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競賽 219人獲獎

南市國中數學競賽落幕,二日在南寧高中舉行頒獎典禮。(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國中數學競賽吸引兩千零五十八名學生報名參與。比賽分為一般組和資優組,最終有兩百一十九人脫穎而出,二日在南寧高中舉行頒獎典禮。 教育局指出,國中七、八、九年級各有一般組金牌三名、資優組金牌一名。加上銀牌、銅牌、佳作,計有兩百一十九名學生獲獎。 其中,後甲國中九年級學生楊礎謙抱回一般組金牌,感謝老師耐心教導,幫助他快速掌握解題技巧。建興國中七年級學生蔡鎧謙拿到滿分,勇奪資優組金牌。學習過程中,透過珠心算、資優課程累積扎實基礎,參加競賽如魚得水。蔡鎧謙認為,此次數學競賽的題目靈活且富挑戰性,自己非常享受解題的樂趣。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試題以數學生活化為核心,將複雜的計算與真實情境結合,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問題解決能力,激發其對數學的熱忱與創造力。上述設計兼顧學習樂趣,同時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

Read More

張錦忠捐贈藏書600餘冊 台文館設馬華文學主題區

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張錦忠(左)捐贈六百餘冊馬華文學圖書給台文館,副館長蔡明諺頒贈感謝狀。(台文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張錦忠捐贈六百餘冊的馬華文學圖書,台文館也於圖書室設立馬華文學主題書區,提供民眾探索馬華文學,拓展文學多元共生可能性。 台文館副館長蔡明諺表示,台文館長期關注馬華文學,在「台灣文學史長編編寫計畫」即納入並曾舉辦戰後台灣、香港、馬華文學相關研討會,感謝張錦忠教授捐贈藏書,讓後續研究有更多機會接觸和研究馬華文學。 張錦忠說,「季風帶充滿了各種可能」,因本身具有馬華身分,得以參與兩個文學場域」,他並分享自己研究馬華文學歷程。 台文館長期重視台灣文學與馬華文學雙向交流,除曾前往新、馬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參訪交流,推動台灣文學外譯東南亞語種譯本計畫及建置李永平作家主題平台;六百多冊書中的七十一冊,經評估將進入藏品審議程序。 台文館表示,馬華文學與戰後台灣文學發展關係緊密,從一九六0年代的星座詩社,七0年代神州詩社及八0年代以降張貴興、黃錦樹、鐘怡雯、陳大為等具批判性作家陸續登台,在現代詩、現代小說、自傳體散文等不同文類創作及對武俠與科幻小說的建構與開創,都彰顯馬華文學自身豐厚的多元文化素養與歷史意識。

Read More

國際拍片運動 崑大奪4獎

崑大視傳系學生團隊在第十一屆國際拍片運動中展現創作能量,共計獲得四個獎項。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二0二四年第十一屆國際拍片運動,在來自十餘個國家超過百個團隊參賽激烈競爭中,經評審選拔出十八部各類首選獎項,其中崑山科大獲得四個獎,並在台南海安商圈舉行全球首映會,展出獲獎影片和播映到場團隊作品。 國際拍片運動競賽總共有來自十一個國家,超過一一0組團隊參與創作。參賽者挑戰在十小時內完成一部不超過三分鐘的短片,並融入今年三項指定元素「筆記」、「時鐘」、「反射」,由九位評審團隊從一百多部影片中選拔出十八部的各類首選獎項。 崑大今年總共榮獲四個獎項,皆為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作品,其中《模範聲》榮獲最佳創意劇本;《最後一口氣》最佳剪輯;另外崑大與中國武夷大學視傳系專班課程合作之作品《向霸凌說不 Say No to Bulling》最佳社會議題獎;《I Hate Study》則獲得評審特別獎。

Read More

華醫Team 國軍裝備進駐校園

中華醫大「全民國防教育週」活動,學生進行陸軍航特部的降落傘拖曳體驗。(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推廣全民國防理念,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結合國軍部隊在校園舉辦「全民國防教育週」活動,邀請國軍各單位帶裝備到校宣導,開放師生自由參加,除了了解國軍平時訓練成果,也藉由生動有趣的體驗認識國軍防衛裝備的功能和重要性。 這場以「華醫Team」全民國防教育週為主題的活動,利用週六、日的週休假期在中華醫大校園舉行,邀請國軍部隊進駐校園以單位特性為主題,展示多樣裝備及辦理各式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師生參與。 靜態展示部分,現場展示陸軍三九化兵群的渦輪發煙車、偵檢車及陸軍四支部衛生營野戰救護車等特殊車輛、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的火砲彈藥及槍枝模型、海岸巡防署的救難裝備及偵搜犬、陸軍航特部的傘兵器具、海軍反潛部隊的潛水頭盔等,這些平時只能在不同軍種的軍營才能看到的國防裝備和器材,移師校園展示,讓師生大開眼界。國軍弟兄也配合展覽提供導覽及即問即答服務,讓師生對不同軍種的特性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動態方面則以行動體驗為主,海巡署的偵搜犬讓大家見識到犬隻靈敏的嗅覺,違禁品無所遁形,在場學生讚嘆連連。 此外,陸航的降落傘拖曳,也讓學生跑的氣喘吁吁,喊累的同時也體會了特戰部隊傘兵的辛苦,對保家衛國的國軍弟兄豎起大拇指稱讚。陸軍三九化兵群的防護衣及砲訓部的單兵裝備著裝體驗最是吸睛,連華醫附設幼稚園的小朋友都躍躍欲試,成了超萌的娃娃兵。

Read More

一中盃開打 南一中略勝一籌

邁入第六屆的一中盃教職員工球類聯誼賽開打。(南一中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邁入第六屆的一中盃教職員工球類聯誼賽開打。首場比賽為排球項目,台南一中由校長廖財固掛帥,台中一中則派出廖財固的校長夫人陳佳吟老師領軍,上演夫妻同場較勁戲碼。比賽結果,台中一中在排球、桌球掄元。台南一中則在匹克球、網球及羽球項目奪冠。 南一中和中一中是全國唯二以「一中」為名的高級中學。兩校情誼深厚,繼育才盃、教育盃網球賽後,二0一九年更攜手合辦一中盃教職員工球類聯誼賽。 日前南一中、中一中學生聯合會合作推出爭一中聯名大學T,邀請兩校校長共同拍片。該片上線兩天就突破二十萬點閱,引發關注。當時雙方校長預告,今年的一中盃即將開打,屆時將在球場上爭一中。 一中盃正式競賽項目有排球、桌球、羽球、網球,今年新增匹克球。各項目均設最有價值球員及最佳拚鬥球員獎項。今年由台南一中主辦,特地安排竹園岡植物手作及西竹圍文史導覽等活動,由日光暖暖旅行文化工作室王語羚老師導覽,邀請台中一中師生、家長參與,認識府城歷史。

Read More

永信國小少棒隊 打擊添利器

北市南門獅子會長許士彤(前排右四),結合熱心公益友會購置棒球發球機,捐贈永信國小少棒隊。(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永信國小長期投入棒球運動發展,多次闖進全國聯賽硬式組複賽,表現獲得台北市南門獅子會長許士彤肯定,結合熱心公益的友會共同購置棒球發球機,捐贈永信國小少棒隊,作為球隊打擊練習之用。 前職棒選手味全龍隊林旺衛與永信少棒總教練劉淯瑋是學長學弟,長期關注永信少棒發展,近期發現球隊練習時因教練人數較少,選手眾多需要餵球進行打擊練習的情況下,教練手臂負擔太大,便尋求一眾好友發揮愛心,透過台北南門獅子會顧問劉博欽引薦,經會長許士彤深入了解球隊困境後,結合熱心公益友會共同購買發球機捐贈予永信國小少棒隊。 許士彤表示,看得出永信國小積極推動棒球運動發展與教練團的用心指導,更重要的是小選手們努力堅持在訓練的道路上,不斷精進打擊、防守球技。 永信總教練劉淯瑋表示,永信少棒沒有體育班,練習時間比較少,但從訓練課表上去調整,雖然調整期程會拉的比較長,但孩子們總是能夠在聯賽前把訓練內容逐步到位,再配合臨場的發揮,這次獲贈發球機,相信可以讓調整的腳步更為迅速踏實。 永信校長吳博明表示,這次由北市南門獅子會長許士彤響應林旺衛的號召,捐贈永信少棒發球機以回饋基層棒球運動發展,相信一定能再鼓勵更多愛好運動的學生,一起加入棒球訓練的行列,勇創佳績。

Read More

永康復小舞蹈班 明年1月公演

永康復小舞蹈班學生參加台南市學生舞蹈、傳統藝術比賽表現傑出,共計奪得古典舞、創意藝陣等五項特優。(永康復小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復興國小舞蹈藝才班參加一一三年度台南市各項比賽表現傑出,共計奪得五項特優,其中包括古典舞及現代舞、創意藝陣「藝‧遊」及武術「舞武為揚」,及全國啦啦隊公開賽彩球團體賽第一、雙人組第二及彩球指定動作小組賽第五名。 永康復小舞蹈班六年級學生今年榮獲台南市學生舞蹈比賽古典舞、現代舞雙特優,其中由老師梁瓊櫻編排的《吉時已到》古典舞,呈現莊嚴肅穆祭祀典禮正要慎重展開,在典禮之中似乎有一種微妙及不可告人的氣氛在蔓延。 現代舞《無眠》則由老師楊舒涵編排,每位舞者手上都拿了一顆枕頭,以失眠為此舞作的主軸,表現大腦在睡眠時難以關閉,思緒一直不停的運轉,利用翻來覆去、頻繁的改變姿態來做為主要動作呈現。 舞蹈班四、五年級學生也在一一三學年度全市傳統藝術比賽獲得創意藝陣和武術兩項特優,創意藝陣透過有趣又可愛的表演方式呈現道教廟宇祭祀中的地方大事-建醮,劍潭中又以牌樓所建構出的景象最為熱鬧,編舞者梁瓊櫻老師以婆姐陣意象表現出牌樓動態的景象,婆姐陣又具有驅邪除煞功能。 另外,今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啦啦隊公開賽,五、六年級學生組成的彩球團體賽中獲得第一名、彩球雙人組第二名及彩球指定動作小組賽第五名的好成績。舞蹈班學生不斷突破自我,表現不凡的舞蹈實力與創意才華。 永康復小獲獎舞碼將於一一四年一月十七日晚間七時卅分,在台南文化中心演出,屆時歡迎各界索票觀賞。

Read More

析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損害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國際期刊發表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謝淑貞等研究團隊,析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的損害,成功於國際頂尖期刊《環境化學快報》發表。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塑膠微粒竟會讓珊瑚長不大、更容易「骨質疏鬆」!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謝淑貞與海洋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陳鎮東合作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威脅珊瑚生態系統。該研究深入剖析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的損害,成功於國際頂尖期刊《環境化學快報》發表,對塑膠如何汙染海洋珊瑚提出關鍵見解。 在海洋中,珊瑚礁孕育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然而,隨著源自人類活動的塑膠垃圾持續增加,威脅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珊瑚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除了氣候變遷和海洋酸化加劇,塑膠微粒汙染更對珊瑚的生長和健康構成新的威脅。然而,鑑於珊瑚物種的多樣性,塑膠微粒究竟如何危害珊瑚?其中的因果關係過去亟待科學家探究。 對此,謝淑貞教授指出,研究團隊探討紫皮珊瑚暴露於含有5 ppm聚乙烯塑膠微粒的海水中,發現塑膠微粒影響了珊瑚骨骼生長、更容易「骨質疏鬆」。紫皮珊瑚屬於軟珊瑚,其骨骼是由珊瑚蟲分泌的碳酸鈣,形成細小的碳酸鈣骨針。這些骨針散布於珊瑚的組織中,為珊瑚提供了支撐的結構,為許多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研究團隊指出,海水分析顯示,在涉及塑膠微粒的處理中,鈣離子濃度顯著增加,這表明珊瑚骨骼變得更容易溶解和損壞。同時,紫皮珊瑚暴露在聚乙烯塑膠微粒的海水中會釋放更多鈣離子,顯示珊瑚骨骼不穩定性與更易溶解。證實聚乙烯微塑膠暴露直接導致珊瑚骨骼的退化,塑膠微粒對珊瑚結構的威脅可能比預期更為深遠。 謝淑貞強調,這項研究使用的是一個模型系統,未來可以擴展到其他珊瑚物種進行研究。我們預期,隨著環境持續惡化,將來會有更多的珊瑚將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生長在受汙染環境中的珊瑚,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健康問題,也揭示了減輕塑膠汙染以保護珊瑚生態系統的緊迫性,呼籲加強對塑膠微粒汙染的控管,並持續關注其生態影響。 另,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中山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佩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謝淑玲、高科大水產養殖系專案助理教授丁德興及牛津儀器。

Read More

宜蘭大學與日本太空新創簽署合作協議鍵結國際太空運算科技

宜大校長陳威戎(左三)與日本太空新創代表簽署合作協議。(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太空科技人才培育及國際產學鏈結合作推動為國家發展重要政策之一,國立宜蘭大學與日本太空科技新創公司進行鏈結,提供宜大師生在太空科技人培等交流及國際產學機會。 這場跨國太空科技人才合作,雙方在二日於宜蘭大學由校長陳威戎IDDK代表人Kohei Yoshioka 簽署校及合作備忘錄,IDDK 是一家太空生技公司,2005年創立,擁有一支衛星工程師團隊,公司建置有生產迷你實驗室並整合到衛星和其他太空平台,亦可根據地面研究想法來幫助協調和設計太空任務之服務。 宜蘭大學校長陳威戎表示,宜蘭大學工學院積極籌畫「太空運算科技中心,近期以協助台灣具國際優勢之邊緣運算設備廠商產品上太空取得飛行履歷,中期並研發落地之太空試飛技術,包括抗輻射及通用軟體定義設備技術,以強韌台灣在太空運算產業的利基,並推動太空運算科技人培育、研究及國際太空產業鏈結。預期未來將可與我校在城南校區無人機進行衛星通訊介面接軌,建置更完整的智慧太空科技與應用生態圈,以配合賴總統所揭示以半導體優勢進軍太空產業鏈的政策方向。 日本太空科技新創代表指出,這是一次很好的國際合作交流的經驗,尤其是跟台灣高校針對太空科技的合作,IDDK期待未來與宜蘭大學展開更多合作項目。

Read More

大葉師生攜手企業創作高3米藤牛裝置藝術成為新地標

大葉大學師生攜手企業社區創作高三米的藤牛裝置藝術成為新地標。(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設計系助理教授賴建源執行「傳統新生:設計基礎融入傳統產業之創新計畫」,攜手格瑋公司與大村鄉貢旗社區,邀請造形藝術系副教授吉田敦帶領學生共同推動「共創藤牛光之影計畫」,以廢棄葡萄藤為材料,在貢旗社區中心兒童公園創作高三米的藤牛裝置藝術,象徵農村堅韌與創新的精神,實踐資源再生理念。 吉田敦指出,葡萄是大村特產,每年都有很多廢葡萄藤,藤牛裝置藝術選用大村在地廢棄的葡萄藤為外觀的主要材料,並將內部設計為可進入的空間,賦予廢棄資源新生命,透過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展現地方特色。訪客不只是可以走進裝置藝術,親身體驗藤編結構之美,裝置內部設計的LED燈光效果,在夜晚有獨特的風景,成為社區新地標。 大村鄉公所機要秘書洪芝逸表示,藤牛象徵貢旗社區的在地農村生活,更為地方注入嶄新的文化內涵,期望未來大村鄉有更多社區可以發展在地特色裝置藝術,為大村增添觀光亮點。 貢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賴國淮表示,此次計畫成功整合地方與學術資源,展現社區的強大凝聚力與創新能力,歷經時間、空間多項挑戰,藤牛終於完成,為貢旗留下獨一無二的作品,凝聚社區力量,展現地方文化與設計創意。 賴建源說,「共創藤牛光之影計畫」獲得文化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大村鄉公所、貢旗社區發展協會、格瑋公司的支持,不只是裝置藝術的創作,更是一場文化傳承與社區凝聚的實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