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成立

中山大學「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成立。(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正式成立,除強化半導體領域的人才培育,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到高雄,也助於開發在地化應用及服務,為高雄帶來經濟轉型強勁動能,不僅是一大里程碑,並致力培育下一代科技領袖。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科技技術發展推進,改變全球的產業發展,更帶動日常生活中全方位應用服務,而半導體產業在人工智慧變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積體電路設計學科更是成為銳不可擋的重要趨勢。 中山大學「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成立。(記者許正雄翻攝) 經發局指出,伴隨台積電強化布局先進製程,於高雄興建2奈米廠,帶動相關科技大廠陸續進駐及擴廠投資,市府積極向上游的IC設計產業招手完備產業鏈,從IC設計的信驊科技、義隆電子、Skymizer到封測廠日月光,打造上、中、下游技術完整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系。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表示,積體電路設計是現代科技的重要發展之一,不論是在消費電子、通訊設備還是工業應用等各個領域,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為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而設立。 開幕剪綵儀式,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工學院院長郭紹偉、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所長謝東佑,以及高雄市經發局副局長林廖嘉宏、瑞昱半導體處長安效真、新唐科技處長陳順雄等產官學代表共同出席,期待研究所能成為合作的重要橋梁,共同推動高雄半導體產業技術進步和人才培育。

Read More

基隆中正國中管樂團年度公演10日登場

中正國中管樂團將於8/10下午2時30分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進行年度公演。(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立中正國中管樂團將於八月十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進行年度公演,現場採自由入座方式進場。 中正國中管樂團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廣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音樂才能和團隊合作精神。該樂團在基隆市內外屢獲殊榮,已成為當地知名的學生樂團之一。基隆市立中正國中管樂團年度公演,攜手基隆交響管樂團共同呈現,展現豐富的音樂演出與精湛的技藝。 此次演出由李偉立擔任指揮,與基隆交響管樂團的專業教師團隊共同合作,將帶來一場融合古典與現代的音樂盛宴。演出內容豐富多元,包含經典管樂作品、流行歌曲以及精心編排的特別內容。上半場將演奏多首風格迥異的樂曲,展示學生們在音樂技藝上的精進與努力。中場休息後,下半場將呈現更多精彩的曲目,包括耳熟能詳的歌曲和輕快的流行樂曲,與觀眾共同分享音樂的歡愉時刻。

Read More

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助攻 逢甲大學實作大語言模型全參數調整

逢甲大學與華碩、台智雲三方合作,開設大語言模型創新與實務及進階應用等課程,是少數在國內能讓學生參與全模型參數微調及大語言模型實作的學習機會。(逢甲大學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逢甲大學自3月起與華碩及其旗下的台智雲進行三方合作,啟動AI研發人才培育計畫。台智雲由國科會轄下的國研院國網中心和華碩集團合作建造,是國家政策下的重大AI基礎建設,擁有內涵大量繁體中文數據的「福爾摩沙基礎模型」。 逢甲大學運用台智雲「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進行高達1760億個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全參數微調,由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資訊工程學系等校內跨單位老師組成團隊,推動專屬逢甲大學的AI應用與落地,如ESG課程輔助工具和統籌課程智能TA等。商學院統籌課程智能TA預計於8月中上線,首先在校內積學網中提供給新生優先體驗。智能TA將優先為商學院的課程提供智能化支持,透過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協助學生有效地進行個人化學習。 逢甲大學透過和微軟、台智雲等國際知名企業合作,提供不同等級的雲端或地端運算資源混合搭配,支持全校教學和研究。(逢甲大學提供) 課程方面,逢甲大學協同台智雲業師一同推出大語言模型創新與實務及進階應用等課程,是少數在國內能讓學生參與全模型參數微調及大語言模型實作的學習機會,結合專題探討與實作,鼓勵學生發想創新解決方案與引導學生模仿LLM架構,實際開發功能來完善或替代即有架構。專業課程外,開設大語言模型應用概論,以基礎LLM架構與應用為主,走Low-Code / No-Code 體驗與實作,並透過開放校園數據,提供去個資化資料,師生參與學校的管理與營運,讓「課題」回到學校和學生生活。 獲得全國技能競賽雲端運算全國第二的逢甲資訊工程學系學生郭彥廷為例,今年參與學校用影像資訊建立校園人流模型和逢甲大學開放申請出國研修學校查詢系統這二個開發專案,資料佈建在雲端上,這二個實戰經驗,他在競賽中能夠更能快速的理解並更貼近實務情境的題目,最終獲得佳績。 逢甲大學強化了其在AI領域的教學與研究能力,為學生提供實際參與和貢獻於國家級AI發展的機會。不須要自建龐大機房,享有生成式AI服務,逢甲大學透過和微軟、台智雲等國際知名企業合作,提供不同等級的雲端或地端運算資源混合搭配,支持全校教學和研究所需。

Read More

成大盃桌球賽開打 新增混雙

第12屆成大盃桌球邀請賽開打,首日進行國小組競賽。(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第十二屆成大盃桌球邀請賽六日開打,為期六天的比賽共有一千三百人次的選手參賽,總場次高達九百八十五場,成大表示,今年賽事首次新增混雙項目,讓選手們有更多展示實力的機會。 成大桌球校隊總召、材料系呂侑臻表示,今年賽事報名相當踴躍,國小組有許多北部的選手南下參賽,社會組更在開放報名五分鐘後即額滿,大專組包含男團與女團大專盃前八強的學校幾乎也都參賽,加上其中不少成人及青少年國手參與,大大提高本屆成大盃的精采程度。 副總召地球科學系施淳祐說,原本比賽是要在中正堂舉行,但中正堂有工程在施工,在安全性考量下無法使用,團隊不得不緊急更換場地,改至勝利校區新建的游泳池暨球類場館,另也調整賽程和賽制,將原定的四天賽期延長至六天。 第12屆成大盃桌球邀請賽開打,首日進行國小組競賽。(成大提供) 成大表示,成大盃桌球邀請賽以提倡大專院校桌球運動風氣、提供適當校際聯誼,達到以球會友的目的,已成為成大傳統年度體育賽事之一。除了二0二一年因疫情關係停辦外,賽事每年都吸引了眾多來自不同大學、學院、社會團體參賽,參賽選手們藉由賽事切磋球技。 成大表示,六、七日率先展開的賽事為國小個人與團體組競賽,部分賽程也有提供線上直播服務,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場觀賽或透過線上直播觀看。

Read More

德光成年禮 奉茶謝父母恩

德光校長楊惠娜(左一)為參與成年禮的學生披掛領巾。(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德光中學特別利用暑假期間舉辦「心靈成長暨成年禮」營隊,為即將升高三的學生辦了八梯次的成年禮,除了由校長楊惠娜為學生掛領巾,還安排學生為家長奉茶,場面溫馨。 德光中學表示,「心靈成長暨成年禮」營隊是德光的特色課程之一,也是德光維持了二十八年的傳統,有別於一般成年禮只有一場儀式,宗輔室還設計了心靈成長課程,為了營造良好的氣氛與效果,每個班級都分開舉辦。 德光的「心靈成長暨成年禮」營隊不但動員全校教職員,還有志工媽媽的愛心協助,一班一梯次,從早上入營到晚上的成年禮,白天先進行心靈成長課程,透過課程讓學生認識自己,學習肯定自己、接納他人,凝聚班級情感、珍惜友情,進而感恩父母生養及師長教導的恩情。 晚上的成年禮活動則邀請學生家長參加,除了安排讓孩子親手奉茶給爸媽,也讓親子互訴心裡話,很多學生都感性地感謝父母恩、感謝爸媽包容他們的缺點,更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做出承諾,讓參與的家長都很感動。校長楊惠娜也一一為學生掛領巾象徵長大成年,接著再由神父進行祈福,完成了成年禮。 楊惠娜表示,一整天的活動讓孩子藉由道歉、道謝、道愛,和自己、同學及家長和好,希望學生可以體會學校的美意,在舒暢身心靈的同時,好好準備即將到來的學測。

Read More

南應大視傳系3作品 奪紅點設計獎

南應大視傳系老師指導學生創作之「府城匠語」(左)、「昆凝香」(中)及「這兒畫那兒話」三組作品,勇奪二0二四德國紅點設計獎。(記者汪惠松翻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指導學生創作,參加二0二四德國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獎大放異彩,共「府城匠語」、「昆凝香」、「這兒畫那兒話」三個組別作品奪紅點設計獎,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意與設計實力,並為學校贏得國際聲譽。 南應大視傳系三件紅點設計獎作品中,由老師王聖文指導的學生作品「府城匠語」,旨在記錄台南在地工藝師與匠師們的傳統技藝。作品主要以書冊形式呈現,輔以精美插畫,介紹這些傳統工藝的技術與歷史,成功將台灣的文化瑰寶傳遞給更多人。王聖文表示,這個作品不僅是學生們創意的展現,更是對台灣傳統工藝的致敬,希望透過這此書讓更多人了解,並珍惜這些寶貴的技藝。 另組「昆凝香」作品是由老師陳維翰指導學生設計,為一款將昆蟲與傳統中藥結合研製成的薰香商品。設計包括以昆蟲造型製作的薰香台和香塔,採用插畫風格描繪昆蟲的圖像,並將薰香台與香塔整合形成獨特且富有創意的商品設計包裝。除展現學生們對自然與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創新,這種跨界的設計思維也令人驚豔。 還有由老師陳聖智指導的學生團隊,則以「這兒畫那兒話」為題,專注於美化街頭破損不美觀的部分,透過街頭小品彩繪將街道上的坑洞或破碎處進行藝術化修飾,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學的力量,體現設計帶來的生活喜悅。

Read More

南大聯電課輔中心親師生訪故宮南院

南大聯電課輔中心親師生到故宮南院戶外教學。(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聯電課輔中心利用暑假期間,帶領兩百一十三名親師生與校友,前往位於嘉義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進行一場生活教育與藝術美學賞析之旅,從不同角度親近文化藝術,讓參與者收穫滿滿。 南大表示,南大聯電課輔中心此次戶外教學活動,結合了生活美學與藝術教育的理念。故宮南部院區很適合課輔幼兒園、國小與國中學生的多元智能探索,成為此次活動的理想地點。 館內三種展覽空間,包括導覽大廳的亞洲藝術互動年表、策展人導覽系列影片與沉浸式互動劇場,常設展覽區的器物、書畫、佛教、織品、茶文化等文物展示與解說,數位展覽區的多媒體體驗與嘉義文史等精彩內容,都讓學生們有了全新的學習體驗。 另外,「暑假Muse大玩家」挑戰活動,包含蓋印章、尋找答案、自由創作等,讓小朋友從遊戲中體驗文人山水畫的奧秘。「夏日親子藝術月」則以「故宮勇者王」為主題,策劃實境解謎與數位互動裝置等體驗,讓學生通過動腦解謎與行動學習。 校長陳惠萍表示,感謝聯電長期以來與台南大學合作,為希望家庭孩子進行教育生根、社會深耕之實踐。聯華電子科技文教基金會經理何蕙萍也對於南大聯電課輔中心暑期安排的多元課程、戶外教學給予肯定。

Read More

永康大橋國中志工拈花惹草 彩繪花板

永康大橋國中志工團在「與花卉樹木的約會」研習活動中,利用不同小道具,依自己喜好進行素燒盆原木板花器彩繪花板作品。(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志工團暑假進行嘉義阿里山旅遊聯誼,參訪花間夢事園藝設計,促成「與花卉樹木的約會」研習活動,採購素燒盆原木板花器材料,志工們利用不同小道具等,依自己喜好創造彩繪出獨一無二的美麗花板作品。 橋中志工團暑假旅遊花間夢事園藝,並促成「與花卉樹木的約會」研習,志工團長謝婷諠當下跟園主討論研習材料採購細節,並敲定到貨時間。但配送時因逢凱米颱風來襲連續放三天假,嘉義山區受颱風肆虐道路中斷,研習材料包無法順利寄出,為了不影響研習時間,園主黃文鋒乃親自將材料送到學校。 喜愛拈花惹草的福利社阿姨郭穗馨,也從不藏私地將自已栽培的花草樹木、剪枝等經驗分享,並鼓勵志工們擁有療癒小花園。校長謝連陽亦一起參與。 彩繪研習經志工團美工組長楊純芳推薦採用丙烯液,可疊色飽和度持久性高之特性,再利用小道具,牙刷、水果套袋、棉花棒等,創造出點點、貓咪、蘑菇、海洋等可愛圖案,志工們按照自己喜好彩繪,最後把盆栽把手固定好,植物栽種再加上特調培養土,完成美麗獨特彩繪花板。

Read More

培育高科技人才 中山大學新設IC設計研究所

中山大學新設IC設計研究所六日舉行剪綵儀式。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一一三學年度成立「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簡稱IC設計所),六日舉行剪綵儀式,邀請市府經發局副局長林廖嘉宏、瑞昱半導體網路通訊事業群IC驗證部處長安效真等多名專家學者與業界主管參與;校方指出,IC設計所聚焦發展積體電路設計,強調國際化教學與研究,重點研究領域包含水下科技應用晶片、綠能系統整合晶片設計、人工智慧及加密技術積體電路設計等,課程以全英語授課,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半導體及IC設計產業。 李志鵬校長指出,IC設計所的成立不僅是中山大學的一大里程碑,更是對臺灣高科技產業的一大貢獻,希望透過產學研的合作,推動技術實務應用和科技創新發展,並致力培育下一代科技領袖。 中山大學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所長謝東佑表示,積體電路設計是現代科技的重要發展之一,不論是在消費電子、通訊設備還是工業應用等各個領域,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積體電路設計的需求和挑戰日益增加,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IC設計所)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而設立的;此外,IC設計所集結了專業師資,教師的豐碩研究成果突顯其在技術研究中的貢獻及發展。 林廖嘉宏副局長表示,市府積極向上游的IC設計產業招手完備產業鏈,中山大學「積體電路設計研究所」的成立除強化半導體領域的人才培育,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到高雄,也助於開發在地化應用及服務,為高雄帶來經濟轉型強勁動能。

Read More

閱讀教育交流 越南中部閱讀推廣計畫台灣參訪團訪萬興國小

歡迎越南中部閱讀推廣計畫台灣參訪團。(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越南中部閱讀推廣計畫台灣參訪團到萬興國小進行台越閱讀教育座談會,針對學校及台北市推廣閱讀模式及資源進行互動交流。這次的台越閱讀交流,由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協助與支持,陳昭珍教授表示,二00八年起至善基金會於順化省廣田縣開始推動閱讀計畫,教育領導者學習台灣推廣閱讀模式,將資源帶回越南,因為愛,協助越南孩子透過閱讀吸收新知、培養表達自信,讓孩子的未來更光明璀璨。 台北市教育局六日表示,學校圖書館有四大功能,分別是提供資源、支援教學、推動閱讀與引導學習。以「永續閱讀 書香萬興」為課程主軸,結合「聽說讀寫做」的多元評量,重質、重量、重實踐的閱讀推廣,不論是台灣閱讀節面對外賓的侃侃而談、自信表現,或是兒童月閱讀接力的心閱讀,學生懂得討論溝通以及互助合作,這是永續發展目標SDGs17夥伴關係,實踐力行的表現。 虞志長校長分享台北市深耕閱讀推動計畫方向為雙閱讀素養及探究自學力,推動重點為「數位讀寫」及「雙語閱讀」,並介紹台北市深耕閱讀推動方式:晨讀十五分鐘、小一新生起步走、小主播競賽、深耕閱讀網等多元資源,令越南參訪團成員印象深刻。 家長會長蕭雯謙會長表示,自己參與閱讀推動長達八年,學校辦的閱讀活動 家長都非常支持與肯定;小朋友在家閱讀,家長也會陪伴孩子親子共讀;參與心閱讀推動,透過閱讀幫助學生自我覺察情緒,就算遇到挫折,也足以堅強,平穩心情,感到世界的溫暖。 教育局楊淑妃專委提到,透過閱讀吸收新知,開啟視野,讓孩子擁有面向未來的能力。」藉由深耕兒童閱讀活動,分享台北閱讀成果,構築幸福閱讀校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