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師生訪戲曲學院 拓展交流合作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師生參訪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積極拓展國際戲曲文化藝術交流。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師生一行近30人到訪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方特別安排參訪戲曲文物館、觀賞京劇及身段體驗等交流,讓來自印尼的臺校學子領略戲曲藝術之美,雙方也希望促成兩校未來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學生參訪戲曲文物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於1991 年5月建校,辦學目的為因應臺灣投資廠商,以及旅居印尼各界從業人員子弟接受華語文教育需要所設立。由周孝柔、賴傳升2位老師帶領同行26位學生參訪,並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李揚校長、敖國珠副校長及師生交流。除互贈感謝狀,印尼臺灣學校代表也邀請李揚校長回訪。 李揚校長致歡迎詞時表示,戲曲學院一直持續推動國際交流發展,為發揚臺灣傳統表演藝術努力,很高興接待遠從印尼臺灣學校而來的學子蒞校參訪,透過實地體驗,瞭解戲曲文化、體驗京劇表演藝術,更期盼未來雙方有更多的互動交流。 印尼臺校學生體驗耍花槍。(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周孝柔老師指出,這群年輕學子在印尼曾接觸過戲曲學院邢源琳老師的梳化課,對京劇藝術產生興趣,今年畢業旅行更主動要求參訪本校,除讓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價值有更深刻的體驗,也盼透過這些年輕種子,將戲曲學院及京劇文化介紹給雅加達華人社群,更期待進一步促成兩校建立合作關係。 此次參訪,印尼臺校學子首先參觀戲曲文物館,並由復興京劇團老師向學生解說傳統戲曲與行當特色、文武場、臉譜、梨園戲臺等,瞭解盔帽、靴鞋、服飾等戲曲文物,也體驗穿著戲服與VR互動的樂趣,並透過影片簡介認識京劇。 武生林政翰左及武丑周斌右演出《三岔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迎接遠來的印尼臺校子弟,復興京劇團特別由花旦廖亮慈與小生奈諾 ‧ 伊安演出《拾玉鐲》,武生林政翰及武丑周斌演出武生行的看家戲、最經典的京劇傳統武戲折子戲之一《三岔口》,讓這群年輕學子看得鼓掌叫好。 花旦廖亮慈左與小生奈諾 ‧ 伊安右為印尼臺校師生演出《拾玉鐲》。(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在京劇團老師示範帶領下,學生也學習京劇身段、習武練功、車船轎馬與寓意之美的京劇藝術。臺僑子弟黃翊銨對臉譜非常感興趣,他表示在印尼較少機會接觸到戲曲文化,這次透過參訪能親身見識及體驗到京劇藝術,是一趟收穫豐富的戲曲之旅。 印尼臺校學生學習戲曲身段。(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Read More

成大6教授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成大教授(左上起)藍兆杰、謝旻甫、林志隆、張始偉(左下起)、吳季珍、賴嘉鎮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科會公布一一三年度傑出研究獎得主,成功大學共有六名教授獲獎,分別為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吳季珍、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教授張始偉、藥學系教授賴嘉鎮、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謝旻甫、及機械工程學系教授藍兆杰,展現卓越科研實力。 成大表示,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為了獎勵長期從事基礎或應用研究,且研究成果傑出之科學技術人才而設立,今年成大就共有六名學者獲獎。其中化工系吳季珍教授研究領域為新穎奈米結構材料的設計與製程開發,不僅在前瞻技術領域備受肯定,亦積極投入研究團隊的建立與人才培育。 電機系特聘教授林志隆研究專長為前瞻顯示電路設計、顯示器補償演算法、及結合人工智慧之嵌入式生醫光電系統開發,研究成果卓越,他在二0二一年就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之後持續在學術與技術創新上展現亮眼表現,今年再度獲獎。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教授張始偉研究專長為燃氣渦輪動葉冷卻、電子與馬達冷卻關鍵技術開發、單相及汽液二相流熱傳強化技術、船舶橫搖、俯仰環境熱流及熱傳強化現象研究。 藥學系教授賴嘉鎮研究專長在於因果推論與真實世界數據分析,透過醫療大數據驗證因果關係,提升臨床決策的科學依據。他還積極參與多個國際組織計畫,致力搭建國際研究平台,期望提升台灣在數據研究的領導地位。 電機系特聘教授謝旻甫研究專長為電機設計、馬達驅動控制、電動車動力與機電整合,他除了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也投入產學合作,承接多項產學計畫並促成技術移轉,推動學術與產業的緊密連結。 機械工程學系教授藍兆杰研究專長為機器人、機電整合、機械設計、動力學、撓性機構,除學術研究外,也帶領團隊專注於智慧機器人技術並積極投入產學合作,協助涵蓋車輛、自動化、電機與半導體設備等領域廠商解決技術難題。

Read More

南應大療癒綠生活探討永續價值

南應大規劃「USR x 永續 x SIG」跨校培力工作坊,除該校個案及計畫團隊分享成果,並邀請科大教授及專家進行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研討交流。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實踐推動辦公室,本學年度以「療癒綠生活」為主題,規劃「USR×永續×SIG」跨校培力工作坊,除安排該校個案及USR-Hub計畫團隊分享「志在琉鄉」成果,並邀請科大教授及專家等進行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研討交流。 南應大為精進落實USR計畫工作,及與他校相互觀摩學習,在跨校培力工作坊中,邀請雲林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蔡旺晉、朝陽科大應用化學系教授錢偉鈞進行講座,另邀請嘉南藥理大學研究發展處副研發長陳師瑩,及淺山植藝創辦人吳享育進行相關議題的研討。 與會講者不僅各自分享各校計畫於社會責任實踐上的具體執行策略與實務工作上所面臨之課題與解決方案,並和與會者針對USR計畫內涵與執行甘苦進行了深入的校際交流與細節討論。 其中「文化技藝與藝術療癒」,由雲林科大蔡旺晉教授分享「從心靈遍路到智能觀光:雲林朝聖廊帶的地方設計」USR深耕型計畫,此計畫主軸以智能觀光的方式發展心靈遍路。推動重點在於,廟宇就是一座美術館,整個北港就是生態博物館。 「低碳旅遊與食農教育」由朝陽科大錢偉鈞教授分享「雜糧扎根,豐味深釀」崙元廊道增韌擴散USR計畫,該計畫貫穿雲林二崙鄉、褒忠鄉及元長鄉,打造「崙元雜糧廊道」,促進農業生產升級,守護耕作環境,以同耕共學模式結合社區支持型農業架構,透過環境教育行動結合智慧化資訊科技,共建雜食糧學培訓平台,也與社區學習點活動共伴。

Read More

皮影戲繪本登望僕號 開啟國際巡迴

崑大資管系輔導高雄彌陀DOC,創作「皮猴ㄅㄆㄇ」繪本,並登上全球最大海上圖書館「望僕號」展出。(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管系輔導高雄市立圖書館彌陀公園分館承辦之彌陀數位機會中心(DOC)邁入第十年,團隊將傳統皮影戲文化與學齡前兒童的注音學習相結合,創作「皮猴ㄅㄆㄇ」繪本,並成功登上全球最大海上圖書館「望僕號」,開啟國際巡迴之旅。 崑大資管系輔導彌陀DOC,長期推動以皮影戲文化為核心的數位創作,包括皮影戲影像記錄、逐格動畫片製作、文化月曆設計等,更將皮影戲文化轉化為兒童學習教材,創作「皮猴ㄅㄆㄇ」繪本,並推廣至國際非營利慈善機構「望僕號」,讓國際讀者透過繪本認識彌陀獨特文化底蘊。 全球最大海上移動圖書館「望僕號(Doulos Hope)」,由德國非營利慈善機構「好書共享」協會營運,定期航行於世界各地,致力於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今年特別停靠高雄、花蓮及基隆三港,為當地民眾帶來逾二千款精選書籍,望僕號將在基隆港停靠至九日,讓有興趣民眾可上船參觀。崑大資管系輔導彌陀DOC製作之繪本「皮猴ㄅㄆㄇ」也於船上展出,讓國際讀者透過閱讀體驗台灣獨特的皮影戲文化。 崑大資管系副教授暨台南高雄DOC輔導團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說,團隊多年來深耕彌陀DOC,除開設多元課程,亦致力於在地文化保存與推廣,此次《皮猴ㄅㄆㄇ》繪本登上「望僕號」,象徵彌陀文化成功走向國際舞台。 高雄市圖書館彌陀公園分館主任曾雅蓮提到,希望透過彌陀DOC的文化創作與數位應用,讓更多人能了解彌陀的歷史背景,更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獨特的人文藝術與文化價值。

Read More

南大攜手大阪學校 TAIDE台英語機器人 跨國驗證教學應用

南大團隊在大阪進行「南大真平TAIDE台英語機器人」的移地研究活動。(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在國科會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支持下,台南大學李健興教授團隊攜手日本大阪公立大學、關西大學,在大阪完成「南大真平TAIDE台英語機器人」的國際合作。李健興表示,此次合作不僅進行最新微調版台英語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學習交流與實作驗證,還與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亞太分會及計算智慧學會(CIS)共同於關西大學舉辦「量子計算智慧工作坊」,推動Quantum CI&AI人機共學教學及應用。 李健興教授說,南大團隊與大阪公立大學Yusuke Nojima教授團隊合作,於該校建置TAIDE台英語機器人模型研究環境,並展開台英語人機共學驗證及資料收集。 李健興表示,南大團隊陸續邀請大阪公立大學前校長Hiroshi Tsuji、副校長Toshiyuki Matsui、三位日本教授及超過十位學生與行政同仁協助測試,利用TAIDE台英語AI學伴系統搭配日文輔助說明,驗證結果顯示,基於Open AI Whisper微調技術的TAIDE台英語機器人模型在辨識效能上展現優良表現,未來也將持續進行模型調整與台英語資料擴充。 李健興表示,此次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移地研究,不僅成功驗證TAIDE台英語機器人,也展現台灣中小學在人機共學上的實際成果。透過台日跨國合作與現場實作,此次活動也促進大型語言模型技術與量子計算智慧教育資源的整合。南大團隊進一步強化台日雙方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學術交流,同時累積超過一千兩百筆重要數據作為未來模型微調的依據。

Read More

元智大學中文系結合資訊系開設「電玩遊戲實作」課程

元智大學中文系與資訊系合開製作電玩遊戲課程,讓同學也會有製作遊戲的能力,未來有更多發展可能。(元智大學提供)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元智大學為讓中文系的學生利用他們在文字敘述故事能力,再結合數位科技,未來可以在數位遊戲產業嶄露頭角,六日元智大學中文學系表示,將與資訊傳播學系合作開設「電玩遊戲實作」課程,讓學生將文學素養與遊戲產業技術相結合,推動中文文學與數位科技的跨領域結合,未來就業有更好發展。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近年來讓許多同學開課學習與數位有關的科程,也讓同學們學習各種利用數位科技進行語言的推廣,元智大學中文系六日也表示,該系與資訊傳播學系合作開設數位媒體與遊戲設計實作,帶領學生學習RPG遊戲的開發技術課程 顏樞老師表示,這項課程教授學生們從「遊戲腳本寫作」入門,利用文學敘事技巧,培養學生的故事編寫與文本創造能力;另位張韶宸老師則負責數位媒體與遊戲設計實作,帶領學生學習RPG遊戲的開發技術,兩位教師攜手指導,幫助學生打造完整的遊戲世界觀、角色設定、敘事架構與互動設計,讓文字創作與數位技術相互融合。 顏樞表示,讓學生運用中文表達能力與文學素養,創作具沉浸感的遊戲劇本,透過RPG Maker 平台將故事轉化為互動遊戲,讓傳統文學以全新方式呈現,培養兼具遊戲開發與故事敘事能力的人才。 兩位老師也說,中語系學生文學底蘊能豐富,搭配資傳系的技術實作,可以讓學生嘗試在遊戲實作中融入傳統文學元素,探索文學知識與數位媒體的創新應用,充分展現跨領域學習的價值。

Read More

宜大114學年度碩士班招生 報名人數大幅成長3成

宜蘭大學一一四學年度碩士班招生,報名人數成長百分之三十一。(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在一一四學年度碩士班招生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報名人數成長百分之三十一。此一傲人成績不僅顯示了宜蘭大學在各方面的教研能量和影響力,更體現了同學與家長對於宜大碩士班的高度興趣和信任。 宜蘭大學今年在招生計畫中推出了多項吸引人的舉措,包括加碼新生入學獎學金、鼓勵優秀專題生學碩一貫修讀、鼓勵各管道優秀學生,並聚焦學校特色,包括AI、無人機、大健康產業、綠色永續與噶瑪蘭在地文化等,大幅提升了招生吸引力。 宜蘭大學表示,這次招生成果顯示了宜大在高等教育界持續躍升的力量,宜大學將繼續努力提升教研能量,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與發展機會,讓更多優秀的學生選擇宜大作為他們的學術殿堂。

Read More

2025大學品牌力排行榜出爐 長庚科大校友薪資全國第二

長庚科技大學憑藉著超群的研發力,以及豐沛的教育資源,於「2025大學品牌力排行榜」奪得「校友薪資」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圖/長庚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104人力銀行近日發布了「2025大學品牌力排行榜」。「大學品牌力排行榜」系根據線上23萬筆求職者資料、以及近千份企業問卷、教育部及國家圖書館等公開資訊,將國內120所大學依照知名度、職務能力、未來能力、產學力、學群力、性格優勢、校友薪資、國際力、研發力、碩士論文力十大指標來進行評比。長庚科技大學憑藉著超群的研發力,以及豐沛的教育資源,於「2025大學品牌力排行榜」奪得「校友薪資」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研發力」更是獲評為第三名。超越許多國立頂尖大學。 長庚科大校長范君瑜提到,學校最重視的即是人才培訓,強調師生的業界競爭力與學術實力缺一不可,尤其AI時代來臨,就業市場勢必更加競爭。長庚科大專職醫護與照護領域,與台塑企業、長庚醫療體系長期建教合作,更在前年便導入了AI機器人,使師生活用科技工具,茁壯的研究量能與職場競爭力。 長庚科大的專業教室搭載AI、AR等科技設備,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圖/長庚科大提供) 長庚科大提到,在ChatGPT等AI科技出現前,該校早已活用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等科技,強化學生學習效能,更斥資了上億打造了國內少有的「臨床技能中心」、「高齡長照產業人才培育基地」,設備均比照大型醫院而建置,搭配臨床情境模擬課程,以及學校首創的AI國考專家機器人,可針對學生的弱點量身訂做學習課程。長庚科大認為,科技素養已經是現代不可或缺的能力了,透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可將學習效率放大數倍,使學生們的專業能力更加扎實。

Read More

南市健康促進校園巡迴宣導 木偶劇團第100場演出守護學童身心健康

市長黃偉哲(第一排左四)提醒小朋友要注意視力保健。(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教育局與府城木偶劇團合辦「健康促進校園巡迴宣導活動」,六日在新營區新泰國小進行第一百場演出,劇團以傳統藝術偶戲表演方式,融入視力保健觀念及「變裝毒品」辨識方法,幫助學童學習健康知識與反毒觀念,守護學童身心健康。 教育局表示,該健康促進園巡迴宣導活動,由一一0年起推動迄今邁入第五年,六日在新泰國小辦理第一百場演出,並安排闖關活動,市長黃偉哲、教育局長鄭新輝、市議員蔡育輝到場,肯定此活動是民間團體與政府單位合作的典範,黃偉哲並為新版巡迴宣導劇啟動敲鑼儀式,期許再辦下個百場,持續守護學童的身心健康。 南市教育局與府城木偶劇團合辦「健康促進校園巡迴宣導活動」,市長黃偉哲(左)肯定此活動是民間團體與政府單位合作的典範。(記者陳佳伶攝) 黃偉哲表示,健康來自良好生活習慣,隨著科技進步3C產品盛行,學齡階段易發生和眼睛相關疾病,眼睛是靈魂之窗,鼓勵小朋友要好好照顧眼睛,要注意視力保健;也提醒避免取用陌生人提供的食品,不要受同儕引誘或威脅,食用變裝成糖果或咖啡型態的毒品。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近年來,學童視力健康數據維持穩定表現,一一二學年度國中小視力不良就醫率達九成五以上,優於全國平均值八成八;裸視視力不良率為五成左右,也略低於全國平均值的五成三;在藥物濫用防制方面,全面推動「入校入班」反毒宣導,執行比率達百分之百。 除了劇團演出,現場另設有展示區及闖關區,展示區有歷年來走訪各校視力保健宣導的足跡;闖關區設計身心健康相關的闖關活動,建立促進身心健康正確觀念,未來將延伸至家庭、社區,並擴大藥物濫用防制宣導,持續關心學童視力保健,也讓學童遠離毒品的誘惑與威脅。

Read More

新北食農教育台日交流 跨國共享新體驗

戶澤學園學生在校園種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食農教育,每年投入近2,000萬元經費,結合農業生產、永續環境與多元飲食文化,推展「食農綠金進行式」,自104年至今已舉辦313梯次的戶外農事體驗活動,吸引逾萬名學生參與。為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深化環境與食農教育內涵,教育局今(6)日特別安排八里國中與日本山形縣戶澤學園進行線上交流,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學校辦理食農教育文化的精髓,更透過具體多元的互動學習,為臺日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並奠定未來文化交流基礎。 八里國中與日本山形縣戶澤學園師生線上交流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八里國中鄭安廷同學在交流活中特別分享新北八里的在地特色農產文旦柚,他表示,因為平日在學校課程中實際認識並學習如何照料柚子,更了解文旦柚的生產過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中秋節前,老師帶大家採收校園的柚子,並到左岸擺攤義賣,實際體驗柚農的辛苦,是很特別的學習經驗。這次的文化交流儘管語言不通,但收穫滿滿!不僅學到了日本特色飲食文化,也對當地農業有更深的了解。希望未來能親自前往當地,有更多機會與日本同學交流。 八里國中食農教育場域。(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八里國中校長詹志偉表示,學校師生對與日本戶澤學園的文化交流感到既新奇又興奮!孩子們分享了校園環境、生活文化、在地特色農產品柚子及鳥類友善課程等,並在交流中學習日本的農業發展與飲食文化,體會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無國界。期盼未來有更多機會讓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全球公民素養。 戶澤學園校長佐藤雅彥表示,透過交流活動加深了兩校對彼此文化與教育的理解,也縮短了彼此的距離。學校師生們不僅認識了臺灣的教育環境,也有機會推廣日本學校的多元文化。戶澤學園8年級西嶋優平分享自己第一次參加國際交流,非常緊張!聽完八里國中同學生動地介紹新北市的文化魅力,受益良多,也更加渴望有機會親自造訪臺灣,同時期待某天也能看到臺灣同學來到戶澤村,一起看見這片美麗的土地。 教育局指出,在全球化與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國際交流成為提升教育品質的關鍵途徑。未來將持續結合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推動食農教育,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透過與不同國家學校的交流,深入理解食物來源與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培養惜食及珍惜土地的責任感,並學習多元文化提升跨文化理解,培育具備全球公民素養、環境意識與實作能力的優質人才,在國際間展現創新與地方特色,打造永續發展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