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國小校舍重建 開工

山上國小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動土,山上國中學生為母校打鼓舞獅,歡慶校舍將新建。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已有一百一十五年歷史的山上區山上國小,十五日在山上國中學生為母校打鼓舞獅的歡樂氣氛中,舉辦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動土典禮,預計一百十一年完工,市府團隊、市議員和在地里長都參與,校長蘇耿義表示,今年新生將增一班,兩年後幼兒園也要增班,校舍重建是超前部署,因應南科工程師需求。 山上國小昨天舉行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動土典禮。  (記者張淑娟攝) 昨天的動土典禮由市府副秘書長王揚智率教育局官員參與,王揚智表示,山上國小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前幾年受少子化和人口外移影響,學生數漸漸減少,造成學校逐年減班,但近期南科效應,山上區建案日增,估計已超過一百戶正在興建中,且因山上區交通方便又鄰近南科,勢必吸引年輕工程師購屋定居,鑑於此,教育局超前部署,規劃山上國小幼兒園在一百一十二學年度新增一班,讓居民不用擔心抽籤問題,年輕人可以「增產報國」。 山上國小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動土,山上國中學生為母校打鼓舞獅,歡慶校舍要新建了。  (記者張淑娟攝) 王揚智也指出,今年台南市學校拆除重建工程,獲中央核定近十億八千萬元,有十五所學校十六棟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其中山上國小獲補助六千八百多萬元重建十四間教室,含兩班幼兒園,期校舍工程如期如質完工。 蘇耿義則表示,學校老舊校舍因年代久遠設備漸趨老舊,早已不敷學習所用,感謝市府對學校教育環境品質改善的重視,協助山上國小重建校舍,尤其今年九月將新增一班,可見山上區已有南科效應,學校也將讓山上區學子有一個優質的學習場域,再搭配「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科技資訊」的優質校風,共同創造山上國小新的里程碑。

Read More

陳奕凱崑大分享學弟妹導演路

在YouTube「反正我很閒」頻道網路影片一夕爆紅的崑大視訊系畢業系友陳奕凱(前排左六)回母校,與學弟妹分享在校、畢業拍片與邁向網紅心路歷程。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在YouTube「反正我很閒」頻道影片中,扮演「樂咖」及負責導演而一夕爆紅的崑山科大視訊系畢業系友陳奕凱回母校,與學弟妹分享「年輕導演在電影與網路的分競合擊之路」,暢談在校、畢業拍片與邁向網紅的心路歷程,在校生慕名而來,氣氛熱絡。 「反正我很閒」頻道在二0二0年榮登為「台灣Youtube排行榜快速竄升創作者」冠軍,創下許多網路虛構人物,例如「卑鄙源之助」、「台北暴徒」等網路金句,相當受到年輕人歡迎。 陳奕凱回憶,他在大學時期就很喜歡拍影片,特別是搞笑風格的短片,視訊系讓他奠定紮實的製作技術根基,四年級畢業製作《遊子》,更榮獲金穗獎最佳劇本、美術與優等劇情片三個獎項。 在攻讀研究所時,陳奕凱因希望可以繼續維持拍片的興趣,便跟同學一起組織「反正我很閒」的網路頻道,網路影片雖讓陳奕凱一夕爆紅,躋身時下熱門網紅行列,但是他仍舊執著於電影的創作之路,特別是蔡明亮導演的電影對他造成人生價值觀重要轉變,讓他思考生而為人的意義。 因此,就算陳奕凱有了網路紅人身分,仍然不忘情於電影導演之路,努力考取金馬學院參與創作研習,並完成碩班的《偷偷》畢業影片。演講中陳奕凱也特別播放這部創作片與學弟妹分享創作理念與經驗。

Read More

偏鄉設央廚 府城效益冠6都

中央廚房化讓更多偏鄉小校也可享有更好的午餐供應品質。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行政院宣布偏鄉地區將廣建一百三十七座中央廚房。市府教育局指出,透過劃分群組工作聯盟,南市將儘速向中央再申請新建三校、擴建六校,合計九校中央廚房,經費逾億。對小型及偏鄉學校居多的南市將是一大利多,增設校數及供應效益則為六都最佳。 南市現有四十八所中央廚房學校,供應一0八校午餐。  (記者羅玉如攝)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偏鄉小校食材採購不易。部分學校雖有食材聯合採購機制,但因廠商需將食材限時分送各偏鄉小校,成本增加導致投標意願低。小校師生人數少,相對烹調成本較高,也間接影響學童午餐品質。有鑑於此,在中央推動偏鄉廣建中央廚房計畫前,南市已超前部署。透過共享經濟概念,設置中央廚房學校,供應午餐給鄰近多所小型學校,發揮規模經濟效益。讓偏鄉學童可用相同午餐費,吃到更豐富的菜色,同時減輕小校教師兼辦午餐業務的負擔。 教育局長鄭新輝補充,教育局一0八年度起持續盤點、建構南市午餐中央廚房化供應群組。目前已有四十八所中央廚房學校,供應其他一百零八校午餐,占全市的四成二。配合行政院推動的偏鄉廣建中央廚房計畫,再向中央爭取九校。加上目前市府自設的四校,午餐中央廚房學校將增為六十一校,供應校數達一百五十八校,占比提升至六成二,效益六都最佳。

Read More

高雄青春設計節初選 崑大績優

崑大空設系在高雄青春設計節中,包括「浮夢遊廊─竹科地景的倒帶改寫」等八件作品入圍建築與空間設計類,為該類全國入圍成績最佳科大。  (崑山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二0二一高雄青春設計節初選,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在建築與空間設計類表現亮眼,共入圍八件,囊括逾五成入圍名單,為全國科大入圍成績最佳空間、室內設計教育學系,另入圍數位多媒體與遊戲設計類一件,顯見學生作品整體表現備受評審團肯定與期許。 崑大入圍青春設計創意競賽建築與空設類作品題材多元,在城市空間部分包含老師杜立筠指導學生盧皓璿的「戀轉圜─首都慾望互文」,作品依台北城市發展的架構,以都市戀人作為主角,討論京華城的生與滅;翁嘉宜「浮夢遊廊─竹科地景的倒帶改寫」,以空間及詩文操作所浮現的夢「景」,來回應竹科人心中所需真實的「景」。 針對社會現象部分則包含空設主任張郁靂指導李昕容以紙箱為主要材料,協助無家者建構「臨時性棲身所」的社會性議題設計;老師吳禹賢指導吳若榆的「拉美失物 無人招領」,利用生命週期的概念,轉換小琉球因觀光而產生的垃圾與汙水成為新地景營造的歷程。 入圍較特別作品還包括老師鄭博元指導吳宣穎與黃郁淇的「Vector」,不僅展現空設系課程中極具特色的影音多媒體學程的學習成果,並針對室內設計操作過程中,利用AR技術設計開發有效建立室內平面與裝修規劃的APP,協助室內設計師與客戶能快速討論,進而入圍數位多媒體與遊戲設計類。

Read More

志開實小自強樓重建 動土

志開實驗小學自強樓重建動土,師生開心合影。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爭取教育部中小學老舊校舍整建計畫經費,補助十五所學校進行整建。其中志開實驗小學耐震係數不足的自強樓校舍獲八千兩百多萬元經費補助,十五日上午舉行拆除重建工程動土典禮。新校舍以「造飛機、青草地、小學堂、大教室」為設計理念,工期五百四十日曆天,預計一一一年九月底完工。 動土典禮在學生醒獅鑼鼓表演中揭開序幕。除了全校師生,市府副秘書長王揚智、教育局副局長吳國珉、家長及校友代表、民代、社區民眾均到場觀禮。 志開實驗小學十五日為耐震係數不足的校舍自強樓舉行拆除重建工程動土典禮。 (記者羅玉如攝) 王揚智表示,南市積極爭取教育部一0九至一一一年度中小學老舊校舍整建計畫經費補助。志開實驗小學於一0六年由公立小學轉型為實驗教育學校,是南市八所實驗小學之一。該校創校以來,培育無數傑出校友。校舍重建後,將與水交社文化園區日式建築相呼應,成為聚落新地標。 志開實小校長王念湘指出,重建工程由九穗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佳昇營造施工。廣達兩千七百一十一平方公尺的建築體,含十八間教室、四間廁所、樓梯七座及地下室。雙層斜屋頂設計,對應日式宿舍意象的重簷建築,完工後可望成為以人為本的教學活動空間。 王念湘說,志開實驗小學有一百五十二名學生,未來將持續深耕生命教育核心理念,結合Eco School生態學校實驗教育課程,以友善環境的具體行動,提升孩子們的生命議題素養。

Read More

黎明中學洪子棋表現優

黎明中學學生洪子棋(右三)申請到全民中檢獎學金。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黎明中學與CWT全民中檢合作,辦理在校檢定專案,希望藉由公平、有效的測驗結果,協助老師的教學發展及提供學生求學、就業上的競爭優勢。校長羅家強說,希望讓學生從語文多面向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需要。 這次的中文檢定,全台共有六千餘人申請獎學金,最後只錄取一百八十人,高中組只有八十八人獲獎,黎明中學高中一年級洪子棋不僅通過檢定,還從眾多獎學金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獲頒獎學金,表現相當優異。 黎明中學校長羅家強表示,學校中堅持發展多元智慧,並視學生需要發展精緻教育,希望藉由這次檢定的個人報告書中,讓學生從語文多個面向裡,找到自己的優勢與需要,輔以教師的專業帶領,創造出自己的學習舞台。

Read More

南台通識講座 雲門黃名玟授課

南台科大通識講座除邀請雲門基金會講解廟會、古謠、霓虹螢光,並由雲門舞者搭配動態示範表演,讓師生們由淺入深了解舞蹈藝術。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黎明中學與CWT全民中檢合作,辦理在校檢定專案,希望藉由公平、有效的測驗結果,協助老師的教學發展及提供學生求學、就業上的競爭優勢。校長羅家強說,希望讓學生從語文多面向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需要。 這次的中文檢定,全台共有六千餘人申請獎學金,最後只錄取一百八十人,高中組只有八十八人獲獎,黎明中學高中一年級洪子棋不僅通過檢定,還從眾多獎學金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獲頒獎學金,表現相當優異。 黎明中學校長羅家強表示,學校中堅持發展多元智慧,並視學生需要發展精緻教育,希望藉由這次檢定的個人報告書中,讓學生從語文多個面向裡,找到自己的優勢與需要,輔以教師的專業帶領,創造出自己的學習舞台。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與台南文化中心合辦通識大師講座,由流行音樂系學生為雲門舞集總監鄭宗龍寫的詞曲作開場,邀請雲門基金會黃名玟講解廟會、古謠、霓虹螢光,並由舞者李家名搭配動態示範表演,讓師生們由淺入深了解舞蹈藝術。 黃名玟介紹林懷民創立雲門舞集四十餘年歷程,舞者訓練必須兼容中西方舞蹈,由西方芭蕾到現代舞,東方京劇、歌仔劇身段到太極導引、靜坐與拳術等都要不斷練習,從示範男舞者的身段柔軟,舞藝精湛,皆可見證雲門舞者均是基本功紮實,才醞釀出一部部佳作。 南台通識中心主任邱創雄表示,此次靜動態講解安排善用場地規劃特色,讓講者及聽眾有更直接的互動交流。講座提及的舞蹈訓練與雲門舞作讓喜歡舞蹈的學生得到共鳴,其舞者為排練與挖掘生活周遭的靈感編入舞作中,均花費相當多心力,這是場知識性講座,包含力與美、思考與耐性等,都是現代年輕人必須學習的人生通識。  

Read More

口埤學童插秧趣 樂迎播種節

口埤實小推動食農教學,讓學童體驗插秧。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口埤部落是一個典型的農村聚落,學區位於水源保護區,因此口埤實驗小學將食農教學做為課程發展主軸之一。為配合即將登場的傳統節日「西拉雅播種節」,十四日安排種稻體驗教學,讓學生了解節氣變化與在地農產,以及傳統農事文化,並體會農務的辛勞,養成勤儉惜物的好習慣。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早期學校附近有好幾個埤塘,作為農業供水的來源,而稻米是聚落主要的農作物,西拉雅播種節是部落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年預定於十七日上午在綠谷西拉雅登場。 王朝賜指出,校方申請農委會農糧署的種稻體驗專案,在校園角落騰出一塊地,並與永康區阿中生態農場合作,提供種植技術協同教學,讓學童藉由實地動手進行農作,並在收成後製作糕點、壽司、米果、餅乾等小點心共同享用,增加學習樂趣與成效。系列課程從種植、照顧、觀察、病蟲害了解與處理,到收成、烹調作點心的完整過程,培養學生簡單的耕食能力。 十四日的插秧體驗,學生學習如何從秧盤中將秧苗分株、播插進水田中,還得注意秧間距離;阿中老師的講解生動有趣,孩子們迫不急待地脫鞋下田,當赤腳踩進水田的時刻,歡喜與驚呼聲四起,彼此相互觀察討論、積極動手體驗,呈現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王朝賜強調,學校推動食農教學的目的在發掘在地的環境優勢與特色,希望給孩子友善環境的價值觀。推動以在地農作為主食的思考,提供農業經營及消費方式新創思,以減少飲食型態與準備過程對大自然造成的負擔和衝擊。讓部落孩子在學習過程思考與大自然共同永續生存,為部落創造新的農村契機。

Read More

南大戲劇系前進吧!方舟 23日開演

台南大學戲劇系畢業製作推出懸疑科幻劇《前進吧!方舟》。 (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推出懸疑科幻劇《前進吧!方舟》,將於本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演出。該劇由《通靈少女》編劇林孟寰老師進行劇本編創,第一次於台南演出,歡迎有興趣民眾至兩廳院OPENTIX售票系統購票觀賞。 南大戲劇系指出,此劇為《方舟三部曲》的首部曲,故事以聖經《諾亞方舟》相似的背景,講述在宇宙中漂泊的「方舟47號」承載著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因靈魂,生命工程師阿凱從冬眠程序中被AI喚醒,卻失去了記憶。尋找記憶的過程中,面對方舟上的重重謎團,不斷出現關於過去的線索。 在南大戲劇系蔡依仁老師的指導下,一一0級展演組的學生花費一整年的時間精心策劃,將劇本中的場景真實建造出來,高達兩層樓高的大型舞台,搭配特別為此次演出製作的未來感服裝、道具及電子音樂,讓觀眾擁有高科技的視聽體驗,並激發觀眾對於未來科技的想像,以黑色幽默的調性,邀請觀眾一同觀賞這齣圍繞著人性、靈魂、慾望,探討「何為真實」的故事。 南大學生將課程所學結合美感與專業技術,實際應用於劇場演出,希望帶給觀眾視覺、聽覺感官的精彩饗宴。歡迎有興趣者追蹤粉絲專頁「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系畢業製作」,並至兩廳院OPENTIX售票系統購票,一起享受一場黑色幽默的科幻劇。

Read More

崑大企管生走入社區 陪長者玩積木

崑大企管在職碩士班學生在企業倫理專題實踐課程中進行社會關懷,深入社區陪伴長者玩「積木桌遊」,增添樂趣並訓練長者手眼協調能力。  (崑山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企管研究所在職碩士班二年級學生,在副教授楊泰和指導的「企業倫理專題」實踐課程規劃下,進行一系列社會關懷實踐活動,透過台南新樓醫院結合社區健康中心,深入社區及教會,促使長者對保健議題重視,協助社區長者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 崑大企管在職碩士班學生實踐社會關懷系列活動,首站前往東區基督教會福音堂,由台南新樓醫院督導謝宜伶講解慢性病預防及治療,維持身體質量(BMI)正常的重要性,同時陪伴長者玩「疊疊樂」、「積木桌遊」,除增添樂趣,也藉此訓練長者手眼協調能力。 楊泰和表示,台灣正面臨社會結構改變,少子化及高齡化現象,使得家庭的支持力量變得薄弱,長輩常獨自在家缺乏社會活動,導致社交關係減退,因而產生社交孤立與寂寞,要改善長者孤獨問題,除仰賴政府推動長照福利政策,最重要的是社區資源的投入,以愛出發,陪伴及傾聽長者。企業倫理重在「實踐」,凡事不落實怎能真正品嘗箇中滋味,此次活動相信能為學生帶來不少收穫。 同學們的陪伴讓阿公、阿嬤們臉上多了許多笑容,看著長輩們小心翼翼玩著積木的專注模樣,尤其是長輩完成任務時開心的笑臉,暖了所有人的心田。因此企管系學生將再接再厲安排後續社會關懷活動,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加入關懷長者的行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