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創新發明賽 南應大張淑禎摘銅

南應大餐飲系老師張淑禎展現新創實力,以「智能可撓性捲收保溫餐墊」作品,榮獲二0二四國際創新發明賽銅牌。(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餐飲系助理教授張淑禎展現新創實力,以「智能可撓性捲收保溫餐墊」作品,參加二0二四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經過嚴格評比,在來自美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十二國發明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銅牌獎肯定。 張淑禎長期投入農業價值翻轉與實踐研究,關注台灣外食比例攀升與生活型態快速變遷的社會現象,近年來在共同參與教育部USR「梓想與你鄉遇─梓官農業價值實踐計畫」執行過程中,更觀察到人口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下,想「好好吃一頓熱飯」變得不容易。 於是基於「美味,就是要熱熱地吃」理念,結合專業知識與創新思維設計符合聯合國ESG永續發展目標的低碳綠色創新產品─食品級奈米矽膠軟質「智能可撓性捲收保溫餐墊」。 此產品採用無毒天然材料製成安全可靠,還兼具防汙、防燙、保溫及多點復熱等實用功能,尤其是可捲收納的便捷設計,適用獨居生活、家庭聚餐、辦公室用餐、旅行露營野餐等多元場域。 餐飲主任蘇宏文表示,張淑禎這項創新產品已通過新型與發明專利的雙重覈準,更獲得國際創新發明賽銅牌,不僅是該校教師再次展現創新研發的學術量能,更是餐飲系落實教學創新的具體成果。 南應校長楊正宏表示,此次獲獎不僅凸顯該產品在創意與實用性的特色價值,也展現南應大多年來執行USR計畫成效,尤其在推動農業價值理念與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成效,更能將大學知識、研發成果轉化為商品,創造出更大經濟效益,進而建立一個正向循環的合作創新機制。

Read More

仁德幼兒園獲健康促進金質獎

仁德幼兒園榮獲健康促進幼兒園金質獎。(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與教育部國教署共同辦理健康促進幼兒園評選活動暨教案設計比賽,南市仁德幼兒園榮獲健康促進幼兒園金質獎,另仁德幼兒園陳巧芸老師及小康幼兒園邱筑翎老師也脫穎而出,獲得教案設計獎,二十九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接受表揚。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學齡前的健康促進是以能真正融入生活,養成習慣為主要目的,南市近年發展教案資料庫,提供分享平台,協助教學現場老師支持性的協助,今年更推動幼兒園健康促進計畫,透過政策規劃、健康教學活動、結合社區資源,鼓勵幼兒園加強健康飲食教育,推廣戶外活動,以增進健康體能,為幼童營造全方位的健康學習與成長環境。 本次獲健康促進幼兒園金質獎的仁德幼兒園,積極運用中央提供的健康促進輔導資源,致力幼童健康身心發展,同時也結合在地資源,創新設計健康教學活動。園長石素瑜表示,園方透過多元化課程內容及親子合作,提升幼童健康素養,並依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3理念,將課程結合社區養護機構,跨世代互動與關懷,讓幼童透過課程學習關心長輩健康,體現「代間共融」的學習。 另外,在教案設計獎方面,仁德幼兒園陳巧芸教師設計的「美味小主廚.食物隱身術」教案,巧妙結合遊戲與學習,將健康體能和營養兩項議題融入日常生活;小康幼兒園文元分班邱筑翎老師設計的「斜坡博物館」課程,從健康體能結合營養議題,展現幼兒健康議題融入課程和每日例行性活動的專業知能。

Read More

群馥盃圖案設計賽 學子擁抱自然

崑大第三屆群馥盃圖案設計大賽,參與大專、高中職學子揮灑創意獲獎,接受頒獎表揚。(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攜手群馥實業舉行第三屆群馥盃圖案設計大賽,包括大專、高中職共逾五百件作品參賽,經書面審查每組各取廿名進入決賽,朝陽科大及天主教振聲高中分別奪大專、高中職組群馥獎,另地主崑大也獲佳作。 此屆競賽分為大專與高中職組,設計主題為「擁抱自然」,大專組今年共有十三校二百七十四件作品投稿;高中職組十七校二百二十八件作品報名參賽,經由台南在地設計師書面審查後,每組各取二十名進入決賽,參賽作品眾多,競爭相當激烈。 決賽由六位評審輪番面試學生,並聆聽作品設計理念,大專組由朝陽科大視傳系一年級王麗晴以「翠影蘭香」勇奪群馥獎;台南應大服設系四年級劉芷瑄以「前世」榮獲金牌獎;實踐大學時尚系三年級葉芯妤、張若寶分別以「季染」、「台灣欒樹」獲得銀牌及銅牌獎。 高中職組由天主教振聲高中廣告設計科二年級曾宥心以「生態關懷訊號」勇奪群馥獎;士林高商廣告設計科一年級鄭天愛以「台灣藍鵲」榮獲金牌獎;公東高工家具木工科三年級沈秉弦以「野趣自然─台灣珍寶」獲得銀牌獎;士林高商廣告科一年級簡楚勻以「出海洋而不染」獲得銅牌獎。另兩組別也各頒發十項佳作。 其中群馥獎是由贊助廠商群馥實業根據評審分數及切合公司主題所選出,獲獎者除可獲得獎狀外,也頒發近萬元獎金,希望鼓勵莘莘學子揮灑創意關懷環境。

Read More

溪北3校音樂班12/11藝曲同弓

新民國小、南新國中及佳里國中三校音樂班聯合音樂會,十二月十一日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辦理「藝曲同弓、三校聯鳴」音樂會。(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新民國小、南新國中及佳里國中三校音樂班聯合音樂會,二十九日在蕭壠文化園區A5電影館辦理記者會,會中宣布十二月十一日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辦理「藝曲同弓、三校聯鳴」音樂會。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這三所學校聯合成果發表會,是延續數十年的優良傳統和特色。其中佳里國中多次在室內管樂、打擊樂合奏、銅管五重奏及弦樂合奏等項目締造全國佳績;南新國中管弦樂合奏代表南市參加全國賽獲特優;新民國小多元而豐富的音樂教育,經常受邀各項活動演出。 聯合音樂會中,佳里國中演出Pinkzebra:《新時代的號角》,管樂團激動人心、戲劇性的號角以勝利的銅管樂和高亢的旋律為特色,是一首精彩的音樂會開場曲。新民國小樂團演奏曲目非常多元,以海頓交響曲演出不同豐富曲風,有清新輕柔富於情感樂風和氣魄宏偉的小步舞曲。南新國中演出海頓交響曲和莫札特歌劇「彭特王米特里達特」序曲,是具音樂戲劇性的管弦樂團演出。

Read More

大葉大學環工系學生林澤栩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劍道錦標賽奪冠

大葉大學環工系學生林澤栩參加大專校院劍道錦標賽奪冠。(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環工系一年級學生林澤栩,參加一一三學年度大專校院劍道錦標賽,在男生組個人賽獲三段以上組冠軍。 林澤栩從國小二年級開始練習劍道。他說,劍道是一項注重精神修養與技術積累的運動,每一個段位都有規定要多少年才能升段,未來除了持續練習劍道,也期許自己可以逐步累積實力,完成每一次升段。 林澤栩指出,當初考大學時,多數學校的運動績優管道只能選特定科系。他發現大葉大學有很多不同領域的學系可以選擇,能夠滿足他學習環境工程與永續專業,同時一邊提升劍道技能的目標。而且環工系未來就業出路廣,因此透過運動績優管道進入大葉就讀,除了知識的學習,還有許多活動可以參加,讓他的大學生活相當豐富。 環工系主任周中祺說,林澤栩在劍道與學業都繳出亮眼的成績單。學校不只是培養學生專業知能,更鼓勵學生發展多元興趣,將來有更多出路。

Read More

育達高中表演藝術科 受邀「2024繽紛耶誕玩台北」活潑演出

活潑可愛的她們以一段精彩的舞蹈點亮了夜空,再用甜甜的笑容,溫暖台下每一位觀眾的心。(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耶誕節,並進一步推動台北市的特色產業發展,台北市商業處於日前正式啟動了「二0二四繽紛耶誕玩台北」系列活動。此次活動以「全民尋光」為主題,集結了多項精彩內容,並融合台北市豐富的商業與文化特色,透過燈飾、藝術裝置等方式點亮市區,打造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九日表示,執行單位「寰宇軒行股份有限公司」特別邀請了來自臺北育達高中表演藝術科的唱跳女團Qme,於啟動儀式的記者會上進行精彩表演。女團自成立以來,以活潑可愛的形象和精湛的舞蹈表演贏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喜愛。 在啟動儀式當天,Qme女團的表演成為了現場的焦點。活潑可愛的她們以一段精彩的舞蹈點亮了夜空,再用甜甜的笑容,溫暖台下每一位觀眾的心。她們的表現不僅讓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更為本次聖誕活動注入了更多的溫暖與祝福。 Qme女團成員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參與這個充滿節日氛圍的活動,並用舞蹈為大家送上聖誕的祝福。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在這個聖誕節感受到溫暖與快樂,預祝大家都有一個溫馨愉快的聖誕佳節。」

Read More

苓洲國小雙甲子校慶 邀百歲校友陳錦境女士傳承聖火

  吳國泰校長(右)邀請百歲高齡校友孫陳錦境(中)參加校慶並傳承聖火,並致贈卒業記念寫真。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苓洲國小即將歡度一百二十年週年校慶,廣邀校友們回娘家,特別的是,還邀請百歲高齡校友孫陳錦境女士傳承聖火;校長吳國泰專程至孫陳錦境校友家中拜訪,並邀請一同為一百二十年校慶公共藝術揭牌。 吳國泰校長前天到孫陳錦境校友家中拜訪,敬贈昭和十四年三月的「高雄市青葉公學校」卒業記念寫真,以及二十年前百周年紀念專刊,並邀請她於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雙甲子一百二十周年校慶活動當天回學校,擔任聖火傳遞第一棒,象徵光輝校史傳承,並為公共藝術薪傳百二「LINGJHOU 一百二十」揭牌與頒贈傑出校友獎座,同慶雙甲子一百二十歲生日。 苓洲國小於一九0四年四月成立,原名為「打狗公學校苓雅寮分校」,其中經過幾次校名更替:苓雅寮公學校、高雄第二公學校、青葉公學校、青葉國民學校、高雄市立第四國民學校、苓洲國民學校到現在高雄市苓洲國民小學,見證台灣國民教育發展的演變。 吳國泰校長說,目前積極籌備雙甲子校慶編輯專刊時,發現苓洲一百二十年來,人文薈萃,許多傑出校友自此畢業,包括曾經擔任家長會會長的孫仲慧會長(孫媽諒家族成員,孫媽諒是苓洲國小第十一屆畢業校友,曾擔任高雄市苓洲國小校長、高雄市體育會首任理事長及台灣省高雄市議會第二屆議長),相當熱心說明苓雅寮人文歷史演變及苓洲歷屆傑出校友們,其中包含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其夫人孫琬玲女士及委員父親陳棋炎教授、姑姑孫陳錦境女士等皆是苓洲國小校友。 其中校友百歲高齡的孫陳錦境女士,是第三十屆畢業生。出生於高雄苓仔寮的陳冠雄望族,其中她的親哥哥,台大法律學系教授陳棋炎就是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的父親。 此次拜訪孫陳,校方特地帶著苓洲珍藏的一百二十年古文物〈畢業生名冊〉,工整的毛筆字記載著自一九0四年創校以來所有畢業生的姓名。一頁一頁小心翼翼地翻閱,直到「陳氏錦境」字樣印入眼簾,讓現場瞬間彷彿搭上時光機回到年幼囝仔時。 孫陳錦境也好奇詢問名冊裡有沒有登記成績?現場兒子孫國棟醫師打趣地問「媽媽你細漢功課有好嗎?」讓母子憶起兒時的點點滴滴;學校也藉此說明學校校名演變歷史,表示孫陳錦境校友從苓仔寮公學校畢業後,是以第一名畢業「學霸」考進雄女,當時只有五名台灣學生通過入學考試。 已百歲的孫陳錦境校友,身體健康且滿面慈祥笑容,現場有學校人員請她教養生之道,她說其實很簡單,每天找事做,做就對了,吃東西不挑什麼都吃,早睡早起,幾十年來都是這樣的生活型態,已經習慣了。

Read More

保障就業簽約 慈大醫管系助力學生開創職場未來

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舉辦「就業保障簽約儀式」,讓學生可以安心就學,畢業後職涯無縫接軌。(記者林中行攝)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積極回應醫療及健康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社會趨勢,透過與業界的深度合作,打造就業保障機制,協助學生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舉辦「就業保障簽約儀式」,透過與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及健康養生機構簽定合作方案,讓學生可以安心就學,畢業後職涯無縫接軌。 昨日慈濟醫療法人陳政興主秘、許秀青高專、花蓮醫院林彥雄院長、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石耀瑋主任與陳俊賢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平烈勇副院長、祥雲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黎光承董事長都親自出席參加此次簽約儀式,共同推動此創新合作模式。 慈濟大學副校長陳宗鷹表示,感謝各位醫療能夠合作結合,讓同學們在學生時代就有實習的機會,甚至提供就業保障。從各機構的分享中也可以發現慈大學生真的很優秀,是許多機構搶著要的人才。 林彥雄表示,花蓮醫院許多單位都有醫管系畢業生,對醫院有很大的助益,而慈濟的畢業生的效率及使命必達精神特別的高,因此希望未來可以有更緊密的合作。 剛從北部大學轉校的二年級陳紀昀同學表示,他覺得未來醫療較有發展性,再加上之前就讀的企管系,因此選擇轉學至慈大醫管系就讀,相較之前的學校,慈大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師生關係更緊密,讓他感覺更溫暖,除了可以透過學校提供資源厚植自己的就業力外,就業保障簽約讓我更不用擔心未來找不到工作。

Read More

高市中山工商師生看勵志電影台灣超人

高雄市中山工商師生至電影院欣賞勵志片「台灣超人」。(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中山工商服務群及普通班融合特殊需求學生,二十九日由老師陪同至電影院,欣賞曲全立執導的勵志片「台灣超人」,影片紀錄八位生命鬥士的故事,賺人熱淚,師生備受感動。李昱平校長表示,「台灣超人」與該校的「山中傳奇」都是平凡人成就不平凡的故事,盼每個胸懷初心的人,只要願意披上披風,人人都可以成為「台灣超人」。 中山工商這場另類的生命教育課程參加對象包括融合普通班特殊需求學生、家長,以及服務群集中式特教班二年級學生,加上老師共一百五十四人,二十九日搭專車前往喜樂時代影城,包場欣賞導演曲全立執掌的「台灣超人」。 「超人,是超越自己的人。」李昱平校長表示,曲全立導演開拍前遇上母喪,拍攝期間疫情三級警戒,但仍突破重重難關,完成近百位「台灣超人」的故事,最後再濃縮成八位生命鬥士的紀錄,其中一位主角王志揚書藝家是普通科王禧語校友的父親,王禧語一一一年以繁星計畫錄取國立清華大學,校方特別邀請王志揚老師放映後分享其奮鬥過程,師生看見電影中的人物現身說法,歡聲雷動。 李昱平指出,曲全立用自己的雙腳走遍全台,紀錄最真實的生命故事,傳遞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告訴大家不論遇到再艱難的挑戰,終究都可以克服,就如曲導演所說「只要有披風,有初衷,每個人都可以是台灣超人。」 資訊處理科三甲班導師陳仕育透露,該班有位罹患罕見疾病的陳聖傑同學,很珍惜這次在父親陪同下初次到影城看電影的機會,從出生迄今手術逾十五次,幾次在鬼門關被救回,他父親有次被醫生叫進手術房,目睹地上全是血,痛如刀割,成為一輩子的噩夢,但陳聖傑仍願意為生命奮鬥,甚至矢志未來成為醫生,挽救更多不方便的人。 資料處理科廖財義主任表示,陳聖傑手腳彎曲嚴重,必須藉由輪椅代步,經常在醫院和學校來來去去,他喜歡到學校讀書,與同儕聊天、玩手機,人緣很好,除了上醫院不曾請過假,自謙是「玻璃娃娃」,雖然無時不刻在忍痛,但沒有放棄人生的任何一秒鐘,日前已取得電腦軟體應用乙、丙級證照,其努力不懈的精神,絕對稱得上是「台灣超人」。

Read More

喜樹附幼童組萌陣頭 手作紅龜粿酬神謝恩

慶祝喜樹萬皇宮建醮,喜樹附幼小朋友組成超萌的陣頭。(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今年恰逢喜樹地方大廟萬皇宮十二年一次的王醮盛事,喜樹國小附幼躬逢其盛,除了已透過課程舉辦手繪王船、DIY添載包活動,小朋友更自組超萌表演陣頭,並動手自製紅龜粿獻給萬皇宮三府千歲與代天巡狩,酬神感恩神威庇佑喜樹家鄉。 喜樹國小附幼課程特色在於結合在地文化,今年適逢喜樹王醮大事,老師們多次帶著小朋友到萬皇宮踏查,了解家鄉故事,小朋友們參與喜樹萬皇宮遶境活動後,主動表示想要製作喜樹傳統紅龜粿以及自組陣頭表演來感謝三府千歲以及代天巡狩的保佑。郭佳娥老師表示,喜樹的建醮是十二年才舉辦一次,在這個難得的機會中結合課程教學,讓小朋友能更有參與度。 喜樹附幼小朋友自製紅龜粿來獻給神明。(記者施春瑛攝)   喜樹附幼幼童先是觀察萬皇宮遶境陣頭的表演以及道具,接著在課堂中,團體討論分組製作陣頭表演的服裝以及道具,全園總動員一起分為王馬組、旗牌組、跳鼓陣組、舞龍舞獅組等,將廟會陣頭的表演縮小演出,可愛萌樣受到家長以及社區的讚賞。 校長黃懷慧表示,喜樹萬皇宮的建醮活動讓社區活躍熱鬧起來,許多學生與家長參與廟中活動,自組地方陣頭來進行表演,學校這次融合在地時事與文化,讓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地方大事,不僅深化在地課程的層次,更是提升文化傳承的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