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鋼鐵人 

台南市西港國小六年仁班 ◎黃品翰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中華學園>蘭嶼船

台南市永華國小六年二班  ◎余澤丞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財經法學期刊 專業論文平台

南台科大《南台財經法學》發行人張瑞星表示,法學期刊提供專業人才學術論文發表舞台,歡迎各界投稿,隨到隨審。(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財經法律研究所為南部地區唯一私立科大法研所,也是全國唯一通過全球商管認證AACSB的科大法研所,為提升法律跨領域研究之學術水準,發行《南台財經法學》期刊,迄今已發刊第六期,是提供專業人才學術論文發表刊登舞台。  《南台財經法學》學術性期刊,於二0一五年發行創刊號後,迄今將邁入第六年,共收錄三十八篇涵蓋各領域的專業法律論文,發刊的第六期收錄內容包括「論德國商業機密保護法制之具體保護措施」、「放火罪之公共危險意涵」、「重新檢視證券違約不交割類型之要件」、「高雄市登革熱防治法制問題之探究」、「試論大法庭首件受理之爭議問題」與「代理權授與之法理分析與檢討」等六篇論文。  其中,中正法律學院博士班黃國梁所發表有關高雄市登革熱防治法制問題之研究,提到環境衛生防疫如同軍隊作戰,各機關組織權管務必明確,執行防疫流程亦應清楚,法規依據應與時俱進及規範周延等,以利各機關於防疫能各司其職,合作無間。  文中探討中央與地方自治各項法令對於登革熱規範的不足,並針對問題點提出改善的建議對策,特別受到曾於二0一八年受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委託出版《莿竹宣示:登革熱決戰境外防治工作》專書的翰蘆圖書出版公司關注。  《南台財經法學》發行人張瑞星教授指出,此期刊為南部地區唯一私立科大出版的專業法學連續性期刊,目前除了南台財法所《南台財經法學》外,尚有《成大法學》、《高大法學論叢》與高雄科大《科技法律評析》等三本。該期刊全年徵稿,凡未曾發表之法學學術論文、判解評釋或其他法律問題研究,均歡迎各界投稿,隨到隨審。  《南台財經法學》各期索引,讀者均可於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得,電子全文內容,業已收錄於華藝線上圖書館、月旦知識庫、法源法律網等線上電子資料庫,憑供各界參閱。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志工帶遊戲 鹽小學童開心學英語

世界台灣學生聯合會英語教育志工為鹽水國小學生帶來有趣的學習經驗。(記者翁聖權翻攝) 世界台灣學生聯合會英語教育志工團隊「二0二0衣錦還鄉計畫」,為開學後的鹽水國小學生帶來精彩有趣的學習經驗。有別於平時坐在課堂上的英語課,志工們把日常生活中運用到的單字與用語,融入有趣的遊戲和活動,讓小朋友學得開心,也玩得不亦樂乎。  世界台灣學生志工哥哥姊姊說英語的繪本故事,淺顯易懂又引人入勝,除了可以學習英語句子,更特別的是志工為鹽水國小孩子設計融入流行活動Running Man英語單字複習課程,從簡單的生活常見的單字、對話,讓孩子在互動遊戲中玩得不亦樂乎。  學生的成果表演Baby Shark結合活力四射的肢體律動,孩子的印象更加深刻。三年丙班學生林采萲表示:「從遊戲中,我學到了顏色以及月份的單字!」。六乙學生蘇鈺喬說:「我覺得大姊姊在國外生活的經驗很讓人羨慕,我一定要學好英語!」  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個下午,學習的成果卻是甜美豐碩。鹽水國小學童帶著滿滿的不捨與感激,與世學聯英語營志工哥哥姊姊們道別。世學聯會長柯秉佑表示:「推行有意義的公益活動,看到孩子開心的笑容,覺得很有意義,我們一定會繼續加油!」約好下次一定還要再來鹽水國小,為大家帶更多精采好玩的英語課程。  鹽水國小校長王惠足代表學校致贈感謝狀,給世學聯英語營每位志工,肯定海外學子願意奉獻所長回饋家鄉。她特別感謝鹽水國小畢業校友柯劭儒,促成本次活動。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竹門樹屋 變身靜思書軒

白河竹門國小有一間美麗的樹屋,名為靜思閱讀書軒。(竹門國小提供) 白河區竹門國小樹屋是不少竹門國小校友的共同記憶,樹屋旁有美麗的尤加利樹,沿著樹木打造的階梯,登上後可近距離看樹,還可來到樹屋屋頂上平台,居高臨下、四面眺望,成為學校欣賞美景的秘境之一。樹屋經過志工重新整理營造,師生並一起動手為樹屋彩繪牆面融入客家元素,成為校內新地標。 沿著白河竹門國小樹屋旁的階梯,可近距離看樹,也能登上樹屋屋頂平台。(竹門國小提供) 竹門國小校長簡辰全說,小巧迷你的樹屋早期是蒸飯室,負責溫熱學童自備的午餐便當,後來改為「種子的家」,陳列展示學校師生共同蒐集白河地區各種植物的種子,猶如一間小小主題博物館;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樹屋逐漸凋零破舊甚至成為閒置空間,師生也期待讓樹屋風華再現。  他表示,在機緣巧合下,慈濟志工到竹門國小為樹屋重生點燃曙光,重新整理營造以一樓為閱讀主場所,並提供書籍、書櫃、桌椅,進行室內布置;學校師生也費心清理樹屋,並將屋頂平台設計為半開放閱讀空間,登上平台能聆聽附近蟲鳴鳥叫的交響曲,可拿起書本在平台上閱讀,並能感受微風徐徐吹來的暢快感,樹屋正式名稱為靜思閱讀書軒。 白河竹門國小學童在書軒中閱讀書籍。 (竹門國小提供) 學校結合教育局相關計畫,由老師帶領竹門孩子們為樹屋彩繪牆面,學區中隱藏著客家文化,具有客家元素的藍、白、紅、橘黃成為色彩首選,也凸顯客家「耕讀」、「硬頸」精神,鼓勵孩子們勇敢面對各種挑戰、不輕易放棄,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日常,為心靈澆灌文化養分。  簡辰全說,樹屋此次的轉身換裝,重新開啟閱讀服務,師生繼續和樹屋的緣分,也延續竹門人的共同記憶。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新市國小特教生 保齡球初體驗

新市國小特教生在台南應大協助下,到球館體驗打保齡球。 (記者林相如翻攝) 特殊教育班的學童,雖然有身心障礙的問題,但在輔具等特殊器材的輔助下,也能體驗打保齡球的樂趣,新市國小特教師生三十幾人,在台南應用科大的協助下,前往保齡球館開心打保齡球,且還能不洗溝,讓特教生透過打球的樂趣,也能開心上體育課。  新市國小特教師生三十餘人,參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體育署委託辦理的「運動i台灣計劃」,前往保齡球館,體驗不同於課堂學習的運動課程,大小朋友手腳並用,樂在其中。  新市國小校長李智賢表示,參與的特教生,有學習障礙、智能障礙、自閉症、多重障礙、肢體障礙等類別,平日就讀學校的資源班或集中式特教班。這群小朋友被身體、認知所囿,在運動領域涉獵有限,尤其在練習運動技能上,容易有失敗的經驗。  這次的打球體驗,透過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老師黃景星、黃子軒發明的輔助器,讓特教師生初體驗無障礙不洗溝打保齡球,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體驗運動的樂趣。  承辦教育部體育署委託辦理的「運動i台灣計劃」計畫主持人許嘉甫教授表示,本計畫活動計有十二個學校團體以及身心障礙協會,共計五百餘人次參加,分享保齡球體驗樂趣。  李智賢指出,新市國小為台南市分區特教資源中心,除了安排校內特教學生各類體驗活動之外,也協助教育局辦理特教生親子暨手足成長營隊,課程內容有樂樂棒球、馬賽克磚、及棉花糖Q餅等精采免費活動,歡迎台南市特教生的家長及學生、手足,大手牽小手,報名參與親子活動。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中華學園>巨大的山 

台南市後港附幼太陽班 ◎黃德睿

Read More

<中華學園>自畫像 

台南市海佃國小四年二班 ◎董世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