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校長率團參訪東京科大

成大校長沈孟儒率團訪東京科學大學,聚焦醫學、智慧運算、以及半導體。 (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率團訪問日本夥伴校東京科學大學,參加兩校校長會議、醫學及智慧運算領域學術會議、以及半導體領域學術會議,東京科學大學由校長暨理事長大竹尚登親自帶領校級高層及學院代表參與,展現對合作的高度重視。雙方積極奠基重點領域合作,展開深層學術夥伴關係。 沈孟儒指出,當今社會面臨人口老化、氣候變遷與醫療成本上升等挑戰,單靠醫學或工程難以解決,唯有兩者結合方能帶來突破。成大已成立轉譯型生物電子醫學中心,東京科學大學則在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精準醫療具領先優勢,雙方可透過人才交流、聯合研究及產業合作,共同開發手術機器人、智慧復健系統及疾病預測AI,並推動技術落實臨床,打造高齡社會創新醫療解方。 沈孟儒強調,台灣在半導體創新與永續製造技術的專長,若與東京科學大學的尖端醫學研究結合,將促進智慧醫療、生醫半導體、精準醫療及永續健康科技發展,彰顯國際合作與跨領域思維的重要性,期望透過知識分享與技術交流,探索雙方互補優勢,推動突破性研究與創新應用。 大竹尚登表示,東京科學大學自二0二四年十月成立,由東京工業大學與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整合而成,擁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TSUBAME 4.0超級電腦及頂尖醫療院所。前身東京工業大學自一九九七年與成大簽署首份協議,去年「次世代異質整合技術論壇」起拓展至半導體合作,雙方在半導體及醫學領域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從知識分享與技術交流起步,逐步拓展至醫學工程與國際研究合作。

Read More

綠能競賽 南台機械系表現亮眼

南台科大機械系老師陳宥任(右一)指導學生團隊,參加第九屆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勇奪大專組第二名。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機械系師生團隊參加第九屆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二0二五Net Zero Tech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全國海洋能源-浮式風機平台設計創意實作競賽,分別拿下第二名及兩個佳作,展現南台在綠能科技領域的卓越研發實力。 南台機械系獲得三個再生能源獎項中,由老師陳宥任指導的團隊,憑藉優秀的發電效率,在第九屆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中勇奪大專組第二名。該團隊長期參與「藏碳蘊漁」USR計畫,致力於將綠電應用於在地,並成功將其設計的小水力發電機組實際於合作魚塭場域進行測試驗證,為養殖業提供穩定再生能源,具體回應淨零永續的趨勢。 由機械老師陳宥任與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主任董東璟共同指導,由學生楊子萱、陳暐翰、陳楷勳組成的團隊,以「低轉高效能海爾貝克前瞻永磁式發電機與數位孛生系統開發」為題,榮獲榮獲二0二五Net Zero Tech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台灣賽佳作。此發電機成功應用於波浪能與小水力發電,展現高度環境適應性,備受評審肯定。 此外,機械系老師瞿嘉駿指導的團隊,以作品「海上不倒翁」,在二0二五全國海洋能源-浮式風機平台設計創意實作競賽中,榮獲大專組佳作。團隊設計可自由調整的空艙結構,讓平台能夠隨著波浪動態保持平衡,以穩定支撐風力發電機的運轉。 南台校長黃能富指出,這些成果除體現學校「務實致用」辦學理念,將學術研究與在地議題、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將持續鼓勵師生將創意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台灣的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培育更多綠能新世代。

Read More

崑大攜手長照機構 深耕生命教育

崑大樂活學程攜手長照機構進行自殺防治守門人培訓,由副教授黃毅晨授課,輔導照服員掌握第一線心理危機辨識與應對技巧。(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樂齡生活產業管理學程持續深化生命教育與照顧倫理課程,攜手台南市福心居家與滿福保居家長照機構,辦理專業實務導向的自殺防治守門人培訓,由樂活學程副教授黃毅晨授課,輔導照服員掌握第一線心理危機辨識與應對技巧,體現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 面對二0二五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崑大也響應趨勢,致力推動生死教育與高齡照顧人才培育,此次攜手長照機構辦理培訓課程,樂活學程黃毅晨以「一應、二問、三轉介」為架構,帶領學員認識自殺守門人的基本角色與行動原則,並強調面對服務對象情緒困擾時,照服員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協助者,更是觀察、傾聽與支持的重要角色。 近年來長照評鑑制度已明訂每位工作人員需接受年度自殺防治訓練,顯示此議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樂活學程更在課程設計中,將自殺防治知識系統性導入「生死學概論」等核心課程,強化學生在心理健康與倫理判斷上的實務力。此次由學程師資深入長照機構現場授課,正是落實所學於社區、服務社會的具體展現。 樂活學程主任趙久惠指出,真正的照顧是跨越身體與心理的全人關懷。因此學程早在課程中導入自殺防治、哀傷輔導與倫理判斷的訓練,期待未來每位畢業生都能成為有溫度、有能力、有責任感的專業人員。

Read More

智慧大學實踐力 中原大學AI教學競賽引爆學習新浪潮

中原大學續培育兼具專業素養、創意思維與社會責任的人才,實踐全人教育精神。(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在人工智慧驅動教育革新的浪潮下,中原大學於二0二五年九月二日與四日隆重舉辦「AI教與學標竿課程實踐暨成果展演競賽專案」學生組與教師組決賽,全面展現AI融入教與學的實踐成效。活動由教務處統籌主辦,結合競賽、展示與交流機制,激盪中原教學現場對AI應用的熱情創意與未來想像。 本次競賽吸引來自各學院二百四十七位師生熱烈參與,共組成學生組七十七隊、教師組四十隊,以成果展演與現場答詢形式進行,參賽團隊分享AI於教學現場之創新應用情境,包括互動平台開發、學習助理建置、知識生成機制與遊戲化教學設計等,展現中原大學擁抱科技、轉化學習的實踐能力與教育創新能量。 此次競賽獎金由財團法人躍馬中原基金會與工業系DHC發展基金共同贊助,體現中原校友與產業界對教育創新的持續支持,並為校園注入長期穩健的資源動能。未來將持續深化AI教育實作,推動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教學典範。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於開幕致詞指出,生成式AI正快速改變世界,身為教育者與學習者應培養正確AI素養與態度,積極探索AI與教育結合的可能性。同時強調,導入AI技術應堅守倫理與法律原則,方能真正造福人群、回應社會期待。 資管系學生團隊「Quizzle」以AI平台自動生成題庫與Flashcards,提升學習效率。(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表示,AI 教與學競賽不僅展現了師生在課程與教學上的創新實踐,更象徵中原持續引領教育與科技融合的決心。他強調,在生成式 AI 時代,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師生具備與 AI 協作的素養與能力,將科技轉化為提升學習與教學的助力,這也正是中原大學推動智慧大學願景的重要目標。   電機系學生團隊「AI學習助理Bot」運用智慧 LINE 機器人,整合筆記轉測驗與學習規劃。(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教務處指出,該競賽呼應教育部智慧教育政策推動方向,透過實作與評比機制促進教師課程創新與學生學習實踐,也彰顯中原大學以「智慧慎用科技、以知識造福人群」為核心的教育精神。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課程、專案與師資培訓,落實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教與學共構,培育具備AI素養、創新能力與社會關懷的全方位人才。

Read More

照亮弱勢前路 展望會發放7300萬助學金

台灣世界展望會社工將九乘九文具專家捐贈的文具包送給扶助兒少。(展望會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讓經濟弱勢家庭學童安心就學,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發放七千三百萬元助學金,總計九千七百六十名兒少受惠,不因經濟壓力而中斷學習;今年有不少愛心企業響應支持,九乘九文具專家捐贈文具包、金石堂捐贈全新書包,陪伴弱勢學子開心迎接新學期。 小凱是國中棒球隊的一員,因訓練安排,平日住在校舍,只有假日才會回家。小凱媽媽主要靠工地零工維持生活,身體狀況不佳,工作天數有限,難以負擔龐大的家庭開銷;繼父則在鋼鐵廠工作,除了支應家用,還得分擔長輩醫療費用,家庭經濟壓力沉重。 展望會表示,小凱有兩個妹妹,家庭成員多,若缺乏外部協助,孩子的就學權益將面臨風險。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開學前提供助學金及新書包、文具,讓孩子能專注於課業與成長,不必因家庭困境而放棄學習機會。小凱說「會好好努力讀書、練球,不讓家人擔心,希望未來能成為職業選手!」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處長林惠君特別感謝四季台安醫院院長莊國泰捐款營養扶助金十五萬元,教育是翻轉生命最重要的關鍵,期望透過教育及營養扶助金陪伴孩子在學習路上持續前行,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弱勢家庭的教育需求,讓更多孩子擁有追夢的力量。

Read More

南台跨國合作 勇奪IGCC銀銅獎

  榮獲新加坡「IGCC二0二五」國際競賽銀獎的南台科大多樂系學生蕭郁勳(左三),與跨國團隊頒獎合照。 (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老師帶領學生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參加「IGCC二0二五」國際競賽,以抽籤方式混合組成跨國團隊,在兩週比賽中從遊戲創意發想到最終成品全程實作,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四年級學生蕭郁勳與賴巧庭,分別在所屬團隊榮獲銀、銅獎。 IGCC二0二五國際競賽共吸引來自泰國、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法國七個國家、八所大學、六十名學生參與。南台由資訊傳播系主任鄭靜怡與流行音樂產業系助理教授徐志杰同帶領七位學生參賽,以抽籤方式混合組成十支跨國團隊全程實作。 南台獲得銀獎學生蕭郁勳分享,比賽過程中最難忘是團隊並無固定的領導者,而是每位成員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想法,最後整合成為精彩作品。銅獎賴巧庭則表示,能在新加坡與來自不同國籍、文化背景的同學合作,是極為寶貴國際交流經驗,並鼓勵學弟妹有機會一定要勇於參加二0二六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比賽。 南台數位設計學院長陳炳彰指出,IGCC二0二五的學習模式結合「問題導向」與「專案導向」,學生需在短時間內針對主辦單位設定的挑戰快速發想,並以專案形式完成遊戲概念設計,過程同步強化了解題、跨文化協作與表達能力。

Read More

幸福婚宴嘉年華 繡出文化新篇章

應大時尚系助理教授張繼榮在二0二五幸福婚宴嘉年華中,設計「永結同心」刺繡鑰匙圈。(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和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攜手參加的二0二五幸福婚宴嘉年華中,時尚設計系助理教授張繼榮除為嘉年華創作「永結同心‧百年好合」祝福詩句,並設計刺繡、皮革鑰匙圈包賀禮,永續共創織出文化新篇章。 永結同心詩句以《心形為本,繡藝為語,雙心成對,雙喜相映。以針線織就永結之願,以皮革寫下緣定今生》。願執手之人,情深意篤,願心意相知,攜手同行。從此心心相印,喜氣臨門,共守一段百年良緣。 這段詩句不僅呼應婚慶主題,更成為此次「皮革刺繡賀禮」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詩中以詩意語彙承載刺繡工藝的文化深意,讓每一件手作品都蘊含祝福、情感與傳統價值的延續。婚禮是人生成長與家庭傳承的重要儀式。 而刺繡正是最溫柔也最細膩的祝福語言,期盼透過這場婚宴主題活動,重新思考傳統技藝在當代社會的角色與可能性,設計的二款皮革刺繡賀禮為「皮革」與「刺繡」的結合,突破材質界限。師生攜手串連世代技藝的延續。是一場文化教育與產業實踐的深度對話。 張繼榮設計百年好合的皮革「雙喜」鑰匙包。(南應大提供)

Read More

廣達游於藝盟校巡迴展

廣達《游於藝》藝術小尖兵到博物館學習導覽解說。(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教育局與廣達文教基金會攜手推動的廣達《游於藝》計畫邁入第十一年,暑假期間特別為十二所同盟學校學生辦理兩梯次藝術小尖兵培訓,帶領兩百四十名小尖兵實際進入博物館,透過沉浸式學習方式培養藝術素養與導覽能力,將在九月十五日起展開的巡迴展覽登場呈現成果。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新學年度的廣達《游於藝》將以「見微知美-驚豔新視界」為主題,規劃「自然觀察看見蘊藏之美」、「捕捉自然的奧秘」與「自然妙點子」三大展覽主題,引導學生從觀察中激發對藝術與自然的深度感知與創造力。 廣達《游於藝》計畫也透過博物館專業培訓課程,讓同盟學校學生有機會體驗博物館的氛圍、學習博物館運作及作品維護等相關常識,並透過觀察導覽員解說及肢體運用課程,讓學生成為該校的導覽員。

Read More

成大UR大學部研究活動分享收穫

成大新生參觀數位智造工坊。(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舉辦「UR大學部研究活動─聯合講座暨海報展、實驗室參訪」,約三百五十人次報名參加。為期三天的活動包括優秀學生團隊分享做研究、參加國際競賽及強化學習動機與收穫的喜悅、特色實驗室參訪等,協助學子們開啟未來更多的想像與期許。 成大表示,今年聯合講座邀請到「學生服務學習中心」、「討海人─成大人力潛艇隊」、「成大方程式賽車隊」、「城鄉相伴─健康永續生活.東亞連攜」、「台灣生技藥研團隊」等五個優秀團隊分享做研究、參加國際競賽等心路歷程。各團隊均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加入,一起探索與開拓更多的可能。 實驗室參訪活動於四、五日展開,共有十個實驗室開放參訪,包括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台灣生技藥研團隊、數位智造工坊、核心設施中心─貴重儀器組、核心設施中心─微奈米組、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心、水工試驗所、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航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鋰電池製造與檢測實驗室等。

Read More

高科大太陽能車遠征澳洲平安完賽 名列世界第四

高科大太陽能車遠征澳洲平安完賽,名列世界第四,為國爭光。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第十七屆「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BWSC)首次於澳洲冬季舉辦,成軍二十七年的台灣阿波羅太陽能車隊,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模具系教授艾和昌領軍,平安挺過冬日澳洲的強風、大雨、冰雹等惡劣天候挑戰,自澳洲北端達爾文市 出發貫穿澳洲大陸直抵南端阿得雷德,在參加的巡洋艦級組別拿下世界第四的佳績。 BWSC賽事是各國太陽能車隊的重要擂台,今年共有八國三十七支車隊報名參加,競賽首次在冬天舉行,考驗各國太陽能車的能源效率,除貫穿澳洲的的賽程全長三千公里,並有強風、大雨、冰雹的挑戰,高科大阿波羅太陽能車隊小心翼翼通過各種嚴酷考驗,從八月二十四日出發起算,歷經六天時間順利在二十九日完賽,勇奪第四名佳績。 阿波羅太陽能車隊由十二名在校生及四名專業領域的合作夥伴組成,由高科大模具系教授艾和昌帶隊,並由國企系助理教授廖明瑜擔任車隊經理;艾和昌表示,二十九日是最後一日的賽程,出發前即陸續收到大會任務控制中心通報極端天候資訊,不僅聽到首爾大學的太陽能車被強風大雨吹翻嚴重受損,也目睹日本和歌山大學的車被吹到路邊撞樹,有一半的參賽車隊因故障或未能及時抵達控制點而被迫退賽。 艾和昌指出,高科大阿波羅太陽能車在2023 BWSC年即拿下公路第四名、全球實用性第二名的好成績,當年的阿波羅九號車今年改款,巡航艦級的車輛設計難度較高,必須二座以上、內部寬敞、車重較重,又要兼顧能源效率以及實用性,也就是說以接近可量產的商品概念來設計車輛並且參賽。 除了氣候挑戰外,阿波羅太陽能車隊從二0一五年首次參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太陽能車挑戰賽」開始,一直都承受著國際打壓的壓力,不能帶國旗上場,不過仍以優異的技術、設計能力,在不同競賽項目為國爭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