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帶路 文化微旅行

崑大環研所一年級林佳妤(右中),在城市文化微旅行活動中,為土庫商工建築科師生導覽西市場人文歷史及展演規劃。(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空設系舉辦一一三學年度城市文化微旅行,邀請僑泰高中室內設計科及土庫商工建築科師生參訪台南具深厚人文內涵及永續思維的城市空間,讓高中職設計群能夠更了解空間設計系的學習內容及未來職涯發展。 崑大空設系課程教學著重從人文體驗及環境踏查出發,進而透過討論激發設計創意,藉由做中學進行實踐。城市文化微旅行由空設系老師廖夆淇帶領僑泰高中室設科四十餘名師生,至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進行參訪,並邀請台灣糖業南區處管理師黃廷碩及黃冠茹進行簡報說明及園區導覽,再由老師蕭紋聘帶領師生至台南美術二館參觀,另也返回崑大參觀空設系所空間教學設施。 另場城市文化微旅行,亦由空設系老師廖夆淇與環境設計研究所一年級林佳妤帶領土庫商工建築科卅餘名師生進行參訪,陸續走訪台南西市場、海安路藝術街及河樂廣場,後回崑大參觀空設系系所空間後,再至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進行導覽參訪。  

Read More

嘉藥美粧創意營 學員DIY保養品

嘉藥舉辦「美粧科學創意營」,內容精彩豐富。(記者張淑娟攝) 嘉藥舉辦「美粧科學創意營」,內容精彩豐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帶領大家打造專屬美力,同時為探索粧品奧秘,特別舉辦「美粧科學創意營」,除了教導防曬與防老化概念和時尚流行妝容的運用外,還分享肌膚檢測技術與個性化香氛調製等主題,讓學員透過實作體驗,理解化粧品產業的專業知識與發展趨勢。 此次兩天的美粧科學創意營,規畫不同的主題,有「打造專屬保養產品與彩粧體驗」,學員親手製作個人化DIY保養品,並學習基礎彩粧技巧;第二天則以「透視肌膚與感官調香之旅」為主題,認識皮膚檢測技術,探索個性化香氛調製與特效彩粧的魅力。 參與創意營的敏惠護專學生表示,一直對彩粧充滿興趣,平時透過網路影片學習,此次能參加創意研習活動,不僅體驗大學的專業教學設備,還進一步認識到化妝前的保養與妝後洗卸的重要性,且更透過膚質檢測儀器深入了解自身肌膚狀況。 參與的左營高中學生提到,沒想到課程內容深入至化粧品產業的進階解析與未來發展藍圖,讓她更了解粧品產業的專業面向。同時,DIY課程除了製作專屬自己的手工皂與不凋花飾品製作外,還有特殊彩妝體驗,讓她收穫滿滿。

Read More

美力交流 韓國濟大師生訪南應大

韓國濟州大學造訪南應大美容系,除分享該系「美力職人」的培育祕訣,更輔以彩妝技法的實作示範人體彩繪。(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韓國濟州大學師生組團造訪台南應大美容造型設計系,除分享該系「美力職人」的培育祕訣,更輔以彩妝技法的實作示範,讓到訪的韓國濟大師生看見台灣技職教育的堅強實力及美容產業背後的堅強後盾。 濟州大學是韓國十所國立旗艦大學之一。學費低廉、獎學豐厚金、住宿環境舒適、教授團隊優秀等原因,備受留學生青睞,被評為「性價比最高的韓國大學之一」。此次該校師生團隊慕名而來,造訪全國美容相關系科中的翹楚、辦學連獲一等佳績的南應大美容系,雙方一會面即以美業此共通話題突破藩籬,過程中互動熱絡,歡笑聲滿溢,其樂也融融。 南應大美容系分享辦學特色,因應學生的背景不同,靈活招收日間部、進修部、在職專班、產學專班部等四類學生,並設計切合需求的課程菜單,紮實且靈活育才。以「美『力』職人」作為育才總綱領。 另美容系更安排專擅於流行時尚、創意、噴槍彩妝及特效化妝及人體彩繪老師Dino,現場操作示範彩妝技法,濟大師生對其自由靈活、揮灑自如的手技,無不凝神靜觀、多方揣摩並咸表嘆服。另濟大師生也參觀該系嶄新一流、各具功能的近二十間專業教室及校內實習場域,對台灣美容技職教育用心經營、軟硬體設施齊備,留下深刻印象。

Read More

石牌國小弦樂團受邀赴日演出 進行音樂交流

石牌國小弦樂團赴日海。(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創校於一九二二年的臺北市立石牌國民小學,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學生人數大約二千六百人,是臺北市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二0二五年寒假期間,由詹益正校長領軍,帶領石牌國小弦樂團的學生、家長及老師約一百二十人,除了前往日本橫濱市立太尾小學進行音樂交流,也受邀在景色優美的河口湖音樂森林美術館表演。 此次的交流活動,首先欣賞太尾小學在大操場的行進管樂演出,隨後移動到體育館,進行兩校的「合同練習」。橫濱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及多位在地政府官員,亦蒞臨參與這次的交流活動,給予孩子們鼓勵與指導。 石牌國小詹益正校長於致詞時表示,太尾小學的行進管樂及旗隊,成就享譽國際,小朋友演出時專注的臉龐以及敬業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相信透過這次的交流,石小弦樂團的學生,可以看見太尾小學很多優點,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 太尾小學館雅之校長也表示,太尾國小是管樂,石牌國小是弦樂,雖然是不相同的樂器,但喜愛音樂的心都是相同的。透過音樂交流,我們分享對未來的遠大夢想,祝福大家的演奏成功。 這次的海外之行,石牌國小弦樂團亦受邀至景色優美的-河口湖音樂森林美術館,在最精緻優雅的風琴禮堂中演出。除了現場觀眾,美術館亦進行直播分享,石牌國小弦樂團的精彩演出,獲得觀眾熱烈迴響。  

Read More

推動AI智慧餐飲與ESG教學 敏實科大餐飲系通過教育部教學品質評鑑

敏實科大餐飲系推動AI智慧餐飲與ESG教學,通過教育部教學品質評鑑,圖為餐飲系教職員。(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敏實科大餐飲系一一三學年度通過教育部教學品質評鑑,再加上該系轉型跨向智慧餐飲發展極具特色,讓餐飲系招生非常成功,更使新南向招生,連續三年招收順利,擴展國際新生來源。 校長曾信超表示,他接掌校務後定位校務聚焦為人工智慧專業大學,積極思考傳統的廚藝科系如何加上人工智慧的元素,導入新的經營觀念以及課程規劃,讓畢業生能夠到國際發展市場發展。因此,特別聘用具有瑞士洛桑餐飲管理學院畢業並具多年全球五星級飯店經營管理實務的徐雯珊擔任主任,引進新的經營觀念,並從智慧餐飲切入,讓整個餐飲系能夠培養出業界所需之人才,特別是與澳洲知名飯店業者簽約,選送優秀畢業生到澳洲發展,年薪更超過百萬台幣。 副校長林文燦說,他運用AI業界的資源,結合智慧製造與餐飲系參與開發AI人工智慧烘豆咖啡機、AI咖啡沖泡機、牛軋糖製作碳足跡認證,獲得產學界好評。 餐飲系一連串的教學創新成果,包括聚焦智慧餐飲、開發雲端廚房、設置智慧咖啡廳導入服務機器人等實績,並利用MR餐飲訓練系統,進行中餐丙級檢定九十道菜的線上模擬系統,透過遊戲互動化,讓學生在虛實結合的環境中,輕鬆掌握中餐丙級檢定所需技能。該系還導入ESG碳中和研習,讓學生了解餐飲業的碳排放問題,並學習如何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之應用。 敏實科大強調,在氣候變遷與數位化浪潮下,將持續推動AI人工智慧與ESG碳中和雙軸轉型,並培育教師在AI與ESG議題上的教學與研發能力,以應對快速變遷的環境挑戰,致力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Read More

新北國中技藝競賽首度增加AI數位圖文創作 迎接AI新世代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競賽將於3月3日到9日登場,競賽主題涵蓋13職群及36個競賽項目,預計將吸引超過1,500名學生參賽,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協助學科專業命題,攜手耕莘專校等15所技專及高中職學校辦理術科競賽,共同打造全國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最專業的技藝競賽。今年首度在比賽新增「AI數位圖文創作」項目,鼓勵學生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展現創意與應用技能。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2025年是人工智慧(AI)邁向全面應用的重要關鍵年,與其消極的防堵不當使用AI,不如將其納入學習課程並教導正確使用規範,將原有競賽包含基礎描繪、設計基礎及電腦繪圖等的設計群科內容,增加運用AI生成圖文的競賽項目,從中教導學生運用AI軟體的指令精準性、創意及美感表現等。 參與競賽的選手利用Chatgpt等工具練習AI生成圖片。(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樟樹國際實中陳浩然校長分享指出,本次擔任AI數位圖文創作競賽的承辦學校,選手訓練期間看見參賽學生運用如ChatGPT與Image Creator in Bing等生成式AI技術,挑戰完成三張劇情連貫搭配700字故事的圖像設計作品,內容包含角色、場景設計與永續發展相關物件,考驗學生的AI操作技術,同時培養他們在創意思維與永續議題的融入能力。 擔任國際技能競賽常務理事的前勞動部次長林三貴表示,國際間對青少年專業發展日趨重視,透過競賽可讓學子對學習技能產生興趣,因此為擴大競賽層次,全國技能競賽增列青少年組,並協助國中技藝競賽前三名學生可參加勞動部舉辦全國青少年技能競賽。同時2025年的亞洲技能競賽已列入青少年組別,主要目的要讓技能向下扎根提升質與量,讓更多青少年能運用技能開創自己的未來,向國際傳達臺灣技能發展的成就及努力。 選手輸入指令獲得AI故事,觀察故事是否符合競賽需求。(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長年協助新北國中技藝競賽學科命題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及工程學院院長鄭慶民表示,國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基礎技術與開發興趣的黃金時間,透過讓學生接觸AI等先進技術,提升他們對未來新興科技職業的認識與興趣。參與設計職群Al組別的正德國中戴榤倫同學表示,第一次使用Al生成程式,需要時間熟悉操作並思考很多問題,如故事精采度、指令準不準確等都會影響最後生成結果;陳品璇同學則分享AI工具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剛開始使用ChatGPT寫出自己故事想要的劇情後,需要把劇情分成三幕逐一整理,把多餘的片段剪掉或添加其他文字,有時指令太複雜,AI程式會做不出符合要求的圖片,極度考驗自己的寫作功夫及邏輯思辯力。 教育局提到,新北市每年挹注6千萬,補助全市80所國中,達成校校開設超過600班國中技藝教育班,培育超過11,000人次學生進行職業試探的目標。此外參與國中技藝競賽的學生,在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特色招生專業群科甄選入學可獲得加分,並在技優甄審及實用技能學程等專屬入學管道取得關鍵門票,未來也有機會透過金手培育機制,挑戰全國技能競賽青少年組,與各縣市好手一較高下,發揮自我潛能。

Read More

三億課程 億載培育世界公民

億載國小創立「三億好學校」校訂課程。(記者施春瑛攝) 億載國小別出心裁創立「三億好學校」校訂課程,透過「『億』到筆隨」、「『億』往情深」及「『億』遊未盡」等「三億」課程,來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並以「表達」、「人際」和「探索」為引導的核心,積極將學生培育成世界好公民。 校長林志政表示,「文武雙全、環境永續、展能創E、國際視野」是億載國小發展願景,同時也是期盼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新課綱於108學年度起開始實施,校訂課程在原有良好的基礎下持續進行,為更能符合趨勢和現況,校方也同步進行「億載國小校訂2.0版」的課程內容訂定。在教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三億好學校」的校訂課程於113學年度付梓和實施,為億載國小的課程發展上創立另一里程碑。 林志政說,「三億好學校」課程是以「閱讀教育」、「寫作教育」、「性平教育」、「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及「國際教育」等6大主軸為重點,與「表達」、「人際」和「探索」等3面向的核心理念相互連結和呼應,各年級每週安排3節課上6大主軸課程。 負責閱讀教育軸的陳倩芳老師表示,閱讀課程編寫上,考量學生在不同閱讀階段上的學習,加入閱讀理解策略和廣泛議題的探索,培養學生思辨、探究的閱讀力,延伸到寫作課程引導學生以觀察與想像力書寫。葉淑敏老師表示,在性平與家庭課程的部分,將透過繪本、活動與討論,分年級培養學生性別平等與家庭責任觀念,從自我認識到尊重他人,學會溝通、分擔與包容。 課程研發組長鄭詒文表示,學校一直以環境教育作為發展特色,老師們重新審視舊有內容,融入更多在地文化與環境新知,並以實際行動參與永續發展。負責國際教育軸的張家翎老師表示,國際教育課程設計主要為透過外語讓學生學習不同族群及文化的尊重,從低年級認識各國節慶開始,到中年級深入探究在地文化,高年級則透過跨文化的比較,反思全球化議題,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全球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擺脫公主病 藥籤給療法

藝術家袁金塔「圖畫生態˙漫游古書」特展,除重新詮釋興濟宮藥籤,更攜手南應大學生創意激盪藝術教案。(記者林雪娟攝) 藝術家袁金塔「圖畫生態˙漫游古書」特展,除重新詮釋興濟宮藥籤,更攜手南應大學生創意激盪藝術教案。(記者林雪娟攝) 台江文化中心推出藝術家袁金塔「圖畫生態˙漫游古書」特展,除重新詮釋興濟宮藥籤,更攜手南應大學生創意激盪藝術教案;讓藝術展除能回味傳統,更以創意傳承。傳統信仰,令人耳目一新。 台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歷史悠久,其中,祀典興濟宮祀奉保生大帝,完整保存藥籤,涵蓋有大人內科、眼科、外科、小兒科等4類藥籤,加上中醫學者高國欽醫師增補內科30首,總計多達360首藥籤,廟內也以圖示教學如何請保生大帝「問診」,形成台南獨特的藥籤文化。 文化局以袁金塔的紙漿創作《新神農本草經》與《本草綱目新編》等作品為靈感,結合興濟宮藥籤文化,發想設計教案。袁金塔作品靈感轉化自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一書,認為傳統藥學可以醫治「身病」,當代藝術則可以醫治現代人的「心病」,他以紙漿為基底材,結合水墨、符號、塗色等藝術形式,饒富巧思。 展覽也以此設計「袁金塔X興濟宮—藥籤新創紙漿立體書工作坊」教案,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師生合作,帶領學生進行紙漿藝術創作,以祀典興濟宮的藥籤為靈感,邀請同學以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來「找藥方」,如以「公主病」為症狀,提出治療方法,包括招募7個小矮人或是到荒島練習自食其力,十分逗趣;還有提出「貓咪偏方藥籤」,可以達到告別孤單、療癒陪伴等效果。展期至4月6日,歡迎前往感受台南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創意火花。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遊程競賽 南台銀髮族之旅奪冠

南台休閒系學生為銀髮族設計「暖冬漫遊─田園山林海韻高雄」遊程,在2024高科盃遊程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圖/南台提供)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銀髮族旅遊市場潛力無窮。南台科大休閒事業管理系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為銀髮族綠色樂活設計兩天一夜的「暖冬漫遊─田園山林海韻高雄」遊程,在2024高科盃遊程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 南台休閒設計奪得冠軍之旅程,以「銀髮慢活」為核心,精心挑選高雄山林海域、美食饗宴、在地體驗、歷史懷舊等多元元素,並結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規劃一條低碳環保的綠色旅遊路線。除欣賞自然風光,還安排魯凱族豐年祭體驗,並提供環保餐具,深入感受在地文化。 為照顧銀髮族健康,主辦單位貼心安排護專學生隨行,隨時監測旅客身體狀況。行程中也包含溫泉養生體驗,提供可分解環保浴帽,讓銀髮族安心享受旅程。 指導老師潘盈仁表示,榮獲第一名除分析銀髮族時間、樂活、娛樂、金錢4大面客群,設計出適合銀髮族旅遊行程,遊程中結合節能減碳綠色旅遊元素、及符合聯合國SDGs四項指標外,致勝的關鍵點是各種為銀髮族設想的貼心加值服務。例如參加魯凱族豐年祭─黑米祭時,每人贈送由黑米稻梗製作的環保餐具,這創意贈品除結合節慶主題及符合綠色旅遊概念,更能增進原住民部落經濟收入。 南台休閒系主任楊蓓涵表示,此次獲獎不僅展現學生的創意與專業,更證明學校在培育觀光人才方面的努力。期盼透過這樣的競賽,能激發更多年輕人投入觀光產業,為台灣的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移民工文學 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文館集結移民工文學獎作品,出版《飛:翱翔在夢想的天空》。(記者林雪娟攝) 移民工及新二代對台灣社會的貢獻有目共睹,其以母語書寫的作品,也豐富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更為台灣文學開啟嶄新篇章,對台灣文壇具有特殊意義。台文館集結移民工文學獎作品,出版《飛:翱翔在夢想的天空》,希望透過更完整的編輯出版,讓各界聆聽移民工以文學發聲,留下發展軌跡,並擴大傳播與影響力。 台文館表示,移民工文學獎是國內唯一以移民工為主體的文學獎,在文化部支持下擴大舉辦,開放全球移工、新住民及其子女參與徵件,參賽作品來自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緬甸等國,超過兩百件參與甄選,得獎作品集結後,由出版社和台文館合作出版。 作品集以「飛」為主題,勾勒移民工們懷抱理想,飛越異國天空,在他鄉揮灑汗水與勞動力形象。全書除收錄決審評審觀察和青少年評審評語,並依作品主題和內容,分為「做夢的人」、「思念的人」及「勞動的人」3輯。17名作者雖來自不同國度,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曲折歷程,其所遭遇跨國移動與異鄉勞動的經驗卻又能彼此參照對話;他們抒發與命運搏鬥的堅韌與艱辛,也如實呈現各自的生活經歷和人生軌跡。 馬文〈我生命中最悲傷的悲劇〉題材特別,是所有作品中唯一書寫與靈魂對話的;莉莉的〈一段記憶〉以印尼薯餅串起失智症奶奶與印尼移工故事;陳明合〈生命力〉則敘寫黑工處境與心境。透過自學、能說5種以上語言的首獎得主陳業芳,在新書發表會時,更以台語分享朗讀其作品〈Rika的黑點〉,其多聲道、流利地切換表達能力,讓人驚嘆不已。 台文館表示,移民工文學是台灣文學與多元文化的交匯,也是移民工獨特聲腔的吟詠,希望透過書籍出版,以文學作品讓台灣看見世界的移民工、也讓世界的移民工看見台灣。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