的一句無心話或是建言重挫信心,而藐視、忽略自己在過程裡因努力而累積的成果。 總是覺得把生命奉獻於工作才不枉老闆的託付,我早已將工作與興趣結合為一,但還是感到生命有個隱形的缺口。從前過於執著於夙夜匪懈的投入職場,但此刻卻需要重新審視內心的聲音,我究竟想要過怎樣的未來。 拋開年齡的束縛,覺察自我的內在樣態,更了解自己,挖掘生命的樂趣。未來,我仍持續精進面對挑戰,但更要翻轉自己。年近半百,能有新的人生體悟真是開心又感恩。自我期許在人生路上有魅力、有自信!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與我做芳鄰

■黃明安 我曾經寫過<使君子>短文,介紹一種植物五六月開花,花瓣如小燈籠,花香飄進我的窗內。後來還與了一篇<左手採光>,說我把桌子轉向,為了上班看到窗外。這個窗外在我身旁多年了,每天處理日常事務,包括讀報、看稿、流覽網頁,或會見客人泡茶,我都在窗內做這些事情。窗外對於我,就成了一種矚望。我的辦公室在大樓的最末一間,經過的人其實很少,平時也不熱鬧,可我喜歡這裡,其中原因就是窗外。我在三樓,窗外是二樓,上面被設計做成一個小花園,我的窗外是一片植物。這片植物在我來時就已繁茂了,除使君子外,還有紫藤、金銀花、米蘭、桂花,我不知名的花。二樓平臺南邊搭一間玻璃房,約有40多平方,四面都爬滿綠色;另一邊築一口魚池,中間是鋪著紅磚、鵝卵石的小庭院。水池之上,是一座木拱橋,過了木拱橋,是一座磚砌的門鬥,下麵是鐵件焊接的橢圓形長廊。在掛著燈籠的門上,枝葉掩映之中,依稀可見「聊齋」、「朝花夕拾」等匾額。從二樓橢圓形長廊下去,樓梯上空爬滿了藤狀植物,有一種爬藤愛長鬍子,會把根須往下垂,老長老長,我不知其名字,只聽說它叫「一簾幽夢」。這個不是植物名,而詩意的起名也確切:根鬚從穹頂的藤上垂下來,紅紅褐褐、密密麻麻、揚揚灑灑,完全是珠簾懸空繽紛飄然的姿勢。我經過那個門鬥,必須用手拂開米線一般大小的根鬚才能走過。有幾次我站在拱頂下,手裡抓著一把紅褐色鬚子,抬頭看上面,陽光從高處漏下來,帶來了一股清正之氣,我都捨不得離開這裡,我在花架下,好想多待一會兒。 我回到辦公室,坐在椅子上,又見窗外。 窗外對我不止是風景,還是一種離開,它讓我從事務之中解脫出來,即使只是片刻,或一眼,於我已是一次遼闊的神馳了!晨曦照在樹木上,露珠在葉片上閃光。天空中的雲神情悠閒,永遠是一副無牽無掛的面孔。飛機飛過藍天,使我想到遠方。朋友與我有三千里之遙,而思念只在指間。她發微信問候,我回覆一張窗外照片,說我在上班,事情雖多,允許騁思,就是一種自由之身! 窗內是世間,窗外是出世間。 窗外的植物特別是爬藤類的,已經把樓房的後牆都遮滿了。站在後院往上看,整幢房子一派綠意蔥蘢。院子裡很多落葉,掃了又落,落了又掃。使君子的藤往我的窗戶延伸,枝葉向窗內招搖,大有把我的窗戶覆蓋住的勢頭。我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與這些植物做一次談判:你生長就生長吧,可別把我的窗戶蓋住。我打開窗戶用手輕輕地牽引,也用剪刀來修剪它們,總算沒有被這些植物給圍困住。有一年夏天,空調突然不冷了,我找來師傅看,他打開後窗往外探身,轉過頭來說,主機風葉被爬藤纏繞住了,必須把它們都剪掉。師傅邊操作邊說話,突然發出一聲驚叫,他發現了一個鳥窩,築巢於空調機外箱的旁邊,被一叢濃密的爬藤葉片包裹著。 我喜歡開窗辦公,原因當然你知道的。 窗外的這片綠色還有花,以及它們的清氣香氣,下雨時候所散發出來的那種自然景觀,雨點打在葉片之上一群小鳥驚慌失措飛進來避雨,它們跳來跳去發出來的叫聲,都被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水池裡一群魚,悠閒地遊在樹影裡。它們與池子邊沿的蕨類植物和平共處。它們用嘴去親蕨類齒狀的葉片,也用尾巴掃漂浮的落葉。秋天的某個夜晚,我在報社值夜班,子夜過後,我拿著臉盆到花架下洗臉,風吹過牆根一棵巨大的芭蕉,讓我的身心都為之一爽。那棵芭蕉有兩層樓高,挺直的株幹舉著碩大的綠葉。我一邊洗臉,一邊心想:這傢伙葉面拿來寫字,可裝滿一個中篇呢!還有一叢竹子,也讓我心生風雅。這裡只是一片舊樓區,大多數的窗戶都熄燈了,只有我的窗外還有光,照在濃密的綠色上,我在下面洗臉,看我自己的窗戶,看天上星星眨眼,心情安謐。 這裡是我的一個點,人生中的一個驛站,我在這裡工作,也在這裡觀察和思考,做一點算是奢侈的遐想,窗外的這片植物和花卉,給予我多少慰籍和快樂! 今年春天,兩隻蜜蜂飛進來,在我室內盤旋,被我用報紙趕了出去。有一天,我打開房門,發現什麼時候飛進來一隻蝴蝶,它從窗外飛進來,不知道從視窗飛出去,就停在窗簾布上。那是一隻灰白相間的大蝴蝶,它有兩片漂亮的翅膀,一隻小小的紅色的頭。我初以為是窗簾的花飾。我走近前來,它居然一點也不害怕。我伸出手去,它飛離了一下;我再靠近它,它就一動不動讓我捕捉。它在我的手裡撲騰,我似乎聽到它的叫聲。我把它放到窗外去,目送它飛離我的視野。 工作場所一片視野,在我是最高福利。 許多生命在此相聚,與我做了芳鄰。 今年搬新大樓了,想不出窗外是什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