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藝賽雲嘉南友誼賽 師生交流

曾文農工舉辦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區友誼賽,校友胡正德(前排左三)贊助經費,校長謝旻淵致贈感謝狀,感謝提供交流機會。(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由十三所學校接力舉辦的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區友誼賽,九日在國立曾文農工登場,共有六十位師生參加。主辦的曾農校長謝旻淵表示,友誼賽是為十一月底全國高中職校工業類技藝競賽暖身,這次感謝校友也是工豐企業董事長胡正德贊助經費,讓學生有交流、提升實力的機會。 謝旻淵指出,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區友誼賽從民國九十年開始,直到一百年由十三所學校輪流辦理,分別為曾文農工、台南高工、西螺農工、 虎尾農工、高雄高工、白河商工、民雄農工、北門農工、東石高中、嘉義高工、 北港農工、新營高工及新化高工。每年十、十一月各辦理一次,主要為十一月底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技藝競賽暖身,比賽項目為工業、室內配線二類。 這次友誼賽經費由曾農第二屆傑出校友,工豐企業董事長胡正德贊助,胡正德表示,感謝曾農當年的栽培,贊助工業類科技藝競賽友誼賽經費,展現CSR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的精神。

Read More

南大TAIDE台英語共學家庭啟動

南大李健興教授(後排右二)與IEEE R10 EAC李志遠博士(後排右一)到仁德國小推動TAIDE台英語共學計畫。(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李健興教授團隊在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的支持下,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真平企業及女媧創造機器人共同推動「TAIDE台英語共學家庭先導計畫」。南大表示,TAIDE是台灣第一個本土開發的可信任AI對話引擎,可用於推動雙語學習,可望拓展語言學習新模式。 南大表示,南大團隊透過該計畫邀請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亞太地區教育委員會主席李志遠博士到南大,深入了解生成式AI技術與TAIDE在台英語教學上的結合與應用潛力。該計畫已於近日在台南啟動,並規劃十月下旬日推動至其他縣市。 活動首站前往永福國小進行參訪,並與永福校長楊淑晏及參與計畫的學生,一同討論生成式AI技術如何與傳統台語教材結合,優化本土語言學習的應用場景,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隨後前往仁德國小的AI台語課程,展示該課程如何透過AI技術結合台語教學,讓學生在與AI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台語,增進學習樂趣。 南大李健興教授指出,TAIDE台英語人機共學模式能為學生提供個人化且高效的語言學習環境,透過AI技術即時反饋,減輕教師負擔的同時,也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台語及英語學習。 參訪團隊也與仁德國小校長李培瑜就如何將本土語言教育從校園延伸至家庭進行深入討論,探討未來合作方向,期望這一模式能推廣至亞洲其他國家,讓更多學生受益。

Read More

崑大師生參訪食品工廠 DIY探索職涯

崑大特教組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前往舊振南漢餅文化館參訪了解各產業專業性及企業成功經營策略。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學務處特殊教育組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前往宏裕行花枝丸館及舊振南漢餅文化館參訪,透過導覽介紹了解產業專業性及企業成功經營策略,並安排DIY體驗實作菠蘿蛋黃酥與花枝丸,從做中學協助同學探索多元職業興趣,踏出了解自己的第一步。 首站宏裕行花枝丸館是全台首座花枝丸主題觀光工廠,擁有自動化生產線,師生透過影片認識發展沿革與老闆創業過程。並藉由導覽解說,學習海洋生物小知識。另也參觀生產線公開化製程區,並安排手作花枝丸。 第二站來到百年糕餅老店「舊振南」,今年適逢一三五週年慶,也舉辦「漢餅‧展 Rich Flavor.Rich Tradition」常設展,師生藉由展覽學習漢餅與生命禮俗的連繫、漢餅與日常生活的結合、糕餅歷史的演變與產業關係等知識,了解其中蘊藏的文化意涵。 在講師指導下親手製作出菠蘿蛋黃酥,蛋黃酥香氣撲鼻,金黃色外皮令人抵擋不住誘惑,成就感爆棚。在安排漢餅饗宴中品嘗漢餅精緻美味,讓師生度過深度文化之旅。

Read More

敏惠醫專、朴子醫院產學合作 共育長照人才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台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長照3.0」將於民國一一五年啟動,長照人才需求殷切,敏惠醫專與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產學合作,將共育長照人才,以服務長者,嘉惠社區。 敏惠醫專和朴子醫院攜手推動產學合作,學生前往該院進行有酬實習,在醫院醫護師長的指導下精進專業能力。(敏惠提供) 敏惠醫專校長葉至誠表示,敏惠醫專與衛福部朴子醫院透過「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緊密合作,將青年培育場域,由學校擴展到醫療院所,建立有效率的學校與機構間夥伴協力關係;為落實這項產學合作,四十餘位敏惠師生前往朴醫參訪。 這項「人才共育」是讓學生從課室學習、臨床實習到專業就業、在職進修,青年學子能「畢業即就業」;讓「家長寬心、學生安心、機構愛心、學校關心」,不僅讓青年一展長才,擁有亮麗專業生涯,讓機構擁有學有所長、發揮學能專業人才。 朴子醫院院長賴仲亮表示,高齡化是全球趨勢,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推估長照需求人數將破百萬,但長照人力資源不足,特別是嘉義沿海鄉下地區;肯定敏惠醫專教育重視技術本位的專業培育、人文精神的培養,目前有十位專五學生,以有酬實習方式參與朴醫的服務;使學生擁有一技之長,實習、畢業後立即與醫院接軌,對需才孔急的醫療機構是務實作為。 敏惠醫專表示,該校和朴子醫院產學合作,深受家長和學生肯定,參與人才共育學生中有一半來自鄰近的鄉鎮,方便就近實習、日後留鄉服務,將學到的專業,照護自己鄉親長輩。 對路途較遠的學生,醫院提供住宿安排,加上實習津貼與員工薪資相近,讓學生在熟悉書本理論後進入朴子醫院實習,提早熟悉醫院的作業模式,和最新產業知識,畢業後無縫接軌進入職場。 敏惠醫專與朴子醫院專業人才共育,幫助更多長輩擁有健康快樂人生,更多學生可安心就學和實習,協助學生在五專階段接受公費培養並能專心向學,培養一技之長後進入產業,開展亮麗人生。

Read More

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友誼賽 60師生交流

曾文農工九日舉辦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區友誼賽,校友胡正德(前排左三)贊助經費,校長謝旻淵致贈感謝狀表達謝意。(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由十三所學校接力舉辦的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區友誼賽,九日在國立曾文農工登場,共有六十位師生參加。主辦的曾農校長謝旻淵表示,友誼賽是為十一月底全國高中職校工業類技藝競賽暖身,這次感謝校友也是工豐企業董事長胡正德贊助經費,讓學生有交流、提升實力的機會。 謝旻淵指出,工業類科技藝競賽雲嘉南區友誼賽從民國九十年開始,直到一百年由十三所學校輪流辦理,分別為曾文農工、台南高工、西螺農工、 虎尾農工、高雄高工、白河商工、民雄農工、北門農工、東石高中、嘉義高工、 北港農工、新營高工及新化高工。每年十、十一月各辦理一次,主要為十一月底的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技藝競賽暖身,比賽項目為工業、室內配線二類。 參加友誼賽的學生卯足全勁展現實力。(記者盧萍珊攝) 這次友誼賽經費由曾農第二屆傑出校友,工豐企業董事長胡正德贊助,胡正德表示,感謝曾農當年的栽培,贊助工業類科技藝競賽友誼賽經費,展現CSR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的精神,不僅回饋母校、關懷技職教育及嘉惠曾農學子,並達到社區共好、回饋社會的終極目標。 為能辦好這次友誼賽,曾文農工花費好幾月作足準備,從硬體設備到人力、物力的投入,終使活動圓滿達成。

Read More

屏科大與高市海青工商簽訂產學策略聯盟

屏科大與高市海青工商策略聯盟,由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與海青工商校長黃珮玉(左)共同簽署締約。(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簽訂產學策略聯盟簽約典禮,由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與海青工商校長黃珮玉共同簽署締約,未來雙方將以「實務專題教學經驗與技術交流」、「實務專題協作」、「共同教學與招生業務推展」,進行相互教學經驗與技術交流、互訪諮詢等,並透過專題輔導及課程協作方式,組成合作團隊,以地方創生、大學社會責任與在地企業協助共同進行實務專題實作及成果發表,並結合說明會、研討會或社群行銷,開發APP等新科技運用,共同提昇專業教學與招生業務能力。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表示,近年來教育部希望技職體系的科大端與高職端,可以在課程上、專題實作上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及互動關係,在與海青工商締約後,希望未來兩校不管是專題實作、招生還是課程銜接上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和發展。 海青工商校長黃珮玉指出,感謝屏科大管理學院團隊的支持促成此次的締約,相信有大學的資源加入,能夠拉近師生與業界的距離,透過雙方的合作辦理課程與活動,開拓學生與老師的視野。 張金龍強調,此次合作為有效運用雙方教學與研究能量,促進各類教育質量提升加值為宗旨,由屏科大提供師資與教學資源,予海青工商培訓教師研習與提升同學專題製作能力,俾利將來兩校課程相互配合,促進高職同學以專業職能延伸,未來更順利地銜接大學課程,加強雙方之交流與合作機會,嘉惠更多的高中職同學,幫助產業提昇、人才提升。

Read More

新北20件課程方案 獲全國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今(9)日參加臺北市立大學辦理「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頒獎典禮,今年共20件課程方案獲獎,包括2件標竿、1件特優、優等7件、7件甲等及3件佳作,展現新北教育「學校創新」和「教學創新」全方位發展,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透過研發創新教育方案,落實創意教學啟發學生學習,讓學生擁有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坪林實中以「三生有幸綠活圖」獲「自然科學與科技」標竿獎。(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全國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強調「培養學生創造力」,結合 KDP 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榮譽會員國際授證,鼓勵學校經營者與教師求新求變,開創教育嶄新氣象,含括「學校經營創新」和「教學創新」共計14項競賽類別。本次新北市共20件作品獲獎,秀朗國小及坪林實中榮獲每類別僅有一校的「標竿」殊榮,實屬不易;而「綜合活動(含生活)」獲獎9件,7件作品來自幼教階段,包括尖山國中附幼、板橋幼兒園新民分班、崇德國小附幼、板橋幼兒園、大坪附幼、雙溪附幼、瑞平附幼等,為新北市最多獲獎作品最多項目。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以學生為中心,為幸福而教」為新北教育施政願景,教師是教育的靈魂,「專業成長」是學校文化的DNA,新北市的新北名師共學基地及親師生平臺等,不僅鼓勵教師運用新媒體教學,提供多元研習課程,同時打造開放學習平台,隨時分享教學成果,交流共好。面臨未來教育的挑戰,新北市持續積極鼓勵學校經營者與教師求新求變,開創教育新氣象。 秀朗國小以「愛詠河:與我們共同生活的瓦磘溝」榮獲「社會」標竿獎。(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本次秀朗國小以「愛詠河:與我們共同生活的瓦磘溝」榮獲「社會」標竿獎。校長曾秀珠表示,學校因應新課綱積極發展校訂課程,並與在地生態保育緊密結合,透過跨領域統整性專題探究,不僅深入了解瓦磘溝的生態環境,進而培養學生探究實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次獲得KDP評審團隊的獎勵,對學校團隊是莫大的鼓勵,也激勵持續深耕在地,打造更豐富多元的學習場域。 另坪林實中教師團隊始終懷抱推動教育改革的理想,致力為學生創造富有啟發性及意義的學習經歷,以「三生有幸綠活圖」獲得「自然科學與科技」標竿獎。其設計的課程結合生態觀察與自然探究元素,鼓勵透過細微的校園觀察,親身體驗並創作屬於自己的綠活地圖,團隊持續以這份熱情不斷創新教學,期待培養更多熱愛自然、關心環境的優秀學子。

Read More

新北技職教育連7年獲教育部評選最高榮譽優等獎

七大政策提升技職品質 新北市連續7年獲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評鑑最高榮譽優等獎,於市政會議獻獎。(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連續7年獲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評鑑最高榮譽優等獎,獲頒100萬元獎勵金,於今(9)日在市政會議獻獎,同時提出七大政策,持續推動適性發展及技職教育,落實優質辦學並培育百工百業所需專業人才。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透過全國首部新北技職教育白皮書,並攜手經發局、青年局、勞工局及文化局等系統性規劃,以適性發展為核心,首倡七大技職政策包含:一-國中小全面職業試探、二-新興科技導入技職課程、三-愛迪生計畫推專利素養、四-產學1+3+4八年一貫人才、五-美感未來實習工廠改造、六-倡議技職社會服務責任、七-技職教育全面國際化,成就每一位孩子。 新北巿國中技藝競賽「鉗工基礎工作」競賽實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指出,新北七大技職政策其中在國中小階段成立全國最多16間職探中心,每年開設超過1萬5,000名額的職探育樂營,並開設全國最多國中技藝教育班,使學生及早發現自己興趣,進而選擇自己的未來;結合AI、半導體、永續及綠能科技等新興科技,納入職業試探及專精課程,提供近千名額培育具備就業力的未來人才;獨家推動愛迪生專利素養計畫,目標四年內申請百件專利;產學1+3+4從國三1年、技高3年、科大4年,完整八年一貫向下扎根人才培育;預計投資千萬經費,結合雙語情境、美感空間及未來科技,改造10間實習工廠,培養美學鑑賞力;首倡技職社會責任,結合專業及服務精神,用技職解決問題,服務社會;推動技職教育國際化,辦理金手國際見學、技職領袖國際參訪、國際職探體驗、國際技藝專精四大專案,每年支持百名師生出國學習,同時發展世界級頂尖人才計畫,一貫化培育青少年、青年到國際技能等各項技藝技能競賽,透過專業技能,讓世界看到臺灣。 國際技職大使入校薩拉托加高中體驗自造工程專案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明賢表示,新北市落實推動適性教育,從國小開始就提供孩子職業試探、探索興趣,並給予全國最豐富的技職教育資源,讓不同領域的孩子都適性揚才。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理事長董耀琮提到,期待新北市系統性培育及推動七大技職政策,整體提升技職教育品質及能量,讓家長們更加重視孩子的適性發展,選擇最適合孩子的領域。 八里國小學生製作桃花插枝。(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強調,新北市創新推動技職教育屢獲教育部肯定,未來將持續透過四年8億經費投入,提升更高品質的技職教育環境與更多元的學習機會,期待培養新北學子具備「未來力」、「實踐力」、「競爭力」、「影響力」、「永續力」及「全球力」等核心能力,成為邁向國際的世界頂尖人才。

Read More

113年教育部師鐸獎 新北6師獲表揚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113年共6位教師獲教育界最高殊榮-師鐸獎,分別為集美國小高淑真校長、新北高工林清南校長、安溪國中吳俊叡主任、瑞芳高工楊斯涵老師、新泰國中劉繼文老師及三重高中陳孝盈主任教官。獲獎人員今(9)日於市政會議獻獎, 與全體市民共享榮耀。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侯友宜市長表示,誠摯感謝新北教育夥伴長期為學生熱情奉獻,帶領新北教育精進成長,打造充滿愛與希望的教育環境,讓孩子求學過程中,時時擁有明燈指引。今年共有6位校長及老師榮獲師鐸獎最高榮耀,展現新北市教育豐碩成果。 集美國小高淑真校長回憶父親曾說過的話:「帶給我們真正快樂就是『做你所愛,愛你所做』!充分發揮妳的影響力,就是成功的人生。」身為全國唯一的邵族校長,如今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由衷感謝每一個團隊包含雙溪國小、丹鳳國小、集美國小及原民團,一起克服困難並為孩子努力,引領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未來。 新北高工林清南校長表示,擔任校長期間,感恩無私奉獻的老師和全心投入的選手,技術型高中強調務實致用理念,注重技藝能競賽和專題實作,從事自助助人的教育工作是何其有幸,感謝許多貴人相助及眾多師生們,總提醒自己不忘為人師的初心,堅持在教育工作崗位追尋人生價值。 安溪國中吳俊叡主任說,老師不一定要高高在上,也可以是學生信賴的朋友,想要和大家互相學習,分享一切,絕不會放棄每個可能影響教育環境和風氣的機會。感謝遇到的每位學生願意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更體認生命無限的可能性。 瑞芳高工楊斯涵老師說,特殊教育很難用績效指標來評比,特教孩子窮盡努力也不見得能有亮眼成績;但現在因為特殊教育,讓自己走上頒獎台、獲得最高殊榮,想藉這個機會告訴孩子:「不要害怕特教身分,唯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真心認同自己需要幫忙、需要更加努力。而這份努力會成為起點,只要持續的做,就能獨立自主、展翅飛翔。」 新泰國中劉繼文老師回想自己當年填大學志願卡,同學邀他一起進入醫學系,以後一起開診所,當時很霸氣的回應:「醫生每天看的是愁眉苦臉的病人,老師每天可以看到快樂的學生。我想當老師!」剛開始的教師路並不容易,常思索該怎麼陪伴青春期的國中生,前輩跟自己分享:要把學生當成朋友,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這成了自己擔任導師帶班的原則。學生畢業後還會回來分享近況,當收到學生的喜帖、彌月油飯時,特別覺得當老師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三重高中陳孝盈主任教官分享官校有句話:「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無論是在軍中服務,或是現在擔任校園安全的守護者,自己始終沒有忘記肩膀上的責任,感謝三重高中的親師生對自己的支持,也因為如此,自己才能有動力持續向前,繼續努力為更多的弱勢家庭服務。

Read More

2024 KidWind亞洲聯賽 仁德國中南區掄元

仁德國中獲二0二四KidWind亞洲聯賽台灣南區賽冠軍。(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國中學生團隊參加二0二四KidWind風能發電亞洲聯賽台灣南區初賽,在數十所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及優勝,校方認為設在校內的自造教育暨科技中心是重要的推手,也希望十一月份在桃園市舉行的亞洲聯賽決賽能再創佳績。 仁德國中校長鍾國璽表示,這項比賽日前在南台科大舉行,是創意與風力的巔峰對決。該校由沈仕文、陳以翔、張語婕、楊宜霏組成的團隊獲得第一名,設計風扇的理念是以環保且方便加工的材料為出發點,並根據學長姐傳承的經驗、課程所學及網路蒐集到的資料,分工合作,經過了多次測試及調整才完成比賽成果。 奪冠的指導教師錢文國也是仁德科技中心永續能源教育的推手,指導風能發電至今已五年。他認為團隊能夠獲得第一名主要靠學生的努力與創意發想;另外,邀請南台科大的陳宥任教授講解風機及扇葉的建議與調整方式,也讓學生獲益良多。 校方指出,參賽學生利用暑假及開學後的課餘時間密集設計與測試,並在比賽中展現出要贏的決心和韌性榮獲第一名,實屬難得。錢文國老師還受邀至西港國中分享風能發電競賽設計原理與指導策略,將指導經驗傳承,讓西港國中也獲得了這次比賽的優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