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群成大羽球公開賽 2000人次競技

第三十二屆藝群成大羽球公開賽參賽團體。(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第三十二屆藝群成大羽球公開賽,九日起一連五天在成大新建游泳池暨球類場館舉行,近兩千人次同場競技。最熱門的青年組開放報名十分鐘即額滿。十二日的開幕式,台灣羽壇新銳男雙組合江建葦、吳軒毅應邀擔任開球嘉賓,也將帶來精彩表演賽。 成大指出,今年成大羽球隊參加全大運,勇奪一般組男女團體雙料冠軍。九日登場的藝群成大羽球公開賽,以「揮羽成星」為視覺主題。象徵每一位站上球場的選手,都能成為閃耀光芒,勇敢拚搏、綻放自我。 延續賽事結合公益理念,今年持續與創世基金會合作,在場邊設置發票捐贈區,鼓勵選手、觀眾隨手做公益。另規劃互動小遊戲、積分比賽等趣味活動。成大物理治療系則組成運動物理治療團,為活動參與者提供安全防護。 身兼成大羽球隊教練的成大體育室教授涂國誠表示,成大羽球公開賽於一九九三年開辦,為大專院校熱愛羽球的學生提供交流切磋平台。成大校友會、校內EMBA首度交流合賽。成大校友會總會秘書長、前台中校友會會長簡松寶指出,去年團體組增設成大校友會,各地校友會熱烈響應,享受比賽氛圍的同時,也留下歡樂回憶。

Read More

南台流音系師生獲金曲獎肯定

南台流音系老師吳蒙惠(左)協同戴曉君編曲創作,榮獲第卅六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流行音樂產業系老師維恭‧魯那登(吳蒙惠),協同戴曉君編曲〈Dipin Kari Tang 麵包 咖哩 刺蝟〉作品,榮獲第卅六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畢業系友張名廷亦以錄混音製作〈好聲豪氣〉專輯,榮獲最佳華語專輯獎,展現流音教育與產業實作成果。 吳蒙惠老師此次獲獎作品展現深厚的音樂跨域能力與文化詮釋力,其編曲巧思不僅突破語言界線,更為原住民族音樂注入全新靈魂。吳蒙惠於頒獎典禮感言中表示,原住民音樂是一條艱辛的路,希望不要再以新台幣產值來衡量他們的價值。震撼樂壇與大眾心靈,呼籲社會以文化多元與創作精神為衡量標準,重新思考音樂價值的本質。 除了教師表現傑出,本屆金曲獎也傳來校友佳音。流音系畢業系友張名廷參與錄混音製作的〈好聲豪氣〉專輯成功奪下最佳華語專輯獎,顯見該系教學不僅理論與實作並重,更能培育出具國際製作水準的專業人才,成果斐然。 校長黃能富對此次獲獎表示高度肯定,不僅展現南台在音樂專業的深厚實力,更大幅提升系所知名度與招生效益。吳蒙惠不僅為學校注入豐富的教學能量,更是學生的最佳榜樣。能擁有一線金曲師資,是學校無比珍貴的資產,對流音系學生來說,更是前進音樂產業的明燈與動力來源,與有榮焉。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產學連結與創作實踐,鼓勵更多學子勇敢築夢,讓台灣音樂持續閃耀於國際舞台。

Read More

崑科大竹籠茨與金獅陣 展台江文化力

崑大創媒學院USR計畫「竹籠茨與金獅陣」分享會,帶領與會者深入理解台江地區的地方知識與文化智慧。(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推動USR計畫,舉辦「竹籠茨與金獅陣:台江地方工藝與信仰文化的對話」分享會,邀請安南區深耕在地實踐者從「竹籠茨建造經驗」與「金獅陣文化發展」出發帶領與會者深入理解台江地區的地方知識與文化智慧。 受邀分享會的南興國小校長黃寶東,首先從台江內海的地理變遷談起,說明昔日的台江曾為可泊千舟的內海,如今早已變為滄海桑田,僅存零星瀉湖景觀。 黃寶東亦分享竹籠茨的重現與施作過程,說明「扛茨走溪流」活動所代表的意義,認為這是文化實踐與教育體驗融合的典範,讓青年世代得以體驗地方智慧的真實脈動。 另受邀的興安宮主委黃登圍則以實際行動展現對金獅陣文化的深厚情感與傳承使命,特別穿上曾至總統府表演時所穿著的正式服裝,這套服裝不僅蘊含榮耀記憶,更象徵著金獅陣作為地方文化代表的歷史地位與精神標誌。黃登圍更矯健上陣親自演繹金獅陣經典套路,從起手式、定步、騰躍到收勢,每一動作皆展現出高度技藝與肢體控制,將傳統陣頭威儀與節奏美感詮釋得淋漓盡致。 他也鼓勵青年勇於接觸與學習在地文化,指金獅陣不僅是一套動作技藝,更承載著地方信仰、族群認同與代代相傳的文化能量。 崑大空設系老師郭一勤認為,此次活動不僅喚醒學生對地方文化的關注,也為設計教育注入新的思維素材。

Read More

大橋國中波羅蜜研習實踐永續生活

橋中結合綠植學課程舉辦波羅蜜研習,志工媽媽與教職員透過做中學、學中感動,共同實踐惜食、尊重自然、永續生活的理念。(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大橋國中暑假結合綠植學課程舉辦「波羅蜜研習」,邀請志工媽媽與教職員共廿餘人,展開與自然連結的味覺與心靈旅程,從波羅蜜延伸到對校園植物的關懷,從味蕾的驚喜到影像的記錄,共同實踐惜食、尊重自然、永續生活理念。 橋中波羅蜜研習由長年推動環境教育的吳貞萱老師牽線,邀請志工團長謝婷諠等人共同帶領參與者認識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波羅蜜。這不僅是一場美食饗宴,更是一次環境教育的實踐。 活動除介紹波羅蜜的多元用途,食用波羅蜜果肉外,還利用波羅蜜籽與排骨燉煮成清甜的湯品,讓參與者品嘗土地的滋味。而波羅蜜的香氣與營養價值也透過講解深入人心,不少參與者第一次知道熱帶水果與佛教文化的深厚淵源,原來「波羅蜜」一詞可以追溯到梵語,最早被翻譯為「婆那娑」(Panasa),象徵修行圓滿與豐收。 除認識波羅蜜的多元價值,活動也實作「手工蛋沙拉吐司」,由美食家謝婷諠團長親自指導製作,讓大家學會快速又營養的料理,為忙碌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礎。 推動研習的吳貞萱,同時是校本課程綠植學的設計者,這門課程結合校園植物觀察、食農教育、手作體驗等,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理解植物與人密切不可分的關係。學生不僅記錄校園植物變化,更透過影像紀錄培養對環境的敬意與感恩。

Read More

從資訊工程師到調香冠軍 嘉藥陳晁嘉開啟香氛新人生

嘉藥粧品系畢業生陳晁嘉在二技求學時間多次奪下調香比賽佳績。(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二技畢業的陳晁嘉,原已擁有中山醫學大學醫學資訊學系學位,因看好芳香療法與精油產業,毅然決定跳脫舒適圈,南下嘉藥從頭學起,就學期間就曾獲得多項調香競賽優勝,畢業後將投入相關產業,有機會更希望能創立個人品牌。 家住豐原的陳晁嘉是嘉藥粧品系的轉學生,他從零開始學習香氛與保養知識,憑藉著對精油的熱情與敏銳的嗅覺,不僅考取NAHA國際芳療高階證照,更在系上劉孟春老師的指導下踏入調香領域。首次參賽便拿下二0二四全國創意調香競賽男香組冠軍,初試啼聲即獲佳績,讓他信心大增。 對調香領域的熱情也讓他在競賽中持續發光發熱,陸續拿下二0二四全國新穎化粧品競賽創意調香組冠軍、二0二四創意調香暨頭部芳香調理競賽靜態調香組亞軍與廠商青睞賞,更在畢業前獲得二0二五AIFA國際美學調香大賞靜態調香金賞,為二技求學歷程畫下完美句點。 陳晁嘉表示,他深深著迷於精油帶來的療癒力量,透過嗅吸與按摩,使身心靈達到放鬆與舒緩。他也提到,過去在資訊業界累積的經驗幫助他在學習上更具邏輯與分析能力,未來也將持續在芳香領域深耕,並投入相關產業,有機會更希望能創立個人品牌,開創自己的香氛事業。 指導老師劉孟春表示,調香並不是只靠天賦,而是一門需要長期累積與不斷練習的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專業,她鼓勵學生只要願意投入,無論來自什麼領域,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的調香師。

Read More

文藻五專免試入學撕榜 考生嚮往國際化學習環境

  文藻五專免試入學第一位撕下榜單的考生李彥儒(左),如願錄取西班牙語文科。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文藻外語大學九日舉辦「一一四學年度南區五專聯合免試入學現場報到分發」作業,吸引來自全國優秀國中應屆畢業生報名撕榜,共有二0四位學生符合最低分發資格,角逐一三九個招生名額。最終共有一一八位考生完成報到並獲錄取,競爭非常激烈;文藻外大校長莊慧玲也到場歡迎考生及家長,期許考生能如願撕下心目中的理想科別。 第一位撕榜的考生李彥儒來自屏東,他嚮往文藻的國際學習氛圍,也對西班牙語文化充滿憧憬,因此撕下西文科的榜單,順利錄取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來自台南的黃妍臻,從小喜歡學習語言,嚮往文藻多國語學習環境,她選擇英國語文科為主修。期盼未來能出國交換,擴展國際視野。 另一名考生葉柏廷因有親戚在海外工作,加上國中老師推薦,讓他對德語產生濃厚興趣,他也如願錄取德國語文科,未來想透過外語專業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希望將來有機會前往德國發展。 雙胞胎姊妹楊毓丞與楊筑宇,在父親陪同下前來撕榜,分別錄取日本語文科與法國語文科。姊妹倆對語言學習充滿熱情,國中時曾聆聽文藻師生到校簡介文藻的學習資源後,便立志報考文藻,希望未來能出國交換,增強語言與專業能力。 撕榜作業結束後,文藻外語大學五專部尚餘二十一個招生名額,分別為英國語文科十一名、法國語文科九名、德國語文科一名;文藻外大將於七月十日公告續招簡章,並於七月三十及三十一日辦理現場報名作業,歡迎有志就讀的考生踴躍把握機會。

Read More

超狂大一生為新北爭光!  「造橋鋪路」提臨托服務新解方

新北市代表隊「造橋鋪路」五位大一學生,針對優化臨時托育服務設計方案,以深度研究與嚴謹企劃過關斬將,榮獲全國季軍(新北市青年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五位大一新生超凡表現!新北市政府首度參與台灣最大產學實戰提案競賽「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以市政議題向青年學子發起挑戰;而新北市代表隊「造橋鋪路」五位大一學生,針對優化臨時托育服務設計方案,以深度研究與嚴謹企劃過關斬將,榮獲全國季軍,今(9)日於市政會議上將此份殊榮分享給新北市長侯友宜。侯市長肯定同學對公共議題的熱情與努力,並強調「不遺留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的精神會落實在市政的各面向,讓新北市更多元、友善、共融。 新北市長侯友宜長表示,很高興看見年輕世代願意參與公共議題,主動協助市政服務更進一步,也謝謝「造橋鋪路」團隊花費心力設計出一套從「資訊整合」、「服務透明化」到「點數試用推廣」的完整臨托優化方案。新北市政府將會秉持著「Leave No One Behind-不遺留任何人」的精神,提供更多元、友善、共榮的環境,打造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 「造橋鋪路」由來自臺大和政大的李宥儀、易昀、楊玉鉁、梁芯瑜及蔡瑋恩五位大一學生組成;他們表示,參賽時,最初抱持著「希望見見世面」的輕鬆想法,因為認同新北市政府提出的「Leave No One Behind (不遺留任何人)」精神,選擇新北市題目出發,並計畫研究改善臨時托育托育服務。五位大一女生在為期4個多月的時間內,從田野調查回收了355份家長問卷,並多次訪談新北市社會局、彭婉如基金會等一線實務單位,藉由67次會議討論,梳理釐清龐大而繁雜的社會福利與托育體系,並提出「優化居家保母臨時托育媒合系統」逐步取代成本沉重的「定點臨時托育」,宏大的野心與縝密的計畫獲得評審一致讚賞。最終「造橋鋪路」從今年 1,189 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以卓越亮眼的提案、舞台上從容不迫的表現,代表新北市角逐決賽,贏得季軍。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提到,為了激勵更多青年參與公共事務,新北市青年局歷年來持續舉辦「青年永續挑戰賽 Social Designer」、「飛鳶盃公共事務個案競賽」、「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等大型活動。而今年首次參與 ATCC 成為出題單位之一,感謝有許多同學在眾多商業品牌之間選擇挑戰新北市政府的主題,也從中看到當代年輕人對公共服務的熱情與創意。 邱兆梅表示,青年局並感謝社會局在「造橋鋪路」團隊訪談研究過程中,長達數月的協助,使本次競賽過程不但提供青年學子非常務實的歷練和體驗,也讓新北市政府獲得高品質的市政建議;未來青年局將持續與各相關單位保持交流,共同參考學生團隊的研究成果,探索有助提升托育服務的實務方向。  

Read More

台南高中免試放榜 錄取率99.89%

台南區高中免試入學放榜,超過九成八的學生錄取第一志願群學校。(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區一一四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已於八日上午公告錄取結果,台南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免試入學繳交報名表學生總數為八千四百五十二人,計八千四百四十三人獲錄取,錄取率為百分之九十九點八九。教育局提醒,獲錄取學生應於十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依錄取學校所定方式完成報到,逾期報到視同放棄錄取資格。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免試入學總招生名額為一萬一千八百五十六人,實際繳表人數為八千四百五十二人,最終錄取八千四百四十三人人。其中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點三五學生錄取第一志願群學校,顯示各國中升學與志願選填輔導有成。全區僅大灣高中普通科因比序同分而增額錄取一人,整體分發作業順利。 鄭新輝進一步表示,無論學生選擇就讀普通型高中或是技術型高中,都是邁向多元發展的重要起點,鼓勵學生在未來學習歷程中勇於嘗試、主動探索,逐步培養自主學習與跨域能力,為未來升學或職涯發展奠定穩固基礎。同時也期盼家長與學校持續陪伴,協助學生順利適應新環境,展開新的學習旅程。 教育局表示,本次分發後台南區尚有逾三千三百個招生名額,符合續招資格的學校將依規定辦理後續招生作業。續招簡章預定於七月二十九日後公告於教育部免試入學續招資訊網,提醒有意願的學生密切留意資訊。

Read More

北區向陽公益課輔學生考上南女中

向陽北區公益課輔中心捐獎學金給今年畢業、成績優異的學生,特別恭喜林佩樺(右一)考上第一志願台南女中。(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設於北區延平國中的向陽北區公益課輔中心同學林佩樺,今年考上第一志願台南女中,昨天成績公布,林佩樺和媽媽特別感謝向陽班主任、輔導老師和各位優秀課輔老師的用心和付出。向陽執行長鄭允達表示,英雄不怕出身低,起步慢一點沒關係,只要願意努力,成功留給富人,也留給窮人。 向陽公益課輔中心目前在北區、東區、東橋、大灣、山上、彰化溪州都設有公益課輔,每週三天晚上六至八時都聘課輔老師幫忙單親、隔代教養和低收學童進行免費課輔,今年六區共有八十六位學童,九月再新增南區和中西區兩個課輔中心。向陽文教基金每年用在公益課輔的經費約是一百五十萬元,是少數專做課後輔導的機構。 北區的公益課輔中心,去年由謝龍介服務處執行長童小芸媒合設於延平國中成立,她個人出錢又出力,為弱勢學生努力,也媒合開基玉皇宮贊助十萬元盈注課輔,經一年努力,終於開花結果。鄭允達表示,原先林佩樺功課不算突出,但經一年的課輔,成績突飛猛進,顯見課輔的成效,令人欣慰。 另外,慶祝向陽公司三十六週年慶暨山上公益課輔中心成立一週年,昨天包括山上區長王上宜及多位民意代表參加感恩晚會,並向向陽董事鄭金龍以及學生家長致意。 鄭允達指出,向陽公益課輔老師每週三日勞苦奔波到偏鄉教學,無私奉獻照顧偏鄉弱勢小朋友,三年來已無償照顧二百個家庭的學生,今年更將擴展到八個課輔中心,補足政府與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幫助弱勢學童不因家庭因素喪失魚躍龍門的機會。

Read More

台南教育新風貌廣播喜迎300集

台南市教育局與教育廣播電台合作推出的廣播節目《教育新風貌》,即將迎來第三百集。(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與教育廣播電台自一0八年起合作推出《教育新風貌》廣播節目,用真實的聲音記錄校園生活,分享教育政策、校園亮點及教學創新,深受聽眾好評,這節目開播至今已逾六載,具有指標意義的第三百集節目將於七月二十五日播出。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新風貌》節目自開播以來,不僅見證了台南教育的創新發展,更突顯市府團隊在推動教育政策上的持續投入與努力,透過節目不但讓市民能夠更清楚掌握市府的教育施政成果,也讓優秀學校與教育人員的努力被更多人看見。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明,《教育新風貌》節目已成為連結教育現場與市民生活的重要橋梁,廣受師生與家長肯定。透過邀請在教育第一線表現優異的學校、教育人員與學生親自分享教學實踐與學習歷程,有效傳遞政策訊息,成為展現教育成果的溫暖平台。 教育局表示,與教育廣播電台合作製播的《教育新風貌》節目於每週五上午十點準時播出,節目內容涵蓋面向廣泛也不斷創新節目內容,除分享學校教學亮點與政策方向,自今年起更規劃每季邀請專業營養師分享「營養教育主題」,推廣正確的飲食知識與健康觀念。第三百集的特別節目邀請歷屆主持群及校長代表們共同錄製,並表達對所有參與人員及聽眾的感謝之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