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館放映諸葛四郎 祖孫別錯過

配合祖父母節,台文館推出台語版電影放映會《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帶領小朋友認識阿公阿嬤時代的本土超級英雄。(台文館提估)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暑假近尾聲,台文館推出的「夏季文學冒險故事~翻開書,就出發」兒童文學系列活動,配合二十四日的祖父母節,台文館推出台語系列,當日將播放台語版電影放映會《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帶領小朋友認識阿公阿媽心中的本土超級英雄─諸葛四郎。 台文館配合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集點計畫,參加即可獲得點數,歡迎阿公阿媽牽孫來參加。台語版電影《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映後,將舉辦諸葛四郎人偶見面活動、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佳龍、導演莊永新將舉辦映後座談會,幸運觀眾有機會透過有獎徵答、闖關活動等,獲得限量電影周邊好禮! 暑假結尾壓軸登場的是兒童劇《月亮之子》,三十日由「真的有劇團」演出,結合立體書與操偶手法,講述關於「白化症」神祕傳說,適合國小至國中學生觀賞。 台文館表示,這個暑假,推出結合音樂與戲劇互動的繪本閱讀活動、台語繪本音樂會、電影放映及兩日一夜兒童文學營隊,無論是學齡前親子、學童或祖孫家庭,都能在台文館找到專屬的夏日文學時光!

Read More

打造戰力 崑大培訓機器手臂技術選手

  崑大機器人系受南區智慧製造教學攜手聯盟委託,進行夥伴學校機器手臂技術選手暑期培訓,打造產業即戰力。(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智慧機器人系受南區智慧製造教學攜手聯盟委託,暑期培訓聯盟夥伴學校參加一一四學年度全國高工工科技藝競賽「機器手臂技術」職種選手、教師與儲訓選手,共計十校、卅人參加培訓,為培育人才再添助力。 崑大自一一二年度起每年暑假辦理高工工科技藝競賽「機器手臂技術」職種選手培訓。由於歷年競賽輔導成效斐然,今年除聯盟夥伴學校外,新北高工、台中大甲高工及明道中學,彰化秀水高工、屏東高工及台東專科學校選手、教師也報名參加培訓。 崑大工學院長江智偉指出,機器人是未來發展趨勢,各行各業都需要用到機器人,勉勵同學除積極準備競賽提升機器人技術外,更要繼續追求新技術,不要被時代淘汰。 我國在少子化壓力下,產業生產技術升級至智慧製造已是迫在眉睫的需求,產業界對機器人應用人才需求孔急。高工端亦體認機器人技術的重要性,紛紛投入該項技術,去年一一三學年度工科技藝競賽,「機器手臂技術」職種參賽選手達七十人,已是參賽選手最多的職種,顯見機器手臂技術已廣受重視。 系主任王建仁表示,畢業生具備整合智慧製造系統的專業能力,能協助企業導入自動化設備、未來將成為企業調整生產策略、分散風險的重要推手。

Read More

長輩玩棉線雕 培養專注力延緩失能

  崑山科技大學樂活學程老師甘士照,近日研發首創「棉線雕創意手作課程」,帶領長者體驗別具特色的藝術創作,讓參與者在手作過程中培養專注力、穩定情緒,並達到延緩失能的效果。(甘士照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崑山科技大學樂活學程老師甘士照,近日研發首創「棉線雕創意手作課程」,以簡單的棉繩、白膠與板材,帶領長者體驗別具特色的藝術創作,並結合佛手、蓮花、窗花與寺廟匾額等傳統文化元素,讓參與者在手作過程中培養專注力、穩定情緒,並達到延緩失能的效果。 甘士照表示,棉線雕的創意發想源自於漆線雕。漆線雕起源於唐代閩南地區神像裝飾(俗稱佛妝),神像漆線雕的製作工法融入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藝術傳統元素。甘士照的創作方式是將漆線改為棉線,利於長者操作運用,稱為 「現代線雕」 的「線條繪畫」,是一種結合「雕塑感」與「平面繪畫」的跨界藝術。 棉線雕創作是一種融合繪畫與立體雕塑的藝術形式,學員不需具備繪畫基礎,只要跟隨步驟,就能完成一件獨特作品,他在南區明亮里關懷據點授課時,不少長者也也覺得有趣。 甘士照表示,希望能將「棉線雕創意手作課程」推廣到社區關懷據點、樂齡學習中心與長照機構,成為更多長者預防失能、促進健康的新選擇。 明亮里長蘇三柱表示,有參與課程的長者分享,原本以為自己年紀大了做不了細工,但跟著老師的示範慢慢完成,最後看見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覺得心情特別愉快。

Read More

中央大學合作美德州名校 引領台灣能源轉型與太空發展

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副校長 Joe Elabd 博士交換禮物,積極推動雙方的交流合作。(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積極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八月與美國德州兩所名校深化合作。蕭述三校長率團親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BEG)主持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推進碳封存與地熱研究。同時,也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交流合作,強化太空科學發展,拓展跨領域學術交流與人才培育。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合作,由蕭述三校長親自主持簽約,象徵兩校合作進入新階段。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BEG)締約合作,象徵兩校合作進入新階段。(中央大學提供) 目前已規劃具體合作計畫,包含德州大學碳封存中心研究人員參與國科會碳封存計畫,共同進行桃園碳封存試驗場的三維地質模型建置與封存量研究;此外,Wisian 教授也將擔任中央大學地熱探勘計畫的顧問。蕭述三校長強調,台灣自二0二一年宣示二0五0淨零碳排以來,再生能源與碳封存都是重要路徑,兩校的合作將加速台灣在關鍵淨零技術的突破與應用。 蕭述三校長指出,中央大學作為台灣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的領航者,今年六月完成台灣首枚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任務,首次參與國際登月計畫並刷新最遠飛行紀錄,顯示台灣在太空領域的實力。此次與德州農工大學的會談,除加強專業研究外,也將建立實質互訪機制,透過人員交流與學生培育,培養具全球視野的專業人才,推升台灣太空科技的發展。 中央大學同時與美國德州兩所名校合作,展現在能源永續與太空探索領域的雙軌布局。未來,這些合作不僅將深化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也將提升台灣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太空科學發展的能見度,為環境永續與科技創新注入新的動能。

Read More

維師生行車安全 台東高中中華路側黑板樹將改種

台東縣府將移除台東高中周邊黑板樹,建置通學步道,提供師生安全便捷通學環境。(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國立台東高中前中華路側早年種植的黑板樹,因浮根現象嚴重,破壞原有人行道鋪面,風災過後更造成養護困難,及行人安全隱憂,縣府規劃移除改種其他樹種,並進行黑板樹再利用,延續其木材價值。 縣府表示,台東市部分學校為舊校區,圍牆高聳緊鄰馬路,學生上下學無適當等候空間及通學步道,必須與車爭道,險象環生,潛藏安全危機,造成學校及家長隱憂。 因此縣府爭取經費,推動校園周邊交通安全改善計畫,建置通學步道,提供師生安全、便捷的通學環境。 縣府原計畫預計將移除的黑板樹木材,提供給學校作為教學用途,惟經評估黑板樹木質較軟,並不適合用於製作家具或作為教學實作材料。 縣府改以公開標售方式,將木材供應到木工產業,可供有興趣的木工創作者、在地工藝業者或相關產業作為原材料使用,鼓勵多元創作,讓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

Read More

龍華科大學子前進桃特 綠幕攝影為特教生圓環球夢

龍華科大學生前往桃園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一場充滿溫暖與創意的綠幕攝影公益活動。(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施教旺,日前帶領學生前往桃園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一場充滿溫暖與創意的綠幕攝影公益活動。此次活動由桃特教育學校命名為「走出教室,我的國際照相館」,象徵著孩子們透過科技,走出原本熟悉的空間,踏上屬於自己的夢想旅程。 活動現場,最吸睛的莫過於精心布置的綠幕拍攝區。孩子們站上綠幕背景前,自由選擇心中的夢想場景巴黎鐵塔、自由女神像、富士山等,透過現場學生即時的影像合成技術,每張照片都化身為屬於他們自己的「環遊世界照」。 活動中,學生運用影像與後製技術,將孩子們心中嚮往的背景合成進照片中,打造出一幅幅充滿想像力的理想世界。每一張照片不僅紀錄下孩子們的笑容,更像是一張通往夢想的門票。這場活動不只強化學生的實務技能,也讓科技成為連結人心的橋樑。 桃園特殊教育學校秘書陳慧雯說,「這次活動對我們的學生來說非常特別,平時害羞的孩子在拍照時都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與笑容。這不只是一個拍照的活動,更是一場建立自信與勇氣的學習經驗。」 影像處理小組的學生也在當天忙得不可開交。(圖/龍華科大提供) 此次溫馨的拍攝體驗活動,完全由資管系大一學生擔任志工,自主規劃設計流程與分工協作,從與桃特學校的溝通協調、流程設計到道具準備,不僅展現出精心籌備能力,更讓人看見龍華學生的社會參與和關懷。 影像處理小組的學生也在當天忙得不可開交。學生謝易玲說,「雖然整天修圖很累,但看到孩子拿到照片時笑得這麼開心,就覺得再累都值得。」學生楊世睿也表示,「這不只是圖像處理,更是透過影像為孩子們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參與拍攝的學生李宜軒則記得一位男同學的反應,「他看完照片後說:『哇,好帥喔!』那一刻我感到非常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原來看見別人開心,自己也會感到幸福。」 龍華科大指出,這不只是一場拍照的活動,更是一次跨越距離與限制的溫暖連結。透過一張張充滿想像力的照片,孩子們勇敢站上「世界舞台」,而參與的龍華學生們也在過程中收穫了感動、責任與成長。 除了綠幕拍攝之外,現場另一個人氣爆棚的區域,則是由學生黃于芳策劃的「VR體驗互動區」。孩子們戴上VR裝置,進入由遊戲系畢業生開發的虛擬場景,與畫面中的可愛小羊進行聲音與肢體互動,彷彿走進另一個世界。「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玩,而是在互動中學會自信、主動。」黃于芳分享,這場體驗證明了科技的力量,真的能為孩子們帶來正向改變與成長的可能。 施教旺表示,「我們不只是教學生操作技術,更希望他們學會如何用科技去服務、感動與改變世界。」這場活動的成功,不只是來自技術與流程的完善,更來自每位學生所投入的心意與溫度。而參與活動的學生們也深刻體會到,「原來我們做的不只是影像處理,也是一場幫助別人圓夢的旅程。」未來,龍華科大資訊管理系將持續秉持初衷,以實際行動促進特教生的全人發展與社會融合,讓科技成為溫暖世界的一束光,具體實踐「以教育服務社會」的教育宗旨。

Read More

臺師大設計系觀摩新板消防隊 攜手優化救護車內裝配置

臺師大學設計系師生廿日前往新北市消防局新板消防分隊進行觀摩與交流,研討救護車內部配置。(讀者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師生,於20日前往新北市消防局新板消防分隊進行觀摩與交流。本次交流計畫以救護車的結構、內裝及設備為核心,與消防同仁進行深入討論,期望透過雙方專業交流,使救護車內部配置更加完善,並更加符合救護人員執勤需求。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指出,本次合作由新板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主講,分享救護車器材使用方式與實際出勤經驗,讓臺師大設計系的師生更深入了解救護人員在緊急任務中的操作細節。同時,設計系也從專業角度提出建議,透過雙向互動成功媒合彼此專業,進一步研擬出更符合實務需求的救護車配置模式。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大隊長羅凱文表示,此次消防單位與教育機構的合作,不僅讓學界更加理解救護人員的執勤流程,也透過跨領域交流,共同研擬出更合宜的救護車內裝規劃,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此類合作,提升救護效能。

Read More

南台USR後營國小營隊走讀西港

南台跨樂尬陣USR進入後營國小辦理營隊,透過在地踏查等課程認識後營的歷史、信仰與地景,展現文化教育力(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協同主持人兼資訊傳播系主任鄭靜怡,帶領學生團隊走入西港後營國小,辦理為兩週的「西遊記之後營取經趣」營隊活動,透過在地踏查等課程,讓孩童以童趣角度重新認識生活周遭的土地與文化。 營隊共計廿五位小朋友熱情參與。內容設計多元,結合黏土創作、繪畫體驗及在地踏查等課程,並融入由學生團隊與躍演核心藝術家共創的西港共融音樂劇《鯉魚公說我跟我爸很像,我說哪有》中的曲目〈西港,我長大的地方〉,透過唱跳方式引導孩童以音樂與肢體連結在地記憶,深化文化認同。 跨樂尬陣USR以「人才培育」與「在地共融」為雙軸核心,盼學生在參與社區實作過程中,建立對社會的關懷與文化理解。此次營隊即由學生擔任課程設計與教學角色,透過實地走訪、遊戲互動與創意導入,引導孩童認識後營歷史、信仰與地景,讓地方文化得以從小深耕逐步萌芽。 資傳學生兼營隊總召許哲熙分享,這次活動讓他體會到教學的挑戰與樂趣。要拿捏與小朋友的互動分寸、建立信任感,其實並不容易,但也是非常值得學習。後營國小學生莊尚恩則表示,他是從外地搬來後營,這次營隊讓他更認識這裡的文化,也更喜歡鄉下安靜的感覺。 跨樂尬陣USR計畫主持人徐志杰表示,透過創作與展演專業學生的引導,在地孩童以活潑方式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也讓學生反思自身專業與社會角色。這正是USR計畫的核心—從共融出發,培育能回應在地需求、具社會意識的新世代人才。

Read More

堆高三好復興盃 400童尬球技

東區復小舉辦第一屆堆高三好復興盃籃球邀請賽。(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東區復興國小二十一日舉辦第一屆堆高三好復興盃籃球邀請賽,雖然是首次舉辦,但報名情況相當踴躍,共有來自台南、高雄、台北市、彰化縣等四個縣市,總計二十四隊約四百名學童上場尬球技。 復興國小表示,此次的籃球邀請賽是由堆高營造董事長楊政達贊助促成,共有六男組十隊、五男組九隊、六女組五隊參賽。二十一日上午在開幕儀式及開球典禮後,隨即展開為期兩天緊湊的賽事。 楊政達表示,透過籃球比賽的競爭過程更能彰顯學生在過程中的運動家精神,從進攻、防守或不小心的碰撞學習如何面對情緒並有效處理情緒,進而展現出正向的行為。家長會長潘明芬表示,感謝學校體育團隊老師的規劃和楊董事長的捐助,讓這一切的比賽活動能順利的進行,也期待未來的每一屆能再創新高峰。 校長陳茂盛表示,本次舉辦「堆高三好復興盃籃球邀請賽」除了推展國小籃球運動,提升國小籃球運動水準,更是培養良好的運動品德,促進校際間體育交流活動,透由聯誼比賽交流的方式學習運動,回歸運動本質的教學,一定能培養具有運動素養的運動家公民。

Read More

左鎮國小師赴韓贈雷雕感恩禮

左鎮國小王鍠文老師(左)將「雷雕感恩」贈予高尺國小魯俊榮老師。(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國小自二0二一年起與位於韓國首爾高尺天空巨蛋旁的高尺國小展開跨國交流計畫,五年來持續透過英語學習與文化互動,建立深厚的教育情誼。今年暑假,左鎮國小王鍠文老師特別攜帶「數位機會中心雷雕工坊」的特色作品「雷雕感恩」紀念禮物遠赴韓國,並在首爾「紫禁城」景福宮光化門前,親自贈送給高尺國小魯俊榮老師,感謝他五年來持續推動兩校交流。 這件「雷雕感恩」作品由左鎮數位機會中心雷雕工坊精心製作,設計中融入「感恩」與「友誼」的意象,象徵兩校師生共同學習、相互扶持的美好情誼,也期盼這份跨國交流能像雕刻般細緻、恆久。 兩校透過視訊課程與線上遊戲平台,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結交朋友,並認識彼此的文化特色。左鎮國小更將在地元素融入交流內容,如「左鎮元宇宙」的社區景點介紹,讓韓國學生能身歷其境感受台灣多元風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