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 南商獲2金手獎2優勝

台南高商在今年的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奪2金手獎2優勝。(台南高商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高商學生參加今年的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奪下兩金手獎及兩優勝,表現亮眼。南商校長林聰明表示,明年的商業類技藝競賽將移師府城舉辦,由南商承辦,屆時歡迎全國優秀高中職生前來府城,同場競技、互相交流。 南商表示,今年的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於二日至五日在基隆高商進行,南商在校長林聰明的領軍下,今年共榮獲雙金雙優勝的佳績,其中黃玨勻獲得電腦繪圖金手獎第五名,朱嘉瑋獲得網頁設計金手獎第六名,阮圓綿、林丞軒分別獲得職場英文、會計資訊類別的優勝。另除了商業類技藝競賽外,同時也參加家事類技藝競賽,蔡慈芸榮獲餐飲服務職種優勝。 校長林聰明表示,感謝今年南商指導老師與選手所組成的南商隊在準備過程的努力,也希望選手們記得這次的經驗,相信一技在手,未來能在職場發光發熱。

Read More

台灣智慧醫藥管理大學聯盟成立

嘉南藥理大學攜手中信科技大學、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成立「台灣智慧醫藥管理大學聯盟」。(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攜手中信科技大學、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成立「台灣智慧醫藥管理大學聯盟」,三方於嘉南藥理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由嘉藥副校長洪瑞祥、中金院教務長蔡惟鈞與中信科大教務長黃啟明共同簽署,期培育台灣智慧醫療管理領域人才。 嘉藥表示,簽訂聯盟合作備忘錄後,三校將共同開設「智慧醫療管理學分學程」,在教學與研究領域共享資源,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機會,致力於智慧醫療管理的學術與產業發展,為台灣智慧醫療管理領域培育專業人才。 備忘錄將由嘉南藥理大學智慧生活學院、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及中信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學院共同合作,針對醫療產業管理、醫療數據分析、長照資源整合及人工智慧等四大關鍵領域進行課程設立與合作,提供三校研究生修讀。 洪瑞祥表示,嘉南藥理大學以藥學起家,致力於推動「藥食粧安」、「智慧健康」及「資源永續」等創新發展,隨著智慧醫療與數位健康成為全球未來的重要趨勢,此次聯盟的成立正是邁向智慧健康照護與管理的重要一步。 透過三校合作,可充分發揮各自學術與產業優勢,從醫療管理、數據分析到人工智慧的應用,培育具備全方位智慧醫藥管理專業技能的優質人才,為台灣的智慧醫藥管理產業注入新活力。 蔡惟鈞指出,期望未來加入聯盟後,匯集三校的優勢資源,創造多元且豐富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習深度與廣度,讓學生獲得更多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黃啟明也表示,中信科大機械工程系原有開設輔具機械設計製作相關課程,盼在聯盟中提供硬體專業,同時更了解健康照護場域的實際需求,設計出更符合實際應用的輔具。

Read More

全國技藝賽 後壁高中2金手2優勝

後壁高中校長黃彥鳴(左)肯定這次獲網頁設計職種優勝的廣告設計科學生葉佳憲的表現。(校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今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商業類學生技藝競賽,國立後壁高中繼獲得應用設計職種、室內空間設計職種金手獎、再獲平面設計職種、網頁設計職種優勝。「兩金手、兩優勝」到手,表現亮眼!其中,廣告設計科三級學生葉佳憲參與網頁設計職種,雖身體不適仍堅持參賽到底,驚險拿優勝。 校方表示,該校上週參加今年工業類技藝競賽,歷經四天三夜賽程,美工科三年級學生曾宇熙、指導老師林怡珊,勇奪應用設計金手獎第五名;室內空間設計科三年級學生劉欣欣、指導老師陳映雯,獲得室內空間設計金手獎第五名,創近年紀錄摘下工科「雙金」。 商科技藝競賽歷經三天兩夜賽程,廣告設計科三年級學生陳愛苓、指導老師羅映慈,勇奪平面設計優勝第十七名;廣告設計三年級學生葉佳憲、指導老師曾伊萱,榮獲網頁設計優勝第十五名。 校方說,參加網頁設計職種葉佳憲,從小母親過世,父親長期不在身邊,由阿嬤隔代教養,家貧,愛畫畫的他,選擇就讀後壁高中廣告設計科,經老師辛勤指導加上他個人努力練習,這次代表學校參賽。 葉生比賽首日就感冒,第二天身體不適加上比賽壓力大,在賽事最後階段暈眩昏倒,經監考老師叫醒後,葉生堅持要進場比賽,經醫護人員確認無礙後進場,最後驚險榮獲優勝成績,奮戰到底的精神,讓人敬佩。 後壁高中校長黃彥鳴表示,每年全國技藝競賽是技術型高中大事,這次學校工商類共參加七個職種,其中四個職種榮獲二金、二優勝,比去年一金一優勝大幅成長。

Read More

落實食農教育 南市學校食農遊學地圖計畫獲好評

南市教育局推動的食農教育親子育樂營受到熱烈迴響。   為落實食農教育,臺南市教育局推出「學校食農遊學地圖推動計畫」,搭配在地農特產的產季,規劃適合親師生共同體驗的戶外教學活動。活動邁入第三年,從一一一年四校辦理十六場,一一二年十七校辦理三十四場,到今年更擴大至二十二校辦理四十四場,每月至少有兩場食農體驗育樂營,讓親師生一同走出戶外認識臺南農漁特產。 市長黃偉哲表示,南市豐饒的農漁特產不僅可成為餐桌美味,更是最珍貴的學習教材。食農教育是一種全民教育,教育局及學校用心將社區特色、地方物產規劃成為學校特色課程,讓學生體驗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培養珍惜食物、均衡飲食並提升在地認同感,共同實踐「享當季、食在地」的食農教育理念。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推動食農教育強調扎根課程,除了「食農遊學地圖推動計畫」,每年也補助超過六十校發展校園空地經營自給農園,鼓勵學校串聯各區農會、青農等外部資源規劃校本特色課程,讓食農教育不侷限於課本內容,更融入學生生活經驗;今年更補助學校辦理戶外食農教育場域參訪活動,從幼兒園到國中小師生都有機會到農場親身體驗。 教育局補充說明,食農教育強調ABC模式的三面六項(農業生產與環境、飲食健康與消費、飲食生活與文化),除了農業體驗活動,結合農事體驗或料理體驗等方式,促進學童喜愛並認識在地食材,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培養珍惜食物的同理心;對農民來說,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再只是單純生產者的角色,更是環境教育者的其中一環。 教育局表示,今年的校際與親子食農教育體驗營活動反應及回饋相當熱烈,未來教育局也會持續辦理更多活動,包含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培訓與食農教育教案的徵選,期待透過多元活動,讓學童從小養成對在地農業的認同,食當季,吃在地。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廣告)

Read More

行動籃球車助力 永仁女籃備戰HBL

聯華食品投入鉅資打造的全台最大行動籃球車駐點永仁校園推展籃球運動,吸引學生投藍挑戰比賽,也為永仁女籃參加HBL聯賽加油集氣。(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一一三學年度HBL高中籃球聯賽的腳步臨近,永仁高中女籃隊積極訓練備戰,由聯華食品投入鉅資打造的全台最大行動籃球車,亦駐點永仁校園一週推展籃球運動,吸引學生投藍挑戰拿禮物,也為即將開打的HBL聯賽加油集氣。 永仁高中女籃隊作為南部籃球的代表性隊伍,長期在國內籃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多位傑出選手從這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讓永仁女籃成為實力與榮耀的象徵。今年面對新的賽季,球隊依舊目標奪冠,全力備戰即將登場HBL資格賽。 這次籃球車巡迴活動,由聯華食品旗下熱血零食品牌「可樂果」攜手知名圖文創作者Duncan發起。全長近八米的籃球車外觀充滿活力與動感,由Duncan的熱血插畫妝點,吸引無數目光。車內設置的籃球機不僅讓現場氣氛熱烈,更激勵校園師生展現對運動的熱愛。 行動籃球車駐點永仁至十日止,下課時間均可見學生大排長龍,依序進行挑戰投籃大賽,每次五十秒以投籃入數計分,於投籃挑戰排行榜記錄分數,活動結束將依學生投籃機挑戰積分最高冠軍者頒予一份大禮物。透過與籃球互動,不僅展現對女籃隊的支持,更凝聚了全校對運動精神的認同。 永仁高中校長余月琴表示,永仁女籃隊是全校師生團結的象徵。相信女籃隊能夠在賽場上發揮實力,延續永仁的傳奇。這場創意滿分的籃球車之旅,不僅是為HBL賽季暖場,更為永仁校園灌注努力拚搏的力量。

Read More

南藝大首屆光節以藝術體驗日常

以兩輛電動車在草地上「談戀愛」方式呈現的《依依不捨》,幽默地探討移工生活中面臨的文化與政策束縛。(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首屆光節《顯影祭─夜行現象》,由南藝大優秀校友與學生團隊,以裝置、錄像與互動等多元媒材的光影作品,邀請觀眾踏入光影閃爍的南藝之夜,體驗藝術與日常的對話,展期到明年二月十四日,免費入場。 光節由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副教授羅禾淋帶領,策展團隊謝雨庭、黃孟凡、潘保源、林亭羽、林佩穎、黃姿婷執行規劃,展覽以「夜行現象」為主題。 巨大眼睛造型透過燈光流動模擬眼睛開合的作品《覺醒》。(記者盧萍珊攝) 羅禾淋說,與當地居民交流後,發現不少人住在南藝大周邊卻從未走進校園,策展希望能透過光節的展覽,串連起南藝大與周邊居民的互動,打破藝術場域與日常生活間的隔閡,讓更多人透過這場展覽感受到南藝大獨特的藝術能量與氛圍。 南藝大校友展出《覺醒》、《烏山小蟹》、《光場》、《依依不捨》作品;其中張程鈞的《依依不捨》,以兩輛電動車在草地上「談戀愛」的方式呈現,幽默地探討移工生活中面臨的文化與政策束縛。 徵選的四組學生團隊作品,有黃孟凡、謝雨庭與潘保源的《類神經網路樹》、林亭羽與游子函的《她∕他說》、黃姿婷、蔡采倫與黃俊凱的《日∕失常》、黃至瑄與張家軒的《光盒》。

Read More

CCCE城市盃AI創新應用 崑大奪冠

崑大電遊學程學生團隊參加CCCE城市盃,「AI創新應用」奪全國冠軍。(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腦與遊戲發展學程老師指導兩支學生隊伍,參加二0二四年第六屆CCCE城市盃數位科藝電競大賽,在四百卅餘隊競爭中,進入六強總決賽,最後由四年級游軒聿、蔡彤瑄、王豫晴之隊伍勇奪數位科藝「AI創新應用」冠軍。 城市盃電競賽涵蓋電子競技、虛擬運動、數位科藝三大系列活動,共吸引四百卅八隊、一千五百餘人參賽,提供學生跨域思考及技藝展示的平台。 其中數位科藝新增AI創新應用,以「運用AI進行輔助設計」為主題,競賽採多階段形式,包括預賽、決賽及總決賽,參賽選手須在三小時內完成AI創新應用的設計與實作,並於總決賽進行現場簡報,向評審闡述設計概念、技術應用與團隊合作成果,同時接受現場提問,充分展現數位技術的創新與挑戰性。 崑大電遊學程在AI創新應用總決賽中展現卓越實力,以專業技術靈活運用多項AI工具、出色的簡報能力及穩健的臨場表現,特別在AI輔助設計中的深度應用與創新視角上表現突出,尤其是Prompt應用的精確度提升及多項AI工具混搭技術,成為競賽亮點,贏得評審一致好評,最終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AI創新應用全國冠軍。

Read More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成績獲肯定 勇奪國際「創新生態系之星」殊榮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榮獲「創新生態系之星」殊榮。(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參與國際商會舉辦的第二屆「創新生態系之星獎」全球選拔活動,榮獲「創新生態系之星」殊榮,成為台灣第一個榮獲該獎項的大學育成中心,也是今(113)年台灣唯一的得獎單位。充分彰顯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在推動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建設與國際化發展上的卓越貢獻。 中原大學提到,「創新生態系之星獎」由國際商會、Mind the Bridge、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及歐盟委員會聯合舉辦,並獲微軟支持,旨在表彰全球各地致力於促進內外部創新的政府機構與相關組織。2024年有來自36個國家的64個機構獲得此獎項,其中35個機構榮膺「創新生態系之星」殊榮,另有29個機構被評選為「潛力新星」。頒獎典禮已於昨(4)日在巴黎舉行,中原大學產學營運處總監高靖航代表出席領獎。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是全台首家獲得「國際創育機構」殊榮的大學育成中心。(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指出,該校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完善的創業資源平台,透過創業訓練、專業導師輔導及技術支持,全方位提升新創企業核心競爭力,成功助力新創團隊拓展國際市場,此次榮獲「創新生態系之星」肯定,成為全球推動創新生態系的重要組織之一,亦是台灣創新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的一大亮點。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此項榮譽是對中原大學長期推動創新創業工作的高度肯定,中原大學不僅希望成為台灣創新生態系的核心之一,也期望通過國際合作,助力新創連結全球資源與機會,讓更多的台灣新創企業能夠邁向國際。中原大學產學營運處產學長張雍則強調,中原大學的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提供新創團隊必要的技術支援與資金協助,更積極建立全球合作網絡,讓台灣創新的聲音被世界聽見,榮獲此國際創育機構獎是整個台灣創新生態系的榮譽。 根據SES Awards主辦方說明,全球各地區域生態系的快速成長,已為縮小全球創新鴻溝帶來了希望。透過實施適當的政策和投資,一些地區已成功促進技術創新並與全球建立聯繫,成為其他地區的典範。中原大學的成功正是此一趨勢的有力證明。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是全台首家獲得「國際創育機構」殊榮的大學育成中心,同時也是桃園市唯一獲證券櫃台買賣中心核准的創櫃板推薦單位,以卓越表現奠定多項創舉。中心與桃園市政府長期合作,共同經營桃園青創基地,致力於扶持在地青年創新創業,每年成功培育超過60家新創企業,累計協助企業爭取政府創業資金超過2億元,並獲得獎補助金額超過8千萬元。此次獲獎,除象徵著台灣創新實力的不斷提升,也為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開啟了與國際創新生態系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Read More

雙溪高中與勤益科大數位學伴相見歡

雙溪高中與勤益科大數位學伴相見歡。(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雙溪高中國中部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攜手合作,參與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運用網路平臺打破城鄉隔閡,讓大學伴以一對一方式、線上陪伴偏鄉學生學習,內容涵蓋國語文、數學、自然科學、文化歷史、音樂、藝術生活、運算思維、程式設計等。日前兩校前進台中進行「數位學伴相見歡」實體活動,讓大小學伴走出虛擬網路世界,從線上到線下共學成長。 新住民二代小學伴-雙溪高中國中部陳同學分享指出,多元的線上家政課幫助自己學會很多實用技能,大學伴也非常關心學校生活和學習表現。在英文課學習,大學伴非常有耐心教導自己正確發音,真的幫助很大。這次的相見歡很開心且充實,不但參觀了台中歌劇院,還去了臺灣印刷探索館,接觸到以前從未了解過的知識,手作活動也增加許多學習體驗,收穫很多!希望下次還能有與大學伴實體共學的機會。 新北雙溪高中國中部小學伴與勤益科大大學伴一起動手DIY。(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雙溪高中國中部小學伴吳同學也提到,非常高興能參加數位學伴活動,與大學伴共度學習時光,體驗有趣的活動,也更了解大學文化與特色。感謝大學伴的陪伴與指導,如果有機會,希望能繼續參加數位學伴,參觀不同的學校和景點,開闊眼界並提升溝通能力,進而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數位學伴是學習夥伴,陪伴心靈成長。(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雙溪高中老師張競之表示,感謝數位學伴計畫為偏鄉孩子們提供更多文化刺激與支持,獲得更多學習的力量。線上互動讓大小學伴建立良好的學習關係,課程中看見孩子們的多元面貌,有些是白天課堂中不曾見過的滿足神情,對教師教學帶來不少啟發。擔任數位學伴的帶班老師雖然需要額外投入時間與精力,但也因為孩子間的學伴關係連結,讓平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機會能順利處理。大學伴給予的關懷與支持溫暖了迷惘的孩子,大學伴的鼓勵也激發孩子們更積極的學習態度,這個計畫不僅幫助學生成長,也讓老師得到滿足與成就感。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數位學伴相見歡活動為雙溪高中與勤益科大的師生們創造美好的回憶,也為未來的學習之路注入新動力。數位學伴計畫不僅拉近城鄉教育的距離,更讓大學伴有機會實踐服務熱忱,回饋社會,為學習和成長帶來更多可能性。未來將持續積極鼓勵各校參與數位學伴計畫,並引進相關資源,助益新北學子學習成長。

Read More

全國工業技藝競賽 新北5項第1 機器人連4年稱冠

獲得今年第1名的樟樹國際實中吳俊銘及林鑠亦同學。(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113學年度全國工業類技藝競賽結果出爐,在來自全臺123所學校、970名選手、29項職種的激烈競爭下,新北市榮獲五項第一名,包含瑞芳高工建築製圖、樟樹國際實中機器人、新北高工電腦修護(資訊)及模具、三重商工汽車修護等五個職種金手獎第1名,並包辦29金手33優勝共計62獎項,其中新北高工為本次最大贏家,獲得8個金手獎及9個優勝。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技職教育以培養頂尖專業人才為目標,率全國之先推動金手培訓計畫並規劃三級培訓及6種技職競賽人才培育機制,打造全國技藝技能競賽奪金戰隊,其中機器人職種為臺灣護國神山半導體、AI及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新北市從110年起開始納入金手重點培訓項目,此次賽事第四度奪下冠軍,驚人的優異表現成為難以超越的高牆,獲得今年第1名的樟樹國際實中吳俊銘及林鑠亦同學感謝市府支持從暑假就開始辦理金手培訓及模擬賽,培養他們堅持不放棄的精神,並因為有老師及學長一路上的指導及陪伴而有繼續前行挑戰的勇氣。 新北高工邱世勛。(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本次資訊類的電腦修護職類亦取得三連霸,新北高工為此類職種的常勝軍,新北高工邱世勛選手分享從高一便開始參加相關競賽,即使過去兩年未能晉級,但仍獲取許多寶貴經驗,這次自己能得第1名的主因,除了仰賴平時的大量練習,更重要是來自李宏傑老師的指導。對邱選手而言,工科賽事的結束同時也代表著嶄新的開始。 建築製圖為瑞芳高工建築科的頂尖強項,此次榮獲第1名的是林誼晴選手。(北市教育局提供) 建築製圖為瑞芳高工建築科的頂尖強項,分別於111及113年拿下第一名,此次榮獲第1名的瑞芳高工林誼晴選手當初對畫畫充滿興趣,其中遇到挫折也曾放棄,幸好有劉若蘋老師及建築科其他老師的耐心教導,靠著師長們的支持鼓勵才得以奪冠。 榮獲汽車修護第1名的三重商工謝謝老師提醒把緊張轉化為動力。(北市教育局提供)   榮獲汽車修護第1名的三重商工林敬淳選手表示訓練很辛苦,謝謝老師提醒把緊張轉化為動力,回想起自己進入決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