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峨眉國小師生參觀新竹區漁會 學子受益匪淺

峨眉國小學子參觀直銷中心時,看到蝦子,忍不住要拿起蝦子拍照。(記者彭新茹攝) 峨眉國小師生利用暑假第一周參觀新竹區漁港,看到藍藍大海和船舶皆興奮無比。(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偏鄉小學峨眉國小師生一行廿五人三日至新竹區漁會參觀,山區小學至海邊學習食農教育,對不少學子來說可說是相當新鮮的體驗。 新竹區漁會總幹事童錦杰向來訪的師生說明漁會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服務漁民之外,還要協助國防、兩岸、交通、海洋等政府各部門的工作,十八般武藝都要會,讓學子對於漁會有更深層的認識。童錦杰也以最新鮮道地的魚丸請學子享用,透過味蕾的留香,加深對海洋教育的認識。 一行人也參訪新竹漁港直銷中心,聽取直銷中心主任的詳細介紹,包括魚種、以及各種魚產品的介紹,同時也參觀碼頭,瞭解大小船隻進出港都必須向海巡署報備,而船隻大小停泊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此外,也參觀漁業電台,瞭解船隻在海上有任何事情時,都可以透過漁業電台尋求協助。 新竹區漁會楊妍溱主任更將學子所聽到的介紹,以有獎徵答方式加深學子的印象,例如直銷中心所販售的魚種有哪些?魚鬆係用哪些魚類所製作而成?而學子們剛剛所抓起的蝦子品種等等,為學子整個參訪作了總複習。 對於鮮少接觸海洋的學子來說,看到湛藍大海及停泊的船隻超級興奮,峨眉國小相當感謝新竹區漁會所提供的戶外參訪機會,讓他們的暑假生活除了山味外,更增添海味,將寫在暑假作業內,記住大海的味道。

Read More

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遠赴澎湖離島學習

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遠赴澎湖,實地進行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國立中興大學強化臨床醫學人才培育能力,與童綜合醫院緊密合作,童醫院副院長暨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副系主任蔡青劭教授開設「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課程,帶領學生遠赴澎湖進行六月二十七日三天兩夜的澎湖離島學習。 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副系主任闕斌如教授、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惠民醫院張明哲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曹傑漢主任全程共襄盛舉。童綜合醫院童敏哲總院長到場為師生鼓勵,委請免疫風濕科邱瑩明主任、神經外科柯宗伯主任、新陳代謝科曾耀賢主任、泌尿科微創內視鏡翁瑋駿主任、腎臟科血液透析室吳再坤主任、感染科林國璽醫師與一般外科薛冠群醫師等8名兼具醫師和教授身分的教師,提供專業課程教學。 課程獲得澎湖縣陳光復縣長、林皆興副縣長、蔡淇賢秘書長、馬公市黃健忠市長、澎湖衛生局陳淑娟局長、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的重視和支持,顯示出地方政府醫療院所在培育公費醫學生不遺餘力。在凌天航空協助,學習緊急醫療後送作業,了解離島醫療轉運工作,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安排到澎湖醫院學習觀摩,認識澎湖在地醫療需求與特色。 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遠赴澎湖,實地進行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記者徐義雄翻攝) 實地進行社區醫療服務,澎湖縣政府衛生局、馬公市第一衛生所安排,後醫系師生前往馬公市西衛里西衛活動中心舉辦「攜手童興惠健康」衛教活動,邀請當地居民到場聆聽。 惠民醫院張明哲院長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曹傑漢主任進行宣導,衛教主軸為慢性傳染病宣導及推廣生命教育,建立民眾相關健康知識,童綜合醫院醫師們指導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學生完成實踐性學習與當地社區互動連結。攜手澎湖縣衛生局舉辦兩場BLS基本救命術教學,安排當地護理與長照人員現場實作學習,加強對意外事故及緊急傷患救護應變能力,了解急救常識與技能的重要性。 闕斌如副系主任指出,中興乃中部唯一設有醫學院的國立大學,階段性任務為培育公費醫師以降低偏鄉原鄉醫療不均現象,教育目標和課程設計有別於一般的醫學院;長期目標將以成為國內指標型綜合大學,達成「北台大、中興大、南成大」齊名的目標。 蔡青劭副系主任表示,童綜合醫院以創新課程,配合醫院離島空中轉運特色舉辦此課程活動,受到澎湖長官、澎湖醫院和惠明醫院、民眾熱烈響應。學生到澎湖進行離島進行偏鄉醫療與社區服務學習,透過實踐課堂學習內容,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方式,認識離島獨特文化與醫療需求,提升自我專業知能,幫助投入公醫服務時能更無縫接軌,離島居民獲得優質的醫療品質。

Read More

歐洲人力潛艇競賽 成大首度完賽

成大「討海人」團隊正在英國參加歐洲國際人力潛艇競賽,打破隊史記錄首度完賽。(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成功大學學生自行組建的人力潛艇「討海人」團隊,目前正帶著第二代自製潛艇「Pegasus佩加索斯號」,在英國參加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歐洲國際人力潛艇競賽。成大表示,團隊打破上屆出賽紀錄,已於七月一日完成全賽道通關,即將進入第二週正式各種賽道挑戰比賽,期望能爭取好成績為國爭光。 本屆的歐洲人力潛艇競賽於六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五日在英國樸茨茅斯舉行,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與新加坡等國家共計十七組隊伍報名,參賽隊伍需要設計並建造全由人力推動的潛艇,並且在水下完成多種複雜的賽道。第一週進行潛艇性能、潛水員技術等檢測,共有十一支隊伍晉級第二週的正式賽道比賽,成大討海人團隊也在晉級之列。 成大表示,成大團隊本次打造的自製潛艇「Pegasus佩加索斯號」船長三點二二公尺(不含螺槳)、乾重九十一公斤、濕重一千一百四十一公斤,船殼採用真空輔助樹酯灌注成型工法使船殼成型。抽真空工法可以利用壓力差使樹酯均勻分布在所規劃空間,有別於傳統手積層之層層手積,可以更省時且更精確地掌控。 成大「討海人」團隊表示,兩年前參賽時,因負責操作駕駛的團隊成員確診,而其他成員因身高難以替代,因此只完成部分賽道,對於今年能首度完賽團員都相當振奮。賽事最終成績將於當地時間七月五日晚間公布,由於「討海人」團隊是台灣唯一代表參賽隊伍,團隊成員們表示將全力以赴,期待能為台灣爭光。

Read More

檳城國際廚藝賽 嘉藥奪5銀14銅10佳作

嘉藥西廚隊在檳城國際廚藝競賽奪五銀、十四銅、十佳作。(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西廚培訓隊在二0二四檳城國際廚藝競賽中大放異彩,師生通力合作榮獲五銀、十四銅、十佳作的佳績,為學校增添光彩。 檳城國際廚藝競賽是世界廚師協會WORLDCHEFS認證的B級國際廚藝賽事,於六月底舉行,吸引來自台灣、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南韓、印度、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八個國家,共一千零四十四位頂尖廚藝人才報名參加,是一場極具挑戰性的廚藝盛會。 嘉藥餐旅系在曾楷勛老師領軍下,帶著西廚隊成員賴建君、許雅筑、區珞鈞、孫明琮及羅雨珊遠赴馬來西亞檳城參賽,展現精湛的廚藝和創意,分別在專業組及青少年組共奪下五銀、十四銅、十佳作的好成績。 奪得現場烹調牛肉銀牌的賴建君與區珞鈞表示,主辦方於賽前一個月才公布贊助廠商提供的牛肉部位,是他們平常較少使用的牛臀肉、牛腿肉,這與一直以來練習使用的菲力、牛小排的烹調方式完全不同,先前的辛苦練習必須打掉重練,重新設計菜單及改變烹調方式,以適合牛臀肉、牛腿肉的燉煮與烙烤。賽前一個月又接近期末考試,對選手來說更是壓力倍增,最終能在比賽拿到銀牌佳績實屬不易。 在專業組漢堡革命挑戰賽獲得銀牌的曾楷勛老師,展現創意顛覆一般傳統西式漢堡組合,將漢堡配菜馬鈴薯以法式「馬鈴薯荳蔻千層」呈現,肉排部份則使用紐西蘭牛絞肉及美國頂級牛肉絞油搭配,佐蛋黃美乃滋與法式油封蒜,精湛的技術和食材完美組合,創新料理獲得評審青睞,奪下佳績。

Read More

《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台南大學名列南部前十強

南大學生團隊通過「U-start創新創業計畫」共獲一百五十萬元獎金。(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遠見》二0二四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國立台南大學躋身綜合大學和公立大學前三十強,並且名列南部大學前十強。南大校長陳惠萍表示,台南大學的進榜反映了其多元化教育和地方連結上的成功,並彰顯了南大在台灣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陳惠萍表示,南大是國內少數同時擁有小教、特教、幼教及中等師資培育的大學,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率去年達到近九成,遠高於全國平均的百分之五十一點六;音樂系和體育系在藝術與體育專業領域中享有盛譽,培育出多位國際級選手和藝術家。 理工學院學生在AI領域上屢獲國際肯定,去年資工系研發的「南大女媧生成式AI台語學習機器人」更獲得IEEE「大學前教育功勳成就獎」;環境與生態學院是國內第一個以環境及生態為學術主軸的獨立學院,專注於培育綠色能源和永續科技專業人才,該學院研發的太陽能光電板回收技術和鋰離子電池循環經濟研究獲得多項國內外獎項,並成立新創公司,促進產學合作和創新發展。另人文學院發展台南學,致力在地方特色與應用;管理學院培養行政企業人才,都有卓越辦學成果。 陳惠萍表示,台南大學歷經師範學校、師範專科、師範學院,及至今日的台南大學,不僅成功轉型為具教育、人文、理工、環境與生態、藝術與管理六大學院之綜合型大學,現更穩定走出辦學特色。

Read More

健康促進有成 南市獲首屆卓越縣市獎

安南國中蟬聯菸檳危害防制教育「網紅就是你─短片競賽」國中組特優。(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國教署與衛福部國健署辦理「一一二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果發表會」,台南市共有二十六校獲得二十九項全國績優獎勵,並獲頒首屆「卓越縣市獎」,多元策略與實證績效深獲肯定。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學童在視力、口腔與體位的健康數據一直維持穩定的表現,一一二學年度國中小學生裸視視力不良率(50.84%)、國中小學生視力不良就醫率(95.89%)、國中小學生未治療齲齒率(22.34%)、國中小學生齲齒複檢率(94.73%)皆優於全國平均值,在學生健康體位部分也逐年進步。 教育局表示,本次二十六所學校獲獎,為了學童健康用心規劃許多策略並執行,像安南國中蟬聯菸檳危害防制教育「網紅就是你─短片競賽」特優,透過閻王殿審判,引導觀眾檢視自身不良行為對健康的損害。大成國小以雙主播深化菸檳及口腔保健等議題,獲校園健康主播評選第三名。官田國中推動師生大跑步,邀家長參與健康體位融入在地文化課程;佳興國中結合戶外教育、海洋教育及藝文創作等學習,兩校同獲健康體位績優學校優等。 除此之外,視力保健績優學校:新化國小優等、德高國小優良。口腔保健績優學校:松林國小優等、東原國小優良。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成果:五甲國小、復興國中、歸南國小、安南國中及海佃國中優良。衛福部健康促進特色獎勵計畫,山上國小、篤加國小獲卓越銅質獎,大光國小、中西區成功國小獲卓越推動獎,新南國小獲支持環境獎,甲中國小、官田國小獲創新課程獎,左鎮國小獲健康服務獎。

Read More

南台USR攜手橋南社區培訓導覽志工

南台文化底蘊USR計畫團隊攜手鹽水橋南社區共辦導覽培訓課程中,輪流演繹導覽解說的技巧。(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執行教育部「文化底蘊─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攜手鹽水橋南社區共辦導覽培訓課程,今年第五年主軸建置在導覽解說的技巧與實務及演練示範,培訓的社區種子志工加入導覽行列,提供遊客體驗鹽水最佳導覽解說服務。 南台文化底蘊USR計畫團隊,一0九年起為解決鹽水缺乏在地導覽員的窘境,與夥伴橋南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從培訓橋南社區的長輩開始,盼能在月津港燈節時期或平日造訪橋南老街、鹽水的遊客,能由社區志工做導覽,深度認識鹽水之美。 今年適逢培訓課程第五年,導覽解說的技巧與實務課程,特邀台南市社區營造協會副理事長黃博文策畫導覽培訓實務演練,「鹽水風華古蹟漫遊」為核心,以導覽地圖概念協助志工進入解說概念,以因應客製化的多元解說需求,精進導覽技巧,培訓橋南社區志工提供導覽解說服務。 南台文化底蘊計畫主持人蕭百芳老師表示,五年前橋南社區只有協會執行長一人進行導覽,因此團隊開始規劃社區長者的導覽培訓計畫,五年來除與鹽水區公所合作培訓導覽員,社區長輩也越來越多人加入培訓課程,並開始規劃每年重點培訓的人選,讓鹽水的觀光導覽能永續長存。

Read More

森獎空間設計類 南應大獲2佳作

南應大室設系學生團隊發揮所學,參與二0二四年森獎的空間設計類設計競賽,獲得兩組佳作。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室內設計系學生參與二0二四年森獎的空間設計類設計競賽,經初選在數百件作品中選出廿七件入圍優秀作品,南應大室設系入圍五組,經進行簡報激戰過程,在十四個獎項中,榮獲兩組佳作獎項。 森獎為茂森木業公司二0二0年起主辦學生設計競賽,向來強調「永續、共生、創新」的核心價值,在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的指導與各相關產業公協會支持下蓬勃發展,並分為「空間設計類」與「傢俱設計類」兩大類別。 二0二四森獎的主題為「實木生活『樸』」,「樸」是指純樸、真誠、不造作,也是一種質樸自然的風格,講求簡約、自然、沉穩和舒適,特別在後疫情時代,人們更渴望回歸自然,感受生活的細節與自然之美。 南應室設系此次獲森獎兩個佳作,其中由老師陳宛宜指導學生設計的「鬧戲閣─籠底戲盒‧幕後場域」,已先後獲得新一代設計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A+文化資產創意獎文資空間設計類學生組金獎等獎項,備受各界關注與讚揚,作品傳達布袋戲文化之精髓,以操偶師視角帶入時間與空間的生、旦、淨、末、丑,並充分展現出偶戲場景與其職人文化之價值。

Read More

夢N教師研習 聚焦數位協力

「夢的N次方」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台南場在台南二中登場。(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今年度「夢的N次方」台南場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一、二日兩天在台南二中登場,吸引來自全國八百名國中小教師參與,國教署署長彭富源、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及夢N發起人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均親自出席開幕儀式,與所有熱血教師共同許願專注增能,在教學路上一起努力。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今年適逢台南400,又是夢N十年有成,感謝夢N團隊將第十年的首場全國研習選在台南舉辦。本次夢N台南場的主軸「數位協力」,透過台南市教育局與夢N團隊強強聯手,將幫助全國國中小教師透過共備成為高手。 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表示,每次來到台南總能感受到台南市教育局團隊的熱情,而今年除了熱情,更多了科技感,完全呼應國教署近年來針對全球科技發展及數位融入的核心主軸。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剛剛落幕的全台首學課程博覽會引發熱烈迴響,許多教師均針對如何善用「數位融入」進行差異化教學頗為好奇,為滿足教師增能需求,因此今年的夢N台南場主軸明確定調為「社群實踐」、「數位協力」,共同為全國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夢N發起人王政忠老師表示,夢N已經陪伴全國國中小教師走過十年的自主增能之路,這十年參與人數持續累積已達四萬人,而這些耕耘成果,台南市絕對功不可沒,不僅提供長達六年的全國講師培訓行政資源,亦協助規劃各年的夢N課程方向,真切體現了「全台首學」不只是口號,更是教育軟實力的真誠實踐。今年開設的二十四班,班班更著重數位融入,更強調科技工具的導入與應用,協助教師在教學現場不論是教學或評量,均能更省力亦更精準。

Read More

行銷胡麻 中小學生跨校合作

西港國中、松林國小學生,花費五個月探索實作,探討在地產業胡麻。(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一顆黑色小芝麻卻有大學問。西港區松林國小與西港國中攜手,開設「西松共學金厲害、芝麻小事大探究」PBL課程,組成跨年段探究團隊,由小五與國二學生共同合作,從田間種植面積到採收加工產品都是探討主題,並研發多款加工餅乾為芝麻行銷。 西港區松林國小與西港國中攜手,開設「西松共學金厲害、芝麻小事大探究」PBL課程,研發芝麻口味餅乾行銷。(記者盧萍珊攝) 西港國中校長王宏寶表示,PBL專題導向課程首次跨國中小合作,並落實南市五大教育方向,扎根基本學力、美學創思力、問題解決力、智慧科技力及全球溝通力。以在地產業芝麻為主題,由兩校老師帶領學生,花費五個月探索實作,從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到製作簡報發表,培養中小學生團隊合作。 松林國小校長顏素麗說,為參與PBL探究課程,學童謝勝紋特別向曾祖父詢問相關胡麻問題,讓祖孫有共同話題,除了解曾祖父從事農務的辛苦,更深入胡麻產業。 西港國中主任劉育志說,學生了解產業時除先文獻探討,接著做問卷調查、訪談胡麻達人、農會及公所,發現胡麻種植面積不如以往,且部分改種蘆筍。而採收後的胡麻除製成食用油,加工產品發展有限。 王宏寶說,為行銷胡麻,更導入曾文農工及南台科大技術指導,研發芝麻杏仁瓦片、芝麻造型餅乾、芝麻糙米餅、芝麻泡芙等,且有兩款包裝設計。藉由課程開啟學生探究、合作能力,讓西港學子能為在地胡麻盡一分心力。

Read More