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1.5億元 修繕南市59校校園

南市獲教育部核定一億五千萬元經費,進行學校設施設備改善工程,圖為整修完工的學校操場跑道。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獲教育部核定一億五千萬元經費,進行學校運動場域、校舍防水防漏、設施修繕與教學設備汰換等改善工程,為孩子提供優質安全的學習環境,計有五十九校受惠。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市長支持,加上地方立委大力協助,獲得中央經費挹注,教育局會善加運用經費,如期如質完成各項教育設施。 此次各校自籌配合款三千三百餘萬元,全由市府協助支應。加上教育部補助的一億一千九百八十萬七千元補助款,總補助經費達一億五千三百一十九萬元。補助項目涵蓋學生運動、教學設施、教學設備、學校基礎建設等類別。有些學校改造戶外球場、半戶外球場、PU跑道。部分展開屋頂防水防漏、活動中心、校舍外牆、欄杆及扶手整修。也有學校擴充圖書館設備及廣播系統、改善連鎖磚鋪面、校舍地坪、遊戲場排水等。補助內容切合各校實際需求,藉由中央經費挹注,南市財政資源壓力得以舒緩。

Read More

崑大中水再利用模型 好評不斷

崑大環工系建置校園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及中水系統模型,在技職星勢力博覽會中提供學生職業試探體驗。    (崑山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環工系在校園中建置「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將廢水再利用達到最高效益,並製作中水系統模型,去年底在高雄科博館進行的技職星勢力博覽會展出,提供學生職業試探,展現成果好評不斷,歡迎有志成為地球綠醫學生們加入守護地球行列。 崑大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展出的模型為利用校園內現有的防洪排水渠道,經過規劃設計後所設置之校園「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系統中共設置四道淨水區,第一至三區培養經過篩選的水生植物,例如水芙蓉、槐葉萍及布袋蓮等,利用其生長合成細胞時從水中攝取汙染物質,其發達的根系形成的生物膜過濾分解水中的有機汙染物。 渠道第四區設置七道卵石過濾牆過濾及分解淨化水質,並形成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第五區則為淨化後的中水貯存,回收之中水做為崑大校園植物澆灌及景觀水池水源,最後以崑山湖貯存與再利用。 此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除淨化水質與回收中水再利用之外,又結合美觀、綠能環保及低成本,對有效利用水資源做出具體的貢獻。 許蕙琳表示,近年技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面對學校及科系選擇逐漸多樣化,為了讓莘莘學子在未來升學職涯有更多元的選擇,該系設攤參與博覽會提供「淨水程序─化學混凝沉澱」單元操作,透過技職探索活動激發學生思考自身與學群之適配性,進而規劃未來就學與就業之方向。

Read More

崑大真空技術士認證 通過近7成

崑大電機系執行教育部產業學院專項計畫,開設真空技術士專業認證輔導課程,學生參加證照考試,錄取率近七成,展現專業能力。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機系執行教育部產業學院專項計畫,由教授張慎周擔任計畫主持人,開設半導體工程產業人才培育專班,甄選三十名工學院優秀學生進行系統專業培訓,同時開設真空技術士專業認證輔導課程,並參加證照考試,錄取率近七成,展現學生專業能力。 崑大電機系執行的產業學院計畫專班,與群創光電、旺宏電子、乾坤科技等企業攜手合作,為學生提供就業方向及就業機會。其中乾坤科技高階主管並蒞校拜訪計畫主持人張慎周教授、電機系主任楊松霈等計畫相關教師,就半導體工程產業專班人才選拔和未來人才合作的相關事宜進行討論。 張慎周表示,乾坤科技為台達電集團的子公司,能與優秀企業合作培育人才,是對該校雄厚的教學資源實力和學生優秀素質能力的認可。 同時,乾坤科技主管亦前往參觀產業學院專班的學習風貌,並向產業學院專班同學們介紹公司的業務內容及同學未來的就業方向。最後由張慎周為同學們頒發真空技術士證照,鼓勵大家再接再厲,持續增進計能。

Read More

高熵研究優化電解水效能 成大登上國際期刊

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系特聘教授丁志明團隊研發新穎高熵甘油酸材料,登上國際期刊。   (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高熵材料以高熵合金、高熵陶瓷為研究大宗,高熵高分子應用屬待琢磨的璞玉領域。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系特聘教授丁志明研究團隊,發揮高熵材料研究專長,將常見的食品添加物甘油淬煉成新穎高熵甘油酸材料,提升潔淨能源電解水中關鍵陰極的催化效果。突破性研究成果日前於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 Science》發表。 丁志明表示,高熵材料應用在合金、陶瓷等領域,一再突破原有材料應用瓶頸,十分具有開創性。以材料結晶結構而言,甘油酸鋅符合電解水中關鍵陰極所需的催化劑條件。丁志明團隊採用鐵、鈷、鎳、銅、錳等具催化效應的金屬取代鋅,以甘油酸為基底,成功製造出含一元金屬到五元金屬的催化劑。 實驗證實,使用越多的金屬元素取代鋅,不但會產生協同作用,發揮金屬元素互補與加乘效應。催化劑結構亂度隨之升高,更可進一步提升電解水效能。 丁志明一年前開始研究高熵高分子,從材料結構發現,運用高熵材料混合多種金屬元素,具開創全新材料特性優勢。其團隊研發出含有五種金屬的新穎高熵甘油酸材料,把食品添加劑變成提升電解水陰極用的高效催化劑,驗證高熵材料有助發展潔淨能源關鍵應用技術。 電解水裂解產生氫,電力來源可依靠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如何提升電解水裂解產生氫的轉換效率、降低價格,是當前科學家熱門研究議題。丁志明團隊的研究成果,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七項「人人負擔得起的潔淨能源」,開啟電解水裂解產生氫的嶄新局面,為全球潔淨與永續能源議題,貢獻專業學術能量。

Read More

校園電力改善 明年班班有冷氣

台南市校園電力系統改善工程已於近日決標,預計今年底前完工。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已完成第一階段全市學校電力設計監造採購工作,電力系統改善作業預計今年底前可完工,最慢明年二月即可完成冷氣裝設,達成「班班有冷氣」的目標。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打造綠能校園的配套措施會持續推動,預定今年要種植約兩千棵樹,太陽能光電部分可望於明年中完工,未來一年的總發電量預估能有三千六百萬度,回饋金額達兩千一百萬元。 鄭新輝進一步表示,台南市學校電力改善暨冷氣裝設獲得中央匡列近三十億元預算,在台電及電機技師的協助下進行校園電力全面盤點,電力系統改善作業已於今年一月全數完成決標,今年底會完工,冷氣在明年二月會裝設完成。 鄭新輝說,此次招標未如想像容易,因為偏遠學校與市區學校差異大,為協助偏遠學校如期完成,教育局先考量地理方位、招標金額等條件,把全市學校分為四十群,提高廠商投標意願,又能減輕多數學校行政負擔才順利達成。 另外,校園推動「太陽光電」及「植樹」計畫等配套措施仍會持續辦理。在推動太陽光電方面,不僅將校舍屋頂納入評估,更將運動場、停車場、通廊等空間,皆納入太陽光電評估場域,預計最晚明年上半年就能全數完工,屆時一年的總發電量可達三千六百萬度,兩千一百多萬元的回饋金將回饋給學校。校園植樹部分,中央及台積電分別補助南市種植一千八百一十棵及兩百二十棵樹木,也將於今年內完成種植。

Read More

台文館展覽 移師台灣文學基地

國際書展停辦,台文館將展覽內容打包,轉移至台灣文學基地呈現。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國際書展停辦,台灣文學館將原本欲在書展亮相的「語我同行─多元語言與族群對話」展覽內容濃縮打包,原汁原味搬至台灣文學基地呈現,並派出科技夥伴機器人阿文進駐在台文基的「創作坊」,以華、台、客、英、手語五種語言,介紹台灣多元語言歷史;台文基是全台北最大日式建築群,歡迎利用假期來趟文學之旅吧! 台文館表示,現場也將展出曾在台文館展出的「逆旅‧一九四九—台灣戰後移民文學展」,看看外省作家們在台灣數十年的書寫歷史,透過文學作品,看見巨輪底下的人性與悲憫。另有十九個精選講座於台文基登場,包括向陽談母語和詩、台語RAP新時代等以及文學桌遊活動等。 台文基即先前的「齊東詩舍」。台文館指出,半開放空間,民眾可以跟著大樹一起呼吸、讓閱讀不停歇,大樹下將有文學市集,由各文學出版社設攤,並可品嘗獺祭霜淇淋,展期至三十一日止,相關活動訊息請上官網查詢。

Read More

林育淳二月一日接掌南美館

南美館新任館長由前南美館總監林育淳接任,二月一日正式上任。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台南市美術館二十八日召開董監事會議,通過第三任館長人事案,確定由台灣美術史專家林育淳接任。林育淳曾任台南市美術館總監,嫻熟國內外美術相關工作。林育淳表示,未來希望和館外單位協力合作,營造南美館獨有特色。 林育淳,台大藝術研究所碩士,專長台灣美術史研究、行政及典藏策展等,著作等身,曾策劃南美館的「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獲得年度十大公辦好展肯定。 南美館表示,依照《臺南市美術館設置自治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及《臺南市美術館組織章程》第二條規定,館長人選由董事長提請董事會決議通過後即可聘任。此次館長遴選以公開徵選方式,經面試等程序,由遴選小組建議人選,再由董事會決議通過後聘任。 林育淳曾任南美館總監,並曾於北美館展覽組及典藏組,任職長達二十五年,美術館經驗豐富,長久的學術研究及行政歷練,讓她決定參與遴選,延續南美館先前既有成果及經營理念與方向,繼續為當代藝術發展及在地美術史建構而努力。 林育淳預計二月一日到任,她指出,未來將與館外研究單位多方協力合作,發揮南美館最大能量,成為一個堅實的藝術基地,與台南這座城市共生、實現藝術友善平權,體現藝術與文化的價值及藝術與生活共存的美好。

Read More

嘉藥外籍生 感受節慶溫暖

嘉南藥理大學鑑於疫情阻礙外籍生歸鄉路,並為緩解思鄉之情,特別舉辦外籍生聯歡餐會。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許多外籍生考量母國疫情後,選擇留在台灣過寒假;學校鑑於疫情阻礙外籍生歸鄉路,為緩解大家的思鄉之情,特別舉辦外籍生聯歡餐會和台灣生態文化參訪,讓外籍生感受學校溫情,也增加外籍生彼此的認識與連結,共度思鄉的日子。 僑生春節祭祖暨師生聯歡及境外學生台灣生態文化參訪活動,由嘉藥國際處與學務處合辦,春節祭祖暨師生聯歡餐會選在學校附近,吸引數十名外籍生參加,學務長董志明及國際長吳明娟特到場與學生同歡,並贈送紅包給外籍生,分享節慶喜氣。 嘉南藥理大學鑑於疫情阻礙外籍生歸鄉路,並為緩解思鄉之情,特別舉辦外籍生聯歡餐會。   (記者張淑娟攝) 台灣生態文化參訪選定學生喜愛的墾丁地區,外籍生與老師以輕鬆心情出發,參觀藍天碧海白沙灣、鹿境梅花鹿生態園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除享受當地美食,也體驗餵食梅花鹿、參觀海生館各種珍奇生物,還到著名的福安宮祈福,行程豐富。 就讀環境資源管理系碩士班的越南籍生吳珮鳳表示,到了墾丁感覺到與台南完全不同氛圍,走訪水族館更將自己沉浸在一個充滿魔幻的新世界中,留下美好回憶。 國際長吳明娟表示,希望師生聯歡會暨春節祭祖活動,及國境之南的「文化生態防疫之旅」,讓境外生在防疫中仍能體驗台灣之美,感受嘉藥的溫暖,一解思鄉之愁。

Read More

德光英語冬令營到七股 介紹異國文化

德光中學師生到七股國小舉辦英語冬令營。 (記者施春瑛翻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每年的寒暑假,德光中學都有學生到偏鄉或鄰近小學進行英語文的學習課程,今年寒假,他們帶著外籍教師一起前往七股國小辦理英語冬令營,幫助偏鄉學童認識更多異國文化並拓展眼界、激發學童學語文的動力。 德光中學表示,這次的英語冬令營為期三天,招收七股國小高年級對英文有興趣的二十名學生,活動完全免費。德光學生吳易珊、吳雨涵、田詠瑄三位學生擔任志工,增加學生與外師間的互動,並運用遊戲、動手做課程,提升學生的創意。 他們安排學童分組製作南美洲的節慶玩具pinata,用紙做的pinata是具有拉丁風味的節慶玩具,在重要慶典和生日聚會餐會出現,裡面裝滿了糖果和麵粉等,將pinata敲破後,讓糖果掉下來,意味著趕走壞的能量,未來的一年將重新開始。藉由手作過程,讓學童從歡樂情境中自然而然的開口說英文,也從中認識異國文化。 最後一天的活動更是精彩,德光學生陳毓婕、陳鈺伃帶著學童手作來自葡萄牙甜點「木糖布丁」。另外還安排小朋友拿起毛筆寫下新年的希望和給家人的祝福。

Read More

成功同濟會訪瑞復 拋磚引玉捐善款

成功國際同濟會慰訪瑞復益智中心並捐助善款。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成功國際同濟會長期捐助弱勢族群,瑞復益智中心即是其中之一。年關將近,成功同濟會會長陳漢杰二十八日率領會兄們前往瑞復慰訪中心的大小朋友並捐助善款,希望拋磚引玉,能有更多的企業和社會大眾來幫助這些慢飛天使們。 成功國際同濟會昨天除了到瑞復益智中心捐善款外,看到瑞復青年正在趕工製作年節禮盒,他們也動手幫忙,同時也透過社群軟體將訂購單傳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希望藉此增加憨兒的工作獎勵金,一起享受年節的氣氛。 瑞復主任李雪瑛表示,瑞復在地深耕愛的福田已經進入第四十六個年頭,社會上善心人士的關懷與幫助,不管是人力、物力或財力上的捐助,對弱勢家庭及需要協助的孩子都是正面的力量。這一年多以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募款的情況比起往年確實艱鉅許多,非常感謝台南市成功同濟會長期以來的慷慨相助,讓弱勢的朋友獲得扶助,也和瑞復一起陪伴障礙者家庭走希望的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