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幼保系畢業展 暢遊深海幼夢奇境

南應大幼保系一一四級「深海幼夢奇境」畢業專題成果發表,學生進行解說展示作品。(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幼兒保育系一一四級畢業專題「深海幼夢奇境」成果發表,學生經過選題發想、資料搜集、產品製作,及校外展出直到最後成果發表,花費近一年時間,每位同學都傾盡自身所學完成這項艱難任務,實踐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南應大幼保系畢業專題製作成果,共有八個組別共同發表,包括教保論文組二組、教具製作組五組,及展演組一組,除增加主題的多樣性外,更是學生們相互交流與觀摩彼此想法的契機。為此,特邀光華高中陳雅玲主任、屏東科大曾榮祥主任、及台南市私立森怪獸托嬰中心游明恩執行長講評,並鼓勵獲獎學生們參加教育部專題製作競賽。 畢業專題成果發表中,各組學生展現在專題製作中累積的知識與創意,無論是教具的製作、展演形式、論文深究,都充滿了創新與實用性,充分展示學生的學術能力與創新潛力。

Read More

高中職創意空間設計賽 李嫣方掄元

南大附中學術社會學程李嫣方(中),參加崑大崑山盃全國高中職學生創意空設競賽,展現專業學習成果,奪得設計大獎。(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舉辦第五屆崑山盃全國高中職學生創意空間設計競賽,經三個多月收件複選後,挑出十組作品進行現場決選簡報,最終設計大獎由南大附中學術社會學程李嫣方以「朷名─光與樹的邊緣」作品拔得頭籌。 崑山盃空設競賽響應台南400,也以「台 400藝術門戶」為主題,扮演傳達教育台南歷史與地理的角色,企圖透過競賽探討清領欽差沈葆楨防禦外敵構築於一八七四年的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與藝術展演空間結合的可能,一方面也讓高中職生可累積自身的專業學習歷程。 此競賽共頒出設計大獎、金獎、銀獎、銅獎及六項優選獎,同學們經歷決選簡報、評審提問回覆,也都收穫豐富。 獲得設計大獎的南大附中學術社會學程李嫣方作品「朷名─光與樹的邊緣」,設計時提出呼應億載金城的三角幾何與斜度變化,賦予古蹟更生動的變化,並用輕量的玻璃反射綠意回應厚重的牆體,給予空間一片生機,更處處思考提供無障礙的使用與動線引導。 金獎則由二林工商室內空間科周庭聿「金城鯤影」獲得,整體建築使用圓弧型設計減少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使用開放式結構和木材,以降低視覺衝突又能與自然融合,並運用鯤鯓代表古代的神獸鯨魚,表示億載金城的意象來做地景設計,呈現對台灣的榮耀與歷史的見證,評審認為高中職生能有如此思維提案與遠見,實屬難能可貴。 銀獎由光華高中綜合高中黃詠竣的「鯨生」獲得;僑泰高中室內設計科蘇皓暘則以「億狀千秋」獲得銅獎。

Read More

推廣減塑 永信小五學童清掃社區

永信國小五年級學童在老師帶領下,於復華里活動中心、公園及周邊街道清掃,進行減塑及垃圾分類活動,落實環保教育。(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響應國家清潔週,永康區永信國小攜手復華里推廣減塑行動,五年級學生在教師與里長帶領下,分組合作清掃復華里活動中心、公園及周邊街道,並進行垃圾分類行動,落實環保教育與社區合作,體驗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此次減塑活動結合永信國小校定課程「永信閱章」與PBL(專題式學習)設計,透過跨學科協同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環保議題。活動前,指導教師陳誌文與授課教師群透過協同教學,以簡報及影片說明減塑行動的重要性,並讓學生設計減塑宣導海報,將課堂學習融入創作。學生們在設計過程中,學習如何用視覺與文字傳遞環保理念?並增強對塑膠污染與垃圾分類的理解。 減塑行動中,永信五年級學童在教師與復華里長王松俊帶領下,分組合作清理活動中心、公園及周邊街道塑膠瓶、塑膠袋及其他廢棄物,並依照垃圾分類的規則進行回收,親身體驗資源回收的重要性。學童們表示,參與清掃行動後更明白減塑和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了環境,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品質。 永信校長吳博明也到場勉勵學童,環保行動是教育的重要一環,透過實踐與學習真正為地球做出貢獻。希望能將學習轉化為行動,體會減塑的重要性,並將這份精神帶回家庭影響更多人,為環境永續播下希望的種子。

Read More

南寧高中3學生經特殊選才錄取大學

南寧高中有三名學生經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大學。(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寧高中今年有三名學生經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大學,其中陳佳昀錄取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系、鄭宇翔錄取嘉義大學水生生物學系、蘇亮沂錄取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校長蘇宗立表示,這三名學生不僅目標明確,還充分利用學校舉辦的各項課程和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這也是能順利獲錄取的關鍵。 南寧高中表示,陳佳昀當初進南寧時,原本是希望通過繁星計畫進入理想大學,第一志願就鎖定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但高一第一次段考,她的成績僅排在第十一名,想拚繁星難度高。但陳佳昀並未因此放棄,反而更積極參與自主學習課程,勇於挑戰不同領域的學習,除了在「標本師與動物標本製作」的專題中獲得了教育節自主學習年會優選,也在台南二區自主學習聯合成果發表會中獲得特優,逐漸建立起自信心。 陳佳昀最後決定專心準備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的特殊選才考試,她的自傳經過了十五次修改,每次都力求完美,並為面試進行了多次的練習,最終成功錄取。 回顧這段過程,陳佳昀說,真正的學習不僅是為了成績,而是抓住每一個成長與自我提升的機會。 校長蘇宗立對陳佳昀、鄭宇翔和蘇亮沂讚賞三人的表現,他表示,能夠透過特殊選才順利錄取大學,是他們努力不懈的成果,也激勵著學弟妹,不論面對何種挑戰,都要堅持自我,不斷前行。

Read More

南化冬日童歡派對登場 嗨玩氣墊城堡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1/17150341/8dea17b7-5a33-4f4f-926d-70ae66002f09.0.75279f3e-54b5-465b-bd36-2c1ed02541cd.mp4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山中歡樂城就在南化國小,十七日南化區五所國小學生們一起享受冬日童歡派對,巨大的充氣城堡等成了最美麗又安全的遊戲場域,還有夢幻泡泡體驗和何爺爺的美味市集,讓南化區的學生一同歡樂,而南化國中的學生志工則守護著學弟妹的安全。 山區學生們在期末共享大型的歡樂充氣設施。(記者張淑娟攝) 十七日南化國小舉辦南化區冬日童歡派對,邀請南化區西埔國小、北寮國小、玉山國小、瑞峰國小等學生們與南化國小學生同樂,操場上設置了大型的何爺爺充氣遊具,有城堡、有溜滑梯等等安全的充氣設施,讓學生們探索、活動筋骨,看到如此色彩繽紛的巨型充氣遊戲場,一陣陣學生們玩樂的笑聲,傳遍校園各角落,學校校長們和老師,也感染到學生們的快樂。 山區學生們在期末共享大型的歡樂充氣設施。(記者張淑娟攝) 南化國小校長張理誠表示,此次活動延續「獅有情圓童夢」計畫,主要贊助者是璞緣希望學會協調長林瑞陽,他一直在偏鄉推動獅有情圓童夢,照顧偏鄉學子方案已超過十二年。因此學校特別為南化學生們規劃瘋迷兒童界的「何爺爺跳跳屋」進駐校園,讓南化區學生們在期末時段,有一個南化的美好回憶,而何爺爺逾七十歲,特別喜歡到偏鄉服務,他說,孩子們的歡笑聲,鼓舞著他繼續在偏鄉服務。 山區學生們在期末共享大型的歡樂充氣設施。(記者張淑娟攝)

Read More

新北打造卓越課程品牌 2校獲頒首屆課程亮點旗艦學校

113學年度第1學期校訂課程亮點旗艦學校頒獎典禮大合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今(17)日舉辦首屆「校訂課程亮點旗艦學校」頒獎典禮,海山國小與秀山國小兩校展現憑藉卓越的課程創新發展及表現獲得「課程亮點旗艦學校」殊榮,此外,包括二重國小等22校獲頒「單一向度亮點學校」,透過創造教育亮點品牌以展現新北教育深厚實力,提供新北學子優質且多元的學習環境。 海山國小五年級閱讀專題報告-運用平板記錄學生自主學習歷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透過持續的課程紮根,展現教育實力,在各項課程教學競賽皆有優異的表現,113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新北市更榮獲6金1銀的破紀錄表現,期待亮點旗艦學校依據學生特質、師資專長、社區環境、資源性質及教育趨勢等條件,研發並實施具有教育價值性、在地文化性及創意特殊性的校訂課程,給孩子最優質的教育,實踐學生為主體的適性學習。 海山國小榮獲首屆校訂課程亮點旗艦學校殊榮。(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海山國小根據學生在低、中、高的不同學習階段的需求,結合閱讀探究與國際教育設計課程主軸,學生透過多元的任務成果評量學習成效,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學校致力透過閱讀訓練學生的思考力,並透過國際議題拓展學生的全球視野,充分展現課程設計的創新實踐力。 秀山國小學生利用Y型圖進行分類,釐清概念。(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秀山國小以「秀山HAKKA真好客」為課程主軸,秉持由下而上的草根性發展理念,經過教師社群7年的共同努力,逐步打造出富有客家特色的課程。教師們結合概念為本與任務導向的學習策略,精心設計課程,透過具體任務引導學生學習,並將學校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課程強調學生的生活實踐力,讓學生成為具備12年國教核心素養的全方位學習者。 秀山國小榮獲首屆校訂課程亮點旗艦學校殊榮。(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強調,新北市自109學年度起選拔「校訂課程亮點學校」,致力提升各校課程的特色價值。為持續激發學校課程團隊的創新潛力,上(112)學年度開始啟動「校訂課程亮點旗艦學校」授牌計畫,不僅是對學校與教師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種鼓勵,激勵各校在新課綱的框架下持續創新與發展。未來教育局將投入更多資源,透過專家輔導、成果分享與跨校觀摩,推動校訂課程的深化與擴展,讓更多學校成為教育亮點,為新北市教育創造無限可能。

Read More

南市取消166所國中小自由入學

南市教育局十六日宣布全面落實學區制,戶籍設於學區內的學生均可就近入學。(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一百六十六所自由入學學校,一一四學年度起將走入歷史。為落實國民教育法學區就近入學規定,解決生源不穩、學校搶學生等問題,教育局宣布,各校將依規定全面落實學區制,戶籍設於學區內的學生均可就近入學。過渡期間將提供配套措施,降低對學校、家長的影響。 全國各縣市皆依學區制規劃學區入學,但南市兩百七十七校,竟有超過六成三屬於自由入學學校。不僅小校自由入學,甚至連班級數三、四十班以上學校都採自由入學,與就近入學精神背離。越區就學導致部分學校教室空間不足,部分學校資源未被充分利用,影響整體教育資源分配及教學品質。 有鑑於此,教育局十六日上午在永華市政中心召開記者會說明學區制度。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皆明確規定,學校依學區設置並分發學生入學。 就近入學是國民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每校均設有固定區域內入學的基本學區及兩校之間的共同學區。但南市除了基本學區及共同學區,另設自由入學。問題是少子女化時代,生源不穩定。 隨著自由入學的校數增多,各校為了維持原有規模,開始搶學生,導致許多非自由入學學校,要求改為自由入學的反常現象。因此,一一四學年度起將依法令規定,取消跨區就讀的自由入學制度,回歸學區制就近入學,且同步規劃符合實際的配套措施,降低對學校、家長的影響。 教育局強調,取消自由入學後,學校依學區範圍招生。設籍南市的學生可依父母工作地所屬學區學校就讀。調整前,已就讀的學生未受影響。若兄姊已在學校就讀,弟妹也可繼續在該校就讀,方便家長接送。學區內無自有房屋且無法設籍者,可憑居住事實,檢具相關證明文件申請入學。

Read More

大同國小學童用聲音記錄城市變遷

南市東區大同國小五年級學生化身為小小聲景家,展開社區鐵道聲景探險之旅。(大同國小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東區大同國小推動校本課程,邀專家引導學生收集、記錄聲音,整理成獨一無二的聲景地圖。 此次大同國小五年級學生化身為小小聲景家,在目目文創楊欽榮老師帶領下,展開社區鐵道聲景探險之旅。師生沿著社區鐵道前進,透過收音設備聆聽、記錄榮譽街平交道、鐵路地下化工程、中華路橋下來來往往的火車、汽機車等聲響。鐵路地下化後,地面上再也聽不到火車行駛的聲音。 楊欽榮表示,聲音是認識世界的重要管道。透過聲音探索,孩子們可以更細膩地感受生活周遭的變化,培養對聲音的敏銳度。 小朋友走出校園收音,有人喜歡踩草皮、落葉的聲音,學會放鬆心情聆聽不同地方的聲響。還有人說,南站歷史悠久,在這裡閉上眼睛感受四面八方的聲音特別紓壓。 大同國小校長李素珍指出,學校所在的社區將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出現很大的轉變。「陸海空」鐵道、南站課程,鼓勵學生學習用耳朵傾聽、感受,把熟悉的聲音記錄下來,養成關注環境的習慣。期盼孩子們深入認識社區及變化中的城市,建立家鄉認同感,未來能夠成為鐵路地下化後的歷史見證者。

Read More

永仁期末發表會 展多元跨域學習成果

永仁高中進行高一校訂必修課程期末發表會,內容涵蓋AI醫療應用等領域,充分體現學生團隊跨領域思考與實作能力。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仁高中部一年級校訂必修課程期末發表會,四組學生透過多元主題展現豐富的研究成果,內容涵蓋台南在地文化及AI醫療應用與發展等領域,充分體現跨領域思考與實作能力,獲得師長的高度肯定。 必修課程發表會,四0一班以「新白印古城」為題,探索台南的歷史與現代建築之美。組員溫誼柔、呂寀辰、吳俞璇、林宥廷透過走訪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河樂廣場、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及奇美博物館,揭示白色建築與台南古都風情的交融。他們將這些建築比喻為滴在古都畫布上的墨水,突顯新舊融合的強烈對比。 四0二班聚焦「一南多吃 吃吃妄想」,透過實地探訪深入介紹台南的經典小吃。組員吳謦妤、陳妍錂、劉玥瑄、蘇翊婷、陳永荃,精選度小月擔仔麵、林家白糖粿、阿川粉圓及鄭記蔥肉餅等美食,並分享其背後蘊含的飲食歷史與文化。他們指出,台南是一座能以味道喚起回憶的城市,每一道小吃都承載著人文故事。 四0三班以「AI醫療與創新」為題,全面分析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與發展。組員李耘緹、林禾亞、黃莉淇、王彣宬、杜宣緯、楊宗浚、譚竣耀從AI醫療的起源、成就、挑戰與未來展望等面向深入探討。 四0四班則選擇「AI的發展與影響」為主題,探討人工智慧的定義、發展及應用現況。組員呂妍菲、郭貞佑、鄭妤雯、史永熙、梁鈞輔分析了AI在智能助手、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教育等領域的應用,並探討AI技術對未來職場的潛在影響,例如對傳統職業的衝擊與轉型。

Read More

繪春聯話吉祥 永康國小闖關迎春節

永康國小將紅燒蹄膀、蘿蔔湯、茂谷柑等傳統年節特色飲食設計營養午餐,象徵富貴團圓、好彩頭、大吉大利。(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春節將屆,永康國小舉辦春聯彩繪及過年闖關活動,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農曆新年的習俗文化、台灣各地春節活動,及傳統節慶的飲食歷史,進而認識台南在地風俗民情,並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 闖關迎新年活動展示學生親手製的九十九張手繪春聯及九十九張手寫春聯,讓蛇年的吉祥話透過教學活動,搭上最新流行的諧音梗,讓巧思更有創意,例如「健康活溜」、「金銀溜來」,也象徵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快樂都能擁有又永續。 永康國小規劃過年闖關話吉祥活動,讓學童了解春節的習俗文化。(記者汪惠松攝) 營養師王瓊嫣亦設計活潑有趣的三個闖關活動,寓教於樂的學習,讓學生認識過年的傳統習俗及飲食文化。其中「敲鐘祈福迎新年」關卡,廟宇鐘聲是在地生活記憶,藉由敲鐘敲響文化底蘊,帶小朋友認識傳統的過年習俗和活動。「年節零食熱量猜」,讓小朋友辨識年節零食的種類及熱量,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選擇零食。「用台語講吉祥話」,讓小朋友了解過年應景食物對應的吉祥話,也藉由活動融入台語課程。 此外,營養午餐也準備應景菜單,有象徵「富貴團圓」的紅燒蹄膀、「好彩頭」的蘿蔔湯及「大吉大利」的茂谷柑,讓師生在校也可品嘗年節的特色飲食,進而認識過年的傳統飲食文化及意涵,提早感受春節氛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