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門

■賴琬蓉 電影《迴光奏鳴曲》中有扇難纏大門,戲一開始女主角女兒拖拉行李準備離開公寓,然而壞門硬生生橫阻去路。女主角急忙致電鎖匠,女兒則佇立門前一臉不耐,最後禁不住等待,煩躁的伸腳狠踹,門於是被踢開。 之後全是女主角戲份。孩子離家,丈夫失聯,她自己飯碗不保,更年期又來到,偏還得顧生病婆婆。她一語不發走過生活,其實也無人聽其絮叨,只能孤單播看雙人舞影片。與此同時,鄰牆嘲諷般傳來男女雲雨聲響,滋生她愛的慾念,於是藉由幫受傷男子擦澡,渴愛雙手透過毛巾,一寸寸延展各種可能,直至畫面停格兩人交握的手。 她與他會是愛嗎?她不願多想,只是開始敷面膜、裁新衣、塗口紅,穿上久違跟鞋走進餐廳,沒料到離家女兒也在裡面,而且正與男友卿卿我我,拒接母親來電。她邁出的步伐不自覺又跨回家,習慣性旋開光碟,心思隨影中人漫舞。前進後退,又前進,又退回,當再度回到黑暗病房,明白自己與男子間終究是慾,不是愛。 而且那扇門又來了,於〈給愛麗絲〉播送時再次困鎖屋內的人,不過這次她不再輕言放棄,多次用盡全力撞擊,終於得以破門而出,然後片尾曲奏下,女主角名字初次登場,她叫玲子,身邊散亂著來不及倒的垃圾。 陳湘琪的封后之作,影評卻表示乏味。或許是沒有華麗大場面或高潮迭起的劇情,甚至連對話都寥寥無幾,有的只是中年女子的幽微內心,而誰想知道中年女子的內心? 其實在這座島上,存有數之不盡的玲子,我家就住著一位。 我在外地讀大學時,母親賣掉舊屋,新居比原本大樓多扇鐵門,每一陣子我自宿舍返家,長長鑰匙插入鐵門後,無論如何用力總無法順利扭轉,換面嘗試,結果仍舊一樣。我調整角度左右旋動,沉重行李同時壓負肩頸,於後背不斷蒸騰出熱氣與汗滴。而樓下黑狗感受到動靜不停狂吠,吼聲證明牠健壯有力,怕狗的我害怕牠隨時上衝,於是焦慮的拍門按鈴,母親聞聲趕緊前來。 母親大多在家,除了拜拜與買菜,外出時她習慣鎖上自己房門再離開,有人在也一樣。母親燒得一手好菜,懷念飯菜滋味時我便搭車回家,卻害怕她在午晚餐間的空檔,反覆向我傾訴生活的怨懟。當時的我還不想懂母親所思為何,因此一心外逃,工作後更不願快活日子沾染鐵鏽,於是索性減少回家次數。而且,不回家就無須費力於那扇難開的門。 大掃除、颱風停水、電器壞損,任何關鍵場合我都不在家,母親也鮮少撥電話過來。我享受青春,也獨自嚙啃寂寞,偶爾返家帶母親用餐購物,若見她顯露怨言線頭便旋即轉移話題,通常她就靜默無語了。 《迴光奏鳴曲》上映同年,在我觀影後不久,母親身體出現異狀,我陪她進行一系列檢查。看診醫師與母親年紀相仿,儘管年過半百,但自信爽朗的他仍存有迷人風采,使母親心生傾慕,回程路上不斷提及。第二次踏入診間,醫師眉頭緊皺報告她須動刀與化療,母親優雅道謝走出門後,默默到人煙稀少角落,像個小女孩般放聲哭泣。不是沒見過母親哭泣,但我第一次懷樓母親安慰她。 開刀前一晚我陪住醫院,睡前拉上布幕後,一向保守的母親忽掀開上衣,於我眼前裸露胸腹。她要我觸摸她糾結硬塊,告訴我這就是病,千萬注意。 她的舉動使我震驚,也憶起母親曾說我是三個小孩中,唯一吸過母乳的。雖然只有兩口,雖然我早記不得,但我忍不住反思母親於我面前兩次的袒露,竟相隔二十多年,這中間年歲我都在做什麼。穿上衣服後她無法入眠,不停向我重述她的成長,她的父母親以及她自己。我靜靜聆聽,決定不再躲避。 術前幾小時須植入人工血管,我和母親於醫護室等待。前個病人走入小房間後,再次走出時面無表情,彷彿無傷無痛,只是病衣上佈滿一大片血漬。燈號亮起,母親起身,我很想牽起她的手逃跑,但又無法,只能眼見她的衣服被命運打上紅印。 人工血管順暢流通後便是開刀,原以為這種時刻會像好萊塢電影,一群人圈圍正要推進開刀房的家人,並於病床旁握手擁抱與打氣。現實是那天大家都要上班,只有我陪伴母親,且臨近開刀房前五十公尺我便被攔下,護士請母親坐上輪椅,接著推進去。我望向母親孤獨背影,忽覺她和玲子於此重疊為一。 她們都是一個人,她們是同一個人。 被推入開刀門的她,姓名燈號由墨綠轉橘,我凝望LED白管裡橘紅圓粒,每一粒都像母親血珠在我眼皮跳動。門內的人此刻沒有意識,也暫時失去時間,留在門外的我則是每一秒都綿延漫長。幾小時後,家人陸續奔赴醫院,我們目光全聚焦於電子顯示器,終於,母親從恢復室被推出,而她見到孩子們的第一句話居然是謝謝。我追問母親疼嗎,是否請醫生再開止痛,她搖搖頭,只不停說謝謝。 「謝謝,謝謝,麻煩你們過來。」母親客氣的說,像對陌生人般生疏。 那一刻我想無論門再如何難開,一定要常回家。 手術後是一系列治療,一次療程約需住院二至三日,我注意到母親離家後不再緊鎖房門,可能是為了通風,或方便我們拿取所需物品去醫院,或許還有其他原因。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不定時巡房,母親會淡淡塗上口紅,整齊換上同色系保暖衣,等待醫生可能的到來。大約帶妝躺床並不吉利,因此即便她口紅抹得再淺,護士總敏銳察覺,並提醒要擦拭乾淨。 我與姊妹輪班照顧,密集往返醫院住家,頻繁面對那扇鐵門後才發現,把鑰匙插入後須將鎖頭拉抬幾釐米,如此便能輕鬆轉開門鎖。當我旋開鐵門,走進偌大無聲的公寓,走入玲子與母親獨自留守的家裡,揣想她們如何面對空蕩房間以及無限流長的時間。誰曾讓母親起舞,或是送上幾張光碟。玲子寡言,母親雖較多話,但說出口的不過片段,經由《迴光奏鳴曲》我才完整看見母親的世界,也理解她為何曾緊鎖房門,並釋懷自己長久的懦弱。 玲子家大門很難走出,我家的則是不好進去,然而無論是哪一扇門,都需憑藉足夠的力量才能通往想去的方向。 《迴光奏鳴曲》上映時,其實母親已悄扮玲子數十年,但現下她已不是玲子,我也不再是戲中那位女兒,而那些難纏的門或許正逐漸消解了。

Read More

〈 德樹專欄 〉從中道談總統大選與國家轉型

/陳樹(作者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座教授、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從國父孫中山先生創黨建國已一百零八年,歷經驚濤駭浪、危急存亡,所幸先總統蔣公及蔣經國先生大力推動政治與經濟改革、致力於教育文化及社會和諧等讓國家安定祥和之重大綱領與措施,也保留下了台澎金馬這片可延續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淨土,應該可以算是大中華子民很大的福氣。 組織文化之良窳與組織興衰及長治久安密切關聯,企業、社會、國家、兩岸與國際莫不皆然。組織文化構成因素經緯萬端、複雜多端,一切物質與精神文明皆屬之。組織文化如同一個網,經緯交錯綿密,但如無主繩難以成網。 組織轉型亦然,它是多面向、多層次的。它可以是組織設計變更、系統改造、技術引進、產品業務轉變、人力資源重組、系統資源整合或策略聯盟等。但就組織文化網來說,這些都是網的主繩改變,讓有限資源重新再組合,非常重要。但要真正圓滿轉型,仍有賴組織文化綱領是否合乎中道。 組織文化綱領要轉型,要先界定組織文化。在國際學術研究上,文化主要從四個面向著手,一者是期望,即願景或使命;二者是信念或理念;三者是核心價值;四者是規範,即規章作業程序即機制。如能兼顧前三項,即相當完善。組織如能先有動人願景及使命、並堅持理念、共享核心價值,即有動能,又能堅持理念而同心、共同價值而同德;再根據總體政經社會技術環境,及個體競爭條件等,做客觀有效深入評估,擬定契合環境最佳經營與文化策略,據以作部門別、功能別發展策略與計畫,轉型最易徹底圓滿。 組織轉型除受各種主客觀條件限制外,領導者的以身作則,及全心大力支持最為重要。組織文化是領導的化身,領導是組織的靈魂;領導建立應循之道,推動及推廣或潛移默化,即逐漸形成成員共同之道就是文化。國家轉型亦然,深受國家領導影響,四年一次選舉影響國家發展至深且遠,必須特別重視與關切。 二0二0年總統大選真是中華民國興衰存亡最關鍵的一役,涉及國家安危、願景定位、理念價值重組、發展策略布局,以及政黨與民主政治的走向。目前國、民兩黨都已推出候選人,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正副總統組合能否成軍雖未知,但爭議較少;國民黨雖已推出高雄市長韓國瑜為總統參選人,迄今仍爭論不休,且有可能出現第三勢力,進而與國、民兩黨分庭抗禮。 我們深切期待所有候選人及有意參選者能深切體會目前國家處境與危機,未來國家願景與使命,不只深受領導團隊影響,也深受政黨歷史價值與意識形態所影響。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所有參選人除要有大格局與使命感,也要有成就共好的善意與誠意,如能在一個深具歷史價值及莊嚴使命的政黨,組合出一個堅強有力的治國團隊,比之堅持捨我其誰、相互廝殺,最後淪為兩敗俱傷,除斷送國家轉型良機;甚且可能將國家人民推向火坑,淪為歷史罪人,那就非常不智。這次總統大選關係攸關兩岸和平和諧、國家安和樂利,期待能共體時艱、開放心胸,以國家人民為重,方合乎中道之真諦。  

Read More

<中華副刊>曾經寧靜

■何田玉 這條馬路本來不存在,現今卻小有名氣了,自成一個商圈,欒樹佇立在中央分隔島,由青翠轉而明黃到暗紅,花開了,黃花熱鬧湊合著。季節來到寂寞秋天,難得能回到這裡,我刻意走一段路。 小時候,總要走長長長長長的路才有公車可搭乘,晚上回家還要走長長長長長的路,路兩旁黑森森的都是樹,已不記得它們白天的模樣,只記得緊緊握住母親的手,想要趕快回到家。 我的家在村尾,國中以前常在晚飯後陪同父母親散步,從住家閒散漫步到村口,再回頭走回村尾。建設早已經等著,只待時機一到就啟動,新路開築的時候,從村子橫過,切斷。有了這新路,初時買東西還要穿越馬路到另一條熟悉的路去,不太習慣。夜裡一切沉默,卻也悄悄變化,那時村子改建的事也在嚷嚷了。 幾年後改建開始,籃球場早已先拆了,再來攔腰又一斬,然後村的大門變成H型鋼板圍著。眷村平房換成電梯大樓,原來的鄰居住在哪一棟哪一層都不清楚了,所有事物都改變。那曾經的都不存在了,而現在的又隨風潮再變化。 住宅大廈,一棟棟立起,百貨公司、知名書局,棒球場陸續進駐在這裡。第一家百貨公司進駐時,我已經出嫁離開,假日回娘家時,都帶著孩子散步在寬廣人行道上,漫步到百貨公司或是走向另一頭到忠誠公園。曾經的路被掩埋在新路底,每每回到這裡,眼裡盡都是異國風情與嶄新事物,熱鬧豐富。不盡然喜歡,我總在找尋,尋找村子被切斷的痕跡,是切到誰家了? 如今忠誠公園的樹都長高結實了,記得那些瘦枝初栽時,我還懷疑它如何能禁得住颱風狂吹,這公園要大樹成蔭是要多少日子啊?禿禿一片遮不住烈陽。現在,樹高筆直,我走在樹蔭下,仰望陽光是如何溜過縫隙來看我。 與中山北路交會口又多了一家知名百貨,也蓋起一棟新大樓,一樓的每戶都貼著招商,我已經忘記這處原來的風貌,但是我還記得那時沒有壓迫感,而現在眼前新樓卻使我無法生出閒情,只想快走離開高大牆面。 我知道這條路每經一段時間就會改變,而我總想從中去找到一絲絲的曾經,一些些舊跡,是否那店家還在,是否這戶人家仍住在這裡,是否門牌依然。其實又如何,我與之都不熟,甚至不認識,只是曾經常見面而已。現在路依舊,公車站牌仍佇立,那紅綠燈仍然看照著行人,只是我已聞不到漆黑裡風搖樹的寧靜氣息了。

Read More

朱育賢開轟 桃猿11:3擊退獅

中央社/桃園1日電 中華職棒今天在桃園棒球場的比賽,由統一獅對Lamigo桃猿,朱育賢一掃低潮重拾笑容,單場敲出4支安打、包辦4分打點,幫助桃猿以11比3奪勝,先發李茲也奪第14勝,獨居勝投王。 桃猿1局下就靠著朱育賢轟出3分全壘打,先馳得點;3局下一、二壘有人時,朱育賢擊出安打,帶有1分打點,接著郭永維再敲1打點安打,桃猿取得5比1領先。 4局下林立獲保送後,陳俊秀敲二壘安打,帶有1分打點,接著林泓育敲出2分砲,朱育賢、郭嚴文再接連敲安打得1分,桃猿攻下4分大局。5局下陳俊秀轟出2分砲,終場桃猿就以11比3奪勝,避免系列戰被獅隊橫掃。 朱育賢此戰5打數敲4支安打獲得,包含1支二壘安打、1支3分全壘打,包辦4分打點,獲選為單場MVP,目前朱育賢已累積28支全壘打,領先第2名的蘇智傑4支。 前陣子朱育賢遇到低潮,連總教練洪一中也說:「前陣子他有點太急,原本笑容不見了,很少看到他的表情有憂愁,也鼓勵他不要強求全壘打,這是自然產生的,這2天打很好也替他高興。」 桃猿先發投手李茲主投5局,被敲6支安打,投2次保送、5次三振,失3分,拿下本季第14勝,仍獨居勝投王,領先隊友尼克斯及王溢正3勝。洪一中表示,其實李茲今天狀況沒有很好,因為天氣溼熱的關係,只有1、2顆球超過150公里,「本來想讓他投6局,不過因為分數領先,想說也差不多夠了」。

Read More

溪口鵪鶉染禽流感 撲殺逾萬隻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溪口鄉謝姓鵪鶉場證實感染高病原禽流感,一日上午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人員到飼養場,撲殺逾萬隻鵪鶉。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表示,溪口鄉謝姓鵪鶉場上週四發現部分鵪鶉異常,疑感染禽流感,主動通報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採樣,檢驗結果證實感染高病原禽流感。一日上午防治所十多名防疫人員,到飼養場撲殺逾萬隻鵪鶉,並管制感染禽流感飼養場四周與環狀帶,共十四家家禽場,禁止移動、監控及採樣送驗。 嘉義縣防治所長林珮如指出,謝姓鵪鶉場是嘉縣首例感染禽流感的鵪鶉場,禽流感是鳥類感冒,有流鼻水、站不穩,甚至脫毛症狀,絕大多數禽流感病毒只會由鳥傳給鳥,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會讓鳥生重病或死亡。

Read More

公親寮拜溪墘音樂會清水寺開鑼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南區公親寮鄉親在農曆七月底奉請清水祖師,舉行拜溪墘祭典,卅日晚更舉行「拜溪墘音樂會」,邀公親寮天子門生、台江分校村廟樂團薩克斯風、和順國中國樂團,以音樂來禮敬清水祖師,共祈平安。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公親寮清水寺、里辦公處、社大台江分校、台江文化促進會,十年前為進一步推動台江流域治理,發揚「拜溪墘」敬天地守護家園精神,每年皆在清水寺舉辦「拜溪墘音樂會」。今年仍按往例舉行,包括文化局長葉澤山、安南區長葉誌明、和順國中校長謝連陽、台江文化促進常務監事鄭新讚、市議員王錦德與黃麗招,也到場為鄉親加油打氣。 台江拜溪墘音樂會,由百年歷史的公親寮「天子門生」太平歌陣開場,保存台江文傳統文化精神;台江分校村廟樂團薩克斯風接續,展現現代子弟戲曲的創新經驗。最後由在地青少年共同組成的和順國中國樂團壓軸演出,給民眾一個不一樣的夜晚感受。

Read More

嘉義長庚醫院舉辦癌友音樂才藝比賽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長庚醫院於八月三十一日下午在醫院第二國際會議廳,舉辦「叫我第一名‧作伙來讚聲」癌友音樂才藝比賽,參賽者來自各嘉義、雲林地區的醫療院所所癌友,場面很熱鬧。 嘉義長庚醫院指出,該醫院自一0四年起已舉辦五屆癌友歌唱比賽,今年第五年更擴大辦理「叫我第一名‧作伙來讚聲」癌友音樂才藝比賽,參賽者來自各嘉義、雲林地區的醫療院所癌友。 昨日癌友音樂才藝比賽在醫院第二國際會議廳舉辦,提供癌友展現自我及分享經歷管道。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台語金曲歌王謝銘祐及台語歌手陳隨意擔任傳愛大使,透過歌聲鼓勵病友,另由金曲歌王謝銘祐帶領者麵包車樂團演奏及擔任評審,希望以歌聲傳遞正面能量。 嘉義長庚醫院表示,有九組抗癌鬥士用歌聲展現自我及分享抗癌經過,每屆都參加的阿賢表示罹癌後封閉自己,幸好有家人的陪伴,自述「癌症非絕症,勇敢的活下去,明天的太陽還等著我大聲說早安!!!」,也用每次參賽來表達仍然努力活著。 罹患肝癌的阿誠,因為家人與醫療團隊的陪伴與幫忙,讓他能一路走來,但是近期診斷肺轉移,三個月至半年是平均存活率,就如同阿誠演唱的「人生看頭前」歌詞,人生阿人生,世間親像來旅行,心肝著愛放乎清,目睭著愛看頭前,頭前有充滿著,無限的光明,希望藉由參加比賽,鼓勵癌友們勇敢面對,人生看頭前,才有好前程。

Read More

人工智慧之禍福

台南一中1年11班 ◎謝景勛 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展開,目前的發展對人類的生活來說是有益的,不過仍有許多人擔心,究竟未來不斷進步的人工智慧對我們普羅大眾是福或是禍? 我認為在它們尚未能自立思考的情況下,福禍取決於使用的方式。 將人工智慧用在醫療輔助上,我認為是福。現階段已有機械手臂的達文西手術,即專門開微創的手術,在細微的環境下,機器的敏銳度絕對高過人類一籌,只要在患者身體開個小小的傷口就能進行手術,誤差極低的機器手臂,比傳統手術更有效率,絕對是醫生們的好幫手。 用在工廠、家庭、服務業上,我認為福禍參半,人工智慧的行事效率絕對勝過人類,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不會罷工等優點是福;但,它們也搶走了人類的部分工作,這是最大的災禍。在家庭中,人工智慧可以幫忙做家事,讓我們可以有多餘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福;但太舒適的生活,會讓人類走進懶惰,由機器人幫我們打理所有平日最花時間的工作,使我們無所事事,這絕非人類的福音。但,人類若能將空下來的時間、精力,花費在更具人文素養或更有創意的事務,則是更大的福。 說到工作被取代,我認為愈需要人腦的工作就不會被取代,就像醫生看診,必須因應患者的各種特殊情況,諸如生活習性、飲食習慣、情緒掌控情況等細心問診,才能對症下藥,人工智慧是依程式執行任務的,它們不了解患者,亦沒有情感,因此無法取代醫生;若是每天皆作類似事情,有一套固定程序的工作,或勞力密集工作容易被取代,勢必未來人工智慧普及的世代,以腦力及創意維生相較之下有優勢,只能付出勞力的人將無所適從。 以上皆是人工智慧在未能自主思考的情形下的因應方式,一旦它們能有自己的思維,一切就沒有那麼單純了,到時候「他」們能寫自己的程式,比人類快幾千倍,就算人類設計自爆程式,他們也許能自己破解,進化再進化,人類想挽回也來不及了,那可能會是人類的大浩劫。 這些雖然是想像,但希望人工智慧不要演變成電影《機械公敵》那類野心勃勃的機器人,人類在發展人工智慧一定要謹慎,並且顧及人類自己的權利,才能使人工智慧成為人類的助手,而不是消滅人類的殺手。

Read More

<中華學園>雷門之旅

台南市聖功女中1年級 ◎傅郁晴 有一個深紅色的燈籠,獨自霸占了一整個暗紅色的大門,上面大大的寫上雷門二字,旁邊還有兩隻很巨大的大草鞋,分別一左一右,堅立在燈籠兩旁。這個招牌性的大燈籠,自然吸引了許多穿著漂亮和服的人來拍照。陽光照在他們身上,讓和服上的花紋,在陽光下變得閃閃發亮,微風輕輕地吹過來,和服的裙襬就隨著微風伴著相機的喀喀聲擺動,這裡就是十分有名的雷門。 雷門身後,是一條乾淨又筆直的路,路的兩旁,有許多排得整整齊齊的商店,有的賣形狀特殊的人形燒,有的賣小巧可愛的燈籠吊飾,還有幾間賣著各種口味的冰淇淋店,旁邊還掛了一個「請在原地吃冰」的小牌子,你要同意不會邊走邊吃,老闆才會賣你,因為這裡大部分的老闆不會為了賺錢而去打破了日本的規矩。 這條大路直直的通到神社面前,神社的附近,置有一排一排的紅色大櫃子,上面放了一個裝有細長木籤的沉重鐵桶子,四周有許多人拿起鐵筒搖啊搖的,「哐啷哐啷」的聲音此起彼落,當木籤掉下來時,就到櫃子前去找和木籤上頭數字相符的紙,如果紙上寫大吉,你就可以把紙帶回去,萬一抽到凶,就把凶籤留下,把壞運交給神明處理。 其實一走進這條位在雷門身後的路,就會覺得這裡給人一種跟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感覺,因為這裡的人都非常有禮貌,不會有人為了自己的方便,而造成他人的反感甚至是不便,而且大家都很有公德心,不會有人隨地丟垃圾,幾乎沒人會在路上吃東西,而這是在大多數的國家很難看到的。 在這八天的旅行中,除了雷門,其他的景點大多都已被都市化,就只是像從一個都市搬到另一個都市而已,沒什麼改變,更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雷門雖然被一大堆觀光客佔領,卻仍然保留了日本文化的特色,所以,對我而言,雷門是這八天中,最棒的一個行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最喜愛的節日

台南市崇明國小6年9班 ◎王如愛 一年四季都有各種不同的節日來慶祝特定的事物,其中父親節就是我最喜愛的節日,那天我們家都會有一些有趣的活動。 爸爸是我們家庭的保護者,他辛苦的工作供應我們,所以父親節時我們家經常會出去吃飯,讓爸爸享受這個專屬於他的節日。爸爸是個幽默風趣的人而且很配合我們設計的節目,我們很喜歡捉弄他。父親節之前,哥哥、姊姊和我都會想一些特別的逗趣點子使當天更熱鬧。爸爸會說他不要電動刮鬍刀,他不是因為沒錢買而是喜歡手動的唰唰感,還會經常有意無意的說「我的皮鞋最近好像怪怪的」,或「最近我覺得哪一家餐廳看起來不錯」等等來暗示我們,他想收到什麼禮物或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這時媽媽、哥哥、姊姊和我就裝出我們什麼都聽不懂。並偷偷從爸爸的「禮物單」中選出一個覺得最適合的送給他。而我們去買禮物時,就開始繪製禮物藏寶圖、布下陷阱、製作道具和準備提示本。等到父親節當天就合力將家裡布置成尋寶聖地,並請爸爸來找他的禮物。最後大家開心地享受晚餐,也為父親節畫下可愛的句點。 我喜歡父親節,喜歡全家在一起做好玩的事情時那種溫馨快樂的感覺。爸爸也會回饋一個大驚喜的表情來逗我們,而且這些古靈精怪的點子大部分都是我的「傑作」,看到家人們如此樂在其中認真的玩,使我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 每年八月八日父親節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這天我們家歡笑聲不止,讓我們表達對爸爸的敬意,也讓我感受到爸爸濃濃的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