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漁光之美 漁光分校展示創作

漁光分校校門口的牆上,掛上學童「書寫漁光之美」的創作作品。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配合正登場的漁光島藝術節,位在漁光島上的億載國小漁光分校,邀請退役艦長李秋田帶領學童進行甲骨文學習課程「書印海洋」,用書法展現漁光之美,其中十六幅創作已擺設在漁光分校的校門口牆上,希望來參加漁光島藝術節的民眾也能到此駐足觀賞。 退役艦長李秋田表示,漁光學童創意無限,雖然對書法有些陌生,但好奇的「心」體驗完全挑動了敏銳的觸覺與天馬行空的延伸,在黑與白、濃與淡之間的交錯間,完全顯現孩子們的浪漫情懷與無限想像。孩子們沒有約束沒有限制地發揮,簡單的幾筆就書畫出他們對漁光島的印象,「漁光」、「防風林」、「小舟」、「雲雨」的創作隨心而美。 漁光分校校門口的牆上,掛上學童「書寫漁光之美」的創作作品。    (記者施春瑛攝) 漁光分校主任張瑾玥表示,學校特別將十六幅學生創作擺設在校門口牆上,希望師生愛漁光島、支持漁光島藝術節的心情,能得到造訪民眾青睞與鼓勵。 張瑾玥說,分校還三度與設計師Ali Chen合作,鼓勵學童創作出屬於漁光島自然元素的幾何圖騰,如今已飄揚漁光大橋上,歡喜迎接各地的遊客,來這個充滿療癒、慢活的安棲之嶼。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新市國中科學實作營 多元有趣

新市國中科學操作體驗營,讓學生受益匪淺。(記者林相如攝) 與南科當鄰居,新市國中對科學教育推動不遺餘力,寒假特別推出「加強基礎科學實驗操作」營隊,除新市國中外,也邀請山上、鹽水國中的學生一起參加,並由教育部自然科學學習領域中央輔導團召集人,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姚清發,率領二十人堅強團隊南下帶隊,多元精彩、趣味盎然的營隊課程內容,讓學生大開眼界、收穫滿滿。 新市國中校長薛英斌說,今年寒假的科學營隊,可說是台南市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營隊活動了,因為授課的老師除了姚清發外,還有師大化學系教授林文偉與陳美玲老師、建國中學曹淇峰老師、桃園自然領域輔導團梁忠三校長、陳俊亨、高錦松、謝豐任、陳清祥等老師及十一位台灣師大碩博班助教,課程內容包括顯微鏡搭配手機攝影觀察、指紋鑑識科學、物質酸鹼測定及滴定、密室逃脫、藍印術、巴克球、反應速率與大氣壓力,期盼這樣的課程,讓學生體驗基礎科學實驗操作的重要性與樂趣,未來替台灣高科技領與有所貢獻。 這次營隊課程,學生透過顯微鏡觀察草履蟲與水蚤的器官與構造,體驗微生物的奇妙;加上計算與實作、科學裡的小插曲,近百位學生都是認真的聽講與操作,從中認識到科學實驗操作的迷人之處,對科學領域的研習,更加的嚮往。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3代都是大山人 高達11組

大山國小邀請三代都是大山人的學生與家長到校園合影,一起慶祝學校百歲生日。(記者林相如翻攝) 為了迎接百年校慶,麻豆區大山國小推出「三代都是大山人」活動,邀請祖孫三代都是就讀大山國小的親子一起合影,校方除編印專刊宣傳外,也將致贈特製的相框,向「三代都是大山人」的祖孫致敬。 大山國小校長王怡方表示,大山國小走了百年歲月,培育英才無數,雖然目前學校成為偏鄉小校,學生數只剩下九十一人,但社區內仍有不少大山國小的畢業校友,有些學生的父親、祖父,也都是大山國小的畢業校友,為了邀請這些在校生與畢業校友一起見證學校的百歲生日,特別進行「三代都是大山人」調查,最後發現共有十一組學生的父母、祖父母三代,都來自大山國小。 由於三代都是大山人占比一成二,比例相當高,校方特別邀請三代大山人到校園內拍照留念,無法參加的可自行拍照後提供校方,將刊登校刊,宣傳百年校慶活動。 王怡方說,祖孫三代都是大山國小的學生或者畢業生,相當不容易,因為畢竟學校規模小,且不少校友為了工作或事業發展,已經搬離學區,三代至今都留在大山的學區,陪著學校一起成長,對學校的感情也將更為深厚。 因此大山國小將針對三代都是大山人的學生與校友,製作特別的相框與相片,相框內除有三代人的合影外,也有三代人的個別照,並將於校慶活動中舉行致贈儀式,讓大家都以大山人為榮。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自備食材 永福特教生開心吃鍋

永福國小特教生寒假照顧班舉辦溫馨的火鍋圍爐大會。(記者施春瑛攝) 永福國小連續六年辦理寒暑假特教生照顧班,今年寒假,永福星星幫特別幫寒假照顧班的特教生舉辦「火鍋圍爐」大會,還讓特教生自己動手料理,把寒假二週來的學習成果一併展現。 永福國小每年寒暑假都以具體實際行動方式,帶領永福特教生學習在長假中「如何把自己照顧好」,校方除了配合特殊教育研習,帶領老師們協作寒暑假的特教班照顧班課程之外,也特別舉辦家長說明會及學習成果發表。 今年永福特教生照顧班主題以「如何休閒」來規劃系列活動,特別聘請教練教導足球技巧,也規劃以社區體驗為主的「閱讀食譜」的活動,用「如何照顧自己」的角度,以自家冰箱的食材,設計自己專屬的午餐菜盤。 課程最後還辦了「火鍋圍爐」大會,讓特教生動手煮火鍋,永福也找來畢業特教兒擔任學習小志工,小小的資源班教室,充滿濃濃的火鍋香味。 特教生照顧班老師陳誼紋說,照顧班社區體驗的實作內容以閱讀特教老師提供的食譜教材,教材內容包羅萬象,中式西式餐點都有,因為星星兒大都是視覺型的學習者,所以提供的食譜是圖文並茂。 但星兒們遇到要讀完食譜後實作,則遇到不小的困難,因為要自己切削水果、擺盤、水煮食材等都是平常比較少練習的家事,而且特教老師們還訓練星星兒要完成所有的工作,包括收拾好所有剩餘的食材、清理現場和工具整理及工作時要注意安全等。不少星星兒家長都說這樣的訓練課程都可以快速類化到家庭中的學習,也可以讓星星兒多重訓練到做家事能力和全身大小肌力、手部的精細能力和專注力的訓練,真的是一魚多吃的課程。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數位影音剪輯課程 業師授課

崑大影音就業學程邀請業師傳授技能、分享數位影音資訊最新趨勢。 (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公廣系開設社群創意影音編輯人才培訓學程,本學期以「數位影音創意」與「剪輯原理設計」兩門理論與實務結合之課程,培養學生從企劃、拍攝、後製到推廣的影音能力,並邀請業師分享數位影音資訊最新趨勢、個人職場經驗與技能傳授。 該項培訓學程為期一年,並邀請播客堡娛樂策略長王威以社群影音趨勢分析、企劃撰寫等內容,帶領學生換位思考、分析影片型態、影音投放及觀看時間等;另外,曾任台灣電視台業務部的專案企畫陳乃綺,也蒞校分享影音內容行銷、社群影音基本架構及類型。 剪輯原理設計課程透過實例分析及講解,了解影片剪輯的技術及邏輯,搭配上機操作,強化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曾任電視導演的陳家慶亦分享影片剪接的原則、鏡頭與配音的運用,並以互動式教學搭配許多個案,與學生一同分解影音。 捌零後媒體製作的監製謝忠螢,分享後期工作流程、參與的記錄片、廣告、微電影、花絮等後期經驗;藍月電影後期製片李奇勳則敘述製片工作、提案的前期工作內容及以廣告作品解構分鏡腳本。 學程主持人、助理教授陳瑞銘表示,未來將持續邀請業師授課,帶領學生逐步邁向專業的影音道路。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3金落袋 南台揚名美國設計賽

南台科大創設系學生團隊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設計「HanDo」作品,榮獲美國IDA國際設計獎兩項金獎。(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創新產品設計、電子系老師指導學生團隊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設計,參加二0二0美國IDA國際設計獎,表現優異,囊括三金、一銀、一銅,再度在設計界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也證明南台在人才培育方面傲人的成果。 美國IDA國際設計獎創始於二00七年,評審團由世界各地設計界與藝術界專業人士、雜誌編輯組成,陣容堅強,旨在發掘建築、室內設計、產品、繪圖和時尚設計方面的新興人才。 南台此次一舉奪下兩面金獎的團隊,是由創設系副教授歐陽昆指導學生鄭逢甲、彭凱嶸、李宣諺、高偉銘,以「HanDo兒童義肢」作品,榮獲Children Products-Health & Baby Care金獎及Industrial And Life Science Design-Aids/Prosthetics金獎。 HanDo是專為六至十二歲單側斷肢兒童所設計的義肢。透過模組化與可調式的設計針對學習、運動娛樂與生活進行套件的設計,改善頻繁汰換整隻義肢所產生的經濟問題,並輔助斷肢兒童日常生活與校園學習上的需求,讓兒童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另由歐陽昆指導之學生曾郁玲、劉涵瀞、趙玟瑄、王映捷,以作品「T3 Monster」榮獲Children Products-Health & Baby Care金獎與Education-Teaching aids銀獎,T3 Monster是一套給手部發展遲緩兒童的訓練教具。針對不同手部肌群設計玩法,以達到不同訓練目的。 T3 Monster也結合APP,自動整合每次遊戲紀錄,以便在孩子回診及練習時,能讓治療師和家長了解完成進度及進步成效。 榮獲Education-Teaching aids銅獎的「童話視界Visual Land」作品,由創設系歐陽昆與電子系副教授張萬榮共同指導學生朱宜潔、謝秧蓁、王家宏、吳培義、徐吏憲、鄭慎弘創作。作品以童話故事為主題,針對四至六歲孩童設計的數位化注意力訓練教具,訓練數據圖表化,家長、治療師可同步查看訓練成效,調整訓練方針。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圖畫賞析

看電音三太子表演 台南市西港國小六年仁班 ◎黃品翰

Read More

月津國小七十七週年慶 校友及家長民代到場參與 場面溫馨

月津國小校慶,小朋友們創意進場,展現活力。(月津國小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鹽水區月津國小廿七日舉辦七十七週年校慶運動會,並安排各種趣味競賽,畢業校友及家長與民代到場參與、獻上祝福,場面溫馨熱鬧。 月津國小七十七週年校慶,學校安排大隊接力、趣味競賽等活動,展現學生的活力。包括市府副秘書長王揚智、區長姜家彬、多位民代都到月津國小參與校慶活動。 校長楊淑敏說,包括幼兒園,月津國小共有一百八十餘名學生,學校有美術班,培養美術人才,並致力推廣學校、社區和在地文化特色的結合,是台南市唯一連續兩年拿到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和「藝術教育活動奉獻獎」的學校。 王揚智說,市府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學童的教育,積極進行校園建物補強及解決校地積水問題,也肯定月津國小校長楊淑敏辦學成效,家長放心讓孩童前往該校就讀,學校招生數也跟著逐年成長。 姜家彬表示,很高興能參加月津國小校慶,與師生同樂慶祝,並不忘宣傳今年五月一日起至六月卅日為農林魚牧業普查期間,請市民配合普查員普查,也順道行銷月津港燈節將在六月廿六日復辦,鼓勵大家邀請親友到鹽水小旅行、賞燈景。  

Read More

塭內師生角色互換 英語大PK

佳里塭內國小歡慶兒童節,舉辦英文闖關拿禮物,驗收英語教學成果。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佳里區塭內國小慶祝兒童節舉辦「全校英語創意闖關大PK」、「學生變老師、老師變學生」活動,透過闖關驗收英語教學成果,另透過角色互換,讓學生了解老師的立場與處境。 塭內國小校長陳沅指出,學校實施每日英語小廣播已有一年多,將英語落實在平日的教學裡,設計生活創意料理、遊戲等,讓學生勇於跟老師英語大PK,趁機驗收學習成果,頓時間師生說著流利的英語,像是置身國外一般。 另「學生變老師、老師變學生」活動,是以角色互換,讓學生能了解老師在教學上的重責大任,並以更成熟的角度,進一步確認學校的規範涵義。學生吳思翰表示,很多英文單字一時間要說出來,需要思考一下,接著就會有很多英文單字冒出來,通過關卡還能挑選喜歡的禮物。 學生黃勻沛說,高年級的闖關內容比較難,最愛創意食物的造句,尤其是將常吃的食物組合成創意料理很有挑戰性;學生林楷棠指出,活動很有意義,除了學到更多英文單字,也學到利用英文來玩創意遊戲,希望以後常辦這種活動。

Read More

長興動畫影片躍國際 相約今夏「藝」起學

教育局長鄭新輝(中)參與長興國小兒童動畫影片發表與創作體驗。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市府教育局邀集眾多跨校、跨領域的老師,共同為將於七月登場的兒童藝術教育節夏令營「藝起學」設計親子共學課程,二十六日在仁德區長興國小發表「小黃點驚奇之旅」先驅課程,結合科技帶領學生完成逐格動畫,影片作品受邀參加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兒童影展,讓台灣兒童影像作品走上國際,相當難得。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市府長期扎根與深耕兒童藝術教育,藉以提升孩子們的藝術涵養,孕育更多跨域藝文人才;去年首度舉辦兒童藝術教育節,今年將邁入第二屆,暑期夏令營將於七月三日起登場。 活動中,「藝起學」部分共分為五個課程,其中小黃點的驚奇之旅先驅課程由長興國小帶領學生在課程中學習與實作,產出獨一無二的逐格動畫作品,希望藉由學生學習歷程與成果展示,讓師生及家長了解跨域藝術課程的趣味性與多元性,也鼓勵師生或親子能組隊報名參加暑期夏令營一起實作。另外,也將在四月二十四日全台首學課程博覽會,以互動賞課的方式開放師生及民眾一同體驗。 鄭新輝局長二十六日參與長興國小的先驅課程發表,仔細聆聽小朋友的創作解說,還下場體驗動畫影片製作過程,和參與的小朋友親切交流,對他們的表現相當肯定。 長興國小校長呂志忠表示,這次的課程以「小黃點大冒險!」為主題,透過主角「小黃點」的旅行與旅程時的想像,引領孩子進入異想世界,運用孩子的想像力創造故事角色、融入環境保護議題、以繪製心智圖發展劇本大綱、進行角色及背景繪製,再透過科技影像,讓孩子們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逐格動畫作品,學生們瞬間化身為編劇、動畫大師及導演,大呼過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