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焊材贊助光華高中30萬元 學生實作課程添資源

光華高中校長張敬川(左二)致贈感謝狀給中鋼焊材廠總經理莊士誠(右二)。(光華高中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鋼焊材廠與光華高中產學合作,並捐贈學校三十萬元實作材料費,用以加強學生實習實作的能力。光華高中則以學生設計、製作之中秋禮盒回贈,答謝中鋼焊材廠對學生的照顧與支持。 中鋼焊材廠總經理莊士誠一向關心產業人才培育,他表示,該公司除與多所大專院校合作外,也多次贊助全國技能競賽,今年更承辦即將於十月下旬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的「二0二四焊接產業人才培育國際論壇」。 同時身兼光華高中董事的莊士誠認為,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根本,人才在學校受到良好的栽培,企業才能有優秀的人才可用。他對於光華高中在教育上的理念相當肯定,特別是在推動SDGs議題融入教學,讓學生在作品中以簡潔的圖案設計與重視環保而避免過度繁複的包裝,也和該公司一貫推動企業ESG的理念不謀而合。 光華高中校長張敬川三日致贈感謝狀給中鋼焊材廠,並送上由該校多媒體設計科、餐飲管理科師生共同設計的中秋禮盒。該禮盒的設計風格簡樸大方,並且在包裝上儘量減少塑膠材料之運用,以符合環境永續的概念,濾掛式咖啡包則是餐飲科師生於實作課程中產出的成品。 張敬川表示,學校實作課程的耗費不貲,想要培育優秀的選手,遠非正常的實習材料費所能供應,能有企業伸出援手,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都是莫大的鼓勵。

Read More

教育部組大學AI聯盟 逢甲大學為首批25所成員之一

逢甲大學副校長兼資訊總長唐國豪(左1)代表出席「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記者會。(逢甲大學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2日由教育部正式宣布成立,113學年第1學期全台共有25校加入,逢甲大學為聯盟成員之一。 逢甲大學副校長兼資訊總長唐國豪出席教育部記者會,表示AI聯盟可以有效解決目前業界人才稀缺與學校相關AI專業教師滿載的現況,進一步強化區域大學合作,有效地推動數位自主學習,落實AI應用於各產業現場。逢甲學生多多把握修課機會,全面提升自我競爭力。 逢甲大學與華碩、台智雲三方合作,開設大語言模型創新與實務及進階應用等課程。(逢甲大學提供) 2024年《遠見雜誌》校長互評排行榜中,逢甲在與AI高度相關的「資訊通訊科技」領域排名全台第九,私校第一,顯見逢甲在此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實力。學校透過和微軟、台智雲等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學生能夠接觸與運用最新的技術,累積實務經驗。在此基礎,逢甲大學加入台灣大學AI聯盟,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資源和機會,逢甲老師將加入開課行列,提升學校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教學與研究能力。 身為大學AI聯盟的一員,逢甲大學學生修習校內所開設的AI課程,可以主動申請修習由聯盟學校推出的課程。TAICA目前開設四類學分學程,包括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以及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這些學程提供25所聯盟學校的學生,透過線上同步及非同步進行跨校修習。學生完成修課後,取得由教育部核發的學分學程證書。首批推出的課程包括人工智慧導論、機器學習、金融科技、資訊探勘與應用及自然語言處理等五門課程,跨領域還是電機資訊領域的學生均可修習。

Read More

友善校園週 拒絕兒少性剝削

副市長葉澤山與立人國小師生一起進行友善校園週宣導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在每學期的開學後都會舉辦友善校園週活動,副市長葉澤山二日代表黃偉哲市長到立人國小,和師生一同開箱友善校園週大禮箱,共同宣誓「拒絕兒少性剝削─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展現齊心締造友善校園環境的信心。 葉澤山表示,「性別平等意識」是大家要一起努力的事情,從新聞及各式媒體訊息中,常見性平相關議題之訊息,新聞中的事件可能就會發生在你我的生活中,提醒同學絕對不能上傳或拍攝任何性私密的照片等,也不能在網路上散布這些不雅照片,這些都是觸法的行為。 副市長葉澤山與立人國小師生一起進行友善校園週宣導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學生要建立正確的自我保護觀念,提升對於危機的意識,認識兒少性剝削防制議題,了解可以求助的管道,減少憾事發生。如他人或自己遭遇私密照被散布時,可以向性影像處理中心線上申訴,或撥打私ME專線(02─66057373),請相關機關協助移除影像,並同時向警方或社政單位求助113專線或「社會安全網─關懷e起來」線上諮詢。 本次友善校園週宣導活動由教育局、教育部台南市聯絡處及立人國小聯手精心策劃,除了由立人充滿活力的棒球隊帶來開幕戰舞表演,也邀請在地表演團體「葦恩咖啡」帶來唱作俱佳的相聲表演。 教育局強調,期透過本次宣誓活動喚起參與者對ME TOO事件等議題的重視,未來更將落實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五不四要」之原則,也就是「不違反意願、不聽從自拍、不倉促傳訊、不轉寄私照、不取笑被害」,「要告訴師長,要截圖存證,要記得報警,要檢舉對方」,強化維護兒少權益等實際作為,營造友善校園環境。

Read More

公務員AI研習 寫新聞稿更上手

教育局舉辦新聞稿結合生成式AI研習。(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因應生成式AI時代的來臨,為了讓智慧科技力普及到每位公務員,成為平日工作的小幫手,台南市教育局連續舉辦三場次的新聞稿結合生成式AI研習活動,希望讓主管、督學及員工都學會AI科技工具,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市長黃偉哲表示,為有效提升市府員工對公共事務的回應力及民眾對市府施政的正向感受力,教育局帶頭辦理生成式AI技術運用的相關研習別具意義,期待主管及承辦同仁能善用生成式AI技術,除對撰寫新聞稿更加上手外,同時建立AI時代所具備的資訊素養。 局長鄭新輝表示,此次課程包含生成式AI概念、媒體識讀、資安與智慧財產權以及新聞稿寫作技巧等。參加人員踴躍發表觀點,積極與講師互動,反應熱烈,為活動注入新的思維與創意。 教育局表示,九月二十八日將舉辦最後一場次的研習,研習對象除擴及至承辦人員、調用教師等人員外,亦提供部分名額予其他機關人員參訓,期待共同強化南市在公共政策的行銷與論述能力。

Read More

南大一條龍輔導 迎境外新生

南大為大一境外生舉辦研習課程,讓他們可以更快融入在南大的生活。(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為了讓境外大一新生能克服身處異國的挑戰,特別在開學前規劃一系列的輔導研習課程,幫助來自越南、印尼、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國家的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開啟充實且愉快的大學旅程。 南大表示,針對境外大一新生舉辦的研習課程是由南大學務處與國際處共同策劃,首先透過破冰遊戲讓來自世界各地新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消除初次來到陌生環境的緊張與不安。隨後,國際處詳細說明註冊程序,提供新生們所需的指導與協助,讓他們在手續繁多的過程中不再感到迷茫與孤單。 南大學務處則針對境外生的需求,將講解內容分為四大類別,首先是法律與行政事項,如居留申請、駕照考試和開戶手續,幫助新生熟悉在台生活的基本流程。其次是生活保障,涵蓋學生保險、住宿安排和急難慰助,確保新生得到必要支持;在學業與經濟支持方面,介紹工讀機會和獎助學金,幫助新生減輕生活壓力,同時提供服務學習機會;最後是提供安全注意事項、地震防護和健康衛教資訊,保障新生的安全。 另外,南大僑外生聯誼會的學長姊們也熱心分享在台南生活的寶貴經驗,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到跨文化適應的建議,都細心地為新生提供支持,讓學弟妹在異國求學的旅途中感受到關懷與鼓勵,增強適應新環境的勇氣。 在活動的尾聲,新生們分組討論並分享對未來生活的期許與挑戰。最後,學長姊們還帶領新生參觀校園,加深對學校環境的了解,讓他們能更快融入南大的生活。

Read More

國小營養午餐 也能吃素食

永信國小一年級新生在班級午餐中戴口罩,為同學打菜服務學習成長,導師並宣導勤洗手防病毒,守護健康。(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一一三學年度開學,永康區永信、崑山等十一所國小均正常供應午餐,除西勢由大灣供應,勝利團膳,餘均由營養師設計食譜或他校營養師審查菜單,選購價格平穩在地食材烹調,讓學童們吃得營養又健康。各校也叮嚀學生勤洗手,宣導防範新冠病毒、登革熱防治。 永康區各國小營養師、午餐執行秘書、午餐廚工在開學前即著手午餐各項準備工作,其中營養師進行均衡營養分析,每週設計一次菜單,選購價格平穩的在地食材進行烹調,每天供應三菜一湯,菜色每天也均不同。還有每週也供應二至三次水果、一至二次飲品。 另外,大灣國小也供應西勢國小全校包括幼兒園一班共計廿班四百七十五位學童午餐,每天由該校專車至灣小載運午餐回校。藉由午餐設計希望能讓各校學童們吃得有營養又健康的菜餚,並能改善學童的偏食習慣。同時,因應學童茹素之需要,有的國小也開辦素食營養午餐,解決家長為子女準備便當問題。 永康區各國小均重視進用午餐的清潔衛生,叮嚀學生勤洗手、戴口罩,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例如永信國小小一新生戴口罩為班上同學打菜服務學習成長、獨立。 各國小也積極落實登革熱防治及宣導,在班級學生連絡簿上亦印有「新型冠狀病毒宣導專區」及「防疫要八點病毒快走遠」,宣導正確勤洗手、守護你我他及校園健康。

Read More

台南未來市 亞洲XR技術展亮相

向民眾講解展示台南未來市5G與XR文化科技應用,並體驗AI虛擬短影音創作。(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台南市政府與未來市公司聯手打造的創新5G科技元宇宙平台—「台南未來市」,參加亞洲具影響力的XR技術展會之一「二0二四AWE Asia Singapore」,內容涵蓋工業維護、電子商務、醫療保健與教育等應用領域,吸引參觀民眾體驗科技的創新。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台南未來市在展會中與Meta、Snapchat、SONY等國際品牌一同展示其最新技術應用;此外,海外展出期間適逢台南文博會,藉由參展不僅將文博會展現在國際舞台上,更展示台灣在5G科技、AI及XR技術結合文化產業的示範應用,藉此開拓海外市場,為台南市帶來更多的國際產業鏈結機會,吸引國際合作機會和潛在投資者。 崑大副校長鐘俊顏表示,此次展出的台南未來市功能優化版本,結合了XRSPACE App的AI與XR技術,並且新增超過千種虛擬角色造型搭配選擇,並推出兩個虛擬觀光工廠空間,包括「蘭都觀光工廠」與「和明織品文化館」。其中,最新導入的AI虛擬短影音創作工具,可透過表情與肢體追蹤即時生成動作,使虛擬角色更具人性化與個性化表現。 此外,台南未來市正式推出AI Agent服務,透過5G應用提升語音輸入、輸出及語意分析的效率,實現三秒內反應並回覆,用更自然的口語和動作表情與用戶進行互動,增強了用戶體驗的深度與互動性。

Read More

國際生實習 南台等校扮推手

南台科大攜手機械製造、資通訊等產業,辦理雲嘉南跨校園區國際生及僑生企業實習聯合說明會」,為招攬優秀國際生來台,實現永續人才發展目標。(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聯合崑山、吳鳳、中信科大、文藻外語大學等夥伴學校,舉行二0二四媒合國際生及僑生企業實習聯合說明會,參與廠商涵蓋化工、金屬、機械製造、資通訊等產業,為招攬優秀國際生來台,實現永續人才發展目標。 配合教育部延攬優秀國際生及僑生等政策,鏈結各大夥伴學校資源,攜手雲嘉南產業園區共同辦理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新型專班)、國際專修部及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說明會,為促成國際生及僑生實習留台工作,蓄積企業人才需求庫,解決園區企業勞動力缺口,加強延攬及留用國際人才,打了一劑強心針。 尤其,產業園區企業的領頭羊,台南產業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葉寶鴻及永康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王志剛,對學校與企業的資源鏈結,齊心同力的站在同一戰線上,為整個產業環境而努力,備感珍惜及振奮,而且葉寶鴻更是以行動支持,率先與南台簽訂「新型態國際專班產學合作意願書(MOU)」,期與學校迸出新火花,迎向永續人才留台新契機,成為產業園區企業之標竿典範。

Read More

竹市友善校園週 三民國中宣誓「三不、一要」共創友善校園環境

新竹市一一三學年第一學期友善校園週宣誓活動,二日於三民國中盛大登場,新竹市政府教育處長林立生偕同全校二千六百餘名師生,共同宣誓維護友善校園的決心。(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一一三學年第一學期友善校園週宣誓活動,二日於三民國中盛大登場!活動由新竹市政府教育處長林立生偕同新竹市家長會長協會、新竹市家長聯合會、三民國中家長會、學區里長,與全校二千六百餘名師生,共同宣誓維護友善校園的決心! 教育處長林立生與三民國中丁淑觀校長共同帶領全校師生宣讀宣誓詞,除了重點提醒學生應該做到的事項,也希望學生能保護好自己與他人的隱私,小心各式各樣陷阱外,與同學間能有正向關懷的互動,發現問題時也能知道正確的求助管道。此外,學校為了杜絕兒少性剝削議題,向學生叮嚀「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的要訣,強化學生面對問題時能掌握要領。也提醒、友善校園還有許多防霸、防毒、反詐等主題,必須了解其中闡述的意義並實踐。 新竹市一一三學年第一學期友善校園週宣誓活動,二日於三民國中盛大登場,新竹市政府教育處長林立生偕同全校二千六百餘名師生,共同宣誓維護友善校園的決心。(記者曾芳蘭攝) 針對校園性平與霸凌事件,林立生也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第一步是提升師生防制意識,並強化輔導教育功能,第二步則是面對事件應依法處理,不隱匿不拖延。為協助各校充實相關資源,市府已爭取到國教署性平霸凌事件處理經費補助,針對處理類案學務及輔導工作人員減課,以及案件調查費用,均給予一定補助,同時並將佐以法律諮詢管道的多元建置,緩解各校人力與財力的負擔。 三民國中校長丁淑觀表示,該校長期推動友善校園環境有成,連年榮獲正向管教與防制藥物濫用績優學校,更積極深化多元學習與展能,音樂性、體育性社團在全國均有卓著佳績,一一三年體育有功人員三民國中包辦許多項目。升學率年年屢創新高,是全校師生、家長共同努力的成果,並深獲家長認同,學校在一一三學年,新生班級數來到三十四班,創校史新生數之冠,感謝市府快速補助學校增班經費八百餘萬,優化校園與教室空間,添購教學相關設備,並妥善規畫校園動線與空間配置,讓學校可以從容準備正常開學。 教育處說明,未來各校校園霸凌防制推動,將規劃納入校務評鑑,市府教育團隊將持續落實友善校園教育政策,提供竹市學生們優質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中原大學打造人文智慧與人工智慧共融平台 跨域人才炙手可熱

中原大學舉辦AI相關課程與活動,學生聆聽VR工具使用說明。(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教育部二日宣布成立「臺灣大學AI聯盟」,中原大學為二十五所成員學校之一。面對台灣社會及教育氛圍普遍重理工輕人文之現象,以理工起家的中原大學強調,將致力推展理工與人文之平衡,以「全人教育」塑造學生的完整人格。為了讓學生在熟悉智慧科技應用的同時,也能以人文、社會思維體察外部世界之變動,中原大學配合AI趨勢革新課程,發展AI賦能、跨領域合作及融滲人文STEAM之課程,以人文引領AI及智慧科技的優勢,加值學生未來競爭力! 中原大學「自然科學與人工智慧導論」課程,學生學習AI繪圖工具。(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指出,近年來隨著AI推動產業革命,人文教育受到社會極大關注。在學校教育理念指導下,通識教育中心開設兩門大一共同基礎必修的人工智慧課程,積極開展人工智慧與人文素養結合的進程。中原大學通識課程分為「天、人、物、我」四大學類,開設的兩門課程為「自然科學與人工智慧導論」及「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這兩門課屬於「物學」,全校大一新生必修,每學年開課班數將近一百二十班。 中原大學基礎物學召集人、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石(木百)岡表示,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曾提到:「人工智慧是最強大的科技力量,它將驅動未來的創新與發展。」中原大學這兩門大一必修課,正是回應了當前的時事與趨勢,讓學生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中具有前瞻性的競爭優勢。 過去一年來在教育部「智慧人文與未來人才培育計畫」支應下,中原大學數位人文培育已奠定穩固基礎。其中,「數位人文課程模組」總修課人數已達七百四十三人,每學期學生更將所學結合專業知識製成專題作品展示。已修習六門數位人文課程模組的應華系蘇同學,由於掌握了數位科技與人文知識的跨域能力,畢業後取得多家科技公司的錄取通知,雖非理工背景一樣炙手可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