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信高中僑生專班才華出眾

六信高中僑生專班學生全數通過教育部華語文能力測驗。(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六信高中僑生專班學生,初到台灣時大部分的華語都是「有聽沒有懂」的程度,在受過學校華語老師培訓後,這學期全數通過教育部華語文能力測驗,成績斐然。 六信高中校長黃振中表示,該校僑生大多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以及柬埔寨等地,除了馬來西亞的學生原本華語文能力較佳外,其餘的學生在來台之前幾乎沒有華語文的底子,來到六信高中就讀之後,加強學習,慢慢累積實力,現在都能流利地使用華語文與人溝通,甚至還學會說台語。 黃振中指出,為了加強僑生的華語能力,他們除了開設多樣化的華語課程與辦理體驗活動外,還以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華語文,學校定期舉辦中文歌曲歌唱、華文寫作及朗讀比賽等,讓學生從多元方式學習華語,使其具備華語聽、說、讀、寫能力;在職場實習上則鼓勵學生與同事、客人多交流,透過實際運用可以讓華語文能力進步神速。 在考照前,依學生不同的語言能力,取樣試題讓學生練習華語測驗。協助學生了解測驗方式及應試技巧,經過多次反覆練習,參與的五十四名僑生皆通過測驗,好消息傳回學生的僑居地,當地的師長們對學生未來能留在台灣讀書或工作,充滿信心。

Read More

〈中華學園〉迎風搖曳蒲公英

新竹縣上智小學一年B班  ◎黃羽菲  

Read More

推展本土語言有功 39校獲教局頒獎

全國唯一通過閩南語C2專業級認證的崇學國小老師陳雯琪(右)接受教育局長鄭新輝(左)表揚。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局二十六日在億載國小辦理推展本土語言績優學校與人員頒獎典禮暨母語闖關活動。除了台灣母語日網站競賽、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訪視績優學校、推動本土語言認證績優團隊,也表揚全國唯一通過閩南語C2專業級認證老師陳雯琪。會中穿插口埤實小西拉雅語歌唱、代表南市參加全國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的億載國小客語歌舞表演,相當熱鬧。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為了推動母語學習,教育局一0九年起,將每年二月份訂為家庭母語月,鼓勵學生運用母語與長輩交流。另為響應二二一世界母語日,教育局也推動一系列活動。包括許石音樂圖書館展出魔法語花一頁書畫展,新化武德殿辦理本土教育論壇,讓參加小小解說員競賽的優勝者到教育廣播電台獻聲等。希望社會大眾看見南市在本土語言教育的努力,提升親、師、生欣賞本土語言、文化的能力,學會關懷、尊重其他族群。 教育局二十六日在億載國小辦理推展本土語言績優學校與人員頒獎典禮暨母語闖關活動。    (記者羅玉如攝) 今年度全國唯一通過閩南語C2專業級認證的崇學國小老師陳雯琪,本身是南市本土語文輔導團的輔導員。她指出,輔導員的角色是老師的老師,平日即與輔導團同仁研發各種本土語言教材及創新教學模式,希望透過經驗分享,鼓勵更多老師通過母語認證,投入母語教學行列。 台灣母語日網站競賽優等學校有深坑國小附幼、光榮實小、東陽國小、海佃國中等二十四校。推動本土語言認證績優團體為南市台語文化班。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訪視績優學校有忠孝國中、長安國小等十五校。 配合頒獎典禮,現場也安排本土教育輔導團設置客語日常用語闖關「來者是客」、認識西拉雅文物「重現西拉雅」、以達悟族組成的拼板舟「tatala拼板舟」、「母語神槍手」、「語花小書拼拼樂」等闖關活動,讓師生及與會嘉賓同樂。

Read More

崑大流行樂創作學程 6月成果發表

崑大獲文化部補助的流行音樂跨影音創作學程,學生組合創作詞曲等作品提案接受審查,並將於六月進行盛夏光波全創作展演會發表成果。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連續四年獲得文化部影視音產業局人才培育補助的「流行音樂跨影音創作學程」,課程內容豐富多元,最新一期超越多所名校,再獲近一百六十萬元補助,將於六月集結同學的詞曲創作、MV作品、配樂短片等,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所屬之「Live Warehouse」舉行盛夏光波全創作展演會發表成果。 崑大流行音樂跨影音創作學程,除課程內容多元獲得肯定再獲補助外,專業實務實作、充分與業界接軌的教學環境也是一大主因。有感於千禧世代的經濟壓力,此學程特別規劃學員可以藉由提案審查爭取創作補助,讓作品製作更加專業,舞台呈現更臻完美,以期今年六月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所屬之「Live Warehouse」舉行的畢業演出更勝以往。 崑大流音跨影音創作學程畢業製作提案審查,特邀《大齡女子》金曲作詞人陳宏宇、金曲製作人黃浩倫,及電影《返校》聲音設計兼學程主持人的曹源峰副教授擔任評審,十組同學針對詞曲創作、單曲製作、MV拍攝、影視配樂與行銷策展等項目,爭取共二十萬的補助,每組無不準備充分,提出專案簡報,甚至大方在現場演出,以實力獲取高分。 陳宏宇肯定同學積極的拚搏精神,黃浩倫也針對每一個專案提出疑問並給予專業的指導建議,曹源峰則對於同學們在MV製作與畢業策展的視覺呈現感到驚艷,期許同學在影視創作與流行音樂間跨域整合,做出新世代思維的創意作品。

Read More

開學暖身操 文和附幼追竹趣

文和附幼透過竹子製作的軌道遊戲,幫幼童提升學習專注力。     (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開學第一週,不少幼童身心狀態仍會停留於放假階段,關廟區文和實小附幼教師帶領幼童到社區散步踏查,除了加強運動量,也規劃於街道小巷尋找竹林的活動,讓幼童進一步觀察竹子的生長樣貌,並透過遊戲培養幼童的專注力。 文和附幼主任鄭楣潔表示,該校位於關廟區最南端,周遭多竹林,幼童的住家旁邊幾乎都有一小片綠竹筍或麻竹筍園,師生大手牽小手散步街道,竹葉清風,空氣新鮮,可以鍛煉身體活動力。老師也引導幼童觀察竹莖特徵與竹業形狀等等,培養自然觀察能力。 而在社區的外環則可見較高聳的長枝竹與刺竹,當地有從事鋸竹買賣的竹行,將淘汰的竹材提供給幼兒園,老師引導幼童創造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師生把剖半竹管架設成高低階層形成彈珠軌道,幼童從彈珠移動情形建構「力與運動科學慣性定律」。這也讓在假期中過度依賴電視生活作息的幼童,藉由遊戲動機,拉回學習的專注力。 鄭楣潔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的開學防疫期,文和附幼除了加強環境消毒,更將以竹為題的活動課程延伸到戶外,增加學習趣味性,也提升幼童免疫力,家長也認同這是一舉兩得的暖身操。

Read More

台客語猜燈謎 永信國小辦摸彩

永信國小將世界母語日結合元宵節舉辦「鬧元宵猜燈謎」活動,挑選以台語及客語發音謎猜共十題,學童參與謎猜投箱踴躍,整個校園洋溢一片歡樂氣息。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信國小將世界母語日結合中國傳統節慶元宵節舉辦「鬧元宵猜燈謎」活動,並挑選以台語與客語發音的謎猜,各年級學童多拿著園遊券式謎猜,將謎底寫在各謎猜上剪下後投入摸彩箱,答題正確均可參加摸彩,有機會獲得小禮物,整個校園洋溢一片歡樂氣息。 每年二月二十一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的世界母語日,永信國小除推動母語日並結合元宵節舉辦猜燈謎活動,挑了十題以台語、客語來發音的謎猜,讓學童動動腦來解答,除能感受到語言的趣味,也可增進各族群間的了解、尊重。 全校每名學童均發給一張園遊券式謎猜,寫下謎底後投入摸彩箱,答案正確參加摸彩有機會得到小禮物,開學後每天各節下課時間均可見學生們踴躍參與。模彩得獎名單將公告在學校網頁。  

Read More

新市娃娃製作提燈 體驗躦轎腳

新市幼兒園大社分校的小朋友到東勢北極殿體驗躦轎腳。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新市幼兒園大社分班推動走讀在地的教育課程,二十六日元宵節,特別安排小朋友前往大社里東勢北極殿,除參訪廟宇建築之美外,並體驗躦轎腳,感受這傳承已久的保平安民俗,大家躦過轎腳後,都相當開心,因為有神明庇佑,一切會更安全、學習會更快樂。 新市幼兒園大社分班近三十名小朋友,昨天上午在老師帶領下,以徒步健走、宛如遠足的方式,一路走到東勢北極殿,受到廟方人員熱烈歡迎,廟方也準備健康小果汁讓小朋友品嘗。 隨後廟內人員向小朋友簡單介紹東勢北極殿的歷史與相關建築情況,並說明神明祭拜信仰的相關方式,接著安排一頂神轎,先向小朋友解說躦轎腳習俗由來與功用,再引導大家逐一躦過轎腳,小朋友開心地說,以後有神明保佑,一定會健康快樂的長大。 廟方因應元宵節,也準備小燈籠DIY活動,現場教小朋友製作手提燈籠,在老師指導下,大家用心地動手做,沒多久就完成了一個個小燈籠,小朋友拿在手上十分開心,直說晚上可以點亮燈籠過元宵了。 東勢北極殿主委張丁卯表示,廟方推動優質宗教信仰以來,對於宗教如何結合教育,讓下一代的小孩可以更深入認識本土文化相當重視,因此非常歡迎新市幼兒園大社分班小朋友在元宵佳節到東勢北極殿,親身體驗自己故鄉的在地優質傳統民俗活動。

Read More

港明罕病兒王銜醇52級分 盼讀成大

港明中學罕病學生王銜醇(中)考出亮麗成績,獲校長劉春福(左)、導師黃俊勝的讚許。 (港明中學提供)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大學學測成績出爐,私立港明高中有五名學生四科六十滿級分,另曾獲台南市總統教育獎、全台存活最久龐貝氏患者王銜醇,以四科五十二級分的優秀表現,希望進入成功大學就讀。 港明高中考國、英、數、自四科六十滿級分的學生有陳薈丞、王鈞亮、莊子誼、田柏瀚、王偉勳;另四科五十九級分四人,陳薈丞加考社會科五科七十三級分,為全校最高。 港明中學校長劉春福指出,王銜醇三年來每天坐輪椅認真聽課,甚至別的同學可以讀書的時間,他還必須做許多復健,因為手無力,對一般人來說,最簡單的寫字對他而言格外辛苦,但他仍堅持不放棄,一筆一畫工整的字跡,寫下屬於自己生命成長的故事,勤學態度值得大家效法。 對財經投資、遊戲設計與企業管理都有興趣的王銜醇,希望可以就讀成大的經濟系、資工系及企業管理系。 滿級分的王鈞亮彈一手好琴,不僅通過鋼琴檢定,也是桌球好手,建議考生一週至少寫兩次國文作文,提升寫作能力,未來想當無國界醫生,行醫助人;田柏瀚將手機視為強化自己學習的利器,記錄不熟悉的英文單字、文章和考題;王偉勳的姊姊三年前以滿級分就讀醫學系,他期望能夠追隨姊姊的腳步。

Read More

安慶國小師生 參訪台江故事

安慶國小四年級師生廿五日至台江文化中心搶先參訪社大台江分校正在布展的台江流域故事展。 (社大台江分校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社大台江分校、海尾朝皇宮、小台江等,催生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故事,廿五日上午,安南區安慶國小四年級師生前往台江文化中心參訪展出中的台江流域學習故事,並為「台江建庄二百願景三年展」先暖場。 安慶國小校長鄭秀真帶領四年級師生,走訪社大台江分校、台江NGO中心,以及正在台江文化中心布展中的「台江建庄二百願景三年展」─台江流域學習故事。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新學期剛開學不久,歡迎各校師生至台江分校,預約參觀「台江建庄二百願景三年展」─台江流域學習故事,加入從台江走到玉山國家公園的山海圳綠道運動,共同討論設計未來台江新家園風貌。

Read More

南應大USR拉小手 山上國小深耕音符

南應大USR團隊深化山上國小中年級學生音樂課程,陶冶音樂素養,大手拉小手深耕大學在地社會責任。     (台南應用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USR深耕計畫─台南農安樂活好食在,常年於山上區場域耕耘,團隊與音樂系合作除去年在山上豐德里進行竹鼓藝術陪伴計畫,為社區長者設計打擊樂、肢體律動,今年續深化山上國小中年級學生音樂課程、大手拉小手深耕大學在地社會責任。 南應大USR山上區豐德里社區竹鼓藝術陪伴計畫為期一年,期間團隊藉由音樂輔療與平埔族傳統樂器竹鼓,為社區老人家設計一套打擊樂、肢體律動,頗受好評。 一一0年USR持續深化山上國小中年級學生音樂課程、陶冶音樂素養。活動過程中,由南應大音樂系主任吳旭玲、幼保系教授吳國瑄、音樂系學會、音樂系學生與USR農安團隊夥伴共計十九人,以經典的曲目〈快樂頌〉為底,進行劇場編舞,最後用音樂劇形式向山上國小進行表演展出。 山上國小校長蘇耿義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山上國小音樂社團的推動,並藉由南應大音樂系及USR計畫資源協助,透過音樂陪伴山上國小學童增進藝術涵養,進而奠定學童人格發展的優良基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