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科技大學攜手南投醫院 盼助力培育照護人才

南開科大校長江昭龍(坐者中)率楊肅正副校長等至南投醫院拜訪院長洪弘昌(坐者右二),洽談合作事宜。(圖南開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因應高齡化社會與長照人力短缺的嚴峻挑戰,南開科技大學積極投入長照專才的培育,四日由校長江昭龍率領楊肅正副校長等一行人,前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拜訪院長洪弘昌,雙方針對長期照顧管理系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進行洽談。會中達成共識,南開科大的教育資源將結合投醫的專業醫療與臨床能量,共同培育優質照護新血,盼藉此補足南投縣長照第一線人力缺口,打造產學合作與國際教育加乘的新典範。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管理系以「專業知能、創新服務、在地關懷」為核心,課程內容涵蓋長照政策、失智與失能照護、健康促進、跨專業合作及智慧照護應用,並強調臨床實習與專題研究。該系同時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吸引東南亞學生來台就讀,將台灣長照經驗推向國際,並培養具備跨文化與專業能力的照護新血。 南投醫院長年深耕在地醫療與社區健康服務,涵蓋急性醫療、慢性病防治、健康促進及長照整合等多元面向,因應人口高齡化,洪院長秉持「專業、關懷、創新」理念,積極推動高齡醫療與長照服務整合。 校長江昭龍指出,這項合作不僅是產學攜手的新典範,更是推動「國際學生教育」與「長照人力培育」的雙重助力。未來南開科大將持續深化跨領域與跨國合作,培養兼具專業、實務與國際視野的長照人才,並以實際行動回應高齡化社會對照護人力的迫切需求。 校方表示,此次會議雙方達成初步共識,將共同向教育部申請「長照系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南投醫院將提供專業實習與臨床學習場域,南開科大則負責課程設計與學術輔導。這不僅有助於國際學生在台獲取完整專業訓練,也能快速補充南投地區長照服務所需的人力,實現「學用合一、即學即用」的育才目標。

Read More

高市輔英科大吳家古厝繪畫比賽

輔英科大環境與生命學院USR計畫於高雄市大寮區吳家古厝舉辦環境繪畫比賽。(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環境與生命學院USR計畫」於高雄市大寮區吳家古厝舉辦第五屆「環境教育繪畫競賽」,共有二百多人踴躍報名參加。環生學院林清和院長表示,吳家古厝整體建築保留清末、日治與民國時期的建築特色,曾吸引已故藝人豬哥亮等前來拍電影取景,盼藉由比賽「用畫筆記錄古厝之美,用色彩守護環境永續」。 輔英科大「環境與生命學院USR計畫」獲教育部通過大學特色類深耕型「南高雄地區邁向環境永續發展計畫」,這次攜手輔英科大USR Hub、吳家古厝吳款宗親會、可威環境資源公司等共同舉辦「環境教育繪畫競賽」,就是透過實地導覽、寫生,鼓勵全民參與藝術創作,共同推廣環境教育與文化永續,讓各界多關注環境永續議題。 環生學院林清和院長指出,比賽分社會組、青少年組、國小中高年級組、幼童及國小中低年級等四組,共計二百一十人報名參加,不少畫作很具水準,經專家評審後選出優秀作品於下午圓滿頒獎閉幕。 林清和說,吳家古厝位在大發產業園區附近,古厝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是一座二進落式的閩南傳統建築,由兩座三合院首尾相連組成,建築風格採傳統磚瓦及日式洗石子建材混合,前落屋頂上保留日式國旗徽章式樣,十分別緻,被國片《大喜臨門》選為片中古厝場景。 「一筆一劃承載地方認同,一幅一景凝聚社區情感。」林清和表示,環境永續與在地文化認同必須從小就開始灌輸,感謝可威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魯臺營董事長、大寮區公所林秀米課長、輔英科大蔣立中研發長等人到場為參賽者加油打氣,盼透過繪畫競賽引導大家觀察與記錄傳統建築及歷史文化,深化美感教育與環境意識,並促進跨世代交流,凝聚社區文化認同。 參賽者經文史專家介紹吳家古厝特色後,即各自選擇古厝角度開始描繪,國小低年級組包含幼兒園學童,都有家長陪同遞水、遮陽,如同在郊遊踏青,也增進親子關係。 比賽經潮寮國中莊志德校長、忠義國小蔡翠萍校長、小雄設計鄭敏聰總監、林園區紅樹林保育學會李文娟主任、高雄圖書館大寮分館鄭淑妃前主任、初冊文化黃思慈總監等六位評審評選下,評比得獎者中有父子檔洪嘉南(社會組第二名)、洪凡竣(國小中高年級組第二名/嘉義宣信國小);姊妹檔林書嫻(國小中高年級組第一名/台中市梧棲區大德國小)、妹林書捷(吳款宗親會特別獎)。 四組冠軍名單為:國小中低年級組含幼兒園黃楷彧((台南市樹林國小),作品細節豐富,色彩表現均衡,人物想像生動活潑。國小中高年級組林書嫻(台中市大德國小)作品構圖飽滿完整,人物生動活潑,色彩鮮艷,對比鮮明。青少年組甘恩睿(高雄市鳳新高中)作品以水協仔為前景,吳家古厝正身為背景,呈現畫面對照及畫面穿插之感。社會組楊和煦((高雄市)作品畫筆細膩,由近處汲水機延伸至遠處小巷屋景,展現古厝特色。其他獲獎名單請詳見計畫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新營區南光高中「做十六」成年禮 展現教育和文化融合的特色

南光高中為高一學生舉辦「做十六」成年禮,展現教育和文化融合的特色。(校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區南光高中四日為高一學生舉辦「做十六」成年禮,校長張添唐指出,十六歲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南光的「做十六」成年禮,今年邁入第十五年,展現教育和文化融合的特色,全體高一學生在掌聲與祝福中,邁步走向成熟,迎接燦爛的青春旅程。 南光高中的做十六成年禮,在學校群賢館登場,全體高一學生在師長、家長及貴賓的見證下,參加意義深遠的「做十六」成年禮,校長張添唐、家長會長張國賓等人都致詞勉勵,見證學生成長的重要時刻。 參與成年禮的學生進行「成年宣誓」,齊聲朗誦誓詞,展現責任與勇氣;「敲十六響鑼」最為吸睛,從「日新又新」、「創新求變」到「夢想成真」、「校運昌隆」,每一聲鑼響都象徵著師長、家長對學子的深切期許。 學校致送象徵吉祥長壽的「紅龜粿」,祝福學生們福氣滿滿、各班導師更逐一為學生頒發成年禮證書,記錄重要時刻。 參與成年禮的南光高中高一學生進行「成年宣誓」,齊聲朗誦誓詞,展現責任與勇氣。(校方提供) 參與成年禮的學生喜悅地說:「成年禮不只是多一歲,感覺還多了一份責任和自由!」、「雖然還不想長大,參加成年禮後感受自己長大了。」 張添唐指出,十六歲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是年齡的增長,更象徵著智慧的萌芽與責任的承擔,期許學生學會心懷感恩、勇於承擔,並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邁步走向成熟。

Read More

立委陳瑩攜手協會捐贈無人機足球設備 回饋東大附小推動科技教育

立委陳瑩攜手協會捐贈無人機足球設備,回饋母校東大附小,推動科技教育。(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立委陳瑩為母校帶來前沿科技運動資源,四日攜手台灣無人機競技發展協會,捐贈一套無人機足球設備組,給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捐贈內容包括一座充氣賽場、十組無人機與兩組懸空球門,讓學生可實地體驗這項結合科技與競技的創新運動。 協會理事長王俊良與陳瑩以校友身分出席,立委莊瑞雄與校長黃雪萍也在場見証。陳瑩表示,無人機足球已在美、韓等地興起,是訓練邏輯思維、手眼協調及團隊合作的極佳方式,未來更具備實務應用潛力,如農業噴灑、物資運送與災害救援等。 她期盼透過這次捐贈,讓偏鄉學童也能接軌國際新興科技,並強調將持續引進資源,縮短城鄉教育落差。 王俊良指出,協會長期致力推廣無人機教育,盼藉由此項運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啟發對科技與工程的興趣。他認為無人機足球不僅是一項比賽,更是科技素養與創意實踐的教育平台。 陳瑩強調,教育應不分城鄉,未來將持續爭取更多支持資源,讓台東孩子在更多元的資源環境中快樂成長。無人機足球對孩童學習與成長幫助良多,她也將要求即將成立的運動部,規劃推動此項運動。

Read More

協進附幼宣導《兒童權利公約》 親子體驗乾燥花扇子DIY

協進附幼的家長與小朋友一起動手DIY製作乾燥花扇子。(協進附幼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新學期開始,協進國小附設幼兒園特別舉辦了一場結合《兒童權利公約》宣導與親子手作的活動,吸引了共三百名家長和幼童熱情參與,一起體驗DIY製作乾燥花扇子。 協進國小校長陳智揚表示,舉辦這場活動除了希望增進親子關係,一方面也向家長們宣導《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孩子的基本權利,並呼籲家長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更適當的方式教育與陪伴孩子。 宣導講座結束後,接著進行「乾燥花扇子手作DIY」,家長與孩子們一同發揮創意,用乾燥花點綴出獨一無二的扇子。陳智揚表示,這項手作活動不僅是親子間的互動時光,更蘊含了深刻的教育意義:乾燥花象徵著孩子的原型,而父母的引導與陪伴,就像是細心、溫柔地拼湊花材一樣,將形塑孩子未來的模樣。 家長與孩子們一同發揮創意,用乾燥花點綴出獨一無二的扇子。(協進附幼提供) 協進附幼團隊在一旁給予指導,確保每組家庭都能順利完成獨特的親子作品。這次活動成功地將《兒童權利公約》的理念融入實際操作中,不僅讓親子們共創美好回憶,也加深了家長對公約精神的理解。

Read More

成功登大人 共譜青春大學首部曲

成功大學三日舉辦「第十五屆成功登大人」新鮮人成長營。(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三日舉辦「第十五屆成功登大人」新鮮人成長營,成大校長沈孟儒帶領主管歡迎新鮮人加入成大大家庭,並勉勵新生盡情學習享受大學生活,將此刻初來乍到的徬徨與不安,蛻變為在畢業典禮上對未來充滿希望且閃閃發亮的眼睛。 成大將於八日開學,為了歡迎今年三千二百多名新生的到來,本週登場的「成功登大人─新鮮人成長營」是專為大一新鮮人設計的精彩營隊。 三日活動集結創意、知識、娛樂,內容包含:講座、展覽、大型實境闖關及盛大的園遊會和晚會,由熱情的學長姐們帶領新生一起成為成大人,共譜青春難忘的大學首部曲。今年新推出的「成大新生體驗任務」,邀新生完成活動任務拿獎勵,除了及早探索自我職涯發展,也能在溫馨滿滿的校園陪伴中開展大學生活新旅程。 沈孟儒給予新生兩點重要的學習提醒,一是盡情學習享受大學生活,並且勇敢求助。他鼓勵新生深化專業知識並加強跨領域學習養成硬實力,接受生命教育與美感教育培養軟實力。同時,鼓勵新鮮人多結交朋友;若心情不好要勇敢說出來,勇於求助。人生沒有過不去的難關,成大師長很願意提供協助。他期待猶如小樹苗的新生能成大好好學習,未來帶著成大人具有團隊合作、同理心以及韌性的三項重要特質貢獻社會。 成大迎新,延續陪伴服務的熱忱,去年推出即廣受好評的「成大新生支持辦公室」,今年推出專門為新生量身打造的「成大新生體驗任務」。盼藉由心理測驗、興趣與職場能力測驗引導大學新鮮人探索自我,並踴躍參與社團博覽會、圖書館導覽、UR大學部研究及金融理財等多元主題活動,廣泛認識校園。

Read More

小海葵魚遇上白海豚 用繪本說海洋故事 守護藍色家園

市府教育局舉辦「海洋科普繪本徵選比賽」,柳營國中、東陽國小獲獎。(市府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市府教育局舉辦「海洋科普繪本徵選比賽」,以「永續海洋」為核心,鼓勵學生以文字與圖像創作屬於自己的海洋故事,展現創造力與想像力。經過評選,東陽國小作品《藍色任務:第14號海洋村的行動》勇奪國小組特優;柳營國中作品《小白與小吉的海洋奇幻冒險》則獲得國中組優等,表現亮眼。 榮獲國小組特優的《藍色任務:第14號海洋村的行動》,由東陽國小師生共同創作,呼應SDGs第十四項「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作品以小海葵魚「小葵」的視角,帶領讀者面對油汙、塑膠、誤捕等海洋危機,並透過「藍色海洋重建聯盟」的行動,傳遞「從自己做起」的積極信念。 榮獲國中組優等的《小白與小吉的海洋奇幻冒險》,由柳營國中學生發想,以台灣特有的白海豚姊弟為主角,展開一場探索台灣海域及太平洋「海垃圾帶」的奇幻旅程。 故事觸及珊瑚白化、海洋垃圾與污染等嚴峻課題,並藉由角色對話引導讀者反思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作品不僅緊扣海洋議題,更提出具體改善方向,兼具教育深度與啟發性。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繪本徵選評選標準涵蓋主題設定、故事創意、版面構圖、內容知識正確性與文字表達流暢度,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展現了豐富想像力與多元視角,也深化對海洋議題的理解。這些原創作品兼具教育性、藝術性與科學性,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充分展現台南學子將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緊密結合的教育成果。

Read More

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 華醫大教官施秝淇獲頒個人獎

中華醫事科大施秝淇教官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卓越,榮獲個人獎殊榮。(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一一四年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評選出爐,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施秝淇教官以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卓越,獲得個人獎殊榮,也是全國大專院校唯一獲此殊榮者,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施秝淇教官對於獲此殊榮歸功於中華醫大長期深耕全民國防教育且成果斐然,為了能在校園推動國防教育,學校特別企劃「大手牽小手」活動,深入推廣防制藥物濫用宣導,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此外,中華醫事科大在全民國防課程與活動設計上也持續創新,推展多元教育模式,具體作為包括,推動全民國防週系列活動,安排多元體驗,讓師生近距離認識國軍,深化國防觀念。 課程中融入國防知識,並舉辦營區參訪、國軍裝備展示、特戰部隊降落傘體驗及海軍潛水裝備體驗,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國軍專業與使命。還與南部地區人才招募中心合作,定期舉辦招募活動,並於運動會、校慶園遊會設置國軍招募攤位,展示裝備,促進師生與國軍交流。 有感於台灣位處地震帶,以及每年均有不少颱風侵襲造成傷害,中華醫大的國防教育也安排舉辦校園複合式防災演練、國家防災日地震避難演練、防溺宣導等,強化師生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進一步提升全民防衛動員能量,並號召學生志工深入高中、國中、小學與幼兒園,以互動遊戲與有獎徵答方式,讓國防教育更貼近生活並向下扎根。

Read More

首爾國際發明展 南應大幼保師沈繻淯包辦金銀銅

南應大幼保系副教授師沈繻淯(左)跨域研發作品,在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中,奪得金銀銅獎,向校長劉修祥呈現成果。(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幼保系副教授沈繻淯從幼兒生活到跨域研發作品,參加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一舉奪下金、銀、銅獎。 其中金牌獎作品具有可更換圖案之組合餐具,融合「通用設計」與「模組化思維」,餐具不僅具備日常功能,更能透過更換圖案,讓用餐化為一場學習、互動與想像的旅程,兼具趣味性與文化意涵,深獲評審青睞。 以「讓圖像動起來,讓故事立體化」為理念設計的作品「圖像輔助教具」,突破傳統幼兒教具的平面限制,結合光影、色彩與敘事結構,創造互動式學習體驗。作品兼具教育性與創造力,獲得銀牌肯定。 銅牌獎「腳踏車研發計畫」,由七位成員組成的跨領域團隊共同開發,設計兼顧創新與實用,並融合運動健康與生活便利,充分展現團隊合作能量。

Read More

越南2中學訪曾文農工交流

曾文農工舉辦「新住民國際交流」活動,歡迎越南二所中學師生到訪。(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國立曾文農工舉辦「新住民國際交流」活動,歡迎來自越南潘登流中學、達爾曼中學師生,透過台越雙語交流,讓學生加深文化理解,也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 曾農迎賓隊伍在校門口列隊,學生手持傳統藝術兵器引導貴賓入校。曾農校長謝旻淵則與越南師生握手致意。禮堂裡掛上「TWAIS×TLM&PDL 一一四年新住民國際交流校際互訪」雙語標題,並展示台越兩國國旗,越南師生帶來表演,展現對台灣文化的尊重。 曾文農工舉辦「新住民國際交流」活動,校長謝旻淵(中)與越南師生相互贈送紀念品,象徵友誼長存。(記者盧萍珊攝) 謝旻淵指出,校方已連續三年舉辦台越交流,持續打造多元共融的學習環境,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今年七月與胡志明市丁善禮中學舉辦英越語雙語國際生活營,體育班排球隊也曾前往胡志明市交流;另與日本京都農藝高校保持年度交流,展現長期國際教育合作成果。 謝旻淵與越南潘登流中學及達爾曼中學代表互贈紀念品,謝旻淵強調,國際交流深化師生對新住民文化的理解,期許未來持續與姊妹校合作,透過多元交流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國際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