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攜手社區 幼老AI共學

南應大附設漢家幼兒園舉辦「幼老AI共學」,由養生休閒系師生共同設計AI智能闖關遊戲三代共學,展現跨世代學習與合作新模式。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在附設漢家幼兒園舉辦的「幼老AI共學」活動中,由養生休閒管理系師生共同設計AI智能闖關,以「長輩、大學生及幼兒園孩童」三代共學為核心,融合AI技術與教育創新,展現跨世代學習與合作的新模式。 AI智能闖關內容涵蓋「益智健腦活動」、「樂活認知遊戲」及「科技體感」等多樣環節,透過智慧互動設備,長輩得以體驗人工智慧的便利與趣味;大學生則在活動中擔任引導角色,協助長輩與幼兒解決挑戰,也在操作與協助中體會到AI在家庭與社區健康促進中的應用價值。 幼兒園孩童則在探索中發現新知識與遊戲的樂趣。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促進三代間的情感連結,更展現了AI科技作為跨世代交流工具的潛力。未來,該系將持續探索「智慧健康管理」與「跨世代共學平台」的深度發展,為更多家庭與社群創造實質價值。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表示,此次幼老AI共學活動,不僅展示學校在教育創新上的實踐成果,更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南應大以服務鄰近社區為目標,積極推動代際融合與跨世代學習,讓教育資源回饋地方,為社區帶來新活力與智慧應用的可能性。未來,學校將繼續與社區攜手合作,推動更多結合科技與健康促進的創新活動,實現學校與鄰里共同成長、互助共榮的目標。

Read More

南台設計吉運蛇 燈展亮點

南台USR計畫團隊設計兩百個「吉運蛇」小提燈,在神農街元宵花燈展活動期間吸引民眾爭相領取提燈夜遊。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文化底蘊USR計畫團隊舉辦神農街元宵花燈展,將展至三月二日止,團隊設計的兩百個「吉運蛇」小提燈,以其獨特的球狀造型和可愛外觀,在活動期間吸引民眾爭相領取提燈夜遊,成為神農街燈展最吸睛的焦點。 這款「吉運蛇」小提燈的設計靈感,來自神農街花燈彩繪課程的燈謎獎品明信片。南台視傳系學生陳允的優秀作品,再經同是視傳所動畫組畢業的張玉妘助理協助改造成球型的吉運蛇,打破傳統生肖提燈的設計框架,圓滾滾的蛇身搭配俏皮的圍巾、耳罩和橘子頭飾,可愛度爆表,讓人愛不釋手。 連續舉辦八屆神農街元宵花燈展的USR計畫團隊,每年均設計不同造型的生肖提燈,許多民眾更是年年來領取。民眾可以手提小提燈參與夜遊賞燈,欣賞沿街各戶門前獨具特色的彩繪燈籠,聆聽每戶人家背後的故事。

Read More

東山國小食米學園 全國標竿

東山國小今年榮獲全國首屆食米學園標竿學校的最高榮譽。(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農業部農糧署輔導全國四十七所國小辦理「推動食米學園計畫」,全國共有十二所學校通過評鑑,獲邀至農糧署進行成果分享與頒獎表揚,其中台南東山國小連續四年獲得食米學園評鑑績優,今年更榮獲全國首屆食米學園標竿學校的最高榮譽,展現南市優異的食農教育成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是台灣重要的米倉,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乾淨無汙染的烏山頭水庫流域與嘉南大圳水源頭灌溉,生產出優質美味的好米,因此,大台南地區非常適合發展食米教育,以推動教育為基礎,帶動周邊社區與農業發展。 東山國小推動食米學園計畫連續四年獲得評鑑績優。(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東山國小自一0六年起推動食農教育,一路從優選、績優到成為全國的標竿學校,成果得之不易。南市目前持續辦理的「學校食農遊學地圖計畫」,就是由東山國小等四校開始示範,推動食農教育體驗育樂營活動,發展至今年已達二十三校、四十六場次的規模,親師生反應熱烈,為南市的食農教育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東山國小校長魏稚恩表示,感謝前校長曹欽瑋精心擘劃,整合東山區與大台南產官學研資源推動食米學園計畫,從教育角度為促進農業永續發展盡份心力,培養未來公民面對糧食問題挑戰應有的素養,這樣的做法極富教育意義。 歐奕淳主任則分享獲獎的關鍵,包括東山區的農特產豐富、規劃「家鄉稻浪正飄香」校訂課程,結合「郁蒼食經學堂」作為食米教育發展的實驗基地、配合民俗節慶,運用在地食材、擴大周邊效益,同時也透過食農遊學地圖計畫的執行,讓外校師生、親子團體前來遊學體驗,以優質的課程內涵獲得肯定。

Read More

町洋贊助 瑞復週五蔬食日

瑞復益智中心感謝町洋企業長期贊助,讓孩子能吃到營養的有機蔬菜。(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町洋企業已經連續七年贊助有機蔬菜給瑞復益智中心,瑞復表示,這七年來,無論菜價波動或氣候變遷,他們始終穩定提供優質的食材,讓中心無需擔心蔬菜短缺,現在中心還把每週五訂為「蔬食日」,讓孩子們享用營養豐富、鮮嫩美味的蔬菜。 瑞復益智中心表示,町洋企業在一0七年底到瑞復訪視後,得知瑞復每天須提供一百多位服務對象的午膳,但蔬菜卻常因天氣而品質不穩定,為了讓孩子吃得營養健康,町洋企業委託台灣阿甘農事管理,每週配送有機蔬菜到瑞復。 瑞復表示,町洋的贊助讓瑞復省下一筆可觀的菜錢,像去年因颱風影響,阿甘農事管理的蔬菜供應量一度下滑,但他們仍積極與中心溝通,調整供應計畫,確保孩子們能夠準時享用健康營養的蔬菜。 目前阿甘農事管理固定在每週三準時供應新鮮蔬菜,最近更額外提供優質雞蛋,讓中心的孩子們能享受更多元、美味的餐點。在廚房阿北的巧手料理下,許多原本挑食、不愛吃菜的孩子,如今也能大快朵頤,享受營養滿分的午餐。 瑞復益智中心還把每週五訂為「蔬食日」,除了是因為天主教守小齋的原因,也希望能讓服務對象的飲食更加健康,在這一天,中心的孩子們會可吃到小松菜、荷葉白菜、青江菜、蚵白菜等蔬菜,有時還會加上杏鮑菇、高麗菜、豆芽菜、小黃瓜及雞蛋,為瑞復大小朋友提供豐富的蔬食饗宴。

Read More

崑大餐飲吳寶春盃國際烘焙賽培育烘焙新星

崑大餐飲系產學合作開設吳寶春烘焙學院,業師謝榮展(左)進行歐式麵包製作教學,培育學生烘焙人才。(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餐飲管理及廚藝系為培育烘焙專業人才,與吳寶春食品、Panasonic台灣松下集團、莎士比亞烘焙坊共同辦理第一屆「吳寶春盃」國際烘焙新秀技藝競賽,即日起受理報名,三月十日止,四月中旬進行決賽,期能藉由烘焙創作中激盪創意,提升專業技能。 吳寶春盃國際烘焙新秀技藝競賽,除將提供豐厚獎金及獎品,決賽也將邀請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吳寶春、王鵬傑及世界麵包團體賽亞軍謝忠祐一同出席,並加入評審團隊。 餐飲系主任洪綺吟表示,烘焙專業技能一向為該系培訓學生的主要技能之一。此次辦理第一屆「吳寶春盃」國際烘焙新秀技藝競賽,為烘焙好手們建立交流平台,也讓選手們有向世界烘焙大師學習、交流的機會,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烘焙好手,投入台灣的烘焙產業共同努力。 第一屆「吳寶春盃」國際烘焙新秀技藝競賽競賽相關資訊請洽餐飲系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eGlkXx。

Read More

新北讓藝術走進偏鄉 教室化身「貓.美術館」

學校將《貓.美術館365貓日曆》結合藝術史介紹設計展區供學生欣賞學習。(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讓藝術走進偏鄉,分送企業捐贈的《貓.美術館365貓日曆》至67所偏遠地區學校,將世界經典名畫轉化為貓咪視角,以趣味方式讓藝術融入日常學習,教室化身「貓.美術館」!日曆精選超過365幅經典畫作,透過幽默生動的「喵式註解」介紹畫家、藝術流派與歷史背景,提升學生美感素養與藝術欣賞知能。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美感的培養來自於生活經驗的累積。《貓.美術館365貓日曆》讓藝術走入生活,生動且逗趣的貓咪畫作引導孩子們認識世界名畫與藝術流派,有助於提升審美素養與文化視野;不僅讓孩子們在趣味中學習,培養創造力與想像力,更讓偏鄉學校也享受豐富的美感教育。 《貓.美術館365貓日曆》還有牌卡與遊戲貼紙可以互動學習。(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指出,《貓.美術館365貓日曆》精選超過365幅貓名畫日曆,再結合每月精選貓界藝術史,透過作者山本修獨特喵化風格,再現東西方貓界藝術大師曠世巨作。每幅作品加上別具風格的喵式註解、貓作家趣聞、貓藝術流派介紹、畫作冷知識與時代背景等,為平凡的每一天添增療癒感,期盼讓學生於日常生活潛移默化學習藝術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多元藝術形式,增廣對世界藝術的認知,更帶領學校師生一起穿越到只有貓咪的平行宇宙,來場萌到不行的奇妙旅程! 平溪國小四年級劉姵寧分享指出,自己最喜歡日曆中的「貓娜麗莎」,原本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變成超可愛的貓貓,真是太有趣了!而且每天的日曆名畫上還有畫作的介紹說明,可以認識畫家與名畫。現在看日曆變成每天最期待的事情,換下來的日曆也捨不得丟掉,想要收藏起來好好保存紀念。 平溪國小校長黃珮琇表示,學校常透過帶領孩子參訪美術場館提升美感體驗,但往往礙於時間等關係,無法仔細欣賞學習每一幅畫作。透過藝術名作融入日曆的方式,孩子愛看多久就看多久!更特別的是日曆以貓咪形象重繪名畫,吸引孩子的目光且更貼近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愛不釋手!不同形式的美感學習能增進學生對於名畫與藝術史的興趣與認識,深度涵養了孩子的美感素養。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長期關注偏鄉教育,自108年起推動偏鄉資源整合計畫,每年投入500萬經費積極發展偏鄉策略聯盟,協助各校群發展跨校課程及活動,落實「一校就讀多校共學」理念;113學年度設置1中心8校群共42校參與,更引進企業資源讓美感跨域整合及鏈結生活,使學生學習觸角更加廣泛多元,深耕藝術教育。

Read More

掌握空品 中小學272校有法寶

中南部空氣品質監測出現不健康等級,南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啟動懸掛空品旗等緊急應變措施。(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受冷氣團、地形影響,中南部空氣品質監測達不健康等級。市府教育局指出,南市兩百七十二所公立國中小學,已安裝微型PM2.5感測器,隨時掌握空品狀況,近期已要求各校啟動因應空氣品質變化的緊急應變措施。 教育局表示,南市訂有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因應空氣品質惡化處理措施供各校依循,且落實多年。各校皆有標準作業流程,熟悉操作步驟。教育局也提供宣傳圖卡供親師生衛教參考。 近日由於境外汙染籠罩中南部地區,達不健康等級。教育局先發送即時短訊,要求各校啟動懸掛空品旗、敏感族群戴口罩、避免戶外激烈活動、評估校內外活動辦理、校園裸露地灑水等因應空氣品質變化的緊急應變措施。同時安排駐區督學到校查察辦理情形。 以體育課、運動會等戶外活動為例,期初學校即備妥應變方案。最遲於活動前一日中午前決定,採取室內、停辦、縮小為部分學生參與等方案進行。同時針對參與人員公告,大型持續性賽會,將先暫停活動,待空氣品質回復後再辦理。

Read More

南台生企業最愛 全國私立科大第一

《遠見雜誌》二0二五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總榜,南台科大榮獲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遠見雜誌》二0二五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南台科大表現卓越,不僅在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榜上全國私立科大第一,更在「金融業最愛大學生榜」與「企業最愛實習生」評比中脫穎而出,穩居南部私立科大第一,證明南台在人才培育上深受企業肯定。 在AI科技浪潮下,南台科大積極轉型,以「實作型AI科技大學」為定位,致力於AI教育的發展。校長黃能富表示,該校將打造全台首創的「AI實作場域」,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知識,培養應用能力,成為百工百業AI人才。 南台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學校設計廿一個跨領域學分學程,將通識課程融入AI,引領學生跨領域合作,培養用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培養更多具備跨域能力的AI Maker,成為產業創新的AI領航人才。 南台秉持「務實致用,技職之光」的辦學目標,致力於提升教育品質和學生的實務能力。學校與超過百家企業建立產學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超過五百項產學合作計畫。透過產學合作專班、競賽學習和實習計畫等,學生能將所學理論應用於實際工作中,培養出企業最需要的實務能力。 南台《遠見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的優異表現,是對學校長期努力的肯定,也是對莘莘學子的鼓舞。未來,南台將繼續秉持「跨域創新、永續發展」的精神,積極培育務實致用的技職人才,鼓勵學生不斷「蛻變突破、再攀高峰」,勇敢追逐夢想,成為台灣驕傲,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Read More

國中小藝術才能班 週五起報名

民德國中、立人國小美術班聯合畢業美展。(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一一四學年度國小藝術才能班、國中美術類藝術才能班招生鑑定,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受理報名。 國小藝術才能班美術類有月津、新進、麻豆、新市、永康、立人國小等六校。音樂類有新民、崇學、永福國小等三校。舞蹈類永康區復興國小、進學國小等二校。國中美術類藝術才能班招生學校包括南新、麻豆、新市、永康、民德國中等五校,預計錄取國一新生二十六名。部分學校也招考插班生。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國小藝才班含美術、音樂、舞蹈三大類別,學生表現優異,在全市、全國性比賽屢獲佳績。教育局透過鑑定,發掘具藝術才能潛質的學生。同時積極向教育部申請計畫經費補助,完善藝才班設施設備。以新市國小美術班為例,規劃版畫、陶藝、設計、水墨等四間專科教室,實施分組協同教學、申請專案計畫。永康國小獨棟美術大樓,方便學生專業課程學習。作品展覽空間寬廣,可供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參觀教學成果。 國中美術班致力於發展在地化、國際化特色。南新國中積極辦理校際聯展,多次前往日本、中國進行藝術文化參訪。民德國中分組協同教學,安排電繪、篆刻工作坊、國際交流、藝文場館參訪等多元課程。今年承辦鑑定工作的新市國中,曾經獲教育部廣達游於藝全國創意教學佳作肯定。近年跨域結合AI科技、雙語國際議題,啟發多元視角。集體創作是該校畢業生的重要傳統,作品參加全國美術比賽獲獎無數。

Read More

大橋國中家長讀書會 學親子互動

永康大橋國中「正向聚焦」家長讀書會,家長透過閱讀重新審視自己的教養方式,點亮親子關係。 (大橋國中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首辦《正向聚焦》家長讀書會,參與家長歷時一個多月閱讀畫下完美句點,家長分享透過閱讀與討論,重新審視自己的教養方式,學到更有智慧地與孩子相處,促進孩子成長與親子互動的和諧。 橋中家長讀書會,主題聚焦於心理師陳志恆的著作《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旨在提升家長的親職技巧,透過閱讀學習如何運用正向肯定的語言與態度。 這本書以親子教養與校園輔導為主題,剖析現代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常見的挑戰與盲點,並提出三十種實用的正向支持策略。參與讀書會家長不僅學會如何用溫暖而堅定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更認識到讚美與肯定在激發孩子內在動力方面的重要性。更有家長分享透過讀書會重新審視自己及學到親子如何相處? 橋中長期推動閱讀教育,積極營造書香校園氛圍,除申請「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引進優質資源外,還建置七年級校本彈性課程「閱讀探索」,教導學生使用圖書館及網路資源,掌握系統化的閱讀理解與分析技巧,為學生的學習鋪設紮實的基石。 校長謝連陽表示,此次讀書會歷時一個多月結束,不僅是一場知識的饗宴,更是一次心靈的對話。感謝每位家長的熱情參與,未來期待有更多家長和教師加入,運用正向聚焦的理念,攜手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橋中將持續透過閱讀推動親子教育,未來也規劃更多讀書會及親職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在共讀中成長,共創更加美好的學習與家庭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