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行國中招生說明會 家長出席踴躍

永康鹽行國中校長林建佑在首場招生說明會中,說明治校理念,並回應家長提問之課程規劃及設籍等問題。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籌備近三年的永康區鹽行國中在學區三村國小辦理首場招生說明會,吸引一百五十餘位社區家長到場聆聽,除校長林建佑說明治校理念,回應家長提問之課程規畫等教學問題,市議員也到場或派代表參與,和家長們共同關心孩子們未來的學習場域。  鹽行國中校長林建佑表示,去年校舍工程因雨汛期延宕關係,學校延後一年招生,不過來年將一次性招收一、二年級學生。除了新生,也歡迎學區內將升國中二年級學生轉入就讀。會中除了分享鹽行國中未來治校理念,學校團隊也將校舍興建過程製作成影片,讓學區家長學生見證,更逐一回應家長的提問,包括設籍問題、未來公車行駛時間及路線、課程規畫等,目的是希望家長們能放心讓孩子臨近就讀。  鹽行國中招生說明會,除市長秘書朱正軒、市議員陳秋萍全程參與,林燕祝、楊中成及林阳乙等議員也均派代表參加,與家長們共同關心子女們未來的學習場域。學區內里長們十分關心家長們選讀意願也應邀參加。  鹽行國中將於十二月六日上午九時,配合三村國小親職講座,辦理第二場招生說明會,屆時歡迎有興趣家長踴躍參與。

Read More

盛群南台合作捐贈MCU培育人才

南台科大校長盧燈茂(右),與盛群半導體執行副總經理張治共同主持簽約產學合作,捐贈微控制器軟硬體設備培育人才。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與盛群半導體簽約產學合作,並獲贈價值八十餘萬元的微控制器(MCU)軟硬體設備,協助南台工學院電子系成立「HOLTEK微控制器」實驗室,期待雙方在產學深度的結合、跨領域的整合,創造產業與學界、學生的三贏局面。  簽署協議暨捐贈儀式,由南台校長盧燈茂與盛群執行副總張治共同主持。張治表示,此次捐贈微控制器與技術服務予南台,希望能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微控制器應用專業技術人才,期許南台學生能將捐贈之MCU開發平台與軟硬體工具善加利用,並認真學習,畢業後投入相關領域之工作,提升我國之科技產業競爭力。  盛群HOLTEK全線產品在台灣及海外地區的推廣已行之有年,此次與南台的合作期望建立高科技產業與大學間創新研究的合作模式,並有助於國內整體微控制器應用技術再提升。  燈茂表示,南台與盛群已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資工與電子系先後承辦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而每年皆有許多學生參與,成績優異,例如電子系與創產系跨系合作之三組學生團隊參加二0一九盛群盃HOLTEK MCU全國創意大賽,榮獲A組智慧玩具、創意商品示範組金、銅牌、傑出獎;產品設計獎第一、二名;無限創意應用獎第二、三名;智慧化自行車暨健康科技應用獎第三名;環境監控與智慧綠能應用獎第一名,共計九個獎項,  目前已有多位比賽得獎優秀南台畢業學生進入盛群半導體工作。另外,也非常感謝盛捐贈教學軟硬體設備,加強培訓電資領域學生在微控制器應用方面的專業技能,同時激發多面向的創意,提升學生之學習效能與興趣。

Read More

盆栽種芝麻 延平學童納悶不開門

佳里延平國小學生在田裡栽種的芝麻,現已陸續長大。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芝麻種在小盆栽裡會不會活?佳里區延平國小參與農委會的食農教育創新型計畫,特別將芝麻苗分別種在盆栽、農田對照觀察,結果農田裡的芝麻頭好壯壯,盆栽的芝麻仍然沒動靜,學生們都說,平平是芝麻,怎麼差很大? 延平國小校長陳三億指出,為讓學生體驗在地產業,從一百零二年開始就在校園裡種芝麻,面積約有零點一公頃,採取不噴農藥的自然農法栽種,主要是供學生學習、觀察,不在於收成結果。 很有研究精神的延平國小師生,在盆栽種芝麻,只是芝麻苗遲遲不長大,讓學生有點氣餒。 (記者盧萍珊攝) 長期指導學生種芝麻的教導主任周俊良說,前年與去年因為天候因素,遇到颱風及種植時間不符合節氣,造成校園裡種植的芝麻全軍覆沒,收成數量少得可憐,今年學校配合農委會的食農教育,須以創新型的計畫內容,決定將芝麻苗分別種在小盆栽、農田裡,藉機觀察生長過程,並全程記錄下來。 延平學童在九月十一日將芝麻種下,經過二個多月的努力,田裡的芝麻已陸續開花、結莢,長得又高又壯,但盆栽裡卻沒有動靜,就像是小孩一樣,讓學生有點氣餒,花費同樣的心血照顧,卻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陳三億則說,從種芝麻過程中讓學生們了解,有付出不一定有收穫,但不付出一定沒有收穫。

Read More

研究橄欖製藥 南大附小培養小達人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前進新化橄欖山進行橄欖專題探究課程。 (南大附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橄欖山的錫蘭橄欖用來做腸胃藥」,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志工隊從網路上看到這句話,決定進行橄欖專題探究課程,由老師帶隊前往新化橄欖山果園採摘錫蘭橄欖與太平洋橄欖,指導老師也購買了製作蜜餞的尖仁橄欖和榨油的油橄欖讓小朋友們比較其差異,一趟戶外教學下來,個個都成了橄欖小達人。  南大附小張景傑老師帶領學生到曾被日軍種滿橄欖樹的新化橄欖山,這種杜英科的錫蘭橄欖,當時被用來做軍隊的腸胃藥,果核兩端較為圓鈍,與用來製作蜜餞的橄欖科尖仁橄欖不同,兩者是不同科的植物。 南大附小學童手捧太平洋橄欖(左起)、錫蘭橄欖、尖仁橄欖、油橄欖,返校後並將摘採的太平洋橄與錫蘭橄欖製成糖漬橄。 (記者施春瑛攝) 漆樹科的太平洋橄欖又稱莎梨,放入滾水中不久就從翠綠色轉為橄欖綠,表皮也會裂開,裝瓶後再加入二砂糖、甘草片和梅粉,放入冰箱三天後就會變成美味的糖漬太平洋橄欖。學生宋得軒說,回家後還要漂水六小時繼續製作糖漬錫蘭橄欖,這次學到兩種糖漬橄欖的方法,收穫滿滿。  張景傑還特地買了西班牙進口的綠橄欖和黑橄欖,這種木犀科的油橄欖才是製作橄欖油的原料,青澀時呈現綠色,成熟時轉為紫黑色。張景傑表示,果實外型像橄欖形就易於被命名為橄欖,實際上可能是不同的植物,透過這次橄欖專題探究課程,讓學童學會分辨各種橄欖的功能並比較其差異。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校友返鄉開刈包店

崑大公廣系學長弟校友鐘啟榮(右)及林建穎,創立文創刈包店,企圖結合公私部門力量發展農村社區機會。(記者汪惠松攝) 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友鐘啟榮和林建穎,利用在學期間於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台南市龍崎區龍和社區,進行偏鄉農村服務的經驗,創立「禾氣合秝」文創刈包店,企圖結合公私部門的力量,找出農村社區的發展機會。  崑大公廣系投入偏鄉服務不遺餘力,更藉由商業力量開發農村機會。「禾氣合秝」創辦人鐘啟榮和林建穎是公廣系學長學弟關係,他們在大學四年級的畢業製作,皆以偏鄉農村為主題,分別選擇家鄉雲林縣莿桐鄉甘厝社區、台南市龍崎區龍和社區,進行農村深耕與推廣的經驗,不僅讓他們在畢業當年度都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更讓他們對於農村與偏鄉弱勢的困境有更深的感觸,也成為「禾氣合秝」的創立契機。  鐘啟榮和林建穎畢業後,分別擔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專案經理,與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精進計畫輔導員,經過多年的職場歷練,兩人決定展開斜槓人生,創立具有社會企業精神的「散步美食」,在全球瘋「台灣刈包」的趨勢下,決定讓刈包紅回台灣,並帶入為偏鄉農業盡份心力的理念,創立了「禾氣合秝」。  「禾氣合秝」經營理念為集結眾人力量,為台灣農業發聲,採用的刈包是由市場內出身弱勢家庭的媽媽來製作,豐富的內餡與蔬菜,來自和小農長期合作的成果,其中的蒜頭便來自鐘啟榮雲林家鄉的黑葉蒜。刈包體有多種不同顏色,則採用台灣在地紅麴、南瓜等元素,充滿台灣味。  鐘啟榮說,大學生活對他影響很大,善用在公廣系學習到的創意構思建立獨特的品牌價值與定位,鏈結多方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林建穎也認為公廣系跳脫技術性的視覺設計技巧,更加重視人文精神與關懷,善用公共關係、廣告、數位影音等多種溝通方式,了解目標對象的需求,秉持社會企業精神,能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社會,影響更多人。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大親善大使 五美培訓好自信

南大為親善大使團新成員安排美姿美儀培訓課程。(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大學執行高教深耕「青年領袖、領導創發」計畫,為讓學校親善大使能以最有自信、優雅的儀態為校服務,學務處特別辦理「風姿綽約,自信優雅」親善大使美姿美儀培訓課程,為團員安排「五美」教學,並找來經驗豐富的親善學長姊們來指導。 南大表示,此次親善大使培訓課程安排「五美」教學,包含站姿、坐姿、蹲姿、走姿、上下階梯等五項,由親善學長姊示範正確姿勢,指導新進團員進行練習,並給予修正意見。  新進團員表示,之前沒有接觸過美姿美儀課程,一開始連手要放哪都不知道,經過學長姊細心解說、反覆練習,舉手投足間都更加自信了。  另外,活動中也安排貴賓接待教學、頒獎與舉牌教學,透過不同情境的演練,幫助團員熟悉大型典禮接待的要領與頒獎應注意的流程與細節,提升個人的應對技巧,使團員們在接待貴賓、頒獎時能保持專業、自信的態度。  南大學務長邱敏捷表示,透過美姿美儀的訓練課程,使新進團員體會要成為一名專業、優雅的親善大使,是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展現出來的,期許團員們在訓練自身的儀態、笑容外,更要保持服務的熱忱與積極的態度,展現南大親善大使團的專業與優雅的形象。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商紫嵐國樂社 情牽半世紀

南商紫嵐國樂社近年來在音樂比賽中每戰必捷。(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高商紫嵐國樂社近年來表現亮麗傑出,連續四年參加台南市音樂比賽、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絲竹室內樂合奏、國樂合奏等項目,每戰必捷,總計獲得三個特優第一、兩個優等第一、一個特優、四個優等,成績傲人。紫嵐國樂社也常受邀參與多項公益表演活動,如鯤喜灣文化祭、孔廟草地音樂會、許石音樂圖書館等地表演,極受好評。  南商紫嵐國樂社於民國五十八年創辦成立,至今已超過半世紀,孕育多位優秀音樂家如鄭瑞峰、李明鄉、陳照、王賜斌、胡峻賢、杜豐成、朱美華、吳昕淳、蔡玟玲等校友音樂家。多年來校友群的指導與在校生因有共同經歷而有深厚的情感,宛如一個大家庭。  校友指導團隊中,林大鈞老師事業北部、兩岸繁忙,為爭取時間,他自掏腰包搭高鐵,只為趕回母校指導學弟妹團練,全心全意不辭辛勞。他說,他只是想把當年在校時國樂社給他的,現在回饋給學弟妹。。  南商校長黃耀寬表示,南商國樂社孕育無數喜好音樂的校友們,明年即將迎接南商百年校慶,感謝校友學長姊們的無私奉獻,也歡迎校友們屆時撥空返校共襄盛舉,共同參與百年校慶活動,把對南商紫嵐的情感繼續傳承到下一個百年。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柔道隊 4金1銀3銅落袋

崑大柔道隊參加中華民國柔道錦標賽,技術精湛,榮獲大男、大女甲組團體雙料冠軍,個人組四金、一銀、三銅。 (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成軍年餘的柔道隊,去年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性比賽皆傳捷報,新學年度八名學生參加由中華民國柔道體育運動協會主辦的二0二0年中華民國柔道錦標賽,技術精湛,榮獲大男、大女甲組團體雙料冠軍,個人組亦奪得四金、一銀、三銅。  崑大柔道隊自一0八學年度成軍後,學生兼顧課業積極勤練,去年除全國中正盃柔道錦標賽榮獲大專男子甲組團體冠軍,個人項目四座冠軍、一座亞軍,全國柔道錦標賽再獲大專男子甲組團體及大專女子甲組團體亞軍,總成績四座冠軍、四座亞軍、一座季軍,成績亮眼。  今年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度多場賽事取消,但在新學年度開學加入許多優秀學弟妹後,甫出擊即奪下傲人成績。休憩系大二陳韋丞參與大男甲輕量級、大三陳嘉淳大男甲超重級、大一謝湄玲大女甲中量級、旅遊系大二鄭宥淳大女甲重量級,皆榮獲冠軍。電機系大三張家瑋大男甲重量級亞軍,旅遊系大一林志勇、資管系大一曾佐鴻大男甲中量級、休憩系大三盧盈大女甲重量級,則獲得季軍。  崑大柔道隊帶隊教練邵維芳表示,上述成績綜合讓崑大勇奪大男、大女甲組團體雙料冠軍,對甫加入優秀新血的代表隊來說,無疑是一支強心針。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永續在地 五王幼童與爺奶共學

五王國小附幼深耕復興眷村文化走向共學,爺奶與孩子們學習烹飪、樂器。(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五王國小附設幼兒園深耕眷村文化,規劃走讀鄰近復興老兵文化園區,七年餘來與爺奶互動關懷共學,曾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歷屆附幼孩子們與眷村爺奶培養出的情誼,長長久久的讓愛永續。  五王國小座落於豐富的眷村環境中,鄰近復興老兵文化園區住的多是韓戰老兵。該園是全台唯一保留原始樣貌的眷村,許多矮房與像迷宮般的小路為當地特色。在現今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中,孩子和高齡者都是我們心中的寶,五王附幼從一0二學年起規劃走入社區,讓孩子們和眷村爺奶共同學習迄今,歷經七年始終不因時間、空間與新冠肺炎疫情而停止。  五王附幼孩子們拜訪眷村爺奶的交通工具是公車,雖然路途不遠,需轉車才能抵達。搭乘公車的經驗讓孩子們練習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學習道路交通安全,也練習腳力,培養堅持目標與勇於面對挑戰的心與態度。  眷村爺奶喜歡孩子們的拜訪,在與孩子們有說有笑的互動中,擁有短暫含飴弄孫的喜悅。孩子們對於隨著年歲增長,身體愈顯老邁的爺奶也有著許許多多的關心與好奇。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誼,是不可隨意輕視和抹滅的,這就是五王附幼獲得教學卓越金質獎後,持續進行與眷村爺奶互動的「永續在地」課程原因。  五王校長周脈贇表示,一0八學年度開始,孩子們和眷村爺奶的互動走向共學,除爺奶在五王校園與孩子們互動學習樂器、烹飪,孩子們也在爺奶身上學到人生的智慧,爺奶亦從孩子的可愛笑顏中感受天真無邪的美好。敬老與高齡關懷的觀念深耕學校與社區,讓金色童年與銀髮老年共同激盪出奇妙、美麗、愛的火花,共創美好未來。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學園〉圖畫書法賞析

過招 ◎楊博鈞  台南市勝利國小六年四班 營養雞蛋 ◎李立文 台南市瀛海中學一年七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