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我心中美好景色

台中市瑞穗國小四年九班 ◎陳樂霏

Read More

南大獲教育實習績優獎等殊榮

台南大學國文系教授鄭憲仁團隊奪教育實習合作團體同心獎。(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部表揚教育實習績優獎及教材教法論文獎,台南大學教育系畢業校友許睿宇獲實習學生優良獎,國文系教授鄭憲仁團隊奪教育實習合作團體同心獎。 南大表示,許睿宇今年六月順利通過教師甄試,目前在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任教。其教育實習過程由張正平教授擔任指導教師,實習輔導教師為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陳鴻傑。師生全力投入實習準備,贏得評審青睞。陳鴻傑更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 台南大學教育系畢業校友許睿宇(左)獲實習學生優良獎。(南大提供) 鄭憲仁團隊成員包括國文系校友吳尚頻、崇學國小教師張瑞純。鄭憲仁於一0五年度獲教育部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典範獎,多年來持續投入教育實習指導工作。張瑞純是南大校友,多次擔任實習輔導教師。吳尚頻實習期間表現優異,今年六月通過教師甄試,目前在高雄市國小任教。 南大師培中心主任吳純萍強調,教育是良心志業,保有熱忱,把握每個學習機會,不停超越自我,才能實踐成為良師的理想。

Read More

嘉藥師生參訪國軍 深化國防教育

嘉藥師生參觀成功級巡防艦,深入了解艦隊官兵日常與工作情況。(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日前舉辦「國軍人才招募暨全民國防教育多元活動─國軍部隊參訪」,幫助學生認識在台海防衛作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國軍部隊,並推廣「軍人」這項職業,鼓勵有志學生加入國軍行列,共同保衛國家安全。 活動首先到海軍大氣海洋局,台灣位於西太平洋的重要戰略位置,該局在海象測量與航行安全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海軍大氣海洋局的專業業務涵蓋大氣與海象資料的綜整、海底地形地貌測量,並轉化為具參考價值的海圖資料,提供商業船隻與漁船航行時安全保障。 參訪過程中,師生們透過講解與實際操作,了解水中聲響傳播特性的分析,並體驗天氣變化如何影響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透過這次參訪,嘉藥師生不僅增進了對海象監測的認識,也了解到大氣海洋局的數據對中央氣象局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對海上安全的重視。 隨後,參訪隊伍來到海軍一四六艦隊,參觀成功級巡防艦,該軍艦為美國海軍派里級巡防艦修改型,負責反潛作戰。艦隊徐副艦長親自帶領師生參觀銘傳艦的各項設施與武器裝備,並安排師生在艦上共進午餐,讓嘉藥師生深入了解艦隊官兵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情況。 嘉藥軍訓室主任李柏宏表示,透過這次參訪活動,學生們得以親身接觸並體驗國軍部隊的專業與任務,進一步認識到國軍官兵在保家衛民中的關鍵角色。

Read More

小港高中校慶減碳淨零校園 親師生種下20棵台灣原生茄冬樹

小港高中三十二週年校慶以「減碳淨零校園」為主題,親師生種下二十棵台灣原生茄冬樹,場面溫暖熱鬧。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小港高中慶祝三十二週年校慶,親師生一起種下二十棵台灣原生茄冬樹,全力響應「減碳淨零校園」,也邀請校友回娘家;同時,甫與小港高中簽訂姊妹校的日本大阪東高校師長也出席校慶開幕,用中、英文送上祝福,讓學生開心且驚喜,場面相當溫暖熱鬧。 小港高中十五、十六日舉行三十二週年校慶,以「淨零綠生活、永續在港中」為主題,班級師生也以此為化裝遊行主題,並在進場時,採用國、台、英語三聲道多語言介紹,展現多元文化精神。 全校師生並一起參與植樹儀式,由中鋼鋁業贈與校方二十棵茄冬樹,一起種樹減碳排。園遊會也響應環保主題,倡導減塑,大力實踐永續精神。今天並有首屆校友大會,邀請校友回娘家,傳承港中傳統,現場當熱鬧。 薛鈺勤校長說,學校將「淨零綠生活」作為教育目標,將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的觀念融入學校的課程與校務中;今年底將由小港高中承辦「亞洲學生國際交流計劃」,也以「淨零綠生活」為主題,展現在國際場域與各國師生交流永續生活實踐方案。 教育局長吳立森用行動響應小港高中淨零永續的主題,親自出席校慶,吳立森局長說,小港高中在校慶發想、災後重建、植樹活動、國際交流等校內各項事務推展上都能以永續為出發點,成果卓越,十分令人感動。尤其與小港高中簽訂姊妹校的大阪東高校副校長、師長也出席校慶開幕,用中、英文送上祝福,台下學生對於外賓的祝福開心且驚喜,場面溫暖熱鬧。

Read More

潘孟安周春米出席屏科大百年校慶典禮

屏科大百年校慶典禮在該校述耘堂盛大舉行,由校長張金龍(中排左六)主持,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及屏東縣長周春米(中排右六及五)受邀共襄盛舉。(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創校百週年校慶,十六日上午由校長張金龍於該校科技農業中心及智慧農場舉行「科技農業中心揭牌儀式」揭開序幕,並於該校述耘堂盛大展開「百年校慶典禮」,邀請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屏東縣長周春米等多位海內外貴賓共襄盛舉。 屏科大百週年校慶活動包括最受師生歡迎的繽紛園遊會、農園系教學研究暨成果展、秋收草地音樂會等熱鬧動態活動,靜態教學成果展更是豐富多元,有「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百年仁實.屏創未來」、師生創新創業成果展、技職深耕夢想家及綠色大學主題亮點展示活動等,充分展現該校教學與研發特色。 屏科大百年校慶典禮在該校述耘堂盛大舉行,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及屏東縣長周春米(右五及四)受邀共同進行啟動儀式。(記者鄭伯勝攝)   校長張金龍表示,屏科大自1924年創校,從農業補習學校到科技大學,百年的發展憑藉歷代師生的智慧、汗水及校友的支持,逐步蛻變為今日卓越的實務教學研究型大學,邁向國際一流的農業科技大學。屏科大將秉持「仁實永續」校訓,致力培育具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技職高階人才,推動智慧創新、跨域研究與國際合作,深化產學鏈結,為臺灣與世界創造更多價值,邁向下一個世紀的輝煌。 屏科大校慶音樂會、繽紛園遊會、農園系教學研究暨成果展、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等多項校慶活動氣氛均十分熱絡。最具代表性的情人坡校慶壓軸活動「秋收草地音樂會」,除有該校嘻哈街舞社、極光表演藝術社、熱門音樂社、印尼及印度學生聯誼會等學生社團火力勁演外,更有孫盛希、畢書盡等多位藝人演出,一起為百週年的屏科大獻上最熱情的生日祝福,也留下最動人的回憶。

Read More

新北校園通APP創新革命 創全國最多下載紀錄

張明文局長體驗「新北AI智慧員工-小通」請假功能。(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今(16)日於臺灣教育科技展主題論壇,分享下載量突破71萬的「新北校園通APP」。校園通APP結合校務管理、親師互動和學生健康管理等功能,榮獲「雲端物聯網創新優良應用獎」,突破傳統校園管理方式,讓親師生的互動更加便捷。自2016年上線以來,APP持續更新並擴展功能,成為新北市教育生態的重要支柱,掀起智慧教育新革命,也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教育類APP。 張明文局長體驗「新北星聯盟」數位素養遊戲對戰。(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全國下載率最高的「新北校園通APP」儼然成為智慧教育應用APP的先鋒。校園通整合多項管理功能並可以隨時新增,徹底改變傳統教育資訊交流模式,大幅增進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互動效率。透過「教育放送臺」即時推播、電子成績單與學費PAY等功能,提供了即時便捷的服務,讓家長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成果,近年來多樣化的學費繳納方式,更是深受家長好評。同時,校園通APP還引入AI智慧技術,語音助理「小通」支援國語和閩南語互動,可提升更友善人性的教育服務體驗。未來教育局將以智慧校園為新北教育的基石,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迎接全球數位公民時代。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新北校園通核心功能包括增進教育服務效率和互動性。「教育放送臺」即時推播功能至目前已發送超過11萬則訊息,點閱數達720萬次;電子成績單讓家長和學生隨時了解學習成果,下載量超過110萬次;而學費PAY功能提供多樣化繳費方式,累積繳費筆數超過600萬次,廣受家長好評。 現場民眾體驗「德音國小」的雷雕手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APP推出「寶貝i健康」功能,讓家長隨時追蹤孩子的健康數據並取得學校健康通報。此外,數位餐食券和電子聯絡簿功能提高餐效率和親師溝通的便利性。家長能透過APP查看孩子的作業情況並與導師互動,進一步增強親師合作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教育科技展主題論壇分享下載量突破71萬的「新北校園通APP。(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升級後AI智慧技術的校園通,主打多語互動的語音助理「小通」專職提供教育查詢、語音請假、繳費建議等多元功能。未來該APP將增置多元的積點系統和獎勵活動,提升家長與學生的參與感。校園通的成功代表智慧校務的新北教育的品牌標誌,推動教育數位化轉型,為臺灣教育創造更多可能。 現場民眾體驗「新北星聯盟」數位素養遊戲對戰。(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強調,AI世代的教育發展將聚焦於智慧校園、數據管理、適性學習及科技創新四大面向,全面導入智慧系統,降低使用門檻,滿足多元教育需求。讓教師成為智慧教師,培養學生AI科技應用力,實現無邊界的適性學習。因此,下一階段教育局計劃整合校園通APP、親師生平台、校務系統、智慧教室及雲端智慧科技中心等資源,攜手親師生共同邁向新北智慧城市。

Read More

東亞地區校長學研會 新北發表數位轉型及智慧校園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第15屆東亞地區校長學術研討會-「教育領導與組織變革」今(16)日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登場,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受邀與現場教育夥伴分享《教育領導在推動校園健康與安全政策中的作用探析》,他強調校長領導可以運用新北市建置的科技教育資源進行數位轉型,打造智慧校園;同時,新北市團隊於會中發表了「AI科技」、「幸福保衛站」、「學習型城市」、「城市美學」、「數位轉型」、「雙語教育」等主題研究,展現新北豐碩教育成果。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網路中心何春緣主任發表《探討地方政府教育局數位之轉型-以新北市AI科技教育白皮書為例》,從智慧校園、數據辦學、適性學習及科技創新四大面向推動,以全方位的智慧化資訊系統平臺服務學校及親師生,滿足多元化教育需求,並提及AI+科技學校是新北市學校的未來樣態,期盼每位教師都成為智慧教師,每位學生都具有應用AI科技工具的能力,突破時空限制,實現適性學習。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聘任督學歐亞美發表《新北市學習型城市推動之策略研究》,提到新北市人口為全國各縣市之冠,為建構新北市為學習型城市,透過終身學習解決城市問題與滿足市民需求,並藉由12位專家學者理論進一步建立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行動藍圖,盤點現有資源促成產官學民的創新合作。 教育局候用校長張漢堯發表《北臺八縣市幸福保衛站執行計畫影響因素之研究》,說明北臺各縣市幸福保衛站運作現況、影響推動的關鍵因素及遭遇問題。新北市與四大超商合作成立「幸福保衛站」,自102年起協助許多家庭度過難關,112年更與北臺8個縣市合作結合境內超商,共同成為兒童及青少年安全守護據點。本案研究結果亦作為未來政策與相關研究參考。 教育局長張明文親自發表《教育領導在推動校園健康與安全政策中的作用探析》,提及校長(領導者)在師生身心靈健康及校園安全政策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透過如何善用數位轉型方案提升健康管理效能和精準度,並深入探討教育領導在智慧校園建設和健康管理中的關鍵作用,同時建議進一步強化教育領導者在教育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的角色,推進科技化管理和智慧校園,以持續改進學校環境品質和學生整體健康。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展現對未來教育發展的願景與決心,包含推動AI和數位素養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推出全國首創「校園通APP」3.0-AI智慧員工小通,結合AI客服功能協助家長繳學費、請假等,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應用,更於日常實踐數位素養,為未來AI人才培育提供穩固基礎。

Read More

成大台灣學書展 成就精彩

成大台灣學書展,展場內愛書人翻閱與台灣相關的書籍。(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推動台灣學計畫,目前正於成大總圖書館舉辦「二0二四台南四百,成功永續,台灣未來—跨界成城,鯤聲寰宇」書展,展覽匯集了成大的學術成果,以及教師對校園、台南與台灣的相關書寫作品。十五日舉行書展開幕式,同時介紹即將於年底出版之「成大台灣學研究系列叢書」。 成大表示,此次書展由成大人社中心、文學院及考古所組成的台灣學團隊規劃與執行,共計三個主題區域,分別為:一、鯤鯓大成—成大回顧自我歷史、文化與傳承;二、墨海拾光—成大驅動台灣人文發展的時代印記;三、織夢成書—成大前瞻台灣的未來與挑戰,內容涵蓋學術研究、田野調查、考古發掘及文學創作等領域。 書展亦規劃兩個特色展區,其中一區域展出六位成大學者∕作家的著作,展示他們在文學、美學、生態、文資、文獻、史學六大面向的耕耘,如何為台灣提供深厚的學術涵養,造就台灣的精彩。另外,也設立「成大文學家」書區,呈現成大出身的作家對於成大與南台灣的感知與書寫,書展場內的「成大人語錄」,更使成大與府城的風采躍然紙上,顯現文字的魅力與生機。 成大副校長陳玉女、人社中心主任楊政達、圖書館館長傅子芳以及成大師生等人出席開幕式。陳玉女表示,成大台灣學計畫由台南在地出發,相關的活動、書展或是「成大台灣學研究系列叢書」其內容都是扣合在地,從文獻研究的角度、考古等路徑去看台灣。 成大表示,「成大台灣學研究系列叢書」共有四本新書,分別為《成究台南:Formosa偎海e所在台南400+》、《從Formosa航向東亞》、《成為台灣的我們》以及《府看.府城—觀看我們的百年台南》,內容彙集台灣學計畫五年來的考究與耕耘。

Read More

南台×新化高中 一窺半導體奧秘

南台科大攜手新化高中學習操作微影製程等重要製程設備,了解半導體產業的能力需求。(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半導體與光電系攜手新化高中,共同執行「一一三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半導體』課程計畫」,理論與實務並重,讓同學了解半導體產業的能力需求,並實際學習操作電子束蒸鍍、真空濺鍍系統與微影製程等設備,進而知曉初步製程原理。 為因應台灣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教育部積極推動高中階段半導體課程。南台半導體與光電系與新化高中共同行半導體計畫,讓學生從基礎的半導體知識,逐步進階到實際操作高精密儀器,深入體驗工程師的工作。此計畫為高中生開啟一扇通往半導體世界的大門。 此外,課程更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於專題製作,培養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的能力。透過這樣的課程設計,不僅能讓學生全面掌握半導體製程,更可為半導體產業培育潛力新血,同時將大學的專業知識引入高中教育,提升整體教育品質。 此課程由新化高中老師何明玲統籌,南台半導體與光電系主任涂瑞清教授提供諮詢。而實作部分則由南台教授高至誠,偕同教學助理許宗佑、魏上文與張沅俊共同執行。課程安排緊湊且具彈性,共計十二小時,分為三次課時進行。 每次課程均安排不同的主題與實作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半導體製程的關鍵技術。  

Read More

崑大智慧生活創業賽 視傳系鳥厝邊奪頭獎

崑大創育中心辦理校園2024智慧生活創業創業競賽,頒獎表揚獲獎學生團隊。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創新創業育成中心舉辦校內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競賽,共有卅個團隊報名參加,經初、複審到最終決賽,由視傳系團隊以作品「生態教育保育鳥巢箱」及「聲音裝置」榮獲第一、二名,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則以「酪藝不絕」獲得第三名。 為建構三創型大學目標,鼓勵學生將創意落實及擴展創新應用,開拓師生創業視野,崑大於校內舉行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競賽,由視傳系「鳥厝邊」團隊之作品「生態教育保育鳥巢箱」勇奪第一名,並抱走兩萬元獎金。 該件作品源自於想讓大眾認識適合領角鴞繁殖的校園環境,於是團隊將設置巢箱所需的知識轉換為淺顯字懂得模組化材料包,讓參與師生能透過實作提升領角鴞保育之觀念,深獲評審好評。 另組視傳系「叮叮噹噹」團隊則以作品「聲音裝置」榮獲第二名與獎金一萬五千元,此作品透過自由重合不同材質的模塊和多樣組合方式,讓孩子實驗聲音的各種特性,親手創造、混合出屬於自己的音樂,從認知到創作,逐步深化孩子的音樂能力,培養持久的聆聽和創意表達,發現聲音的魔力與樂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