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樂活學程 培育長照人才

崑大樂齡學程結合實務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在老年及失能者照顧領域的專業能力,明年將迎來首屆畢業生。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樂齡生活產業學程培養學生在老年及失能者照顧領域專業能力,明年將迎來首屆畢業生,根據衛福部認定規範,畢業生可以至各地照管中心換發長照服務人員專業證照,以順利銜接長照機構人才需求。 隨著國人對長期照顧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青年學子投入長照工作的意願也顯著提升,台南市長照管理中心也再發函各機構,述明符合規定的學校科系可以用畢業證書換取長照服務人員證照,另根據衛福部薪資規定,長照從業人員起薪為三萬二千元,讓學生畢業後可無縫接軌職場發揮所學。 崑大樂活學程主任劉靜慧表示,樂活學程的課程分為長照、社工模組和時下最夯的寵物長照模組,若是對長照產業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按照所學有興趣的模組選課研習,以取得該專業知識到公、私部門等相關產業中任職,畢業生更可憑畢業證書直接向地方政府的長照中心換發長期照顧服務人員證照。 以一一0學年度畢業生為例,他們畢業後可免除九十小時的長照培訓課程,直接進入長照產業工作。這樣的安排不僅減少了新進從業人員的培訓時間,也讓更多青年願意投身長期照顧服務,填補市場需求。

Read More

南台x西港跨樂尬陣 30日演出

  南台「跨樂尬陣」USR計畫榮獲TAISE二0二四台灣永續大學獎─社會共融領袖獎第一名。(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跨樂尬陣」USR計畫團隊深耕社會共融領域有成,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二0二四台灣永續大學獎」社會共融領袖獎第一名,代理校長周德光除代表受獎並表示,卅日將於台南美術館演出音樂劇,歡迎各界前往欣賞。 南台第三期共獲得教育部五件USR計畫經費挹注,成績斐然,在全國公私立科大名列第一。「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為該校獲教育部補助第三期USR萌芽型計畫之一,以培育具人文素養與社會關懷的音樂人才為目標,透過教師多元教學,持續引導學生走出校園累積共融創作實踐經驗,近年更透過音樂創作專業推動在地共融與永續城鄉,其表現深受西港居民及公部門的肯定。 USR計畫主持人徐志杰老師表示,計畫團隊自二0二二年起走入西港,與當地樂齡長者、返鄉青年、學生與身障者一同執行「十首西港共融創作計畫」,以音樂為媒介,發揚在地特色,成果獲居民高度迴響。 今年更透過和台灣最優秀的音樂劇團合作,期望讓學生與業界接軌接受專業訓練並實務操作,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成為更具社會責任感創意人才。卅日將於台南美術館跨域展演廳演出西港共融音樂劇《鯉魚公說我跟我爸很像,我說哪有》,邀請對藝術推動社會共融有興趣人士一同欣賞。

Read More

竹市光復高中室內設計科學生 勇奪金手獎與優勝

新竹市光復高中室內設計科三年級學生陳禹橋與徐永翰,參加一一三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家事類技藝競賽,榮獲家事類室內設計組全國第二名金手獎和第六名優勝的佳績。(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光復高中室內設計科三年級學生陳禹橋與徐永翰,參加一一三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家事類技藝競賽,從多所全國公私立學校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家事類室內設計組全國第二名金手獎和第六名優勝的佳績。 獲得全國金手獎的陳禹橋、從小就對室內設計非常有興趣,甚至想改變家裡的佈局,高中順利進入室內設計科就讀,學習室內設計相關知能,期待著有一天自己的設計師夢想能夠實現。先經過校內舉辦的技藝競賽選手資格競爭下,順利爭取到成為培訓選手的資格。在校內訓練過程中,沒有假日休息時間,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是「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好」,鼓勵自己每天都能一點一滴再進步。 徐永翰從小也對室內設計非常嚮往,希望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室內設計師,永翰在學科的文字閱讀記憶方面較為弱勢,因此他勤做筆記和加強註解,手寫多次幫助背誦,不斷練習寫題目幫助記憶。在準備術科時,平面配置圖、剖面立面圖很多專有名稱,如牆壁的名稱結構、各式建材名稱等,永翰使用更大量的手寫輔助記憶,過程雖然辛苦但卻從不曾影響想得獎的決心。 指導教師許凱婷說、兩位選手在培訓過程中,都會互相給予對方建議,相互鼓勵、共學,接受彼此不同的觀點,達到相互刺激、良性競爭的效果,團隊合作一起成長,才能在競賽中均獲得優異的成績表現,學校也會針對歷年試題研究分析,再搭配模擬試題的訓練,幫選手調整各種設計風格表現,最後模擬比賽模式並不斷修正,一路苦練才能於全國競賽中脫穎而出。 光復高中校長李詩慶表示、競賽佳績對兩位選手是高中學習生涯中莫大的成就,競賽證明自己的專業技能學習成果,也突破自己並找到未來發展的一片天。獲獎除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長與能力,也是對於學校的教學成就肯定,光復適性揚才、為社會培養各產業所需的專業人才,讓選擇技職教育的學生也能找到自己的美好未來。

Read More

台北育達高中時尚造型科發揮所長展現專業

台北育達高中時尚造型科的學生,參與二0二四台北國際造型藝術節擔任造型設計師。(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了推動美容美髮產業與教育界的深度合作,美容美髮產業發展協會近日特邀台北育達高中時尚造型科的學生,參與二0二四台北國際造型藝術節擔任造型設計師共同完成此次盛大活動。此次合作不僅展示了學生的創意才能,也彰顯了產學合作模式在促進產業發展、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方面的重要性。 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五日表示,活動現場,來自台北育達高中時尚造型科的學生們將他們在課堂中所學的理論與技術,巧妙地融入到實際的造型設計中。他們為模特兒創作了多款時尚、藝術性十足的造型。學生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時尚潮流的精髓,還充分體現了他們在色彩搭配、髮型設計以及整體造型方面的獨特創意。 學生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也讓他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信心。過程中,學生們的設計作品展現了各種流行的時尚元素,從創新的髮型設計到前衛的妝容搭配,每一個造型都透露出年輕設計師們對時尚的獨到見解與理解。 未來,台北育達高中將繼續積極搭建更多的產學合作平台,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接觸到業界最新的設計趨勢和技能,並且為他們提供實習與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美容美髮產業的創新與發展,也將進一步促進業界與學術界的深度融合,加大力度開展更多類似的合作活動,為業界輸送更多優秀且具備實戰經驗的年輕人才。

Read More

北市國中生科競賽 以科技力破解地震災害橋樑與運輸難題

北市國中生科競賽以科技力破解地震災害橋樑與運輸難題。(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辦理一一三學年度公私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創作競賽,今年共有二十六校、三十一組、九十三位同學報名參加競賽,此次競賽主題為「天災頻仍橋難渡,巧思妙計解困境;創新機構來救援,攜手共建新家園」,過程中學生需整合運用跨領域所學,透過應用科技工作、材料等資源,設計並實作出一座橋梁及運輸裝置,並完成各關卡任務。 今年度的生活科技創作競賽,參賽的選手需要運用在校所學,設計與製作應用「創意思考」、「機構與結構」、「電與控制」的知能,來設計與製作一座橋樑與運輸裝置,在三分鐘實測期間完成排除巨石與運送物資等任務。 參賽者在第一個關卡利用製作的橋梁和運輸裝置進行運輸任務,將物資運送至置物區,並將巨石搬運至棄置區;並於第二個關卡進行橋梁載重測試。競賽作品著重在運輸功能與橋樑載重等機構設計,參賽選手需利用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的知能,充分發揮創意與想像力來進行設計與製作。 前三名分別由敦化國中、萬華國中、蘭雅國中、明湖國中、師大附中國中部、士林國中等學校脫穎而出,得獎之隊伍中將有五個隊伍由教育局薦派參加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辦理之「一一三學年度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期待參賽選手於全國賽事持續發光發熱,為台北市取得佳績。

Read More

產學合作深化專業技術平台 創新創意重塑維修新藍海

產學合作深化專業技術平台,創新創意重塑維修新藍海。(健行科大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台灣區汽車修理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辦理辦理之全國車輛創新維修技術競賽,除疫情期間停辦一年,迄今已進入第四年,由於業界在智慧檢修AR裝置技術日益成熟,今年度再度以AR智慧檢修流程為主題,委由推動智慧檢診實務教學頗有教學能量的健行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協助辦理第三屆全國車輛創新維修競賽活動,經資格審查與預賽篩選後,來自全國汽車相關科系的各校菁英計有十二隊四十八人進入決賽,於二十日齊聚在健行科技大學車輛實習工場競賽會場進行創新創意維修競賽活動。 全國車輛創新維修技術競賽,獲得首獎的健行科大同學。(健行科大提供) 主辦活動的汽車修理工業同業公會王煥宗理事長二十四日表示,汽車公會辦理競賽可有效提升整體維修業的人力素質,也提高年輕人投入汽車服務產業的動機,並協助會員解決技術人力緊缺的問題。 負責協辦的健行科大車輛工程系表示,創意教學是目前技專校院發展重點,車輛工程系運用AR眼鏡作為智慧檢修裝置,經教學實驗確實可有效提升汽車專業技術,並可以擺脫傳統黑手維修工刻板印象,讓車輛維修成為一種具科技感的職務,透過工作環境改善與各種診斷工具IT化,重新塑造為汽車醫生的職業形象。 本次競賽活動成績,由健行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陳奕勳等同學所組成的卡比巴啦隊獲得冠軍,同校學弟陳佳佑所組成的東北角第一勇士隊獲得亞軍,其他學校表現亦不俗,呂廷恩等同學所組成的承先啟後英才旺旺隊獲得第三名佳績,羅翊恩等同學所組的團隊也獲最佳精準獎,與會參賽者皆表示,參賽除了獎項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競賽過程進行專業技能的觀摩交流,讓參賽者在專業技術上有更成熟的表現,並重視團隊合作精神。

Read More

〈中華學園〉手的聯想─柴犬

台南市海佃國小五年十班  ◎陳祈詠

Read More

〈中華學園〉小熊愛睡覺

台南市愛迪生幼兒園水晶班  ◎張韵甯

Read More

文賢國中雙語機器人營 國小學童樂享科技與英語學習

北區文賢國中針對社區學童開辦雙語機器人營。(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北區文賢國中二十三日舉辦雙語機器人營,吸引社區近九十名國小高年級學生參加。校長陳一仁表示,雙語機器人營不僅融合英語與科技教育,還啟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好奇心,受到社區家長熱烈迴響。 文賢國中表示,作為北區唯一設有駐校外師的學校,文賢國中致力推動雙語教育與科技創新。本次活動結合英語學習與科技教育,一開始由外籍教師以「Happy Turkey Hunting」趣味英語課程揭開序幕,學生透過互動遊戲學習感恩節主題英語詞彙與句型。 隨後,學童在樂高機器人建構挑戰中分組合作,自由設計、組裝及小組競賽,展現創造力與團隊合作精神。程式解謎遊戲則讓學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學習程式邏輯與數位思維。 陳一仁表示,活動的成功來自全校師生與外籍教師的共同努力,也展現了文賢國中在雙語與創新教育領域的堅持與實力。很感謝家長及社區的支持,期許未來繼續為孩子提供優質學習機會。 為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文賢國中將於明年一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寒假期間再次開辦國小雙語機器人營,目前已經開放報名,歡迎有興趣的家長踴躍為孩子報名。

Read More

民俗體育賽開鑼 台灣獅超夯

國小參賽最踴躍的台灣獅今年共有二千一百人次報名,成為今年成長幅度第一大戶。(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主辦的「一一三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廿二日起五天,分別在台南大學和嘉義民雄吳鳳科大舉行,今年報名總人數來到九千三百零三人次,比去年成長二百二十人次,其中,今年成長幅度最大的是台灣獅項目,共有二千一百二十九人次參賽,跳繩和扯鈴分居二、三。 這項比賽從民國八十四年起已舉辦二十三屆,是各項民俗體育競賽最「長壽」的,參賽人次也從首屆的一千餘人迄本屆來到九千餘人,足足成長九倍,可見民俗體育推廣的成效。 今年比賽仍分成文陣、武陣、陀螺、舞龍、醒獅、台灣獅、客家獅、踢毽、跳繩、撥拉棒、砌磚和流星球等十二項,總計有來自五百五十二所學校的七千四百四十七人報名參賽。 今年最大的改變是往年都是後三天在台南大學登場的扯鈴、跳繩、陀螺和武陣四項,今年改在前三天舉行,據了解,主因和台南大學校慶撞期,不得已才往前挪; 踢毽、撥拉棒、砌磚、流星球、台灣獅、客家獅、醒獅、文陣等八項於十二月七、八日在吳鳳科大舉行,和去年顛倒。 昨天比賽下午才開始,但一大早台南大學體育館外已經非常熱鬧,一旁的練習區好像一場小型表演會。來自苗栗的後龍國小隊伍在一旁排練團體花式表演,「雙鈴交錯」、「飛鈴接力」,動作行雲流水,周圍看熱鬧的觀眾不自覺鼓起掌來。後龍扯鈴教練洪及仁笑著說,扯鈴是該校課程的一部分,孩子們準備得很充分,昨天就是要把的練習成果呈現出來。 另一邊來自南投的嘉和國小選手們胸有成竹,揚言就是「衝著競速冠軍而來」。高雄中山國小曹名君教練表示,今年已是第三年參加,派出十位頂尖高手,磨拳霍霍要在競速項目取得好成績。 新北市興南國小張教練帶領社團與校隊成員已有七年以上的參賽經驗,參賽選手超過七十位,今年希望也能拿下好成績。「台灣幾乎每一位小學生都玩過扯鈴」,足證此言不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