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環保自然葬 社大開辦身後學 參訪大內植存園區

台南社大安排民眾參訪大內生命植存園區,大內區長李義隆(右蹲者)解說示範植存流程。(台南社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推動不同世代民眾提早啟動樂齡視野,台南社區大學開辦身後學系列活動,十九日更安排自然環保葬專題講座及參訪大內生命植存園區體驗,吸引超過七十人參加。 台南社大陸續開辦身後學專題講座,邀請護理師,律師、安寧病房志工、器捐家屬等分享經驗與知識,從遺囑、遺產、儀式到器捐,不避諱死亡,提倡不分年齡、不分世代,都該趁早學習如何不留遺憾,從容轉身告別。講座辦理至今已超過十場,每場都座無虛席,吸引滿場民眾學習,參與年齡層也以中壯年族群居多,顯見民眾對生死議題的關注。 昨天更安排了自然環保葬專題講座,以及實地到大內生命植存園區參訪,活動除了由環保自然葬協會理事長郭慧娟示範植存步驟與儀式,大內區長李義隆並親自為民眾說明大內生命園區的設立與園區規劃理念。 參與民眾有的是抱持對樹葬的好奇而來,也有民眾親子一起參與,台南社大身後學專題活動主辦人傅沁怡便特別為自己的母親報名,她說,「小時候就曾聽母親不只一次提過,以後要回歸自然,不要給後代添麻煩。」 李義隆說,市民對植存的接受度有提高的趨勢,園區每月的植存量已達近百個,目前除增闢二期,也將鼓勵起掘土葬的先人骨骸,再經處理,一樣可辦理植存,符合「回歸自然、綠蔭後人」的自然環保理念。 自然環保葬講師郭慧娟說也表示,台灣每年約有十五萬人過世,無法都以傳統墓葬方式,不立碑、回歸大地的自然環保葬是漸被接受的模式,但建議植存園區設施可再增添更多人文關懷,讓方便民眾追思。

Read More

高中生發起撿菸蒂 黃偉哲表揚

市長黃偉哲(中)十九日表揚南一中及家齊高中學生楊子賝等人發起撿菸蒂淨街活動。(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一中及家齊高中學生日前在馬路上撿菸蒂被PO上網後,引起迴響,市長黃偉哲十九日下午,在市府予以表揚。楊子賝表示廿四日下午,將號召百名高中生,在河樂廣場附近撿菸蒂;環保局也將配合該活動,在全市卅七個行政區,同步舉行減菸撿菸總動員淨街活動。 南一中學生陳俊哲、楊子賝、李知及家齊高中學生林彤芸等四人籌辦撿菸蒂活動,日前在中西區水仙宮市場附近沿街見到菸蒂便蹲身撿拾,短短廿分鐘就撿了二百個菸蒂,當天撿菸蒂的行為,被PO上網,臉友們按讚外也一再轉傳。 黃偉哲為肯定學子們愛鄉愛土情懷,十九日除予以表揚外,並接下四名學生廿四日舉行的淨街活動邀請卡;包括市議員陳怡珍、吳禹寰、周麗津、李啟維及蔡旺詮、南一中校長廖財固、家齊高中校長陳韻如及環保長謝世傑等人,也出席表揚活動。 黃偉哲指出,四名學生忙於課業之際不忘關心環保,發起活動付諸行動,實屬不易,市容景觀反映一座城市的人文與素質,市政府重視環境清潔,也盼社會大眾共同維護,他也代表台南市一百八十八萬市民,感謝學生的善心義舉。 謝世傑表示,菸蒂若投入水溝,將造成水溝蓋縫隙及四周堆滿菸蒂,清潔起來費工又費時,環保局一0九年共裁處一千九百八十二件亂丟菸蒂案件;菸蒂體積小,吸菸者常忽略對環境的影響,清理菸蒂是清潔人員頭痛的問題,對於學生們廿四日舉辦「探得無菸」撿菸蒂活動,環保局也將全力協助。

Read More

六甲商圈大苑子茶飲等多家業者獎勵學生 憑百分考卷可換免費商品

六甲國小二十日開始期中考,商圈大苑子茶飲等多家業者獎勵學生認真讀書考試,憑百分考卷可換免費商品。(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林雪娟/綜合報導 六甲區六甲國小二十日起舉行兩天期中考,六甲商圈多家店家為了鼓勵學生,推出只要考一百分,就能免費獲得飲料店、麵店、關東煮店等商品;議員呂維胤也結合企業,只要就讀南區、安平區小朋友,憑藉一張滿分考卷即可至中華路二段辦公室兌換。 六甲商圈多個店家,包括大苑子飲料店、西施燒雞蛋糕、六甲國中黑輪伯、菜市場內大麵徐、民生街關東煮臭豆腐、莎也加麵包坊等,都推出一百分考卷換商品的獎勵活動,希望鼓勵學生多讀書,考得滿分。 六甲國小校長陳志強相當感謝店家對學生的鼓勵,他表示,十幾年前有一名家長為了鼓勵學生考一百分,推出憑百分考卷就能免費換取紅豆餅,對學生的鼓勵很大,此後陸續有其他店家加入,也因此十幾年來,該校的學生只要期中與期末考一百分,都能獲得獎勵。 呂維胤則表示,每個小朋友的學習進度不同、擅長領域也不一,無論是國英數理或藝文體育音樂,只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得到滿分,都值得鼓勵與嘉許。 認同呂維胤的理念,製冰廠老闆賴智州特地與他合作,在服務處擺放冰櫃與八味的枝仔冰,龍岡、永華和日新國小校長陳彥良、張景添、徐俊雄十九日都到服務處,感謝呂維胤鼓勵小朋友的心意,讓表現優異的小朋友在炎夏能吃著冰涼可口的枝仔冰,暑氣全消,更能擁有快樂的夏日回憶。

Read More

南應大中小企業學院培植女菁英

南應大一一0年度「台南市中小企業婦女頂尖學院」開訓,三十餘名女性企業負責人或高階主管將進行一個半月的企業主菁英培力課程。  (台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辦理一一0年度「台南市中小企業婦女頂尖學院」開訓,共有三十餘名女性企業負責人或高階主管參加,將進行一個半月共十四堂的企業主菁英培力課程,內容包括長照2.0、企業診斷與經營分析等,期許能將所學不同領域專業活化運用。 南市中小企業婦女頂尖學院是由南應大研發處推廣教育中心、生科學院與台南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台南市中小企業婦女協會聯合開辦,共有三十七名女性學員報名。課程規劃涵蓋領域非常廣泛,均以培植女性企業主各方面專業及潛在能力為主,包括「勞基新法對企業影響」、「手機APP拍出網美照」、「排毒養生瑜伽」、「數位網路行銷新趨勢」等。 台南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副總幹事陳宗明感謝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及南應大和相關單位支持,促成今年度第一期頂尖學院,讓來自各產業學員們透過課程學習與交流,提升自我和企業經營,協助企業永續經營與深耕,也期許未來能將頂尖學院持續發揚光大,造福更多企業者,一同為增進社會福祉而努力。 南應大校長黃宗成表示,辦理中小企業婦女頂尖學院,乃為該校善盡大學之社會企業責任,透過課程學習與交流,厚植南台灣企業主各方面的專業及潛在能力,未來有信心能給予學員們更紮實的課程,讓大家收穫滿載而歸。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利用隨手素材 崑大生學特效妝

崑大視訊系學生在影視特效化妝工作坊中,透過實作教學了解特效妝的奧妙,並創作「傷妝」(右下角)超真實。(記者汪惠松攝) 隨著東方電影中的特效化妝技術日益純熟,吸引國內影視科系學生學習專業技術。崑山科大視訊系不讓好萊塢電影專美於前,邀請時尚學程老師陳姿君在影視特效化妝工作坊授課,讓學子透過實作教學了解特效妝的奧妙。 崑大視訊系教學理論與實務並重,影視特效化妝工作坊鼓勵學員發揮想像力,利用隨手可取得的素材來激發創作,例如:敲碎筆管來做成碎骨,螺絲釘、鋼管做成穿刺人體的特效,參與學生上了課才知道,何時受的傷、怎麼傷到的、傷口形狀與顏色、復原狀況如何?甚至血流的方向等,每一個小細節所呈現的面貌都是不一樣的。 陳姿君表示,一般人以為會化妝就能擔任影視工作梳化工作,這是認知錯誤的地方,特效化妝不只是要會化美麗的妝,更多的是創造劇情中的人物,給予血肉的同時,也給予面貌,讓劇本中虛擬人物「活過來」。特效化妝師除必須具備梳化等技術外,翻模、塑形在人體上作變化,塑造新的人體線條,也製作特殊道具與造型。 她提到,一個特效化妝師的養成除自身技術,還需能理解影視工作內容與流程,詳讀劇本,與劇組有詳實充分的討論,要做出能符合劇情需要,幫助演員表演的造型,還要創造出具有普同性又兼具獨特性的設計,讓觀眾相信角色的真實因而跟著入戲,甚至喜愛。 視訊系主任胡佩芸說,只要是對學生有幫助的,系上都會全力支持,今年的寒假學生學習也均不中斷,工作坊課程從師資與設備支援到材料的提供,為的是幫助學生學習特效化妝各種技巧,也從拍攝角度進行檢視特效化妝成效,提升拍片工作質感。 崑大視訊系已規劃系列性學習單元,將在日後開設課後的梳化特效化妝工作坊,讓對影視梳化及特效化妝有興趣學子學習,不用出國就可學習精彩的特效化妝技巧,也為台灣影視特效化妝培養新一代生力軍。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中營慶百歲 感恩音樂會溫馨

中營國小利用百年校慶舉辦感恩音樂會,展現學校推動多元音樂學習的成果。(記者林相如攝) 下營區中營國小發展多元的音樂教育不遺餘力,國樂團更是該校特色的音樂社團,加上直笛、合唱等,讓該校在慶祝百歲生日時,可以舉辦「感恩音樂會」,透過多元的音樂演出,讓鄉親感受學校音樂教育的扎實,也透過豐富的音樂節目演出,讓音樂會絕無冷場,持續的樂音飄揚,讓鄉親沉醉。 中營國小校長沈佳蓉說,難得的是,百年校慶的感恩音樂會,特邀請歷屆國樂團的傑出校友一起共襄盛舉,其中更有夫妻與子女一同參與,讓整個國樂團的演奏,融入世代交替,顯得與眾不同。 中營國小今年欣迎百年校慶,校方特別推出「感恩音樂會」,邀請地方鄉親共襄盛舉,除了與師生一起慶祝學校的百歲生日外,也藉此展現學校對音樂教育推動的努力,因為大多數擔綱演出的,都是該校學生,包括兒童樂隊、直笛齊奏、合唱、鋼琴獨奏、梆笛協奏、二胡協奏、國樂團大、小合奏等,接力上台演出,呈現繽紛多元的美麗樂音,也展現學校豐富多元的音樂教育,讓學生在樂音的陶冶中,學習更有動力。 雖然中營國小每年都會舉辦音樂成果發表會,除了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外,也邀請鄉親共襄盛舉,見證在地孩子的學習成長,但大都在白天舉行,因不少鄉親與家長都要上班,地方參與有限。 如今藉由百年校慶,舉辦感恩音樂會,雖然與年度成果發表會大同小異,但卻增加了不少地方的參與,尤其歷屆校友到場同樂,帶著學弟妹一起演出,更讓人感受到中營國小音樂教育的優異成果,校友雖然畢業已久,仍念念不忘。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夢想啟航 漁光學童走讀漁光島

漁光分校中年級的學童騎單車走讀漁光島。(記者施春瑛攝) 為了讓孩子更加熟悉學校所在的漁光島,億載國小漁光分校主任張瑾玥與教學團隊這學期規劃「漁光點點夢想啟航-海風月牙拾貝趣,漁光鯤鯓識讀記」課程,帶著二十一名三、四年級學童,騎乘單車走讀漁光島。 騎單車走讀活動由李秋田、廖文毅及林緯三位老師帶隊,帶領學生從漁光分校出發,往學校左側方向開始認識社區,沿路拜訪漁光阿婆茶葉蛋、活動中心、毛屋等文化據點,還拜訪了慶和壇,認識廟宇文化,廟宇人員都熱情用心的招待且開心合影。 漁光分校三年級學生鄭雨晴表示,過程雖然辛苦,但很開心,每前往認識一個據點,都印象深刻,尤其阿婆茶葉蛋的阿婆每天一早都用甘蔗渣及阿婆的愛心煮茶葉蛋,所以茶葉蛋才能香味四溢,口齒留香,讓她以身為漁光島「最高學府」的學生身分為榮。 四年級學生鄭辰恩說,他與其他同學一樣都是來自學區外,很高興有此機會可以進一步認識學校周遭環境的資源,也畫出了屬於自己的單車學習地圖。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瀛海用腳認識台江

青春夜行邁入第6年 校友及外籍生也報名參加 雙腳步行感受土地溫度 瀛海中學連續六年舉辦青春夜行,師生透過雙腳步行去認識所在的台江。 (記者施春瑛攝) 瀛海中學已經連續六年舉辦青春夜行活動,今年是以「台江產業變遷」為主題,由瀛海台江社帶領百餘名師生一步一腳印,從學校出發後過嘉南大圳、經鹽水溪堤到安平四草大橋、鹽田生態文化村,入北汕尾拜謁天后宮媽祖;凌晨繞經台江大道,迎著晨曦沿嘉南大圳分線,一路步行回學校,全程三十四公里的「台江遊學」,考驗毅力,也深刻認識家鄉,儼然是瀛海台江人的成年禮。 台江社社長潘辰愷說,從去年第五屆的台江「歷史」,到今年的台江「產業」,主題年年在變換,不變的是傳承的精神。今年是「瀛海青春夜行」舉辦以來,挑戰距離最遠的一屆,也是規模最龐大的一次,除了瀛海師生、家長志工,也有已上大學的歷屆學長姊代表,更吸引了四位義守大學的外籍生報名參加,一起見證青春夜行的傳承以及這份精神的永續經營。 校長張添唐於開訓典禮特別到場勉勵學員,以雙腳步行感受土地的溫度,認識台江前人奮鬥的歷史,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全員一百五十餘人,就是一百五十多顆種子,把守護土地的信念傳播下去,讓自己也成為有溫度的人。 出發後首站,全員先到學校附近的代天宮祈求平安,學員說,這是把教室搬到戶外的儀式。接著一行人從下午走到晚上,再從夜晚走到清晨,沿途欣賞美麗「一日台江」景色,並分站解說,讓學員認識台江「漁塭」、「鹽田」、「科工區」、「水利」發展與變遷。實際參與課程解說的學生葉承宗說,以前常聽說,學習要跟生活連結,自己感受並不深,但這次走過之後,他可以把「與土地連結」說得自然,說得更真切了。 活動總召李心儷說,很喜歡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感覺,挑戰自己,也讓更多人來了解自己生長土地的故事,雖然很累卻很有意義,希望可以一直續辦下去,把教室搬到戶外,實際走一趟,體驗的比課本裡教得更深刻。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台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承辦數位電商轉型業績開拓實務班

台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連續六年承辦台南市數位電商轉型業績開拓實務班。(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研究發展處創新育成中心承辦一一0年度台南市數位電商轉型業績開拓實務班,共有三十多名產業界人士來學習網路社群文案撰寫、GA大數據分析網路流量與客源、以及建構企業自身的品牌等課程,並實際操作各式數位行銷工具,包含臉書直播導購、LINE官方帳號建置、IG經營技巧。 台南市數位電商轉型業績開拓實務班是由台南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及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以產官學合作的模式,針對物聯網與電商的創業實作相關應用,在台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所開設的帶狀教育訓練課程,學員均是台南地區中小企業主及有志創業青年。 南大表示,數位電商轉型業績開拓實務班自六年前於南大開辦以來,此次已是第十二期課程,學員除了在課堂上獲取專業知識之後,在課程結束後也能透過台南市工策會與南大育成中心團隊的企業輔導與關懷機制,獲得產業升級的資訊與機會。 工策會總幹事李一道表示,台南市工策會近年來持續輔導廠商升級,希望學員未來能結合政府計畫,運用創業輔導資源,運用電商創業及進行產業升級,帶動產業與經濟發展。南大也表示,該校與工策會持續合作辦理電商創業相關課程,已在台南地區建立起品牌知名度,今後仍會繼續配合推動台南地區產業界的數位轉型。

Read More

球場見高下 首屆學生一中盃開打

「一中盃」學生校際交流賽開打,請來南一中傑出校友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榮譽主席。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了爭誰是「真一中」,台南一中和台中一中曾經在網路引發激烈口水戰,不過這回他們把「戰場」從網路拉到球場,在兩校學生會、學聯會的合作下,十七日在台南一中體育館舉辦首屆「一中盃」學生校際交流賽,合計有近兩百名學生參與,戰況十分激烈,最後是由地主隊台南一中獲得冠軍總錦標,雙方也約好明年移師中一中再戰。 南一中和中一中是全國唯二以「一中」為名的高級中學。教師組「一中盃」球類聯誼賽已連續舉辦兩年,藉由球類競賽活動,增進兩校的良善互動。今年適逢南一中百年校慶,在兩校學生會、學聯會的合作下,學生「一中盃」首度開打。 「一中盃」學生校際交流賽開打,為了求勝,兩校學生無不卯足全力。(記者施春瑛攝) 學生邀請到南一中傑出校友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一中盃」榮譽主席,王金平表示,兩所一中交流又合作,開啟兩校合作新領域,他也勉勵學生,輸贏不重要,只要發揮運動精神就好。 南一中校長廖財固說,兩校已建立策略聯盟,將攜手走向國際,這場比賽是君子之爭,不管誰贏都是「一中贏」。而帶隊南下的前中一中校長陳木柱則用「一中各表」來形容兩所一中長期以來的競爭,並認為有競爭才會帶來進步與成長。 「一中盃」學生校際交流賽開打,為了求勝,兩校學生無不卯足全力。(記者施春瑛攝) 為籌辦學生「一中盃」賽事,南一中學聯會會長李淙楷與中一中學生會會長李適安,自去年起即開始密切聯繫,審慎討論賽制,今年三月公告比賽簡章後,兩校的初賽賽事也如火如荼展開,學生參與踴躍。 「一中盃」學生校際交流賽共有將近兩百名學生參加,無不卯足全力希望為各自的「一中」爭取榮譽。比賽結果台南一中在排球代表賽、排球明星賽、足球明星賽、桌球單打、桌球雙打等項目得勝,總積分三十分;台中一中在籃球明星賽、籃球代表賽、足球代表賽等項目得勝,總積分二十七分,最後由台南一中摘下首屆首屆「一中盃」學生交流賽的冠軍獎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